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大全(背诵)_第1页
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大全(背诵)_第2页
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大全(背诵)_第3页
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大全(背诵)_第4页
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大全(背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一、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学、医学、林学、环境科学等科学的基础。二、生物科学的新成就:1、试管婴儿;2、杂交水稻;3、克隆技术;4、基因工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生物技术强国之一。三、环境问题:1、森林正在减少,乱砍滥伐。森林火灾的此起彼伏,大面积毁林。2、工厂排放的废水,海洋、河流、湖泊受到污染。3、沙尘暴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

2、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一、调查的一般方法: 1、明确调查目的。2、选择材料用具。3、方法步骤:(1)选择调查范围。(2)分组。(3)设计调查路线。(4)调查记录。(5)归类整理分析。二、生物的分类。 1、按形态结构分:植物、动物、其他生物;2、按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3、按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分两类:1、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2、生物因素-影响某中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

3、响: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当环境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共生关系等。四、探究实验的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五、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方法是: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注:好好看看这个实验P14-15)第二节 生

4、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一、定义: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1、生物成分:消费者(主要指动物) 分解者(主要指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 2、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等。构成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三、食物链的定义: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称为食物链。(1、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 2 食物链中没有分解者 3箭头指向捕食者或取食者)四、食物网的定义: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交错连接,构成了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

5、能够沿食物链积累。五、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保持相对的稳定,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该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做题要点】1如果给出每种生物的数量(或者能量、有机物含量)按照由多-少 排列然后形成食物链2如果给出有毒物质的含量按照 由少-多 排列然后形成食物链第三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一、生物圈概念: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和二、生物圈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三、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四、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

6、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一、显微镜的构造。1物镜有螺纹,目镜没有螺纹;2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3当外界光线较弱时,选用遮光器的大光圈和反光镜的凹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强时,选用遮光器的小光圈和反光镜的平面镜。二、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1、取镜和安放2、对光3、观察 (注:会分辨对光和观察的顺序)1观察时,物象在视野中央的什么方向,就朝什么方向移动。2低倍镜转到高倍镜视野会变暗,这时选用遮光器的大光圈和反光镜的凹面镜。3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三、目镜内

7、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越大,看到的细胞数量越少。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一、玻片标本。1、种类:切片、涂片、装片2、制作:需要载玻片和盖玻片 实验P42-44步骤:擦-滴(滴的是清水)-撕-展-盖-染-吸二、植物细胞的结构。1、模式图(P45)。细胞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细胞质内含有液泡、叶绿体、线粒体2、细胞壁的作用: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3、西瓜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西瓜的细胞液(液泡)中含有大量的糖分。4、植物细胞的各种结构分别具有各自的功能,它们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保护细胞内部结构 控制细胞内外物质

8、进出 光合作用场所 内含遗传物质 与细胞吸水失水有关 进行生命活动的场所第三节观察动物细胞一、人和动物的细胞形态不同,基本结构是一样的。实验P46-47步骤:擦-滴(滴的是生理盐水)-刮-涂-盖-染-吸动物细胞模式图P48。主要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二、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不同点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植物细胞有液泡,动物细胞没有液泡;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洋葱内表皮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是)细胞壁、液泡(注意:没有叶绿体)第四节细胞的生活一、细胞中含有两类

9、物质。1、无机物:水和无机盐2、有机物:糖、脂类、蛋白质、核酸二、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三、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只有植物有)、线粒体1、叶绿体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2、细胞都含有线粒体,将细胞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细胞需要的其他形式的能量。3、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理转换器。四细胞核是控制中心,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1、遗传信息的定义:上一代能把控制生长发育的信息传给下一代,这样的信息就叫做遗传信息。2、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由克隆羊的故事可以得出这个

10、结论P53。3、细胞核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DNA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一、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分不开的。二、细胞的生长:新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通过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三、细胞的分裂:一个分成两个,两个分成四个-使细胞数目增加1、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说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2、染色体变化染色体先复制-然后平均分配-新细胞和原细胞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一样-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分裂、分化) 组织(上皮

11、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器官 系统 动物体 动物体是由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最终形成动物体。 一、细胞分化形成组织。1、在发育过程中,某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使细胞形态、结构发生变化2、组织的定义: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3、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肌肉组织: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结缔组织:支持、连接、保护、营

12、养等功能。二、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1、器官的定义: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例如:大脑、胃、心脏、肝、肺、肾、眼、耳等。三、器官构成系统和人体1、系统的定义: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2、人体的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这八大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分裂、分化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植物体一、植物体是由受精卵经过

13、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最终形成植物体。二、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1、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三、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1、分生组织:位于根尖的分生区就是分生组织。2、另外几种: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第四节单细胞生物一、单细胞生物: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大多数生活在水里,有些生活在我们身上。二、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以草履虫为例:如图P68。草履虫的结构和生活。 三、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的一面:1、多数浮游生物是鱼类的天然饵料。2、草履虫对污水净化有一定作用。有害的一面:1、人体内寄生虫危害人类健康。如:疟原虫、痢疾内变形虫等。2、单细胞生物大

14、量繁殖造成赤潮,危害渔业。第四章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一、病毒的种类。1、根据它们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一类是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一类是专门寄生在细菌内的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二、病毒的结构和生活1、病毒的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的。没有细胞结构。2、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的细胞里。离开了活细胞会变成结晶体。一有机会侵入活细胞就会重新开始生命活动。三、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病毒靠寄生生活,给人类、饲养动物、栽培植物带来了极大危害。如:流行性感冒、肝炎、艾滋病、口蹄疫、鸡瘟都

15、是由病毒引起的。疫苗预防疾病。疫苗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病毒。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绿色植物共分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一、藻类植物1、结构: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这种结构是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2、生活环境: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的阴湿处。3、常见的藻类植物:衣藻(单细胞)、水绵(多细胞)、鹿角菜、马尾藻、石莼、紫菜、海带、裙带菜、石花菜等。4、作用:做鱼类饵料、可供食用、可供药用等。二、苔藓植物1、结构:一般具有茎和叶。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16、。所以植株一般都很矮小。没有输导组织。2、生活环境: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3、作用: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三、蕨类植物1、结构:根、茎、叶中都有运输物质的管道,具有专门的输导组织。植株比苔藓植物高大。2、生活环境:野生的蕨类植物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潮湿环境中。3、繁殖:苔藓、蕨类靠孢子繁殖后代。不结种子。4、常见的蕨类植物:肾蕨、江南星蕨、卷柏、贯众、胎生狗脊、满江红等。5、作用:卷柏、贯众等可供药用。满江红是一种优良的绿肥和饲料。煤的形成。第二节种子植物一、定义:能够结种子并由种子发育成的植物叫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二、种子的结构:菜豆种子的结构:P81玉米种子的结构:

17、P81菜豆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不同点菜豆种子有种皮和胚子叶两片、没有胚乳玉米种子有种皮和胚子叶一片,有胚乳归纳:1、种皮的作用:保护种子内部结构。2、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胚发育成新植株。3、子叶或胚乳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所以种子生命力比孢子强得多,寿命长。4、能产生种子是种子植物更能适应陆地环境的一个重要原因。5、淀粉遇碘变成蓝色,胚乳遇碘变蓝,说明胚乳里含有淀粉。三、裸子植物1、定义:种子是裸露的植物叫种子植物。松球果不是果实。2、常见的裸子植物:油松、雪松、云杉、银杏、苏铁、侧柏等。四、被子植物1、定义:种子外面有果皮,种子被包在果实之中的植物叫被子植物。2、果实的

18、结构:果实由果皮和种子组成。3、常见的被子植物:刺槐、毛白杨、槟榔、玉米、小麦、水稻、牡丹、菊、玫瑰等4、果实保护种子。果实有一些适于传播的特点。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第一节种子的萌发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环境条件是:1、适宜的温度;2、一定的水分;3、充足的空气。种子萌发不一定需要光照。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胚是完整的、活的;且度过休眠期1、干瘪的种子或被昆虫咬坏的种子不能萌发。2、储存时间过长不能萌发。3、正在休眠的种子不能萌发。4、发芽率的公式=三、种子萌发的过程1、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2、胚根发育成根。3

19、、胚轴伸长。4、胚芽发育成茎和叶。第二节植株的生长一、幼根的生长1、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2、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二、芽发育成枝条三、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1、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无机盐主要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2、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3、绿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第三节开花和结果一、花是由花芽发育成的,开花和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二、花的结构-P1041、一般的一朵花是由花托、萼片、花瓣、雌蕊、雄蕊等组成。2、柱头、花柱、子房组成雌蕊。3、花药、花丝组成雄蕊。三、传粉和受精1、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20、叫传粉。1、自花传粉2、异花传粉风媒花、虫媒花2、受精过程:花粉管穿过花柱子房到达胚珠,花粉里的精子和胚珠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3、受精过程如下图P105。四、果实和种子的形成1、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谢2、子房-果实。其中子房壁-果皮,胚珠-种子,珠被-种皮,受精卵-胚。3、人工辅助授粉,完成受精过程。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植物的生活为什么需要水1、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时,叶片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2、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体吸收,并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一、植物对谁的吸收和运输1、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因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2、水分的运输途

21、径1、水分、无机盐沿茎、叶、根内的导管运输到植株各处的。2、叶片制造的有机物沿筛管运输到其他器官。3、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形成层使茎长得粗壮。二、植物的蒸腾作用1、叶片的结构-P1122、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3、气孔的结构: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保护细胞围成的空腔。4、气孔既能张开,又能闭合。5、蒸腾作用的意义:带动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给叶片源源不断地输送原料。二、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1、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2、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水库,我们应当保护森林。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一、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天

22、竺葵的光合作用实验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光照的部位(对照组)和不照光的部位(实验组)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酒精中(目的: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隔水加热,目的:酒精容易蒸发,易燃烧,直接加热容易发生危险。 染色:用碘液染色(淀粉遇碘变蓝)清水漂洗:1-洗掉酒精 2-洗掉碘液现象:见光部分变蓝色 遮光部分不变蓝 结论:1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2 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二、有机物作用1、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2、有

23、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三、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还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四、叶片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一、 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二、光合作用: 光能二氧化碳水 氧气有机物(储存能量) 叶绿体 能量转换:光能 化学能三、 原料:二氧化碳、水光合作用 产物:有机物(主要为淀粉)、氧气 条件:光 场所:叶绿体 物质转变: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四、光合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进行光合作用。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净化空气。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