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便秘_第1页
中医药治疗便秘_第2页
中医药治疗便秘_第3页
中医药治疗便秘_第4页
中医药治疗便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药治疗便秘,武汉市中心医院,.,【概述】,一、定义 便秘是指由于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的以大便排出困难,排便时间或排便间隔时间延长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大肠病证。 病机: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概述】,二、源流 1.内经称为“后不利”、“大便难”,便秘与脾、胃、肠有密切的关系,其病机多为脾胃受寒,肠中有热。 素问厥论篇:“太阴之厥,则腹满膑胀,后不利。” 素问举痛论篇:“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概述】,二、源流 2.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称便秘为“脾约”、“闭”、“阴结”、“阳结”。 认为其病与寒、热、气滞有关。 首次将便秘依寒热而分阴结、阳结二类。 创

2、制了苦寒泻下的承气汤,温里泻下的大黄附子汤,养阴润下的麻子仁丸,理气通下的厚朴三物汤。,.,【概述】,二、源流 3.诸病源候论大便难候 强调引起便秘的病因与五脏不调、阴阳虚实寒热有关 4.景岳全书 有火为阳结,无火为阴结。 5.石室秘录大便秘结 认为便秘主要是肺燥清肃之气不能下行于大肠 “大便秘结者,人以为大肠燥甚,谁知是肺气燥乎?”,.,【概述】,三、范围 功能性便秘 肠易激综合征 肠炎恢复期 直肠及肛门疾病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病因病机】,脾虚传送无力,糟粕内停,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而成便秘; 胃与肠相连,胃热炽盛,下传大肠,燔灼津液,大肠热盛,燥屎内结,可成便秘;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

3、之燥热下移大肠,则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而成便秘; 肝主疏泄气机,若肝气郁滞,则气滞不行,腑气不能畅通; 肾主五液而司二便,若肾阴不足,则肠道失润,若肾阳不足则大肠失于温煦而传送无力,大便不通,均可导致便秘。,.,【病因病机】,1.肠胃积热,热秘,热病之后,余热留恋,肺热肺燥,下移大肠,素体阳盛,燥热内生,胃肠积热 肠道干涩,过食辛辣或过服温药,热秘,素体阳盛,燥热内生,胃肠积热 肠道干涩,过食辛辣或过服温药,.,【病因病机】,2.气机郁滞,大肠气机郁滞 传导失职,气秘,忧愁思虑,脾伤气结,肺失肃降,腑气不通,抑郁恼怒 ,肝郁气结,虫积肠道,气机阻滞,久坐少动,气机不利,.,【病因病机】,3.阴寒

4、凝滞,恣食生冷,凝滞胃肠,外感寒邪,凝聚肠胃,过服寒凉,阴寒内结,阴寒内结 凝结肠道,寒凝冷秘,.,4. 气虚阳衰,【病因病机】,.,【病因病机】,5.阴亏血少,血虚大肠不荣血虚便秘,阴虚大肠干涩阴虚便秘,素体阴虚, 津亏血少,失血多汗, 伤津亡血,辛香燥热, 损耗阴血,房室劳倦, 阴津亏损,病后产后, 气血亏虚,.,【病因病机】,小结 病性:热、气、冷、虚 胃肠积热为热秘; 气机郁滞为气秘; 阴寒积滞为冷秘; 气血阴阳不足为虚秘。 病位:大肠 相关的脏腑:肺、脾胃、肾、肝 基本病机:大肠传导功能失职,.,【诊断】,1.便秘的临床特征: 次数减少,周期延长; 周期不长,但粪干难排; 粪质不硬,

5、排便无力,便出不畅。 2.伴随症状: 腹胀腹痛、头晕头胀、脘闷嗳气、食欲不振、心烦易怒等。,.,3.病因: 外感寒热、饮食失调、情志不畅、坐卧少动、年老体虚。 4.理化检查: 胃肠X线钡餐、纤维结肠镜检查。,【诊断】,.,辨证论治,.,【辨证要点】,辨寒热虚实 干燥坚硬,伴有肛门灼热,苔黄厚积热 素体阳虚,排便艰难,舌胖苔白滑,无肛门灼热阴寒 粪质不甚干结,排便不畅气滞 粪质不干,便下无力,或欲便不出,舌淡少苔气虚 粪便干燥,排出艰难,舌红少津无苔-阴(血)虚,.,【治疗原则】,原则:“通下”,而非泻下 实则通泻(清热润肠通便,顺气导滞) 虚则润补(益气养血,温通开结) 六腑以通为用 实则泻之

6、、虚则补之 审证求因,审因论治,.,【分证论治】实秘,1.肠胃积热 主症:大便干结,腹中胀满,口干口臭。 兼症:面红身热,心烦不安,小便短赤。 舌脉:舌质红干,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方药:麻子仁丸 用药:大黄、枳实、厚朴、火麻仁、杏仁、白蜜、芍药等,.,临证加减 便秘严重,痞满燥实坚俱备者,可用大承气汤,以通腑、泻热、存阴。 少数病例表现为热结旁流,症似泄泻,实为便秘重症,治用大承气汤,也可结合直肠给药。 津液已伤,可加生地、玄参、麦冬以滋阴生津。,【分证论治】实秘,.,【分证论治】实秘,2.气机郁滞 主症:大便干结,腹中胀满。 兼症:胸胁满闷,嗳气呃逆,食欲不振,肠鸣矢

7、气,便后不畅。 舌脉: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治法:顺气导滞 方药:六磨汤 用药:木香、乌药、沉香、大黄、槟榔、枳实、厚朴、香附、柴胡等,.,临证加减 气郁日久,郁而化火,可加黄芩、栀子、龙胆草清肝泻火。 跌仆损伤,腹部手术后,便秘不通,属气滞血瘀者,可加桃仁、红花、赤芍之类活血化瘀。,【分证论治】实秘,.,【分证论治】实秘,3.阴寒积滞 主症:大便艰涩,腹痛拘急,胀满拒按。 兼症:胁下偏痛,手足不温,呃逆呕吐。 舌脉:舌苔白腻,脉弦紧。 治法:温里散寒,通便导滞 方药:大黄附子汤 用药:附子、大黄、细辛、枳实、厚朴、干姜等,.,【分证论治】虚秘,1.气虚秘 主证:有便意,努挣乏力,难以排出。

8、兼症:乏力、汗出、气短、面色无华、懒言。 舌脉:舌质淡胖、齿痕,苔薄白,脉弱。 治法:补气润肠,健脾升阳 方药:黄芪汤 用药:黄芪、火麻仁、白蜜、陈皮、人参、白术等,.,【分证论治】虚秘,临证加减 气虚下陷补中益气汤(黄芪、白术、人参、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 肺虚久咳短气生脉饮+紫菀、白前 气阴两虚,大便干结加杏仁、郁李仁润肠通便 肺肾气虚大补元煎 本型白术、黄精是益气通便的要药。,.,【分证论治】虚秘,2.血虚秘 主症:大便干结,难排。 兼症:面色无华,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口干心烦、潮热盗汗、腰膝酸软 舌脉:舌淡、苔白或红少苔,脉细弱。 治法:养血润肠 方药:润肠丸 用药:

9、当归、生地、火麻仁、桃仁、枳壳、玄参、何首乌、枸杞子等,.,【分证论治】虚秘,临证加减 加玄参、何首乌、枸杞子养血润肠。 血虚内热,加知母、胡黄连等以清虚热。 阴血已复,大便仍干燥者,用五仁丸润肠通便。 (五仁丸:杏仁、桃仁、柏子仁、松子仁、郁李仁、陈皮),.,【分证论治】虚秘,3.阴虚秘 主症:大便干结,努挣难下, 兼症:口干心烦,潮热盗汗,耳鸣,腰膝酸软。 舌象: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肠通便 方药:增液汤 用药:玄参、麦冬、生地、芍药、玉竹、石斛、火麻仁等,.,【分证论治】虚秘,临证加减 年老阴血不足,可加桑椹子、核桃肉、郁李仁、杏仁,润肠通便; 肾阴不足,耳鸣、腰膝酸软,用六味

10、地黄汤+火麻仁、柏子仁、栝蒌仁 本型是血虚的进一步发展,增液汤是养阴通便的要方,此外滋阴药易碍胃,常常加用消食的药物。,.,【分证论治】虚秘,4.阳虚秘 主症:大便艰涩,排出困难。 兼症:面色光白,四肢不温,喜热怕冷,小便清长,或腹中冷痛,拘急拒按,或腰膝酸冷 舌象:舌淡苔白,脉沉迟。 治法:温阳润肠 方药:济川煎 用药:肉苁蓉、牛膝、当归、升麻、泽泻、枳壳、肉桂等,.,【分证论治】虚秘,临证加减 若脾阳不足,中焦虚寒,可用理中汤加当归、芍药; 若肾阳不足,尚可选用金匮肾气丸或右归丸。 便秘尚有外导法,如伤寒论中的蜜煎导法,对于大便干结坚硬者,皆可配合使用,.,治秘勿忘理肺,肺为华盖,主一身之

11、气,与大肠相表里。肺气壅滞或肺气虚,均可导致气机升降失常,大肠传导迟缓。 肺为水之上源,肺失宣降,水液不行,则肠道干枯而大便难行。治疗上“开上窍以通下窍”,“釜上揭盖”。 临床常见肺气壅滞咳喘、胸闷伴便秘,用麻黄、杏仁、桔梗、枳壳等宣畅肺气药物,喘平而大便畅行。 肺气虚而便秘者(上虚下实)徒攻其实,上虚益虚,纯润其肠,便实亦难行,选用太子参、党参、桔梗、天冬、麦冬、黄精等开提肺气,养育肺阴,则肺阴虚而津还肠润,肺气足而魄门启闭有度。,.,注重益气通幽,便虽处于魄门,需气之推动,方能传导下行,脾气虚则运化不健,大肠传导失职而便秘,治疗当以补中益气为主,切忌乱投硝、黄、番泻叶之类峻攻(初用尚可通便,继用非但无效,且徒伤正气)。 气虚便秘多见于老人,中气愈衰,津液愈涸大便愈秘。治则益气养阴,肠道得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