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燃气轮机热力循环-4...ppt_第1页
第3章--燃气轮机热力循环-4...ppt_第2页
第3章--燃气轮机热力循环-4...ppt_第3页
第3章--燃气轮机热力循环-4...ppt_第4页
第3章--燃气轮机热力循环-4...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3章 燃气轮机热力循环,3.1燃气轮机热力循环主要技术指标 3.2燃气轮机理想简单循环分析 3.3燃气轮机理想复杂循环分析 3.4现代燃气轮机的主要参数及性能 3.5燃气蒸汽联合循环,3.1燃气轮机热力循环主要技术指标,3.1.1燃气轮机热力循环 3.1.2燃气轮机热力循环的性能参数 3.1.3燃气轮机热力循环的热力参数,开式循环燃气轮机从大气连续地吸取空气作工质,经过压缩、加热、膨胀作功后排回大气放热而不断地循环工作。膨胀过程所作的功,要扣除压缩过程耗功及其它损耗所需的耗功之后才是装置的输出功。开式循环燃气轮机通常采用内燃方式加热,把燃料直接喷入空气工质中燃烧。,3.1.1燃气轮机热力循环

2、,开式循环燃气轮机,闭式循环可以采用热力性质较好的非空气工质气体,例如氦气,它的压缩、加热,膨胀作功和放热过程都在封闭的装置系统中周而复始地进行。闭式循环采用外燃方式即将热量通过管壁来加热工质。半闭式循环中工质空气的主要部分在装置中循环,但放出一部分燃烧后的废气至大气,同时也吸入一部分新鲜空气来补充氧气,而且吸入的新鲜空气量正好与放出的废气量相等。,3.1.1燃气轮机热力循环,闭式循环过程示意图,燃气轮机在发展初期曾采用过等容的爆燃方式加热,但后来都采用了比较简单而更适宜于续流式透平机械的等压不间断的加热方式,即理论上的等压等熵循环,这是燃气轮机最简单的理想循环。实际上,由于各种损耗的存在,上

3、述的等压,等熵过程都是不能实现的,而只能是尽量接近它。另外由于等温的压缩过程及膨胀过程在热力循环中较等熵过程更有利,可使压缩过程少耗功而膨胀过程多作功,因此也可采用压缩过程中的问冷和膨胀过程中的再热来趋近等温过程。,3.1.1燃气轮机热力循环,3.1.1燃气轮机热力循环,50年代采用复杂循环的燃气轮机相当多。到60年代高温材料及冷却技术的进展,趋向于提高燃气初温而简化机组,大都采用简单循环。70年代由于能源紧张,又在考虑采用回热等热能综合利用的循环。80年代,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等高效率的机组得到了很大的发展。,3.1.1燃气轮机热力循环,燃气轮机排气温度较高,可达500左右,因此还可利用其热量来

4、加热压缩后的空气,从而在燃烧室加热时就可节省一部分燃料,故能较多地提高装置效率,这种循环称为回热循环。燃气轮机还能采用把间冷、回热和再热组合起来的复杂循环以提高性能。也可同其它工作循环结合起来提高综合经济性能,例如涡轮增压柴油机循环、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和化工流程燃气轮机循环等。,比功就是单位流量工质所发出(或所需)的功率,压气机的比功也称为能量头或压头。 Wn = WT - WC,(一)装置比功,3.1.2燃气轮机热力循环的性能参数,(二)热效率,热效率的含义是指:当工质完成一个循环时,把外界加给工质的热能,转化成为机械功(或电功)的百分数。,3.1.2燃气轮机热力循环的性能参数,式中Hu燃料的

5、净比能,单位为kJ/kg; b燃料消耗率,即单位输出功的燃料消耗量,单位为kg/(kWh); 3600系数,单位为kJ/(kWh)。 其中 燃料空气比f是燃料流量qf与空气流量q之比, f = qf / q,3.1.2燃气轮机热力循环的性能参数,(三)单机功率,由于地面电站燃气轮机对机组重量没有严格要求,因此对比功并不作出特别的限制,而将燃气轮发电机组的输出电功率PGTG作为主要的性能指标。 由于当地的大气压力及大气温度对已选定的燃气轮机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燃气轮机就有了标准额定功率、合同额定功率、现场额定功率和尖峰功率等几个概念。,3.1.2燃气轮机热力循环的性能参数,(1)标准额定功率

6、 (2)合同额定功率 (3)现场额定功率 (4)尖峰功率 通常将前三项统称为基本负荷。 ANSI B1336“额定值及性能”将基本负荷定义为:每年运行8000h和每次启动运行800h。而将尖峰负荷定义为:每年运行1250h和每次启动运行5h。,3.1.2燃气轮机热力循环的性能参数,3.1.3燃气轮机热力循环的热力参数,(一)温比 = T3*/ T1* 温比是循环最高全温T3*与最低全温T1*之比值。,3.1.3燃气轮机热力循环的热力参数,图3-1 燃气初温的定义方法,燃气初温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是指循环中所达到的最高温度。目前定义燃气初温有三种方法,在图3-1说明了这些不同的温度是如何被定义的

7、:燃烧室的出口温度TA;燃气透平第一级喷嘴环(静叶栅)后的燃气温度TB;以进入燃气透平的所有空气流量计算的平均温度TC。,3.1.3燃气轮机热力循环的热力参数,=P2*/ P1* 压比是压气机出口气体全压P2*与进口气体全压P1* 之比值。,(二)压比,3.2燃气轮机理想简单循环分析,3.2.1燃气轮机理想简单循环 3.2.2燃气轮机理想简单循环分析,3.2.1燃气轮机理想简单循环,所谓理想简单热力循环是指循环中的工质假定为满足气体状态方程的理想气体,并认为在理想热力循环中所进行的各热力过程,除了有不可避免的给冷源的放热损失外,和外部介质既不发生热量的交换,也不存在摩擦损失。,3.2.1燃气轮

8、机理想简单循环,燃气轮机理想开式简单循环由以下四个过程组成:即压气机中的理想绝热压缩过程、燃烧室中的定压加热过程、透平中的理想绝热膨胀过程和排气系统中的定压放热过程。我们把压气机进口处空气的状态参数以下标“1”表示,压气机出口即燃烧室进口状态以下标“2”表示,燃烧室出口即透平进口状态以下标“3”表示,而透平的排气状态用下标“4”表示,将该循环表示在p-v图和T-s图上。,3.2.1燃气轮机理想简单循环,图3-2 燃气轮机理想简单循环,(1)在理想绝热的压缩过程中,空气的状态参数应按pvK=常数这个规律进行变化。压缩过程的效果是使空气的压力p增高而比容v缩小。 (2)在等压燃烧过程中,空气的压力

9、是恒定不变的,因而,在p-v图上燃烧过程线23是一条与v轴平行的直线。,3.2.1燃气轮机理想简单循环,v,3.2.1燃气轮机理想简单循环,(3)在理想绝热的膨胀过程中,燃气的状态参数应按pvK=常数这个规律进行变化。 (4)在等压放热过程中,燃气的压力也是恒定不变的,即P4=Pl,因而,在p-v图上放热过程线41也是一条与v轴平行的直线。,3.2.1燃气轮机理想简单循环,(5)从p-v图中不难看清:面积34123=面积34ab3面积12ba1。因而,当lkg空气在燃气轮机中完成一个循环后能够对界输出的理想循环功可以用面积34123来表示。,3.2.1燃气轮机理想简单循环,(6)从T-s图上不

10、难看清:由于QlQ2=面积23412,就是lkg空气在燃气轮机中完成一个循环后,能够对外界输出的理想循环功。当然,这个面积越大,意味着循环的比功越大。,3.2.1燃气轮机理想简单循环,(7)在T-s图上,面积23412与面积23dc2。的比值就是机组的循环效率。显然,当面积23dc2一定时,假如面积23412越大,就意味着机组的热效率越高。 因而,利用T-s图,很容易定性地分析出各种因素对机组热效率和比功这两个指标的影响关系。,3.2.2燃气轮机理想简单循环分析,理想的等压燃气轮机简单循环中,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即外界加给气体的热量等于气体的对外作功与气体的比始增之和,即 q = w + cpT*

11、,3.2.2燃气轮机理想简单循环分析,循环四个过程中的功和热的变化如下; 12压气机中等熵压缩 q12 = 0,wc = cp (T2* - T1*) = cp T1* (m - 1 ) 23燃烧室中等压加热 q23 = cp (T3* - T2*) ,w23 = 0 34透平中等熵膨胀 q34 = 0,wt = cp (T3* - T4*) = cp T3* ( 1 -m ) 41大气中等压放热 q41 = - cp (T4* - T1*),w41 = 0 其中 m = ( k - 1 ) / k,3.2.2燃气轮机理想简单循环分析,图3-3 理想简单性能曲线,(一)理想简单循环比功 wGT

12、 = wt - wc 把 wt和wc的算式代入可得 wGT = cp T1* ( 1 -m ) - cp T1* (m - 1 ) 上式表明,wGT只与温比和压比有关。将上式绘成曲线如图3-3(a)所示,该图表明: 一定时,越大,即T3*越高或T1*越低,则wGT越大; (2) 对于每一个值都有一个最佳的与之相配合,才能得到最大比功。,3.2.2燃气轮机理想简单循环分析,3.2.1燃气轮机理想简单循环,(二)理想简单循环热效率 理想简单循环热效率计算式为 GT = wGT/q23 把wGT和q23的算式代入可得 GT = 1 -m,3.2.2燃气轮机理想简单循环分析,可将上式绘成曲线如图33(

13、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 (1) 越大,GT越高。这是因为T2*随增加而增加,为达到同一T3*所需加入的热量也减少,故效率增加。 (2)理想简单循环燃气轮机的循环效率只与压比有关,与温比无关。,3.2.2燃气轮机理想简单循环分析,(三)简单循环的有用功系数 计算式为 = 1 - wc / wt = 1 -m / (3-11) 把上式绘成曲线见图33(c),由图可见: (1) 一定时,随着的增大,透平等熵膨胀功将增大,故也随着增大; (2) 一定时,随着的增大,压气机等熵压缩功将增大,故使下降。,3.3燃气轮机理想复杂循环分析,3.3.1提高燃气轮机热效率的措施 3.3.2提高燃气轮机比功的措

14、施,3.3.1提高燃气轮机热效率的措施,简单循环燃气轮机的排气温度高达450600,如果在燃气轮机中加装回热器,利用这高温排气来加热压气机出口的空气,提高它进入燃烧室的温度,可以减少加入燃烧室中的燃料量,从而提高了热效率,这就是回热循环,图3-4(1)为其方案示意。,3.3.1提高燃气轮机热效率的措施,图3-4 回热循环燃气轮机,3.3.1提高燃气轮机热效率的措施,图3-4 (2)是理想回热循环的T-s图。由于是理想循环,压气机出口空气被加热至与透平排气相同的温度,即T2a* = T4*,同时T2* = T4 a*,这意味着回热器中(T4* - T2*)温差范围内的热量全部被回收,其次是加装回

15、热器后没有压力损失。,3.3.1提高燃气轮机热效率的措施,理想回热循环的比功仍用式(2-4)计算。由于无回热器的附加压力损失,故理想回热循环的比功与理想简单循环的相同。加入的热量q由于温升从(T3* - T2*)变为(T4* - T2a*)而减少,使GT高于理想简单循环的热效率。理想回热循环的效率计算式为 GT = 1 -m / (3-12),3.3.1提高燃气轮机热效率的措施,依据式(3-12)可作出下图,图3-5 理想回热循环效率,3.3.1提高燃气轮机热效率的措施,实际的回热器尺寸有限,存在着传热温差,因而必然是T2* T4*,。通常用一个回热度来表示回热的有效程度,它等于实际回热量/理

16、想回热量。,实际回热循环见图3-4(3),它与实际简单循环基本相同。由于回热器加大了压力损失,使总的压力保持系数下降约4%-8%,比功下降。,3.3.1提高燃气轮机热效率的措施,3.3.1提高燃气轮机热效率的措施,图3-6 实际回热循环效率,3.3.1提高燃气轮机热效率的措施,图3-7 回热度对效率的影响,3.3.1提高燃气轮机热效率的措施,实际回热循环的效率与理想回热循环相同之处是效率随着增加而提高,不同的是出现了max。从图中可看出,回热循环的max比简单循环的大为下降,使它趋近于Wmax。其次是仍有临界压比,它的数值低于相同下简单循环的max。可见回热循环燃气轮机宜取较低的压比。,3.3

17、.1提高燃气轮机热效率的措施,回热度对效率的影响为:GT随增大而提高,max值则有所下降。不同时的GT变化曲线随着的增大而最终相汇合在一起,该汇合处的压比即临界压比。,3.3.1提高燃气轮机热效率的措施,由于回热器的体积和尺寸较大,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较高,随着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技术的迅速发展,目前在大型燃气轮机中实际应用回热循环并不多见。,3.3.2提高燃气轮机比功的措施,如果在压缩过程中间冷却工质(简称间冷)和在膨胀过程中间再加热工质(简称再热),就能够有效地提高循环比功。此外,采用间冷和再热还可能提高燃气轮机效率。,3.3.2提高燃气轮机比功的措施,(一)间冷循环 所谓间冷循环,是指在压缩

18、过程中,把工质引至冷却器冷却后,再回到压气机中继续压缩的中间冷却、逐渐压缩的过程。,3.3.2提高燃气轮机比功的措施,图3-8 间冷燃气轮机冷循环,3.3.2提高燃气轮机比功的措施,理想的间冷循环T11*=T1*,无压力损失,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采用间冷后增大的比功。这时循环的比功为 WGT = WT - ( WLC + WHC ) = cp (T3* - T4*) - cp (T21* - T1*) + (T2* - T11*),3.3.2提高燃气轮机比功的措施,工质被引出冷却时压力高低不同,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大小将不同,使比功的增大值不同,这必然存在着使比功增加最多的最佳引出压力,此即L

19、C与HC之间的最佳压比分配。,3.3.2提高燃气轮机比功的措施,在把式(3-13)演化为WGT = f(,LC)的关系式后,将WGT对LC微分,再令dWGT/dLC = 0,就得到了理想间冷循环的最佳压比分配,这时循环比功最大。此时有 LC =HC (3-14) 式中的LC HC =。,3.3.2提高燃气轮机比功的措施,理论上,间冷次数无穷多时,压缩过程就变为等温压缩,压缩耗功降至最低,循环比功增加最多。当然,实际上这是做不到的。 理想间冷循环的加热量q1和热效率GT的计算公式仍与理想简单循环的相同。不同的是由于采用间冷,使T2*温度降低,q1值增大,需加入更多的燃料。,上述是采用一次间冷时的

20、情况。当把压缩过程分为多段,并采用多次间冷时,可更多地增大比功,这时同样存在着最佳的压比分配问题。可以证明,当采用n段压缩,(n1)次冷却时,每段压缩的压比i =时的WGT最大,其中为总压比。,3.3.2提高燃气轮机比功的措施,3.3.2提高燃气轮机比功的措施,实际的间冷循环,由于间冷器中有传热温差,因而一般T11* T1*;采用水来冷却的间冷器,两者相差约15-25左右。其次是工质在间冷器中有压力损失,使得各段中的压比要比理想的高些,才能在压缩终了时达到所需的p2*压力,导致各段压缩的压比的乘积大于总的压比。显然,此两因素减少了采用间冷后的比功增大量。实际间冷循环见图3-8(3),其中有阴影

21、的是比功增大的部分。,3.3.2提高燃气轮机比功的措施,实际间冷循环的性能见图3-9。与简单循环相比较,比功增加较多,且wmax也稍大一些,效率随的变化曲线要比简单循环的平坦些,max高很多,在高压比范围的效率高于简单循环的。可见间冷循环宜选取较高的压比,这样不仅比功可增加较多,又能获得较高的效率。,3.3.2提高燃气轮机比功的措施,图3-9 间冷循环比功性能曲线,3.3.2提高燃气轮机比功的措施,间冷循环效率性能曲线,3.3.2提高燃气轮机比功的措施,(二)再热循环 再热循环,是指在膨胀过程中间,把工质引出至再热燃烧室中加热后,再回到透平中继续膨胀以完成膨胀过程。 这种燃气轮机循环的方案图中

22、c.c2是再热燃烧室,由此使透平分为高压(HT)和低压(LT)两个部分。为使再热后比功增加得多些,再热后工质的温度理应高些,当T5* = T3*时最好。,3.3.2提高燃气轮机比功的措施,3-10 再热循环性能曲线,3.3.2提高燃气轮机比功的措施,(二)再热循环 理想的再热循环见图3-10(2),T5* = T3*,完全燃烧,且无压力损失,图中有阴影线的面积就是采用再热后增大的比功,这时循环的比功为 WGT=(WHT+WLT)-WC=Cp(T3*- T4*)+( T5*- T6*)- Cp(T2*- T1*) (3-15),3.3.2提高燃气轮机比功的措施,与间冷循环相同,工质被引出再热时压

23、力高低的不同,图中阴影线部分的面积大小将不同,即比功的增大值不同。因此,它同样有两透平之间膨胀比的最佳分配问题。用与间冷循环中相似的方法,可得到最佳膨胀比分配为 HT=LT = HT*LT 式中 总膨胀比。,与间冷循环相同,也可把膨胀过程分为多段,并采用多次再热,以更多地增大比功。同样可得到最佳膨胀比分配为iT=()1n,其中n为膨胀段数,则再热为(n1)次。,3.3.2提高燃气轮机比功的措施,3.3.2提高燃气轮机比功的措施,理论上,再热次数无穷多时,膨胀过程就变为等温膨胀,膨胀功达到最大,循环比功增加最多。当然,与无穷多次间冷一样,无穷多次再热也是做不到的。 再热循环的加热量ql因有再热燃

24、烧室而使计算公式有所不同。对于理想循环 q1= Cp(T3*- T2*)+( T5*- T4*) (3-17) 该式表明再热后循环的加热量增加了。循环热效率仍用式(3-2)计算。,3.3.2提高燃气轮机比功的措施,实际的再热循环,再热燃烧室中有压力损失和存在不完全燃烧,影响循环比功的增加和效率的变化。实际再热循环见图3-10(3),有阴影的是比功增大的部分。,3.3.2提高燃气轮机比功的措施,图3-11 再热循环性能曲线,3.3.2提高燃气轮机比功的措施,实际再热循环的性能见图3-11。循环比功比简单循环大很多,max也高一些。与图3-9相比较,再热循环的比功增加得更多些,原因是气体的热力性质

25、在相同压比下温度高的焓降大,使再热后循环图增加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比间冷的大,比功增加更多。至于效率方面,在高的压比范围效率高于简单循环的,max也高很多。因此,再热循环宜选取较高的压比,使比功增加多且效率较高。,3.3.2提高燃气轮机比功的措施,实用的再热循环燃气轮机只用一次再热。再热后工质的温度一般取T5* = T3*。但在T3*在很高时,为了减少再热燃烧室冷却结构设计的困难(因其进口工质的温度已很高),可取T5*T3*。,间冷回热循环示意图,WR21间冷回热循环燃气轮机,简单循环与ICR循环燃气轮机的油耗率对比,3.4现代燃气轮机的主要参数及性能,为了提高燃气轮机的效率和比功,同时增大其单机

26、容量,着重点在于提高燃气轮机的参数水平,如:燃气初温T3*、压缩比、空气流量以及主要部件的效率等。 为此,需要采用耐高温的合金材料来制作透平的通流部分和燃烧室的火焰管;设计先进的叶片的冷却结构,以及自动化程度很高的、运行安全可靠的调节控制和保护系统。,3.4现代燃气轮机的主要参数及性能,图3-12 CE公司机组之空气流量随年代的发展情况,3.4现代燃气轮机的主要参数及性能,图3-13 CE公司机组之压缩比随年代的发展情况,图3-13 CE公司机组之压缩比随年代的发展情况,3.4现代燃气轮机的主要参数及性能,图3-14 CE公司机组之燃气初温和高温材料随年代的发展情况,3.4现代燃气轮机的主要参

27、数及性能,GE公司几种型号燃气轮机的空气流量、压缩比以及燃气初温随年代的发展情况,大体上反映出世界范围内燃气轮机主要参数的进展。 GE公司、Siemens公司、ABB公司与西屋公司当今几种50周波的燃气轮机之性能参数。它们代表了工业型燃气轮机的现有水平。,3.4现代燃气轮机的主要参数及性能,综合以上各表的数据可知:现代燃气轮机的主要参数和性能都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其单机容量已经达到250MW;T3*恒定在1288-1300左右,单轴压气机的压缩比已经高达23-30,空气流量为685kgs左右,发电效率在3638范围内变化。不久的将来,必将增至1427,发电效率将接近于40。当然,航机改造的燃气轮机的和发电效率早已超过此水平。,3-5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性能,一、联合循环的基本方案 二、余热锅炉型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的主要性能指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