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各种证书考试须知_第1页
土木各种证书考试须知_第2页
土木各种证书考试须知_第3页
土木各种证书考试须知_第4页
土木各种证书考试须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附件 1 : 2010 年度全国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 基础考试报考条件 一、具备下列条件的人员: 类别 专业名称 学历或学位 职业实践 最少时间 最迟毕 业年限 本 专 业 结构工程 工学硕士或研究生毕业及以上学位 2009 年 建筑工程 (不含岩土工程) 评估通过并在合格有效期内的工学学士学位 2009 年 未通过评估的工学学士学位 2009 年 专科毕业 1 年 2008 年 相 近 专 业 建筑工程的岩土工程交通土建工程 矿井建设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港口航道及治河工程 海岸与海洋工程 农业建筑与环境工程建筑学 工程力学 工学硕士或研究生毕业及以上学位 2009 年 工学学士或本

2、科毕业 2009 年 专科毕业 1 年 2008 年 其它工科专业 工学学士或本科毕业及以上学位 1 年 2008 年 二、 1971 年(含 1971 年)以后毕业,不具备规定学历的人员,从事建筑工程设计工作累计 15 年以上,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 、作为专业负责人或主要设计人,完成建筑工程分类标准三级以上项目 4 项(全过程设计),其中二级以上项目不少于 1 项。 2 、作为专业负责人或主要设计人,完成中型工业建筑工程以上项目 4 项(全过程设计),其中大型项目不少于 1 项。 2010 年度全国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 专业考试报考条件 一、具备下列条件的人员: 类别 专业名称

3、 学历或学位 I 类人员 II 类人员 职业实践最少时间 最迟毕业 年限 职业实践最少时间 最迟毕业年限 本 专 业 结构工程 工学硕士或研究生毕业及以上学位 4 年 2006 年 6 年 1991 年 建筑工程 (不含岩土工程) 评估通过并在合格有效期内的工学学士学位 4 年 2006 年 类人员中 无此类人员 未通过评估的工学学士学位或本科毕业 5 年 2005 年 8 年 1989 年 专科毕业 6 年 2004 年 9 年 1988 年 相 近 专 业 建筑工程的岩土工程 交通土建工程 矿井建设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港口航道及治河工程 海岸与海洋工程 农业建筑与环境工程 建筑学 工程力学

4、 工学硕士或研究生毕业及以上学位 5 年 2005 年 8 年 1989 年 工学学士或本科毕业 6 年 2004 年 9 年 1988 年 专科毕业 7 年 2003 年 10 年 1987 年 其它工科专业 工学学士或本科毕业及以上学位 8 年 2002 年 12 年 1985 年 注:表中“ I 类人员”指基础考试已经通过,继续报考专业考试的人员;“ II 类人员”指符合免基础考试条件只参加专业考试的人员,该类人员可一直报考专业考试,直至通过为止。 二、 1970 年(含 1970 年)以前建筑工程专业大学本科、专科毕业的人员。 三、 1970 年(含 1970 年)以前建筑工程或相近专

5、业中专及以上学历毕业,从事结构设计工作累计 10 年以上的人员。 四、 1970 年(含 1970 年)以前参加工作,不具备规定学历要求,从事结构设计工作累计 15 年以上的人员。 2010 年度全国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 资格考试报考条件 参加考试的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类别 专业名称 学历 职业实践 最少时间 最迟毕 业年限 本专业 工业与民用建筑 本科及以上学历 2 2008 年 普通大专毕业 3 2007 年 成人大专毕业 4 2006 年 普通中专毕业 6 2004 年 成人中专毕业 7 2003 年 相近专业 建筑设计技术 村镇建设 公路与桥梁 城市地下铁道 铁道工程 铁道桥梁与

6、隧道 小型土木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 水利工程 港口与航道工程 本科及以上学历 4 2006 年 普通大专毕业 6 2004 年 成人大专毕业 7 2003 年 普通中专毕业 9 2001 年 成人中专毕业 10 2000 年 不具备 规定学历 从事结构设计工作满 13 年以上,且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专业负责人,完成过三级(或中型工业建筑项目)不少于二项 13 附件 2 :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报考条件 摘自(人发 200235 号)文件 共同条件: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并具备相应专业教育和职业实践条件者,均可申请参加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

7、试。 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基础考试: (一)取得本专业(指勘查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下同)或相近专业(指地质勘探、环境工程、工程力学专业,下同)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 (二)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从事岩土工程专业工作满 1 年。 (三)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从事岩土工程专业工作满 1 年。 二、基础考试合格,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专业考试: (一)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累计从事岩土工程专业工作满 2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累计从事岩土工程专业工作满 3 年。 (二)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累计从事

8、岩土工程专业工作满 3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累计从事岩土工程专业工作满 4 年。 (三)取得本专业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累计从事岩土工程专业工作满 4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累计从事岩土工程专业工作满 5 年。 (四)取得本专业大学本科学历,累计从事岩土工程专业工作满 5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累计从事岩土工程专业工作满 6 年。 (五)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累计从事岩土工程专业工作满 6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累计从事岩土工程专业工作满 7 年。 (六)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累计从事岩土工程专业工作满 8 年。 三、

9、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基础考试,只需参加专业考试: (一) 1991 年及以前,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及以上学位,累计从事岩土工程专业工作满 6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及以上学位,累计从事岩土工程专业工作满 7 年。 (二) 1991 年及以前,取得本专业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累计从事岩土工程专业工作满 7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累计从事岩土工程专业工作满 8 年。 (三) 1989 年及以前,取得本专业大学本科学历,累计从事岩土工程专业工作满 8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累计从事岩土工程专业工作满 9 年。 (四) 1987 年及以前,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

10、累计从事岩土工程专业工作满 9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累计从事岩土工程专业工作满 10 年。 (五) 1985 年及以前,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累计从事岩土工程专业工作满 12 年。 (六) 1982 年及以前,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累计从事岩土工程专业工作满 9 年。 (七) 1977 年及以前,取得本专业中专学历或 1972 年及以前取得相近专业中专学历,累计从事岩土工程专业工作满 10 年。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新旧专业对应表 专业划分 新专业名称 旧专业名称 本专业 1 、勘查技术与工程 2 、土木工程 3 、水利水电工程 4 、港口航道与

11、海岸工程 岩土工程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 勘察工程 建筑工程 结构工程 工业与民用建筑 城镇建设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 桥梁工程 铁道工程 交通工程 公路、城市道路及机场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 河川枢纽及水电站建筑物 河流泥沙与治河工程 水工结构工程 港口及航道工程 港口水工建筑 海岸与海洋工程 相近专业 1 、地质勘探 2 、环境工程 3 、工程力学 煤田地质勘查 地质矿产勘察 采矿工程 探矿工程 矿井建设 钻井工程 地球化学与勘查 应用地球物理 勘查地球物理 矿场地球物理 石油地质勘察 环境工程 农业建筑与环境 工程力学 其他专业 除本专业和相近专业外的工科专业 注:表中 新

12、专业名称 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1998 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规定的专业名称; 旧专业名称 指 1998 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颁布前各院校所采用的专业名称。 附件 3 : 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报名条件 摘自(人发 2003 25 号)文件 第三条 考试分为基础考试和专业考试。参加基础考试合格并按规定完成职业实践年限者,方能报名参加专业考试。专业考试合格后,方可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 第四条 符合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第十条的要求,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基础考试: (一)取得本专业(指电气工程、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

13、,详见对照表,下同)或相近专业(指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详见对照表,下同)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 (二)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1 年。 (三)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1 年。 第五条 基础考试合格,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专业考试: (一)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2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3 年。 (二)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3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

14、,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4 年。 (三)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4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5 年。 (四)取得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4 年;或取得未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5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6 年。 (五)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6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

15、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7 年。 (六)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8 年。 第六条 截止到 2002 年 12 月 31 日前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基础考试,只需参加专业考试: (一)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5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6 年。 (二)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6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7 年。 (三)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7 年;

16、或取得相近专业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8 年。 (四)取得本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8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9 年。 (五)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9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10 年。 (六)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12 年。 (七)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15 年。 (八)取得本专业中专学历后,累计从事电

17、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25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中专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30 年。 注册电气工程师新旧专业对照表 专业划分 新专业名称 旧专业名称 本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电气技术(部分) 电机电器及其控制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相近专业 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计算机科学技术 工业自动化 自动化 自动控制 流体传动及控制(部分) 飞行器制导与控制(部分) 电子工程 信息工程 应用电子技术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广播电视工程 无线电技术与信息系统 电子与信息技术 通信工程 计算机通信 计算机及应用 其他工科专业 除本专业和相近专业外

18、的工科专业 注:表中“新专业名称”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1998 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规定的专业名称;“旧专业名称”指 1998 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颁布前各院校所采用的专业名称。 附件 4 :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报名条件 摘自(人发 2003 24 号)文件 第三条 考试分为基础考试和专业考试。参加基础考试合格并按规定完成职业实践年限者,方能报名参加专业考试。专业考试合格后,方可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 第四条 符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第十条的要求,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基础考试: (一)取得本

19、专业(指公用设备专业工程中的暖通空调、动力、给水排水专业,详见对照表,下同)或相近专业(详见对照表,下同)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 (二)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1 年。 (三)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1 年。 第五条 基础考试合格,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专业考试: (一)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2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3 年。 (二)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3 年;或取

20、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4 年。 (三)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4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5 年。 (四)取得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4 年;或取得未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5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6 年。 (五)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6 年;

21、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7 年。 (六)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8 年。 第六条 截止到 2002 年 12 月 31 日前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基础考试,只需参加专业考试: (一)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5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6 年。 (二)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6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7 年。 (三)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

22、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7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8 年。 (四)取得本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8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9 年。 (五)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9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10 年。 (六)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12 年。 (七)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

23、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15 年。 (八)取得本专业中专学历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25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中专学历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30 年。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新旧专业对照表 专业划分 新专业名称 旧专业名称 暖 通 空 调 本专业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 供热空调与燃气工程 城市燃气工程 相近专业 国防工程内部环境与设备 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 飞行器环境控制与安全救生 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 安全工程 矿山通风与安全 安全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冷冻冷藏工程(部分) 热能与动力工程 制冷与低温技术 其他工科专业

24、除本专业和相近专业外的工科专业 动 力 本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 热力发动机 流体机械及流体工程 热能工程与动力机械(含锅炉、 涡轮机、压缩机等) 热能工程 制冷与低温技术 能源工程 工程热物理 水利水电动力工程 冷冻冷藏工程(部分)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城市燃气工程 供热空调与燃气工程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学工程 化工工艺 化学工程与工艺 煤化工(或燃料化工) 食品科学与工程 冷冻冷藏工程(部分) 相近专业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飞行器动力工程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油气贮运工程 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力学 飞行器动力工程 化工设备与机械 石油天然气贮运工程 给 水 排 水 其他工科专业

25、 除本专业和相近专业外的工科专业 本专业 给水排水工程 给水排水工程 相近专业 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 其他工科专业 除本专业和相近专业外的工科专业 注:表中“新专业名称”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1998 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规定的专业名称;“旧专业名称”指 1998 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颁布前各院校所采用的专业名称。 附件 5 : 注册化工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报名条件 摘自(人发 2003 26 号)文件 第三条 考试分为基础考试和专业考试。参加基础考试合格并按规定完成职业实践年限者,方能报名参加专业考试。专业考试合格后,方可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化工工程师执业资格证

26、书。 第四条 符合注册化工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第十条要求,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基础考试: (一)取得本专业(指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制药工程、轻化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等,详见对照表,下同)或相近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环境工程、安全工程等,详见对照表,下同)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 (二)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 1 年。 (三)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 1 年。 第五条 基础考试合格,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专业考试: (一)取得本专业博士学

27、位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 2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 3 年。 (二)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 3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 4 年。 (三)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 4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 5 年。 (四)取得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 4 年;或取得未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 5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

28、科学历或学位,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 6 年。 (五)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 6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 7 年。 (六)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 8 年。 第六条 截止到 2002 年 12 月 31 日前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基础考试,只需参加专业考试: (一)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 5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 6 年。 (二)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 6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

29、,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 7 年。 (三)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 7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 8 年。 (四)取得本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 8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 9 年。 (五)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 9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 10 年。 (六)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 12 年。 (七)取得

30、其他工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 15 年。 (八)取得本专业中专学历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 25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中专学历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 30 年。 注册化工工程师新旧专业对照表 专业划分 新专业名称 旧专业名称 本 专 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学工程、化工工艺 高分子化工、精细化工 化学工程与工艺 生物化工(部分) 工业分析 电化学工程 工业催化 石油工程 高分子材料及化工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复合材料(部分) 高分子材料及化工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无机非金属材料 硅酸盐工程 复合材料(部分) 制药工程 化学制药 制药工程 生物

31、制药 中药制药 轻化工程 皮革工程 制桨造纸工程 染整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制糖工程、油脂工程 粮食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烟草工程 生物工程 生物化工(部分) 生物化学工程(部分) 发酵工程 其他 如林产化工等 相近专业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化工机械与设备 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环境监测 安全工程 安全工程 其他 其他工科专业 除本专业和相近专业外的工科专业 注:表中“新专业名称”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1998 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规定的专业名称;“旧专业名称”指 1998 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颁布前各院校所采用的专业名称。 附件 6 : 注册土木工程师(港口与航

32、道工程)执业资格考试报名条件 摘自(人发 200327 号)文件 第三条 考试分为基础考试和专业考试。参加基础考试合格并按规定完成职业实践年限者,方能报名参加专业考试。专业考试合格后,方可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土木工程师(港口与航道工程)执业资格证书。 第四条 符合注册土木工程师(港口与航道工程)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第十条要求,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基础考试: (一)取得本专业(指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详见参照表,下同)或相近专业(指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工程专业,详见参照表,下同)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 (二)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

33、工程设计工作满 1 年。 (三)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 1 年。 第五条 基础考试合格,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专业考试: (一)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 2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 3 年。 (二)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 3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 4 年。 (三)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 4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

34、毕业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 5 年。 (四)取得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 4 年;或取得未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 5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 6 年。 (五)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 6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 7 年。 (六)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 8 年。 第六条 截止 2002 年 12 月 3

35、1 日前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基础考试,只需参加专业考试: (一)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 5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 6 年。 (二)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 6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 7 年。 (三)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 7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 8 年。 (四)取得本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专业设计

36、工作满 8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 9 年。 (五)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 9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 10 年。 (六)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 12 年。 (七)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 15 年。 (八)取得本专业中专学历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 25 年;或相近专业中专学历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 30 年。 注册土木工程师(港口与航道工程)新

37、旧专业对照表 专业划分 新专业名称 旧专业名称 本专业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港口及航道工程 港口水工建筑工程 海岸与海洋工程 水道及港口工程 港口建筑工程 港口航道及海岸工程 港口、海岸及近岸工程 航道(或整治)工程 相近专业 船舶与海洋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 土木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 河川枢纽及水电站建筑物 河流泥沙与治河工程 水工结构工程 建筑工程 结构工程 工业与民用建筑 城镇建设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 桥梁工程 铁道工程 交通工程 公路、城市道路及机场工程 其他工科专业 除本专业和相近专业外的工科专业 注:表中“新专业名称”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1998 年颁

38、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规定的专业名称;“旧专业名称”指 1998 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颁布前各院校所采用的专业名称。 附件 7 : 注册环保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报名条件 摘自 ( 国人部发 200556 号 ) 文件 第二条 考试分为基础考试和专业考试。基础考试合格并符合本办法规定的专业考试报名条件的,可参加专业考试。专业考试合格后,方可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环保工程师资格证书。 第三条 略 。 第四条 符合注册环保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第八条要求,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可申请参加基础考试: (一) 取得本专业(指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等专业

39、,详见参照表,下同)或相近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土木工程等专业,详见参照表,下同)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 (二) 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1 年。 (三) 取得其他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1 年 第五条 基础考试合格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申请参加专业考试: (一) 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2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3 年 . (二) 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3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

40、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4 年。 (三) 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4 年;或取得含相近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5 年。 (四) 取得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4 年;或取得未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5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6 年。 (五) 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6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

41、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7 年。 (六) 取得其他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8 年。 第六条 截止 2002 年 12 月 31 日前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免基础考试,只需参加专业考试: (一) 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5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6 年。 (二) 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6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7 年。 (三) 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环保专

42、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7 年;或取得含相近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8 年。 (四) 取得本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8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9 年。 (五) 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9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10 年。 (六) 取得其他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12 年。 (七) 取得其他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15 年。 (八

43、) 取得本专业中专学历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25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中专学历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30 年。 注册环保工程师新旧专业参照表 专业划分 新专业名称 旧专业名称 本 专 业 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 环境监测 环境规划与管理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 农业环境保护 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 环境学 生态学与环境生物学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 农业建筑与环境工程 农村能源开发与利用 农业资源与环境 土壤与农业化学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资源环境区划与管理 相 近 专 业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 供热空调与燃气工程 城市燃气工程 给水排水工程 给水排水工程 热能

44、与动力工程 流体机械及流体工程 热能工程与动力机械 热能工程 能源工程 工程热物理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 建筑工程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水文与水资源利用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学工程 化工工艺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化工设备与机械 安全工程 矿山通风与安全 安全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及制造 流体传动及控制 设备工程与管理 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 机械电子工程 其他专业 除本专业和相近专业外的工科专业 附件 8 : 注册土木工程师 ( 水利水电工程 ) 执业资格考试报名条件 摘自 ( 国人部发 200558 号 ) 文件 第二条 考试分为基础考试和专业考试。基础考试合格并符合本

45、办法规定的专业考试报名条件的,可报名参加专业考试。专业考试合格后,方可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土木工程师 ( 水利水电工程 ) 资格证书。 第三条 略 。 第四条 符合注册土木工程师 ( 水利水电工程 ) 制度暂行规定第八条要求,并具备下例条件之一的,可申请参加基础考试: ( 一 ) 取得本专业 ( 指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详见参照表,下同 ) 或相近专业(指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土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等专业,详见参照表,下同)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 (二) 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累计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满 1 年。 (

46、三) 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累计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满 1 年。 第五条 基础考试合格,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申请参加专业考试: (一) 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满 2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满 3 年。 (二) 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满 3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满 4 年。 (三) 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满 4 年;或取得含相近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

47、或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满 5 年。 (四) 取得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满 4 年;或取得未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满 5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满 6 年。 (五) 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满 6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满 7 年。 (六) 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满 8 年

48、 第六条 截止 2002 年 12 月 31 日前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免基础考试,只需参加专业考试: (一) 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满 5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满 6 年。 (二) 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满 6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满 7 年。 (三) 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满 7 年;或取得含相近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满

49、 8 年。 (四) 取得本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勘察、设计工作满 8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满 9 年。 (五) 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满 9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满 10 年。 (六) 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满 12 年。 (七) 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满 15 年。 (八) 取得本专业中专学历后,累计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工

50、作满 25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中专学历后,累计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满 30 年。 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新旧专业参照表 专业划分 新专业名称 旧专业名称 本专业 水利水电工程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农村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河川枢纽及水电站建筑、河流泥沙及治河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土木水利工程、水工结构工程、水工建筑力学、水利水电、水电站 水文与水资源利用、水利规划、水能利用、陆地水文、水力学及河流海岸动力学、河流力学及治河工程、水文气象、水库经济、水利水电工程移民 农田水利工程、机电排灌工程、农村水电站 水土保持、土壤、土壤改良 相近专业 港口航道

51、与海岸工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 土木工程 工程力学 交通工程 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给水排水工程 热能与动力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港口航道及治河工程、海岸与海洋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港口工程、结构工程、交通土建工程、给排水工程、桥梁工程、农业建筑及环境工程 沙漠治理、风景园林、土地与环境、环境监测、生态学与环境生物学、林学、环境科学、农学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水利水电地质工程、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岩土工程 工程管理、工程力学、水利经济、技术经济金属结构、机构制造及工艺设备、起重运输与工程机械、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水电站动力设备、水力机械、水利机械、电力

52、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技术、工业自动化、自动控制、水电站自动化 其他专业 除本专业和相近专业外的工科专业 附件 9 : ( 报名时印发给参加各专业考试的考生 ) 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专业考试 考 生 须 知 1 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注册电气工程师、 注册 化工工程师、注册环保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 专业考试均分为 2 天,第一天为专业知识考试,成绩上、下午合并计分;第二天为专业案例考试,成绩上、下午合并计分。考试时间每天上、下午各 3 小时。专业考试为非滚动管理考试,考生应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考试。 第一天为客观题,上、下午各 70 道题,其中单

53、选题 40 题,每题分值为 1 分,多选题 30 题,每题分值为 2 分,试卷满分 200 分;第二天为案例题,上午 25 道必答题,下午 25 道必答题( 对于有选择作答的 25 道必答题,如考生在答题卡和试卷上作答超过 25 道题,按题目序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对作答的前 25 道题评分,其他作答题无效 ),每题分值为 2 分,试卷满分 100 分。 2 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均为一天,考试时间为上、下午各 4 小时。专业考试为非 滚 动管理考试,考生应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考试。 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均为主观题,上、下午各 40 道题,均为单选题,每题 1 分,试卷满分均为 80 分。 3 、试卷作答用笔:黑色墨水笔。考生在试卷上作答时,必须使用试卷作答用笔,不得使用铅笔等非作答用笔,否则视为无效试卷。 填涂答题卡用笔: 2B 铅笔。 4 考生应考时应携带试卷作答用笔、 2B 铅笔、三角板、橡皮和无声、无文本编程功能的计算器。 5 参加专业考试的考生允许携带正规出版社出版的各种专业规范、参考书和复习手册。 6 考生须用试卷作答用笔将工作单位、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相应栏目内。在其它位置书写单位、姓名、考号等信息的作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