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贴扎技术_第1页
软组织贴扎技术_第2页
软组织贴扎技术_第3页
软组织贴扎技术_第4页
软组织贴扎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软组织贴扎技术,定义,软组织贴扎是一种将胶布贴于体表以达到保护肌肉骨骼系统、促进运动功能的非侵入性治疗技术 贴扎常用于各类运动损伤的处理,并广泛延伸到神经康复、美容等领域,软组织定义,解剖意义上的软组织: 除骨骼以外,连接、支持及包围人体脏器及 其它结构的组织 包括: 结缔组织:肌腱、韧带、筋膜、皮肤、纤维结构、脂肪及滑膜等 非结缔组织:肌肉、神经及血管等,软组织的定义,广义的软组织:非上皮细胞性的骨骼外间质(不包括神经胶质及网状内皮系统) 除骨骼、内脏、淋巴结、神经胶质细胞及上皮细胞层的其它组织,软组织相关功能,整体功能: 连接、支持、营养、分割、运输及保护作用 重点组织的重点功能 运动的执

2、行单位:肌肉 运动的控制单位:神经 运动的营养单位:血管 运动的支持单位:韧带,主要贴扎方法,传统白贴(无弹性白色运动贴布) 功能性筋膜贴扎 麦克康尔贴扎 肌内效贴(弹性贴布),白贴,白贴弹性差,固定效果佳 贴扎目的为固定关节位置及限制软组织的活动,是软组织在稳定的状况下进行修复,功能性筋膜贴扎,所使用的特别胶布是没有药性的,硬性胶布为主 主要目的是将筋膜持久的伸展及拉回正常位置,达到减痛的目的,麦克康尔贴扎,目的:改善关节排列、减轻发言组织的压力 主要应用在膝部问题上 材料为硬性贴布,弹性不佳 高附着特性,易过敏 临床在膝关节疾患中应用较多 如: 脂肪垫综合症、筋膜炎、 股四头肌乏力、 股骨

3、内旋髂胫束综合症,肌内效贴布贴扎,以布及黏胶为原料制造 经过不断制造技术改良,新一代的肌内效贴布已经兼具透气、防水、不过敏、运动前后均可用及日常生活随时可以使用等优点 可用来减轻水肿、改善循环、 支持软组织、训练软组织、 放松软组织、 减少发炎反应、 降低疼痛之功能,肌内效贴的主要物理特性及专用名词,肌内效贴由防水弹力棉布、医用亚克力胶、离型材料(背亲纸)组成 胶面呈水波纹,肌内效贴的基本物理特性: 弹力:为贴布被拉伸后本身具有的弹性回缩 力,即向心力 张力:为贴布受到外力作用时,贴布本身具 备的延展性,即离心力 应力: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所产生的对抗力 或单位面积上所受之垂直力量 切力:单位面

4、积上的横向力量,可以水平牵 动皮肤皱褶走向 粘着力:为贴布的黏胶附着在皮肤的力量, 粘胶太黏,会导致过敏性增加, 粘胶不黏,则不易拉起皮肤,稳定性较差,贴布张力与应力影响的具体分析 贴布张力越大(对贴布的拉力较大时容易产生) 贴布整体长度拉长 贴布间隙越明显 贴布的垂直效应较多,贴布的应力较大 贴布的对软组织的压力与支持性较大 给予组织垂直压力,改变渗透压 皮肤的皱褶越少(筋膜的流动较少) 贴布对皮肤的牵扯感越明显 皮肤较易过敏 皮肤对贴布的耐受性越差,贴布张力越小 贴布整体长度减短 贴布间隙不明显 贴布的垂直应力较小,水平力量较多 给予皮肤水平的力量带动筋膜 皮肤的皱褶越多 对组织间液及循环

5、代谢的带动力较强 贴布对皮肤的拉扯感越小 皮肤的适应性较好 皮肤对贴布的耐受性越高,肌内效贴的产品有多种颜色 其材质没有本质区别 在实际应用中有学者从心理学角度加以考虑 以放松为目的的贴扎多采用冷色调的贴布 以兴奋促进为目的的贴扎采用冷色调的贴布 以固定为目的的贴扎则采用黑色贴布,专有名词和术语 【锚】:指贴扎起端,为最先贴扎端、固定端 【尾】:指固定端贴妥后,远离固定端向外延伸的一端,或称尾端 延展方向:指【锚】固定后 ,尾端继续延展贴扎的方向 回缩方向:指贴布【尾】向【锚】弹性回缩的方向 拉力:对贴布外加的拉拖的力量,可以影响整体皮肤及筋膜走向,拉力 自然拉力:指对贴布不施加任何外加拉力或

6、仅施加小于10%的拉力 淋巴贴布010% 肌肉贴布710% 中度拉力:指对贴布施加10%30%的拉力 筋膜矫正1020% 软组织支持2030% 瘢痕塑型30% 极大拉力:指对贴布施加超过30%的拉力 关节矫正 大于30% 当拉力大于30%,贴布的机械力大于自身的弹性力量,治疗原理: 淋巴贴扎 可增加皮肤与肌肉之间的间隙,促进淋巴及血液循环,减少引致疼痛的刺激物质 肌肉贴扎 可依贴布回缩方向的不同,或放松软组织以减轻肌肉的张力或缓解疲劳,或支持软组织,增加肌力,稳定关节功能等 因此正确的软组织贴扎技术,可达到减轻疼痛、消除肿胀、促进肢体功能的康复及增进运动表现等效果 近年来很多康复专业人士还运用

7、贴布的粘性、弹性及方向性,将贴布作为一种感觉输入的手段,把治疗师对患者的口令和手法“贴”到患者身上,获得增加感知觉的输入,改善“身体图式”的效果,尤其是由熟悉解剖及运动生物力学的使用者进行针对性贴扎,可改善运动模式,加强运动控制能力,剪法 “I”形: 给软组织明确的促进动作指令,促进肌肉运动及支持软组织 针对关节活动面,或拉伤的软组织进行不同程度的固定 “Y”形:促进或放松较次要或较小的肌群 “X”形:可促进【锚】所在位置的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达到止痛的效果,也就是所谓的“痛点提高贴布” 爪形:1.消除肿胀,促进淋巴血液、血液循环 2.爪形贴布需尽量包覆组织液滞留的肢体或血液淤积 的区域 3.增加感知觉的输入 灯笼形:灯笼形贴布兼具爪形贴布的特性 贴布两端均为固定端,故稳定效果良好,摆位 是指贴扎部位在贴扎时所摆放的体位 肌内效贴起效的主要机制与其力学效应相关 如要想放松软组织时,应使改肌肉处在拉长的状态贴布回缩的方向应与肌肉收缩方向相反 常用的摆位有: 在拉伸软组织的状态下贴扎 在软组织的自然状态下贴扎 在缩短软组织的状态贴扎,注意问题 单次贴扎最长可达5天,一般持续贴扎13天 不建议在使用贴布时进行泡澡或高温沐浴过久 浴后可用毛巾、纸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