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垂教课件模板-012(共42)_第1页
名师垂教课件模板-012(共42)_第2页
名师垂教课件模板-012(共42)_第3页
名师垂教课件模板-012(共42)_第4页
名师垂教课件模板-012(共4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名师垂教 课件模板-12,名师垂教:胸胁隐痛、胃脘满闷、小腹灼热(月真)胀半年,胸胁隐痛、胃脘满闷、小腹灼热(月真)胀半年:,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中医研究室主任 余国俊 刘X X,女,56岁,1987年3月16日初诊。 患者12年前曾患过急性黄疸型肝炎,经治疗已痊愈。嗣后偶尔肝区隐痛,胃脘满闷,服疏肝和胃方药数剂,便可暂安。惟半年前因情怀不畅,加之操劳过度,致胸胁隐痛,胃脘满闷,小腹灼热(月真)胀加重,曾屡用小柴胡汤、丹栀逍遥散、半苓汤、滋水清肝饮等方药加减,服药60余剂,均少效验。,名师垂教:胸胁隐痛、胃脘满闷、小腹灼热(月真)胀半年,胸胁隐痛、胃脘满闷、小腹灼热(月真)胀半年:,患者自忖得

2、了不治之症,终日惶惧。但经B超、X光、胃镜等检查,均未发现病灶。 刻诊:午后胸胁隐痛,胃脘满闷,小腹灼热膑胀,嗳气频作,入夜加重;伴双目干涩,夜梦纷纭,口干苦,大便干燥;舌淡红苔薄黄欠润,脉弦细。 此乃肝肾阴虚合并肝气郁滞之证,治宜滋养肾,疏肝行气。予一贯煎合四逆散加味:当归10g,生地12g,枸杞丑2g,北沙参12g,麦冬15g,金铃炭6g,柴胡10g,白芍12g,枳壳10g,生甘草5g,炒枣仁10so 3剂。,名师垂教:胸胁隐痛、胃脘满闷、小腹灼热(月真)胀半年,胸胁隐痛、胃脘满闷、小腹灼热(月真)胀半年:,并告之以其病可治,亟宜移情易性,乐观开朗。 二诊:胁隐痛、胃脘满闷、小腹灼热膑胀减

3、轻;但胸部隐痛未减,大便仍干燥。上方加百合308,草决明20g,肉苁蓉20g,枳实易枳壳,3剂。 三诊:胸部隐痛及诸症均明显减轻,大便畅,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上方去金铃炭,加白蒺藜10g,服至自觉症状消失为止。,名师垂教:胸胁隐痛、胃脘满闷、小腹灼热(月真)胀半年,胸胁隐痛、胃脘满闷、小腹灼热(月真)胀半年:,3个月后患者介绍其亲戚来诊,言上方续服8剂后,一切自觉症状均消失。 【学员甲】老师治肝病,凡属肝肾阴虚的,必首选一贯煎,酌加数味滋肾填精药物,常获良效。但近来使用一贯煎合四逆散的治验也不少。 【学员乙】疗效不可否认,但容易贻人以话柄。因为这2首方子的功效和主治大相径庭,合并用之,在理论

4、上是不大说得通的。,名师垂教:胸胁隐痛、胃脘满闷、小腹灼热(月真)胀半年,胸胁隐痛、胃脘满闷、小腹灼热(月真)胀半年:,简而言之,一贯煎以大队阴柔药物滋养肝肾,少佐一味金铃子疏肝行气,使之补而不滞;四逆散则属阳刚之剂,专司疏肝行气。故而两方合用必有顾忌:若其证是以肝肾阴虚为主,使用一贯煎时合用四逆散,则有损气伤阴之弊;若其证是以肝郁气滞为主,使用四逆散时合用一贯煎,则有滋腻碍气之弊。 【老师】我认为要把眼光移向临床:临床上到底有没有肝肾阴虚与肝郁气滞两种病机共存,且都是主要病机的病证?请注意,我指的不是肝肾阴虚兼肝郁气滞,也不是肝郁气滞兼肝肾阴虚,而是两种病机共存并列,分不出孰主孰次的情形。,

5、名师垂教:胸胁隐痛、胃脘满闷、小腹灼热(月真)胀半年,胸胁隐痛、胃脘满闷、小腹灼热(月真)胀半年:,如本例患者,其胸胁隐痛、小腹灼热入夜加重,伴双目干涩,夜梦纷纭,口干苦等,显然属于肝肾阴虚;而其胃脘满闷、嗳气频作、小腹(月真)胀等,则又属于肝郁气滞。这两组主观性症状,患者的感受一样地苦不堪言;经反复询问,连她本人都分辨不清楚孰主孰次,医者就更难强为之区分了。治疗此证,若单同一贯煎(或酌加数味滋肾填精之品),其滋养肝肾犹可,但方中仅少佐一味金铃子疏肝行气,力薄势单,能希冀其除满闷消膜胀吗? 【学员丙】据柳州医话记载,一贯煎的功效是滋阴疏肝,主治肝肾阴虚,气滞不运,胸脘胁痛,吞酸吐苦,疝气瘕聚等

6、症。,名师垂教:胸胁隐痛、胃脘满闷、小腹灼热(月真)胀半年,胸胁隐痛、胃脘满闷、小腹灼热(月真)胀半年:,看来本方是滋养肝肾与疏肝行气两擅其长的,合用四逆散,似有蛇足之嫌。 【老师】果真如此吗?深究一下阴虚气滞的机理和证侯特征,或许有助于回答这一疑问。何谓“肝肾阴虚,气滞不运”? 内经上说,“阴虚则无气”,就是说阴液亏虚,不能化气;气少,则难以推动血行而濡润脏腑经脉,故而产生胸脘胁痛。,名师垂教:胸胁隐痛、胃脘满闷、小腹灼热(月真)胀半年,胸胁隐痛、胃脘满闷、小腹灼热(月真)胀半年:,这种疼痛并不剧烈,不过为隐痛或绵绵作痛而已。可见柳州医话所谓的“气滞”,当责之气少;气少,又当责之肝肾阴虚。因

7、此治疗这种“气滞”,只能在滋养肝肾阴液的基础上,少佐行气而不伤阴之品,俾其补而不碍运。若惟事滋阴,而不少佐行气之品,便成“呆补”了。话又说回来,本例患者的一派气滞症状,可否归咎于气少呢?从其胃脘满闷,嗳气频作,小腹(月真)胀而极端难受来看,显然是合并有肝郁气滞的病机。,名师垂教:胸胁隐痛、胃脘满闷、小腹灼热(月真)胀半年,胸胁隐痛、胃脘满闷、小腹灼热(月真)胀半年:,而肝郁气滞,绝不是气少,而是气多、气盛。由此还不难理解:前面说的气少,乃是生理之气少;而本例之气多而盛,则是病理之气多而盛。如果这种解释不谬,则合用四逆散就不是蛇足了。 【进修生甲】我注意到患者服初诊方3剂后,胁隐痛、胃脘满闷、小

8、腹灼热膑胀等均减轻,但胸部隐痛未减,大便仍干燥。我原以为老师在二诊方中可能要加用麻仁丸及活血通络药物,不意仅加入百合、草决明、肉苁蓉,枳壳改用枳实之后,胸痛即缓,大便亦畅,是何道理? 【老师】肝病出现胸部隐痛,乃因肝的经脉上贯膈而注肺。,名师垂教:胸胁隐痛、胃脘满闷、小腹灼热(月真)胀半年,胸胁隐痛、胃脘满闷、小腹灼热(月真)胀半年:,但治肝不效,当考虑肺金同病。本例肝肾虚火灼肺,肺燥络伤而隐痛;肺热下移大肠,肠燥津乏,故大便干燥。乃加百合清润肺络,加草决明、肉苁蓉合枳实润肠通便,经验证明,凡胸部隐痛之属虚火灼肺,肺燥络伤者,重用百合多能很快止痛;而肠燥津乏之便秘,重用草决明、肉苁蓉,少佐枳实

9、以润肠通便,多无通而复秘之虞,这是优于麻子仁丸之处。,名师垂教:胸胁隐痛、胃脘满闷、小腹灼热(月真)胀半年,胸胁隐痛、胃脘满闷、小腹灼热(月真)胀半年:,【进修生乙】我一直在思考:本例虽然合并有肝郁气滞的病机,但肝肾阴虚之象十分显著,因此合用四逆散还是有点偏燥,难道不可以改用较为平和的疏肝气药物吗? 【老师】四逆散由柴胡、白芍、枳实、甘草4味药组成,哪一味是偏燥的药物呢?即使担心柴胡摻俑我鯏,但方中寓有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以济之。,名师垂教:胸胁隐痛、胃脘满闷、小腹灼热(月真)胀半年,胸胁隐痛、胃脘满闷、小腹灼热(月真)胀半年:,可见本方“偏燥”之说,是一种误解。 附带说一下,一贯煎中的金铃子,

10、性寒,味极苦而劣,颇难下咽,只宜少用暂用,切不可多用久用。魏柳州虽创制了本方,但细观其医案,多不用金铃子,而改用白蒺藜,大概也属于一种反思吧。 【进修生丙】听说老师近年来使用一贯煎合四逆散的治验不少,不知曾治疗过哪些疾病? 【老师】治过急性肝炎恢复期,慢性肝炎,肝炎后遗症,妇女及男子更年期综合征,慢性附件炎,神经官能症等等。,名师垂教:胸胁隐痛、胃脘满闷、小腹灼热(月真)胀半年,胸胁隐痛、胃脘满闷、小腹灼热(月真)胀半年:,这些都是西医病名,不要让它们束缚住自己的头脑。临床上只须观其脉证,如确属肝肾阴虚合并肝郁气滞者,用之可以收敏效。,名师垂教:长期低烧,长期低烧:,长春中医学院教授 肖永林

11、患者赵X X,女,23岁。1976年12月初诊。 该患系X X医科大学X X临床医院X疗区的护士,因长期低烧而住本医院本疗区治疗。已住院很长时间,无明显效果。诊见患者形体消瘦,面色黄白少华,口唇淡润,呈疲惫无力状。自言低烧已很长时间,体温经常在37?7。,名师垂教:长期低烧,长期低烧:,5之间,很少升至38。经多种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未查出原因,自感身体疲乏,懒动懒言,动甚则疲倦、气短,或有汗出,食欲不振,强食则胀满不消,嗜卧喜静,四末经常清冷。视其舌淡少华,苔白薄而润,脉弱无力。询问其他症情,言无头痛身痛之感。虽有低烧,而不恶热,反有阵阵畏寒之感,得温暖则消除。,名师垂教:长期低烧,长期低烧:

12、,无心中烦热、口渴等症,大便基本正常,有时稍溏,小便清利,经期大致正常,唯血量时多时少而色淡。似属气虚发热,遂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党参15g,生黄芪20g,白术15g,茯苓15g,当归15g,甘草10g,升麻5g,柴胡5g,陈皮10g,麦芽15g。水煎3次,合并滤液分3次服,为1日量。,名师垂教:长期低烧,长期低烧:,3剂后,自觉食欲好转,饮食增多,其他症状如前。 又2剂后,除饮食增加外,又觉身上有点气力,已不像从前那样疲惫不堪。 继续服前方数剂,体温降至36。5,疲乏无力、短气等症皆大有好转。根据现在的情况,患者与疗区的领导研究,决定出院回家服药休养。嘱其服用人参健脾丸与补中益气丸,补益脾气,

13、以培根本。,名师垂教:长期低烧,长期低烧:,继续服上述2种丸药至春节,身体完全复原,从未发热,容光焕发,精力充沛,与1个半月以前完全判若两人。 【医生甲】此患者长期低热,老师根据什么辨为气虚低热呢? 【老师】临床上,长期低热的患者不少,导致长期发热的原因很多,证情也较复杂。 此患者之长期低热,所以诊为气虚发热,主要是因为其有一派脾虚气弱之候。,名师垂教:长期低烧,长期低烧:,首先,对长期发热,应辨明其为外感发热,还是内伤发热。此患者既无实热之表现,也无湿热之征象,更无毒热(如疮痛)之证侯。故基本上可以排除外感之实热。那么,此病之发热只能属于内伤发热之范畴。 其次,在内伤发热中,也有虚、实两类,

14、也应辨明。此患者,既无外伤、出血之病史,也无痛有定处与刺痛之症状,口唇舌质又无青紫及瘀斑之现象,则其发热非瘀血发热可知。,名师垂教:长期低烧,长期低烧:,患者无恚怒不遂而致气滞肝郁之因,也无胀闷易怒、太息之征,又无经期腹痛乳房胀痛之症,则气滞肝郁化火之发热也可排除。剩下的只有在虚证中进行辨别了。 因虚而致之发热,有阴血不足与阳气虚衰之不同,皆为虚热之属,也称虚火。丹溪所说的“实火可泻,苓连之属;虚火可补,参芪之属”的“虚火”,即属此类。,名师垂教:长期低烧,长期低烧:,更确切地讲,参芪之属所治的虚火,必为气虚无疑。 阴血不足之发热,由于阴虚不足以涵纳阳气,而阳气独亢,故多出现五心烦热(即手足心

15、发热,心中烦热),多梦失眠;而此患者五心不烦热,且嗜卧多眠。阴虚之发热,由于阴液不足则欠于濡润,故多口唇焦干而红,咽燥;而此患口唇淡润,不红不干,且无咽燥之感。,名师垂教:长期低烧,长期低烧:,知其并非阴(血)虚发热。该患者明显地表现出身体疲乏,四肢倦怠,懒动懒言,动则益甚,则其为脾气虚衰已属无疑。故在治疗时,采用补中益气之法而获效。从其服药后的效果看:首先表现出来的是食欲转佳,饮食增多。说明中气渐旺,脾升胃降之功渐复。饮食一增,则谷化精微,机体得养,故逐渐感觉有了力气。,名师垂教:长期低烧,长期低烧:,以后才逐渐体温下降恢复至正常。可见欲治气虚发热,必先补益中气,使脾胃之气得复,能纳能化,谷

16、气日充,则热可自退。若一见发热,而不辨其属虚属实,在气(阳)在血(阴),而一概施以寒凉继以滋润,不唯难于收功,恐反益增其疾。 【医生乙】阴血虚则热,阳气虚则寒,这是一般的规律。而气虚反能发热,应该怎样理解呢? 【老师】阴血虚而热自内生,阳气虚而寒从中起,易于为人所理解。,名师垂教:长期低烧,长期低烧:,气虚反能发热,确实难于说明其机理。但在临床上,由于气虚而导致的发热,确实存在,有致长期低热者,也有长期高热者。 首先,应当明确,气虚发热之气虚,是指脾胃气虚而言。造成脾胃气虚之原因,主要为饮食失节,劳役过度,忧伤思虑等。但对脾胃气虚为什么能导致发热,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说

17、法,并对这些说法提出我们的看法: 一是认为脾气虚陷,中焦虚寒,虚阳外浮而致发热。,名师垂教:长期低烧,长期低烧:,但从临床来看,很多气虚发热的患者,并无中寒之象,所以说因中焦虚寒而致虚阳外浮之说,似属无据。何况在治疗时,又很少应用温中散寒,引火归原之药! 二是认为脾胃气虚,谷气下流而蕴为湿热,使下焦阴火上冲而致发热。此说与上说正属相反,前者为虚寒,而此则为湿热。如若为湿热内蕴,或在便溺时,或在舌苔上必有湿热之象。,名师垂教:长期低烧,长期低烧:,而治之者,必先治其湿热,而后发热之症方能渐退。可是临床上,气虚发热的患者,往往既无湿热之表现,而又无需使用清利湿热之药,只宜甘温升举之剂而气虚得补则发

18、热自退。况清利湿热之品是以祛邪为主,绝非脾气虚陷之可用。因而此说也似属不符。 三是认为气虚而卫气不固,因之易于感受外邪,正邪相搏而致发热。,名师垂教:长期低烧,长期低烧:,此说显然属于外感而致之发热,绝非内伤发热之属。尽管补中益气汤可用于气虚外感证,有益气解表之功,但不能因此而将气虚发热与因气虚而外感之发热混为一谈。况且气虚发热往往为长期发热,又无表证可察,与气虚外感之时常感冒,有外感则发热,无外感则不发热者显然不同。 四是认为脾胃气虚,健运失职,不能生血,血虚而致发热。,名师垂教:长期低烧,长期低烧:,这种说法实是将气虚发热与血虚发热混为一谈。 五是认为阳气不足,不能腐热水谷,而致阴虚,阴虚则热。上两种说法,为气虚导致血虚,一为气虚导致阴虚。阴血不足不能配阳,阳气偏亢而发热。若说脾胃气虚不能腐熟,运化水谷而致阴血不足,为临床所常见。治之者,或补气而生血,如当归补血汤;或培土而养阴,如资生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方:白术、山药、内金、玄参、牛蒡子)。,名师垂教:长期低烧,长期低烧:,上方皆是在用补脾益气之药的基础上,或加补血之药,或加滋阴之品。这与以温补升提宜畅之药为主的补中益气汤等,不能同日而语,因而上两种说法也属似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