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高三5月三模理科语文试题 Word含解析Z_第1页
2015届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高三5月三模理科语文试题 Word含解析Z_第2页
2015届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高三5月三模理科语文试题 Word含解析Z_第3页
2015届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高三5月三模理科语文试题 Word含解析Z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默写。(1)竹外桃花三两枝,。(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2)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3)沉舟侧畔千帆过,。(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_,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5)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6)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密州出猎)(7)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8)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9)走进唐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人间的深情厚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的诗句,让我们感受到岑参对友人的牵挂不舍之情。1.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  炊烟袅袅岁月长坐在厨房里看母亲烹饪,一直是我的最爱。第

2、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百业萧条。复员后的父亲,在生活线上挣扎得很苦很苦。我们一家子,住在一所简陋的木屋里,原本养尊处优的母亲,日日为柴米油盐而忧。厨房非常简陋,有个土灶,被烟火熏得污污黑黑的,长年长日地张着愣愣圆圆的口。厨房一隅,一捆捆地堆满了薪柴。每到傍晚,母亲便会坐在厨房的矮凳上,拿着一把笨重的斧头劈柴。薪柴燃烧时,发出了一种很好闻的气味儿,母亲拿着一把蒲葵扇,猛力煽风,风势一强,火势便旺,那原来涩涩硬硬的柴,便在旺旺的火中转成了绚烂的金黄色。“沙沙沙”的声响,伴着菜肴的香味,飞满了整间厨房,兴味盎然地坐在一旁的我,总在这一刻强烈地感受到家的温馨。全家人坐在简陋的木桌旁,捧着沾了锅气的白饭大

3、口大口地吃着,总觉得扒入口里的每一口饭、每一筷菜,都是人间的美味。偶尔母亲做她的拿手好菜“芋头蒸扣肉”,便是家里的一桩大事。母亲把切成薄片的芋头和猪肉整齐地排在圆肚瓦钵里,让瓦钵耐心地在土灶上坐三四个小时。母亲是个极爱干净的人,可是此刻,坐在土灶前,头发凌乱,额上缀着成排的汗珠,双颊沾着灰兮兮的薪柴余烬,显得龌里龌龊的,然而,她清亮圆大的眸子,却闪着母性美丽的光辉。煮好的芋头扣肉,瘦肉泛红而肥肉晶莹,好似片状的璀璨宝石,整间木屋,都熠熠生光,把我们的童年,照得亮晃晃的。八岁那年,举家南迁到新加坡来,在火城租了一个房间,一家六口挤在里头。这时,煮饭炒菜,改用炭炉。当时,我们住的地方很杂,七八户人

4、家挤在一大层楼里,是非多得像灰尘。性喜清静的母亲,关起房门一家亲,迈出房门便独来独往。每天中午,默默地烹煮简单的膳食;傍晚时分,那寂寞的身影,更多了几分凄怆。有时候,母亲煮好了那一锅食物,便在房里和我们草草分食;留给父亲的那一份,盛在描了蓝色花纹的大碗里,装得满满、压得实实的。夜晚,父亲回来,疲惫和饥饿,明明白白地写在缠满红丝的双眸和微微下凹的双颊上。夜已深,重新起火烧炭加热食物已不可能,父亲只有将就着把全然冷却的食物囫囵吞枣地扒进口里。妻子倚坐桌边,孩子围在四周,一灯如豆,满室温馨。移居新加坡的最初几个年头,我们的生活像搁浅的船只,充满了彷徨的挣扎。慢慢的,水涨、船高、风来,船儿便一帆风顺地

5、驶进了人生的安全港湾里。我们搬家了,迁入金殿路的一所公寓里,有了煤气炉。经历了劈柴的艰辛、买炭的麻烦,体验了烧柴的狼狈、烧炭的琐碎,母亲对于“用手一扭、煤气便来”的这一份便利,涌满了感谢的情怀。每天烹饪过后,她总是仔细地把煤气炉拭个干干净净,让它长年长日洁亮如新。这时,烹饪对母亲来说,已乐趣大增,她买了许多菜谱,兴味盎然地大煮特煮。在煤气炉前立着的那个身影,终日散出像蝴蝶一样快乐的气息。桌子上摆着的菜肴,缤纷如孩子们的心。光阴是河,在潺潺潺潺地流动着时,不露痕迹地把长长长长的几十年岁月带走了。目前,白发斑斑的双亲,居住在一所宽敞的公寓里。煤气炉、烘烤炉、微波炉,一应俱全。前尘似梦。他们过去所走

6、的羊肠小道,长满了刺手的荆棘,所以,今日,坐在花团锦簇的阳台上,闻到扑面而来的花香,那种“苦尽甘来”的感觉,倍加强烈。我呢,一寸一寸地成长于他们前半生的岁月里,与他们共同尝过青涩的果子,对于今日含在口中的这枚蜜枣,当然也就倍加珍惜了!(尤金)【小题1】炊烟袅袅中,我们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答出两个主要方面)【小题2】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小题3】文章第段有什么作用?【小题4】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画直线句子的含义?2. 阅读汤小小的假如没有了小拇指一文,完成小题。在很多人看来,小拇指都是可有可无的,就拿玩手机来说,不管你习惯用大拇指还是用食指,或者用中指,反

7、正,都没小拇指什么事儿。它真是手指家族中最清闲最没用的一个小成员,就像阑尾,除了让人多份牵挂,其他的,纯属多余。事实真是这样吗?为了验证小拇指的功用,有人做了个有趣的实验,邀请一些男士和女士,让他们随意使用手机,发短信,查找联系人,浏览新闻,QQ聊天,想干吗干吗。而这个过程中,你知道你的小拇指在干吗?据观察,它没有如你所想的那样,在一边又清闲又无聊地观望,它比所有的手指更忙碌,因为它全程支撑着你的手机,它那薄而小的皮肤,就是一个超级稳定的固定架,让其他的手指可以天马行空,随意做自己喜欢的事。如果没有这个支撑架,情况会怎样呢?当所有参与试验的人,把小拇指刻意挪开时,他们首先发现,离了小拇指,真的

8、没什么大不了,所有的事依然可以照做。但紧接着,他们又有了新的发现:打字速度下降了,点击的位置不精确了,手机反应迟钝了,还一不小心就会从手中掉下来。实验的结果就是,小拇指能够帮你更好地玩转电子产品,那么,除此之外,它还有别的作用吗?连研究人员都曾经认为,在人类起源之初,大拇指的出现对于石质工具的使用和制作意义重大,是它推动了人类的发展,而小拇指,根本没有任何功劳。直到1988年,某研究团队研究了石器工具制造过程中上肢肌肉的运动水准,结果发现,只有依靠小拇指,人们才能抓紧石芯,才能制造出工具。也就是说,小拇指能够帮你保持手中物体的平衡,如果没有它,你就不可能抓牢手中的东西,连东西都抓不牢,大拇指再

9、神勇,也没有用武之地啊。其实,无论是抓石芯还是抓手机,小拇指的作用都基本相似,就是帮你固定物体并保持物体的平衡,而且,你要抓的东西越重要,小拇指使的力气也越大,反之,如果你抓一些无足轻重的东西,小拇指就会变得清闲起来,很多人端茶杯时,小拇指会优雅地翘起来,就是因为,小拇指觉得这件事不需要它出手,所以偷了会儿小懒。小拇指的重要性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根据它的特点,人们设计出了九宫格,也在电子产品编程时考虑它的使用习惯,继而开发出适合大拇指和小拇指滑动的产品,它不仅帮人固定物体,更推动和指导了创新的方向。连设计人员都如此重视你的小拇指,现在,你还会忽略它的存在,不用心保护它吗?(选自知识窗20

10、14年第9期)【小题1】阅读全文,简要概括小拇指的作用。【小题2】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2)文章第段开头的“据观察”,是否多余?请说出你的理解。【小题3】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小拇指觉得这件事不需要它出手,所以偷了会儿小懒”,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说明生动形象。B你要抓的东西越重要,小拇指使的力气也越大。C如果你抓一些无足轻重的东西,小拇指就会变得清闲起来。D在人类起源之初,大拇指的出现对于石质工具的使用和制作意义重大,是它推动了人类的发展,而小拇指,根本没有任何功劳。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8分)猫号刘元卿齐奄家畜一

11、猫,自奇之,号于人曰“虎猫”。客说之曰:“虎诚猛,不如龙之神也,请更名曰龙猫。”又客说之曰:“龙固神于虎也,龙升天须浮云,云其尚于龙乎?不如名曰云。”又客说之曰:“云霭蔽天,风倏散之,云故不敌风也,请更名曰风。”又客说之曰:“大风飙起,维屏以墙,斯足蔽矣,风其如墙何!名之曰墙猫可。”又客说之曰:“维墙虽固,维鼠穴之,墙斯圮矣,墙又如鼠何!即名曰鼠猫可也。”东里丈人嗤之曰:“噫嘻!捕鼠者固猫也,猫即猫耳,胡为自失其本真哉?”(选自应谐录)【注释】刘元卿:明代理学家、教育学家、文学家。著有应谐录,是一部笑话集。齐奄:人名。尚:崇高,这里是超过的意思。圮(p):塌坏,倒塌。东里丈人:丈人,老人家。东

12、里丈人是作者假托的人物。【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自奇之()(2)虎诚猛 ()(3)云霭蔽天()(4)请更名曰“风”()【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龙固神于虎也,龙升天须浮云,云其尚于龙乎?【小题3】东里丈人的话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2分)2. 阅读师旷撞晋平公一文,回答小题。(8分)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注】

13、 师旷:春秋时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对音乐有极深的造诣。 援:执持,拿。 衽:衣襟。 哑: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除:清除。戒:鉴戒。【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饮酣酣:(2)释之释:【小题2】师旷撞晋平公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1. 诗歌赏析(4分)漫成一首 (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小题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 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 C二、四两句分别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小题2】这首诗分别写了、四景,这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和谐的意境。(2分)2.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