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心得)之总结数学规律 渗透解题技巧_第1页
数学(心得)之总结数学规律 渗透解题技巧_第2页
数学(心得)之总结数学规律 渗透解题技巧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数学论文之总结数学规律 渗透解题技巧 总结数学规律 渗透解题技巧小学分数应用题教学反思学生时代就一直对理工科有好感,尤其是数学。虽然没有什么成就,可我打心底就有一种爱她的感觉。初出茅庐,一下子飞到了罗田东北角白庙河镇东安河小学。初来咋到,诚惶诚恐,心里的确有些忐忑。如今登上了这农村三尺讲台,昔日的好恶与这真枪实弹的教学实践是划不上等号的呀!怎么办?我必须拜老年教师为师,边教边学,教学相长嘛。幸好我校文科老师多,出于理科教学的需要,我自然选择了执教数学、科学等课程。说实在话,高年级数学我还真的没有把握。况且,六年级数学分数应用题绝大多数学生望尘莫及,如何授之以渔,这是摆在我面前的重要课题。然而,

2、作为一名新机制省招小学教师,实践经验几乎是一无所有。如何帮助学生总结数学规律,渗透解题方法和技巧?我不得不从新课标入手,先备课后上课,充分利用网络优质教学平台,多听专家授课,先请进来,再送出去。而且学校的资深教师讲过,现在生源锐减,多数老师都需要包班教学,不可能姓理不姓文。我们年轻教师应该文理兼修,成为一名全科教师,成为一名完美的杂家。我把他们的话牢记心里,按照低起点、高要求的目标从这里出发,本着先学后教、向学生学习的想法,接受了学校交给我的任务,功夫不负苦心人,我收获了当人民满意教师的第一个金秋。在教学中,我针对数学科逻辑性强的特点,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直观教学,边教边学,虚心

3、向同行请教,许多数学难题得到了解决,因为规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共同探讨,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不断发现、总结其内在规律,世界是运动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比如,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和百分数应用题,对于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理解,是整个小学阶段应用题的难点所在,连以前对数学十分感兴趣的学生,碰到分数应用题也感到头痛,有时感到束手无策,很容易泯灭数学兴趣。于是,我尝试抓重点,破难点,譬如分数是百分数的基础,百分数是分数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其意义抽象难懂。让学生明确:学好了分数应用题,百分数的应用就迎刃而解了,否则是望“题”兴叹。首先,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而单位“1”也是有外表特征

4、的。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如果应用题中出现“谁的几分之几”或“谁比谁多(少)几分之几”的条件字样应抓住不放,条件中“的”字前面或“比”字后面的那个“谁”就是单位“1”;其次,如果题目中的单位“1”已知,一定是用乘法计算;如果题中的单位“1”未知,则用除法计算,且具有以下对应规律:在对应关系里,若男是女的1/a,则女是男的a倍;男是女的a%,女是男的100/a(百分数)。在不对应关系里,若男比女多1/a,则女比男少1/a+1;若男比女少1/a,则女比男多1/a-1;若男比女多a%,则女比男少a/100+a(百分数);若男比女少a%,则女比男多a/100-a(百分数)。再说,如何把“不对应的关系”变为“对应关系”呢?我是这样总结归纳的:如果甲比乙多(少)1/a(非对应),那么,它可以看成甲是乙的1+(-)1/a(对应);如果甲比乙多(少)a%(非对应),那么可以说成是甲是乙1+(-)a%(对应)。尽管世界上的事物瞬息万变,但变化毕竟是有一定规律的,特别是素质教育下的新课改理念更是不同,需要深钻教材,把握课标,改进教法,不断创新,尤其是数学知识更需要完整、全面地操控它。能带领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不变应万变;能激励学生闻一知十,有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