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教程第二章社会心理学(下)_第1页
心理学教程第二章社会心理学(下)_第2页
心理学教程第二章社会心理学(下)_第3页
心理学教程第二章社会心理学(下)_第4页
心理学教程第二章社会心理学(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社会心理学 (一)内因与外因 个体进行归因时,首先注意的是内因与外因。前者指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心境及努力程度等个人特征。如将行为原因归于个人特征,称为内归因;行为外因是指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外部条件,包括背景、机遇、他人影响、工作任务难度。如果将行为原因归于外部条件可称之为外归因或情境归因。 在许多情境中,行为与事件之发生并非由内因或外因单一因素引起,响。这种归因叫做综合归因。 (二)稳定性与易变性而兼有二者的影 在行为的内因与外因中均有稳定性和易变性因素。如人的情绪易变,而人格特点、能力则会在长时间保持稳定;在外部条件中,工作性质与任务难度相对稳定,像气

2、候条件则易于变化。 (三)可控性 个体能否控制其行为的动因。如果是可控的,表明个体可通过主观努力改变行为及其结果,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可作出不同预测。如果行为动因是不可控的,如智力因素、工作难度等,那么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使其对未来行为的预测相对准确。-三、控制点理论 控制点是美国心理学家罗特提出的一种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观点。认为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释。对某些人来说,个人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取决于个体在做这些事情时的努力程度,所以他相信自己能够对事情发展与结果进行控制。此类人的控制点在个人的内部,称为内控者。另一些人认为个体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是个人不能控制的各种外

3、部力量作用的结果,他们相信社会的安排,相信命运和机遇等因素决定了自己状况,而个人努力是无济于事。这类人倾向于放弃对自己生活的责任,控制点在个人的外部,称为外控者。 由于内控者与外控者理解的控制点来源不同,因而他们对待事物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也不相同。内控者相信自己能发挥作用,面对可能的失败也不怀疑未来可能会有所改善,面对困难情境,能付出更大努力,加大工作投入。他们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是符合社会期待的。而外控者看不到个人努力与行为结果的积极关系,面对失败与困难,往往推卸责任于外部原因,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企图寻求救援或是赌博式的碰运气。他们倾向于以无助、被动的方式面对生活。显然这种态度与行为方式

4、是不可取的。四、归因原则根据许多学者的研究,个体归因时往往遵从以下原则:82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 (一)不变性原则 海德是归因理论的创始人,他认为人们归因时,通常使用不变性原则,就是寻找某一特定结果与特定原因间的不变联系。如果某特定原因在许多条件下总是与某种结果相联,如果特定原因不存在,相应的结果也不出现。这就可把特定结果归结于那个特定原因。 不变性原则的思想方法是科学的,用这种方法可找到某种行为或其结果的关键原因。 (二)折扣原则 这个原则是归因理论的另一个主要研究者凯利提出的。他认为,如果也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打了折扣。当一种结果是由一

5、种以上原因引起的,将其归结于某一特定原因时显然需要谨慎行事。 (三)协变原则 人们归因时如同科学家在所有信息中去寻求规律,试图找出一种效应是否由于各种条件的规律性协变而产生的。凯利指出,一种效应会被归因于效应发生时发生,而效应不发生时也不出现的条件。我们可通过检查三个独立维度的信息来归因:刺激客体维度、行为主体维度以及背景维度。因此凯利的归因理论也称作三维理论。根据三维理论,个体在归因时需要三种信息:1特异性信息 行为主体的反应方式是否有特异性,是否只针对某一刺激客体做出反应。2共同性信息 不同的行为主体对同一刺激的反应是否相同。3一致性信息 行为主体在不同背景下做出的反应是否一致。个体从以上

6、三方面信息的协变得出结论。五、影响归因的因素 (一)社会视角的影响 由于人们在归因上的社会视角不同,因而对行为原因的解释也会有明显的不同。 (二)自我价值保护 个体在归因过程中,对有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解释,带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即归因向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向倾斜。 在成败归因中,成功时,个体倾向于内归因;失败时,个体很少用个人特征来解释,而倾向于外归因。成功内归因有利于自我价值的确定;失败外归因,减少自己对失败的责任则是一种自我防卫。 在竞争条件下,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外归因,从而减小他人成功对其带来的心理压力,如果他人失败了,则倾向于内归因。对他人成败归因,个体均有明显的使自己处于有

7、利位置,以保护自我价值,这种倾向叫动机性归因误差。需要 心理紧张 动机 行动 需要满足紧张减除 新的需要社会动机的概念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第四节 社会动机第一单元概述 动机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由人的自然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自然动机;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人的社会动机是其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二、动机过程 人的某种需要从未满足状态转换到满足状态,并产生新的需要,这一过程称为动机过程。见下图: 动机的功能动机过程示意图 (一)激活功能 动机激发个体行为,具有推动作用。 (二)指向功能 个体行为总是指向一定目标,因而具有目的性。在达到目标之

8、前,行为不会停止。 (三)调节功能 个体行为在达到目标前,动机起维持作用;如果行为受阻,某一动机可能被其他动机所置换,这是动机的调节作用。四、动机的分类 (一)按性质可分为自然动机与社会动机 前者由人的自然属性使然?是以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引投的;后者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是后天习得的,因而是人类独有的。自然动机亦称原发性动机,社会动机亦称衍生性或精神性动机。 (二)按作用可分为优势动机和非优势动机 人由于有多种需要而形成多种动机,其中强烈而稳定的称为优势动机;微弱而不稳定的是非优势动机。在个体动机结构中,优势动机对行为起支配作用。 (三)按个体是否意识到可分为清晰动机,自觉程度较高;模糊动机是无

9、意识的。需要 心理紧张 动机 行动 需要满足紧张减除 新的需要社会动机的概念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第四节 社会动机第一单元概述 动机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由人的自然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自然动机;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人的社会动机是其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二、动机过程 人的某种需要从未满足状态转换到满足状态,并产生新的需要,这一过程称为动机过程。见下图: 动机的功能动机过程示意图 (一)激活功能 动机激发个体行为,具有推动作用。 (二)指向功能 个体行为总是指向一定目标,因而具有目的性。在达到目标之前,行为不会停止。 (三)调节功能 个体行

10、为在达到目标前,动机起维持作用;如果行为受阻,某一动机可能被其他动机所置换,这是动机的调节作用。四、动机的分类 (一)按性质可分为自然动机与社会动机 前者由人的自然属性使然?是以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引投的;后者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是后天习得的,因而是人类独有的。自然动机亦称原发性动机,社会动机亦称衍生性或精神性动机。 (二)按作用可分为优势动机和非优势动机 人由于有多种需要而形成多种动机,其中强烈而稳定的称为优势动机;微弱而不稳定的是非优势动机。在个体动机结构中,优势动机对行为起支配作用。 (三)按个体是否意识到可分为清晰动机,自觉程度较高;模糊动机是无意识的。84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

11、师五、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倒U型曲线动机引发与维持活动,但其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一般说来,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呈倒U型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活动效率最高,动机水平过低与过高,均导致活动效率下降。根据研究,每种活动都存在动机的最佳水平,这种最佳水平随活动的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在比较简单的工作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当任务难度增加时,最佳动机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第二单元 社会动机与社会行为 社会动机是个体通过学习获得的,与个体所处的环境、社会文化等因素有密切关系。本节涉及的社会动机有亲合动机、成就动机、社会赞许动机。在个体的社会行为中,侵犯与利他是社会心理

12、学研究较多的领域,也一并在此讨论。一、亲合动机 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的一种心理倾向。亲合即合群,是人际吸引最低的层次。 亲合需要引起亲合动机,而亲合动机导致亲合行为。 (一)亲合起源于依恋 人是一种群居的社会动物。合群在个体的早期表现是亲子间的依恋,即婴儿对双亲的出现有积极的反应,愿意和父母在一起。惊慌不安时寻找父母,双亲在场便减少这种不安状态。 依恋的产生有先天因素的影响,例如婴儿的哭和笑都是不经学习就会的先天行为。哭和笑有助于依恋的形成。另一方面,双亲的出现使婴儿微笑,停止哭泣,这本身是一种强化。没有这种强化,婴儿也难于对双亲形成强烈的亲子依恋。因此,可以说某些先天行为模式是依恋

13、的基础,通过亲子间的相互强化,这些模式得以发挥作用。 (二)亲合的作用 1满足个体某些社会性需要 例如爱的需要,交往与尊重的需要。 2获得信息 人在孤单时信息来源很少,亲合使个体获得对其生存与发展有意义的信息。 。 3减轻心理压力 高兴时愿意与他人同享快乐,痛苦时希望他人帮助排忧解难。 4亲合可使个体避免窘境 如在明显需要亲合行为的情境中,无人作伴,往往使他人对个体有某种负面的评价。 (三)影响亲合的因素 1情境因素 群体在面临外界压力的情境中,压力越大,群体成员的亲合动机越强;悲惨情境也能刺激人们的亲合动机。社会心理学 对社会隔离(剥夺)者(如单独关押的犯人、遇难船只的幸存者、探险家)的研究

14、表明,他们由于较长时间的独处,缺乏亲合,往往产生某些心理障碍和精神症状。 2情绪因素 从亲合产生的心理背景看,亲合与人的情绪状态有密切关系。 恐惧是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恐惧情绪越强烈,亲合倾向越明显。 焦虑是非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高焦虑者亲合倾向较低,这是因为在焦虑状况下,与他人在一起不但不能减少焦虑,反而可能增加焦虑。 3出生顺序 它是影响亲合的一个重要因素。长子、长女恐惧时的合群倾向要比他们的弟妹们更明显,而且是按出生顺序递减。这可能是因为在多子女家庭中,双亲对第一个孩子关心照料更多,其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大的缘故。二、成就动机 个体追求自认为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

15、动机。即个体在广泛背景下,追求成功与成就的动机。成就动机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动机。美国学者麦克利兰在成就动机研究中有开拓性贡献。 (一)成就动机的重要性 1社会的高度发展,人口、资源、经济因素不可或缺,但重要的是全社会的成就动机较高。 2经济成功的原因中,成就动机水平居于重要地位。 3教育中强调成就的倾向,是高水平社会成就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抱负水平 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 抱负水平代表个体的一种愿望,与个体实际成就可能有差距。抱负水平与成就动机有密切联系,个体抱负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其成就动机强弱。如遇事想做、想做好、想超过他人的,其抱负水平高。抱负水平与个

16、体已往成败经验有关,成功经验可提高抱负水平,失败经验则降低个体的抱负水平。 (三)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1目标的吸引力 吸引力越大,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程度越大。 2对达到目标所承受风险的估计 很有把握的事与无获胜机会的事均不会激发高的成就动机。 3成功与失败的主观概率 如果个体成功的主观概率低,达到的目标风险小的价值也小,此时成就动机的激励作用就小。 4个体为实现目标施展自己才干的机会 机会越多,成就动机就越强。 以上因素中,个体的成功与失败的主观概率起的作用较大。 (四)培养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 成就动机是习得的社会动机,在培养中应注意以下问题:则目标 1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成

17、就动机呈正相关,即家长对其子女的自律训练越严格,他们的成就动机就越强。和谐的家庭氛围,指导、劝告式的引导使儿童的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成就动机发展较好,儿童对成功的追求热情较高;而过度管束和限制使儿童独立性发展较差,往往成人后缺乏创造性和竞争力,因为他们缺乏成就需要;因此,从小就应培养儿童的成就感,这是自我实现者高峰体验的基础。 2社会环境的氛围对个体成就动机具有深刻影响。麦克利兰研究并测量了三十多个国家儿童读物中的故事内容所表现的成就动机,认为一个社会形成的高成就动机氛围有益于个体成就动机的提高。三、社会赞许动机 个体的许多行为是为了获得他人赞许,即取悦于人。如果个体做的事能获得别人

18、的好评和称赞,他会有满足感。这类动机称为社会赞许动机。 (一)社会赞许动机的作用 社会赞许动机对个体社会行为的发展非常重要,往往产生积极的约束作用。由于看到他人和公众赞许某些行为方式,也看到他人不赞成的行为方式,于是个体知道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及该如何做,从而学到了社会规范,对自己行为有所选择和约束。 (二)社会规范对赞许动机的影响 社会赞许动机是学习的产物。个体在婴幼时期的赞许动机以成人,主要是父母的规范为标准;在儿童及青年时期,同辈群体的赞许,即同辈群体的规范的影响往往超过成人。四、侵犯侵犯是侵犯行为的简称。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的行动。侵犯是由侵犯动机引起的。(一)侵犯的构成 侵犯是由

19、伤害行为、侵犯动机及社会评价三方面的因素构成。伤害行为包括身体伤害和言语伤害;侵犯动机即侵犯意图,是侵犯行为的原因;社会评价指的是,违反与破坏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的侵犯具有反社会性质;维持社会规范与准则的侵犯是亲社会性质的;此外,还有介乎二者之间的侵犯,即被认可的侵犯。广义的侵犯包括以上三种情况,而狭义的侵犯专指反社会的侵犯。 (二)侵犯的原因 、 1本能论的解释 (1)弗洛伊德早期认为,人的性本能是个体行为的原动力,使人遵循快乐原则行事,自我保存本能使人适应环境避害趋利。侵犯是性本能的一部分。后来,他指出生本能与死本能是人类基本本能,两者是对立的。死本能是个体一种向内的自我破坏的倾向。人只要活

20、着,死亡本能受到求生欲望的妨碍,因而对内的破坏转向外部,以侵犯形式表现出。侵犯是以社会不允许的方式表现的伤害意图和冲动。若以社会认可的形式表现,则是竞技、冒险等。侵犯冲动作为一种心理能量必须宣泄出来,否则于身心健康不利。社会认可的宣泄可视为替代性的侵犯冲动释放途径,如体育等。 (2)罗伦茨是获得过诺贝尔奖金(医学及生物学奖,1973)的习性学家。他的侵犯理第二章社会心理学论是从动物习性研究得出的。认为侵犯是一种本能,是具有生物保护意义的本能,其生存意义很重要。动物通过侵犯保护其求食、生存的领地,使幼小后代得以生存和发展,使物种能代代相传,同类侵犯不一定以毁灭为结局而是以失败者的让步为目的。他根

21、据动物习性的研究推论人类的侵犯。认为侵犯是人类生活不可避免的,为了避免侵犯及其“升级”,要采取耗散侵犯巳本能的办法,例如发展冒险性体育活动。他指出,人口的拥挤可能会增加侵犯事件发生的机会,人口爆炸增大战争的危险性。 2挫折侵犯学说1 挫折,既指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境又指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 挫折侵犯学说最初由多拉德等人提出。认为“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存在为条件”。这种学说有三个主要观点: (1)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相关。 (2)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线性关系。 (3)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

22、越小;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如果预期惩罚一 后来,许多学者对这一学说提出修正。米勒指出,挫折也可以产生侵犯以外的结果,并不一定引起侵犯。伯克威茨认为,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即愤怒。侵犯的发生还与情境中的侵犯线索有关,与侵犯有关的刺激物可能使侵犯得以加强。 3社会学习论的观点 侵犯行为是习得的。学习是侵犯的主要因素,个体通过学习学会侵犯,也可以通过新的学习消除侵犯。班杜拉提出的这一理论观点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侵犯行为的学习机制是强化、联想和模仿。挫折可能引起侵犯,也可能导致个体的冷漠与畏缩,处于无能为力状态,这个过程也是习得的。研究表明,习得的无能为力与个

23、体归因有很大关系。抑郁者倾向于把消极事件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普遍性因素;非抑郁者则倾向于外部的、暂时性的和特殊性因素的归因。五、利他个体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又不期待任何回报的行为。(一)利他的性质 1利他是一种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待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2利他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助人与利他都是亲社会行为,但利他的层次更高,因为这种行为不企求回报,利他者认为这是其出自内心的义务。 3利他行为是由利他动机引起的,其特征是以完全有利于他人为目标。 (二)利他产生的条件 1外部因素 (1)自然环境 良好的气候及环境使个体心情愉悦往往增加利他;噪音减少利他。 (2)社

24、会情境 他人在场 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有负面影响,而且在场人数越多,利他越少。这是由88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于责任扩散的缘故,即把责任分给在场的其他人,个人倾向于认为自己的责任减轻了。相反,许多研究表明,独自一人时利他的可能性增大。 情境的社会性意义 个体遇事,要对此事的性质进行解释即判断是否属于紧急情况,是否需要介入,然后才采取行动。在事件不甚清楚的条件下,个体往往参考在场他人反应来判断事件性质,这就是情境的社会性意义。 (3)时间压力 当个体时间紧迫时往往难于利他。 (4)利他的对象的特点 对利他者来说,利他对象是外部因素。具有以下特点的人容易被帮助和救援:与利他者相似的人(特别

25、是态度与价值观相似)、未伤害过利他者的人与有吸引力的人。 2利他者的心理特征 (1)心境 个体心情愉悦时对他人及事物往往有积极看法,容易导致利他行为的出现。 (2)内疚 个体做错了事感到内疚时,倾向于做些好事加以补偿,以减轻内疚造成的心理压力;但内疚如果得到表白,心理压力减少,导致利他的减少。 (3)人格 社会责任感与利他行为呈正相关;对他人的同情与理解和利他亦呈正相关。 3利他技能 懂得如何助人和利他是重要的,为促进利他行为的发展,要使人们掌握更多救助技能与手段。 (三)对利他行为的解释 1生物学观点 有的研究发现动物界也是利他行为,它是以个体的“自我牺牲”换取物种存在的本能。至于人类是否存

26、在先天的利他因素,并通过遗传将利他因素传给后代,目前还没有充分的证据。 2社会交换论的观点 人类道德中普遍准则是交互性规范。社会对个体行为有这样的期待:人应该帮助那些曾帮助过自己的人。交互性规范支配社会交换。同时还存在社会责任规范,社会期待人们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社会交换论认为利他也是一种社会交换。利他者的付出是帮助他人,其收益是自我价值的提高和焦虑的减小。第五节 态 度 态度是联系个体内、外世界的桥梁。由态度出发,向内可研究其心理状态,向外则可对行为进行某种预测。因此,在社会心理学的全部领域和历史中,也许没有一个其他的概念比态度更接近中心位置。有的学者曾把社会心理学视为研究态度的科学。一、

27、态度的概念第一单元态度形成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的客体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稳定性的心理倾向,它具有评价性。88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于责任扩散的缘故,即把责任分给在场的其他人,个人倾向于认为自己的责任减轻了。相反,许多研究表明,独自一人时利他的可能性增大。 情境的社会性意义 个体遇事,要对此事的性质进行解释即判断是否属于紧急情况,是否需要介入,然后才采取行动。在事件不甚清楚的条件下,个体往往参考在场他人反应来判断事件性质,这就是情境的社会性意义。 (3)时间压力 当个体时间紧迫时往往难于利他。 (4)利他的对象的特点 对利他者来说,利他对象是外部因素。具有以下特点的人容易被帮助和救援:与

28、利他者相似的人(特别是态度与价值观相似)、未伤害过利他者的人与有吸引力的人。 2利他者的心理特征 (1)心境 个体心情愉悦时对他人及事物往往有积极看法,容易导致利他行为的出现。 (2)内疚 个体做错了事感到内疚时,倾向于做些好事加以补偿,以减轻内疚造成的心理压力;但内疚如果得到表白,心理压力减少,导致利他的减少。 (3)人格 社会责任感与利他行为呈正相关;对他人的同情与理解和利他亦呈正相关。 3利他技能 懂得如何助人和利他是重要的,为促进利他行为的发展,要使人们掌握更多救助技能与手段。 (三)对利他行为的解释 1生物学观点 有的研究发现动物界也是利他行为,它是以个体的“自我牺牲”换取物种存在的

29、本能。至于人类是否存在先天的利他因素,并通过遗传将利他因素传给后代,目前还没有充分的证据。 2社会交换论的观点 人类道德中普遍准则是交互性规范。社会对个体行为有这样的期待:人应该帮助那些曾帮助过自己的人。交互性规范支配社会交换。同时还存在社会责任规范,社会期待人们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社会交换论认为利他也是一种社会交换。利他者的付出是帮助他人,其收益是自我价值的提高和焦虑的减小。第五节 态 度 态度是联系个体内、外世界的桥梁。由态度出发,向内可研究其心理状态,向外则可对行为进行某种预测。因此,在社会心理学的全部领域和历史中,也许没有一个其他的概念比态度更接近中心位置。有的学者曾把社会心理学视为

30、研究态度的科学。一、态度的概念第一单元态度形成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的客体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稳定性的心理倾向,它具有评价性。第二章社会心理学 89 内在性 态度是内在的心理倾向,是尚未显现于外的内心历程或状态。 对象性 态度总是指向一定目标,具有针对性,没有无目标的态度。 稳定性 态度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一段时间、不易随便改变。 (一)态度的成分 1认知成分 个体对态度对象的知觉、理解、判断与评价。 2情感成分 个体在评价基础上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反应或情感体验。 3行为倾向成分 个体对态度对象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 以上三种成分的英语词首分别为C(认知)、A(情感)、B(行为倾向),因而对态度的三

31、成分说有人称其为态度的A、B、C模式。 一般地说,态度的三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在它们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占有重要地位,往往决定行为倾向。 (二)态度与价值 态度来源于价值,价值是态度的核心。个体对某一对象的态度,就其认知成分来说,评价是中心环节。评价即确定价值,就是确定态度对象对个体的社会意义。个体的态度取决于这一对象的价值。当个体认为它有价值时,就会持有肯定态度;认为没有价值时,就会采取否定态度;介乎二者之间采取中性态度;价值大小决定态度程度强弱。 我们不应忽视态度对象的客观价值,但社会心理学家更强调个体赋予它的价值。二、态度的功能 (一)工具性功能 个体尽力发展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在社会

32、互动过程中,态度是社会交换的产物。 (二)自我防御功能 个体倾向选择有利于自我防御的态度。这种防御有利于自我形象及自我价值的确立,并能减少焦虑,转移情绪冲动。 (三)价值表现功能 自我防御功能强调个体被动保护自我形象与价值,而态度的价值表现功能强调个体主动表现自己。 (四)认知功能 个体对情境中的客体通过态度来赋予其意义。个体获得对某种事物的态度,就好像找到一个应付新情境的向导。三、态度的维度 (一)方向 即态度指向,个体对态度对象是肯定指向或是否定指向。在态度测量中大多涉及这个维度。包括是与否、赞同与反对、接纳与拒绝、喜欢与厌恶等。(二)强度 即态度方向的程度。大多数人格量表涉及的是态度强度

33、的测量。(三)深度 个体对某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四)向中度 某种态度在态度体系及相关价值系统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五)外显度 个体在某一态度上的外显度是在其行为方向与行为方式的外露程度。四、态度的形成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 美国学者凯尔曼提出态度形成包括服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 (一)服从 态度形成的开始,个体总是按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与他人一致,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此时行为受外因控制,服从是表面的、暂时的。 (二)认同 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在认同阶段,个体虽受到态度对象的吸引,但已超脱外部控制的奖惩,而主动趋同于对象。

34、在这一阶段情感因素起明显作用,认同依赖于对象对个体的吸引力。 (三)内化 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内化是个体原有态度与所认同的态度协调过程,其中情感成分是中介因素,认同基于情感上的喜欢。而内化过程是以理智,即认知成分为基础的。 个体态度的形成,从服从到认同,再到内化成为稳定性的心理倾向,不易改变。第二单元态度转变 态度转变是个体形成一定态度后,由于接受某种信息或意见而引起变化。态度转变过程就是说服的过程。 一、态度转变模型美国学者霍夫兰德等人提出一个态度转变模型,如下图所示:可信意图差距畏惧信念人格警告分心这一模型

35、绘出了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一)传递者1信息的传递者 其威信、与接受者的相似性都会影响他提出的信息的说服效果。威信越高,与接受者的相似性越大,说服的效果越好。 2说服的意图 如接受者认为传递者刻意影响他们则不易改变态度;但如果他们认为传递者没有操纵自己的意图,心理上没有阻抗,对信息的接受较好,易于转变态度。 3说服者的吸引力 接受者对高吸引力的传递者有较高的认同,因而容易接受他的说第二章社会心理学服。 (二)沟通信息 1信息差异 任何态度转变都是在沟通信息与接受者原有态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生的。如果传递者的威信较高,这种差异越大,引发的态度转变就越大;如传递者威信低,这种差异适中,引发的态度改

36、变也较大。 2畏惧 它与态度转变的关系不是线性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畏惧的唤起能增强说服效果。但是,如果畏惧太强烈,引起接受者心理防御以至否定畏惧本身,结果却只能是态度转变较少。研究发现,中等强度的畏惧信息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 3信息倾向性 对一般公众,单一倾向信息说服效果较好;对文化水平高的信息接受者,提供正反两方面的信息,说服效果较好。 (三)接受者 1原有的态度与信念 已经内化了的态度作为接受者信念的一部分,难于改变;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态度,即说服者根据直接经验形成的态度不易改变。 2接受者的人格因素 依赖性较强的接受者信服权威,比较容易接受说服;自尊较高、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不易改变态

37、度。社会赞许动机的强弱也是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高社会赞许动机的接受者易受他人及公众影响,易于接受说服。 3个体在面临改变态度的压力时,其逆反心理、心理惯性等心理倾向会使其拒绝他人的影响,从而影响态度转变。 (四)情境 态度转变是在一定背景下进行的,以下情境因素会影响态度转变。 1预先警告 它有双重作用。如接受者原有态度不够坚定,预先警告可促使其态度改变;但预告也可能有抵制说服的作用,例如,预告与接受者的利益有关时往往使其抵制态度转变。 2分心 它的影响也是复杂的:如果分心使接受者分散了对沟通信息的注意,将会减弱他对说服者的防御和阻抗,从而促进态度转变;如果分心干扰了说服过程本身,使接受者得不到

38、沟通信息则会削弱说服效果。 3重复 沟通信息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呈倒U型曲线关系,即中等频率的重复,效果较好;重复频率过低或过高,说服的效果均不好。二、态度转变理论 (一)海德的平衡理论 这个理论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态度转变中的作用。海德认为,在人们的态度系统中存在某些情感因素之间或评价因素之间趋于一致的压力,即如果出现不平衡,则向平衡转化。海德指出,人们在改变态度时,往往遵循“费力最小原则”,即个体尽可能少地改变情感因素而维持态度平衡。 他提出POX模式(图2企xo厶xn厶厶xo厶xo厶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平衡 不平衡图21 海德的p-O-K模式图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代表个体(

39、P)、他人(O)和另一个对象(X),(X)可能是一个人或一事物。三角形的三个边表示P、O、X三者之间的关系,它有两种形式,肯定关系和否定关系,图中以(+)()号表示。海德指出,“如果三种关系从各方面看都是肯定的,或两种是肯定的,一种是否定的,则存在平衡状态”。 (二)认知失调论 费斯廷格认为,态度改变是为了维持态度三因素的一致。如果两种认知不一致,就会造成认知失调;如果失调认知的成分多于协调认知的成分,则会引起更大的失调;认知失调给个人造成心理压力使之处于不愉快的紧张状态。此时,个体就会产生清除失调、缓解紧张的动机,通过改变态度的某些认知成分,达到认知协调的平衡状态;费斯廷格认为,认知失调可能

40、有四种原因:逻辑的矛盾、文化价值冲突、观念的矛盾以及新旧经验相悖。 消除、减少认知失调的途径: 1改变或否定失调的认知因素的一方,使二个认知因素协调。 2引起或增加新的认知因素以改变原有的不协调关系。 3降低失调的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 (三)社会交换论 这种理论从个体对得失权衡与比较后产生的趋向与回避动机的角度解释态度的形成与转变,认为决定个体采取何种态度以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态度持有者不是被动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主动对诱因周密计算的选择者。态度是肯定因素(得)与否定因素(失)的代数和。个体选择何种态度取决于这种态度能使其获得什么,失去什么,总收益如何。但是个体并非永远是理智计算的决

41、策者,而且个体对这种精确的计算过程也未必意识到。第三单元 态度测量态度测量一般使用间接方法,由于态度是个体对人和事物的倾向,目前还难直接测量。第二章社会心理学常用的测量方法有量表法、投射法、行为反应测量法。态度测量始于20世纪凹年代。 在使用态度量表进行测量时,主要测量态度方向与态度强度两个维度。前者是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反应以及中性反应的测量;后者是对上述三种反应的深度的测量。 态度量表分单维量表与多维量表。单维量表有瑟斯顿一蔡夫的等距量表,李克特的累加量表等;在多维量表中有奥斯古德的语义分化量表,博加达斯的社会距离量表等。 本书第五章专门介绍量表及心理测量,请读者自行参考。人际关系的概念

42、第六节 人际关系第一单元 人际关系的类型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其特点是: (一)个体性 在人际关系中,角色退居到次要地位,而对方是不是自己所喜欢或愿意亲近的人成为主要问题。 (二)直接性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个体可切实感受到它的存在。没有直接的接触和交往不会产生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一经建立,一定会被人们直接体验到。人们在心理上的距离趋近,个体会感到心情舒畅,如若有矛盾和冲突,则会感到孤立和抑郁。 (三)情感性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间的情感活动。情感因素是人际关系的主要成分。人际间的情感倾向有两类:一类是使彼此接近和相互吸引的情感;另一类是使

43、人们互相排斥分离的情感。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一)建立与发展的阶段 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经过定向、探索、情感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1定向阶段 包括对交往对象的注意、选择及初步沟通等方面的心理活动。 2情感探索阶段 在此阶段,双方探索彼此在哪些方面可建立感情联系。随着双方共同的情感领域的发现,彼此沟通越来越广泛,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 3情感交流阶段 人际关系发展到这一阶段,双方关系的性质发生重要的变化。双方的信任感、安全感开始建立;彼此沟通的深度有所发展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此时,双方会提供评价性的反馈信息,进行真诚的赞许或批评。 4稳定交往阶段 此阶段中,彼此在心理相容性方面进一步拓

44、展;已允许对方进入自己的私密性领域,自我暴露广泛而深刻。 图22是对人际关系状态予以直观描述。第二章社会心理学常用的测量方法有量表法、投射法、行为反应测量法。态度测量始于20世纪凹年代。 在使用态度量表进行测量时,主要测量态度方向与态度强度两个维度。前者是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反应以及中性反应的测量;后者是对上述三种反应的深度的测量。 态度量表分单维量表与多维量表。单维量表有瑟斯顿一蔡夫的等距量表,李克特的累加量表等;在多维量表中有奥斯古德的语义分化量表,博加达斯的社会距离量表等。 本书第五章专门介绍量表及心理测量,请读者自行参考。人际关系的概念第六节 人际关系第一单元 人际关系的类型 人际关

45、系是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其特点是: (一)个体性 在人际关系中,角色退居到次要地位,而对方是不是自己所喜欢或愿意亲近的人成为主要问题。 (二)直接性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个体可切实感受到它的存在。没有直接的接触和交往不会产生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一经建立,一定会被人们直接体验到。人们在心理上的距离趋近,个体会感到心情舒畅,如若有矛盾和冲突,则会感到孤立和抑郁。 (三)情感性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间的情感活动。情感因素是人际关系的主要成分。人际间的情感倾向有两类:一类是使彼此接近和相互吸引的情感;另一类是使人们互相排斥分离的情感。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46、 (一)建立与发展的阶段 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经过定向、探索、情感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1定向阶段 包括对交往对象的注意、选择及初步沟通等方面的心理活动。 2情感探索阶段 在此阶段,双方探索彼此在哪些方面可建立感情联系。随着双方共同的情感领域的发现,彼此沟通越来越广泛,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 3情感交流阶段 人际关系发展到这一阶段,双方关系的性质发生重要的变化。双方的信任感、安全感开始建立;彼此沟通的深度有所发展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此时,双方会提供评价性的反馈信息,进行真诚的赞许或批评。 4稳定交往阶段 此阶段中,彼此在心理相容性方面进一步拓展;已允许对方进入自己的私密性领域,自我暴露广泛

47、而深刻。 图22是对人际关系状态予以直观描述。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 相互作 图 解人际关系状态用水平 Q Q 零接触 低 O-Q 单向注意 O圈O 双向注意 CC) 表面接触 CE) 轻度卷入 CD 中度卷入 1 ! -? 深度卷入 局 图22 人际关系状态及其相互作用水平(本图引自:LCFreedmanetal(1985)“Socialiychology,5thedP230) (二)人际关系的原则 1相互性原则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彼此间的相互重视与支持。任何个体都不会无缘无故地接纳他人。喜欢是有前提的,相互性就是前提,我们喜欢那些也喜欢我们的人。人际交往中的接近与疏远、喜欢与不喜欢是

48、相互的。 2交换性原则 人际交往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交换的原则是:个体期待人际交往对自己是有价值的,即在交往过程中的得大于失,至少等于失。人际交往是双方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进行选择的结果。 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自我价值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意识与评价;自我价值保护是一种自我支持倾向的心理活动,其目的是防止自我价值受到否定和贬低。由于自我价值是通过他人评价而确立的,个体对他人评价极其敏感。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投以肯定与支持;而对否定自我价值的他人则予以疏离;此时可能激活个体的自我价值保护动机。 三、人际关系的类型 根据李维奇的研究,把人际关系分为以下八种类型: (一)主从性 其

49、特点是:一方处于支配地位,另一方处于从属地位。这是人际关系类型中最基本的一种,几乎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有主从性因素。 (二)合作型 其特点是:双方有共同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彼此能配合和容忍对方。第二章社会心理学 (三)竞争型 其特点是:双方为实现各自目标常常竭尽全力,因而充满活力;由于竞争时间长,又使人感到筋疲力尽。 (四)主从一竞争型 这是一种混合型的人际关系。双方相处中,有时是主从型、有时是竞争型的人际关系,这种变换使双方难以适应,往往无所适从。这是难以相处的人际关系。 (五)主从一合作型 这是一种互补与对称的混合型人际关系,双方在其中能和谐共处。如果其中合作因素超过主从因素,则关系更为融

50、洽。 (六)竞争一合作型 双方在这种人际关系中,时而竞争,时而合作。的人际关系,双方需要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避免交往过频。 (七)主从一合作一竞争型 这种混合型的人际关系兼有三者的特点,为维持这种类型矛盾较多,双方这种人际关系较为少见。特点是:双方关系毫无规则,不清楚要做什四、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美国学者舒茨以人际需要为主线提出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他称自己的理论是基本人际关系取向(n110)理论。其要点是: (一)个体都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 1包容需要 与他人接触、交往、相容。 2支配需要 控制他人或被他人控制。 3感情需要 爱他人或被他人所爱。 (二)人际关系需要决定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如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