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能源集控中心技术规范书2024目录TOC\o"1-2"\h\u146261.总则 3303612.工程概况 4123363.工作要求及范围 4276204.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 510364.1参考标准 530034.2中文的使用 6118874.3建设目标 6231644.4建设原则 755094.5指标及技术要求 8296474.6系统拓扑 1110094.7数据采集 1217804.8集控中心技术平台 1916334.9集控中心功能与应用 20180914.10集控中心网络信息安全 325894.11集控中心软件配置 33143525.集控中心安全防护 36315695.1总体要求 36129345.2安全分区 37298065.3网络专用 38309255.4边界防护 38192915.5网络信息安全防护 38150715.6防护等级 41256596.集控中心通道链路 41143617.集控中心机房建设 42260127.1选址 42222577.2场地设施 42301537.3消防设施 42244247.4供电设施 42133167.5空调系统 4256267.6接地、防雷系统 42215448.供货范围 4389868.1项目建设范围 43145328.2特别说明 43213688.3硬件/软件清单 431.总则1.1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XX集团新能源集控中心项目软件和硬件部分的设计、实施、服务、培训及集控中心装修、链路建设等相关内容,它提出了XX集团对于该系统建设的最基本的需求和说明,包括系统功能、技术要求、软件和硬件功能要求、系统性能指标等方面的技术要求、验收要求以及供货、质保、设计联络会、人员培训、售后服务以及所有必需的其它事项。1.2投标方应具有独立设计风电场远程集中监控系统的能力,向本项目提供的产品应通过相关部门的检测,具有省部级鉴定文件或等同有效的证明文件。投标方具有开发、实施与招标类似远程区域监控系统的经验,并有2个或以上区域集控系统成功运行案例。1.3投标方向本项目提供的产品必须具有原厂家授权:大数据平台、服务器;投标人风电集控平台必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家级认证机构证明的产品)。1.4投标人具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及其质量认证证明。1.5本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和基本需要,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用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方应提出符合本规范书要求的详细完整的系统设计方案和符合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凡本技术规范中未规定,但在相关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或IEC标准中有规定的规范条文,投标人应按相应标准的条文进行设备设计、制造、试验和安装。1.6如果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投标方完全响应本技术规范书中的相关要求。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投标文件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以及同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阐述。1.7本规范中涉及有关商务方面的内容,如与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有矛盾时,以商务部分为准。1.8本技术规范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签订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1.9本规范书依据XXXX集团公司企业标准《新能源区域集控中心建设技术规范(试行)》、《风电数据采集技术规范(试行)》、《光伏数据采集技术规范(试行)》编制,投标方所提供的的产品和服务除满足本文件外,还应满足上述三个标准要求。凡本文件与上述三个标准不一致的地方,执行更严格的一方。1.10本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确定。2.工程概况XXXX公司地理跨度大、风光电场多、分布广泛、隶属不同调度,并且风场、光伏电场地处偏远,每个风电厂为一个信息孤岛,XXXX公司无法及时有效了解掌控各风电厂的生产运行情况,且建设标准不统一等原因,在信息化管理及运维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如何对辖区内新能源产业实现集中式、一体化运营管控,全面提升发电效率,同时提升新能源产业的管控能力,已经成为分公司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为了加强对各风电、光伏场站的管理,直观、动态、综合地掌握各风电生产的一线情况,集中对各风电场的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实现人员合理配置以及对各风电场相关数据进行整合、统计、分析,有必要建立一个集中监控运维管理中心,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集中监控、运维管一体”。XXXX公司目前在役、在建新能源项目容量合计1149.5MW。其中:在役风电项目10个,风机307台,装机容量548MW;20MW光伏电站一座;在建风电项目6个,风机124台,装机容量298MW;在建光伏项目5个,装机容量283.5MW。本期集控中心项目接入四个场站,分别为XX1、XX3(包括XX3一期、XX3二期)、XX2(包括XX2、XX5)、XX4(包括XX4一期、XX4二期、XX3三期、XX3四期、XX6)。见下表:分类风场名称风场期别风机规格台数风机厂家容量(MW)备注总计548在役XX1XX11.5*33保定天威49.5省调XX2XX21.5*33远景能源49.5地调XX52.0*25金风科技50XX3XX3一期1.5*33保定天威、联合动力49.5XX3二期1.5*33联合动力49.5省调XX4XX4一期2.0*25三一重能50XX4二期2.0*25沈阳华创50XX3三期2.0*25广东明阳50XX3四期2.0*25沈阳华创50XX62.0*50沈阳华创、广东明阳1003.工作要求及范围投标方的工作范围,将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1)投标方承担该项目建设的调研分析、总体设计、应用开发、软硬件供货、软硬件安装、软件调试、系统实施(含与现场设备数据接口实施)、集成优化网络及系统、测试、技术服务、后期培训等工作。(2)投标方在中标签订合同后需完成项目的需求分析工作,编制项目实施的总体设计,项目的总体设计经过相关的专家评审通过后实施;项目的总体设计应满足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要求;项目建设满足电网相关要求。(3)投标方根据需要提出合理的硬件配置要求及建议,并密切配合集成商和招标方的工作。(4)按照招标方的工程项目进度要求完成远程集控中心的建设。(5)软硬件、系统集成等与项目相关的供货、安装、调试,需列入投标总价中,各项费用要分开列出。(6)投标方提供和项目相关系统设计文件、安装文件、用户文件、维护文件及有关图纸、表格等技术资料。(7)投标方组建专门的项目组完成整个项目的系统开发应用和设备的现场安装、调试、试验、初步验收和最终验收。(8)投标方有义务参加招标方所组织的协调工作,并负责举行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联络会,定期向招标方报告项目进度。(9)投标方承担项目实施建设过程中人员培训和技术服务。(10)投标方保证质保期内的技术服务及质保期满之后的售后服务。(11)投标方配合招标方进行集控中心运行管理模式构建,完善运行管理制度。(12)投标人必须严格按照项目节点,于2020年12月31日前完成招标文件中要求的上传集团所需数据至集团新能源大数据平台,8项监控功能及3项网络安全的验收工作。4.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4.1参考标准4.1.1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GB50174-2017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016-201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2017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370-2017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40-2019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057-201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311-201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2-201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2900.53-2001电工术语风力发电机组GB/T26865.2-2011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数据传输协议GB/T31366-2015光伏发电站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B/T2887-2011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21-2012关系数据管理系统技术要求GB/T22239-201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31366-2015光伏发电站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B/T36050-2018电力系统时间同步基本规定NB/T31046-2013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功能规范NB/T32011-2013光伏发电站功率预测系统技术要求、NB/T31071-2015风力发电场远程监控系统技术规程DL/T1100-2018电力系统的时间同步系统DL/T5003-2017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规程DL/T1709-2017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规范GM/T0028-2014密码模块安全技术要求Q/CDT10107001-2020风电数据采集技术规范《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2014〕14号)《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国能安全〔2015〕36号)NB/T31071-2015 风力发电场远程监控系统技术规程4.1.2XXXX集团有限公司标准Q/CDT10107XXX-2020新能源区域集控中心建设技术规范(试行)Q/CDT10107001-2020风电数据采集技术规范(试行)Q/CDT10107XXX-2020光伏数据采集技术规范(试行)4.2中文的使用为了给使用中文的操作人员和技术人员提供一个有用的系统,人机接口的程序部分,投标人应设计为中文符号(汉字)。包括显示器显示、图象显示和辅助显示应采用中文;记录和报告均应采用中文。4.3建设目标为落实集团公司新能源发展战略要求,加快实施“无人值班、少人值守、集中监控、运维管一体”的管理要求,建设统一的智慧运营管理平台,对所辖风光电场进行远程集中监控、诊断、大数据分析和集中运营管理,在将业务自动化、数据可视化、分析智能化的同时,构建能够无缝扩展的计算平台,满足公司未来的发展要求,实现公司信息化战略。搭建大数据平台满足集团统一平台数据及管理需求。(1)实现远程控制。取得电网调度权后,区域集控中心可实现对每台机组的远程启停操作,减少现场运行值班人员。(2)优化设备运行。能掌握每台机组实时状态、部件参数、性能指标,及时发布故障预警信息和优化调整策略,为设备治理和改造提供数据基础,提高机组运行的可靠性和转换效率。(3)监管设备缺陷。实现故障全过程管理,进行远程分析指导,规范消缺过程,压实各方责任,缩短消缺时间、提升消缺质量,提升发电能力。(4)实现精准分析。自动生成发电量等性能指标、机组可靠性指标、缺陷统计分析、同类对标等分析,减少人工日常工作量,实现准确考核和精准管理。(5)监控现场工作。实时对现场人员消缺、定检、巡检、施工吊装等工作过程视频监控指导和风险提示,减少现场安全风险。(6)共享管理信息。实现了标准化管理,信息流程节点明晰,促进生产管理等各方面工作的提升。4.4建设原则按照“无人值班、少人值守、集中监控、运维管一体”的要求,本着“技术先进、功能实用、综合性价比高”的原则建设。(1)实用性原则集控中心应具备操作简单、界面人性化的特点,能够充分自动智能的进行数据采集、指定系统数据抽取、其他系统数据集成导入、外部资料批量导入,减少人工录入工作量,并提供各种导入导出接口。(2)先进性原则集控中心应采用先进的分层分布式网络结构,充分利用“大数据”、“超融合”、“物联网”等先进技术设计系统架构及物理部署架构。大数据软件支持节点弹性扩展以便于后续规模扩张和性能升级,多节点间支持数据的冗余;体系架构采用高性能集群分布式架构的大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处理性能随节点数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支持多节点的自动负载均衡及故障转移;系统采用先进的大数据存储技术,采集存储各业务板块的全部数据,系统应支持数据重发,对于波形等数据,在网络堵塞的情况下,能够利用空闲时间进行断点续传。(3)标准性原则集控中心应采用标准、成熟、开放的数据模型及网络协议进行数据访问、存储、计算及传输,便于第三方能够基于集控中心进行软件开发,提高各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互动能力。(4)开放性原则集控中心设计遵循开放原则进行设计,采用弹性扩展的面向SOA、Web服务结构,通过数据总线、消息总线技术提供信息交换接入,为其他系统接入及第三方服务提供公共的协议和接口标准,系统在整体上需具备接口代码开放、功能配置开放、接口开放、数据库开放、接口服务开放用以提高系统的扩展和维护,为各类应用提供丰富、高质量和多维度的数据资源接口。(4)安全性原则严格按照国能安全【2015】36号文件附件4:发电厂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方案“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认证、综合防护”的基本原则要求,对系统内各应用系统进行安全区划分、部署网络边界安全防护设备及入侵检测、主机及网络设备加固、恶意代码防范等综合防护设备集控中心应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集控中心具有完善的授权和数据备份机制,能够提供完善的公司鉴权、访问控制、安全日志管理、操作员权限管理的多种安全手段,并提供多种安全检查手段,保证公司能够正常使用系统中的共享资源,提供应有的信息服务;采用有效的安全保密技术。集控系统建设需满足XXXX电网要求,相关方案等需报XXXX电网审批,并取得XXXX电网的认可。(5)可扩展性原则系统具备良好的扩展性,一是对现有场站的扩容、新增场站的接入的扩展;二是对系统功能的扩展,满足用户对系统功能的最新需求。集控中心架构设计通过硬件资源(如CPU、内存、网络、存储等)的横向扩展和纵向扩展,随着业务的增长可以进行动态扩展。4.5指标及技术要求4.5.1性能技术指标系统指标(1)系统年可用率≥99.999%.(2)任何时刻冗余配置的节点之间可相互切换,切换方式包括手动和自动两种方式;冗余热备用节点之间实现无扰动切换,热备用节点接替值班节点的切换时间<3s。(3)任何时刻保证热备用节点之间数据的一致性,各节点可随时接替值班节点投入运行。(4)设备电源故障切换无间断,对双电源设备无干扰。系统可靠性指标(1)系统中服务器、工作站及网络设备等关键设备MTBF>80000小时。(2)系统中非关键设备的MTBF≥30000小时。(3)系统应能长期稳定运行,在值班设备无硬件故障和非人工干预的情况下,主备设备不应发生自动切换。(4)由于偶发性故障而发生自动热启动的平均次数<1次/3600小时。信息处理指标(1)对遥信量、遥测量和遥控量处理的正确率=100%。(2)遥信动作准确率>99.99%。(3)遥控准确率=100%。(4)站间事件顺序记录(SOE)时间分辨率<10ms。系统实时性指标(1)升压站、开关站设备事件顺序记录分辨力(SOE)≤2ms。(2)风电机组、光伏单元的事件顺序记录分辨力(SOE)≤5ms。(3)遥信变化传送时间≤3s。(4)遥控命令传送时间≤4s。(5)画面实时数据刷新周期为1s~3s。(6)报警信息至画面显示响应时间≤2s。(7))画面调用响应时间≤3s。(8)数据采集周期5s~10s。(9)子站到主站遥信变化传送时间不大于3s。(10)主站到子站遥控、遥调命令传送时间不大于4s。(11)画面调用响应时间:85%的画面不大于2s,其他画面不大于3s。(12)双机自动切换到基本监控功能恢复时间不大于20s。系统容量指标系统应按可伸缩要求设计,采集和数据库的容量在设计上无限制,仅取决于所购置设备的容量和能力。按照10年期区域集控中心发展的规模要求进行配置,并能满足10年后区域集控中心的发展、扩充需要。(1)数据采集容量•采集的信息量(开关量、模拟量、电度量)满足十年内的信息量增长要求。•计算点数>20万点/秒。•SOE数不限。•画面数不限。•曲线数不限。•历史数据存储容量。•保证最大配置容量,保存至少1年的数据。(2)转发容量•开关量:不受限制。•模拟量:不受限制。•电度量:不受限制。(3)存储容量•无论是计算机自有的还是系统共享的存储设备,其存储容量除满足系统要求容量外,系统至少还必须留有200%的备份容量。•历史数据存储时间≥3年。•对其它应用服务器节点,应用服务器磁盘剩余空间≥60%。•当存储容量余额低于系统运行要求容量的80%时发出告警信息。•每台历史数据库服务器宜使用RAID5备份机制。监控系统安全Ⅰ区资源指标服务器正常负荷率宜<30%,事故负荷率宜<50%。网络正常负荷率宜<20%,事故负荷率宜<40%。正常情况下局域网运行负载率宜<10%。系统对时性指标整个系统对时精度误差应≤1ms。4.5.2系统自诊断与恢复系统具备自诊断能力,在线运行时应对系统内的硬件及软件进行自诊断,并指出故障部位的模件。自诊断内容包括以下几类:(1)计算机内存自检。(2)硬件及其接口自检,包括外围设备、通信接口、各种功能模件等。当诊断出故障时,应自动发出信号;对于冗余设备,应能自动切换到备用设备。(3)自恢复功能(包括软件及硬件的WATCH-DOG功能)。(4)掉电保护。(5)双机系统故障检测及自动切换。4.5.3人机功效具有多种类型图表,如地理接线图、电站结构图、风电机组(光伏单元)监控图和工况图;报警一览表、常用数据表、电站设备参数表、目录表、备忘录等。画面形式可为多种曲线图、棒形图、饼形图、混合图、模拟表图等,常用画面一键调出。可以不同颜色显示不带电线路,即具有动态着色功能。采用多窗口技术,允许操作员在工作时操作多个画面。可实现256层分层画面,具有画面漫游、缩放和动画功能。实时数据在一次图上可根据条件选择显示。支持图形分层显示,可使图形显示既有全境又有细节,根据不同的比例因子选择合适的层次。可以在接线图上直接查询设备台帐信息、运行参数信息、运行统计信息等。可以调用历史接线图,在接线图显示实时数据的同一位置上,可显示存储在历史数据库上任一天任一整点时刻的数据。历史接线图不必另外设置参数,只需把接线图设为可历史调用,即可调用历史某一整点接线图状态。可人工设置或修改开关、刀闸状态,接地、检修、停电等标志;可进行遥控、遥调操作以及自定义的其它操作,并生成操作过程的全部记录(包括操作人员、操作时间、操作内容等)。4.5.4断点续传数据采集系统应具有缓存机制,可实现断点续传。安全Ⅰ区场(站)侧应具有断点续传功能,与集控侧安全Ⅰ区通讯中断时,应具备2周的存储能力。通讯恢复时,有实时、续传2个独立的数据流向上传输,1条用于实时监控,1条用于续传数据,互不影响。安全Ⅰ区集控侧应具有断点续传功能,与管理Ⅲ区数据应用侧通讯中断时,具备2周的存储能力。通讯恢复时,有实时、续传2个独立的数据流向上传输,1条用于实时监视,1条用于续传数据,互不影响。管理Ⅲ区接收数据后,应对数据进行并行处理,一条送至管理Ⅲ区数据应用系统监控系统,一条向集团监控与大数据中心传输,互不影响。管理Ⅲ区数据应用系统应具有断点续传功能,与集团监控与大数据中心讯中断时,具备2周的存储能力。通讯恢复时,有实时、续传2个独立的数据流向上传输,1条用于实时监视,1条用于续传数据,互不影响。4.6系统拓扑说明:(1)因XXXX公司投产光伏只有2万,容量太小,加上投资额度限制,本项目只接入已投运的四个风电场,光伏随后期投运的光伏场站一并接入。(2)本项目所接入的四个风场,分别属XXXX国网和XXXX地方电网调度,根据电网要求,两家电网控制大区需采用物理隔离,不进行任何连接。考虑到投资因素,国网场站按集团技术规范接入集控中心I区。地网场站将本期仅进行数据采集,数据采集由场站III区送入集控中心III区。(3)集控中心侧网络结构按照双网设计,分区配置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通信设备。(3)网络安全防护设备配置:场站侧安全I、II区网络之间配置工业防火墙,I、II区纵向边界配置纵向加密装置,安全II区与安全III区之间配置横向隔离装置进行安全隔离,III区与公网通道边界配置工业防火墙(4)管理区(III区)配置大数据平台,实现发电量计算、故障统计分析、故障诊断预警、功率曲线校核、报表分析、大数据挖掘、指标对标等功能,以及数据上传集团公司和XXXX公司功能。4.7数据采集4.7.1风场设备介绍XX3风场XX4风场XX2风场XX1风场总装机(MW)9930099.549.5装机台数(台)661505833风机厂家保定天威(10台)
联合动力(56台)三一、明阳、华创远景风机(33台)
金风风机(25台)保定天威风机型号联合动力:UP82-1500、UP86-1500
保定天威:TW1500-82华创:CCWE2000-103D/CCWE2000-116.DF、三一:SE11520、明阳:MY2.0远景风机EN1500-87
金风风机GW2000-115TW1500/87风机控制系统及版本号联合动力:1.12-Vspr-82-20140228-SR2
1.12-Vspr-82-20140228-SR2
保定天威:DF01.02A9210.02华创:丹控,CCWE2000.DF-NCP/mitaTeknikType1三一:巴赫曼SYK20L-KZ-V0101明阳:瑞能、倍福远景2019r1.9801
金风VLinuxWF_SCADA_BSV22.3.10升压站电气控制厂家南瑞继保pcs-9700南瑞科技许昌许继FCK/80/A南瑞NECExpress5800/53La五防系统厂家珠海优特电力科技JOYO-B4南瑞科技襄阳天盾V1.86u长园共创Fy2000UB故障录波厂家武汉中元华电ZH-5/U4I8-1A兰州三邦许昌许继WGL-801C浪拜迪LBD-WLB-8000保信子站厂家无sugon中科曙光;A840-G10无山东山大SDL-8003风功率预测厂家XXXX天寰气象科技国电南瑞无东润环能PowerEdgeR710发电控制(AVC/AGC)厂家国电龙源东润环能无北京科诺伟业电能计量厂家西安利泰电气LTE-2000eRTU保定浪拜迪;LBD-MQR-V100无威胜集团有限公司DTSD341与电网通信远动设备(RTU)南瑞继保NCS-9794A太原合瑞宝森许昌许继WYD-811南瑞RCS-9698H风场与集控中心所在地网络情况(连通情况、带宽情况等)10M专线至延安本部内网;100M外网;2M专线至地调(电话及数据)10M专线至延安本部内网;100M外网;2M专线至地调;2M专线至省调(电话及数据)100M外网;
光纤至地调(电话及数据)2M专线至延安本部内网;10M外网;2M专线至地调和省调(电话及数据)调度关系榆林地调省调、地调延安地调省调视频系统升压站视频不能远程调节摄像头位置,围墙无视频信号,风机视频正常升压站视频正常,风机未装视频升压站视频正常,风机未装视频视频不能回放,不能远程调节摄像头位置,水泵房无视频信号,风机未装视频4.7.2采集信息(采用规约、点表)采集规约本项目拟建立集中统一的数据采集管理平台,各场站侧配置数据采集通信服务器,采集场站各信息平台数据,经过纵向加密,通过通信专线将数据传输到集控中心数据系统。该采集平台具有如下特性:支持多种网络协议:支持TCP、UDP、RS232、RS485。支持多种实时数据库:支持X-DB、麦杰、eDNA、PI、PlantConnect、iHistory、INSQL、Agilor等实时数据库。支持多种关系型数据库:支持Oracle、Sybase、SQLServer、DB2等大型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同时也支持MSDE、ACCESS等桌面型数据库系统。支持多种DCS、PLC控制系统以及辅网控制系统:ABB、和利时、日立、Foxboro、新华、104规约、101规约、Moudbus、CDT、OPC、DDE等。远程管理:在集控中心侧,可下发系统的远程管理、维护指令,包括采集程序的启停指令、配置变更指令、程序升级指令等,场站侧的管理服务程序接收到指令后,自动执行指令,实现系统的远程管理功能。故障管理:记录系统所有故障信息,并提醒管理员进行相应处理。对于网络中断故障,当网络恢复时,系统可自行恢复;对于系统进程死机的故障,系统也会自动重启。跨越单向物理装置隔离:当需要直接从场站控制网采集数据时,采集系统往往面临着需要跨越单向物理隔离装置的问题,我们将采用多台采集机,实现实时数据的多级“接力传输”。配置下载:系统要采集哪些实时数据、实时数据的采集周期是多少等等,这些配置信息都可在集控中心侧设置,通过网络下载到采集机上。采集信息点表测点及其编码规则执行集团公司《风电数据采集技术规范(试行)》。采集的数据源系统包含风力发电机组监控系统、升压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电能计量系统、风功率预测系统、升压站AGC/AVC、风电机组在线监测系统、保信、故障录波系统。根据各风场设备及系统配置采集做到全息采集。指标体系及实现方式采集指标点满足大唐集团区域集控中心建设生产指标体系34项指标(如下表)要求。序号体系指标管控等级实现方式1风资源类平均风速1级自动采集2最大风速3级自动采集3平均空气密度3级自动采集4电量类发电量1级自动采集5计划发电量完成率1级手动统计6利用小时1级手动统计7上网电量3级自动采集8电网弃风电量1级手动统计9电网弃风率1级手动统计10设计应发电量3级自动计算11实际应发电量3级自动采集12场外受累损失电量2级自动采集13可控应发电量3级自动采集14可控应发电量完成率1级自动计算15输变电设备计划停运损失电量3级自动计算16输变电设备非计划停运损失电量3级自动计算17风电机组计划停运损失电量3级自动计算18风电机组故障损失电量3级自动计算19风电机组自降容损失电量3级自动计算20能耗指标风电机组自耗电率3级自动计算21场用电率3级自动计算22购网电量3级自动采集23场损率3级自动计算24送出线损率3级自动计算25综合场用电率2级自动计算26运行水平风电机组可利用率2级自动计算27风场可利用率2级自动计算28风电机组无故障运行时长3级自动统计29台均故障次数3级手动统计30台均故障时长3级手动统计31功率特性一致性系数3级自动计算32运行维护指标单位容量运行维护费2级手动统计33场内度电运行维护费2级手动统计34单位容量人员数量2级手动统计说明:管控等级:1级为集团公司,2级为分子公司,3级为基层企业。4.7.3数据采集与存储数据采集及标准化数据采集测点及编码遵循集团公司《风电数据采集技术规范》、《光伏数据采集技术规范》相关要求,数据采集冗余配置,采用热备用方式工作,由系统运行管理系统监视其运行状态,并支持手动或自动切换功能。采集风机/光伏全息数据,保证数据采集的可靠性。数据解读,取得风机/光伏主控全部实时数据,并完全解读、梳理。数据点标准化。对不同机型采集数据点进行梳理,同一输出点的数据一致。风机/光伏状态码细化和标准化。对风机/光伏状态进行二次判断、细化,满足功率管理、设备管理的需求。使用原始状态码、参数设定值、故障码、子系统状态值、电气设备遥信值等作为判断依据。对升压站内的全部数据源装置、网络设备进行监视,可将每个设备的通讯状态进行标准化上传,在远方实时掌握现场每台设备的通讯情况。风力发电机组数据采集场站可采集整个场站的风机的运行数据,实现信息交互。风电机组的采集数据点包含以下几类:1)风电机组运行状态信息。2)风电机组运行数据。3)风电机组部件数据。4)风电机组所有故障信息。5)事件代码和事件发生时间。光伏阵列数据采集光伏设备的采集数据点建议包含以下几类,具体采集点表以现场实际情况为准:1)逆变器:A/B/C相电网侧电压/电流,直流电压、直流电流、直流输入功率,交流输出有功功率,交流输出无功功率,温度,功率因数,并网频率,逆变器效率,日发电量,总发电量、开机时间、关机时间、运行小时数、故障开始时间、故障结束时间、故障持续小时数。2)直流汇流箱:光伏组串N电流,母线电压,总电流,温度等。3)逆变器、汇流箱等光伏设备相关故障遥信信息。升压站综合自动化数据采集数据采集系统通过远动管理装置采集升压站系统的运行数据(具备开放接口条件),在采集过程中,可能需要重新启动远动通信装置,需与电网部门提前沟通。变电站四遥信号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数据,具体采集点表以现场实际情况为准:遥测量:包括线路、主变、站用变的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遥信量:包括隔离开关、接地刀闸、断路器、手车的开关状态。遥控:主设备、主回路的断路器分合指令。遥调:主变、无功补偿。遥脉数据:各线路、站用变、主变高压侧、低压侧、电容器正向有功、反向有功、正向无功、反向无功。电能计量信息采集数据采集系统通过远动装置或电能量计量装置采集数据(具备开放接口条件),包括正、反向有功电量和无功电量表底值,实现电量数据、表计状态信息的自动周期采集、自动和人工启动数据补采以及存储和查询等功能。功率预测数据采集基于场站侧已配置的风/光功率预测系统,且具备相采集接口,采集方式是以串口或网络模式具备远动通信规约通信和文件传输功能。箱变实时数据采集场站侧配置(或拟配置)箱变监控系统,且具备相采集接口,数据采集系统采集箱变实时状态数据并上传,实际采集测控点和采集方式根据场站实际情况确定。功率控制系统(AGC/AVC)数据采集中心侧能够接收、汇总展示和记录电网调度的功率控制系统相关数据(具备开放接口条件),包括AGC/AVC调节状态量信息和数值量信息、有功(无功)调节计划曲线、有功(无功)调节出力曲线、实时查看目标值等。具体采集以现场部署的功率控制系统实际情况为准。数据传输为保证通信的可靠性、实时性,场站与XXXX公司集控中心的通信规约,按104规约要求主动上送、实时感知,采集刷新数据周期为1秒;Modbus采用轮询方式,采集周期几秒到数十秒不等,取决于单个通道开出数据量和设备性能。场站采集系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采集周期。数据采集保证实时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中数据值的时间戳均与时钟同步系统同步。进行风力发电机组数据采集时,在保留原有时间戳的同时,加入时钟同步系统时间戳。场站与XXXX公司的通信还具备以下功能:(1)断点续传:与集控中心通信,建立两个通道,一个通道用于断点续传,一个通道用于实时数据通信。(2)主子站时间同步:为保证主子站系统时间一直性,确保断点上传数据的时标正确,中心侧定时下发校时命令,场站侧可接收校时命令并校对场站采集设备的时间。(3)规约调试和源码分析:系统提供规约调试和源码分析工具,同时通道源码能够保存(至少7天)。(4)数据的轮询:集中监控系统对站端采集装置的数据进行周期性的查询采集,以获取当前最新的状态量、模拟量、累计量数据。状态量在传送中享有优先权。扫描速率可调整。为避免某种原因的数据丢失,数据采集应用提供数据全扫描召唤功能,支持定时(如每10分钟)、人工启动方式对所有站端采集装置进行全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实时/历史数据库中的数据采用统一编码。系统具备对量测值进行有效性检查的功能,包括数据过滤、零漂处理、限值检查、死区设定、多源数据处理。同时具备最值分析、统计及生成曲线等功能。包括模拟量、状态量、电度量、事件顺序记录(SOE)、数据质量和运行标志、趋势记录数据处理功能。校核内容包括:数据类型、量程、刷新时间、误差,以保证数据质量。数据分类包含:公司级、场站级、发电设备级、系统级、子系统级、部件级,以保证快速确认故障位置。重要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不同品牌型号发电设备之间的描述差异、状态差异、逻辑差异、时钟差异。采用统一标准进行指标分析,以保证发电设备可在同一维度进行对标。数据传输采用校验技术或密码技术保证通讯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采用密码技术保证通信过程中数据的保密性。数据存储远程集控系统采用分布式数据存储,依据场站大小布置数据库容量,每个子站部署10万点实时/历史数据库,主站部署50万点实时/历史数据库。子站数据存储时长不少于1年,主站数据存储时长不少于3年。数据存储及转发终端至少具有保存半年数据的存储能力,历史数据库数据存储时间不小于3年,并支持对已有历史数据的移植及扩容。实时数据库、历史数据库数据文件具备备份、恢复功能,以及数据的二次计算及其结果数据的存储功能。具备数据压缩功能,能提供无损数据压缩算法。场站侧采集系统或数据库提供通用的接口协议(如OPC、Modbus、104规约、102规约等),并具备大批量数据插入性导入、导出及转换功能。历史数据管理系统提供一系列完整性处理策略,当发生主备切换、网络故障、节点掉电、重启等情况时,保证历史数据(包括周期采样的实时数据、计算数据和统计数据)是连续的、完整的,即历史数据不会因为系统故障而丢失。支持风机历史数据导入数据库,供集控中心数据分析和查询。异地容灾区域集控中心具备异地备份功能,利用通信网络将重要数据备份至备份场地。使用列式数据库格式,存储重点数据10分钟平均值,集团“监控与大数据中心”与各分子公司(事业部)“区域集控中心”互为灾备。集中监控中心的数据库服务器能够实现异地备份中心的数据定期备份。数据应用(1)实时数据应用。数据浏览实例数据和元数据都是按树形层次结构组织,提供依据不同模式的层次结构。数据访问提供对数据的同步读写、异步读写和订阅,支持应答方式进行数据访问,支持预先定义数据组按一定的周期或有变化时进行数据发布。(2)历史数据应用。具备时间序列数据访问服务访问时间序列数据或历史数据的服务。支持同步、异步历史数据读取方式。历史数据存储配置按测点重要性分类进行配置,重要监测点数据存储不采用死区方式,故障、报警数据存储不采用有损压缩。(3)多数据源处理。总部可能具有场站、区域集控中心多数据源,根据通道的值班情况,对多数据源进行合理性校验,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按照人工定义的优先级发送给后续应用(优先级的次序可由用户灵活设置),工作数据源不满足要求时,自动切换到备用数据源。(4)数据轮询。对场站侧数据进行周期性的查询采集,获取当前最新数据,并可根据数据类型设定优先级。接于不同通道或端口的采集装置,采用时间并行方式进行发送;共享一个通信或端口的采集装置,以顺序方式进行发送,轮询周期可设置。轮询提供数据全扫描召唤功能,支持定时、人工启动等方式。能查询历史数据,可以采用。提供用户可定制条件的综合查询功能,并提供应用程序使用这些查询结果的接口方式。对于历史事件可按不同类型进行检索。根据业务的需要,封装多层次、不同粒度、面向应用的复合数据服务,支持请求/响应、订阅/发布两种服务形式。(5)数据展示。安全区I、安全区II业务系统数据展示以“安全、可靠、快速、简单”为原则;安全区III业务系统数据展示以“安全、可靠、准确、美观、可视”为原则;符合集团生产管理系统UI界面设计标准规范。界面层次不超过五级,每级页面具有导航功能,可实现快速跳转。数据接口数据中心提供开放的数据访问接口,向第三方应用提供模型、实时数据、历史数据、统计数据等各种数据信息的数据查询访问服务。模型数据服务系统提供模型数据云服务,为集团公司、区域公司集控中心以及其他业务部门的应用提供模型数据查询接口,区域侧数据采集不低于每秒100万点,近期按照接入500-3000台机组规划。模型数据服务提供模式查询接口,以方便客户端查询服务器支持的模式(类、属性和关系等)。模型数据服务提供模型数据过滤查询接口,支持按类别、区域、场站等过滤条件进行模型数据查询。客户端既可查询全部设备模型,也可以查询某个地区的设备模型。实时数据服务系统提供实时数据服务,为集团公司、区域公司集控中心以及其他业务部门的应用提供实时运行数据查询接口。为了适应XXXX公司大规模量测实时数据的处理与访问需求,实时数据服务采用分布式、多线程处理技术,支持大规模实时数据的处理与多客户端并发访问,保证数据访问效率。分布式实时数据服务将全部量测模型按照资源ID划段的方式进行划分,从而实现量测模型的分区。各分区节点加载不同分区的量测模型,各自独立对外提供服务。所有的分区节点联合成完整的数据服务,为客户端提供完整的数据。历史数据服务系统提供历史数据服务,为集团公司、区域公司集控中心以及其他业务部门的应用提供历史运行数据查询接口。允许客户端按时间段、量测ID等组合条件过滤查询量测历史数据。历史数据查询服务采用分布式并行处理、多线程等技术实现,以保证在大规模数据、多客户端并发访问时具备足够的查询效率。通用结构化数据服务除上述模型服务、实时服务、历史服务之外,系统还提供通用结构化数据服务,用于向第三方应用提供面向数据库表的数据访问,例如访问各种数据统计结果数据等。集控中心系统建立数据交换平台,实现数据交换应用,统一接口标准。数据传输协议遵循GB/T26865.2相关要求,一般风力发电机组数据依据Modbus、OPC协议,变电站、AGC/AVC数据一般依据IEC104规约,风电功率预测系统、电能表数据采集依据IEC102规约。数据接口支持全双工方式通讯,传输速率300,600,1200,2400,9600bps速率可选,并且支持网络RTU;能够接收处理不同格式的遥测量,遥信量,电度量,并处理为系统要求的统一格式;能够接收处理SOE事件信息;能实现遥控、遥调、校时等下行信息;可接收同步/异步通道信号;具有对通讯过程监视诊断,统计通道停运时间;能在线关闭和打开指定通道。具有与GPS时钟接口,系统数据采集和数据交换遵守行业标准通讯规约,满足现场实际应用。提供规约调试工具和界面,可方便地监视指定通道的收发源码、遥测一览表、遥信一览表、通道状态等数据。具有通道收发源码自动保存及人工定义保存功能,能够滚动存储通道源码(至少7天)。4.8集控中心技术平台4.8.1应用支撑平台系统遵循SOA架构体系,基于统一的ICT基础设施,以统一流程管理、统一数据管理、统一安全管理为核心,构建一体化应用支撑平台。各类业务功能以此为基础开展建设或功能完善。通过支撑平台和横向服务总线集成各系统功能模块/业务子系统,通过纵向服务总线实现与上、下级相关业务系统的互联。(1)统一流程管理基于SOA建立统一流程应用接入管理;统一流程建设基础;提高流程应用的开发和实现效率,降低研发成本;在业务与IT之间,构建一致性的流程描述方式,提高协同能力。实现统一工作流引擎,实现企业级业务流程管理平台,实现端到端流程贯通的统一监控管理,统一集中任务处理中心,提升用户操作体验。(2)统一数据管理各种类型的源数据通过统一数据采集层进入数据中心,数据中心主要提供以下几种服务:提供各种业务的数据存储服务,支持实时数据库、关系数据库、数据仓库、HDFS等结构化及非结构化数据存储服务。提供流式计算、离线计算、交互式计算服务。提供数据中心的资源的优化调度服务。(3)统一安全管理场站侧包含众多异构厂商、开源系统的组成部件,对主机系统、网络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和保障提出更高要求;通过专业的安全产品如:隔离网闸、防火墙、入侵检测、配置核查、互联网行为管控、日志审计等产品的集成,可实现一站式的解决方案来满足电网公司二次安防的要求。4.8.2大数据分析平台大数据平台是一套覆盖大数据采集、存储、清洗、挖掘建模、分析、联机查询等于一体的一站式平台。采用先进的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内置多种海量数据存储方案、数据处理方法和分析挖掘算法;支持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挖掘、检索;提供统一的数据服务访问机制。平台采用图形化、流程化的方式进行大数据挖掘工作。数据价值的挖掘过程采用全可视化操作,使用者只需用鼠标把各种分析组件拖拽过来组装成一个个分析流程,然后点击“运行”即可获得隐藏在深处的大数据“价值”。有了该平台,仅通过简单的拖拽和组装就能快速的构建出大数据分析挖掘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有效评估。平台提供数据存储、分析、服务等基本功能,投标人须详细描述大数据平台设计与功能。4.9集控中心功能与应用4.9.1集控中心基础功能设备防误为加强风机检修或变电设备操作过程的安全管理,确保风机或变电设备操作过程中的人身安全,杜绝事故的发生,针对风机及变电设备提供挂牌功能,集控中心值班人员可根据现场运检情况,对设备挂牌,挂牌之后,集控中心对风机所有的远程操作都将被屏蔽,直到挂牌取消,从而进一步确保现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避免由于集控中心的误操作,引起安全事故。值班人员可根据不同的情况,挂不同类型的牌,主要设备牌包括设备定检、巡检、事故消缺、技改、大部件损坏、故障标记等。(1)风机远程操作防误功能,可根据不同的情况,挂不同类型的牌,确保风机操作过程中的人身安全,杜绝事故的发生。(2)变电防误功能包括变电设备挂牌及变电设备遥控审批,变电设备挂牌功能,可对变电设备挂检修等牌,挂牌时,可填写备注,挂牌完成之后,无法对该设备进行远程操作,直到挂牌取消。通讯监视通讯监视可查看集控中心与电站的通信情况,包括集控中心及电站的网络拓扑、设备状态通信方式和通信状态。红色代表通信正常,绿色代表通信中断,并对出现状态的设备及网络进行报警。实时报警当场站或集控中心报警事件发生时,系统能自动监测到事件并报警。报警按照严重程度和类别进行分级分类,并可以列表、光字牌、语音等方式提供给用户,重要报警提供确认操作。事故报警包括非操作引起的断路器跳闸、保护装置动作信号和风机异常停机。其中保护装置动作包括一般设备变位、状态异常信息、模拟量越限/复限、计算机站控系统的各个部件、间隔层单元的状态异常等。事件按其产生的来源和特征来分类,以方便告警处理和查询,不同类型的事件可以定义不同的告警处理方式,事件可以被自动确认、单条确认或全部确认,事件能够存入数据库作长期保存,以便查询、打印、归档。(1)事件按其产生的来源和特征分为以下几类:运行事件、操作记录事件、SOE事件、系统事件。(2)告警事件发生后,根据事件的告警处理定义,进行各种不同的告警处理。主要的处理方式有:登录实时告警窗口:通过实时告警窗口显示告警事件,提示运行人员。画面闪烁告警:测点或设备处于告警状态时,对应图符会闪烁;告警确认后,图符停止闪烁,或在动作处理中设为自动清闪,则过自动清闪时间后,系统自动停止闪烁。推事故画面:测点或设备处于告警状态时,推出事先编辑好的某一幅画面。语音告警:由语音合成器,播放告警事件内容。音响告警:测点或设备处于告警状态时,选择事先整定的音响文件进行播放。光字牌显示告警:画面上的光字牌自动闪烁告警。入历史事件库:把告警事件保存入历史库中,可供以后进行查询分析。事件追忆处理:告警事件可触发事故追忆处理。(3)告警确认:系统提供多种事件确认方式,包括延时确认、自动确认、人工确认。当报警被确认后,音响和画面闪烁被消除,即音响报警声音关闭、停止闪烁。关键参数监视可在一个界面中,自由设定多个关键参数,方便值班人员集中值班监控,关键参数可以以图表或表格的形式进行展示。事故追忆事故追忆是数据处理系统的增强性功能,是指在一个特定事件发生后,基于大数据平台存储的数据,可以重新显示事件发生前后系统的运行情况和状态,使运行人员能对事件进行必要的分析。事故追忆功能具备全部采集数据的追忆能力,包括风机故障反演、前置规约报文、实时服务变化量测值、系统事项、SOE事项,用以真实、完整地反演事故过程。具备对新能源发电场(站)内重要设备的状态变化做事件顺序记录。事件顺序记录处理的信息完整,并生成事件记录报告,以显示、打印方式输出。事故追忆范围为事故前1min到事故后2min的所有相关模拟量值,采样周期与实时系统采样周期一致。生产运营分析主要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对电力生产过程数据的管理、统计、分析与展示,对发电设备状态、事故、缺陷、备件等信息的管理、统计、分析与展示,对生产安全信息的管理、统计、分析与展示。(1)统计、分析、展示应至少分为区域公司、新能源场站、发电设备三级,统计、分析执行的标准应统一,同类信息具备可对标性。(2)统计信息应包含风(光)资源、发电量、上网电量、设备状态变化信息、设备故障信息、设备操作记录信息。统计信息应能够任意自定义时段查询。(3)分析信息应包含损失电量、厂用电量(率)、弃风(光)电量、利用小时数、可利用率、故障率、功率特性。分析信息应至少包含日、周、月、年维度。在线计算功能(1)集控中心向操作人员提供方便的实时计算功能。(2)具有加、减、乘、除、积分、求平均值、求最大最小值和逻辑判断,以及进行功率总加、电量分时累计等计算功能。(3)供计算的值可以是采集量、人工输入量或前次计算量,这些计算从数据库取变量数据,并把计算结果返送数据库。(4)计算结果可以处理和显示,并可以对计算结果进行合理性检查。(5)可以由公司用人机交互方式或编程方式定义一些特殊公式,并按公司要求的周期进行计算。系统管理功能系统具备完善的系统管理功能,提供一整套的平台管理软件,方便实现对整个系统中的设备、应用功能等的分布管理,从而能够达到统一管理和协同工作的目的。系统平台管理功能应包括系统节点、进程管理、资源监视、时钟管理等子功能,并提供各类维护工具以维护系统的完整性和可用性,提高系统运行效率。与集团大数据平台数据通信交互功能为上级单位上送标准、准确的设备运行数据、生产经营统计数据、生产经营报表,接收来自上级单位的各项预警及故障解决推荐方案。4.9.2集控中心监控功能设备远程监控.1实时监视系统具备人机交互友好的人机会话模块,人机会话模块应根据使用者的需求随意绘制和展示模型中存在各种信息和参数,包括场站的相关数据,如SCADA系统、升压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功率预测系统、电量表计系统、视频监视系统,实现了风力发电的统一监控。可根据现场大屏幕的尺寸及分辨率定制汇报首页,满足领导参观、系统汇报的要求,包括新能源场站地理信息,电力生产数据,经济效益数据,绿色发电数据等。(1)概览视图概览视图采用电子地图与图表相结合的方式显示进行总体监视。具备地图浏览、图层管理、实时信息监视、地图属性查询、等值线面分析、站网数据维护等功能,能查询各个不同时段的风能、太阳能和各类监测数据,并提供多种数据的分析、统计功能,为新能源电站生产管理提供直观的可视化决策平台,地图展示所有场站的分布情况,鼠标悬停在场站所在区域能够显示电场的总装机容量、总发电量、场站的工作状态等信息;列表的方式展示当前集控中心所有场站总装机、发电量信息(本日、本月、本年)等主要生产指标和事件告警;图形展示当前集控中心所有场站机组数(包括各种状态的机组数)。系统可以通过图形导航快速进入某个具体场站的监视界面。(2)风电场信息监视1)场站总览通过曲线的方式显示风电场的各项运行数据(如:功率、平均风速等);通过列表展示当前风电场每种状态风机的台数,测风塔参数,场站主要生产运行指标;再以表格形式展示风电场所有告警数据,并滚动显示,根据告警级别分不同颜色显示,最高级告警置顶显示。系统可通过点击界面指标参数查看该指标历史趋势。2)矩阵图风电场监视矩阵图可以监视风电场所有风机的实时运行数据(主要包括风机状态、风速、功率、发电量等);通过不同的颜色显示风电场当期项目当前的工作状态(如:限电状态、并网状态、故障状态、通信终端状态等)。系统可以通过图形导航快速进入某台风机的监视界面。3)风机列表采用列表的方式对风机的主要参数进行实时展示。是基于风机比较详细的数据展示方式。列表数据主要包括风机编号、风机状态、平均风速、有功功率、功率因数、单日发电量、总发电时间、总发电量、叶轮转速、发电机转速的实时信息,对于展示的字段,系统通过配置方式进行增减,保证系统的可扩展性。4)风机布置图以风电场地图为背景,将整个风电场的每台风机分布位置标识于地图上,并显示风机的一些实时信息,使运行人员从风电场的整体方面监视风电场所有风机的运行状况。系统具备人机交互友好的人机会话模块,人机会话模块应根据使用者的需求随意绘制和展示模型中存在各种信息和参数,包括场站的相关数据,如风机信息、升压站信息等,实现了风力发电的统一监控。根据现场大屏幕的尺寸及分辨率定制汇报首页,满足领导参观、系统汇报的要求。可包括场站地理信息,电力生产数据,经济效益数据,绿色发电数据等。(3)风机信息监视风机参数监视是对各台风机分按不同分组进行详细的信息展示,以图形化的部件或电路图进行数据展示。页面数据动态刷新,刷新周期为秒级。同时对画面上有数据点击此指标数据,可以查看指标的历史实时数据变化趋势。(4)风机部件信息监视单台风机视图可以导航到风机部件的详细视图,按部件详细显示风机机组的实时数据,包括(不限于):机舱、塔筒、风轮系统(电变桨)、发电机、变频器、变压器、电网接入、风机控制、风机振动、传动链、偏航系统。可以查看指标的历史实时数据变化趋势。(5)升压站信息监视风升压站实时监测包括对综自系统主要的监视运行画面进行监视,升压站监视画面内容包括:接线图、电压棒图等图形显示,遥信、遥测、遥脉等数据显示。1)通过展示变电站一次系统的接线图,实时监视各项指标的实时状态和有关的实时参数值2)显示变电站主变高低压侧线路图。升压站实时数据显示界面与风电场升压站监控系统界面一致,显示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图或局部接线图,内容包括出线、母线及其有关的断路器、隔离刀闸、接地刀闸等,并表示出运行状态,测量参数:P、Q、COSφ、V、I、F,分接头档位位置,控制方式“远方/就地操作”的显示、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主要运行信息等。(6)功率预测信息监视通过专有协议采集现场现有功率预测主要数据,存储至集控中心的数据库中,并按照电网调度部门的管理要求进行指标采集展示、对比,然后进行分析,并进行实际功率和预测功率的对比展示。(7)测风塔信息监视测风塔信息显示包括各层的风速、风向、温度、湿度、气压等内容,同时展示实时风速变化曲线、实时风向变化玫瑰图等内容。(8)功率控制(AGC/AVC)信息监视集控中心建立所有场站功率控制信息(AGC、AVC)的总览信息与场站的详细信息。AGC主要监视全场有功设定值(控制部分)、全场有功目标值、全场有功实发值、系统频率、全场AGC功能状态、AGC给定方式状态、AGC控制方式状态、AGC允许状态、AGC可调状态,有功计划曲线、有功实发值曲线及相关主要报警信息等。AVC主要监视母线电压设定值(控制部分)、母线电压目标值、母线电压当前值、全场无功目标值、全场无功当前值、系统频率、全场AVC功能状态、AVC给定方式状态、AVC控制方式状态、AVC允许状态、AVC可调状态,母线电压计划曲线、母线电压实时曲线及相关主要报警信息等。(9)电能量计量信息监视集控监控中心系统通过相应规约利用数据采集软件分别从各电场升压站综自系统或者远动装置电量采集器后台采取电场所有电度(关口)表实时数据,同时上传到集控中心数据服务器。.2远程控制远程控制主要是指在集控中心侧实现对场站侧内的开关、刀闸开合,改变变压器的分接头位置,投切无功补偿装置,控制风机/光伏单元启停等控制功能。包含场站SCADA系统、升压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发电设备控制(启、停、复位)、电气开关控制、无功补偿装置投切及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的调节及其它特殊控制调节的功能,实现电能量管理(负荷控制、电压控制)、发电设备参数调整的功能。在控制过程中,系统需要采用严格的措施来保证控制操作的安全可靠,防止误操作情况的发生。具备实时性,控制指令由远程集控中心下发至新能源电站小于4秒。远程集控中心与新能源发电场(站)约定控制权限切换方式,不允许两方同时操作。(1)风电机组远程控制通过系统实现对风机的控制功能,能够对风机的启动、停止、复位、维护、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调节以及风机其他特殊控制功能(根据各个不同类型的风机定义一些各类型风机特有的控制功能)。实现单台风机的启动、停止、复位、维护、功率限制等操作;整条集电线或风电场风机群启、群停等操作。批量风力发电机组远程启动、停机控制。(2)升压站远程控制通过系统实现电场断路器、隔离刀闸的远方分、合操作和主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的档位调整,具体可操作的设备与升压站综自系统控制设备相同。严格遵守电气SCADA相关的安全设计,整个控制操作保护逻辑可以自由配置,包操操作员站权限、调度编号人工输入校验认证、操作员用户认证、监护人用户认证、五防认证五重保护,为了防止错误操作引起重大事故,控制指令操作过程满足电网要求采用SBO方式,严格先预置操作成功反馈了结果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执行操作,也可以撤销预置操作,放弃执行。升压站控制(依据实际的控制范围和设备,以电网调度允许的范围为准)。(3)控制优先级设置遥控操作只能在操作员工作站上进行,操作人员具有权限和登录口令才能实施操作。机组启、停操作安全等级设计满足:就地优先级最高;SCADA系统优先级次之;远程监控系统优先级再次;自动(如果有)优先级最低。操作权限:为保证风机发电的正常运作,采用操作权限切换机制来实现对风机控制权限的转换。远方/就地信号:为一个开关量信号,为合时表示当前为远方,为分时表示当前为就地;由子站的运行人员在场站本地对该信号进行置入分/合操作,从而实现远方/就地的切换。集控中心与现场权限:控制权的优先顺序是就地优于场站,场站优于集控中心。具备在现场可以禁止集控中心的操作功能。能够实现集控中心和子站之间对设备远程控制的优先级控制,集控主站能够接收和判断子站上传的远方/就地信号,当信号为远方时,集控主站可以下发控制命令,子站不能下发控制命令,当信号为就地时,子站可下发控制命令,集控中心不能下发控制命令。系统权限:系统操作权限有系统管理员级、管理员级、主值班员级、值班员级、一般人员级等五个级别。通过权限级别控制使用者访问系统的能力及其操作控制范围。各类操作人员及其操作权限(读、写、执行)可由系统管理员设置。操作安全:进行控制操作时,必须对操作人员进行控制权限和口令确认验证,双席操作时,还需对监护人员进行口令确认验证。操作时按选点、校验、执行三个步骤进行。操作的起始和结束通过画面和信息窗口提供相应提示。.3综合智能报警当报警事件发生时,系统能自动监测到事件并报警。报警按照严重程度和类别进行分级分类,并可以列表、光字牌、语音等方式提供给用户,重要报警提供确认操作。具备语音报警功能,对重要设备状态变化、重要报警及重要事件实现实时中文语音播报。报警来源监控中心各应用系统的报警信号,含风电机组和升压站电气设备等报警信号。对于数据中断的场站设备报警,显示中断数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等信息等详情。事故报警包括非操作引起的断路器跳闸和保护装置动作信号。后者包括一般设备变位、状态异常信息、模拟量越限/复限、计算机站控系统的各个部件、间隔层单元的状态异常等。智能生产报表按不同管理层级生产人员工作需要,开发建设针对性的智能报表平台,数据自动采集纠错,定时自动生成报表并上报,对于需要向外部单位报送的报表,设定标准化表单后可自动将生成后的报表发至联系人邮箱;同时实现各类报表的自动化存储管理,方便调用进行数据分析。系统提供报表制作工具,若需增加新的报表模板,只需设置相应的格式和参数,无需定制开发。报表类型包括年报、月报、季报、周报、日报等。报表处理模块实现报表属性设置、报表参数设置、报表生成、报表打印、报表修改、报表浏览等功能:可使用各种历史数据,自动生成不同格式的常用报表。并按要求方式查询、保存、导出和打印。应提供报表自定义工具,按照具体业务管理需要,用户可对报表进行编辑、修改、定义、增加和减少,并可以保存自定义报表的模板。支持各类计算公式的编写,能够按照数据精度要求定时生成数据报表。对于需要手工填报的数据,应做到一次填报,自动保存到数据库中,并在其他报表中,自动生成,避免重复填报。应能根据管理需要,对所采集的所有量能进行综合计算,按要求派生出新的模拟量、状态量、计算量,派生计算量能进行数据库定义、处理、存档和计算等。每张表的定时打印时间可分别设定。修改报表数据时可将修改后的数据直接写入历史库。报表打印前可进行预览,对较大的报表可按比例缩小打印。报表模块完成格式化输出数据,把数据信息以可靠和安全的方式呈现给用户。报表类型主要可以分为风电生产日、月、年报表、电力公司相关报表、生产指标累报表,具体报表种类样式需要根据场站的实际需求确定。对于上报电网或者上级管理中心的报表有固定的格式模板。除标准模板报表外,系统能按照户需求来生成和保存报表的模板,如能自由的选取各个参数(电量,利用率等)以及维度(按品牌,按型号,按馈线,按时间等),按照一定顺序自动生成EXCEL文档。如日发电量、日平均风速等可以由报表系统自动生成。对于需要手工填报的数据,也能够做到一次填报,自动保存到数据库中,并在其他报表中,自动生成,避免重复填报。表中所有数据都可以实现手动编辑修改,并保留原始采样数据,可反复修改,但只保留最后一次修改的结果。所有报表可以自由选择数据呈现格式(各种图形),可以进行简单的数据运算来实现批量修改报表值的操作。系统还提供报表打印和导出功能,导出文件的格式符合场站的要求。如果上级管理中心提供报表自动接收功能,那么本系统也提供报表自动上报功能。(1)固定报表固定报表的类型包括日报表、周报表、月报表、季报表、年报表等周期性报表,可任意设置整个公司及各场站、各风机的任意参数,可根据需要制作模板,并定时打印生成。(2)对标报表对标报表可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电场、不同风机的多项选定指标,并可进行自动计算、统计展示、导出、打印。(3)报表的记录对于报表的生成和发送,有完整的记录。尤其对于自动生产和发送的报表,能够完整记录生产时间、发送时间、报表名称、发送对象、是否有反馈、操作员等信息,至少保存5年以上。对于生成的报表,系统有完整记录,能根据时间、类型检索并查看,至少保存5年以上。生产运营监控系统能在指定监控计算机上,记录值班员的登录与下线信息,可以随时导出值班报告,也可以导入人工值班信息。(4)其他各类报表订制系统要充分考虑到区域公司场站报表系统的变化,可以自由订制各类报表,以适应未来生产运营的需要。实际应发电量计算按区域或风电场分别显示能量利用率(实际发电量/应发电量)。根据自动功率、风速、设备不同状态切换等情况自动完成公司、事业部、场站等不同维度的发电差异率测算,并自动统计分析设备不同状态下的电量损失,对不同区域、场站、项目、机型的发电差异率进行对比,发现发电差异率趋势变化,自动生成差异率有关报表报告,为分析考核提供依据。单机实际应发电量指统计周期内,按照风电机组实际功率曲线计算的发电量。单位:kWhQ:表示风电机组的实际应发电量P:表示风电机组实际应发功率风电场实际应发电量指每台风电机组实际应发电量的总和。单位:kWh。.1能量利用率分析能量利用率是对风电场发电能力的综合考量指标。按区域或风电场分别显示能量利用率,对不同风电场能力利用率进行横向对比。.2损失电量分析通过细分计算损失电量,帮助风电场准确找到电量损失的主要来源,为运行管理优化明确方向。风电场发电量的损失包括:场外受累损失电量、输变电设备计划停运损失电量、输变电设备非计划停运损失电量、风电机组计划停运损失电量、风电机组故障损失电量、风电机组自降容损失电量等。按风电场、风机等不同维度提供损失电量查询展示。.3发电差异率分析以实际应发电量为基础的风电场发电差异率分析,综合反映了风电场受实际风资源情况、设备发电性能、设备运行可靠性、风电场生产管理水平及设备消缺能力影响等多种因素,能够较为全面综合的评价风电企业经营水平,对不同维度的发电差异率进行测算,分析,对比,为风电场分析考核提供参考依据。统计指标监控对发电量、利用小时、限电量等指标进行自动统计计算,并按照监督管理要求对不同范围、不同时间、不同类型的指标进行多维度多角度对比展示,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提醒运行值班人员,同时满足对应的生产管理系统中“指挥舱”管理展示功能。.1指标统计分析对不同范围、不同时间、不同类型的指标进行多维度多角度对比展示,同时满足对应的生产管理系统中“指挥舱”管理展示功能。统计分析的指标包括资源指标分析、电量指标分析、能耗指标分析、设备运行水平指标分析、综合指标分析、运行维护费指标分析。资源指标分析实现平均风速、平均空气密度、平均温度、辐射量、日照小时数等资源指标分析展示,按照场站、时间等不同维度实现资源指标的对比分析。电量指标分析实现发电量、计划发电量完成率、利用小时、上网电量、电网弃风电量、电网弃风率、电网弃光电量、电网弃光率、可控应发电量、可控应发电量完成率等电量指标分析展示,按照场站、时间、机组等不同维度实现电量指标的对比分析。能耗指标分析实现风机自耗电率、场用电率、购网电量、场损率、送出线损率、综合场用电率等能耗指标分析展示,按照场站、时间、机组等不同维度实现能耗指标的对比分析。设备运行水平指标分析实现设备可利用率、风场可利用率、设备无故障运行时长、台均故障次数、台均故障时长等设备运行水平指标展示分析,按照场站、时间、机组等不同维度实现设备运行水平指标的对比分析。综合指标分析实现功率特性一致性系数、风能利用率、逆变器转换效率、性能比、综合效率等综合指标展示分析,按照场站、时间、机组等不同维度实现综合指标的对比分析。运行维护费指标分析实现单位容量运行维护费、场内度电运行维护费、单位容量人员数量等运行维护费指标分析展示,按照不同场站实现运行维护费指标的对比分析。.2越限分析分析(1)可对风机、升压站内设备的所有性能参数进行限值分析,对各参数的越限情况进行查询分析。 变电数据超限分析:可对变电站内有功、无功、电压、电流等设定在超限值,并统计各级越线的次数、发生时间等。 风机数据超限分析:可对风内有功、无功、温度、转速等设定在超限值,并统计各级越线的次数、发生时间等。 环境数据超限分析:可对风内有功、无功、温度、转速等设定在超限值,并统计各级越线的次数、发生时间等。(2)可查询一段时间内所选风机的状态及超限变化情况,若状态为故障,可显示其故障代码、故障描述及故障损失电量。(3)可以方便的分析出参数超限率高的机组、项目、机型、场站、集控中心。可以方便的分析出超限频次较高的参数。可以方便的分析出偏离平均值的机组和参数。可以对异常设备和参数进行趋势分析。(4)可根据每个型号风机的特性,对一些关键参数设置保护定值,系统自动对越限的参数按越限等级进行报警,并可按时间段对风机的选定参数越限统计和分析,对可能出问题的风机进行提前预防,排除隐患点。故障统计分析自动对机组和电气设备的故障情况进行统计,按指定时间、范围对故障频次、故障时长、故障损失电量等进行排名,发现不同区域和机型高发故障和故障高发时段,为设备故障防范和检修策略管理提供数据支持。1) 对集控中心所辖的场(站)生产数据进行综合处理、统计、比对、分析,系统可为其它应用提供其所需的过程数据和计算、分析结果。2) 故障查询:可对全公司、各场站、各厂家、各型号的故障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的时间维度为日/月/年,统计指标包括所选时间段的故障总次数、故障总时间、故障损失电量、风机可用率、各风机部件的故障次数和故障时间。3) 故障对比:应具备针对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设备进行横向指标对比分析的功能。可选择多个场站、型号、厂家对日、月、年的故障情况进行对比,对比指标包括故障总次数、故障总时间、故障损失电量、风机可用率、各风机部件的故障次数和故障时间等。4) 故障排名:可按场站、按厂家、型号对故障总次数、故障总时间、故障损失电量、风机可用率、各风机部件的故障次数和故障时间等指标进行升序或降序排序。故障诊断预警结合大数据分析的思维模式,利用沉淀的大量历史数据和大数据算法,实现风机、光伏设备的故障预警,提前预测设备可能存在的隐患,及早发现异常问题,把故障消除在隐患阶段。生成机组健康度分析报告,准确评估机组性能;同时与设备维护系统的集成,优化现有保养、巡检任务流程,通过健康预警出来的隐患级别,形成优化的排查周期,使每次的设备保养、巡检都带着解决隐患的问题去工作,任务更加明确,达到真正的设备预防性维护效果。.1机组亚健康预警通过机器学习识别设备亚健康状态,预警设备大部件故障与整体发电性能跌落,减少非计划性停机损失和隐藏的发电性能不合格损失,使能传统远程监测中心转型资产风险预警中心,需要支持双馈风机,直驱风机全系列新能源设备的亚健康预警。基于现有风机数据,不增加任何智能传感器的前提下,可实现对所有机型风机的发电机、主轴承、齿轮箱、偏航传动、变桨传动等核心部件的故障提前预警,从而减少设备检修成本,减少因非计划性停机造成的发电损失。同时,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告警风机功率曲线跌落问题,及时发现风机变桨、偏航、转矩问题,避免控制策略异常调整或设备安装偏差导致的性能损失。.2机组大部件预警分析针对机组的高成本部件的防护和使用寿命的延长,利用SCADA的数据,通过大部件的预警算法,对机组大部件运行参数进行预警,预测出机组大部件存在的隐患,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机组发电量。并将预警的结果进行存储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牙签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熏鱼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煤气炉燃烧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2课《各显神通-上网的几种方法》教学设计
- 主席面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溴系阻燃剂市场战略规划及未来前景趋势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游标卡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渔夫帽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混泥土搅拌车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深水鱼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医务人员职业健康安全健康-课件
- 医学文献检索重点
- 江苏省建设工程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计价管理办法
- 病区药品规范化管理与问题对策黄池桃
- 螺纹塞规操作规程
- 2023年北京天文馆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应急救援队伍单兵体能训练项目要求
- 车辆办理ETC委托书范文
- 成都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0年修订)
- 健康之道-调养肠道PPT课件2
- 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