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 (3).ppt_第1页
拿来主义 (3).ppt_第2页
拿来主义 (3).ppt_第3页
拿来主义 (3).ppt_第4页
拿来主义 (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鲁迅 拿来主义,学习目标:,1、体会鲁迅先生杂文犀利、幽默的语言特点。 2、学习本文先破后立的结构方式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3、把握“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树立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一、预习检测。 二、了解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鲁迅的杂文“象投枪,象匕首,直刺向黑暗势力”。作品主要有: 短篇小说集:呐喊、徬徨 散文诗集: 野草,杂文集: 华盖集、而已集、 且介亭杂文,散文集: 朝花夕拾,三、整体感知 1.拿来主义是一篇议论文。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 A、什么是拿

2、来主义? B、为什么要拿来? C、怎样拿来? 请同学们迅速浏览文章,并同桌交流。,明确: A、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B、闭关主义,行不通;送去主义,为乞丐;送来主义,受毒害。(因果论证) C、占有、挑选,有辨别能力。,2.分析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作者对此的态度分别是什么?,1、分析闭关主义 问:什么是闭关主义,作者的态度? 明确:“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这就是闭关主义,实质就是清朝后期实行的闭关锁国主义。但被“枪炮打破了大门”,“又碰了一串钉子”。作者否定闭关主义。 2、分析送去主义 问:什么是送去主义,作者是何态度,为什么? 明确:认为自己是“巨豪”,只给予,不

3、索取。送去主义,就是一种卖国行径,以一国之力讨多国欢心,结果只能是国衰力竭。如先送古董,接着送古画和新画,再者送活人。作者同样加以否决,因这样的结果最终是“几百年之后,当佳节大典时,我们的子孙因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3、分析送来主义 问:什么是送来主义,都送来些什么,作者的态度? 明确:送来主义,就是西方列强抛来了“洋货”,这是对我国经济、军事、文化等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侵略和掠夺。英国送来了精神粮食鸦片,德国送来了强国保障废枪炮,法国送来了时髦东西香粉,还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等。否定送去主义,四.研读课本。 1.具体了解针对不同的事物

4、应持什么态度,朗读第9段,完成下面表格。(朗读),2.具有这种精神的人是新人,是具有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的新人。那相反的人是什么样的人?他对待得到的东西(大宅子)又是什么样的态度? 朗读第8节,加以概括。,3.品味语言 a、学生自由阅读,找自己觉得有意思有特色的语言,并加以评析。 b、学生自由阅读, 进一步品味先生用词的犀利、讽刺的效果。 c、小结: 鲁迅先生使用人们熟知的俗语、成语,有时又贬词褒用、褒词贬用,有时又把两个语义、风格不同的词语搭配起来使用,使文章充满讽刺意味。这是来自对卖国者、顽固者的憎恶痛恨,对祖国未来的担忧。,五.总结全文。 通过对鲁迅先生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对

5、外来文化、古典文化、新新文化要加以区别,加以选择,保留其精华,变成自己的。,拿来主义,破,闭关主义(排外),送去主义(媚外),立,拿来主义,破,孱头 消极逃避,昏蛋 完全否定,废物 全盘接受,立,新人,占有,挑选,鱼翅 使用,鸦片 存放,姨太太 毁灭,1举例论证(1) 2因果论证(7) 3比喻论证(8、9) 用有相似点的事物打比方 4类比论证(3) 用同类事物相比较 5对比论证(8、9) 用性质相反的事物作比较,本文的论证艺术:,六、形成性测试: 阅读并回答问题。 中国人怎么了?如今的消费越来越高档。餐厅、时装屋、卡拉OK厅等,都朝豪华奢侈大踏步前进。消费如同发狂的牛,再也不听指挥了。社会尚属

6、初级阶段,如此挥霍消费怎么得了? 有识之士站出来,首先劝告消费者:你有钱也没必要乱花呀,还不如用来修公园、修足球场、盖民房哩;转身又向商家忠告:算算帐,中国的大款毕竟是少数,热闹一阵最终没人买东西,你就不怕蚀本吗? 道理正确,语言清楚,就是效果甚微。我们的有识之士,仿佛拽着牛尾巴,正被消费狂牛拖着走呢。真是无可奈何牛奔去。 引导消费,关键是牵住牛鼻子。 牛鼻子在哪里?累进所得税法,正是引导消费的牛鼻子。 但是这牛鼻子也是不好牵的。政府职能不转变,体制不改革,税法也会成为一纸空文。牵牛鼻子又脏又累,还要冒着被牛角顶一家伙的危险,官员情愿吗?还是执牛耳更潇洒! 执牛耳者,诸侯会盟时,割耳滴血入酒盅的领导也。当盟主,比作牧童气派多了,高贵多了,虽然指挥不了牛,但座次保持了。 牛尾只能炖汤,执牛耳只能显威风,牛鼻绳能牵牛,却要当社会的放牛娃。真难选择! 1指出下面比喻修辞的本体。 发狂的牛 执牛耳者 2指出下面论证了什么观点。 拽着牛尾巴 牵住牛鼻子 3作者用比喻论证要证明什么?反对什么?,参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