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脾藏象理论的临床_第1页
《内经》脾藏象理论的临床_第2页
《内经》脾藏象理论的临床_第3页
《内经》脾藏象理论的临床_第4页
《内经》脾藏象理论的临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节内经脾藏象理论 的临床应用,一,【原文】 2301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用。(灵枢经脉第十),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至内踝尖上八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

2、侧前缘,进入腹中,属脾,络胃。向上穿过膈肌,沿食道两傍,连舌本,散舌下。 分支:从胃别出,上行通过膈肌,注入心中,交手少阴心经。,二,【原文】 2304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2305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2306脾脉者,土也,孤藏以灌四傍者也。 脾为孤藏,中央土以灌四傍。(素问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2307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

3、,揆度以为常也。(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2308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素问奇病论篇第四十七),2309脾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 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藏六府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藏府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素问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2310脾为之使。(素问刺禁论篇第五十二),【导读】,(一)脾主运化:是指脾能对胃食入的水谷进行消化,吸收其精微,并转输至心肺乃至全身,以供给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 素问灵兰秘典论将脾胃称为“仓廪之官”。 素问六节藏象论将脾胃称为“

4、仓廪之本”。 把脾胃比作人体的“仓廪”,实指脾胃是人体营养的来源,即所谓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素问六节藏象论还指出:“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即是指脾与六腑能消化食物,吸收、转输水谷精微,排泄糟粕。再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谓“脾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脾为胃“行其津液”,是指食物经胃的腐熟,还需脾的进一步消化、吸收、转运等作用,才能彰显胃土水谷之精微对全身的作用。 “脾为孤藏,中央土以灌四傍”(素问玉机真藏论),是将脾的功能好比土地能长养万物一样,可以灌溉其他四脏,乃至全身。素问刺禁论云:“脾为之使”。使者,役使也。脾为五脏之役使,即指脾为五脏六腑提供营养来源,

5、化生、精、气、血、津液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脾的运化功能正常,食物才能正常消化、吸收,人体气血源源不断地产生,供给全身脏腑、经络、四肢百骸及筋肉皮毛等组织。若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就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水谷精微的吸收,从而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等,久之气血生化不足,以至倦怠、消瘦等症。,(二)脾主升清: 是指脾将吸收的水谷精微,向上转输于心肺。这不仅体现脾主运化的功能,而且反映脾气的运动特点是主上升。后世在此基础上,概括为“脾主升清”。“清”,是指脾从饮食物中吸收的精微物质,是化生气血的原料,脾将这些精微物质上输心肺,经心肺的气化作用,生成气血,以营养全身。脾还将水谷精微上

6、升于头面,以营养清窍、脑髓等。 若脾失升清,则水谷不能运化,气血生化之源不足,可出现神疲乏力、腹胀、大便溏泄等; 头面诸窍失养,常见眩晕、耳目失聪等症。,正如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言“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素问玉机真脏沦亦云:脾“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 治疗当益气升提,益气常用党参、太子参、人参、黄芪、甘草等,升提可用升麻、柴胡、葛根之类,方剂可用补中益气汤、益气聪明汤等。 案一:王某某,男,39岁,技术员,1980年8月26日初诊。主诉右耳闭胀不适感,过劳、多言或高声朗读(英语)则症状加剧,,伴耳鸣,听力减退,吞咽时耳内“啪啪”作响,历时2月余,经治疗未效。并见面色萎黄,头晕,倦怠

7、乏力,食欲欠佳,舌质淡嫩有齿痕,苔薄白,脉虚缓。检查:右耳膜混浊,捏鼻吸气或呼气时,可见鼓膜内外煽动,音叉检查呈轻度传导性耳聋。左耳正常,鼻腔未见特殊。诊断为耳闭(咽鼓管异常开放症)。证属中气虚弱,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滞留耳窍。治宜益气升清,化浊通窍。 方用补益气汤加减:,炙黄芪15克,党参12克,炙甘草5克,白术10克,陈皮6克,升麻5克,柴胡15克,石菖蒲10克,川芎10克,法半夏10克,茯苓10克,5剂,水煎服。 9月2日二诊:症状减轻,仍守原方续服10剂。 9月14日三诊:听力基本恢复,但早晨尚有短暂耳鸣,仍不能朗读,若朗读5分钟,则觉耳闭胀不适,头晕。舌质淡,有齿痕,苔薄白,脉缓。症

8、状虽减,气虚仍存,于上方去陈皮、半夏、川芎、茯苓,加当归,10克,白芍12克。10剂。兼服补中益气丸。 9月25日四诊:诸症悉除,朗读较久亦无任何不适感。检查:右耳膜混浊,捏鼻吸气时可见耳膜向外煽动,吸气时不见耳膜向内煽动,音叉检查基本正常。属常服补中益气丸以巩固疗效。 案二:彭某,男,28岁,军人,因反复腹泻目暗就诊。自诉于1965年秋,因食生冷,突然泄泻腹痛,里急后重,滞下脓血,经治好转,不愿服药而停治。,后饮食稍有不慎,即腹痛大便溏泻,带有白黏物。检查大便发现少许脓细胞和红细胞。服黄连素、痢特灵等药,痛泻好转。自恃身体强壮,不愿继续治疗。以后腹泻溏便,休作无常。 1973年夏,自觉左眼视

9、物出现圆形阴影,昏蒙不清,一月之内视力由1.5降至0.1。至某军医院检查,诊为“中心性视网膜炎”,即令住院。经中西药医治3月余,视力恢复到1.2出院。,1975年7月,腹泻再作,服药2月,病无好转,请假返成都,到成都某军医院诊治。检查视力为0.6,诊断同前。给服“养阴清热,活血祛瘀”中药半月,食欲更减,腹痛加剧,腹泻每日达4次以上,并感身软乏力,行动艰难,视物愈模糊。10月20日,某医嘱来我处会诊。察其左目外观无异常,面色淡黄,苔白,脉沉缓。综观脉证,认为腹泻日久,脾胃气阴两伤,气血生化不足,肝失血养,因而目暗不明。处以人参乌梅汤:,党参15克,莲子15克,山药15克,乌梅12克,木瓜12克,

10、炮姜15克,白芍12克,生地10克,甘草6克,黄连3克,牡蛎30克。水煎服。 服药4剂,腹痛消失,大便恢复正常。虑其前病久反复,嘱前方守服10剂,视物渐觉清楚。以后每次复诊,均根据病情,在上方中加减一二味药,共服30余剂,医治月余,视力恢复到1.5出院。1980年随访,腹泻未作,视力保持为1.5。(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奇症专辑1992:61),三,【原文】 2311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2312脾主肉。(素问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2313脾之合肉也。(素问五脏生成篇第十) 2314脾主身之肌肉,脾气热,则胃干而渴

11、,肌肉不仁,发为肉痿。,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素问痿论第四十四) 2315脾合肉。(灵枢五色第四十九) 2316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在体为肉,在藏为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317脾合胃,胃者,肉其应。 脾应肉。(灵枢本藏第四十七) 2318藏真濡于脾,脾藏肌肉之气也。(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2319脾藏肉。(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2320帝曰:脾病而四支不用何也?岐伯曰:四,支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帝曰:脾不主时何也?岐伯曰:脾

12、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素问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2321脾愁忧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悗乱,四支不举,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支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灵枢本神第八) 2322四支解堕,此脾精之不行也。(素问示从容论篇第七十六) 2323脾胀者,善哕,四支烦悗,体重不能胜衣,卧不安。(灵枢胀论第三十五) 2324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2325脾者牝藏,其色黄,其时长夏。(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

13、四),【校注】,(一)脾在体合肉,脾主四肢: 全身的肌肉,都依赖于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的营养。脾胃健运,气血化生充足,肌肉才能壮实丰满,并发挥其收缩运动的功能。脾胃的运化功能失常,水谷精微化生不足,肌肉得不到充分营养,则表现为肌肉消瘦,软弱无力,甚至痿废不用。所以素问痿论提出“治痿独取阳明”的治则。,人体的四肢,同样需要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营养,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所以说脾主四肢。 脾气健运,则四肢的营养充足,活动轻劲有力; 若脾失健运,以致四肢失养,可见倦怠无力,甚或痿废不用。 案:周某,女,29岁,孟湖村人。1993年10月25日初诊。 患者四肢无力,身体困倦,朝轻暮重,,继之出现双眼睑下

14、垂,经苏州医院神经内科做新斯的明试验,诊断为重症肌无力,已2年余。最近3个月出现月经期延长至淋漓不尽,量多夹有血块,诸症加重,来中医科就诊。患者面色白光白而浮肿,眼睑下垂,四肢酥软,精神倦怠,胸闷不舒,腰酸形寒。刻下月经未尽,经量颇多,下腹按之濡软无痛感。B超检查:子宫卵巢未见明显异常。苔薄白舌淡,脉细弱无力。脉证相参,证属脾气虚弱,中气下陷,久病耗气伤肾,肾失封藏,拟益气升阳、温肾纳气。,处方:生黄芪60克,党参30克,炒白术30克,炙甘草10克,炙升麻6克,鹿角霜15克,炮姜炭6克,川断肉15克,金毛狗脊13克,牛角腮15克,乌贼骨30克,山萸肉30克,陈棕炭10克,血余炭10克,5剂。

15、二诊:10月30日,月经减少渐净,四肢无力腰膝酸楚,仍需补其气温其肾。上方去陈棕炭、血余炭,加菟丝子15克,山药12克,鹿角霜改为鹿角胶10克后下,7剂。,三诊:药后月经已净,四肢无力,眼睑下垂均已减轻。上方去牛角腮、乌贼骨,加熟地、砂仁,续服10剂。 四诊:经峻补后,面色已转红润,胸闷已舒,四肢无力、眼睑下垂大减,效不更方,小其制。 黄芪30克,党参、白术(各)15克,甘草、升麻(各)6克,山萸肉15克,炮姜3克,鹿角霜、川断、金毛狗脊、菟丝子、山药、巴戟天、补骨脂(各)12克,熟地20克,砂仁(后下)3克,续服30剂。,经治疗后,月经恢复正常、精神大振、四肢活动有力、眼睑开合自如,已能上班

16、工作。仍以上方出入调理,每隔23天服1剂,持续治疗2月,以资巩固疗效,并嘱注意休息,不妄作劳。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按: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间乙酰胆碱传递障碍,以横纹肌易疲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根据本病出现四肢无力痿弱不用之症,中医将其归于痿证之类。,眼睑为五轮之肉轮,内应于脾,脾虚气弱则抬睑无力。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水谷精微,有赖于肾中阳气的温煦。肾藏精气,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供养与生化。 本例患者病症淹留2年余,脾虚日久不能充养肾气,肾虚不能温养脾气,致脾肾阳气两虚,出现神倦肢软、眼睑下垂、月经淋漓不尽等症。治疗应峻补脾气,升阳举陷,温补肾阳,固摄下焦

17、。重用黄芪、党参、白术、甘草补气健脾、升阳举陷、,滋生气血;升麻升提清气;山萸肉温肾纳气固涩; 鹿角胶、鹿角霜温肾壮元阳、生精髓、补气血筋骨、止崩漏,菟丝子、补骨脂、巴戟天具温补脾肾之功、培下焦之阳;炮姜温脾止血;川断、金毛狗脊补肾强腰止崩漏;熟地补养肝肾之血,从阴引阳;山药健脾补肾;砂仁健脾开胃;乌贼骨、牛角腮、陈棕炭、血余炭益肾温涩止血。全方着重益气扶阳固本,兼顾止血。元气足,脾气升而健运;肾阳充,肾复司而煦和,肌肉筋脉得以灌输营养,渐渐康复如初。,(二)脾主长夏与脾主四时: (1)脾气通于长夏。 素问藏气法时论云:“脾主长夏”,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云:“脾者其时长夏”。 将时令分为五时春

18、、夏、长夏、秋、冬,分别与五行相配,长夏属土,脾在五行亦属土,所以说脾气通于长夏。长夏之季,气候炎热,雨水较多,天气下迫,地气上腾,蕴酿生化,万物华实,合于土生万物之象,而脾主运化,化生水谷精微,,营养全身,与“土爰稼稿”的特性,故脾与长夏同气相求而相通应。 长夏多雨潮湿,而脾喜燥恶湿,易形成湿邪困脾,脾运失健,常见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身体困重、舌苔白腻等症,宜用健脾化湿之品,如藿香、佩兰、白扁豆、苍术、厚朴、砂仁等,同时应注意饮食清淡。 (2)脾主四时。 素问太阴阳明论云:“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提出脾寄旺于四季之末各,十八日,不单独主某一时令,

19、实为脾主四时。因为脾属土,土能长养万物,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季之物,无不需土的滋养,四时均不可无土,所以脾主四时。在人体,脾居中央,运化水谷精微,以灌溉四旁,供给全身的营养,维持生命活动。 金匮要略更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的观点,意指脾胃功能强健,气血充足,正气旺盛,抗邪能力即强。 因此,李东垣指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也是强调脾胃在人体的重要性。,四,【原文】 2326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灵枢脉度) 2327口唇者,脾之官也。脾病者,唇黄。(灵枢五阅五使第三十七) 2328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2329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其华在唇四

20、白。(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2330脾足太阴之脉,挟咽,连舌本,散舌下(灵枢经脉第十),2331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素问五脏生成篇第十) 2332脾为涎。(素问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2333脾主涎。(灵枢九针第七十八) 2334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2335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

21、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素问奇病论篇第四十七),【导读】,(一)脾在窍为口,在液为涎,其华在唇:内经所谓脾“开窍于口”,主要是揭示了口的功能与脾主运化的关系。 口,即指口腔,有咀嚼食物、品尝食物的味道等功能。口腔的功能正常发挥,依赖于脾主运化。脾气健运,精气上通于口,口得其养,则知饥欲食,口味正常。 另一方面,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端,食物在口腔经过细细咀嚼,便于胃的受纳、,腐熟与脾的运化。在病理情况下,若脾气虚弱,或湿邪困脾,脾失健运,则见食欲不振,口味异常,如口淡乏味、口腻、口甜等。后者

22、即素问奇病论所谓“脾瘅”。治之当益气健脾或化湿健脾。 脾有伏热,上蒸于口,还可引起口疮、口臭等,治当清泻脾热,芳香化浊,可用泻黄散。 如果进食习惯不好,吃饭速度过快,狼吞虎咽,往往会增加脾胃的负担,不利于食物的消化,所以饮食养生主张细嚼慢咽,以有利于脾胃的纳运。,内经所谓“脾主涎”,也是揭示了脾主运化与涎的关系。涎为唾液中较清稀的部分,为津液所化,实即来源于脾运化的水谷精微,灵枢经脉云脾经“挟咽,连舌本,散舌下”,故脾之阴液可随其经脉上行于口,即为延。 涎的正常与否还依赖于脾气的固摄。脾气充足,运化功能正常,涎的化生适量,上行于口,濡润口腔而不溢于口外;并且在进食时分泌增多,以助食物的咀嚼和消

23、化。,脾病则可导致涎的分泌异常,或则过多,或则过少。涎液过多,常见于儿童,成人也有表现为口涎自出的,其病机多因脾胃虚寒,失于固摄,以致津液外流。除流涎质稀外,可伴口淡乏味、食欲不振、大便溏泄、倦怠神疲、形寒肢冷等症。治之当益气温中,固摄津液,可选补中益气汤、理中汤之类加减。 涎分泌过少,可致口干,多见于成人。其病机可因脾阴不足,津液无以上承于口,还可伴有口唇干燥、大便干结、舌红少苔,等症,治之当补益脾阴,常用沙参、麦冬、石斛、玉竹、玄参、生地等。 内经所谓脾“其华在唇”,是指口唇的色泽可以反映脾气的功能健运与否。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旺,气血充足,则口唇红润光泽;脾失健运,则气血衰少

24、,口唇淡白无华。 案:某中年男性,患“冠心病”多年,经中药治疗后病情大有好转,惟“口中甜”难除。证属脾热,湿浊不化。治以兰草汤。佩兰10克,泽兰10克,七剂,沏水代茶饮,,每日一剂,数日之后,口甜尽去(王洪图,詹海洪:黄帝医术临证切要)。案:吴某,男,11岁,1975年冬季诊治。家长代诉:此儿在两岁时曾患脑炎,病愈后遗有语言不利,口角流涎,量多而清稀,终日不断,衣襟尽湿。兼有面色苍白,形体较瘦削。舌质淡,苔薄白。证属气虚,治以两治心脾之法,予四君子汤加味。 炒白术6克,党参8克,云茯苓10克,炙甘草5克,桂枝4克,石菖蒲6克。6剂,水煎温服,每日1剂。,此患者为在外地讲学时经治,给药后即返京,

25、约半月后收到其家属来信,谓口流清涎已除,要求继续调治其语言不利。乃用上方加减为治,寄给患者家属,未知其语言有否改善。 (王洪图,詹海洪:黄帝医术临证切要1993:145),任某,男,20岁。门诊号:472748。1963年8月9日初诊:上下口唇破溃,口有秽味。襁褓时起病,反复发作,多种药物治疗未能获效。舌红,脉濡数。湿热蕴于脾胃,拟清泄苦降,兼以反佐引火归元。 天花粉12克,川黄柏9克,淡子芩9克,生甘草3克,生石膏30克,大生地12克,西赤芍6克,淡竹叶30片,乌玄参12克,上肉桂1克。 8月13日二诊:经清泄苦降,略佐肉桂,上下口唇之势已减。原方再进。,原方石膏改15克,加南沙参9克。 8

26、月16日三诊:口唇溃破,左半已愈,大便溏泄,舌红少苔。原方减其制而治。 原方去石膏,加人中白5克。 另用绿袍散外搽破溃处,每日二次。 8月20日四诊:症情继续好转,仅有右颊车内破溃一处未愈。日来兼夹感冒,咳嗽,不发热。前方出入再治。 原方加桔梗5克,前胡6克。,8月23日五诊,:口唇部糜烂均愈,感冒咳嗽亦瘥,惟胃纳不香。脉细数,舌红苔黄。湿热已清,脾胃纳运未复。转当调和脾胃。 南沙参9克,川石斛9克,炒白芍9克,炒白扁豆9充,黑料豆12克,焦谷芽12克,冬瓜子12克,天花粉12克,净银花9克,生甘草3克,鲜芦根30克。 (张泽生医案医话集),(二)脾在志为思: 思,即思考、思虑,属人的精神意识

27、思维活动的一部分。灵枢本神曰:“因志而存变谓之思”,意指人们为实现自己的志向而进行反复思考、筹划的过程。思虽为脾志,但亦与心主神明有关。正常限度内的思考、思虑,是人人皆有的心理活动,对机体不会产生不良影响。但思虑过度,或所思不遂,则会影响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主要影响气的运动,导致气机郁结。特别是导致脾气郁结,运化失健,出现不思饮食、脘腹胀闷、大便溏泄等症。,五,【原文】 2336五藏所恶:脾恶湿(素问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2337风气大来,木之胜也,土湿受邪,脾病生焉。(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2338思则气结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素问举痛论篇第三十九),233

28、9思伤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2340脾忧愁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悗乱,四支不举,毛悴色夭,死于春。(灵枢本神第八) 2341黄,脉之至也,大而虚,有积气在腹中,有厥气,名曰厥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支,汗出当风。(素问五脏生成篇第十) 2342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导读】,内经中所述脾病的病因涉及外感六淫、情志内伤、饮食失宜与过劳等方面: (一)外感六淫:内经所述外邪侵犯于脾、引起脾病,以湿邪和寒邪较为多见。 如素问宣明五气篇云:“脾恶湿”。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邪侵犯人体,往往容易困遏脾阳,阻碍脾运,导

29、致脾失健运,出现大便溏泄、腹胀、肠鸣等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湿胜则濡泄”。,寒为阴邪,易伤阳气,直中脾胃,传化失司,可致呕吐、大便泄泻; 气血运行不畅,往往引起疼痛,按之痛止;寒凝气滞血瘀不能消散,停积日久甚至形成肿块。 再有热邪蕴结小肠,气机不利,则致腹中疼痛; 热甚伤津,则大便干结。 案:程王氏、年40余。患小腹痛。诸医则投归、芍、吴萸、香附、延胡之属,达数十剂无效,前来就诊。,据诉病历三载,夏令加剧,腹部常冷而不温,痛时则喜按喜温,二便俱利,口中和,年虽四十而月经不至。舌苔白,脉沉迟而涩。 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虽时值暑令,亦非大剂桂、附、姜

30、、萸温阳散寒,不可幸图收功。 即疏:附片12克,干姜9克,肉桂9克,吴萸9克,川椒6克,故脂9克,胡芦巴15克,甘草6克。,手熬汤药一剂,入腹,肠间即有气动感,病势缓解。程母喜,索药饵。嘱浓煎冷服,三剂刚完,其痛减半。二诊加白芍12克,当归12克。又进三剂,痛恙悉减。后以真武汤加人参,调理数剂,精神倍增,自此不再疼痛。(湖南省老中医医案选易聘海医案)。,(二)情志内伤:七情中主要是思伤脾。如素问举痛论云:“思则气结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长期思考、计谋,思虑太过,心事重重,或精神过分集中专注,导致正气留结,不能畅行,其中特别是脾气郁结。脾气郁结,则运化失健,出现饮食

31、不馨、食少、腹胀、大便溏泄等症。,(三)饮食失宜: 过食肥甘厚味,易酿生痰湿,以致湿邪困脾,脾运失健。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意即过食甜味,导致湿邪困脾,脾为湿滞,出现脘腹胀满等症。,六,【原文】 2343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2344湿胜则濡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2345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怠惰,四支不欲动,色薄微黄,不嗜食,诊在鼻上,其色黄。(素问风论第四十二),2346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俛仰,腹满泄,两颔痛。(素问刺热篇第三十二) 2347脾热者,色黄而肉蠕动。(素问痿论篇第

32、四十四) 2348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瘈,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2349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泾溲不利。(灵抠本神第八),【导读】,内经中所述脾的病证有湿证、风证、热证、虚证、实证等。 (一)脾湿证: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湿胜则濡泄”。大凡湿邪导致的肌肤水肿、腹部胀满等症,多数与脾的病变有关。因为脾主运化,不仅运化水谷精微,而且运化水液,在水液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因而浮肿、腹满等水湿潴留之证与脾的关系最为密切。不论脾土壅滞之实证,还是脾气、脾阳不足之虚证,皆可导致。,实证多由于感受

33、湿邪,湿邪困脾,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液,水湿内停,此为外湿引发内湿,可见身重困倦、头重如裹、脘腹胀闷、肌肤水肿较甚,治宜化湿利湿,理气健脾。 虚证多由于脾气虚弱、脾阳不振,运化失职,水水湿内停,发为浮肿、腹胀,常伴有便溏、纳呆、形寒肢冷、倦怠乏味等阳气虚弱的证候。宜益气温阳利水。,(二)脾风证:相当于外感风邪之证。风性开泄,风邪袭表故多汗恶风;脾主肌肉、四肢,脾气弱则身体倦怠,四肢不欲动;脾主运化,脾运失健,则不欲食;脾色黄,鼻为脾之分部,脾病故鼻准头色黄。 素问经注节解云:“风为木化,脾所畏也,风木刑脾,肉腠不固,故脾亦多汗恶风也。脾病则气弱,故怠惰。脾主四肢,故不欲动。脾无力,故色薄而微黄

34、。不嗜食,脾病不知五味也。鼻居面中,属土,故验脾病者,其鼻必黄也。”,(三)脾热证: 实为湿热蕴脾。湿热外侵,或湿郁化热,湿热上蒸,则感头沉重,两颊疼痛。 湿热郁结中焦,则烦心、欲呕。 热盛于外则身热。 土邪乘水,脾病及肾,腰为肾府,所以腰痛不可俯仰。 湿热蕴脾,脾失转输则腹胀、泄泻。 湿热交争,浸淫于筋脉,则肌肉软弱无力,身体沉重。,湿热郁蒸,脾色外现,则发黄。治宜清热利湿。 (四)脾虚证与实证: 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 脾虚,运化失职,水谷不化,则泄泻、腹胀、肠鸣。脾主四肢,脾虚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则四肢软弱无力,甚至萎废不用。脾虚日久,气血生化之源不足,可致全身营养缺乏。 脾实

35、证多为湿邪、或湿热等邪气蕴结于脾,以致脾土壅滞,或内伤情志,导致脾气郁结。,七,【原文】 2350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长夏,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脾病者,愈在庚辛,庚辛不愈,加于甲乙,甲乙不死,持于丙丁,起于戊己。脾病者,日昳慧,日出甚,下晡静。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写之,甘补之。(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导读】,(一)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的生理特性是喜燥恶湿,脾主运化主要依赖于脾气、脾阳的作用,脾气旺盛,脾阳充足,运化正常,即叶氏所谓“太阴湿土得阳始运”。若湿气太过,土不胜水,则运化失健,宜用苦味之品,苦能燥湿,祛除湿邪,

36、常用厚朴、苍术、草果、黄连等。具体运用时,应根据寒湿、湿热的不同,选用苦温或苦寒燥湿之品。,苦温燥湿可用平胃散加减,苦寒燥湿可用黄芩、黄连、黄柏、茵陈、通草之类。伤寒论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所用药物均为苦寒之品,以清热燥湿。 (二)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写之,甘补之: 脾属土,土性敦厚,化生万物,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位居中而灌溉四旁,宜具冲和之性,才能润泽、长养全身。,在病理时,多因脾气不足或中阳不振,运化无力,导致脾失去冲和之性,宜用甘味之品。因甘味性缓,顺脾之好,故为补。常用黄芪、党参、白术、山药等。象四君子汤为补益脾胃常用之方,方中人参、茯苓、甘草均味甘,白术味苦甘。 又如小建中汤主治

37、“伤寒阳脉涩,阴脉弦,腹中急痛”,重用饴糖为君,甘草为臣,也是取“急食甘以缓之”之义。,因为脾为湿土,具有润泽长养、冲和之性,苦味能燥湿而违其性,苦与甘相反,所以为泻。 临床也可根据需要,将苦甘配伍使用。如伤寒论之调胃承气汤、黄芩汤、十枣汤等方,均将“苦泻之,甘补之”的治法巧妙配伍其中。 十枣汤中大戟、甘遂、芫花均属苦泄逐水之药,极易损伤中焦之气,故而配以大枣,大枣味甘,补益脾胃,以免峻猛泻下伤正。,八,【原文】 2352脾合胃,胃者,五谷之府。(灵枢本输第二) 2353脾合胃。(灵枢本藏第四十七) 2354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2455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

38、之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藏六府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藏府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素问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2456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素问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2457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2458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素问刺法论篇第七十二) 2359胃者,五脏六府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 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

39、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灵枢五味第五十六) 2360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写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写者也。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藏六府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素问五脏别论篇第十一) 2361五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藏之本也。(素问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2362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下至

40、三里。(灵枢海论第三十三),2363胃为之海。(灵枢师传第二十九) 2364胃者,太仓也。(灵枢胀论第三十五) 2366阳明常多气多血。(灵枢五音五味第六十五) 2367阳明者,五藏六府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素问痿论篇第四十四) 2368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经隧者,五藏六府,之大络也,(灵枢玉版第六十) 2369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藏六皆以受气,(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六) 2370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灵枢营气

41、第十六) 2371胃为气逆,为哕,为恐。(素问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2372人之哕者,何气使然?岐伯曰: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今有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入于胃,新故相乱,真邪相攻,气并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灵枢口问第二十八) 2373胃中热则消谷,令人县心善饥,脐以上皮热;胃中寒,则腹胀。(灵枢师传第二十九) 2374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入,谓之食亦。(素问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2375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灵枢胀论第三十五),2376胃病者,腹月真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 2377所谓恶闻食臭者,胃无气,故恶闻食

42、臭也。(素问脉解篇第四十九) 2378胃不和则卧不安。(素问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2379已食如饥者,胃疸。(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2380胃风之状,颈多汗恶风,食饮不下,鬲塞不通,腹善满,失衣则月真胀,食寒则泄,诊形瘦而腹大。(素问风论篇第四十二),2381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呻,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骭厥。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喎(,唇胗,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灵枢经脉第十) 2382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

43、,则生月真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导读】,胃位于腹腔上部,上口与食管相接处为贲门,下口与小肠相接处为幽门。胃又称胃脘,分为上、中、下三部:胃的上部为上脘,包括贲门;胃的下部为下脘,包括幽门;上脘与下脘之间的部分称为中脘。胃是机体对饮食物进行消化的重要脏器。胃与脾同居中焦,“以膜相连”(素问太阴阳明论),而且由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互属络,所以内经认为胃与脾相表里。,起于鼻翼旁(迎香穴),挟鼻上行,左右交于鼻根,旁行入目内眦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交,向下沿鼻柱外侧,入上齿中,出而挟口两傍,环绕口唇,向下交会于承浆穴,退回沿下颌骨后缘到大迎穴处,沿下颌角上行至耳,经过上关穴(客主人),沿发际

44、,到额前。分支:从大迎穴分出,下行至人迎穴,沿喉咙向下后行至大椎,折向前,入缺盆,深入体腔,下行穿过膈膜,属胃,络睥。直行者,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线,挟脐两旁,下行至腹股沟部气冲穴;分支:从胃下口发出,向下沿腹内,与直行之脉会合,而后沿大腿前侧下行,至膝膑,向下沿胫骨前缘至足背,入足第二趾外侧端(厉兑穴);分支:从膝下三寸分出,下行入足中趾外侧;分支:从足背(冲阳穴)分出,前行进入足大趾内侧(隐白穴),交于足太阴脾经。,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和腐熟水谷。胃主受纳,是指胃具有接受和容纳饮食的作用。饮食从口食入,经过食管,进入胃中,由胃接受下来,并容纳于其中,所以内经中称之为“太仓”、“仓廪之官”

45、、“水谷之海”; 又因为这些食物是化生气血的主要原料,是全身五脏六腑营养的主要来源,故内经中又称胃为“水谷气血之海”、“五脏六府之海”、“五藏之本”。 胃主腐熟,是指胃对食物的消化作用。,容纳于胃中的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变成糜样,在胃气的推动作用下传于小肠。所以说,胃主通降。素问五脏别论将胃与小肠、大肠等同属于“传化之府”,即是说明了胃有消化的功能。该篇还指出:“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反映了食物在胃肠中的传导过程,食物经胃的消化,下传于小肠。胃的受纳腐熟功能失常,可致纳呆、胃脘胀闷疼痛,或嘈杂、易饥等症。若胃气不能通降反而上逆,则出现嗳气、呃逆、恶心、呕吐、大便秘

46、结等症。,马某某,女,70岁。 因生日多食酒肉而发生呃忒,声震屋瓦,不得安宁。头之两侧太阳穴因打呃而酸痛。其人口苦而臭秽,且燥渴喜饮,腹满便秘,小溲黄赤。 辨为胃火上冲所致。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诸逆冲上,皆属于火”也。治当苦寒直折,令其火降则呃自止也。 黄连10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栀子10克,大金钱草20克,白花蛇舌草20克,龙胆草8克。,连服3剂,病衰大半。转方用黄连导赤汤,促使火热之邪从小便而出。 黄连10克,生地30克,木通10克,竹叶15克,生甘草6克。 服5剂而病瘳。(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1996:99) 王某某,女,50岁,干部,1987年9月2日初诊。多食易饥2年余,初起突

47、感食难用饱, 日进食四五顿仍感饥饿,每于夜间醒来还要加餐,一昼夜进食总量由原来的半公斤增至1公斤,至今已达1.2公斤,体重却渐,减。曾在西安市几家医院门诊及住院诊治,经多种检验排除了糖尿病及甲状腺亢进等,西医未能确诊,辞为不治。 转中医治疗亦近1年,多从中消论治,给予滋补之剂,效亦不著。患者遂失去治疗信心,已1年余未再治疗,近因病情有加重趋势,日进食2公斤多仍时感饥饿,四肢乏力,故来求余诊治。 察患者体瘦,面色略暗,大便自罹病以来一直干燥,脉细弦,舌淡红,苔灰白,尿黄,大便干结如栗。,分析此病多食而不多饮,尿黄而量不多,历两载有余,体虽疲而未致形削,尚可坚持轻工作,别无他苦。然究属何疾? 思之

48、有顷,恍然悟之,此当属“食亦”。素问气厥论云:“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入,谓之食亦”。正与此病切合。此患者胃热则消谷善饥,大便有热则便结,但因脾气虚弱,虽纳谷较多而不能较好地运化吸收水谷精微,故肌肉失养而形体反瘦。治宜清胃润肠,佐以健脾。 方用白虎汤合四物汤化裁。,知母10克,生石膏25克(先煎),炙甘草3克,苡仁25克,升麻9克,火麻仁25克,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水煎服。 服药12剂后,腹中饥饿感减轻,夜间不需加餐,大便转润,但停药则证复如初。遂于原方中加黄芩9克,枳壳9克,地骨皮12克,以加强清泄之力。 又服12剂后,病情变化仍不明显,且感口渴,考虑前方虽对证而清泄胃肠邪热

49、之力不足。故改用小承气、白虎及四君子汤化裁。 酒军6克,枳实10克,厚朴12克,知母10克,生石膏30克(先煎),炙甘草6克,苡仁30克,白术12克,沙参15克,麦冬12克。,服6剂后即显效,继续服12剂,各症渐消除,饭量正常,日进主食半公斤左右,二便转正常,近20天来体重较前增加5公斤,精神转佳,病已告愈。为巩固疗效计,宗前法加养阴之品,以防燥热复作。 麦冬10克,天冬8克,丹参18克,女贞子12克,酒军6克,枳实10克,厚朴12克,知母10克,生石膏30克(先煎),炙甘草6克,苡仁30克,白术12克。 连服6剂后停药,观察月余,前病未再复作,体健如常。(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奇症专辑1992:2

50、9),李某某,女性,年约六旬。1970年春,失眠症复发,屡治不愈。日渐严重,竟至烦躁不食,昼夜不眠,每日只得服安眠药片,才能勉强略睡一时。当时我在曲阜开门办学,应邀往诊。按其脉涩而不流利,舌苔黄厚黏腻,显系内蕴湿热。因问其胃脘满闷否?答曰:非常满闷。并云大便数日未行,腹部并无胀痛。我认为这就是“胃不和则卧不安”。要使安眠,先要和胃。 处方:半夏泻心汤原方加枳实。 傍晚服下,当晚就酣睡了一整夜,满闷、烦躁都大见好转。接着又服了几剂,终至食欲恢复,大便畅行,一切基本正常。(伤寒解惑论1978:144),内经脾胃理论对临床的指导意义,一、脾胃理论在临床各科的应用 内科方面:除了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外,其

51、它系统疾病,只要有脾胃虚、实病证的,采用调理脾胃的方法,均可收到显著效果。如张志诚氏用逍遥四君汤加黄芪随症加减治疗慢性肝炎100例,服药4060剂,结果痊愈(症状消失,肝功能正常,乙肝表面抗原转阴,肝体缩小在肋下1厘米以下,质软)61例,好转(症状减轻或消失,肝功能仍有异常)31例,无效8例,动物实验证明:四君子汤有保护肝细胞的作用。,神经系统方面 精神障碍、脑病、神经炎、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症、重症肌无力等,可依据“胃之支脉,上络心脑”和“脾藏营”、“脾主肌肉、四肢”的理论,进行治疗。如张华氏报道:用重剂补中益气汤(黄芪45克,当归30克,升麻、柴胡各10克)治疗有15年病程的癫痫患者54

52、例。结果一年以上不发者35例,两年以上不发者11例,另16例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在外科方面:如急性胰腺炎、溃疡病穿孔、急性胆道感染、急性肠梗阻、急性阑尾炎,以及手术后腹胀等,出现阳明腑实证,用清热通下;出现脾虚气滞,用健脾理气法,也有良好的效果,如毛长岭氏用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132例,其中胆囊收缩功能较差者61例、差者65例,无收缩功能者6例。结果治愈36例,好转67例,无效29例,有效率为77.3%,在皮肤科方面:如荨麻疹、慢性湿疹、皮肤瘙痒等,用健脾、益气、养血、袪湿法,每获良效。陈丽娜氏报道用加减三仁化湿汤(杏仁、厚朴、通草、地肤子、薏仁、砂仁、半夏、茯苓、竹叶、白藓皮、冬瓜仁

53、)治疗201例丘疹样寻麻疹。服210剂后,痊愈170例,因并发症加用其它药物治疗28例,无效3例。,在妇科方面:对经、带、胎、产以及其它疑难杂病,常以调理脾胃的方法而获良效。 有人介绍:功能性子宫出血80例中,属于脾不统血者31例,气不摄血者6例,用补中健脾法治疗,有效率达96%。 在儿科方面:调理脾胃对许多小儿疾病,如小儿营养不良、佝偻病、脑功能障碍综合症等效果满意。温振英氏报道用四君子汤为主预防婴儿营养性贫血,并与同龄同条件的空白组对照。,结果投药组营养性贫血的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为44%。两组差异显著。 在五官科方面:特别是口腔病,如唇、舌、牙及口腔粘膜等疾病,用健脾升阳散火,渗湿,往

54、往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肿瘤方面:认为肿瘤的发生与脾胃的关系十分密切,故调理脾胃是治疗肿瘤的重要环节之一,包括治疗各科癌症。 王淑兰统计,脾胃理论在8个科,9个系约160余种中西医病症中得到应用,说明脾胃理论在防治中的重要作用。,二、脾胃病常用十四法益气健脾法: 症:神疲乏力,食少、腹胀、便溏、舌 淡,脉细弱 方:四君子汤加味 补中升清法: 症:脾气虚腹部坠胀,内脏下垂等,方: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3060克) 温阳健中法: 症: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痛 甚,得食痛缓,食后腹胀,口吐 清水,脉迟缓 方:黄芪健中汤加减 温中化饮法: 症:脾胃虚寒胃脘或肠间振水声, 背寒如掌大,头晕,心悸、舌淡,苔白滑,方:苓桂术甘汤加味 温脾止血法: 症:脾胃虚寒便血,色黑、头晕、心慌、舌淡、脉弱 方:黄土汤加减 健脾理气法: 症:脾气虚弱腹胀、腹泻,舌淡、脉弱 方:七味白术散加减(四君子汤广木香、藿香、葛根防风,防风者,风能胜湿也),燥湿健脾法: 症:大腹胀满,不思饮食,口中粘腻, 嗳气或呕吐,或泻下,苔白腻,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