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陕西省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情景默写 (共1题;共4分)1. (4分) (2016高二上龙江期中)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袅袅兮秋风,_。(屈原湘夫人)酌酒以自宽,_。(鲍照拟行路难)诸葛亮是后世许多诗人在作品中赞颂与敬仰的对象:杜甫曾在蜀相写道“_ , 两朝开济老臣心”,陆游更是给予诸葛亮极高的颂扬,写下了“_ , 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的诗句。古代诗人创作时常借用古人逸事,例如孟浩然在夜归鹿门歌中写过“_ , 忽到庞公栖隐处”,诗仙李白在名作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提到过“谢公宿处今尚在,_。”_ , 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_ , 画船听雨
2、眠。(韦庄菩萨蛮)_ , 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庄子逍遥游中举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 , _。”李密在陈情表中说自己家门衰微、福分浅薄的一句是“_”。二、 其他 (共1题;共5分)2. (5分) (2020高一上金山期末) 依据乡土中国的差序格局,说说如何理解“涟漪效应”。 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3. (16分) (2019高一下中山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马克思说:“人双重地存在着:从主体上说作为他自身而存在着,从客体上说又存在于自己生存的这些自然无机条件之中。”这就是说,人是双重生命的存在。一方面,“人直接地是自然物”,存在于自然之中。作为
3、一种自然存在,隶属自然的本性规定了人如其他自然存在物一样,受自然必然性的支配。这是人存在的客观方面、物质方面。另一方面,“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作为一种自为存在,人的活动总是灌注着一种内在的渴望、憧憬,即要求在创造性活动中,通过自我意识,把自身从自在的自然世界中提升出来。这是人的存在的主观方面、精神方面。客观方面与主观方面、物质方面与精神方面的共在、共存,人才能成为有生命创造的人。梁漱溟的“人禽之辨,前者形为心役,后者心为形役而已”的议题,同样也暗含着对人的两重性存在的肯定。“形为心役”,一方面肯定了“心”这种精神内驱力在人的存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也
4、表明,“形”与“心”、物质存在与精神存在,不是分裂的,而是相互依存、同生共存的。正是因为两重生命的共在,人才能在生产自身、满足肉体物质需要的同时,追求和创造自身价值与意义,从而形成人独有的身心不二、体魂合一的存在方式。但进一步看,人的两重化生命存在对人的意义并非等量齐观。帕斯卡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是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思想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在内在的精神世界中,寻找自己、认识自己,进而过有意义的生活,这才是人之为人的独特性。赫舍尔直言:“人的存在从来就不是纯粹的存在;他总是牵涉到意义。意义的向度是人所固有的。”面对现代人的沉溺于物欲,皮
5、兰德洛的“我为什么不是我自己?”以反问句式和更强烈的指向,说明了精神生命、意义生命是人的生命的重要内容。诸多论述共同表明,能将人和一般动物区分开来的,不是人的存在的容观方面、物质方面,而是人的主观方面、精神方面,其中,对意义的追问和对真善美的向往,是人独有的内容。这种源自灵魂深处的对意义的渴望与追求,是人的精神支柱,是人的最高意义上的精神权威,是人独有的最高之境,也是人的本性的重要方面。它使人立于自然而又能超越自然,受制于肉体生命而又能超越肉体生命的局限,成为一种超越之物,一种“超自然的自然体”、“超生命的生命体”。总之,人既不是纯粹的物质存在,也不是纯粹的精神存在,而是具有精神意味、意义向往
6、的物质存在和在自然界中的精神存在。(摘编自李丽文化困境及其超越,人民出版社)(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马克思认为人是双重生命的存在,文中对此的表述为自然存在和自为存在。B . 为了能在自然界中更好地生存,人类不得不把自身从自然世界中提升出来。C . 人的两重生命存在同生共存,但就对人的意义而言,精神存在显得更重要。D . 是否存在对意义的追问、对真善美的向往,是区分人类与一般动物的关键。(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通过引用马克思的相关论述,为文章观点的具体阐述提供了理论依据。B . 梁漱溟的话,与马克思论述的重点
7、和角度不同,但也认可人的两重性存在。C . 赫舍尔和皮兰德洛的话语,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了意义生命对人的重要性。D . 文章第三自然段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简明扼要地申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要成为有生命创造的人,需先满足肉体物质需要然后创造自身价值与意义。B . 相较于创造自身的人生价值,满足肉体物质需要的追求显得低级而缺乏意义。C . 动物对自身所处的生活状态缺乏清醒的认识,更不会思考何为有意义的生活。D . 人是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的统一,对意义的渴望与追求使人立于并超越自然。4. (17分) (2019高二下大名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
8、完成下面小题。 野蜂(美)惠特曼五月是鸟儿结群歌唱和繁衍的月份,是蜜蜂的月份,是紫丁香开花的月份。我在日出后进入野外,往小河方向走去。阳光、馨香、旋律蓝色的知更雀、草丛里的鸟群在我的四面八方啼鸣不已,好一片喧哗的天籁,那是从喉咙里唱出来的。近处啄木鸟的啄木声和远处雄鸡的啼鸣,是这片天籁的背景。两天来温暖湿润的天气,给小草染上了新的翠绿。太阳在辽阔的天空升起,又开始了一天的旅程,和煦的阳光流溢着,它沐浴着万物,亲吻着我的面颊。不久我便听到池塘里的蛙鸣,看到野茱萸的第一朵白花,随着是繁茂的金色的蒲公英,一大片一大片铺满了地面,还有白色的樱花和梨花。我蹒跚地走过林边,野生的紫罗兰抬起它蓝色的眼睛向我
9、的脚点头致敬,苹果树新绽的花朵泛着玫瑰色的红晕。小麦地闪着碧玉般晶莹的绿光。暗绿色的裸麦,空气里弥漫着温暖的弹性,矮杉木缀满了褐色小巧的果实。夏天已经完全苏醒。一大群乌鸦哇哇地吵闹,落满枝头。我坐在它们附近,只听得一片震耳的喧哗。大千世界给了我数不尽的东西,现在还在给我。但是这两天给我最多的还是那些大个儿的蜜蜂,人们叫作“野蜂”的。当我在路上慢慢走过时,蜂群结成了阵势,陪伴着我。在我清晨、正午和日落时的散步活动中,它们都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有时竟以我从来没有想到过的方式独占了我身边的风光。它们是成千上万地飞满了甬道。大个儿的蜂,活跃、疾速,带着巨大的永远时起时伏的嗡嗡声和一种奇妙的冲击力量撞来
10、撞去,迅速地闪动着,彼此追逐着。这小小的东西给了我鲜明的新的感受。它们是否正处在交配期呢?否则,这么大的蜂群,这样的紧张和猛烈,又是什么意思?我坐在一株巨大的野樱树下书写偶然的云翳和阵阵的清风,调剂着这温暖的天气,使它凉爽可人。我在这儿坐了许久,蜂群的嗡嗡的音乐包围着我。数以百计的蜂在我的身边飞掠着、悬浮着、穿梭着是些身穿浅黄色外衣的大个儿,胖乎乎的身子闪着光,粗短的脑袋,轻绡一样的翅膀永远发出它们那宏大浑厚的嗡嗡的吟声。旷野、裸麦地、苹果园,这一切都以我十分渴望的方式滋养着我,令我陶醉。两天来的一切:阳光、微风、气温都那么好,真是尽善尽美。这两天我感到十分舒畅,我觉得身体好得多了,精神也宁静
11、安详,然而一个纪念日快要到了,它曾给我的生命带来最沉重的损失和深切的哀悼。又一个完美的日子。上午七至到九点两个小时被包围在蜂阵和鸟群的音乐之中。苹果树下面,有三四只背部褐色的画眉,每一只都在快板急腔地欢欣地歌唱。那声音之美妙,真是我从来没有听见过的。我听了两个小时,忘掉了一切,只朦胧地感到沉醉。我注意到几乎每一种鸟一年中都有自己特殊的时期,这个时期它们歌唱得特别动听。现在正是这褐背画眉鸟歌唱得最欢畅的时期,也正是蜜蜂声音最动听的时期。它们在这甬道内外飞舞着、嗡鸣着。我回家时,又是一大群蜜蜂跟往常一样前呼后拥陪伴着我。两三个礼拜过去了。在我写下这一段文字时,我正坐在小溪旁的一棵百合树下。这树有七
12、十五米高,正在成熟时期,朝气蓬勃,一片鲜亮的翠绿多么迷人的形体。每一根枝条,每一片树叶,都是那么尽善尽美。数以千计的野蜜蜂在这树的上上下下飞翔,在花中寻觅甜蜜的花汁。蜂群宏大连绵的吟声形成了整个世界的基调,也形成了我此时此刻的心情的基调。【注】本文写于作者中风痊愈之后。母亲的忌日。(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紫罗兰“抬起蓝色的眼睛点头致敬”,苹果树“泛着玫瑰色的红晕”诗意的语言,独特的感受,洋溢着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B . “大千世界给了我数不尽的东西,现在还在给我”一句在文章中承上启下、衔接自然,自然地引出了下文的描写主体“野蜂”。C .
13、 题为“野蜂”,作者用雄鸡的“啼鸣”、乌鸦的“吵闹”、池塘的“蛙鸣”、画眉的“欢畅”等反衬了野蜂宏大浑厚连锦的吟声。D . “它曾给我生命带来了最沉重的损失和深切的哀悼”一句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这种深沉而又淳朴的情怀使文章的情感变得厚重。(2) 文章第一自然段景物描写在文章中起怎样的作用? (3) 作者为什么对“野蜂”情有独钟?请结合作品概括说明。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1分)5. (11分) (2018高一上黑龙江月考)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1) 下列
14、对诗歌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 A . 全诗八句,前六句写往“访”,重在抒情,情致婉转;末两句写“不遇”,重在写景,景色优美。B . 首句写所闻,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次句写所见,桃花带露,浓艳耀目。诗人正是缘溪而行,穿林进山的。这是入山的第一程,宜人景色,使人留连忘返,且让人联想到道士居住此中,如处世外桃源,超尘拔俗。第二句中“带露浓”三字,除了为桃花增色外,还点出了入山的时间是在早晨,与下一联中的“溪午”相映照。C . 颔联“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是诗人进山的第二程。诗人在林间小道上行进,常常见到出没的麋鹿;林深路长,来到溪边时,已是正午,是道院该打钟的时候了,却听不到钟声。这两句极写山中
15、之幽静,暗示道士已经外出。D . 颈联“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是诗人进山的第三程。从上一联“不闻钟”,可以想见诗人距离道院尚有一段距离。这一联写来到道院前所见的情景道士不在,唯见融入青苍山色的绿竹与挂上碧峰的飞瀑而已。E . 结尾两句“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诗人通过问讯的方式,从侧面写出“不遇”的事实,用笔略带迂回,感情平淡,并不忧愁。(2) 分析说明“愁倚两三松”一句中包含的诗人的那些思想感情。 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8分)6. (15分) (2018高三上哈尔滨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乐运,字承业,南阳清阳人。运少好学,涉猎经史。年十五而江陵灭,随例迁长安。
16、其亲属等多被籍没,运积年为人佣保,皆赎免之。事母及寡嫂甚谨,由是以孝闻。梁故都官郎琅邪王澄美之,次其行事为孝义传。性方直,未尝求媚于人。为露门学士。前后犯颜屡谏武帝,多被纳用。建德二年,除万年县丞。抑挫豪右,号称强直。武帝嘉之,特许通籍,事有不便于时者,令巨细奏闻。武帝尝幸同州,召运赴行在所。既至,谓日:“卿言太子如何人?”运日:“中人也。”时齐王宪以下并在帝侧,帝顾谓宪等日:“百官佞我,皆云太子聪明睿智,唯运云中人,方验运之忠直耳。”于是因问运中人之状。运对曰班固以齐桓公为中人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可与为善亦可与为恶也帝曰我知之矣遂妙选宫官以匡弼之。及武帝崩 , 宣帝嗣位,葬讫,诏天下公除
17、。运上疏日:“三年之丧,自天子达于庶人。先王制礼,安可诬之。”书奏,帝不纳。自是德政不修,而昏暴滋甚。运乃舆榇诣朝堂,陈帝八失。帝大怒,将戮之。内史元严谏,因而获免。翌日,帝颇感悟,召运谓之日:“朕昨夜思卿所奏,实是忠臣。”乃赐御食以赏之。朝之公卿,初见帝甚怒,莫不为运寒心。后见获赏,又皆相贺,以为幸免兽口。内史郑译常以私事请托,运不之许,因此衔之。及隋文帝为丞相,译为长史,遂左迁运为广州滍阳令。开皇五年,转毛州高唐令。频历二县,并有声绩。运常愿处一谏官,从容讽议,而性讦直,为人所排抵,遂不被任用。乃发愤录夏、殷以来谏争事,集而部之,名曰谏苑。奏上之,隋文帝览而嘉焉。(选自北史乐运传,有删改)
18、【注】公除:指帝王身负国事之重,因公权宜礼制,除下丧服。舆榇(chn):载棺以随。(1) 下列对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运对曰/班固以齐桓公为中人/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可与为善/亦可与为恶也/帝曰/我知之矣/遂妙选宫官以匡弼之B . 运对曰/班固以齐桓公为中人/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可与为/善亦可与为/恶也/帝曰/我知之矣/遂妙选宫官以匡弼之C . 运对曰/班固以齐桓公为中人/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可与/为善亦可/与为恶也/帝曰/我知之矣/遂妙选宫官以匡弼之D . 运对曰/班固以齐桓公为中人/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可与为善/亦可与为恶也/帝曰/我知之矣
19、/遂妙选宫官以匡弼之(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行在,亦称“行在所”,指天子所在的地方。专指天子巡行所在之地。B . 崩,指死亡。古代对死亡有专门称呼,天子、诸侯或皇后死称“崩”,皇子、公主或者宠妃死称“薨”。C . 庶人,也叫“庶民”。西周以后对农业生产者的称谓,其身份比奴隶高。D . 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降级叫左迁、迁谪、迁削。(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乐运顾念亲属,以孝闻名。他以做雇工的方式积累财物,救助陷入困境中的亲属;他尽心侍奉母亲和寡嫂,事迹如同孝义传中记载的人物。
20、B . 乐运敢于打击权贵,深得皇帝信任。他在担任万年县丞时,抑制、打击豪门大族,号称刚强正直。C . 乐运不顾个人安危,敢于犯颜直谏。他上疏反对皇帝不按先王礼仪服丧的做法;他带着棺材到朝堂以死相谏,陈述皇帝的八大过失。D . 乐运夙有大志,但仕途坎坷。他希望做一名从容的谏官,然而秉性刚直,被人排斥打击,未能如愿,最后只好发愤编纂谏苑。(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武帝嘉之,特许通籍,事有不便于时者,令巨细奏闻。内史郑译常以私事请托,运不之许,因此衔之。7. (13分) (2019高一下温岭月考) 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
21、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选自六国论)(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实际上B . 暴霜露,斩荆棘冒着C .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奉承D . 强弱胜负已判矣决定(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以有尺寸之地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B . 诸侯之所亡秦之所大欲C . 较秦之所得奉之弥繁D . 然后得一夕安寝然则诸侯之地有限(3) 下列对选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用诸侯割地赂秦而造成双方土地消长的鲜明对比,证明了“赂”的损失远远超过战争的损失。B . 割地赂秦不但不可能换来和平保全自己,反而助长了秦的侵略野心和实力,造成颠覆的下场。C . 作者把赂秦比作“抱薪救火”,形象地说明赂秦的危害,警示人们赂秦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主播聘用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版权许可使用合同(游戏软件)2篇
- 2024年度技术转让合同:某科研机构与科技公司之间的技术转让协议2篇
- 线虫病的临床护理
- 2024年度影视制作合同:制片公司与导演2篇
- 二零二四年度广告制作合同标的为一条电视广告的制作3篇
- 二零二四年度版权运用与管理合同3篇
- 《领导艺术概述》课件
- 2024年度浙江省丽水市二手房买卖及装修工程质量保证合同2篇
- 2024年度教育信息化设备采购与安装合同2篇
- 播音主持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
- 销售意向合同范本
- 江苏省扬州树人学校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 环境质量及评价(5篇)
- 14S501-2 双层井盖图集
- 4.1.2 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 104-2011
- 普通话培训 省级普通话测试员
- 2023文化产业促进会工作总结
- 固定资产回收记录单
- 特拉华欺负受害量表(学生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