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均载分析_第1页
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均载分析_第2页
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均载分析_第3页
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均载分析_第4页
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均载分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均载分析.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 0 0 8 年9 月 机械科学与技术 S e p t e m b e r 2 0 0 8 第2 7 卷第9 期 M e c h a n i c a l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f o r A e r o s p a c cE n g i n c e r l n g V 0 1 2 7N o 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周惠琴 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均载分析 周惠琴,李素有,吴立言 ( 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西安7 1 0 0 7 2 ) 摘要:建立了2 K H 型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静力学计算模型,并分析了该系统的静力学均栽机 理。利用当量啮合误差原理,得到了当量啮合误差和栽荷不均匀系数的计算公式,对比分析了各构 件的制造误差和安装误差对传动系统残荷不均匀系数的影响,并从所分析的误差中得到了对系统 均载性能影响最大的误差项,以便于工程实际中参考。 关键词:行星传动;当量啮合误差;载荷不均匀系数 中图分类号:T H l 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3 - 8 7 2 8 ( 2 0 0 8 ) 0

3、9 1 2 3 9 - 4 3 4 A n a l y s i so fS t a t i cL o a dS h a r i n gi naP l a n e t a r yG e a r i n g Z h o uH u i q i n ,L iS u y o u ,胁L i y a n ( S c h o o lo fM e c h a t r o n i c s ,N o r t h w e s t e r nP o l y t c c h n i c a lU n i v e r s i t y ,X 舳7 1 0 0 7 2 ) A b s t r a c t :Ac a l c

4、u l a t i v em o d e lf o ras i n 【g l es t a g ep l a n e t a r yg e a r ( t y p e2 K H ) i sp r e s e n t e da n dt h es t a t i ca n a l y s i so f t h em e c h a n i s mo fl o a db a l a n c ei sp e r f o r m e d W i t l lt h et h e o r yo fe q u i v a l e n to fm e s he l F o ra n de q u i v a

5、l e n to fm e s h S t i m r l e S S ,t h ef o r m u l ao fe q u i v a l e n to fm e s he r r o ra n dl o a ds h a r i n gc o e f f i c i e n ta r eo b t a i n e d ,a n dt h el o a ds h a r i n gC O - e f f i c i e n to fe a c hp l a n e t a r yg e a ri sc a l c u l a t e di nc o n s i d e r a t i o

6、no ft h ep a r t s 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e r r o ra n da s s e m b l ye r r o r T h ec r i t i c a le r r o ri sd e t e r m i n e da n di ti sh e l p f u lf o rt h ed e s i g no fp l a n e t a r yg e a r s K e yw o r d s :p l a n e t a r yg e a r ;e q u i v a l e n to fm e s he r r o r ;l o a ds

7、h a r i l l gc o e f f i c i e n t 近年来。国内外对于行星传动静力学均载分析 的研究比较多。日本学者日高照晃对均载机构 中各种误差和载荷不均匀系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 究;K a h r a n l a n 【2 1 在考虑了齿轮的位置度偏差和齿形 误差之后,对行星齿轮装置做了静态力学实验分析。 在国内,肖铁英【3 提出了当量啮合误差、等效啮合 刚度的概念,并给出了载荷不均匀系数的计算公式 和计算方法;陆俊华【4 1 利用当量啮合误差的原理, 并引入了当量啮合侧隙,对行星轮系载荷不均匀系 数进行了计算,使所得结果更加符合工程实际;崔洪 斌? 1 分析了静载条件下

8、各制造误差和装配误差对 行星轮间载荷分配的影响。 本文针对建立的2 K H 型齿轮传动装置模型,利 用当量啮合误差的方法,推导了在静力学条件下当量 啮合误差和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载荷不均匀系数的 收稿日期 2 0 0 7 0 9 1 1 作者简介:周惠琴( 1 9 8 2 一) 。硕士,研究方向为机械设计及理论,奸 z h o u 1 6 3 c o r n 计算公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制造误差和装配误差 对于均载机构的传动装置的载荷不均匀系数的影响。 1 系统等效计算模型 图1 所示为2 K H 型行星传动装置的运 动简图。功率经太阳 轮s 输入,由各行星轮 P 分流后,经行星架日 输出。图2

9、 是图l 所 示系统均载分析计算 图12 K - H 型行星运动简图 模型。把系统看作是质量一弹簧体系统,以太阳轮 s 和内齿轮r 作为基本浮动构件,以等效刚度表示啮 合副、回转副以及支承处的弹性变形,假设x , y 方向 的等效刚度相同,其中:k 为太阳轮和行星轮之间 的等效啮合刚度;矗0 为行星轮和内齿轮之间的等效 啮合刚度;K 、墨分别为太阳轮、内齿轮支承处的等 效刚度。 万方数据 机械科学与技术 第2 7 卷 图2 系统的均载效果计算模型 2 当量啮合误差 所谓当量啮合误差,就是为了便于分析计算制 造误差和装配误差对行星齿轮间载荷分配的影响, 把各种误差投影到啮合线之后所得到的当量误差

10、。 当量啮合误差造成的当量啮合侧隙主要由累积 啮合误差和啮合侧隙改变量两部分组成。其中,累 积啮合误差是由制造和装配误差引起的,啮合侧隙 改变量是由基本构件浮动引起的。 影响系统载荷分 配的因素主要包括:各 行星轮的制造误差和 装配误差。其中,以E 、 A 分别表示制造误差和 装配误差,以F 表示齿 厚误差t 以卢、y 表示各 误差的方向角,用下标 s , p ;、c 、r 分别表示太阳 ,11 r酬 口 j 图3 各种误差示意图 轮、行星轮、行星架以及内齿轮。各构件的制造误差 以及装配误差示意图如图3 所示。其中:0 为构件 的理想安装位置( 即在该位置上安装时无安装误 差) ,0 。为构件

11、理想制造中心,0 :为构件在轮系中的 实际安装位置中心。 设行星轮l 的初始位置相对于菇轴正向的夹角 为仇,且当量啮合误差离开啮合线的方向为正。以a 表示齿轮传动啮合角;慨表示第i 个行星轮相对于行 星轮1 的位置角,鼽= 2 叮r ( f 一1 ) n 。则在静力学条件 下,各种误差导致的当量啮合误差分别表示如下:, 由太阳轮制造偏J D 误差巨引起的当量啮合误差 为e 矗 e 西= E s i n ( f l , + 口一妒) 由太阳轮装配误差A 。引起的当量啮合误差 为e 山 e l = A ,s i n ( y + 理一9 i ) 由太阳轮基节误差风引起的当量啮合误差 为e h e b

12、 s = E k 由内齿轮制造偏心误差E 引起的当量啮合误 差为e 扫 e 西= E ,s i n ( 岛一a 一9 j ) 由内齿轮装配误差A ,引起的当量啮合误差 为 e r = A ,s i n ( y ,一a 一妒i ) 由内齿轮基节误差引起的当量啮合误差 为 e h = E k 由行星架制造偏心误差岛引起的当量啮合误 差为e 明。( 外啮合) 和锄:( 内啮合) e t s l = 一E J ;,s i n ( f l + a 一妒) e 蹦2 = 一E 日s i n ( f l H a 一妒i ) 由行星架安装误差如引起的当量啮合误差为 - ( 外啮合) 和:( 内啮合) q t

13、日l = 一A s i n ( T + 口一9 i ) e A H 2 = 一A J 5 r s i n ( y 一a 一9 i ) 由第i 个行星轮的制造偏心误差引起的当 量啮合误差为e t p ,( 外啮合) 和e 酗:( 内啮合) e 鳓l = 一E 0 s i n ( 卢:一+ a 一9 ) e E p 2 - - = 一s i n ( 艮一口一仇) 由第i 个行星轮的装配误差以引起的当量啮 合误差为e 棚。( 外啮合) 和:( 内啮合) e 倒1 = 一A # s i n ( y p + a 一9 1 ) 一2 = 一A s s i n ( y s a 一9 i ) 由第i 个行星轮

14、的基节误差引起的当量啮 合误差为e 埘( 外啮合) 和e 帕( 内啮合) e 啊= ,e 啦= 将上述各项当量啮合误差叠加,得到两条啮合 线上的累积啮合误差 9 _ = e 西+ + e - + e 酗1 + q 啊1 + e 却l + e 朋+ 哆棚 白扣= e 西+ + e 5 r + e 聊2 + e P i 2 + e 惦+ e E 2 + 侧隙改变量乱和一与浮动构件中心位移的大 小有关。设太阳轮中心在茗,Y 方向的位移量为以 与咒,内齿轮中心的浮动位移量为毛与竹,第i 个行 星轮相对于太阳轮的方位角( 见图2 ) 钆= 下 r 一口+ 纯,内齿轮相对于第i 个行星轮的方位角( 见图2

15、 ) 万方数据 第9 期周惠琴等: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均载分析 1 2 4 1 = 孚+ a + 妒,贝0 厶矗= 髫,C O S e A K + y , s i n # A i 一= g r C O S 0 s i + y , s i n 0 = 则太阳轮与第f 个行星轮的综合啮合误差 叫2e 叫+ d 第i 个行星轮与内齿轮的综合啮合误差 厶弦2o 矗+ 厶一 3 载荷不均匀系数的计算 载荷不均匀系数指中心轮与受载最大的行星轮 啮合时的法向载荷,与载荷分配均匀时中心轮与行 星轮啮合时的法向载荷之比。 在太阳轮s 上加以传动转矩2 1 ,则在这一加载 过程中,会有一个行星轮首先进入啮合状态,而其

16、他 ( 1 1 一1 ) 个行星轮与传动齿轮之间存在啮合侧隙。 随着输入转矩r 的加大,各啮合侧隙逐渐减小直至 所有行星轮均进入啮合状态。设在齿面载荷的作用 下,由于轮齿的弹性变形所引起的太阳轮和第i 个 行星轮的白转角分别为见和艮( f = 1 、2 、n ) ,由 以上分析可得 太阳轮和第f 个行星轮问的齿面载荷艮 = K ( 见+ + 厶叫) 第i 个行星轮和内齿轮间的齿面载荷k = ( 一+ 弦) 太阳轮静力平衡方程 r 一= 0 i = 1 行星轮静力平衡方程 ,一= 0 由太阳轮和内齿轮浮动引起的静力平衡方程 c o s 钆+ K 毛= 0 i = 1 8 i n 钆+ 墨咒= 0

17、 j - i F 一, c o s O = + 酗,= 0 F 一, c o s O = + K 儿= 0 将上述方程联立,组成( 3 n + 5 ) 元一次方程组, 解得各行星轮啮合时的法向载荷。载荷分配均匀时 中心轮与行星轮啮合时的法向载荷只= ( l l r b s ) , 则可得第i 个行星轮的载荷不均匀系数= :产= 等等。则行星传动的载荷不均匀系数弓= ( 略) 。 辽 凝 1 | l 曰 露 佞 枢 辎 竹( t a d ) 图4 误差综合作用时各行星轮的载荷不均匀系数 一一昂l 砌一彻 统( t a d ) ( a ) 日、A ,单独作用 伤( r a d ) ( c ) 昂、

18、A p 单独作用 绣( t a d ) ( b ) E ,、A ,单独作用 砚( t a d ) ( d ) 艮,也单独作用 图5主要误差单独作用时系统的载荷不均匀系数 误差E 、A l m ) ( a ) 01 02 0 误差昂、却,昂、瓜叫m ) ( c ) 误差岛、 ,m ) C o ) 误差如m ) 误差跏似m ) ( c )( f ) 图6 主要误差单独变化时系统的载荷不均匀系数 万方数据 第2 7 卷 4 主要参数对疋的影响 本文对各误差取值如下:E 和A 均取6i z m ,角 度误差取1 57 ,齿数互= 2 0 、乙l = 3 0 、z 茈= 4 0 、Z ,= 9 0 ;模

19、数7 1 = 2 5m m ;行星轮个数= 3 ;输人功率P = 2 5 0k T , r ;输入轴转速他= 1 2 0 0 0r r a i n ;太阳轮与 行星轮之间的等效啮合刚度x , - - 9 1 0 6N r a m ;行星 轮与内齿轮之间的等效啮合刚度鼯9 1 0 6N m m ; 太阳轮支承刚度K = 9 4 2 1 0 3N r a m ;内齿轮支承 剐度墨= 9 4 2 1 0 3N r a m 。 当行星轮1 的初始位置相对于髫轴正向的夹角 为p ,在 o ,7r a d 之间变化时,各误差综合作用时各 行星轮的载荷不均匀系数见图4 ,各行星轮的静态 载荷不均匀系数见图5

20、 ,各主要误差单独作用时各 行星轮的静态载荷不均匀系数见图6 。 从结果来看,系统的载荷不均匀系数K = 1 0 4 3 。由此可见,利用当量啮合误差的方法计算的 系统在静力学条件下的载荷不均匀系数兄表明,系 统已经达到了很好的均载效果。 5 结论 ( 1 ) 在误差值相同的情况下,对于所分析的各 制造和装配误差,行星轮和行星架的误差变化对行 星齿轮传动系统载荷不均匀程度的影响最大,太阳 轮的影响次之,内齿轮的影响最小。 ( 2 ) 随着误差值增大,对于所分析的各制造误 差和装配误差,行星轮和行星架的误差变化对行星 齿轮传动系统载荷不均匀程度的影响最大,太阳轮 的影响次之,内齿轮的影响最小;基

21、节误差的影响程 度比制造偏心误差和安装误差大。 ( 3 ) 随着行星轮位置的连续变化,在各种误差 的作用下,系统的载荷不均匀系数呈现周期性变化。 【参考文献】 1 日高照晃山本信行。石田武行星齿轮装置均载机构中的各 种误差和载荷分配的关系 A 】E t 本机械学会论文集 c ,1 9 8 6 【2 K a h r a mA S t a t i cl o a ds h a r i n g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t t r a m m i M i o n p l 岫e t 曩r yg e a rs o t s :m o d e la n de x p e r

22、i m e n t A 】P r o c e e d i n g so f S o e l e t yo fA u t o m o l t v eE n g i n e e r s C ,U S A 1 9 9 9 3 肖铁英,袁盛治,陆卫杰行星齿轮机构均载系数的计算方法 J 】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学报,1 9 9 4 ,1 0 ( 4 ) 2 9 0 - 2 9 5 4 】陆俊华,李斌,朱如鹏行星齿轮传动静力学均载分析 J 机 械科学与技术,2 0 0 5 ,2 4 ( 1 0 ) :7 0 2 - 7 0 9 5 崔洪斌杨铁男静载行星轮系误差对行星轮载荷分配的影响 J 河北机电学院学报,1 9

23、 9 3 ,1 0 ( 4 ) 4 1 4 9 ( 上接第1 2 3 8 页) 3 结论 本文通过实验,获得T i N i 形状记忆合金棒材在 不同加载速率下的超弹性应力- 应变曲线,并以表征 合金超弹性行为的特征参数为分析对象,得到了合 金的超弹性行为特性与加载速率的相关性。随着加 载速率的增加,应力应变曲线的加、卸载相变平台 上升,各相变应力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各阶段弹 性模量随加载速率变化不大;加载相变应变及一次 加、卸载循环后的残余应变均随加载速率增加而增 加,速率较小时,增幅较大,速率较大时,增幅减缓; 合金加、卸载循环后的滞回耗能能力随加载速率增 加,先减小后增大。结果表明:T

24、i N i 形状记忆合金棒 材在静态和非静态条件下的室温力学性能存在一定 差异,在不同频率范围下设计和应用T i N i 形状记忆 合金棒材时,应考虑此种差异,正确使用。 本文的实验结果与文献 1 1 中提到的丝材相 关力学行为进行定性比较发现:T i N i 形状记忆合金 棒、丝材的超弹性力学行为随加载速率的变化规律 存在较大差异,应用T i N i 形状记忆合金棒时,不能 采用丝材的力学性能参数进行相关设计与计算。 【参考文献】 1 】 G a n d h iM y 。T h o m p s o nB s S m a r tM a t e r i a l s 锄d 山本信行;石田武 行星齿

25、轮装置均载机构中的各种误差和载荷分配的关系 1986 2.Kahramn A Staic load sharing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mission planetary gear sets:model and experiment 1999 3.肖铁英;袁盛治;陆卫杰 行星齿轮机构均载系数的计算方法 1994(04) 4.陆俊华;李斌;朱如鹏 行星齿轮传动静力学均载分析期刊论文-机械科学与技术 2005(10) 5.崔洪斌;杨铁男 静载行星轮系误差对行星轮载荷分配的影响 1993(04)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张涛.Zhang Tao 行星齿轮传动均载的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