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的儿童观及其启示_第1页
杜威的儿童观及其启示_第2页
杜威的儿童观及其启示_第3页
杜威的儿童观及其启示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杜威的儿童观及其启 Deweys View on Children and Its InspirationAbstractDeweys views on children is particular. He stands on childrens interestsHe plays emphasis on the different kinds of education to find childrens potentiality so that it can promote overall education.Key words: Dewey; view on children ; edu

2、cation;inspiration摘要:杜威的儿童观具有很多独到之处,它立足于儿童的个性和兴趣以及实际特点。强调通过各方面的教育充分发掘儿童的潜力和兴趣以促进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关键词:杜威;儿童观;启示儿童观指人们对待儿童的看法和态度,即人们如何看待儿童,如何认识儿童。不同的儿童观将会直接影响人们在教育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和行为。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儿童观。在古代蒙昧无知的社会张,人们没有儿童的概念,没有认识到儿童与成年人之间的区别,也就没有儿童观。随着社会的发展,渐渐地产生了对儿童的不同的看法。在西方文艺复新,重新认识人、肯定人性,提倡人性的解放,提倡自由;于是就形成了新的儿

3、童观。西方儿童观的产生以卢梭为代表。卢梭提出了以儿童为本位的儿童观,主张儿童的自然发展。20世纪受欧洲新教育运动的影响,美国产生了进步主义教育,杜威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杜威从心理学的角度进一步阐述了以儿童为中心的理论。杜威的教育思想对人类教育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在阐述的过程中分析了以前的教育家的思想,柏拉图、卢梭,赫尔巴特等等杜威的教育思想至今还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分析杜威的儿童观以及对当今社会教育的影响。一,未成熟性意味着儿童具有发展的潜力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杜威论述了儿童的未成熟性。他将儿童的未成熟性作为儿童生长的首要条件。他认为儿童虽然是未成熟的,但这并不是儿童的弱点。杜威指责人们因为

4、初生婴儿既无知,又无能,又处于未成熟的状态必须依靠成人的抚育,这便是儿童的弱点。实际上这里酝酿着儿童成长的能力和要求,因而是儿童具有可塑性。他说,我们如果不用比较的观点,而用绝对的观点来看,未成熟性是一种潜力,一种积极的势力。一般生物初生不久就能啄食、行走,儿童需要长期抚养才能独立生活,表面儿童居于弱势,殊不知这较长的生长时期蕴藏着使他们学习较复杂而高深的学习的可贵的潜能。因此一般动物仅能被环境所制约,人类则不仅能适应环境,还能改造环境。这种潜力是的儿童具有各种能力。儿童具有四种本能,分别是;一种是语言和社交的本能;一种是制作的本能;一种是制作的本能;一种是研究和探索的本能;一种是艺术的能力。

5、这四种本能最重要的是动手的能力,初生儿童就禀赋爱好活动的性能,并且依靠活动结果带来的苦乐而调整期活动和控制其活动,借以适应环境的需要。由此杜威提出了“做中学”的观点。正是因为儿童是有能力的,反映在教育上应当尊重儿童的天赋,强调学校生活应以儿童为中心,强调学校生活应该与儿童的生活相联系。二,儿童是未成熟的个体需要教育来适应社会生活杜威在多个命题中都提到儿童的未成熟性。在“儿童与课程的命题中”杜威指出,在教育基本过程中最基本要素是 未成熟的、没有发展的人;在教育是生活的需要的命题中,杜威指出,这些未成熟的成员,必要不仅在形体方面保存足够的数量,而且要教给他们成员的兴趣目的、知识、技能和实践;否则它

6、将停止群体特有的生活。杜威将儿童的不成熟性作为教育的前提,儿童要适应社会生活必须通过教育而获得生活的基本技能。在教育即生长的命题中他提到生长的首要条件是未成熟状态。他并没有将儿童的未成熟性看作成长的弱点而是看作发展的条件之一。杜威将儿童的未成熟性作为他的理论展开的着眼点,视为实施教育的前提和条件。在保守的教育和进步的教育这一命题中他再次提到,“从教育上说,儿童未成熟状态的很大优点,就是使我们能解放儿童,使儿童不走过去的老路”。儿童的未成熟性是理解杜威理论的重要条件,只有理解了这个条件,才能理解为什么要“以儿童为中心”。三,兴趣是统一的活动,兴趣是儿童教育的起点兴趣是杜威论述的一个重要的命题。在

7、兴趣与训练中,杜威首先从字面分析了“兴趣”的三种意义,即活动发展的全部状态、预见和希望得到的客观结果、个人的情感倾向。他又分析指出“兴趣”在英文词源上含有居间的的意思,即把两个本来远离的东西联系起来。因此对于教育者来说,通过使学生了解存在的联系,从而使材料与兴趣,这不过是一种常识。在教育中的“兴趣和努力命题中”,杜威通过分析兴趣和努力在儿童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指出全部付出努力的学习是毫无意义的,没有兴趣引起的活动从心理学上说是不可能的,努力特别是不愉快的努力是能量的分裂,而真正的兴趣是自我通过行动与某一对象融为一体的伴随物,并得出结论;兴趣就是统一的活动。 在“我的教育信条中”,杜威全面地论述了

8、兴趣的意义与作用。他认为兴趣是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和象征,通过观察儿童的兴趣可以知道他们进入了什么阶段,据此进行的教育将更为有效,而忽视儿童的兴趣,将减弱心智的好奇性和灵敏性,压制了创造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众所周知的教育格言。但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和运用这句话。杜威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其教学实践所得的兴趣理论,可以为我们提供更深的视角,正视学生的兴趣,从学生的兴趣角度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四,儿童的教育应该具有完整性和统一性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认为教育是为成人生活作准备的。杜威批评了这种观点,他认为这种学说强把成人的观点灌输给缺乏理解力的儿童,使他们认为观点抑制了儿

9、童的观点,是对儿童的虐待;造成了儿童与课程的分离。杜威多次批判了传统教育哲学二元论为基础所造成的儿童学校生活与实际生活的分离、科学与人文的分离、劳动与闲暇的分离、职业与文化的分离等等。这实际上力图反映儿童实际生活完整统一的思想。在“教材性质”,“劳动与闲暇”等命题当中都体现了杜威的完整性与同一性的教育思想。教育应当培养完整的个人。他指出教育首先应当是人类的,只是随后才是专业的。又说教育如果只是传递技能,这种教育是不自由的,不道德的。他极力反对传统的教育只注重培养儿童的技能,而忽视儿童作为个人的需要而应接受的相关教育,提出在教育中培养完整的人的要求,这样的人是会工作而且懂得享受自由的人,应该是体

10、力拉动与脑力劳动兼顾的人。在我国现代教育中仍然有“传统教育”的痕迹。教育过程中以社会的,学校的、家长的、老师的需要而替代了学生的自身需要,而造成了学生不能自由地发展。同时也使得儿童身心分离,上课注意力无法集中、对学习缺乏兴趣。在我国长期以来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使得学生成为了考试的工具而缺乏实际工作的能力,生活的能力,更为严重的现象是学生自己的生活无法自理。另外在我国职业教育中只注重培养儿童的工作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而忽视了文化素质的培养。学生虽然是较强的操作能力,但是在文化、文学方面的知识匮乏;最基本的文化知识停留在初中的水平。一些学校只开设与专业有关的课程,围绕着专业转。这样会使即将走向社会的学生缺乏基本的知识。同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相违背,与人的全面发展相违背。在杜威看来劳动与文化是统一的,并不是对立的。在以文化为中心的课堂缺乏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每天上课围绕着书本转,考试考什么学校上课就学什么。在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中,考试就能说明一切,家长、教师都向学生成绩看齐。从小学到中学、大学每堂课都向学生传授的是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上课教师满堂灌,学生在下面听,记记笔记,这是传统的课堂模式;很少涉及到能力的培养。在平时课后也缺少训练,除了大学的实习、实训之外没有其他任何相关的训练。这也是当今社会我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