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低碳意识”调查报告#严选优质_第1页
大学生“低碳意识”调查报告#严选优质_第2页
大学生“低碳意识”调查报告#严选优质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学生“低碳意识”调查报告摘要:马克思提出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让我们意识到在科学技术发展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科技也正在破换环境,打破生态平衡。在科技发展的同时,我们应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我们不仅需要改变思维方式,更需要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低碳生活正是我们要践行的绿色生活方式。培养低碳意识是低碳生活的前提,因此,低碳意识的培养对于大学生具有重大意义。关键词:大学生;低碳意识;马克思主义一、 引言(一) 、调查背景及目的近年来,我国CO2排放量增幅过快,远比预期高。我国政府气候变化小组预计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4到2010年间为每年增长2.5%到5%。

2、但最新分析显示我国的年排放量增长率至少为11%。研究者最保守的预计是到2010年,我国的排放量将比2000年增加6亿吨。也就是说,我国未来几年中每年的排放增量比英国和德国目前的排放量都多。基于这一发现,迫切需要采取行动减少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庞大群体,也是将来建设社会的主力军,他们的低碳生活意识,从某种程度上讲,关系了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通过调查,让大学生们认识到,应提高自身的素质,多多了解低碳生活,身体力行的去实践低碳活动,消除攀比,浪费的行为,使保护环境,保护动物,节能减排这些环保理念应成为我们的行为准则。让低碳生活成为我们大学生的绿色生活方式。(二)回顾十八大胡锦涛在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表大会报告中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也应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低碳生活,为我们赖以生存地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二、 调查对象及调查方法(一)、调查对象本次调查是为了了解在校大学生,尤其是二工大在校大学生的低碳意识,践行低碳生活的情况,并对此作出分析,倡导大学生重视低碳。因此,调查对象以二工大在校大学生为主。(二

4、)、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为主,我们小组选取了100名本校在校大学生,通过做问卷对他们进行关于低碳意识和行动的调查。 三、 调查结果及其分析本次调查共发放了100张问卷,收回99张,有效问卷99张。其中大一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94.95%,大二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3.03%,大三大四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2.02%。男生占的被调查人数的52.53% ,女生占49.49%。本次调查对象多为大一在校生。(一)、大学生对低碳的关注低碳生活方式有利于节约能源,抑制气候变暖,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学生作为未来的主宰,更要坚持树立低碳生活理念,密切关注低碳,下面是大学生对低碳关注度的问题:大学生对低碳关

5、注度:从不关注占15.15%,较少关注占63.64%,经常关注占21.21%大学生对低碳的关注度还是集中在较少关注的部分,同时任有15.15%的同学不关注低碳,对低碳生活缺乏意识。而对低碳的关注度高的同学之占了21.21%。可见我校大学生的低碳意识还是有待提高。大学生是否知道政府在低碳方面的政策的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出政府做的大力宣传有了显著成效,有45.45%的同学知道低碳方面的政策,但这还不够,还有56.57%的同学他们无从知道或者不关心低碳,这部分人超过了半数,我们还应当加大力度宣传,让同学们意识到低碳生活对我们自身也同样重要,不要让他们存在“这与我无关”的思想。大学生认为增加在校学生低碳

6、环保意识的阻力的问题中,有75.76%的同学认为生活习惯难以改变。习惯,确实是个难以改变的东西,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点滴做起,逐步改变,有句广告说过“改变世界一点点,你也可以”。72.73%的同学认为缺乏有效引导,这的确是问题之一,因为还没有出台有效地措施,但我们还是要先从自身做起,大家互相督促践行低碳生活。上述数据表明,大学生对低碳的关注程度还不够,甚至有一小部分学生是从不关注的,虽然有大约半数的同学知道低碳方面的政策,但还是有多数同学认为生活习惯难以改变。低碳生活被认为是一种生活方式逐渐被大学生认同,但是实施的人群相对较少。这与我们还没有树立起完整的低碳生活的意识有关。我们发现了目前大学生在

7、低碳意识方面还存在的问题,如对低碳不关心,对低碳的政策不知道等,“低碳生活”首先提倡一种环保意识,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树立低碳意识,注意节约,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二)、大学生低碳行为由上图表可知,基本爬楼梯占被调查人数的9.09%,7层以上乘电梯的有18.18%,4层以上乘电梯的有48.48%,能乘就不走的占24.24%。对于平时使用电梯情况的调查可以很好的分析大学生是否有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做到了“低碳环保从身边小事做起”。然而调查显示,基本爬楼梯以及7层以上的才乘坐电梯的同学只占了27.27%。更多的同学选择四层以上就乘坐电梯,甚至2

8、4.24%的同学选择能乘到电梯就不走楼梯。爬楼梯不仅可以减少电梯的使用,起到低碳环保的作用,更能强健自己的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因此对于这样的现象我们应该做更多的引导和宣传,建议大学生多走楼梯,少乘电梯。在大学生一周打包饭菜次数的调查结果是:基本每餐打包占7.07%,10次以上占12.12%,较少打包占67.68%,从不打包占12.12%。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喜欢将食堂的饭菜打包到寝室食用,但是打包到餐盒往往是使用食堂的白色泡沫餐盒。调查显示,基本每餐都选择讲饭菜打包到同学占了7.07%,而更多的同学较少甚至不打包饭菜,显然在这方面我校的大学生还是较有低碳环保意识的。在低碳意识的践行中,大部分大

9、学生已经意识到打包饭菜用的白色泡沫餐盒会造成严重的污染,并自觉尽量较少打包,我们有了这个意识,并会把不打包的行为渐渐融入到生活中去。但在乘坐电梯的问题上,大学生们还没有意识到少乘电梯也是一种低碳行为,为了图一时的方便,把低碳抛之脑后,而爬楼梯不仅起到低碳环保的作用,还可以锻炼身体,一举两得。低碳行为可以贯穿我们的衣食住行,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能为节能减排贡献一分力量。在大学生这个高知识、高素质的特殊群体,让低碳行为扎根于生活中是重要的和必要的,只有我们以身作则,积极实践“低碳生活”,同时多向身边人宣传,让大家逐渐养成低碳行为,形成低碳习惯,才能共同建设我们美好、和谐的家园。(三)、低碳对大学生的

10、影响据调查问卷显示,有54.55%的同学认为低碳生活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生活;有22.22%的同学认为肯定会,说明他们已经有意识的了解低碳生活并开始在生活中实践低碳的标准。而13.13%的同学认为肯定不会有影响,说明低碳生活压根不在他们考虑范围内,这就需要政府和学校加大宣传,让他们了解低碳生活和他们的切身利益,明白低碳生活的重要性。随着对气候变化原因的热议,低碳生活渐渐被大学生接受,它的出现不仅告诉大学生,你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大学生们,你可以怎么做,低碳生活方式正影响着大学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低碳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进行自我约束、自我修养的方式。但并不是所有大学生认为低碳生

11、活能影响到他们,这也是低碳意识较弱的表现,加强低碳意识,就能深深体会到低碳对我们生活各方面的影响。四、 马克思主义与大学生低碳意识马克思在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中提出: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能够更多地创造出人们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但是,由于对科学技术应用不当等原因,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例如,在发展现在工业的过程中,违反自然规律,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环境污染,在农业生产中滥用农药、化肥导致土壤板结以及开发利用原子能所带来的消极后果等,都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马克思提出科学技术的

12、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让我们意识到在科学技术发展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科技也正在破换环境,打破生态平衡。在科技发展的同时,我们应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我们不仅需要改变思维方式,更需要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低碳生活正是我们要践行的绿色生活方式。培养低碳意识是低碳生活的前提,因此,低碳意识的培养对于大学生具有重大意义。形成低碳生活方式的首要前提是要具备低碳意识,有了低碳意识,才能真正做到保护生态平衡。低碳意识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应该是一种态度,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努力形成低碳理念,注意节电、节水,从点滴做起。其实,在生活中做到这些并不难,但是当每个人有意识去做并成为一种习惯

13、时,这个世界的碳排放量自然降低了,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也就能更好了。五、 小结通过这次实践,我们了解到现在的大学生认同低碳意识的养成,但只有少数践行低碳生活,总体来说认识尚未成熟,对于低碳意识的培养还有待提高。当前少数大学生只关注自身学习和发展,对环保和低碳缺乏必要的认识,没有低碳意识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反思,对此,学校应该充分重视大学生的低碳识意,可以开展各种低碳相关知识的讲座等,对大学生自身,应对自己定位进行重新认识,从自身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例如不用一次性塑料袋、竹筷牙签等,以爬楼梯代替坐电梯,不浪费粮食等,进一步增强自己的低碳意识,关注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总之,让每一个大学生都自觉树立低碳意识,践行低碳生活是我们面临的一项新课题,也是我们大学生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参考文献: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0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102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表大会报告,/ldhd/2012-11/17/content_2268826.htm3 中国发布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2年度报告,http:/news.xinhuane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