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工程课件第6章2.ppt_第1页
反应工程课件第6章2.ppt_第2页
反应工程课件第6章2.ppt_第3页
反应工程课件第6章2.ppt_第4页
反应工程课件第6章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需要解决的问题:,遇到的难题:,解题思路分析:,解决方法:,存在化学反应的气-液相间的吸收速率如何计算?,液相中既存在化学反应,又存在物理扩散和溶解过程,情况复杂,吸收速率如何计算?,在稳定的情况下,液膜内尽管有扩散-反应同时进行,但扩散和反应的A总量都必须通过界面扩散进来,因而可以用界面上的扩散速率来代表总的吸收速率;,6.3.2 一级不可逆反应,(2)假一级不可逆反应,当溶液中B的浓度很大,反应过程中B的变化量可以忽然不计时,看做常量,反应就变成一级不可拟反应。,1) 一级不可逆反应的类型,(1)真一级不可逆反应,2) 扩散反应微分方程及求解,边界条件:,对一级不可拟反应:,原型:,(1)

2、扩散反应微分方程,(2)方程的无因次化,边界条件分析:,(3)方程的解,3) 吸收速率,4) 一级不可逆反应的增强因子,气液相间吸收速率,5) 液相反应的利用率,(1)的定义,气液反应首先应用于净化气体,一般称之为化学吸收。70年代以后随着石油化工的迅速发展,气液反应开始应用于制取产品。对于气液反应器,人们考虑液膜中的传质过程对化学反应的影响程度,和气固相催化反应相似,提出了液相反应利用率。,(2)的基准是相同条件下的物理吸收速率, 的大小反映了化学反应对传质过程的加强程度;,(3)的基准是按CAi计算的理论反应速, 的大小反映了传质过程对化学反应的限制程度;,(4)和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气液

3、反应的两个物理量。,6) 一级不可逆反应的特例,(1)在液膜内完成的快速反应,当M 1时,反应在液膜内完成,B、,反应在液膜内完成,液相反应浓度,A、提高反应速率常数k1和界面浓度CAi能有效的提高吸收速率;NA与kL无关,加强液相湍动程度,不能提高吸收速率。,讨论:,对于中速反应,反应在液膜和液流主体中进行。当L很大时,反应在液流主体中能反应完毕。,L很大意味着积液量大,具有充足的反应空间。,(2)L很大的中速反应,对于中速反应,增大积液量,使L较大,可使反应在液流主体中进行完毕,但较小。,(3)在液流主体中进行的缓慢反应,当M1时,反应将在液流主体中进行,此时,液相反应速率液膜传质速率,反

4、应在液流主体中进行完毕,加强湍动程度,提高KL 可以提高NA,A、,提高V和K1有利于提高NA,液相反应速率液膜传质速率,反应不完全,CAi较大。,而加强湍动程度则是无用的。,B、,2)一级不可逆反应过程,已知: kL=10-4m/s, DL=1.510-9m2/s, 试讨论:(1)如果k1=0.1S-1。请问 达到多大以上 反应方能在液流主体中进行完毕,此时传质表面上的 平均液体厚度是多少?(2)如果k1=10S-1, =30, 求 和 。,思考题,1)试分析下列参数的物理意义 (1)气液反应的准数M (2)化学吸收的增强因子 (3)液相反应的利用率 (4),解题思路,第(1)问,=?,解题

5、思路,第(2)问,=?,若液流主体中进行的缓慢反应,思考题,解:,液膜中CB视作常量, 所以按拟一级反应处理,反应速率常数k= k2CB0.55103=2500s-1,=14.143,=,属于快速反应:,2.9710-7 kmol/m2.s,6.3.3 不可逆瞬间反应,设反应 为不可逆瞬间反应,反应过程如图所示。A达到界面后向液膜中扩散, 从液膜边界向界面方向扩散 ,A和B在 处相遇,立即反应,瞬间完成。,1) 反应特点,(1)液膜内 A和B不共存; (2)反应区域为平面; (3) 化学吸收速率与本征动力学无关。 (4) 在反应面的化学反应符合化学计量系数。,2) 吸收速率,(1)A的扩散速率

6、,(2)B的扩散速率,(3)A和B的扩散速率符合化学计量式,3) 增强因子,讨论,4) 总吸收速率,(1)气膜传质速率,(2)界面,(3)液膜内传质速率,总吸收速率,5) 液相吸收速率的影响因素,(2)活性组分的液相浓度CBL对NA的影响 CBL越大,吸收速率越大,(1)影响宏观速率的因素,第一类:物性及反应特性 传质特性:DAL,DBL,KG,KL 溶解特性:H 反应特性:化学计量系数,第二类:操作条件 CBL,PAG,问题:是否CBL越高越好?有无极限?,分析:增大CBL,提高了增强因子,增大了吸收速率。使反应面向界面移动,减少了被吸收组分的扩散距离。,(3)极限条件,若组分A通过气膜扩散

7、跟不上液膜吸收时,单纯提高CBL则无济于事,过程要受A通过气膜传质限制,B、临界浓度(CBL)C:当反应面与界面重合,达到极限速率时的CBL浓度称为临界浓度。,根据临界浓度分两种情况采用不同公式计算,6)瞬时不可逆反应吸收过程的计算,令,为A,为B,,为C,(CBL)c=(kG/ kL)(DAL/DBL)PG 1/2(3.5/0.005)0.006,=2.1 kmol/m3,CBL=4kmol/m3(CBL)c,NA= kGPG,=3.50.006=0.021 kmol/(m2.h),解,=1/2,过程受气膜控制,6.3.4 二级不可逆反应,(1)微分方程的建立,1) 扩散-反应微分方程,(2

8、)边界条件,非线性方程,没有解析解,只有近似解,2) 近似解法,(1)第一种近似解,条件:B过量,CBL值较大,等于常量,(2)第二种近似解,条件:CB=CBi,假定二级不可逆反应为在CBi浓度下进 行的假一级快反应;反应结果CAL=0.,3)讨论,结论,6.4.1 工业生产对气液反应器的要求,6.4 气液反应器概述,1)具备较高的生产强度,(2)快速反应系统,反应在界面附近的液膜中进行,应选择表面积较大的反应器,例如填料塔和板式反应器。,根据反应系统的特性选择反应器,使反应器具备较高的生产强度。,(1)气膜控制系统,应选择气相容积传质系数大的反应器,例如喷射塔和文丘里反应器等。,(3)缓慢反

9、应系统,反应在液流主体中进行,应选择液相容积大的设备,例如鼓泡反应器和搅拌鼓泡反应器。,2)有利于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对于多重反应,选择的反应器要有利于主反应,而要抑制副反应。例如对于平行反应,主反应快而副反应慢,则要选择储液量较少的反应器来抑制副反应的发生。,为了使气液两相分散接触,需要消耗一定的动力,图612是常见的气液反应器比表面积和功率消耗的关系图。就比表面积而言,喷射吸收器所需的能耗最小,其次是搅拌反应器和填料塔,文氏管和鼓泡反应器所需的能耗最大。,3)有利于降低能耗,4)有利于控制反应温度,液体流率小,液相转化率高,动力消耗也小,但液体流率的大小应符合反应器的基本要求。,气液反应大部

10、分是放热反应,如何排除反应热控制好操作温度是十分重要的。例如板式塔可以安置冷却盘管,但在填料塔中,排除反应热就比较麻烦,通常只能提高液体喷淋量把湿热带走,但动力消耗大量提高。,5)能在较小液体流率下操作,6.4.2 气液反应器的形式和特点,L,L,G,G,用于气液反应时,也可以并流操作,1) 填充床反应器,填充床反应器具有操作适应性好、结构简单、能耐腐蚀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带有化学反应的气体净化过程,适用于快速和瞬间反应过程。,格利奇(Glitsch)填料,麦拉派克 (Mellapark)填料,L,L,G,G,板式反应器可以将轴向返混降低至最小程度,在单塔中获得极高的液相转化率,并可安装冷却或加

11、热元件,维持所需的温度,适用于快速和中速反应过程。,2) 板式反应器,L,L,G,G,3) 降膜反应器,降膜反应器具有压降小和没有返混的优点,适用于快速和瞬间反应过程。降膜管的安装垂直度要求较高,液体成膜和均布是降膜塔的关键问题。,L,L,G,喷雾反应器由空塔构成,适用于有污泥、沉淀和固相产物的反应过程,适用于受气膜控制的瞬间反应。,4) 喷雾反应器,空心式 多段式 环流反应器 气提式:内环流,外环流 液喷式,L,L,G,G,5) 鼓泡反应器,鼓泡反应器具有较高的储液量,适用于慢反应。轴向返混严重,常采用半间歇操作和多级串联操作。,空心式: 塔式、管式、列管式气液鼓泡反应器,L,L,G,G,多

12、段式:,L,L,G,G,L,G,内环流, 环己烷氧化塔 (生成环己酮、己内酰胺) (可用环烷酸钻催化),G,L,G,环流反应器: 外环流,强制分散 自吸分散 表面充气分散,搅拌鼓泡反应器适用于高粘度的非牛顿型液体,例如广泛应用于发酵工业和高分子材料工业,一般为慢速反应过程。,6) 搅拌鼓泡反应器,7) 高速湍动反应器 喷射反应器、文氏反应器、湍动浮球反应器等属于高速湍动反应器,适用于气膜控制的瞬间反应过程。,6.5 填料反应器,不足:无法从塔体中直接移去热量,当反应热较高时,必须借助增加液体喷淋量以显热形式带出热量;由于存在最低润湿率的问题,在很多情况下需采用自身循环才能保证填料的基本润湿,但

13、这种自身循环破坏了逆流的原则。,特点:具有结构简单,压力降小,易于适应各种腐蚀介质和不易造成溶液起泡。,适用反应:瞬间反应、快速和中速反应过程。例如,催化热碱吸收CO2、水吸收NO2形成硝酸、水吸收HCL生成盐酸、吸收SO3生成硫酸等都使用填料反应器,1)泛点和压降,6.5.1 填料特性和两相流动特征,设计中气速的选取原则:填料塔的液泛点是气体通量最高极限。填料塔中的气速常远小于液泛点速度;通常气速取液泛速度的 50 一 70 %,填料吸收反应器多为逆流操作,在液流速度恒定时,压降随气流速度的增加而增大。气体的逆向流动会导致填料上液膜的增厚,气速进一步增大,将达到液体不能顺利流下的不稳定操作点

14、,此点称为“泛点”。,2) 填料的持液量,填料层的持液量有动持液量hd和静持液量hs之分。动持液量是指喷淋液体以流动液膜或液滴状存在于塔内的液量;静持液量是指当停止喷淋液体时残存于填料层的液量。显然,总持液量等于两者之和。,6.5.2 填料的润湿表面和传质系数,6.5.3 填料塔的轴向混合,通常填料塔是假定气、液两相均处于平推流来设计的,但是,众多的研究指出填料塔的气、液相的轴向混合会明显降低吸收效率。关于液体分布,每平方米截面应设置约 60 个液体布液点,可以达到理想的布液效果;至于气体的分布,直径大于 lm的塔,就必须设置气体入口分布器,以使气体沿全截面分布均匀。,6.5.4 气一液接触有

15、效表面,对于化学反应吸收,总润湿比表面积分为流动的比表面积ad(与动持液量相对应)和相对静止的比表面积ad(与静持液量相对应),而有效比表面积ae 由下式决定:,6.5.5 填料塔有效高度的计算,假定气液两相均呈平推流状态,然后将设计计算结果再考虑一定的安全系数,当然,此安全系数具有较大的经验性。在气液相处于平推流状态下,填料吸收反应器的所需高度 L 可由微元高度 dZ 的微分速度式积分而得,思考题,1)水吸收HCl生成盐酸的反应属于快速反应,下列哪种反应器较合适( ) (A)填料反应器; (B)鼓泡反应器; (C)两者都合适; (D)两者都不合适。 2)板式反应器适用于( )反应过程. (A

16、)慢速; (B)瞬间和快速 (C)快速和中速; (D)中速和慢速; 3)氨水碳化生成固体碳酸氢铵的反应属于缓慢反应,下列哪种反应器较合适( ) (A)填料反应器; (B)鼓泡反应器; (C)两者都合适; (D)两者都不合适。 4)对于不可逆瞬间气-液反应, ,反应过程的控制步骤为( )。 (A)气膜扩散; (B) 液膜扩散; (C)化学反应; (D) 不确定;,5)降膜反应器适用于( )反应过程. (A)慢速; (B)瞬间和快速; (C)快速和中速; (D)中速和慢速; 6)硫酸生产中、吸收SO3生成硫酸的反应属于快速反应,下列哪种反应器较合适( ) (A)填料反应器;(B)鼓泡反应器; (C)两者都合适;(D)两者都不合适。 7)搅拌鼓泡反应器适用于( )反应过程. (A)慢速;(B)瞬间和快速; (C)快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