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8讲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应用学案_第1页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8讲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应用学案_第2页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8讲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应用学案_第3页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8讲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应用学案_第4页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8讲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应用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8讲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应用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1守恒规律(1)内容: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物质失电子必有物质得电子,且得电子总数等于失电子总数。或者说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物质元素化合价升高必有物质元素化合阶降低,且化合价降低总数必等于化合价升高总数。(2)应用:运用“守恒规律”可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和相关计算。2转化规律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其反应规律可总结为:“高价低价中间价”,而不会出现交叉现象。3难易规律氧化性(还原性)强者优先反应: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还原性强的优先发生反应;一种还原剂与多种氧化剂相遇时,氧化性强的优先发生反应。二、氧化性、还原性

2、强弱比较1氧化性、还原性的判断(1)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性质(或能力);还原性是指物质失电子的性质(或能力)。(2)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如:Nae=Na,Al3e=Al3,但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Na比Al活泼,更易失去电子,所以Na比Al的还原性强。2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方法氧化剂(氧化性)还原剂(还原性)=还原产物氧化产物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1正误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金属失去的电子数越多,金属的还原性越强。()(2)SO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故二者能发生氧化

3、还原反应。()(3)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越高,物质的氧化性越强。()(4)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5)1 mol Cl2通入足量水中,转移的电子数是NA。()(6)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混合一定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答案 (1)(2)(3)(4)(5)(6)2根据反应式:(1)2Fe32I=2Fe2I2,(2)Br22Fe2=2Fe32Br,判断下列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Br、Fe2、I BI、Fe2、BrCBr、I、Fe2 DFe2、I、Br答案 B解析反应2Fe32I=2Fe2I2中,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由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

4、性知,还原性:IFe2,反应Br22Fe2=2Fe32Br中,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还原性:Fe2Br,所以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IFe2Br,故选B。考点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典例1(2017吉林通榆县一中检测)四氧化三铁(Fe3O4)磁性纳米颗粒稳定、容易生产且用途广泛,是临床诊断、生物技术和环境化学领域多种潜在应用的有力工具。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反应是3Fe22S2OO2xOH=Fe3O4S4O2H2O。请回答下列问题。(1)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反应中,还原剂是_。(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x_。(3)每生成1 mol Fe3O4,反应转移的电子为_mol,被

5、Fe2还原的O2的物质的量为_mol。解析(2)根据电荷守恒得:x22322,解得x4。(3)根据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等于氧化剂得电子总数,当生成1 mol Fe3O4时,转移的电子数即是1 mol O2得电子总数,为4 mol。每生成1 mol Fe3O4时,有2 mol Fe2被氧化,设被Fe2还原的O2的物质的量为x,根据电子守恒得:4x1 mol2,解得x0.5 mol。答案 (1)Fe2、S2O(2)4(3)40.5名师精讲1规律的应用(1)判断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可能性,如浓H2SO4与SO2不发生反应。(2)根据化合价判断反应体系中的氧化剂、还原剂及氧化产物、还原

6、产物。如对于反应6HClNaClO3=NaCl3Cl23H2O中,氧化剂为NaClO3,还原剂为HCl,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都为Cl2。2强者优先规律(1)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将按照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如:在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时,因为还原性Fe2Br,所以Cl2先与Fe2反应。(2)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将按照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如:在含有Fe3、Cu2、H 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因为氧化性Fe3Cu2H,所以铁粉先与Fe3反应,然后依次为Cu2、H。1氯气跟氢氧化钾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Cl2KOHKXKY(未配平),KX在一定条件下能自身反应:KXKYKZ(

7、未配平,KY与KZ关系比为13),以上KX、KY、KZ均是一元酸的钾盐,由以上条件推知在KX中氯的化合价是()A1 B3 C5 D7答案 C解析反应Cl2KOHKXKY是Cl2的歧化反应,KX、KY中的氯元素分别显正价和1价;由于KX也发生歧化反应:KXKYKZ,可断定KY为KCl,化合价高低是Z中ClX中Cl(均为正价)。假设KX中Cl为a价,KZ中Cl的化合价为b价,依据化合价守恒原理及KXKY3KZ,有a13(ba),把a1、a3、a5代入上式讨论,可知a5时,b7符合题意。则KX中Cl的化合价为5。2已知2Fe32I=I22Fe2、2Fe2Br2=2Br2Fe3。现向含有FeBr2、F

8、eI2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少量的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氧化性:Br2Fe3I2原溶液中Br一定被氧化通入氯气后,原溶液中的Fe2一定被氧化不能确定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是否还存在Fe2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加入CCl4后静置,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Fe2、Br均被完全氧化A BC D答案 B解析由已知的两个化学方程式及同一个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氧化性Fe3I2、Br2Fe3,故正确;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Fe3,则说明溶液中无I存在,又氧化性

9、Cl2Br2Fe3I2,氯气的量不确定,则Br不一定被氧化,故错误,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存在Fe3,但不能确定是否所有的Fe2均被氧化为Fe3,故正确;上层溶液中若含Br,则产生淡黄色沉淀,若含I,则产生黄色沉淀,由题知只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溶液中含Cl,即溶液中的Fe2、Br均被完全氧化,故正确。考点2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典例2(高考改编题)某校同学为探究Br2、I2和Fe3的氧化性强弱,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取少量KI溶液于试管中,先加入溴水,振荡,再加入CCl4,振荡后静置,观察到下层液体呈紫红色;实验:取少量FeSO4溶液于试管中,先加入溴水,振荡,再继续滴加两滴KSCN溶液

10、,振荡,观察到溶液呈红色。(1)写出实验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2)由上述两个实验,对物质的氧化性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_。ABr2I2 BFe3Br2CBr2Fe3 DIBr(3)已知Fe3的氧化性强于I2,请你从所给试剂中选择所需试剂,设计一个实验加以证明。(提示:请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_。FeCl3溶液碘水KI溶液稀硫酸淀粉溶液解析实验下层溶液呈紫色,说明有I2生成,说明Br2的氧化性强于I2;实验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说明有Fe3生成,也说明Br2的氧化性强于Fe3。(1)实验中Fe2被氧化成Fe3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Br2=2Fe32Br。(2)根据实验

11、可知氧化性Br2I2,根据实验可知氧化性Br2Fe3,所以A、C正确。(3)要证明Fe3的氧化性强于I2,可用FeCl3氧化KI生成I2加以判断,具体操作为:取少量FeCl3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依次加入KI溶液和淀粉溶液,振荡,淀粉变蓝则证明Fe3的氧化性强于I2。答案 (1)2Fe2Br2=2Fe32Br(2)AC(3)取少量FeCl3溶液于试管中,分别加入KI溶液和淀粉溶液,充分振荡,若溶液变蓝,说明有I2生成,进而证明Fe3的氧化性强于I2名师精讲1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的常用方法(1)根据化学方程式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2)依据反应条件来判断当不同的氧化

12、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若氧化产物价态相同,可依据反应条件的难易程度来判断氧化剂氧化性的相对强弱,一般来说反应条件越苛刻,说明反应越难发生(即氧化剂得电子越困难),则对应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弱,例如:Cu4HNO3(浓)=Cu(NO3)22NO22H2OCu2H2SO4(浓)CuSO4SO22H2O氧化性:浓硝酸浓硫酸。(3)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4)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2根据影响因素判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方法(1)浓度:同一种物质浓度越大,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如氧化性:浓H2SO4稀H2SO4,浓HNO3稀HNO3,还原性:浓HCl稀HCl。(2)温度:同一种物质,温度越高其氧化性越强,如

13、热的浓硫酸的氧化性比冷的浓硫酸的氧化性强。(3)酸碱性:同一种物质,所处环境酸(碱)性越强其氧化性(还原性)越强。如KMnO4在酸性条件下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常温下即可和浓盐酸反应制取Cl2。拓展为了提高KMnO4的氧化性,需酸化处理,所加入的酸为稀H2SO4。3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序号氧化剂还原剂其他反应物氧化产物还原产物Cl2FeBr2ClKClO3浓盐酸Cl2KMnO4H2O2H2SO4O2Mn2A表中组的反应可能有一种或两种元素被氧化B氧化性强弱的比较:KClO3Fe3Cl2Br2C表中组反应的还原产物是KCl,电子转移数目是6eD表中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3H

14、2O26H=2Mn24O26H2O答案 A解析A项中,物质的氧化性是Cl2Br2Fe3,故Cl2先氧化Fe2,如有多余的Cl2再氧化Br,故组的反应可能有一种或两种元素被氧化,正确;B项中,氧化性KClO3Cl2Br2Fe3,不正确;C项中,组反应中还原产物是Cl2,电子转移数目是5e,不正确;D项中,组反应中H2O2为还原剂,其中的O原子全部变成O2,应为2MnO5H2O26H=2Mn25O28H2O,不正确。4已知I、Fe2、SO2和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Fe2H2O2ISO2,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A2Fe3SO22H2O=2Fe2SO4HBI2SO2

15、2H2O=H2SO42HICH2O2H2SO4=SO2O22H2OD2Fe3H2O2=2Fe2O22H答案 C解析A项,还原性SO2Fe2,反应能发生;B项,还原性SO2I,反应能发生;C项,还原性H2O2SO2,与已知矛盾,反应不能发生;D项,还原性H2O2Fe2,反应能发生。考点3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典例3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1)(2016天津高考)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nO(OH)2()I()H()Mn2()I2()H2O(2)(2015浙江高考)完成以下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nO()C2O_=()Mn2()CO2_。解析(1)(2)答案 (1)MnO(OH)22

16、I4H=Mn2I23H2O(2)2MnO5C2O16H=2Mn210CO28H2O名师精讲1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原则(1)“一般”配平原则(2)“缺项”配平原则对于化学反应方程式,所缺物质往往是酸、碱或水,补项的两原则条件补项原则酸性条件下缺H(氢)或多O(氧)补H,少O(氧)补H2O(水)碱性条件下缺H(氢)或多O(氧)补H2O(水),少O(氧)补OH2.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流程(1)直接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2)缺项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缺项方程式是指某些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分子式没有写出来,一般为水、酸(H)或碱(OH),其配平流程为:5正向配平(1)_Cu_HNO3(稀)=_

17、Cu(NO3)2_NO_H2O(2)_H2S_SO2=_S_H2O答案 (1)38324(2)21326逆向配平(1)_S_NaOH2Na2S_Na2SO3_H2O(2)_Cl2_Ca(OH)2_CaCl2_Ca(ClO)2_H2O答案 (1)3613(2)221127缺项配平(1)_ClO_Fe(OH)3_=_Cl_FeO_H2O(2)_MnO_H2O2_=_Mn2_O2_H2O答案 (1)324OH325(2)256H2588整体标价(1)_FeS2_O2_Fe2O3_SO2(2)_NH4NO3_HNO3_N2_H2O答案 (1)41128(2)5249考点4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典例42

18、4 mL浓度为0.05 molL1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 mL浓度为0.02 molL1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已知Na2SO3可被K2Cr2O7氧化为Na2SO4,则元素Cr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A2 B3 C4 D5解析题目中指出被还原的元素是Cr,则得电子的物质必是K2Cr2O7,失电子的物质一定是Na2SO3,其中S元素的化合价从46,而Cr元素的化合价将从6n(设化合价为n)。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规律,有0.05 molL10.024 L(64)0.02 molL10.020 L2(6n),解得n3。答案 B名师精讲守恒法解题的“3步流程”说明多步连续进行的

19、氧化还原反应,只要中间各反应过程中电子没有损耗,可直接找出起始物和最终产物,删去中间产物,建立二者之间的电子守恒关系,快速求解。9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 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 molL1 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A60 mL B45 mL C30 mL D15 mL答案 A解析由题意可知:HNO3,由关系图分析可知:Cu失去的电子数与O2得到的电子数相等。即n(Cu)2n(O2)20.15 mol。根据NaOH和

20、Cu(NO3)2的反应可得关系式:n(NaOH)2nCu(NO3)22n(Cu)0.3 mol,则V(NaOH)0.06 L60 mL。10某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有AsH3、H2SO4、KBrO3、K2SO4、H3AsO4、H2O和一种未知物X。已知0.2 mol KBrO3在反应中得到1 mol电子生成X,则X的化学式为_,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 Br24H2SO45AsH38KBrO3=5H3AsO44Br24K2SO44H2O解析设1 mol KBrO3中Br原子转移的电子数为x mol,根据电子守恒得:0.2(5x)1,x0,所以KBrO3被还原成Br2。在该氧化还原反应中

21、,KBrO3是氧化剂,其还原产物为Br2,AsH3为还原剂,其氧化产物为H3AsO4,H2SO4作为反应物提供酸性环境,根据化合价升降相等即可配平。(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54分)1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两个离子反应:Ce4Fe2=Fe3Ce3Sn22Fe3=2Fe2Sn4由此可以确定Fe2、Ce3、Sn2三种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Sn2、Fe2、Ce3 BSn2、Ce3、Fe2CCe3、Fe2、Sn2 DFe2、Sn2、Ce3答案 A解析由方程式知还原性Fe2Ce3;由方程式知还原性Sn2Fe2;故还原性Sn2Fe2Ce3,所以选A。2(2017延安质

22、检)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3Cl26FeI2=2FeCl34FeI3BCl2FeI2=FeCl2I2CCo2O36HCl(浓)=2CoCl2Cl23H2OD2Fe32I=2Fe2I2答案 A3(2017西安一中模拟)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一定浓度的稀硝酸中,金属恰好完全溶解,反应后溶液中存在:c(Fe2)c(Fe3)32,则参加反应的Fe和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 B516 C23 D32答案 B解析设反应中生成3 mol Fe2、2 mol Fe3,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23、3 mol22 mol312 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由4HNO3e=NO2H2O可知,反应中被还原的HNO3是4 mol,与Fe2、Fe3结合的NO的物质的量为3 mol22 mol312 mol,所以参加反应的n(Fe)5 mol,参加反应的n(HNO3)16 mol,故本题选B。4已知在热的碱性溶液中,NaClO发生如下反应:3NaClO=2NaClNaClO3。在相同条件下NaClO2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其最终产物是()ANaCl、NaClO BNaCl、NaClO3CNaClO、NaClO3 DNaClO3、NaClO4答案 B解析已知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1变为5和1,符合邻位转

24、化规律。既然NaClO2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则氯元素的化合价应既有升高,也有降低,选项A中均降低,选项D化合价均升高;选项B、C与题意相符,但选项C中NaClO不是最终产物。5已知: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K2Cr2O714HCl=2KCl2CrCl33Cl27H2O;MnO24HClMnCl2Cl22H2O。其中,KMnO4和一般浓度的盐酸即可反应,K2Cr2O7需和较浓的盐酸(浓度大于6 molL1)反应,MnO2需和浓盐酸(浓度大于8 molL1)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根据以上信息,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生成1 mol C

25、l2转移电子数均为2NA(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C氧化性:KMnO4K2Cr2O7Cl2MnO2D盐酸的浓度越大,Cl的还原性越强答案 C解析仔细观察题给化学方程式,发现三个反应中均有HCl参与,且都有Cl2生成,再结合题给信息,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KMnO4K2Cr2O7MnO2Cl2。以上三个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三个反应中,生成1 mol Cl2转移电子数均为2NA,B正确。6(2017江西南昌一模)向硫酸酸化的Fe(NO3)3溶液中逐渐通入H2S气体,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S22NO4H=2NO2S2H2O2Fe3H2S=2Fe2S2HFe33NO5H2S2H

26、=3NO5SFe26H2OFe37NO10H2S8H=7NO10SFe214H2OFe35NO8H2S4H=5NO8SFe210H2OA B C D答案 A解析在酸性条件下,NO、Fe3都具有氧化性,都可以氧化H2S,式正确,式中H2S不能拆写成离子形式,错误,式得失电子不守恒、离子方程式两边电荷不守恒,错误。7(2017陕西西安八校联考)羟胺(NH2OH)是一种还原剂,能将某些氧化剂还原。现用25.00 mL 0.049 molL1羟胺的酸性溶液与足量的硫酸铁溶液在煮沸条件下反应,生成的Fe2恰好与24.50 mL 0.020 molL1酸性KMnO4溶液完全反应。已知(未配平):FeSO4

27、KMnO4H2SO4Fe2(SO4)3K2SO4MnSO4H2O,则羟胺的氧化产物是()AN2 BN2O CNO DNO2答案 B解析根据题意,可以认为羟胺被酸性KMnO4氧化,羟胺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1,设羟胺的氧化产物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存在25.00103 L0.049 molL1(x1)24.50103L0.020 molL15,解得x1,故羟胺的氧化产物为N2O。本题选B。8(2017湖北八校联考)白磷有剧毒,白磷中毒可用硫酸铜溶液解毒,白磷与硫酸铜可以发生如下反应:P410CuSO416H2O=10Cu4H3PO410H2SO4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上述反

28、应中,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B在上述反应中,氧化产物是H3PO4C当有5 mol CuSO4发生反应时,共转移10 mol 电子D在上述反应中,氧化剂不只是硫酸铜答案 D解析反应物水中H、O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变化,故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A正确;H3PO4中的磷元素均来自单质磷,且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均只有磷元素,故B正确;磷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铜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故氧化剂只有硫酸铜,反应中当有5 mol CuSO4参加反应时,转移10 mol电子,C正确,D错误。9Cu2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Cu(NO3)2、CuSO4、NO2、NO和H2O。当产物中n(NO2)n(NO

29、)11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中Cu2S是还原剂,Cu(NO3)2、CuSO4是氧化产物B参加反应的n(Cu2S)n(HNO3)17C产物nCu(NO3)2n(CuSO4)12D1 mol Cu2S参加反应时有10 mol电子转移答案 C解析Cu、S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Cu2S是还原剂,Cu(NO3)2、CuSO4是氧化产物,故A正确;令NO2和N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 mol、1 mol,根据电子守恒可知,n(Cu2S)6(2)121 mol(54)1 mol(52),得出n(Cu2S)0.4 mol,由硫元素守恒可知n(CuSO4)n(Cu2S)0.4 mol。根据Cu元

30、素守恒可知溶液中nCu(NO3)22n(Cu2S)n(CuSO4)20.4 mol0.4 mol0.4 mol。由氮元素守恒可知参加反应的硝酸n(HNO3)2nCu(NO3)2n(NO)n(NO2)20.4 mol1 mol1 mol2.8 mol,所以实际参加反应的Cu2S和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Cu2S)n(HNO3)0.4 mol2.8 mol17,故B正确;由B项知nCu(NO3)2n(CuSO4)11,故C错误;由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知,1 mol Cu2S参加反应时有1 mol2(21)1 mol6(2)10 mol电子转移,故D正确,所以选C。二、非选择题(共46分)10(1

31、2分)(1)湿法制备高铁酸钾(K2FeO4)的反应体系中有六种粒子:Fe(OH)3、ClO、OH、FeO、Cl、H2O。写出并配平湿法制高铁酸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每生成1 mol FeO转移_mol电子,若反应过程中转移了0.3 mol电子,则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为_mol。低温下,在高铁酸钠溶液中加入KOH至饱和可析出高铁酸钾(K2FeO4),原因是_。(2)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单质溴可采用如下方法:向海水中通入Cl2将海水中溴化物氧化,其离子方程式为_。向上述混合液中吹入热空气,将生成的溴吹出,用纯碱溶液吸收,其化学方程式为_。将所得溶液用H2SO4酸化,使NaBr、NaBrO3中的溴转化

32、为单质溴,再用有机溶剂提取溴后,还可得到副产品Na2SO4。这一过程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答案 (1)2Fe(OH)33ClO4OH=2FeO3Cl5H2O30.15该温度下K2FeO4比Na2FeO4的溶解度小(2)Cl22Br=Br22Cl3Na2CO33Br2=5NaBrNaBrO33CO2(或6Na2CO33Br23H2O=5NaBrNaBrO36NaHCO3)5NaBrNaBrO33H2SO4=3Br23Na2SO43H2O解析(1)湿法制备高铁酸钾时,Fe(OH)3失电子被氧化生成K2FeO4,则ClO作氧化剂被还原生成Cl,氢氧化铁必须在碱性条件下存在,所以该反应是在碱性条件下

33、进行,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OH)33ClO4OH=2FeO3Cl5H2O。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知每生成1 mol K2FeO4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 mol。低温下,在高铁酸钠溶液中加入KOH至饱和可析出高铁酸钾,说明相同条件下高铁酸钾的溶解度比高铁酸钠的溶解度小。(2)Cl2将海水中的Br氧化生成Br2。纯碱(Na2CO3)溶液显碱性,类比Cl2与NaOH溶液的反应,可推出Br2在纯碱溶液中会发生歧化反应生成溴化物,从中的溴化物中可知另外生成的是溴酸盐,CO转化为CO2。在酸性条件下,Br和BrO发生归中反应生成Br2。11(10分)地震后的消毒工作至关重要,各种含氯消毒剂和过氧化物等

34、强氧化性消毒剂都得到了广泛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过碳酸钠是一种多用途的新型氧系固态漂白剂,化学式可表示为Na2CO33H2O2,它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H2O2有时可作为矿业废液消毒剂,有“绿色氧化剂”的美称;如消除采矿业胶液中的氰化物(如KCN),经以下反应实现:KCNH2O2H2O=ANH3。生成物A的化学式为_,H2O2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理由是_。某强酸性反应体系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六种物质:O2、MnO、H2O、Mn2、H2O2、H。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了如下过程:H2O2O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2)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2)在常温与黑暗

35、处可保存一年。亚氯酸不稳定可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lO2ClO2HClH2O,试配平之:_。(3)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的消毒剂,具有强氧化性。工业上制备Cl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ClO3Na2SO3H2SO4=2ClO22Na2SO4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A在该反应中NaClO3是还原剂,Na2SO3是氧化剂B由反应可得ClO2的氧化性大于NaClO3的氧化性C该反应中,H2SO4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D1 mol NaClO3参加反应,则有2 mol e转移答案 (1)KHCO3H2O2是氧化剂,其还原产物是无污染的H2O2MnO5H2O26H=

36、2Mn28H2O5O2(2)5HClO2=4ClO2HCl2H2O(3)C解析(1)由质量守恒可得A为KHCO3;H2O2被称为“绿色氧化剂”,原因在于H2O2是氧化剂,其还原产物是无污染的H2O。依题中所给的物质,及各物质转化关系可得离子方程式为2MnO5H2O26H=2Mn28H2O5O2。(2)把离子方程式配平得5HClO2=4ClO2HCl2H2O。(3)由反应方程式2NaClO3Na2SO3H2SO4=2ClO22Na2SO4H2O可知,NaClO3在反应中,ll,氯原子得电子,NaClO3是氧化剂,Na2SO3被氧化为Na2SO4,是还原剂,A错误;氧化性强弱顺序为NaClO3ClO2,B错误;该反应中,H2SO4作酸化剂,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C正确;由于ll,所以1 mol NaClO3参加反应,则有1 mol电子转移,D错误。12(2017青岛模拟)(12分).煤炭中以FeS2形式存在的硫,在水和空气及在脱硫微生物存在下发生生物氧化还原反应,有关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