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一讲 现象学社会学,一、舒茨的生平情景,“生平情景”(biographical situation)是舒茨在建构理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历史。 一个行动者所在的任何一个情景都不仅仅是“现在”,不仅是“此时此刻”,它还是“历史性的”。而行动者以往的生活背景、历史积淀都构成了他在面对具体情景时可以利用的“手头知识”。,每一个人的“生平情景”都是独特的,也正是如此,才构成了每一个个体的独特性。因此之故,我们如果要很好的了解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去了解他成长和生活的历史。,1.舒茨的家庭及其影响 家庭对于个人而言,是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生平情景”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
2、社会化的理论,家庭对于个体的影响往往是持续终生的,而且,在其成长的早期阶段,家庭的影响体现得更为明显。 2.两次战争对于舒茨的影响 3.舒茨的朋友群体及其影响,在某种意义上,舒茨走上学术道路不完全是个人选择的结果。这其中既有那个时代和社会文化氛围所赋予他的间接影响,同时更为重要和直接的影响是来自于他的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学术圈子。 在舒茨大学期间到第一本著作的出版,这个重要的朋友是考夫曼;在法国流亡期间,扮演 “重要他人”角色的是胡塞尔,而在美国期间,则是古尔维奇。,4. 二元的存在状态及其影响 白天,他是一个忙碌的金融界重要人士;夜晚,当他的家人都进入梦乡的时候,他才恢复为一个学者。 胡塞尔
3、称他为“夜晚的现象学家”。舒茨则称“自己是一个很好的商业人员,因为他是个现象学家;而他同时也是很好的哲学家,因为他是个商人。” 在当时的欧洲,获得大学教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银行高级职员的职业地位则可以为舒茨提供较为不错的经济收入,同时还能够让他业余时间继续他的兴趣和爱好。这也是为什么当胡塞尔要求舒茨去担当他的助手的时候,舒茨委婉拒绝的原因。,由于不得不靠工作来养家糊口,由于没有其他的收入来保证他做一个“绅士学者”,所以舒茨不得不以他的工作收入来保证他对于自己业余爱好的追求。他不像齐美尔那样,可以用继承来的遗产充分保证自己对于学术或音乐的兴趣,他必须靠自己的努力来挣得明天的面包。,他总是严格
4、地将他的商业活动的领域、他的职业与他的学术爱好、对音乐的爱好区分开来。 他从不允许他的商业经验进入到他的社会科学思考中。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这可以解释为日常生活不同领域的“成功隔离”和熟练的角色扮演。 舒茨已经很好的掌握了从一个“有限意义域”“跃迁”到另外一个的诀窍。 而之所以能够在职业和爱好之间保持一种“难得的平衡”,是因为他无条件地接受了韦伯关于科学的“价值中立”的原则以及柏格森的“第三个观察者”的理念。,如果舒茨不是生活在这样一种“二元”的分离的状态和高度紧张的压力下的话,我们后来所看到的现象学社会学也许就会是另外一种样子,它可能更完善,更令人满意,二、舒茨思想的多重来源,(一)舒茨
5、所生活的时代 某种意义上,理论的形成并不能完全归功于他的作者。如果没有作者与其所处的科学共同体的讨论与互动,脱离了其时代的精神,那么这种理论是不可想象的。这个共同体也不仅仅是由它的同时代人所组成的,在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它还包括那些尽管产生于过去但却影响到当前讨论的作品的学者。,新康德主义对于实证主义的批判 韦伯和齐美尔对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重新界定 维也纳大学的传统 舒茨1919年进入维也纳大学的法律专业进行学习。而这一时期的维也纳大学,正在流行着新康德主义,广泛地讨论着韦伯的观点。同时,在这一时期,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也已经兴起。,阿尔弗雷德舒茨在大学阶段吸取其思想的来源、初步形成自己的
6、学术旨趣的时候,面对的正是上述这一大的历史和学术的背景以及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 有学者认为,社会学对于舒茨而言,实际上是从齐美尔和韦伯开始的。,(二)韦伯的引导及舒茨对于韦伯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舒茨同意韦伯关于“价值中立”和“理想类型”等社会科学中至关重要的概念以及建立“理解社会学”的宏伟目标,同时还赞同韦伯将“个体的行动”作为研究社会世界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之最基本的起点,舒茨甚至称“在韦伯之前,尚无人如此彻底地将客观心灵的世界化约为个体行动”。,然而,由于韦伯实用主义的理论兴趣,使得他对于理解社会学的一些基本的概念没有进行必要的说明。 韦伯的不足还在于:没有指出行为与行动的区别;行动之“主观意
7、义和客观意义”的区别;另外,韦伯对于“行动者赋予其行动以意义过程”语焉不详,也就是说,行动者是如何理解自己的?又是如何理解他人的?社会世界的意义是如何达成的,或者说人与人之间是如何达成理解的?这些问题韦伯都没有给出详细的解释。,舒茨认为,首先应该对社会世界的现象学进行科学的阐释,将每一种意义结构进行化约和还原。要弄清楚行动者是如何赋予自己的行为以意义的,也就是说,意义在个体意识内是如何形成和获得的,以及主体间际的意义和理解是如何达成的?只有对上述这些问题给与了充分的解释和理解,理解社会学的基础和地位才能巩固。,如果要完成对于韦伯理论的补充和完善,就必须借助于哲学以及社会学学科之外的其他领域。正
8、是带着上述的理论追求和抱负,舒茨走向了柏格森,试图通过这位法国哲学家搭建一条从意识到个体行动之间的桥梁。,(三)柏格森之桥,柏格森的理论之于舒茨,既是舒茨建构个体行动与个体意识之间相连接的桥梁,同时也是舒茨由柏格森走向胡塞尔、由意识心理学走向现象学的一个桥梁。没有柏格森这个阶段,舒茨就无法发现胡塞尔之于他的意义;没有这个阶段的思考和困境,也就没有后来的现象学社会学理论的出现。,柏格森关于意识结构的分析,尤其是关于内在时间的分析在舒茨看来可以用来作为对于社会科学中未分类的基本概念解释的起点。舒茨试图通过借用柏格森“绵延”的概念从而从意识的基本结构开始搭建一座通向“主体间性”的桥梁,从行动者的观点
9、出发提供对于社会行动理解的基础。,(四)以现象学为工具,就现象学社会学的出现而言,胡塞尔无疑贡献了最为有力和重要的方法论工具。尽管我们不能简单地说,舒茨的理论就是韦伯的“理解社会学”和胡塞尔的“现象学”的相加或者拼凑。但是,如果没有这两个人对于舒茨的影响和启发的话,那么,现象学社会学的出现就是难以想象的。正是在舒茨这里,哲学现象学与社会学才真正地相遇 .,胡塞尔认为,作为欧洲人根本生活表现的科学出现了危机。因为,实证主义发展的结果就是将科学的理念还原为关于纯粹事实的科学,因此丧失了其对于生活的意义。也正是在此基础上,胡塞尔要发展出一门严格的关于科学的哲学。,在胡塞尔看来,现存生活世界的意义是主
10、体构造的结果。因此只有彻底地追问这种“主体性”(subjectivity)才能理解客观的真理,弄清世界最终存在的意义。 在科学的许多领域,现象学都能够提供对于许多问题的更有意义的、进行重新界定的可能性。,一般说来,舒茨批判地接受了胡塞尔现象学哲学的意向性理论,尝试着把生活世界的主体间性等概念引入社会学,并把它与韦伯的理解的概念相结合,主张社会学应回到生活世界的基本事实上。但在舒茨的著述中,我们还可以清晰地看到伯格森的生命哲学舍勒(Mscheler)知识的影子,而且在他赴美后继续吸收了美国本土许多著名社会学家的理论成果,同时还重视对诸如海德格尔,萨特这些存在主义大师的理论研究。因此,舒茨的现象学
11、社会学的观点绝非只是来自韦伯和胡塞尔。,舒茨在理论上试图解决的问题是怎样使按照自然科学方式建立起来的社会学在整体上不致成为一桩错误的事业,以及怎样选择一种研究社会现象的途径使之更富成效。现象学社会学力求选择一种使自己植根于社会现象独特性的根基,强调这一独特性要使用有利于自然科学的方法。这种方法论使它关注社会现象的意义特征,但不流于无法检验的直觉,从而使人类对主体性的研究成为科学的、普遍的、有效的研究。,为了这个目标,舒茨采用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来进一步说明韦伯没能说明的方法论问题,这种说明的可能性存在于以下两点:一是他们的基本出发点都是社会个体的主观意识在韦伯是由个体赋予主观意义的社会行动,在胡
12、塞尔则是个体发挥意识构造作用的纯粹自我,他们的基本意向都是追求科学有效的解释与结论,舒茨正是从这两点出发去构建现象学社会学理论的。,第二节 舒茨的理论,1、比较舒茨和韦伯关于行动的异同。 2、什么是生活世界?请总结生活世界的特征并举例说明。,“现象学”的词源可上溯至18世纪法国哲学家兰伯尔以及德国古典哲学现象学家黑格尔的著作但其含义均与胡塞尔的用法不同。胡塞尔赋予“现象”的特殊含义是指意识界种种经验类的“本质”而且这种本质现象是前逻辑的和前因果性的它是现象学还原法的结果。 狭义的现象学指20世纪西方哲学中德国哲学家E.胡塞尔创立的哲学流派或重要学派。其学说主要由胡塞尔本人及其早期追随者的哲学理
13、论所构成。,广义的现象学首先指这种哲学思潮其内容除胡塞尔哲学外还包括直接和间接受其影响而产生的种种哲学理论以及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中所运用的现象学原则和方法的体系。现象学不是一套内容固定的学说,而是一种通过“直接的认识”描述现象的研究方法。它所说的现象既不是客观事物的表象,亦非客观存在的经验事实或马赫主义的“感觉材料”,而是一种不同于任何心理经验的“纯粹意识内的存有”。,现象学社会学是20世纪60年代后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反自然主义的社会学理论,代表人物是移居美国的奥地利哲学家和社会学家A.舒茨和倡导民俗学方法论的美国社会学家H.加芬克尔等人。现象学社会学作为一种反自然主义社会学的理论观点,它针对
14、传统社会学方法和程序中的可疑之点,提出了人的主观意识、体验和时间等问题,强调描述世界的语言和意义问题,对人们有启迪和借鉴作用。但它本质上具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即在社会认识中片面夸大意识、意义主观因素的作用,必然导致主观唯心主义的唯我论。,一、行动意义的起源,舒茨从伯格森的生命哲学“绵延观”和胡塞尔现象学对“内在时间意识”的研究出发回答了行动意义的起源问题。 他认为社会行动只能具有一种主观意义,即行动者本人的主观意义;当社会行动者存在于特定的情景中,进行某种特定的行动时,他认为后者对他具有意义是理所当然的;只有当他停下来对该行动进行反思时,他才能明确意识到由他赋予该行动的意义。,就主体而言,任何行
15、动都是在其内在时间意识中,在内在绵延中发生,当一种行动从中被主体“挑选”出来加以注意和反思时,它对主体的意义就被构造出来了。 在舒茨看来,胡塞尔有关现象学反思和意向性理论与伯格森的绵延观相结合是在哲学上对意义产生的最好说明。,他写到:“意义不是出现在我们意识流之内的某些经验内在地具有的性质,而是从眼前当下,以反省的态度看去,是对过去经验作解释所得的结果。只要我是在我的行为中生活,朝向我的行为的对象,那些行为是不会有任何意义的。当我在回顾中把他们把握为对过去所作事情的清楚的经验,他们才变得有意义。”,二、生活世界,1、什么是生活世界 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是众多学术流派的继承和发展。首先,舒茨把胡塞
16、尔的“生活世界”和“主体间性”引入社会学,并把这两个概念视为沟通现象学和社会学的中介;其次,舒茨发挥了韦伯的“理解”概念,把重新建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释他们自身世界的方式归为现象学社会学的任务,因此,他的观点又可以看作是韦伯传统的阐发,是“理解社会学”。,再次,舒茨还考察了行动者个体的主观认识过程,进而回答了关于人类社会的知识是如何成为可能的这一问题,因此,它又是用自然观点来研究社会的“社会学的社会学”。因此,他的理论显得繁芜庞杂。另外,由于他的思想的哲学思辨性和逻辑连贯性都比较强,往往会出现谈到一点就必须介绍其他方面的理论。因此,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去提炼关于他的社会情景中个人和个人行动是比较困
17、难的。,在舒茨看来,人生活的社会情景就是胡塞尔所提出的“生活世界”,它是先于任何一种客观的科学反思的世界,不被反思也不被分析;它只能被理解为现象(即意识)给予的具体性世界,是一个直接具有正式生命活动的“活的”世界。具有“预先给定性”。在这个意义上,生活世界是被人们用类型化方式组织起来的意义整体。而这样一个生活世界是可以被人认识的。指的是人们在其中度过其日常生活所直接经验的主体间的文化世界。,在他看来,在这种情景下的个人是一个有意识,可以反思,具有内省能力并且可以控制自己行为的客观实体。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逐渐积累经验去应付这个社会世界,他所获取的知识和经验都是在社会化过程中由师长传授,被他当作确信
18、不疑的东西来使用。舒茨把这种规则,方法,观念和信念的总和称之为“现有的知识储备”。它给人们的行动提供了一个参考框架,构成了社会成员所面临的首要现实,成为塑造和指导所有社会现实的绝对的现实意识。,对于特定的个体来说,其知识储备具有个人传记性的特征,因为每个人都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使自己驰骋日常生活之中的,舒茨把这种特征概括为“生平情境”。“生平情境”是个人日后解释所有新事物与行动的前提条件。舒茨把生平情境所包含的某些未来实践活动的可能性称为“现有的意图”,它决定了个体在深入这种类型化的世界时开放视界的程度。在人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根据其生平情境的相关成分转化为“我的”世界。,那么人们是怎样靠着“现有
19、的知识储备”与“生平情境”来在生活世界与别人互动的呢,以及我们的行为又是怎样产生的呢?舒茨认为,在人们的生活中存在着“主体间性”的现象。这是胡塞尔提出的一个概念。简而言之,它意指生活世界中,除了“我的”世界存在外,还有其他的世界存在。我所经验的这个世界不是作为我私人的综合而成,而是对每一个人都存在的,其对每一个人都可以理解,一个主体间的世界加以经验的。,它赋予生活两种作用:(1)自我与他人的“立场可相互交换性”;(2)“相关系统的一致性”。简而言之就是,我们所经历的这个世界一开始就是一个主体间性的文化世界,我与他人共同分享它。 经过主体间性的作用后,人们便可以交流,互动。,2、主体间性 在他看
20、来,这个世界的特征就是他称为的“互为主体性”就是说,在日常的世界中,一个行动者有意识地想象另外一个人在想些什么,而同时,另外一个行动者的意识里面也进行着同样的想象。这种同时,且相互的历程让日常生活变得可能。和符号互动论者不同的是,他不关心人们之间的肢体互动,也不关心个人的心灵活动,而是关心的是,人们有意识地和别人产生关联,或者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他们以互动主体的方式产生关联。,比如说讲课,我在想学生脑子里在想什么?他们是否理解我讲的东西,是否觉得有趣,是否想继续听下去。而学生也一样在思考,老师在说什么?有什么是最重要的?这些会不会是考试的内容?等等。 从客观上来看,我在讲课,学生在作笔记。单
21、实际上,他关注的不是这些客观的行动,而是老师和学生之间产生的互为主体性的关联。,因此,生活世界就是日常生活的世界,互为主体性的世界。是我们一般所说,日常生活的世界,世俗的世界和我们每日作息所在的世界。是一种自然状态的世界,我们把这样的世界看成是理所当然。但是,当问题情境产生的时候,自然态度就瓦解了,我们就会有意识地处理它。,比如说,我们会不假思索地就对在校园里遇到的同学打招呼,“你好”,但是,如果,问题情境发生的时候,比如说,其中一个人这个时候停下来说,你怎么剪了这么难看一个头,象锅盖,那么,另外一个人,就要开始控诉理发师的水平如何臭,自己如何倒霉。也就是说开始有意识地互动。,生活世界是他提出
22、的几种世界中的一种。幻想、梦境和科学 也是另一些世界。这是与生活世界不同的。生活世界的特征可以归纳为6种,但是,在其他世界中,至少缺一项。(1)清醒;(2)不怀疑;(3)工作;(4)感受完全的自我;(5)互为主体性;(6)个人时间和社会时间的交会。,个体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不是主客体关系,而是相互主体性。 舒茨将这种作为认识对象的他人主观世界称为“变形自我”(alter ego)。它是指“个体通过与他人的意识活动同时进行的意识活动所把握的,存在于个体自我之中又不同于个体自我的他人意识流”。,变形自我的领域包含四个层次(1)前人领域;(2)后人领域;(3)同时代人的领域;(4)合作者领域。 前人
23、领域,因为生活在我之前,因此只能通过其他人的讲述才能触摸到这一领域。 后人领域,是一个完全自由的和不能确定的世界,因此我们无法触摸到这一领域。,同时代人的领域,即间接经验的领域。我和他在时间上共享一个实在,但不能直接触摸到他,我们通常使用类型化的方法来感知这个领域。这一领域的特点是间接性和非人格性,我和他的关系是“他们关系”。,合作者领域,即直接经验的领域。我和这一领域中的他人的关系是面对面的关系或“你们关系”,是我所有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我把你作为具体的人来看待。如果在这种面对面的关系中,每个参与者都彼此觉察,并抱着同情态度参与他人的生活,哪怕只有一小会,那么就转变为纯
24、粹的“我们关系”,这时我们处于共同的意识流之中。这种同时发生的对他人的领会和他对我的相应领会一起使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共同存在成为可能。,3、行动 在舒茨看来,他通过对“生活世界”及“主体间性”的论述,已经在理论上澄清了韦伯理解社会学的关键性概念“意义”;但是意义在韦伯那里虽然最基本、最抽象,但它毕竟是通过行动在生活世界中具体表现出来。,舒茨写道:“在社会世界里面,行动才是中心的问题。”。舒茨还指出,人们在常识世界中一般所谈论的“行动”和“行为”,总是说前者是“有意识的”或者“自愿的”,而后者的特征则是“反应”,并以此把二者区分开,但是这种区分是肤浅的。,从现象学角度来讲,行为是“通过自发的行动
25、”赋予意义的意识经验,而在行为的发生或者进行过程中,这种自发活动不过是发挥(定义)构造作用的客观性得以给定的意向性方式。从这种意义上说,行动不过是行为的一个子集而已。 因此,舒茨所要重点区分的不是作为意识经验的“行动”与“行为”,而是作为行动者之意识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行动”与“活动”。,舒茨指出,行动指的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个体行动者根据一个预先设计的方案所进行的,取向未来某一目标的人类行为。它来源于个体的意识经验,最突出的特征是其计划性与目的性。它不同于个体单纯的幻想过程,因为前者包含了一种把行动作为有意图的东西确立起来的自愿抉择。,我们可以把意图的幻想过程称作“实行”,但却不能称为种行动。行动
26、既可以是隐蔽的(如科学家苦思其想科学问题),也可以是公开的,即实施于外部世界。它既可以是个体行动者努力达到既定目标的行为,也可以是放弃某个目标的行为。因此,公开的行动只不过是整个行动综合体的一个部分,“隐蔽的”行动则包含了多种否定性的决定方式,行动者通过这些决定形式就可以有意识地选择制止某种公开行为。但是,无论是公开还是隐蔽,肯定还是否定,行动的决定性特色都是它的有意图性及设计特色。行动的源泉存在于行动者的意识之中。,相对于上面的“行动”而言,舒茨对“活动”的论述比较简单:“它指的是这个不断发展的(行动)过程的结果。也就是说,指的是已经完成的行动。” 实际上,舒茨是在两个层次上运用这一概念的:
27、,首先是个体行动者在主观层次通过想象把行动的结果完成化,或是从以往的活动中寻求相似点,经过比较与均衡,活动就成为当下行为设计过程的出发点; 其次、舒茨确实也把“活动”指称为个体在生活世界中采取特定的行动所造成的、作为事态的结果,但这种用法在其理论中不占重要位置。,3目的动机与原因动机 舒获在进入动机的讨论之前首先考察韦伯的动机概念;“动机就是意向上的相互关系,在行动者本人或观察者看来,这种意向上的相互关系似乎是一种举止上的意向上的原因。 舒茨指出:韦伯在其论述中是在用这个术语来概括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一是行动者主观认为的其行为基础的意义脉络。二是观察者主观认为的其行为基础的意义脉络;由于这两者
28、不具有可比性,所以认为韦伯的观点是非常错误的。,另外,在具体论述过程中,认为韦伯有时把动机用做目的,即行动指向未来的事件;有时又用做行动的原因,即行动与行动者过去经验的关系,这些都是含糊不清的说法。 舒茨把动机区分为“目的动机”和“原因动机”。“那些包含了人们所要得出的结果、所要追求的目标的动机称为“目的动机;把那些可以由人们根据行动者的背景、环境或者心理倾向作出解释的动机被称为原因动机。,这两种动机类型的时间结构有所不同:目的动机是受将来时态支配的,原因动机是由过去时态决定的。在我现在设计我的行动的时候,我可以意识到我的目的动机,的确,激发我行动的正是这些动机。但是,那些可以解释我的设计过程
29、的某些方面及其因果关系条件的原因动机却仍然是模糊不清的,它处于我的意识的边缘地带。,这些时间上的区别导致了一个较大的区别:目的动机构成了一个主观范畴,原因动机则构成了一个客观范畴。目的动机只有主观行动者才能理解,而原因动机则可以借反思性活动来把握,它不仅对主体来讲可以理解,对观察者来讲理解也是可能的。,4理解 由于舒茨把韦伯关于意义的主观解释的假设作为其理论的出发点,所以,他最关心的是把社会行动理解成为行动者赋予其行动的意义,也就是说,理解成为他看来他的行动所具有的意义。 但与把韦伯的假设作为一种规范的方法论手段相反,舒茨把对意义的主观解释看做是生活世界中最重要的一种类型化,认为它是人们在日常
30、生活中解释他们自己的行为以及他们彼此之间的行为所实际运用的方式。,“理解”并不是思考事物的程序这个意义上的方法,如归纳法与演绎法那样,它有可能在观察者运用具体的观察方法和研究方法之前就已把握了纯粹的或绝对的事实,主体间性的生活世界之可能便是最好的证明。所以理解是人们借以反映彼此意图的方式,如舒茨所言:“它首先是关于人际事物的常识性知识的经验形式。”这意味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从一开始就把他们的世界解释成为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除了把他人存在的身体理解成为心理一生理统一体之外,还要把它的各种行动作为一个具有意图的创造行为来对待。,各种主观动机与意图就像我们自己的动机与意图那样,是他人行为不可分割的组成
31、部分。当个体在生活世界中遇到一个正在活动的人的时候,他知道必须将之作为一个人来理解。所以,不仅主体认为这种认识是理所当然的,而且他也同样认为如此,这恰恰是使主体间性成为可能的类型化。,其次,“理解”是社会科学特有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向传统的科学观所祟尚的感觉至高地位、认知必须从感觉出发、用自然科学的理想模式建构社会科学的观点提出了尖锐的挑战。它强调自然实在与社会实在之间的本质区别,要求人们审慎地鉴别以下事实:人不仅是科学家观察领域中的一个要素,而且也是他们自己行动领域的预先解释者;人的公开外显行为只是他全部行为中一个片断;试图理解社会实在的人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是通过领会一种行动对于他,对于生活
32、世界中的时空坐标所具有的意义,理解行动者的主观性。,5、类型化和配方 虽然我们主动建构我们的生活世界,但是我们无法处处如我们所愿。我们往往生活在我们先人创造的世界中。 类型化用来对别人分类的几种有限类型,至少我们一开始会这样分,或暂时会这样分。比如说约会。第一次见面,就会根据自己内心的类型化将他归类到某个类型:太可爱了,太幽默了,真是烂人。第二次接触多了,发现不是开始那样,原来他还有优点,这是对第一次归类的修正。然后,就逐渐不需要归类,完全了解这个人。,配方指的不是人,而是社会情境和行动的历程。比如说,一个人问“最近怎么样?”,对方回答“还不错”,这种响应就是行动者面对情境而开出的配方。 在特
33、定的情境,或者说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有着特定的类型化和特定的配方。比如说,中国人打招呼以前都喜欢用“吃了吗?”那么,西方人,就不能够理解,不知道如何拿出自己的配方。 随着社会的发展,问题情境的出现,人们会拥有更多的配方,比如,以前很尴尬的事情,在厕所门口问“吃了吗?”。,6、社会世界的范畴 两个主要的范畴:直接经验的社会事实和间接经验的社会事实。 直接经验的社会事实:我们知道别人的存在,并以面对面的方式经验了他们的存在,即我们进行我们关系(we-relation)。在这样的范畴中,我们经验了与他人互为主体性。在这种情况下,行动者仍然依赖类型化及配方。直接经验的社会事实,在他眼里很难以科学的方
34、法进行科学研究。因为,在人们的经验世界里面,要经常修正类型。,在面对面的情景中,他人的身体是他的主观经验一个表达领域。我们总是通过对方的身体语言、面部表情和姿态等来了解他人的。通过这些指号,我们触及到他人的主观经验和意识之绵延。时间与空间的直接性是面对面情景的本质。,而间接经验的社会事实则可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在这个范畴里面,人们纯粹以类型,而非以直接经验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联,也就是说,他们在进行的是他们关系(they-relation)。人们只与类型产生关联,而不需要修正类型和配方。同时,这些类型是相对固定的,社会学家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找出人们处理社会世界的一些概括性的过程。比如说,问卷
35、调查,老、中、青,按年龄划分。直接经验的事实,则是从面貌上看。,他强调将直接经验的世界和间接经验的世界完全分开是不科学的,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两者是紧密联系的 。比如,我们知道邮递员是送信的人,我们把他看成是一种类型。没有与他互动的直接经验。但是如果有一天我们收到自己的信笺,和某一个邮递员发生直接互动的时候,我们发现,他们不仅仅送信,而且,还有很多与邮件相关事情要做。这个时候,我们就无法仅仅只依赖与原先的归类了。,这个例子说明,我们也许无法以科学方法 研究直接经验的世界,但是,直接经验的世界中,类型被创造出来并修正。如果我们与邮递员只是间接接触,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修正我们对他的归类了。但是,一旦
36、我们与他有了直接的接触的经验,那么,我们就有了修正所需的第一手以及面对面的知识了。,7、科学的程序 现在我们可以回到舒茨所质疑的问题上:一门有关主观意义的科学是如何可能的?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求社会科学家必须建立一科学的态度,即科学的建构必须衍生于客观的价值中立的态度之上。 舒茨指出,科学展现的世界作为一种“有限意义域”,虽然科学家在其中的思考活动也具有目的动机和原因动机,但该世界与生活世界有所不同:,第一,具有常识的行动者是实用地取向于生活世界。而科学家则相反,他们是无私的、公平的、孤独的观察者。科学家只是由于目前面临的问题而制定研究方案,只具有由特定的科学知识的主体和科研程序构成的知识储备
37、,只研究处于客观时间中的对象,而且,存在于他的主观意识中的研究方案和结果那是可以更改和取消的; 第二,行动者的生平情境和现有知识储备乃是来源于生活世界,相反地科学家有关研究方面的知识则是科学地衍生出来。,第三,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必须把他原来的“原始焦虑”、“生平情境”、各种“关联系统”等等都悬置起来,生活世界中的类型化则不同,它们具有极强的个人色彩。 社会学家能够做到以上三点,那么科学程序的第一步就达到了。可见,舒茨在这里是把韦伯的“价值中立”的观点具体化为科学世界的特征了。舒茨为科学程序所设定的第二步是科学地建构社会行动的理想类型。其中包括二级构想和创造傀儡两个部分,舒茨指出,生活世界是由各
38、种各样的行动者所组成,包括社会科学家在内的社会行动者都在以相互联系而又各具特色的类型方式界定其情境。但是处于生活世界中的人们所理解的类型和社会科学家所理解的类型根本不同,人们从自然态度角度出发所建构的行动类型为社会科学家提供了原始材料和起点。因此,对社会科学家来说,关键在于发展出一种方法,以便能以客观的方式研究论述这些原始材料。,舒茨认为,采取上述科学态度的社会科学家可以以在生活世界中观察和理解社会互动模式的人所使用的方式,观察和理解社会行动者的社会互动模式及其结果,并且在此基础上构想与其观察的行动相对应的类型行动过程模式、这可称做关于社会行动者社会互动过程及其类型的“第二级建构”(它是相对于
39、处在主体间际的生活世界中的个体的第一级建构而言的)。这样“社会科学家就可以将第一级建构作为一种思想客体对待,并由此进入到人们的主观世界,这样社会科学的所有问题与范畴都置于生活世界之中了。”,普通人对社会世界的构想,就是一级构想(first order construct),而社会科学家的构想则是对社会行动者构想的构想,属于二级构想(second order construct)。,在这一过程中,社会科学家还建构了与这些行动类型相对应的人格模型,这种替代实际行动者的模型被舒茨称做“傀儡”。关于这种傀儡,舒茨指出,它纯粹是由社会科学家创造的它既无出生、成长、死亡,也没有喜怒哀乐;既没有生平和历史,
40、也没有主观意识及由其界定的情境,当然更谈不上它自己的目的动机、原因动机、视角的互易性等方面了。所以它的意识、兴控、动机、现有的知识储备、关联系统等等都是由作为其创造者的科学家预先确定且赋予它的。,“这个理想类型因为不是由人所生育的,因此,它不会长大,也不会老去。除了社会科学家转嫁给它的各种兴趣和动机的冲突之外,它不可能具有其他的动机和兴趣的冲突。”“它被赋予了一种关联系统,而此关联系统是来源于社会科学家所研究的特殊问题,而不是行动者在社会世界中所具有的、被从生平角度决定的特殊情景,是社会科学家为他们界定了一种此在和彼在。”,这样,社会科学家就通过决定这种傀儡的活动舞台、所扮演的角色、其行动何时
41、开始与何时结束、以及具有什么结果,来对社会行动者的行动及其意义作出既具有意义适当性,又具有因果适当性的科学合理的解释。这样,舒茨就把重新建构人们在生活世界中解释他们自己世界的方式规定为现象学社会学家的任务。,第三节 实在的社会建构,致力于个体的思想与行动的研究,无疑是伯格和勒克曼写作实在的社会建构一书的理由。该书的宗旨,乃是将现象学社会学的关注对象,扩展到社会结构与制度之上。所以,我们将讨论他们完成的学说,另外,也将探讨他们实现其雄心目标的程度。,伯格和勒克曼的这本书,无疑是当代社会学界受到广泛阅读、最具影响的书籍之一。其主要吸引力之一,就是将舒茨那不可思议的、神秘的现象学社会学理论,引入主流
42、让会学的名词之中。伯格和勒克曼也试图超越舒茨的学说,而使用了米德的社会学来支持它,并且以马克思和迪尔凯姆关于社会和文化的学说,来补充舒茨的思想体系。另外他们也试图将韦伯关于社会的学说,与迪尔凯姆的社会事实作为外在的实体的思想加以整合。在整合这些风格迥异的思想家的过程中,伯格和勒克曼明确地表示,他们希望对于社会的双元性格一客观事实与主观意义,将以整合的方式加以处理。,下面这个引述更明显,它似乎已勾勒出必须整合大规模和小规模现象学关切的题材,从而提供实体社会的研究途径的本质:社会是人类的产物;社会是客观的实在;人是社会的产物。换言之,人就是其所创造的社会的产物。,一、日常生活 伯格与勒克曼对个人层
43、次的分析,始于日常生活的实在界,即常识世界。对这一层次,伯格和勒克曼几乎完全依仗舒茨的学说。伯格和勒克曼特别关注人们的现象学倾向,视主观过程为客观的实在界。在他们的观点里,人们倾向于理解日常生活为秩序井然的实在界;也就是说,社会实在界对于行动者而言似乎是独立于行动者对其理解以外,它显得早已客观化且似乎是强加在行动者之上。此一客观倾向中最重要的事物,就是语言。语言持续地向人们提供了必要的客观化,且安置了秩序,在此秩序之下使语言所指成为有意义,也使日常生活对人们具有意义。,这个过程的结果使我们认为日常生活的实在界理所当然,即使我们能够质疑它,但是为了能安适地在其中生活,我们会刻意压抑此一种能力。伯
44、格和勒克曼所探讨的内容,大部分实在表达一个观点:社会世界乃是意识过程的文化产物。,伯格和勒克曼关于面对面互动的讨论,延续着舒茨对我们关系的陈述。他们强调,这种关系涵养了在直接得以交换的关系中较之他们关系存有更少的类型化特征。换言之,在我们关系中人们以其个人化的方式而彼此相连,并非以文化所界定的秘诀而关联他人。由于我们关系不为类型化所支配,正因此行动者之间拥有较大的交涉空间。,一旦我们从直接的面对面关系转移至较不亲密,或甚至是陌生人的关系时,社会就存在较高的类型化,和较少的人际间的交涉。也就是说,我们和他人的关系,在他们关系中逐渐成为较非人格性和刻板印象。 对伯格和勒克曼而言,对类型化的重要性,
45、可以从具体社会结构的定义而得以证实;他们将社会结构定义为:类型化和由其所建立的互动的重要模式的综合整体。,如许多现象学家一样,对伯格和勒克曼来说,语言是非常重要的,伯格和勒克曼认为语言是一种特定形式的“意指性”一种客观化的次类型;语言,是口语的象征体系,是社会中最重要的象征体系。究其缘故语言的重要性在于它能从现在和此在中分离,从面对面互动中分离,而且它可以沟通那些不是主观性的直接表达之意义。语言也可允许我们处理一些从未经验的事物,甚至是我们自己绝不可能经验的事物。它也可以让我们累积意义和知识,因而得以传给后代。就此而言,在伯格和勒克曼的学说体系中,语言正是最重要的社会结构。在此,伯格和勒克曼自
46、觉地采取迪尔凯姆的立场,主张语言是外在和强制的社会事实。,二、社会的客观组成要素 纵然,伯格和勒克曼曾保持上述关于语言的观点,但事实上,他们对于社会的客观组成要素之看法,却是相当脆弱的。例如他事件们将社会结构界定为不过是重要发生的行动模式。即使在“社会作为客观的实体”一章中,他们的兴趣仍是这个世界如同现状一样被主体产生的过程,以及其客观的“意义感觉”如何被创造。所以,他们一再慎重地提醒读者,这个意义感觉,以及真正地存在的任何客观实在界,都是由人们创造产生的。,客观的社会现实是如何在常人的主观当中确立并维系下去?即作为表征社会实体的知识是如何让行动的主体认同并内化的?伯格和勒克曼认为需要从微观的
47、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认同层面和宏观的社会结构层面对这一问题做出解释。,伯格和勒克曼认为,社会化是“将个人持续且广泛地导人社会的客观世界的过程,这一过程并非一跳而就。他们将社会化分为初级社会化、次级社会化和再社会化三种类型。“初级社会化是个人在孩童时期成为社会成员的第一步”,“次级社会化则是将已社会化的个人,导人社会中各种新的部门之过程”,再社会化是“将实体急剧重组的过程,而需对执行社会化者强烈的情感认同”。,伯格和勒克曼借鉴符号互动论的观点,认为个体的初级社会化过程离不开重要他人的作用。个体通过重要他人学习对社会的认知,重要他人将生活世界传达给个人,而这一知识传递过程一定是建立在感情依附基础上的。
48、通过这种高度情感依附的社会认知学习,儿童逐渐认同了他人的角色和态度,在知识内化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世界。随着知识仓储的积累,儿童的意识逐渐与特定他人的角色和态度抽离,发展到对一般人角色和态度的认同,即概化他人阶段。“概化他人”的建立对初级社会化来说至关重要,当个人意识里建立了概化他人的概念时,便形成了第一个稳定的内化世界,初级社会化便结束了。,但初级社会化的结束并非社会化过程的终结,因为社会不是由单一制度构成的,个体经历着不同的制度。对不同制度的认同需通过次级社会化完成,次级社会化意味着不同社会中个体的社会化进程是不同的。次级社会化即“制度的内化过程”,是在初级社会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次
49、级社会化有其自身的特性,它并不必然伴随高度的情感依附,个体的认同感也较初级社会化为低。对常人而言,这种较低认同感的常规维持较为简单,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便可完成,互动情景中语言的交谈和各种制度规定都会不断修正、强化着这一认同感。另外,连接初级社会化和次级社会化两个阶段的重要他人对这种常规维持依然起着重要作用。,问题来自于个体对社会认同感的非常规维持。在危机情境中,个体需要更为明确和深人的确定感。再社会化便为个体提供了这种强烈而持久的情感认同。通过再社会化,主观的社会实体实现了部分转型或被完全替代。再社会化的完成,标志着个体接受了主观实体的改变,并且将过往的记忆嵌人到新的结构之中,从而完成了对主观实体的又一次整合。,伯格和勒克曼认为,个体的社会化过程是在社会结构的宏观背景中展开的,受到了社会结构的各种限制。社会结构的异质情况会影响个体的社会化,知识分化状态的不同决定着知识内化的路径存在差异。比如,在不同的社会中,重要他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曹瑞与张丽离婚协议中子女抚养及生活费用协议3篇
- 2025年度家禽饲料原料采购与家禽买卖合同书3篇
- 2024版铁塔公司基站用地租赁协议样本一
- 2025年度医疗器械展承办合同4篇
- 2024庭院立体绿化设计与施工合同3篇
- 2025年PVC消防管道设备采购销售专项合同3篇
- 2025年金丽麻布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教案资源:小熊的彩虹滑梯课件公开课教学设计资料
- 2025年安徽通 用生物系统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度个人公司资产剥离合同范本:评估与定价策略4篇
- 细胞库建设与标准制定-洞察分析
- 202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题库2500题及答案
- DB3309T 98-2023 登步黄金瓜生产技术规程
- 2024年萍乡卫生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标准卷
- DBJ41-T 108-2011 钢丝网架水泥膨胀珍珠岩夹芯板隔墙应用技术规程
- 2025年学长引领的读书会定期活动合同
- 表内乘除法口算l练习题1200道a4打印
- 《EICC培训讲义》课件
- 2025年四川省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招聘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物业公司服务质量保证合同条款
-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实词含义(讲义)-2025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