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韶 关 学 院课 程 论 文题 目:食源性疾病及其预防措施学生姓名:钟力锋学 号:071102341053系(院):英东食品与科学工程学院专 业:食品系班 级:07食品一班 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黄国清 起止时间:2010年16月 2010年19月(教务处制表)目录1 概述21.1 食源性疾病的定义21.2 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的联系与区别21.3 食源性疾病的分类32 食源性疾病病况33 食源性疾病发生的致病因素33.1 细菌及其毒素33.2 病毒43.3 真菌及其毒素43.4 寄生虫和原虫43.5 有毒动植物43.6 有毒有害的化学品43.7 不明原因的致病因子44 生活中造成食源性疾病的危
2、险因素54.1 不良饮食习惯54.2 不健康的卫生行为54.3 不科学的食品生产、加工、采购和贮藏54.4 不科学的烹调方式54.5 共餐或聚餐54.6 误食有毒的动植物54.7 摄食受到化学品污染的食物54.8 猎奇54.9 饲养宠物不当64.10 缺乏认识65 食源性疾病的防控措施65.1 改变不良饮食习惯65.2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行为65.3 加强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6参考文献7食源性疾病及其预防措施摘要:社会和工业化发展的负面影响,使得食源性疾病事件的发生频率不断提高,食源性疾病是当今世界上最广泛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另一方面随着贸易规模的扩大,食品可作为载体传播各类食源性病原,增加某些
3、食源性疾病爆发的危险性。本文主要是让读者能够对食源性疾病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掌握相关预防措施。【1】关键词:食源性;疾病;预防;措施Food Source disease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negative impact of industrialization, making the occurrence of foodborne disease continue to increase the frequency of foodborne disease is the
4、worlds most widespread public health problems. On the other hand with the expansion of trade, food can be used as carrier of all kinds of food-borne pathogen transmission, an increase of certain food-borne outbreaks of disease risk. This article is for readers of foodborne disease can have a clear g
5、rasp of the relevant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preventive measures.Key words: food-borne, disease, prevention, measures1 概述1.1 食源性疾病的定义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进入人体的致病因素,使人体患感染性的或中毒性的疾病,它包含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食源性病毒感染以及经肠道感染的寄生虫病等五种。2其基本特征是:潜伏期较短;病人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发病与食人某种食物有关;有明显的季节性。【3】1.2 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的联
6、系与区别“食物中毒”一直作为预防医学和食品卫生学的专业术语。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认为“食物中毒”的提法不确切,认为以“食源性疾病”表示各种经食物传播的疾病更为确切和科学。1984年WHO将“食源性疾病”作为正式的专业术语,以代替历史上使用的“食物中毒”。对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病因认识与名称的变化,反映了人类对食物传播引起的一类疾病的长期的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3】1.3 食源性疾病的分类目前国际上一般将食源性疾病分为两类,一类是由食物中生物和化学因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另一类是由食物中生物因素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病。目前已知有200多种疾病可以通过食物传播。已报导的共有250多种致病因
7、子,其中大部分为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毒素、金属污染物、农药等有毒化学物质引起的中毒性疾病也很常见。【4】2 食源性疾病病况【5】由食品污染而引起的疾病是当今世界上最广泛的卫生问题之一,据报告,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第二位。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粮农组织(FAO)报告,仅1980年一年,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5岁以下的儿童,急性腹泻病例约有十亿,其中有500万儿童死亡。英国约有1/5的肠道传染病是经食物传播的。美国食源性疾患每年平均爆发300起以上。1972年至1978年美国由于食源性疾患死亡病例达80例,其中肉毒中毒死亡30例。 我国目前尚无统一的食源性疾
8、患报告的数据。从1953年全国建立卫生防疫站以来,相继建立了传染病报告和食物中毒报告制度,历年来我国法定报告的传染病发病率以肠道传染病为首,随着城市自来水和农村改水的发展,近年来肠道传染病的水型暴发已不多见,主要经食物传播。我国食物中毒报告的发病率,自1983年食品卫生法(试行)以来大幅度地下降,但仍占人口的7/10万左右。上海市1988年春,由于食用不洁毛蚶造成近30万人的甲型肝炎大流行,这是一次典型的食源性疾病的大流行。东南沿海地区每年都要发生食用河豚鱼中毒死亡事故,仅上海市80年代每年死亡人数达20人左右。尤其严重的是近年来不法食品商贩用工业酒精兑制白酒引起甲醇中毒列亡事故履禁不绝,19
9、96年6、7月间云南省曲靖地区发生饮用白酒导致恶性甲醇中毒事件,中毒192人,死亡35人;1988年春节期间,山西朔州和大同市灵丘县又发生不法食品生产经营者用甲醇勾况散装白酒,发生严重的甲醇引起的食物中毒,导致296人中毒住院治疗,其中27人死亡。上述二起食物中毒事件,是利用非食品原料非法生产加工食品造成食源性疾患的典型案例。3 食源性疾病发生的致病因素【6】3.1 细菌及其毒素 主要有沙门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空肠弯曲菌、病原性大肠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变形杆菌等,是发展中国家最主要的食源性危害。细菌的致病物质包括侵袭力、内毒素、肠毒素、生物活性酶
10、以及细菌的某些特殊结构。其致病机制主要是侵袭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抗吞噬、分泌肠毒素和侵袭性酶等。 3.2 病毒 如甲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禽流感病毒等。其致病机理主要是病毒蛋白的毒性作用,阻断宿主细胞生物合成,破坏宿主细胞溶酶体,损伤宿主细胞器等。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病毒在感染性腹泻中越来越占有重要位置。荷兰学者的一项研究显示,2世纪的最后6年,发达国家80以上的胃肠炎爆发是由病毒所致。 3.3 真菌及其毒素 如黄曲霉毒素、棕曲霉毒素A、伏马菌素等。真菌中毒与一般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不同,主要由真菌毒素引起,因受环境条件影响,发病有地区性和季节性特征,无传
11、染性。有资料表明,我国粮食中污染的霉菌毒素种类多,检出率高,仅玉米中伏马菌素的污染就高达2785。 3.4 寄生虫和原虫 如吸虫(华支睾吸虫、卫氏并殖吸虫)、绦虫(链状带绦虫肥胖带绦虫)、线虫(似蚓蛔线虫、旋毛形线虫)、叶足虫(溶组织内阿米巴)等。寄生虫感染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并受经济状况、科学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等社会因素的影响。 3.5 有毒动植物 如河豚鱼、鲭鱼、麻痹性贝类、毒蘑菇、藻类毒素等。对该类有毒物质,我国研究较晚,目前进展较慢。此类中毒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虽然发病率较低,但发病严重,常常引起患者死亡。 3.6 有毒有害的化学品 如重金属、有机氯化合物、有机磷化合物、亚硝酸
12、盐,食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致癌物如配制酱油中的氯丙醇、油条和饼干中的丙烯酰胺、蔬菜中残留的甲胺磷、猪肉中残留的克伦特罗(瘦肉精)等,都对人们健康构成巨大威胁。 3.7 不明原因的致病因子 由于环境因素的变化,时常发生一些不明原因的食源性疾病。据我国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控网络统计,不明原因的食源性疾病约占10。4 生活中造成食源性疾病的危险因素【7】4.1 不良饮食习惯生食:摄食生鲜水产品、水生植物或已受到污染的沾酱菜属危险饮食行为。腌制食品:好吃盐渍、糖渍、醋渍的凉拌菜、酸菜和泡菜等可导致亚硝酸盐在体内蓄积。烧烤:煎炸烧烤类食物和带血丝的烤牛、羊肉,不仅没有杀灭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还增加了3,4一苯
13、丙芘、亚硝胺类和丙烯酰胺等致癌物质。 4.2 不健康的卫生行为如饭前便后不洗手,喝生水,吃已污染的剩饭菜,直接采食未洗的樱桃、西红柿、黄瓜等蔬菜水果,吃没有卫生保障的街头小吃等。这些不健康的卫生行为可直接导致各种感染性腹泻及寄生虫病的发生。 4.3 不科学的食品生产、加工、采购和贮藏据统计,食源性疾病60是由于食品原料不合格造成的。因此,购买来历不明的食品,储藏食品不当,都会增加患食源性疾病的可能。 4.4 不科学的烹调方式生、熟食混放,或混用菜板、菜刀造成生熟食交叉污染;凉拌菜放置过久受到污染;剩饭菜低温保存不够或食用前未充分加热,也会导致食源性疾病。 4.5 共餐或聚餐有可能造成交叉感染,
14、如甲肝、戊肝等消化道传染病可直接通过唾液传染给他人。 4.6 误食有毒的动植物食用来历不明的动植物,或加工不当,造成食物中毒。4.7 摄食受到化学品污染的食物农药兽药残留、有毒重金属、环境激素、有害的食品添加剂等,都会造成身体慢性中毒甚至急性中毒。 4.8 猎奇如吃果子狸导致SARS,吃牛蛙导致霍乱等。这种好吃野生动物的不良饮食行为,不仅对身体健康有潜在威胁,而且间接地破坏了生态稳定。 4.9 饲养宠物不当各种宠物都或多或少地携带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如饲养不当可把这些致病因子带入食品而引发相关食源性疾病,如猫可引起弓形病虫,狗可引起肝包虫病、棘球蚴病等。 4.10 缺乏认识由于我国国民教育水平
15、还不够高,宣传教育不够普及,造成对食源性疾病的危害及防控措施缺乏基本了解。5 食源性疾病的防控措施【9】5.1 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不生食水产品和水生植物。不生食、半生食野生动物。尽量不吃腌制食品、涮食和烧烤食品。不吃未洗净沾酱菜和没有卫生保障的街头小吃。8 5.2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行为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不喝生水,尽量每餐不剩饭菜吃剩的饭菜尽量在10以下贮藏,食用前必须充分加热。不购买、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调味品和添加剂。不混用菜板、菜刀,注意生熟食分开存放。不吃病死的禽畜肉和腐败变质的食物。养成分餐的良好卫生习惯。不饲养或不过分接触宠物。【8】5.3 加强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认真组织
16、执行卫生部“2005年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工作计划”。该计划除与以往工作保持连续性外,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法规政策变化以及社会热点问题及时作了调整重点监测国际、国内普遍关注以及问题突出的品种、指标能从监测数据中发现问题并及时向相关部门通告,实现预警的目的。虽然现在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但相信它将是以后食源性疾病防治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之一。 应重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管理。强调政府监管部门、企业和消费者共同承担责任的观念,重点完善我国目前以“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尽量避免从“田间到餐桌”的整个监管链条中,各监管部门发生条块分割、沟通不畅、互相推诿等弊端,弥补监管上的漏
17、洞和“真空”。因此,建立一个高层次的、强有力的食品安全机构,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局面,已成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当务之急。在明确监管责任的前提下,必须加速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尤其是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建设,为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管理,保证食品安全和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法律依据,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同时,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和完善食品市场准入制度、食品安全监测和监督抽查制度、食品安全评价体系、食品安全预警及应急体系,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保障。对因未严格履行职责而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应追究监管责任。 另外,还要善于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重点推广食品生产企
18、业的良好生产规范(GMP)和危害分析控制关键点(HACCP)管理,形成覆盖各行业的HACCP指导原则和评价准则。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还必须大力开展继康教育。通过培训提高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责任意识,自觉遵纪守法,为食品安全生产和销售提供保障,同时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培养高尚人格,养成对本人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习惯,减少对他人和社会造成无辜的损失,也非常必要。参考文献1杜萍,王心祥,付竹霓. 食源性疾病及食源性疾病微生物的监测是全球性工作J. 医学动物防制,2008,24(3):221.2许崇山. 浅析食源性疾病的预防J. 中国医药指南,2008,6(22):158.3丁伟.食源性疾病事件应急处理的问题及对策J. 广西医学,2008,30(7):1114.4沈爱军.食源性疾病的防制与餐饮食品的卫生管理J. 应用预防医学,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格林童话精读课件
- 冷链物流设施租赁合同
- 阳光小区幼儿园户外游乐设施改造施工合同
- 社会责任教育
- 缓解压力和情绪管理
- 金属热处理模拟考试题+答案
- 管理信息系统教案
- 某水利工程混凝土浇筑劳务分包合同
- 工程承包双方合同管理与执行指南
- 市政道路照明工程劳务合同
- 检验科标本运送培训
- 初中作文指导-景物描写(课件)
- 秋 轻合金 铝合金相图及合金相课件
- 6.3.1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课件(共15张PPT)
- 安全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记录表(设备、设施)
- 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导则2017
- 小学巡课记录表
- 消防管道隐蔽工程验收报审表(表格记录)
-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讲义
- 高频变压器标准工时对照表
- 232425黄昆固体物理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