七年级历史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 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 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历史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 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历史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 人教版_第4页
七年级历史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 人教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课程标准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史实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晋、东晋、前秦、南朝的建立及更替,知道匈奴、鲜卑、羯、 氐、 羌等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史实。明确淝水之战的时间、背景、经过和影响。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影响过程与方法: 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基本掌握西晋的兴亡、五胡内迁和淝水之战的大概内容。锻炼自主学习能力。2、利用图示法帮助学生理清这一阶段的历史发展线索。3、组织学生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用“问题解决” 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历史知识,自主解决问题。4、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话题对新知识进行迁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淝

2、水之战史实的学习汲取骄傲自满带来的教训,通过江南地区开发的史实,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要贡献,学生探究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的过程中,认识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诗歌导入:忆江南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江南美景在此基础上,导入新课“那同学们一定非常好奇:江南地区是怎样得到开发的?经济重心何时南移的?”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有关这方面的问题。 明确江南地区的地理范围。即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广大地区齐读白居易的忆江南激发求知欲自主探究合作探究

3、展示提高合作探究展示提高1.弄清西晋的建立、统一、衰落、灭亡的简要史实。2.你知道三国灭亡的先后顺序吗?3.请在西晋少数民族内迁形式图上找出内迁的少数民族4东晋是如何建立的?又是怎样灭亡的?5.前秦建立的民族、时间、人物和统一黄河流域原因和时间6.淝水之战:时间、地点、双方、经过、结果、影响7.哪些因素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本次开发取得了哪些成果一、 江南地区的开发你认为我们需要从哪些方面把握 “江南地区的开发?出示:材料一:(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想一想:为什么宋书里描写的江南

4、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会有这些不同?。讨论:“为什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能够得到开发”总结: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江南地区的战乱比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的优越的自然条件;梦回江南假设你来到魏晋南北朝时的江南地区你能描述一下你的所见所闻吗?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如何理解江南地区的开发为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师讲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政权分立时期,从这一时期开始,我国南方的经济就逐渐发展并赶上北方。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但是总体而言,我国南方的经济依然落后于北方。直到两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最终南移感悟:江

5、南的开发给我们什么启示同生一起构建此目知识体系见板书过渡:俗话说故土难离。可是为什么这么多的人离开自己熟悉的家园,到并不富裕的江南地区去呢?让我们穿越时空到北方去看一看。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探究问题1.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如何结束的?2.西晋仅仅是昙花一现,想一想、为什么西晋的统一只有很短的时间?总结(A、统治集团非常腐朽:奢侈之风盛行,在位皇帝晋惠帝弱智;B、统治集团发生内乱:皇族争夺帝位,破坏统治秩序,耗竭西晋国力;C、民族矛盾激化:内迁的少数民族受欺压,其上层人物起兵反晋,最终推翻西晋。)图说历史1.指导看教材109页西晋少数民族内迁形势图要求生依照图示将内迁的少数民族“五胡”匈奴鲜卑羯

6、氐羌标出来2.动手画一画指导完成112页活动与探究填图与思考明确民族内迁的意义促进民族融合和江南的开发淝水之战大量的人口迁移到江南,江南就没有战争吗?” 的?由此导入淝水之战一目小小故事会:“用“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三个成语讲述淝水之战的大致过程。”想一想 苻坚拥有八十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总结(A、从前秦方面看:a、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其他民族不满于前秦氐族贵族的统治,希望秦军失败,秦军中的汉人更是希望东晋的汉族军队获胜。 b、秦军劳师远征,苻坚骄傲轻敌,指挥失误。B、从东晋方面看: a、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的思想激励下,士气高昂,团结作战;b、将

7、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反过因骄傲自大后悔莫及的事思维拓展: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的哪几次战争相似?依据问题快速阅读标注课文,发现疑难,小组互查互纠,组长汇总疑难根据以往分析历史事件的步骤回答:原因表现影响读材料比较得出,汉代的江南尚未开发,魏晋以来已逐渐得到开发读材料结合教材思考分组讨论,发表见解分组进行记忆竞赛展开想象的翅膀描述那时江南的繁荣从水利工程农业手工业的发展角度去描述听讲理解领悟认识到:社会安定是人心所向,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归纳强化对重点内容的理解记忆阅读课文的第一目、第二目,形成对三国到南北朝这段历史的整体印象北方战乱、政权更替频繁,南北分裂明确顺序:(

8、建立)魏 蜀 吴(灭亡蜀魏吴时间220年280年。了解:西晋的特点短暂统一小组讨论发表见解依照图示将内迁的少数民族“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标出来并记住动手画一画用箭头方向:北方民族迁往中原,中原汉族迁往江南依据教材及P110淝水之战形势图和课前搜集资料讲淝水之战的故事,小组间比赛,组内或组间可采用接龙的方式分前秦组和东晋组以第一人称进行自我分析,总结经验教训畅所欲言,说出心里话,自我教育:不能骄傲自满从以少胜多的特点来看,淝水之战同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相似歌谣记忆记忆歌谣266年西晋建, 短命皇朝不久亡。匈奴鲜卑羯氐羌,五胡内迁入中原。东晋淝水战前秦,以少胜多得胜利。经济重心向南移拓展延

9、伸我们国家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否为西部大开发提些建议。现在我国北方大量的科技人员,民工纷纷涌向南方,这与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南迁用什么不同?在师的提示下得出今天是南方经济发展需要人才,劳动力,是正常的劳动力人才流动。而古代是被迫联系现实,升华提高根据江南开发因素提出建议如派遣科技人才,搞好民族团结等。反思完善指导学生动手用图示法整理本课的历史线索 北朝前秦五胡南下 西晋 淝魏 水蜀之东晋南朝吴战淝梳理知识点提高认识达标测评指导学生完成过关训练同时根据反馈的情况进行补偿。学生独立做题巩固所学知识组内互评板书设计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兴修水利北方战乱 人口南迁 劳动力 江南地区开发农业发展 先进的生产技术 手工业发展测评题一单项选择题(见探究第89页精思巧选部分)二非选择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古代,由于天灾人祸不断,人口流动始终没有停止过,有时还出现过大规模的流民高潮。第一次永嘉之乱后的人口南迁。在人力作为生产力主体的古代,人口南迁客观上加速了迁入地区的生产发展。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请回答:假如你是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汉族人,你将和你的家人及同乡迁到什么地方?请说出迁移的主要原因。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