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我国秘书工作的起源(部落联盟夏商)第一节: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孕育)一、秘书工作产生的社会条件1.社会组织的领导部门(1)原始人群:无(2)氏族公社:无(3)部落联盟:黄帝时代演变:黄帝部落击败蚩尤部落(南)+降服炎帝部落(黄河上游)炎黄部落华夏族(汉族的前身)的主干黄帝部落a.核心人物:黄帝b.领导部门:“六相”(分管各方面事务)c.史官(如仓颉、孔甲、大挠、沮诵、隶首、宾成等):陪侍于黄帝左右,记录言行,汇编成册,以备忘、信守。昌盛时期(400年):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禹2.文字和公务文书。(1)文字(最早):陶文(仰韶文化遗址:西安半坡、临潼姜寨)(2)古籍(最早)a.三坟(三皇
2、所作):法b.五典(五帝所作):宗教c.八索:八卦,具有哲学性质。d.九丘:九州,有关地理方面。二、官方信访活动的源头1.进善旌(尧):设庭前,百姓站旗下,提出对政事的建议、评论。2.诽谤之木(尧)重华(舜)华表:设土阶前,百姓在木柱上书写意见,指出自己的过失,以修明政治。3.敢谏之鼓(舜):设庭前,因事务日繁,抽不出时间天天去倾听和阅读百姓的意见,于是凡民众反映情况、建言陈事,只需击鼓几下,他便出来接见,听取意见。三、结论(秘书工作孕育于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形成了社会组织的领导部门。有了原始文字、原始的公务活动记录。有了专事记录的人员(史官)。出现了现代秘书活动。第二节:夏朝(萌发)一、我
3、国国家的起始1.理由:禹以后,出现了私有财产和阶级。二里头文化遗址(河南,偃师市)。2.统治区域:九州3.官职:“六事之人” +牧正、庖正、车正等4.军队5.贡赋制度6.禹刑(刑法)7.夏/钧台(监狱)二、文字和公务文书1.文字:(大汶口文化陶文)登峰王城岗陶文(殷商甲骨文)2.公务文书(1)军事动员令(多)收录:尚书a.甘誓(檄文):(启)讨伐(有扈氏)b.胤征:仲康(启子)征讨羲和(掌管天时历象,沉湎酒乐、荒废职守)c.汤誓(著名):商(汤)征讨夏(桀)文体:誓(比较规范的古代公文)(2)宫廷档案3.官员:以公务文书和宫廷档案为主要业务。第三节:殷商(形成)官职(40多种):政务官、事务官
4、、史官、武官一、史官(从事秘书工作)1.名目:10多种2.分工贞卜+祭祀(宗教官):政务,地位较高;作册+记事:事务,与现代秘书人员最为相近(1)贞卜史官(高级助手)名目:卜、多卜等职责:占卜,解释“卜兆(神意)”,刻写卜辞。占卜分工及方法:巫(重鬼神,擅长歌舞、音乐、医术)筮(蓍草):问凶吉。史(重人事,观测天象,熟悉旧典,长于征实)龟甲:问天意。文字:单字贞卜文字;成句卜辞(结构):前:(某人某日)卜问史官姓名。命:卜问何事。占:“兆”的寓意。验:日后是否应验。制作:在甲骨上钻一小洞,用炭火灸烤,受热后显出各种形状、走向的裂纹(兆),视为天意。内容(中心):商王的活动(150年,武丁纣王)
5、,类似于上行文(请示、报告)(2)祭祀史官:现代负责大会或典礼的筹备、组织、服务。目的:求得庇护对象a.天神:日月、星辰、风雨b.地:山川、河海c.人鬼:祖先、圣贤、功臣d.物魅年限:大合祭/每3年,宗庙大祭/每5年(3)作册史官(职责):商王的贴身秘书。沿革:(先)祭祀时负责奉商王“册命”(王命文书)以告神(后):制作、保管、宣示“册命”。策命诸侯大夫。(4)记事史官名目:史、卿等职责:a.记录商王言行、王朝大事。b.保管典籍。c.观测天象:和神权统治密切相关。d.记录历法:安排农事,实为编制王朝的工作年历。3.来源:贵族世袭(原因:奴隶社会等级森严,贵族和奴隶阶级不可逾越。史官需要有广博的
6、知识、专门的业务技能,被贵族阶级垄断。)二、太史寮(中央秘书机构)(最早)1.诞生背景:统治区域的扩展,人口的激增,国事日趋繁忙,秘书人员的相应增加,为更有效地处理各方面事务,导致专门秘书机构的产生。2.官职:主官史官3.职责:商王的册命及祭祀等4.沿革:雏形(商)成熟(西周)三、公务文书1.甲骨文:刻写在龟甲(占卜)或兽骨(记事)上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成熟的古文字。(1)发现与研究王懿荣(1989,清,国子监祭酒,金石学家):发现,北京的药铺里的药材,来自河南安阳小屯庄(“殷墟”,商王迁都于此)刘鹗:铁云藏龟罗振玉:证明它是商朝的文字。郭沫若+胡厚宣(影响最大):甲骨文合集(2)产
7、生:商王敬天信神,实行神权统治,凡事必先占卜询问天意。2.甲骨文书:卜辞3.甲骨档案(收藏规则):收贮于都城宗庙(历代王朝的神圣之处,王权统治的精神支柱,国家权力的象征)、社稷(土神+谷神庙)。出现了简单的分类收藏法(帝王or内容)。有了简单的编号、归档。简答题1.秘书工作产生的社会条件有哪些?(1)有了社会组织的领导部门。(2)有了文字和公务文书。2.甲骨档案有哪些收藏规则?(1)收贮于都市宗庙、社稷。(2)出现了简单的分类收藏法。(3)有了简单的编号。(4)有了简单的归档。论述题:为什么说我国的秘书工作孕育于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萌发于夏朝,形成于殷商?(1)我国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起始于距今
8、约4500年的皇帝时代。那时,以黄帝为首领,结成为炎黄部落联盟,有了许多发明创造,公务管理事务复杂起来。黄帝为了管理的需要,设置了“六相”的官职,分管各方面的事务,同时形成了部落联盟的领导部门,黄帝成为该部门的核心人物。这一时期,先民已经使用原始文字记事,记录首领言行,并有了原始公务活动记录,有了专事记录的史官,有了上通下达作用的纳言,有了官方的信访活动进善旌、华表之木和敢谏之鼓。出现了秘书活动。(2)夏朝已有了公务文书和宫廷档案,并有了以此为主要业务的官员,秘书工作已在夏朝萌发。(3)商朝已有了不同名目、不同职掌、不同层次的史官,商朝末年建立起了我国最早的中央秘书机构太史寮,有了甲骨文书,文
9、书档案工作已经起步。因此,我国的秘书工作从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孕育,经夏朝萌发,在商朝形成。第二章:两周(初创时期)西周(鼎盛时期:奴隶)1.都城:镐(西安)2.政体:以宗法制为基础的分封制对象:诸侯(72国宗室、姻亲、功臣)3.思想:礼治4.职责:以藩屏周、拱卫王室、代天子管理所在诸侯国。5.层级:周王官职:“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官署:“卿史寮”(“卿事寮面向王宫”+“太史寮面向全国”);长官:卿士/事/史;官员:“六卿”(三右+三左)卿事寮官员:司空、司士、司徒、司马、司寇掌司法司民登录万民之数+司约掌法律文件+布宪向四方颁布法律第一节:秘书机构意义:标志着秘书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已初步建
10、立。一.中央政府现象:中央政府和王宫内的秘书人员泾渭不分明,流动性大。(一)太史寮1.成形的社会背景:开国之初百废待举,事务繁杂,统治者为从事务堆中脱身,以集中精力去考虑全局性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一个协助处理大量日常事务的机构,于是便将商末的太史寮加以发展。2.官员:“五史”(1)意义:标志着太史寮发展的成熟。(2)作用:对于中央政府而言,是一个辅助机构,起参谋咨询、处理日常事务作用。对于下属职能部门而言,是一个综合性机构,起桥梁、纽带作用。(3)官员组成太/大史(长官,中央政府秘书长)(职责)起草公文或国家一级的法令性文件a.“建邦六典”:法则(天子vs诸侯)b.“法”:准则(官署之间)c.
11、“则”:治理条例(都vs鄙)策命诸侯、卿、大夫(贵族)记载、编写史书管理国家档案典籍制定天文历法组织祭祀小史(太史的副手,掌管贵族人事档案的秘书官)(职责)掌管邦国之志+贵族家谱重大活动(如祭祀)的组织内史/作册内史/作命内史/作册:最接近天子首者:内史尹/作册尹(拟制简册,宣示天子的诰命) 演变:内史(中大夫)太史(下大夫)外史(职责)掌管:“四方之志”(人事档案,王畿之外的诸侯国内部世系家谱)+三皇五帝(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之书。整理、改进、推行文字(“达书名于四方”)。御史/柱下史(职位最低):保管档案、典籍。(二)王宫1.(厨师)(内)宰(首领,天子的宫廷总管+机要秘书)(
12、1)职责:直接协助天子处理文书和日常事务。(2)意义:宰地位的升擢,首开帝王近侍执掌机要秘书的先例。2.左史+右史:记录天子言行。书法(职业道德):记录天子言行的规则。(1)核心:a.君举必书:凡天子、诸侯的言行均予以记录。b.秉笔直书/书法不隐:实事求是予以记录。(2)意义:a.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事件的原有面貌,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b.客观上对天子、诸侯的言行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3.承:提示天子遗忘之事,回答天子提问。专职:参谋、咨询4.女史(最早的女秘书)(种类)(1)(直接辅助“宰”):掌管有关王后礼仪的典籍。(2)文件书写。5.行人:安排诸侯拜见天子事宜,了解民情以接受天子询问。6.典
13、“瑞”+掌“节”:保管天子印信(代表天子权力的信物“瑞”、“节”)二、其他(一)诸侯国:效仿“中央政府”,但较为简单。(二)中央政府各部门(三)地方政府:“州”府+“闾”府丁籍:将庶人、工、商按人户编制成册。第二节:官吏一、史官(一)素质、特点1.宗教色彩:浓淡(沿革)(1)夏:表现出以文书档案为专职的趋势。(2)商:神职史官+人事史官(3)西周:神职史官,人事史官(原因:天子重“人治”轻“鬼神”)(4)春秋:神职史官人事史官原因:天子势力摔落,威望大降。意义:奠定了秘书人员以文书档案工作为专职的基础,开拓了我国秘书工作的发展。2.史官的分工、分层次:浅深(1)进一步分工(表现)a.同一秘书机
14、构中的秘书人员分别承担各种工作,职责明确。b.不同秘书机构中的秘书人员承担内容不同的业务(意义:专业秘书的起始)。(2)进一步分层次(表现)a.机构之间的从属关系,地位、作用(上下)b.同一部门的层次增多,秘书人员出现了等级。3.产生了职业道德:书法(君举必书+秉笔直书)4.形成了职业个性:刚正不阿、威武不屈5.文化素质优秀:社会上最有知识、文化素质最优秀的群体,表明了秘书工作的重要性和其职业要求的严格性。(二)衰落(东周:春秋+战国)1.原因(1)人治观念继续增长。(2)史官与国君在观念上发生冲突:统治者(先进)vs史官(落后)+书法(3)选官制度的变化:爵位世袭制/世卿世禄制的逐步瓦解。2
15、.教训:要站在改革的前列,顺应历史潮流。三、士的加入1.历史背景(春秋战国):各国国君寻求富国强国之道,迫切希望具有一定政治见解的士帮助他们实现强国和统一天下的大业。2.特点:任期短,流动性大(1)原因a.士一旦被授予有实权的官职,则基本上脱离了秘书队伍,成为某一部门的主官。b.士的本土观念、故国情感较淡薄,并不以为别国效力为耻。(2)利a.国君:获取各种知识、信息,了解各国情况和各种政见,开阔眼界,权衡得失,提高决策水平。b.士:吸收、交流、传播各种新观念、新思想,提高参政能力和辅助决策的技能,提高整个秘书工作水平。3.意义(1)为原有的秘书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新观念、新思想,提高了秘
16、书工作的质量,开拓了秘书工作的新局面。(2)促进社会发展。(3)提高秘书人员的地位和声誉。(4)将文书档案和参谋咨询分离为独立性较强的两大部分。三、新的秘书官职(一)提拔1.御史(战国):低级史官高级史官(职责)(1)作为重要随员,跟随国君出入重要场合。(2)代替国君收受机密文书。(3)监察百官。2.宦官(职责)(1)传达命令。(2)保管国君的印章。(3)处理文书。(二)重新设置1.掌管国君文书:尚书(秦)、掌书(齐)、主书(魏)2.制作重要文书:令正(鲁)四、私人秘书第三节:文书档案工作一、载体(一)甲骨文书(最早的官方文书,我国微雕艺术之始):文、武、成、康、昭、穆武、成、康:多,出土集中
17、(二)金文文书/铜器铭文/金文/钟鼎文(沿革)1.商(少):昭示后人祖先的功德、勋劳。2.西周(书史性质):统治阶级活动的直接记录。(特点)(1)内容广泛。(2)记录详细。(3)真实可信。(4)数量众多。3.春秋战国(少):颁录法典+记载史实(典型:刑鼎)(三)简牍文书(“卷”的最初形式)1.定义:刻写或漆写在竹片或木片上的文书,主要用于记事。(1)竹片“竹/汗简、简册/策、杀青”(单片“简”)(2)木片“木/版牍”(单片“版”)有字“牍”;四方有字“方/觚”;封页“检or赘简”;信稿“尺牍”;文稿“文牍”2.沿革(1)商:推断有,但至今未有出土。(2)西周:为主(3)战国:1978,湖北,随
18、县,“曾侯乙”墓(最久远)(4)西晋(桓温帝):废止(四)缣帛文书(简牍文书的附属品):文书工作的又一大进步。1.利:便于书写、运转、携带、阅读、收藏。2.弊:制作工艺复杂,产量有限,成本过高。二、文体(一)王命文书(下行文)1.誓(最早,夏):(帝王动员部下)讨伐敌方的命令性文书。2.诰(商):(帝王、执政大臣)鼓励属下的文书。3.命(商):(帝王、执政大臣)代表国家发布的命令性文书。4.策(西周):帝王封赏王族宗子、贵族、功臣+发布命令的文书。5.典(西周):(中央政府)颁布制度、法规的文书。6.令(战国):(周天子)发布的命令性文书。7.檄文(最为常见,战国):(周天子、各国诸侯、卿大夫
19、)征召、晓谕或声讨敌方的文书。特点:事昭而明理,气盛而辞断(二)平行文1.“盟书”(西周):(周天子vs诸侯、各诸侯之间、诸侯vs卿大夫)杀生歃血、对神盟誓而订立的协议。2.“载/盟书”(典型:侯马盟书)(种类)(1)强国兼并弱国,大国瓜分小国:诸侯国君(实力雄厚)各国国君(2)夺权:(诸侯国内部)新兴地主阶级联合奴隶主、旧贵族3.移书:各国之间、官员之间、官署之间的往来公文。4.作为依据(1)实行宗法制,嗣立、分封王族,维护其特殊政治地位。“谱牒”:王室世系的家谱。(2)周:摊派贡赋,处理民间纠纷。a.“版”:记载人口、户籍的文书。b.“图”:记载山川、境土的文书。5.“丹书”(奴隶文书):
20、记载奴隶的名籍。6.“约剂”(周):为了维护各种关系而制定的法律性文书。(种类)(1)下行文(关系准则):天子vs诸侯、臣、民(2)平行文(“盟书”=“盟约”):诸侯vs大夫(三)上行文1.上书(“奏、章、表、疏”的前身):(臣下天子/国君)陈述政见的文书。2.事书:(政府官员天子/中央政府)汇报事情、请示问题的文书。3.丁籍:(诸侯国/地方政府)定期上报所辖境内的人户、土地、车马、财物、收支数目的文书。4.计书(一剖为左、右二):(郡县主官国君)财政预算文书。(作用)(1)验收郡县上缴的赋税。(2)考核官员实绩的依据。三、规则(初步)1.运转(初步)(1)拟制:太史+内史(太史寮)、女史(王
21、宫)(2)传颁:宰(王宫)(3)传递:行夫(中央政府)2.运行方向(1)商:甲骨文书(初级,记录)(下行文)(2)西周(我国文书工作史上的开拓时期):上、中、下行文3.拟文(春秋战国):拟制(起草、讨论、修改、润色)定稿4.用印(文书工作+秘书工作的一大进步)(1)沿革:出现(西周)流行(春秋战国)(2)种类玺天子官印卿大夫(作用:a.证明身份、地位。b.各级政府部门职权的合法凭证。)玺书:加盖封泥/泥封(在粘泥上加盖印章)的文书。虎符:调动军队的印信。(3)作用:保证了文书的有效性、严肃性。防止伪造公文。加强了文书的管理和控制。5.传递(春秋战国:发展)(1)公文传递网(陆+水路):传(书)
22、舍(2)传递方式(按缓、急和远、近):车、(驿)马、徒步四、档案工作(一)天府(最早,中央档案机构)的设立1.“天府之藏”(1)版、图(基础)(2)谱籍(3)盟约(4)重要文书(各级官府上呈)(5)金文文书(6)甲骨文书2.处所:宗庙(都城)3.地位(现代的部级单位):九府(大、王、内、外、泉、天、职内、职金、职币府)之一,“守藏史”世代相袭。(二)副本制度(西周,起始)1.正本:天府2.副本:太史、内史、司会、六官(三)金藤之匮:最机密、最重要的档案(四)利用(形式)1.统治、施政的工具。2.传授学问的工具。典型:孔子,开创“学在私门”的风气。3.汇编成集(影响最大)(1)尚书:上古政治文件
23、档案的汇编。(2)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3)春秋(鲁国):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首创以史书形式汇编一国档案之先例。第四节:社会调查制度(西周春秋:500多年)。一、原因1.鉴于商灭亡的教训,慑于人民群众的巨大威力。(牧野之战)2.周初统治者对新的统治区域缺乏了解。3.西周统治者重人治,轻鬼神。4.周的传统。二、人员和时间1.太师(主管)2.公职人员(民间提拔采风)(1)要求:年龄高、具有较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2)时间:十月正月(每年)3.行人(朝廷指定采风):三月(每年)4.公卿列士5.史官6.周天子:二月(每五年)三、程序1.逐级上报。2.直接陈述:职位高的官员天子。3.配乐演唱:乐
24、官天子。四、地域:全国五、内容:包罗万象,对社会现状的综合调查六、意义:我国古代国家行政管理+秘书工作的一大创举。简答题1.战国时期,史官衰落的原因有哪些?(1)人治观念继续增长。(2)史官与国君在观念上发生冲突。(3)选官制度的变化。2.西周社会调查制度的意义有哪些?(1)西周进行的社会调查规模大、范围广、时间长,是我国古代国家行政管理工作中的一大创举。(2)各级政府中普遍设置了秘书人员,他们承担着将调查情况从乡、邑,上报到天子的工作,这是我国古代秘书工作的一大创举。3.简析太史寮成形的社会背景及组成人员(1)社会背景:西周之初百废待举,统治者陷入繁杂的事务之中。为了从事务堆中脱出身,以集中
25、精力去考虑全局性的问题,统治者迫切需要一个协助他们处理大量日常事务的机构,承担诸如拟制、处理公文等工作。于是,他们将商末中央秘书机构的雏形太史寮加以发展,使之成形。(2)组成人员:太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合称“五史”。4.西周史官的分工、分层次各表现在哪些方面?(1)分工表现为两个方面:同一秘书机构中的秘书人员分别承担各种工作,职责明确。不同秘书机构中的秘书人员承担着内容各不相同的业务。(2)分层次表现为两个方面:根据国家机构间的从属关系,秘书人员分为王宫、朝廷、地方政府、诸侯国等不同的群体层次。同一部门的秘书人员层次增多。5.周朝的文书工作主要产生了哪些初步规则?(1)文书运转有了初步
26、程序。(2)根据文书运行方向分类。(3)拟文有了规定程序。(4)用印制度。(5)公文传递制度。6.整个先秦时期(夏至战国)的公文文体有哪些?(1)王命文书(下行文):誓、诰、命、策、典、令、檄文等。(2)上行文:上书、事书、丁籍、计书等。(3)平行文:盟书、载书、移书、谱牒、版、图、丹书、约剂等。论述题1.春秋战国时期,士从事秘书工作的历史背景、特点和意义(1)历史背景:士丧失了原先的特权,同时,许多平民子弟求学于私门也成为士,士的数量大增,其要发展必须依附于某国君、集团或贵族。各国国君迫切希望士帮助他们出谋划策,实现强国和统一天下的大业。同时,为了战胜旧贵族势力,建立新型的、可供国君自由任免
27、的政府机构,他们乐意从士中选用官员。(2)特点:除了主要职责为谋划、咨询之外,还具有任期短、流动性大的特点。(3)意义:壮大了秘书队伍,为原有的秘书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新观念、新思想,提高了秘书工作的质量,开创了秘书工作的新局面,也对社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提高了秘书人员的地位和声誉,并且导致古代秘书工作中文书档案和参谋咨询业务相分离为独立性较强,各有专门秘书承担的两个部门,对日后的秘书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为什么说西周时期是我国秘书工作的初创时期?(1)两周时期,中央秘书机构太史寮成形,王宫、地方政府和诸侯国中也设立了秘书机构或配备有秘书人员,最早的档案机构天府设立;产
28、生了初步的公文拟制、用印、制作制度,公文种类增加,档案被广泛利用;秘书人员形成了职业道德和职业个性。(2)东周时期,史官地位衰落,产生了御史等一批新的秘书官职,大批士的加入,更新、扩大了秘书队伍。因此,两周时期是我国秘书工作的初创时期。第三章:秦、汉(确立时期)第一节:秘书机构的确立和演进一、中枢机构(一)丞相府:秦(+太尉府、御史大夫寺)1.原指(丞=承,相=辅助):秉承天子旨意,协助处理国政。2.实质:办公厅(丞相=首席参谋+办公厅主任,秘书首脑)3.职数:左、右丞相4.部门:曹(二)尚书台:汉1.结构、官员(光武帝):尚书台六曹理事(1)尚书台尚书令(主官=办公厅主任):直接对皇帝负责,
29、总揽台务。尚书仆射(尚书令的副手):尚书令不在时由他代行其职。尚书左丞(=秘书长):台内纲纪,处理台内日常事务。尚书右丞(=事务长):台内钱谷等后勤事务。(2)六曹理事x曹尚书:处理x文书三公:断狱吏部:公御民:低级官吏二千石:郡国二千石以上官员南主客:南方各外邦和少数民族北主客:北方各外邦和少数民族尚书郎(每曹6人)(职称演变):守尚书郎中(初入台)尚书郎(满一年后)侍郎(满三年后)令史:曹内文书事务2.地位:不高,但倍受皇帝优待。(表现)(1)朝会时尚书令有专座,不与百官联席。(2)凡公御大夫、皇宫内的左右中郎将、校尉等官员,路遇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丞时,得礼让待其过后方可行路。(3)要
30、成为有实权的执政大臣,必须被授予“领尚书事”or“录尚书事”的衔,意为总领尚书台事务,有权审阅、批发奏章和经手诏书等公文。3.结局:被“秘书令”(曹操)取代规律1.设置秘书机构的目的:集国家大权于一身,保证其实行君主独裁。2.一旦秘书机构职权扩大,威胁到皇权,皇帝就予以抑制、削弱、直接解散,重新设立一个听命于他的新的秘书机构。3.秘书行业的不稳定性:封建社会中央秘书机构处于反复建立、兴盛、削弱、解体的周期性演变之中,致使秘书官员的职称不断变更,秘书人员不断流动。(三)演进1.削弱相府,起用尚书(1)汉初丞相府下属机构增多,丞相的职权随着机构的扩展而增大皇权(皇帝要极力提高自己的专制地位)vs相
31、权(丞相的权势日益增大)(2)汉武帝无拆阅奏章的权力,起传递文件、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作用有权拆阅、过滤奏章。建立初步的官衙:尚书署2.设立独立的官衙:尚书台(汉成帝,办公处:禁中、省中、台阁)(1)并列为相:大司空(御史大夫,副丞相)、大司马(太尉)、丞相(大司徒,汉哀帝时)(2)职数:5人(“尚书仆射”为首)(3)意义:标志着新的秘书机构正式形成。3.尚书台取代相府(东汉,刘秀):标志着完成从汉武帝开始的将相府的秘书职能转移至皇宫的任务。二、其他中央秘书机构(一)御史三公(丞相、太尉、御史)1.机构:御史寺(御史的官署)曹2.职权(=亲信秘书官)收受公卿、百官吏民的奏事。掌管“图籍秘书”(
32、版籍、地图等重要档案和法律文件),以供官民查询。监察百官。受命处理皇帝亲自交办的事项。受遣代皇帝巡视各郡。被遣往各郡监理郡务。被遣往军队监军。3.职位、部门(1)御史寺:御史大夫御史中丞御史、侍御史(分口管理中、外朝的往来文书,如:“符玺”,专管皇帝的玉玺、符节;“治书”,在皇帝身边记录言行)(2)曹:令史吏掾(部分)奏曹:拟写奏章书曹:收受、处理文书令曹:秘令、法令印曹:刻印4.演进:设置(秦)最盛之时(西汉初期)擢升为相(汉成帝)“事归台阁”,秘书职能丧失,专事“监察百官、保管图籍档案”(东汉)(二)政务中心的演变1.秦:皇宫、朝廷划分不明显,皇帝私府与三公府相混合。(1)政体:三公九卿“
33、三公”:朝廷事务机构。“九卿”:除“廷尉”、“治粟内史”、“典客”、“奉常”外,基本为皇宫服务。(2)政务中心:丞相府2.西汉:(1)初期:丞相府(主)、御史寺(辅)意义:皇宫、朝廷的秘书机构分流,结束皇帝私府与中央政府官署混合的局面。结构a.中朝:皇帝的近侍组成,在皇宫内直接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b.外朝:丞相府,官署设于皇宫外,属政府系统。(2)汉武帝后:尚书署、尚书台(主)(3)东汉:太尉府*政体:三公综理政务、三公(司徒、司马、司空)复为宰相(三)皇宫其他秘书官职1.谒者:传达皇帝命令。2.符玺令(秦前:符节令):保管皇帝印玺。3.太史令:推算历法,保管档案图籍,不参与政事。4.女史:起
34、居注(逐日记录皇帝言行)5.秘书监(=皇宫档案馆馆长,东汉桓帝):图籍档案(意义:首次出现带有“秘书”字眼的官职,但实际并非秘书官员)(四)宦官秘书1.秦:产生2.两汉(1)官职中常侍(加官:列侯郎中):出入宫廷,侍从皇帝,传达诏令,掌管机要文书。侍中(加官:列侯郎中):往来殿中奏事侍从顾问。(品级虽低,权力不小)(给事)黄门侍郎:侍从皇帝,传达诏令。(2)演进西汉:大都由宦官充任(初期)宦官+士人(刘邦),相互监督,甚有成效宦官(吕后)宦官+士人(汉武帝),士人不足以监督、制约宦官宦官势力抬头(汉宣帝)东汉(在外戚和宦官之间不断的相互残杀中衰落、灭亡):宦官(东汉,刘秀)定制设“中常侍”4人
35、、“小黄门”10人(明帝)“中常侍”10人、“小黄门”20人(和帝)(五)信访机构1.隶属:九卿卫尉公车府2.职位:公车司马令公车司马丞3.职责:掌管司马门(皇宫的外门),接待、受理吏民上书。4.形式:谤木、肺石,凡不属朝廷政务机构受理范围的建言申诉,都可来此陈述。三、其他秘书机构(一)地方政府1.秦:郡县制(1)郡(40个)府:郡守(主官)郡丞、长史、都尉(副职);主簿(总管)曹(职能部门):佐史(掾史)主记室(=秘书科):主记室史/主记(主官)(=秘书科长,主簿)掾史(=秘书员)(2)县:县令(大县)、县长(小县)(主官)县丞(副职);主簿(总管)主记室:主记(掾)(主官)(3)乡(4)亭
36、、里2.西汉(1)初年:沿用“郡县制”(2)汉武帝全国:州(13个)州府:刺史(东汉末年改称“州牧”)(一督众郡、国)从事史假佐治中从事史主簿(=办公室主任)部郡国从事史典郡书佐簿曹书佐(假佐之一):处理簿册文书司隶校尉府(监察京师,领一州七郡,沿用至“东汉”):司隶校尉从事史(12人)假佐(25人)都官书佐:监察百官的都官从事的秘书。地方:州、郡(王国)(仿同“中央政府”)、县(二)军队:云梦秦简1.郡:都尉都丞2.边境:居延汉简第二节:秘书官吏一、选拔1.秦:秘书官吏列入“文官系统”(1)重要中央a.开国功臣(李斯)b.六国旧部博士(“焚书坑儒”后,“吏师”:从事教育,培训贵族子弟,子弟学
37、成后,推荐至有关部门从事秘书事务)地方:试吏法(根据各地民意反映,对地方闲散人才进行调查、了解,然后召集有关人士,由县官员对其目测外貌、口试问题,选其中较优秀者,派至县、乡当秘书官吏)(萧何)(2)一般(中央、地方):学校2.汉(1)重要(皇宫)+高级(外朝):皇帝直接任命(2)一般途径一:察举:皇帝诏命大臣,大臣依标准推荐人才进京,由皇帝提出各种政治问题,考其学识,“对策”(笔试)、“射策”(抽签考试)合格者,分等授官。征召:皇帝慕其才名,礼聘文人名士为官。辟除a.内容:高级官员(三公九卿、刺史、郡守)自行聘用僚属,非朝廷命官,其前途依附于主官,由主官推荐给朝廷,经考试(一般人士:经学;文吏
38、:制作章奏)合格后可任用为正式官吏。b.影响:助长了地方割据势力,是造成东汉时期地方豪强与中央政权的原因之一。途径二:学校太学: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培养国家官吏的专门学校a.创办者:汉武帝b.教员:五经博士c.教材:五经d.主要教学内容:儒学e.学员a.称谓:博士弟子b.组成:民间优秀青年;郡县优秀官吏;皇亲国戚、高级官员子弟鸿都门学:古代第一所有书法课程的高级学校。二、任职资格1.秦:世袭(作用:为了保证秘书人员政治上的可靠性)2.汉(1)一般:年龄须在17岁背诵籀书9000字会书8种字体(大篆、小篆、刻符、摹印、殳书、隶书等)(2)高级:文采+实际工作能力+年限三、考核制度1.秦(1)五善忠信
39、敬上:忠顺于朝廷,尊重上司。清廉毋谤:廉洁奉公,任劳任怨。举事审当:处理政事要谨慎,妥当。喜为善行:多做好事,利国利民。恭敬多让:谦虚为事,诚恳待人。(2)五失夸以世:防止夸夸其谈,滥唱高调而不务实。贵以大:防止好大喜工,不实事求是。擅制割:防止自做主张,越权行事。犯上弗知害:防止犯上做乱,目无法纪。贼士而贵贝货:防止轻视知识和知识分子,只重视钱财。2.汉(1)中央:“常课”/“小考”(每年一考),“大课”(每三年一次)好:最;差:殿(2)郡(国):主官郡守or国相考评(3)县:县令/长考核集簿:对考核实绩的记录。第三节:文书、档案工作一、产生条件1.封建统一王朝的建立,文书工作量大增。2.自
40、秦始皇推行“书同文”政策后,小篆、隶书等成为全国通用文字。3.毛笔、纸等公文书写材料的产生。二、文书工作(一)载体1.简牍文书(主)(秦、汉)云梦/睡虎地秦简(1)出土: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2)墓主人:喜(3)官职:县御史(秦朝安陆县属)2.缣帛文书(辅)(秦、汉)露布:汉军凡打了胜仗,将捷报大书于缣帛上,扎于竹竿顶端晓谕全军。3.纸质文书(汉):蔡伦(公元105年)4.铁质文书(汉):铁契/券(皇帝将封赏勋臣宿将的记录镌刻在铁片上,表郑重、珍贵且便于长久保存)(二)制度1.行文规定: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云梦秦简(凡该行文请示之事,必须书面上报,不得口头或托人代办请示)2.
41、书写格式(1)皇帝文书:要求尚不严格,较自由。正文:缘由+内容+要求文尾专用语: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2)上呈(皇帝)文书:要求严格。文首专用语秦:官职、爵位、姓名+臣昧死上言、臣昧死再拜上言汉:官职、爵位、粪土臣+姓名+臣昧死上言、臣昧死再拜上言文尾专用语:稽首以闻、死罪死罪基本格式臣昧死再拜上言正文死罪死罪3.避讳制度(沿用至清):凡遇有皇帝名字的字或读音相近的字,一律以其他字、词代替。4.运转程序(1)公文的签收、签发制度严格。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对收文、发文详细注明年、月、日、时辰,规定须将收文日期、地点上报,各级经办人员都须签名。(2)下行文有公文转发制度。5.校勘:有效地保证
42、了文书在整个运转过程中始终保持其准确性。6.用印(1)中央政府对各级各类文书的严格控制,是君主集权制的必然产物(2)要求:公文须加盖印章后方可生效发出。(3)种类皇帝(玺,6种):皇帝行、之、信玺,天子行、之、信玺官员a.印:金、银、铜b.绶(丝带):紫、青、黑、黄金印紫绶:左、右丞相,太尉,前、后、左、右将军银印青绶:御史大夫,九卿,中尉,詹事铜印黑绶:郡丞,长史(边郡),县令(大县)铜印黄绶:县长(小县),县丞,县尉7.传递(1)水陆交通网(中心:咸阳):直道(东通燕、齐,南达吴、楚)、新道(攀越五岭)、灵渠(湘江&漓江)(2)驿传制度a.邮:每5里b.亭:每10里c.驿:每30里(陆驿,
43、骑马;水驿,舟船)d.传(县衙所在地):传/馆舍,为传递公文的人员提供食宿、快马(3)规章制度紧急程度:急(立即发出、传送)、不急(当天发出、传送,不得过夜)*特别重要or机密文书(军事命令、报告等),选派专人(轻车、引强、中卒)传送,所经各县不得查问和阻拦,违者受罚。谨慎挑选传递文件的人员,不可靠的奴隶和年老体弱者不得充任。路程远近:远(吏马驰行、以邮行、以亭行)、近(步行)传送有期限。详细登记收文、发文的时间和经手人姓名,以备查考,明确责任。严格防止公文在传递过程中的遗失,一旦遗失,立即报有关官府。严格防止传递伪公文,未能识别伪公文要受罚。定期检查公文传递情况,有日报专栏,凡遇有公文该到而
44、未到的要派员追查。(三)公文文体1.秦(1)皇帝发号施令制(书):皇帝颁布重大制度(重大的、有关全局性的)的命令性文书。诏(书):皇帝发布的一般性的、局部的命令。制vs诏:制诏(2)臣子上书皇帝:奏:臣下评议政事、陈述政见、弹劾官员的报告。史记秦始皇本纪:第一次由统治者明文划定了公文文体,为封建公文构筑起了基本框架,并蒙上了一层浓浓的等级色彩。2.汉:文书/案(公文总称)(1)下行文(皇帝文书)策书:册封or罢免大臣(诸侯王、三公等)的王命文书,一般书写于两相连的竹简上。戒书/敕戒/戒敕:皇帝教诲、训诫刺史、太守、三边营官地方军政长官的文书(初)+凡对京外官员的诏谕(后)诏记:皇帝的手诏、诏令
45、。(2)上行文章:官员受封赠后向皇帝谢恩的文书。东汉:+论谏、庆贺唐后:一度废而不用表:官员向皇帝陈述事情(论陈、劝请、陈乞、进献、荐举、庆贺、请安、弹劾)的文书。(上)疏(表):凡官员对政事的建议以及弹劾官员皆可用,一般多用于对朝政的看法、匡谏。*特点:分条陈述。(驳)议:官员向皇帝陈诉不同意见。状:官员向皇帝陈述、申述事情。书:官员、吏民向皇帝报告情况。(3)下行文(各级政府)告:王国的诸王、公侯向下属发出的公文。令:中央政府向中下属发出的命令性文书。敕:官员向下属发布的文书。教:官员向吏民发布的文书。(4)平行文移书移文檄移:各级官署和部门之间。品约:同级官署之间or共同签订的公约。(5
46、)机密文书封事/章:密封的奏章。合檄:军事命令or重要通报飞檄:紧急军事文书,写于加长的竹简上。(6)公开张贴文书露布/板/版(告示):不加封检,张贴于宫门、城门及交通要道的文书,最早起源于军中,后推广为各类文书之用。扁书(露布)板檄(露布):公开传递、宣示。四、档案工作(一)收集:重视(二)利用1.秦(1)法律档案、版籍:推行法治、巩固王朝a.供查询b.作教材(2)户籍:征调赋税的依据*秦始皇焚毁六国档案vs战国各国销毁王室的旧档案(性质)秦:为了维护君主专制的独裁统治,客观上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受到后人的谴责。战国:在封建生产关系法制过程中对束缚其旧制度的否定,具有进步意义。2.汉:修
47、史(杰出成果:史记等书的面世)*孔子修史书vs司马迁修史书孔子:依靠私人收集的档案写成。司马迁:依靠官方档案写成。(三)档案库的建立1.秦:藏/书府(vs天府:专业性、独立性增强,规模增大)2.汉(1)石渠阁:宫内时间:公元前200年,未央宫同年督造:萧何存放:从咸阳所得的秦朝和西汉王朝(汉成帝起)的档案得名:建造时将库房地基的石块凿磨成渠,用以引水,防止档案受潮。(2)(御史台)兰台:御史府存放:重要档案(舆图、律令、奏章等)(3)东观时间:东汉存放:诏书、奏章、典籍(4)金匮石室:重要誓约、铁券(封赏功臣)(5)档案房:各级地方官署(四)保护制度:表明我国封建社会的档案工作已经确立。1.库
48、房附近不得建造官吏的住屋(作用)(1)便于专人进出。(2)防止泄密。(3)因临近房屋失火而危及。2.任何人不得将火种带入,档案送入库房后,须严格检查,确定没有火患方可关闭库门。3.每夜由专人(啬夫、吏)轮流值班守护,防止被盗、被毁。4.责成令史定期检查库房情况。简答题1.秦、汉时期秘书官吏是如何选拔的?(1)秦朝中央政府的重要秘书官员,其来源一是从开国功臣中选用;二是从六国旧部中招用。地方政府的秘书官吏则通过试吏法选拔。中央各部门及地方郡府的一般秘书人员,则通过学校培养、输送。(2)汉朝除了皇宫中的重要秘书和外朝的高级秘书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命外,各级秘书人员大多通过察举、征召、辟除和学校培养等途
49、径选任。2.秦、汉时期确立了哪些文书工作制度?(1)行文规定:凡该行文请示之事,必须书面上报,不得口头或托人代办请示。(2)书写格式:皇命文书书写格式不很严格,臣下上呈皇上的文书格式都已严格化,文首和文尾都有严格的规定。(3)避讳制度:秦始皇为了维护自己的威严,命令无论是自己颁布的制、诏,臣下上呈的奏、议,还是史官的记载,或各级官府的文书中,凡遇有皇帝名字的字,一律以其他字、词代替,连与皇帝名字音近似的字也不准用。(4)文书运转程序化。(5)文书校勘制度产生。(6)用印制度。(7)公文传递制度初步成形。3.简析从丞相府到尚书台的过程(1)丞相府作为秦朝中央政府的秘书机构,帮助进行全国范围内的政
50、务管理,作用非常大。(2)汉武帝时,对整体开始实行变革,中央政府的秘书机构也随之演进。这一演进过程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削弱相府,起用尚书。建立了初步的官衙尚书署。尚书台的建立。尚书台最后取代相府。4.秦朝秘书官吏的任职资格是什么?凡从事文书工作的史,其职务是世袭的。史的子弟从小就有资格被送入专门培养读写能力的学校接受教育,继承父业,不是史的后代一律不准进入这类学校。如不是秘书人员,即使能拟写文书者,也不准代史草拟文书。至于犯过罪的人,更严令不准任用为史。5.汉朝秘书的任职资格是什么?(1)尚书台、御史府等中央秘书机构中的一般秘书人员,需要通过严格的考试而录用。这些机构的秘书人员,年龄须在17岁
51、以上,能背籀书9千字以上,并考大篆、小篆等8种字体。年终试于郡,合格者由郡守送于太史,太史再面试之,其优秀者任为尚书或令史,掌写文书。(2)对于尚书台负责起草文书的尚书侍郎,要求更高,不但注重其文采,而且还注重其工作的锻炼,规定初入台时只能称“尚书郎中”,满1年后称“尚书郎”,满3年后称“尚书侍郎”。6.秦、汉时期的公文文体有哪些?(1)皇命文书(下行文):制、诏、策书、戒书、诏记等。(2)上行文:奏、章、表、疏、议、状、书等。(3)各级政府的下行文:告、令、敕、教等。(4)平行文:移文、移书、檄移、品约等。(5)机密文书:封事、合檄、飞檄等。(6)公布张贴文书:露布、扁书、板檄等。7.秦、汉统治者建立了哪些档案保护制度?(1)档案库房附近不得建造官吏的住屋,以便于专人进出、防止泄密或因临近房屋失火而危及。(2)任何人不得将火种带入,档案送入库房后,须严格检查,确定没有火患方可关闭库门。(3)每夜由专人(啬夫和吏)轮流值班守护,防止被盗、被毁。(4)责成令史定期检查库房情况。论述题1.试述秦、汉时期中央秘书机构的“膨胀回位”。(1)在封建社会中,皇帝设秘书机构的目的是集国家大权于一身,保证其实行君主独裁。一旦秘书机构职权膨胀,威胁到皇权,皇帝就予以抑制、削弱,或直接解散,重新设立一个听命于他的新的秘书机构。这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产xxx尖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说明)
- 年产xxx快硬硅酸盐水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创业计划)
- 新建人体感应壁灯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脱发与养发日常护理
- 小班健康教案《网小鱼》
- 大班体育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调皮的小皮球》
- 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苹果种子的故事》
- 大班语言教案:假如没有水
- 6的乘法口诀(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第三单元《物态变化》1.温度和温度计(双基过关)(原卷版)
- 管理学基础纸质考试复习范围2022春
- 《中国古代神话》整本书阅读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 9《素描》课程标准
- 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股利分配问题与对策分析
- 医院三基三严测试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云南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及答案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22张课件)
- 美育的知与行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琼台师范学院
- JTS-167-4-2012港口工程桩基规范
- DZ∕T 0276.20-2015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规程 第20部分:岩石三轴压缩强度试验(正式版)
- DZ∕T 0148-2014 水文水井地质钻探规程(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