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2资料_第1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2资料_第2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2资料_第3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2资料_第4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2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泊秦淮 杜牧,古诗欣赏,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思考: 1、你最欣赏这首诗的哪些句子?为什么? 2、你认为作者听到了什么? 3、这首诗实际上是批评谁?哪个字最有力度?,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写景夜景,交代时间、地点“近酒家”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抒发了作者的忧愤之情,名句欣赏: “烟笼寒水月笼沙”,写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岸沙。这是秦淮河美丽的夜景,着墨不多而风情毕现,意境非常淡雅。连用两个“笼”字,用字

2、妥帖而有韵味。烟、寒水、月、沙,都是最能反映秦淮河风貌的特有景致。,诗人在此用了曲笔。试想一下,歌女所唱,还不是为取悦寻欢作乐的达官贵人吗?可见“不知亡国恨”的是那些听歌的家伙。“不知”二字,凸现出诗人的感慨之深;一个“犹”字,凸现出诗人的忧愤之切。在杜牧看来,晚唐政局已经危机四伏,达官贵人不以国事为重,仍然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今日听亡国之音取乐,明日有可能自己就要上演亡国的悲剧。,本诗主题: 作者借古讽今,抨击了那些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绝句 李清照 生当做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评:诗中歌颂了项羽这位失败的英雄,同时也

3、隐讽赵构的昏庸和南宋政权苟且偷安。这既是咏史诗,也是言志诗。,李商隐(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贾谊,西汉著名的政论家,力主改革弊政,提出许多重要政治主张,但却遭谗被贬,一生抑郁不得志。 宣室:汉未央宫前殿的正室。逐臣:被贬之臣。贾谊被贬后,汉文帝曾将他召还,问事于宣室。才调:才华气格。 可怜:可惜,可叹。苍生:百姓。问鬼神:事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文帝接见贾谊,“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讽刺诗。诗的前两句,是欲抑故扬,汉文帝名为求贤,而无求贤之实。后两句以“不问苍生问鬼神”的事实

4、,鞭挞文帝不重视人才,感叹贾谊满腹才学却不被重用,只是为了满足文帝的好奇心。全诗显然寄寓着作者不能施展抱负的哀叹,感慨深沉。,“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前两句纯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 首句特标“求”、“访”(咨询),仿佛热烈颂扬文帝贤意愿之切、之殷,待贤态度之诚、之谦,所谓求贤若渴,虚怀若谷。“求贤”而至“访逐臣”,更可见其网罗贤才已达到“野无遗贤”的程度。 次句隐括文帝对贾谊的推服赞叹之词。“才调”,兼包才能风调,与“更无伦”的赞叹配合,令人宛见贾生少年才俊、议论风发、华采照人的精神风貌,诗的形象感和咏叹的情调也就自然地显示出来。这两句,由“求”而“访”而赞,层层递进,表现了文

5、帝对贾生的推服器重。如果不看下文,几乎会误认为这是一篇圣主求贤颂。其实,这正是作者故弄狡狯之处。,第三句承、转交错,是全诗枢纽。 承,即所谓“夜半前席”,把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于“不自知膝之前于席”的情状描绘得维妙维肖,使历史陈迹变成了充满生活气息、鲜明可触的画面。这种善于选取典型细节,善于“从小物寄慨”的艺术手段,正是李商隐咏史诗的绝招。通过这个生动的细节的渲染,才把由“求”而“访”而赞的那架“重贤”的云梯升到了最高处;而“转”,也就在这戏剧高潮中同时开始。不过,它并不露筋突骨,硬转逆折,而是用咏叹之笔轻轻拨转在“夜半虚前席”前加上可怜两字。可怜,即可惜。不用感情色彩强烈的“

6、可悲”、“可叹”一类词语,只说“可怜”,一方面是为末句 一篇之警策预留地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这里貌似轻描淡写的“可怜”,比剑拔弩张的“可悲”、“可叹”更为含蕴,更耐人寻味。仿佛给文帝留有余地,其实却隐含着冷隽的嘲讽,可谓似轻而实重。“虚”者,空自、徒然之谓。虽只轻轻一点,却使读者对文帝“夜半前席”的重贤姿态从根本上产生了怀疑,可谓举重而若轻。如此推重贤者,何以竟然成“虚”?诗人引而不发,给读者留下了悬念,诗也就显出跌宕波折的情致,而不是一泻无余。这一句承转交错的艺术处理,精炼,自然,和谐,浑然无迹。,末句方引满而发,紧承“可怜”与“虚”,射出直中鹄的的一箭不问苍生问鬼神。郑重求贤,虚心垂询,

7、推重叹服,乃至“夜半前席”,不是为了询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啊!诗人仍只点破而不说尽通过“问”与“不问”的对照,让读者自己对此得出应有的结论。辞锋极犀利,讽刺极辛辣,感概极深沉,却又极抑扬吞吐之妙。由于前几句围绕“重贤”逐步升级,节节上扬,第三句又盘马弯弓,引而不发,末句由强烈对照而形成的贬抑便显得特别有力。这正是通常所谓“抬得高,摔得重”。整首诗在正反、扬抑、轻重、隐显、承转等方面的艺术处理上,都蕴含着艺术的辩证法,而其新警含蕴、唱叹有情的艺术风格也就通过这一系列成功的艺术处理,逐步显示出来。,点破而不说尽,有论而无断,并非

8、由于内容贫弱而故弄玄虚,而是由于含蕴丰富,片言不足以尽意。诗有讽有慨,寓慨于讽,旨意并不单纯。从讽的方面看,表面上似刺文帝,实际上诗人的主要用意并不在此。晚唐许多皇帝,大都崇佛媚道,服药求仙,不顾民生,不任贤才,诗人矛头所指,显然是当时现实中那些“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封建统治者。在寓讽时主的同时,诗中又寓有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诗人夙怀“欲回天地”的壮志,但偏遭衰世,沉沦下僚,诗中每发“贾生年少虚垂涕”、“贾生兼事鬼”之慨。这首诗中的贾谊,正有诗人自己的影子。概而言之,讽汉文实刺唐帝,怜贾生实亦自悯。,无题 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

9、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小池 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自号诚斋野客,吉水南溪(今吉水县黄桥乡湴塘村)人。官至宝谟阁学士。南宋杰出的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为“南宋四大家”。杨万里一生爱国,但始终不得重用。晚年受宰相韩侂胄打压,忧愤而死,享年80岁,赐谥号文节。 杨万里在诗歌创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诗风。他创造的“诚斋体”,在中国诗歌史上独树一帜。平生著作丰富,作诗2万余首,现存诗4200余首。今存诚斋集有诗文133卷,

10、有杨文节诗集、杨文节易传、杨文节文集等著作。,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哲理诗,然后就能较快地知道,此诗诗人是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来表现这个深刻哲理的。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整体感知,这首诗作于绍熙三年诗人在建康江东转运副使任上外出纪行的时候。诗人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故一直不得重用,宋孝宗登基后,更被外放做官。作者途经松原时,见群山环绕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诗的前半部为议论,后半部为描摹。二者构成先果后因的内在联系。,写作背景,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初读课文,并试着翻译每一句诗。 思考: 1.表现出人生哲理的句子是哪一句?,

11、一山放出一山拦。,莫言下岭便无难,,(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便没有困难。),赚得行人错喜欢。,(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白白地欢喜一场。),政入万山围子里,,(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圈子里以后。),一山放出一山拦。,(当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又会将你阻拦。),品句明意,诗词解析,莫言下岭便无难,,第一句当头喝起,“莫言下岭便无难”,这是一个富于包孕的诗句,它包含了下岭前艰难攀登的整个上山过程,以及对所经历困难的种种感受。正因为上山艰难,人们便往往把下山看得容易和轻松。开头一句,正像是对这种普遍心理所发的棒喝。“莫言”二字,像是自诫,又像是提醒别人,耐人寻味。,赚得行人错喜欢。,第二句补足首句,“赚得

12、行人空喜欢”,“赚”字富于幽默风趣。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因此说“赚”行人是被自己对下岭的主观想象骗了。诗人在这里点出而不说破,给读者留下悬念,使下两句的出现更引人注目。,诗词解析,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三四两句承接“空喜欢”,对第二句留下的悬念进行解释。本来,上山过程中要攀登多少道山岭,下山过程中也会相应遇到多少道山岭。山本无知,“一山放过一山拦”的形容却把山变成了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它仿佛给行人布置了一个迷魂阵,设置了层层叠叠的圈套。而行人的种种心情意外、惊诧、厌烦,直至恍然大悟,也都在这一“拦”一“放”的重复中体现出来了。“放”、“拦”等词语的运

13、用,赋予“万山”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使万山活了起来。,请同学们有感情的再次朗读课文,结合译文,请思考:,1.这首古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表达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名句:,思考题:,1.通过环境的描写表现了人的心情与自然景色和谐相融的句子是: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2.那个字突出表现了“行人”被“赚得”后的失落神态?,“空”,3.试分析“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一句中“拦”字的妙处。,“拦”字形象的写出了山的动态感。用形象

14、的比喻,把山比作生活中的困难。,约客,赵师秀,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作者简介,赵师秀(11701219) 南宋诗人。字紫芝、灵芝,号灵秀,又号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注释,选自清苑斋集(南宋群贤小集本)。 约客:约请客人来相会。 黄梅时节:农历四、五月间,江南梅子黄了,熟了,大都是阴雨连连的时候,成为“梅雨季节”,所以称江南雨季为“黄梅时节”。意思就是夏初江南梅子黄熟的时节。 家家雨:家家户户都赶上下雨。形容处处都在下雨。 处处蛙:到处是青蛙。 有约:即邀约友人。 落灯花:旧时以油灯照明,灯心烧残,落下来时好像一朵闪亮的小花。落:使

15、掉落。灯花:灯芯燃尽结成的花状物。,黄梅时节家家雨 江南的梅雨时节雨水很多 黄梅时节:农历四、五月间,江南梅子黄了,熟了,大都是阴雨连连的时候,成为“梅雨季节”,所以称江南雨季为“黄梅时节”。意思就是夏初江南梅子黄熟的时节。 家家雨:家家户户都赶上下雨。形容处处都在下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长满了青草的池塘中蛙声不断 处处蛙:到处是青蛙。,有约不来过夜半 与客人有约在先,但过了夜半还不见人来 有约:即邀约友人。,闲敲棋子落灯花 无聊之时敲着棋子,震落了灯花 落灯花:旧时以油灯照明,灯心烧残,落下来时好像一朵闪亮的小花。灯花:灯芯燃尽结成的花状物。 落:使掉落。,诗文赏析,前二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

16、时令。“黄梅”、“雨”、“池塘”、“蛙声”,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仿佛细雨就在身边飘,蛙声就在身边叫。这看似表现得很“热闹”的环境,实际上诗人要反衬出它的“寂静”。,全诗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 一细节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可谓形神兼备。全诗生活气息较浓,又摆脱了雕琢之习,清丽可诵。,主题思想,黄梅雨时节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叫。诗人约来一位朋友来做客,可等到夜半也没有来。他只好一个人伴着油灯,无聊的敲着棋子。 语近情遥,含而不露地表现了作者的寂寞心情。,本诗写的是什么季节,描写了哪些事物?诗中景物渲染了什么气氛?,本诗描写江南春末夏初的夜晚 ,写了雨、池塘、蛙 。“家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