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乙烷灭菌工艺验证实施指南_第1页
环氧乙烷灭菌工艺验证实施指南_第2页
环氧乙烷灭菌工艺验证实施指南_第3页
环氧乙烷灭菌工艺验证实施指南_第4页
环氧乙烷灭菌工艺验证实施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 录第一章 验证的目的和意义1一、 验证的目的1二、 验证的理由2三、 验证的分类3四、 验证的范围4五、 验证的程序5六、 验证的组织机构5七、 验证方案的制定6八、 验证的实施7九、 验证结果的审批8第二章 环氧乙烷灭菌验证的基本概念9一、 生物9二、 细菌9三、 产品初始污染菌要求9四、 消毒11五、 灭菌11六、 生物指示物11七、 化学指示物12八、 环氧乙烷12九、 环氧乙烷灭菌机理13十、 环氧乙烷残留量14十一、灭菌周期14十二、环氧乙烷灭菌验证14十三、D 值14十四、参数放行14十五、产品放行14十六、半周期法14第三章 环氧乙烷灭菌验证的内容、方法、步骤 16一、验证前

2、准备 16二、安装验证 18三、运行验证 19四、物理性能验证 20五、微生物性能验证 21附录:验证相关表单目录 32第一章 验证的目的和意义一、验证的目的每个生产企业在为生存和市场竞争的需要中,都应考虑采用以低的成本费用生产出满足规定要求,并有一定质量水准的产品的方法。验证是通过检查和提供客观证据表明规定要求已经满足的认可(GB/T6583-1994 idt ISO8402:1994),是企业优化生产工艺的一个好的途径。验证的目的就是为生产过程制订必要的参数,使其处于受控状态,以达到预期的要求。传统的质量管理是建立在质量检验基础上的,而现代的质量管理是建立在质量保证基础上的。批量生产的产品

3、通过抽样检验是不能保证每件产品全部达到技术要求的,由此,质量保证的理念开始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把质量建立在生产过程中”,以及提前对原材料、过程中产品进行控制,这些都喻示人们首先要对原材料和生产工艺进行验证,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医疗器械行业中实行质量保证体系规范,在ISO9001或ISO13485标准的要素中都提出了相关的基本要求。对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来说,在硬件方面,涉及到环境、厂房、设备、人员等内容,在软件方面涉及到工艺、卫生、检验、验证、管理等内容。其目的是为了有效控制生产过程,保证产品质量,满足顾客要求。当一个新建或改建无菌医疗器械洁净厂房完工后,或完成一

4、项新产品的设计开发后,或编制一项新的工艺方案后,或确定选用新的材料后,下一步工作就是需要进行验证和确认:1. 厂房是否达到了设计要求;2. 设备的安装布局是否满足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3. 研制开发的新产品是否满足法律法规和预期用途,是否进行了风险分析并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围;4. 编制的工艺能否保证产品质量;5. 选用的新材料是否对环境或人体产生新的危害。对所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来说,验证的主要目的可概括为:1. 为产品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证;2. 为降低产品风险,提高安全性,满足预期用途提供了充分的证据;3. 为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品,提高经济效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 为减少顾客投诉,创立

5、企业品牌,扩大市场占有率提供了可行的机会;5. 为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接受政府部门的监督检查,接受第二方或第三方质量认证提供了可证实性的文件资料。二、验证的理由1、由于政府规范的要求医疗器械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粗放型到规范化的管理过程。世界各国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和提高本国医疗器械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根据医疗器械生产和质量管理的特殊要求,结合本国国情,相继制定或修订了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规范。 在美国,联邦法律授权国家食品药物管理局(FDA)于1978年发布了世界上第一个现行医疗器械质量体系规范。在欧洲,欧盟委员会公布了93/42/EEC医疗器械指令,90/385/EEC有源植入性医疗器械指令和IV

6、D实验室用诊断医疗器械指令三个医疗器械的指令。在日本,厚生省药务局颁发了医疗用具质量体系。在我国,相继颁布并实施了无菌医疗器械生产管理规范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对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产品实施许可证管理。这标志我国医疗器械也同样进入依法管理的新阶段。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为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使生产的产品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就必须对产品、工艺和系统进行必要的验证。 2、由于质量保证的要求没有工艺验证就不可能很好地理解和控制好工艺,也不可能树立起对所生产的产品在质量方面的信心。验证可以确定一个好的生产过程,制订一个好的生产工艺,可以稳定产品质量,降低产品质量的风险,并且提供采取纠正

7、或预防措施的机会。工艺验证是质量保证的基础。3、由于降低生产成本的要求经验和普通常识都指出一个验证过的工艺是一个比较有效的工艺,可以减少返工,降低不合格,减少损失。在坚持质量标准的同时,追求低成本高效率的工艺优化是验证的自然结果。实际上一个工厂在一定程度上都验证过自己的工艺,他们不可能使用那些连自己也没有把握可以生产合格产品的机器和(或)工艺。三、验证的分类医疗器械的验证以形式的不同可以分成系统验证、工艺验证、能力验证;以验证的目的不同可以分成设计验证、预期型验证、同步验证、再验证。1、系统验证是企业通过验证优化产品加工的过程。如以无菌形式提供的医疗器械产品应以最短的加工过程和达到十万级洁净度

8、的生产条件来保证无菌产品对初始污染菌的要求或灭菌前的产品要求,在建造生产厂房时就应按验证过的加工过程来进行生产布局,减少产品在生产过程被污染的机会,生产不同的产品所选用的生产设备是否满足规定要求。由此可见,系统验证是全厂性的,是贯穿从建厂初期到产品生产全过程的。系统验证可以由企业内部组织进行,也可以请企业外专家来帮助进行。国家已明确规定了加工过程和生产条件的,企业通过验证可以来检验是否满足国家规定的条件。2、工艺验证是系统验证在局部的验证,是针对一个工序、一个工艺而进行的验证。生产工艺通过验证得到优化,并且明确受控的条件,提高生产效率、稳定产品质量。工艺验证是质量保证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9、是高效率生产的基础。工艺验证可以从整个产品结构来考虑,从人的因素来考虑,也可以从设备条件和管理因素来考虑。灭菌工艺的验证是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中的最重要的工艺验证。3、能力验证也称过程能力验证。过程能力是指一个过程在质量上可能达到的水平,也可理解为在人、机、料、法、环等因素均处于受控的正常工作状态下的作业能力。企业通过对过程能力的验证,可以合理的安排生产计划。对设备生产能力的验证可以挖掘设备的潜力,合理使用设备,合理安排设备的使用范围和保养、合理编制维修计划。对人员生产能力的验证,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合理分工,安排生产任务,并可适时安排培训。在企业,一台高精度注塑机与一台已使用多年的普通注塑机其过

10、程能力是不相同的;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工人与一名刚进厂的新工人的过程能力也是不相同的。过程能力通常用6倍标准差(6)来表示过程能力的大小,对于单侧控制则用3表示。过程能力可以用过程能力指数(Cp)来衡量。过程能力不应与生产能力相混淆。4、设计验证是在设计的适当阶段,为确保设计输出满足设计输入的要求而进行的验证。设计验证的方法有设计评审,变换方法进行计算,以验证原来的计算分析结果的正确性,或进行模型或样机试验。医疗器械在设计阶段还需要对产品的安全性和使用的可靠性在模拟过程的实验加以验证。风险分析,在动物体外和体内的试验,生物学评价,临床研究和评价均可作为验证的一部分。5、预期型验证是对生产前的工艺、

11、过程、材料等进行的验证,是一般在产品没有历史资料和外来资料借鉴的情况下,根据预先计划好的大纲建立起某个工艺做了书面证据。这时的预期型验证可以认为是确保产品安全生产的先决条件。6、同步验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的验证。如工艺在实际贯彻过程中,通过获得的相关资料来证实某项工艺已经达到预期的规定要求,如果与预期型验证的数据进行比较,可以获得工艺的重现性和有效性的证据。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中所采用的EO灭菌工艺就必须进行灭菌的同步验证,以证明制订的工艺能确保产品合格,确保灭菌效果的有效性。7、再验证是指对已经验证过的过程、工艺、材料、设备等在运行一定时间后的验证,或验证过的系统的参数改变时针对改变部分进行的

12、验证确认。在验证可以采用审阅分析历史数据,对过程重新确认。GB18279-2000医疗器械环氧乙烷灭菌确认与常规控制标准中就规定了对验证过的灭菌过程至少每年要进行一次再验证,确认已验证过的系统是安全的,工艺是可行的、有效的。验证的目的是识别出重要的工艺参数,确定这些参数的合格范围并提出控制这些参数的方法。没有中间过程的控制,验证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为了使验证过的工艺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要求各方面的人员严格遵循操作规程,不要随意改动系统和工艺参数。四、验证的范围就无菌医疗器械生产方面的考虑,根据YY0036的规定,一般需要验证的有原料、运输、机械加工、配件清洗、人工组装、过程控制、包装、灭菌、产品检

13、测等。,除此之外,需要验证的还有厂房条件、设备、制水、周围环境、人员卫生等。凡是与无菌医疗器械生产有关联的、能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都应开展验证工作。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过程的验证工作面大量广,涉及到物理学、化学、机械工程学、生物学、医学、高分子材料学等多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五、验证的程序验证工作在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中是一项全厂性的、综合性的、经常性的工作。生产企业必须对验证及验证结果最终负责。因此各部门应密切配合开展工作。验证的一般程序为:1、 成立验证工作小组;2、 调查收集有关文献资料;3、 组织学习相关标准规范要求;4、 咨询有关专家(必要时);5、 起草编制验证方案

14、;6、 验证实施与协调;7、 汇总验证数据,形成验证报告;8、 验证文档的管理。六、验证的组织机构由于验证工作在企业不是由某一个部门可以单独完成的,因此验证工作需要由企业的管理层作出决策,着手策划,并且配备资源,一般是专门设立验证工作小组,可以由质量、生产、技术、采购、安全、设备等部门参加,当然根据不同的验证,验证工作小组也可以是其中几个部门或是吸收其他部门人员参加。参与验证工作小组的人员应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有较强的责任心,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人际间交流的能力和口头及书面沟通的能力。在技术方面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验证的基础。参加验证的人员应经过必要的培训。在验证过程中,参与部门的主要职

15、责为: 技术部门:制定验证计划,确定待验证的工艺条件,标准,检验和试验的方法,起草编制验证方案和必要的人员培训方案。并对验证工作提供技术性指导。质量部门:组织验证计划和方案的实施,确定抽样方案、负责检测、评价,确认出具验证结果报告。生产部门:参与验证方案制定,协同组织实施验证方案,收集验证资料,会签验证报告。设备部门:培训操作人员,安装调试设备,确认验证方案中对设备验证要求。生产车间:负责验证工作的现场实施,安排验证过程所必需物质资源及人力资源,为开展好验证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验证的计划和方案应经授权人审核,管理者批准。各职能部门在验证过程中的相互配合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通力合作,才能保证验证工

16、作的正常开展。才能获得正确、完整的验证数据。七、验证方案的制订验证过程一般有方案的制订,计划书的编制,方案的实施,结果的评价四个步骤。一般来说验证过程需要对几组方案进行检查或试验,从中选择满足指标、符合要求的结果,将方案转化成生产工艺文件或用来确定生产条件。好的验证是要有一个以上的试验方案,记录的参数适合于进行比较,适合于判断,选定的方案重复性好。当验证项目确认后,验证方案一般包含计划的安排,验证方法的选用,检验和试验方法的确认,验证结果的评价等四个方面,基本内容如下:1、计划安排;1) 成立验证小组2) 收集文献资料3) 确定验证范围 4) 编制技术要求5) 确定验证步骤6) 方案审批2、验

17、证方法选用;1) 方法设计2) 选用分析3) 确认 3、检验方法确认;1) 方法选用 2) 过程出证3) 仪器选用4) 仪器校准 5) 确认试验6) 再确认4、验证结果;1) 评价过程分析2) 结果评价3) 结果确认 4) 结果批准。对于无菌医疗器械来说,涉及到多方面验证项目,其中各项目的验证目的、验证方法不同,因此,在编制验证方案时,要考虑到不同的验证方法和具体的操作步骤。编制好的验证方案要经授权人审批后实施。当验证方案确定后,就要编制一份验证计划书。验证方案书的内容必须包括对验证对象(如设备、工艺过程、检测方法等)用流程式文字作简单明了的描述,一般的验证方案书可按下列内容和要求进行编写:1

18、) 验证项目名称;2) 验证目的;3) 验证小组的构成;4) 验证依据;5) 验证项目;6) 验证条件;7) 验证方法;8) 确认出证;9) 结果评价。八、验证的实施 在验证计划经过各方协商后,应按照计划的规定去做好准备工作,首先,要检查一下实施验证的一些必需条件,资源是否具备,例如各种标准器、检验化验仪器、试剂、记录仪器、测量仪器等等。这些工具都必须在验证前准备完善。另外,验证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记录表格,也应准备完毕,不得随意代用。在验证方案实施前,还应对所有使用的仪器仪表进行校准检定,以确保验证的数据正确无误。在验证实施过程中所有参加验证工作的人员,必须要对验证方案进行认真的学习,掌握了解

19、所规定的验证方法和要求,及有关的参数引用文件的规定。严格按验证方案的规定去进行操作,检查并记录各种运行状态,确认有关数据。若可能会出现对验证方案进行补充和修改的情况,可以另外起草一份补充方案,并说明修改或补充的内容和理由,待整个验证工作结束后,再重新改写。补充方案应经原方案批准人审批。九、验证结果的审批 验证工作结束以后,验证人员应将验证结果整理汇总,形成一份验证试验报告。在准备验证报告时,可按照验证方案的内容和项目进行描述,评价验证最终结果是否符合设定的工艺参数或标准,对偏离或不符合规定的结果应予以说明,必要时可重新进行验证。验证报告应包括或参照以下内容:1) 灭菌产品的说明(包括、包装、灭

20、菌柜内的装载图);2) 灭菌器的技术条件;3) 设施验证数据;4) 所有性能的物理记录和生物记录;5) 所有仪表记录仪等在进行性能验证时的校准说明;6) 复审和重新验证的方案(如需要);7) 验证方案;8) 所用程序的文件资料;9) 所有人员的培训记录与证书(复印件);10) 文件化操作规程,包括过程界限;11) 程序维持与校核。验证报告在获得最终批准之前,所有参加验证方案会签的人员应对其内容进行审核确认,授权人正式签字批准后,形成正式文件,并将验证结果通报有关职能部门,作为制定工艺文件或作业指导书的一个重要依据。验证结束后,有关的资料应由职能部门负责整理归档,便于今后的验证工作或新的项目实施

21、验证时参考。验证文件、资料的保管按性质可分为两大类:厂房、设备性的验证资料应作为长期保存,生产过程工艺性的验证资料可根据企业情况制订保存期限。第二章 环氧乙烷灭菌验证基本概念一微生物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群形体微小、构造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几千倍、甚至几万倍才能观察到的低等生物。微生物一般由单细胞构成也有简单的多细胞,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并能在适宜的环境中快速地生长和繁殖。微生物的种类繁多,至少十万种以上,按其结构.组成等差异可分成三大类:1、非细胞型微生物:体积微小,能通过滤菌器,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病毒属此类。2、原核细胞型微

22、生物:仅有原始核,无核仁和核膜,缺乏完整的细胞器。如:细菌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和放线菌。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的分化程度较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胞浆内有完整的细胞器。真菌属此类。由于病毒、细菌、真菌等形态结构、生理活动、代谢产物等不尽相同,它们又可各自进一步分类。必须指出,细菌形态保证在分类中仅仅是初步的鉴定依据,一般需按其生理特征,抗原构造和DNA硷基组成等鉴定。二、细菌细菌是一类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微生物。细菌形态微小、结构简单,无典型的细胞核,只有核质(染色体),无核膜和核仁,不进行有丝分裂,除核蛋白体外无其他细胞器。细菌在一定环境下有相对恒定的形态结构。细菌的结构与其生理功能

23、、致病、免疫等特性有关。细菌个体很小须用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才能看见。一般以微米(1m=1/1000 mm)作为测量其大小的单位,不同种类的细菌大小不一,同一种细菌也可受菌龄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其大小有所差异。细菌的外形有球形、杆形、螺形三种基本形态,分别称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产品初始污染菌要求指灭菌前,附着在包装材料和医疗用品上的全部活的微生物之和。灭菌产品管道类内腔10 cfu /件次,外部100 cfu /件次;非管道类100 cfu /件次;敷料类100 cfu /g;消毒产品1000 cfu /件次或重量(g)。应当指出,初始污染菌是产品从原料、加工、外协件、组装、过程检验、车间与员

24、工卫生状况、传递、包装等环节中被污染的,它提供微生物污染信息,了解微生物污染水平,有利于分析污染微生物分类,用以提高产品安全卫生水平。初始污染菌的检验是方法结果,没有一个方法能检出产品存活全部微生物。二种检测方法比较项 目GB15980EN 1174-1洗涤剂培养基校正因子无菌生理蓝水营养琼脂无含蛋白胨,表面活性剂胰酪大豆琼脂有初始污染菌的检测,灭菌产品分别检验管道内腔与外部染菌数。对一次性使用医疗器具如输液器、输血器、注射器等,检验管道内初始污染菌尤为重要。附:GB15980-1995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附录C:初始污染菌数检测:C1采样方法C11 对可用破坏性方法取样的医疗用品,如

25、输液(血)器、注射器、注射针、透析器及各类导管等,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规定执行。C12 对不能用破坏性方法取样的特殊医疗用品可用浸有生理盐水的棉拭子涂抹采样,被采表面5 m3时,体积每增加1 m3时,增加1个测点;c)灭菌器柜室可用体积10 m3时,至少20个。3)启动加热/循环系统,在到达灭菌工艺所需温度(如50)时,记录所有传感器的温度值。4)标准要求所有温度传感器间温度的最大偏差3。5)空载灭菌室箱壁温度均匀性验证的温度传感器分布须有示意图表示。6、灭菌室空间温度均匀性试验验证灭菌室空间温度均匀性是否符合要求。1)在空灭菌室内放置规定数量的温度传感器,温度探头应放置于能代

26、表温度变化最大的部位,如靠近柜室不受热的位置或柜门,和靠近蒸汽或气体入口的位置。其余的温度探头应均匀分布于整个灭菌器中。2)温度传感器的数量应能提供空柜室内表面和空间的整个温度分布,探头数量要根据灭菌器的设计和灭菌过程技术规范确定。根据经验,通常进行这类温度测量宜采用以下传感器数量:a)灭菌器柜室可用体积5 m3时,至少10个,均匀分布;b)灭菌器柜室可用体积5 m3时,体积每增加1 m3时,增加1个测点;c)灭菌器柜室可用体积10 m3时,至少20个。3)启动加热/循环系统,在到达灭菌工艺所需温度(如50)时,记录所有传感器的温度值。4)标准要求所有温度传感器间温度的最大偏差3。5)空载灭菌

27、室空间温度均匀性验证的温度传感器分布须有示意图表示。7、灭菌室满载温度均匀性试验验证灭菌室满载时温度均匀性是否符合要求。1)在灭菌室满载的条件下,将规定数量的温度传感器(计算方法同上)均匀地分布在灭菌负载包装箱内,启动加热/循环系统,在到达灭菌工艺所需温度(如50)时,记录所有传感器的温度值。2)标准要求所有温度传感器间温度的最大偏差5。3)灭菌室负载要有装载模式图。五、微生物性能验证微生物性能验证在灭菌器物理性能验证合格后进行。它验证现用环氧乙烷灭菌工艺是否符合GB18279-2000 医疗器械 环氧乙烷灭菌确认和常规控制标准。对新产品、新材料、新包装、新工艺的使用,通过灭菌验证为灭菌工艺的

28、制定提供依据。在进行微生物性能验证前,需进行负载试验;以及试验用生物指示物的检测(若需要)。 微生物性能验证方框图说明:图中虚线箭头表示此过程可选择做。影响环氧乙烷灭菌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温度、压力、环氧乙烷浓度、相对湿度等。1、温度环氧乙烷的杀菌作用、灭菌时间、对物品的穿透能力与温度密切相关。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环氧乙烷的杀菌作用加强,同时也能增强其穿透力和缩短灭菌作用的时间。温度的常规极限通常在27-63,一般常用的合适温度为505。但是当温度高到足以使药物发挥最大作用时,再升高温度,则杀菌作用亦不再加强。在较高的温度下(例如40-57)环氧乙烷的用量为440mg/L、880mg

29、/L和1500mg/L,其消毒作用是一样的。用环氧乙烷消毒时通过适当的提高温度,可以节省环氧乙烷用量与缩短消毒时间。1)加温系统温度与均匀性环氧乙烷灭菌柜以热水循环方式加热,根据灭菌柜体积不同,热水循环系统数量也不同,安装试运行或经长期使用后,要检测循环系统的温度与流量是否一致。2)处理(负载试验)应在受控条件下进行一段时间的予处理和(或)处理,使被灭菌物品内达到规定温度和相对湿度。它同以下因素有关:产品;规格(长*宽*高);数量(箱);总载量(80%);堆放:装载物品不能接触柜壁,有一定距离间隔,作图示。小包装材料:大小、厚度;中包装材料:大小、厚度、含小包装数;大包装材料:尺寸、含中包装数

30、;水箱温度();被灭菌物品的温度();3)根据鉴定的实践经验,通常进行这类测量的温度传感器数量与空载时相同。4)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应装入单个包装箱内和其他拟放入灭菌器中任何形式的包装内。5)温度传感器应放置于能代表温度变化最大的部位,如靠近柜室不受热的位置或柜门和靠近蒸汽或气体入口位置。其余的温度探头均匀分布于整个灭菌器中,并作图示。6)全部灭菌时间内,被灭菌物品应达到规定的最低温度,在气体作用期间的任何指定时间,产品上的温度波动范围应小于或等于10,湿度应不超过15%。7)温度的设定要考虑对灭菌物品、包装及印刷的影响。8)通过试验要得到不同位置升温速率,要表明温度最低点与最高点的位置,同时要探

31、求温度与灭菌效果的关系。9)环境温度的影响,我国的环境温度变化很大,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环境温度影响预处理所需时间。10)规定经最长允许时间予处理后被灭菌物品的温、湿度。11)灭菌温度参数确定,应根据环境温度,被灭菌物品的温度、升温速率、时间等确定。12)从予处理区内移出被灭菌物品到灭菌周期开始经过的最长时间。(通常认为移出时间60min或更少为可行。)2、预真空(若采用)预真空度的大小决定残留空气的多少,而残留空气可直接阻止环氧乙烷气体、热、湿气到达被灭菌物品的深层、长管内部。所以灭菌过程尤其是予湿前真空度对灭菌效果影响巨大,为使EO在灭菌器柜室和被灭菌物品内均匀分布达到可以重现,加入灭菌剂之

32、前必须控制柜内残留空气的含量,因为在静态条件下EO不能很好与空气混合。通常在使用纯EO或与易燃气体混合时,要采用高度真空排出空气。而对于那些不能承受高度真空排出空气的产品,则通常采用非易燃的EO与稀释灭菌剂混合气体。一般的做法是靠抽真空将空气排出,但也有用气体置换的方法将空气排出,这要求有特殊的安全预防措施,同时需对确定所需气体浓度的排气件进行确认。一般予真空到440mmHG(85Kpa)。预真空要考虑以下因素的影响: 1)对被灭菌物品,包装的影响; 2)环氧乙烷的均匀性;与被灭菌物品堆放,灭菌柜设计可能有关。 3)等压灭菌与正压灭菌; 4)对湿度的影响;5)设定真空度与达到该真空度所需时间;6)真空持续时间(保压)。3、环氧乙烷浓度工业上不常采用低于300mg/L和高于1200mg/L的环氧乙烷气体浓度。低于300mg/L浓度的环氧乙烷气体在实际的工艺时间内简直不会产生确实有效的、足够的环氧乙烷分子。高于1200mg/L的浓度不会缩短工艺的时间但为了增加工艺所需气体量加以采用。灭菌的效果是环氧乙烷分子的分子碰撞及受灭菌的生物体决定的。因此,分子越多工艺越有效。用600mg/L环氧乙烷的灭菌工艺比用300mg/L的工艺大约快一倍,用1200mg/L的工艺比用600mg/L工艺又快一倍。然而,考虑到环氧乙烷的费用及残留量等因素,工艺常设计成较低的环氧乙烷浓度。4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