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全国名校高考专题训练 09 立体几何 三、解答题(第二部分) 31、(福建省厦门市 2008 学年高三质量检查)如图,三棱锥 PABC 中,PC平面 ABC,PCAC2,ABBC,D 是 PB 上一点,且 CD平面 PAB。 (1)求证:AB平面 PCB; (2)求二面角 CPAB 的大小的余弦值。 (1)解:PC平面 ABC,AB平面 ABC, PCAB。 CD平面 PAB,AB平面 PAB, CDAB。 又 PCCDC, AB平面 PCB。 (2)解法一: 取 AB 的中点 E,连结 CE、DE。 PCAC2,CEPA,CE. 2 CD平面 PAB, 由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得 DEPA。
2、CED 为二面角 CPAB 的平面角。 由(1)AB平面 PCB,ABBC, 又ABBC,AC2,求得 BC. 2 (2)解法二: ABBC,AB平面 PBC,过点 B 作直线 lPA, 则 lAB,lBC,以 BC、BA、l 所在直线为 x、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 。6 分 设平面 PAB 的法向量为).,(zyxm ),0 , 0 ,2(),2 , 0 ,2(), 0 , 2, 0(CPA , 1. 2 0 , 0222 02 . 0 , 0 ),2 ,2,2(), 0 , 2, 0( z zx y zyx y mAP mBA APBA 令解得 即则 得).1, 0 ,2(
3、m 8 分 设平面 PAC 的法向量为),( 111 zyxn , , 022 02 . 0 , 0 ), 0 , 2,2(),2 , 0 , 0( 11 1 yx z nAC nCP ACCP 即则 解得).0 , 1 , 1 (, 1. 0 1 11 1 nx yx z 得令10 分 . 3 3 23 2 | ,cos nm nm nm11 分 . 3 3 cosarBPAC大小为二面角12 分 (2)解法三: CD平面 PAB,CD是平面 PAB 的一个法向量。 取 AC 中点 F,ABBC2,BFAC, 又 PC平面 ABC,有平面 PAC平面 ABC, BF平面 PAC,BF是平面
4、PAC 的一个法向量。 )( 2 1 BCBABF7 分 2| , 2|, 0| )1 (| , 0, 0) 1 (, 0)()1 ( 0,)1 ( 22 CBCPCBCP BACPCBCPCBCPCBCP BPCDBPCDCBCPCD 而 知由得 即设 . 3 2 3 1 , 3 1 CBCPCD9 分 , 1)22( 4 1 | , 3 4 2 9 4 4 9 1 | 22 BFCD10 分 . 3 3 | ,cos BFCD BFCD BFCD 32、(福建省仙游一中 2008 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测试)在如图所示的多面体中,已知 正方形 ABCD 和直角梯形 ACEF 所在的平面互相垂
5、直, ECAC,EFAC,AB2,EFEC1, 求证:平面 BEF平面 DEF; 求二面角 ABFE 的大小。 解法 1: 证明: 平面 ACEF平面 ABCD,ECAC, EC平面 ABCD;连接 BD 交 AC 于点 O,连接 FO, 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2,ACBD2; 在直角梯形 ACEF 中,EFEC1,O 为 AC 中点, FOEC,且 FO1;易求得 DFBF2, DEBE3,由勾股定理知 DFEF,BFEF, BFD 是二面角 BEFD 的平面角, 由 BFDF2,BD2 可知BFD90, 平面 BEF平面 DEF (6 分) 取 BF 中点 M,BE 中点 N,连接 A
6、M、MN、AN, ABBFAF2,AMBF, 又MNEF,EFBF,MNBF, AMN 就是二面角 ABFE 的平面角。 易求得 36 22 AMAB , 11 22 MNEF; 在 RtAPN中,可求得 222 11 4 ANAPNP, 在AMN中,由余弦定理求得 6 cos 3 AMN , 6 arccos 3 AMN (12 分) 解法 2:平面 ACEF平面 ABCD,ECAC,EC平面 ABCD;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Cxyz,则) 0 , 2,2(A ) 0 , 2,(0B,)0 , 0 ,2(D,) 1 , 0 ,(0E,) 1 , 2 2 , 2 2 (F, ) 0
7、, 2 2 , 2 2 (EF,) 1 ,2,(0 BE,) 1 , 0 ,2(DE(2 分) 设平面 BEF、平面 DEF 的法向量分别为 ) 1 ,( ) 1 ,( 2211 yxnyxm,则 0 2 2 2 2 11 yxEFm 012 1 yBEm ,0 2 2 2 2 22 yxEFn , 012 2 xDEn. 由解得 2 2 . 2 2 ; 2 2 , 2 2 2211 yxyx, ) 1 , 2 2 , 2 2 ( ) 1 , 2 2 , 2 2 (nm,(4 分) 01 2 1 2 1 nm,nm ,故平面 BEF平面 DEF(6 分) 设平面 ABF 的法向量为) 1 ,(
8、 33 yxp ,) 1 , 2 2 , 2 2 (BF,)0 , 0 ,2(BA 01 2 2 2 2 33 yxBFp,02 3 xBAp,解得 33 0,2xy (0,2,1)p ,(8 分) 26 cos, 3 23 m p m p mp (10 分) 由图知,二面角 ABFE 的平面角是钝角,故所求二面角的大小为 3 6 arccos O C DA F E B M N P C DA F B E x z y P EA B D C H F 33、(福建省漳州一中 2008 年上期期末考试)如图所示,四棱锥PABCD的底面为直角梯 形,90ADCDCB , 1AD ,3BC ,2PCCD,
9、PC 底面ABCD, E为AB的中点. ()求证:平面PDE 平面PAC; ()求直线PC与平面PDE所成的角; ()求点B到平面PDE的距离. 解法一:()设AC与DE交点为G,延长DE交CB的延长线于点F, 则DAEFBE ,1BFAD,4CF , 1 tan 2 DC F CF , 又 1 tan 2 AD ACD DC ,FACD , 又90ACDACF , 90FACF , 90CGF ,ACDE 又PC 底面ABCD,PCDE,DE 平面PAC, DE 平面PDE,平面PDE 平面PAC(4 分) ()连结PG,过点C作CHPG于H点, 则由()知平面PDE 平面PAC, 且PG是
10、交线,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 得CH 平面PDE,从而CPH即 CPG为直线PC与平面PDE所成的角. 在Rt DCA中, 2 CD CG AC 2 22 24 5 5 21 , 在Rt PCG中,tanCPG CG PC 4 5 2 5 5 25 . 所以有 2 5 arctan 5 CPG, 即直线PC与平面PDE所成的角为 2 5 arctan 5 (8 分) ()由于 1 4 BFCF,所以可知点B到平面PDE的距离等于点C到平面PDE的距离 的 1 4 ,即 1 4 CH. 在Rt PCG中, 22 22 4 5 2 4 5 3 4 5 2() 5 PC CG CH PCCG , 从而
11、点B到平面PDE的距离等于 1 3 (12 分) D P E AB C P E A B D C z x y 解法二:如图所示,以点C为坐标原点, 直线,CD CB CP分别为, ,x y z轴,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Cxyz, 则相关点的坐标为(0,0,0), (2,1,0)CA (0,3,0)B,(0,0,2)P,(2,0,0)D,(1,2,0)E. ()由于( 1,2,0)DE ,(2,1,0)CA , (0,0,2)CP , 所以( 1,2,0) (2,1,0)0DE CA , ( 1,2,0) (0,0,2)0DE CP , 所以,DECA DECP, 而CPCAC,所以DE 平面PAC
12、,DE 平面PDE, 平面PDE 平面PAC(4 分) ()设( , , )nx y z 是平面PDE的一个法向量,则0n DEn PE , 由于( 1,2,0)DE ,(1,2, 2)PE ,所以有 ( , , ) ( 1,2,0)20 ( , , ) (1,2, 2)220 n DEx y zxy n PEx y zxyz , 令2x ,则1,2yz,即(2,1,2)n , 再设直线PC与平面PDE所成的角为,而(0,0, 2)PC , 所以 |(2,1,2) (0,0, 2)|2 sin|cos,| |(2,1,2)| |(0,0, 2)|3| | n PC n PC nPC , 2 a
13、rcsin 3 ,因此直线PC与平面PDE所成的角为 2 arcsin 3 (8 分) ()由()知(2,1,2)n 是平面PDE的一个法向量,而(1, 1,0)BE , 所以点B到平面PDE的距离为 |(2,1,2) (1, 1,0)|1 |(2,1,2)|3 n BE d n 34、(甘肃省河西五市 2008 年高三第一次联考)如图,已知四棱锥 PABCD的底面是正方形,PA底面ABCD,且2PAAD, 点M、N分别在侧棱PD、PC上,且PMMD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wxckt wxckt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14、()求证:AM平面PCD; ()若 1 2 PNNC ,求平面AMN与平面PAB的所成锐二面角 的大小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wxckt wxckt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解:()因为四棱锥 PABCD 的底面是正方形,PA底面 ABCD, 则 CD侧面 PAD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wxckt wxckt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AMCD 又., 2PDAMADPA 又.,PCDAMDCDPD平面5 分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xy
15、zA又 PA=AD=2, 则有 P(0,0,2) ,D(0,2,0)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wxckt wxckt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0 , 2 , 2(),1 , 1 , 0(CM (2,2, 2).PC 设 1 ( , , ), 2 N x y zPNNC 则有 . 3 2 ),2( 2 1 0xxx 同理可得. 3 4 , 3 2 zy 即得). 3 4 , 3 2 , 3 2 (N8 分 由 448 0,. 333 PC ANPCAN (2,2, 2).AMNPC 平面的法向量为 而平面 PAB 的法向
16、量可为),0 , 2 , 0(AD 43 cos,. 3124 PC AD PC AD PCAD 故所求平面 AMN 与 PAB 所成锐二面角的大小为. 3 3 arccos 35、(甘肃省兰州一中 2008 届高三上期期末考试)在棱长 AB=AD=2,AA1=3 的长方体 AC1中, 点 E 是平面 BCC1B1上动点,点 F 是 CD 的中点. ()试确定 E 的位置,使 D1E平面 AB1F; ()求二面角 B1AFB 的大小. 解:()以 A 为原点,AB、AD、AA1所在直线分别为 x 轴、y 轴、z 轴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A(0,0,0) ,F(1,2,0) ,B1(2,0,3
17、) ,D1(0,2,3) , 设 E(2,y,z) ,则 )3, 2, 2( 1 zyED )3 , 0 , 2(),0 , 2 , 1 ( 1 ABAF 4 分 由 3 5 1 0)3(34 0)2(22 , 0 0 1 1 11 z y z y ABDE AFED FABED即平面 ) 3 5 , 1 , 2(E 为所求 6 分 ()当 D1E平面 AB1F 时,ED1=(2,1,)3, 0 , 0(), 3 4 1 BB 8 分 又EDBB 11 与分别是平面 BEF 与平面 B1EF 的法向量, 9 分 则二面角 B1AFB 的平面角等于., 11 EDBB 10 分 . 61 614
18、 ) 3 4 (123 ) 3 4 (3 ,cos 22 11 EDBB 11 分 B1AFB 的平面角为. 61 614 arccos 36、(广东省 2008 届六校第二次联考)如图所示, 四棱锥 PABCD 底面是直角梯形, ,2,BAAD CDAD CDABPA底面 ABCD, E 为 PC 的中点, PAADAB1. (1)证明: /EBPAD平面; (2)证明: BEPDC 平面; (3)求三棱锥 BPDC 的体积 V. 证明:(1)取 PD 中点 Q, 连 EQ , AQ , 则 1 2 QECDAB 1 分 / / QECD CDABQE AB QEAB 2 分 /ABEQBE
19、AQ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 分 / / BEAQ AQPADBEPAD BEPAD 平面平面 平面 5 分 (2) PAABCD CDABCD 平面 平面 / AQPCD BEPCD BEAQ 平面 平面 . 10 分 解:(3) 11 1 2 1 22 BDC SAD DC A 11 分 11 33 B PDCP BDCBDC VVPA S A. 37、 (广东省佛山市 2008 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如图,在组合体中, 1111 DCBAABCD 是一个长方体,ABCDP 是一个四棱 锥2AB,3BC,点DDCCP 11 平平且2 PCPD ()证明:PBCPD平平; ()求PA与平面AB
20、CD所成的角的正切值; ()若aAA 1 ,当a为何值时,DABPC 1 /平平 ()证明:因为2 PCPD,2 ABCD,所以PC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 PCPD 1 分 因为 1111 DCBAABCD 是一个长方体,所以DDCCBC 11 平,而DDCCP 11 平平, 所以DDCCPD 11 平,所以PDBC 3 分 因为PD垂直于平面PBC内的两条相交直线PC和BC,由线面垂直的判定 定理,可得PBCPD平平4 分 ()解:过P点在平面DDCC 11 作CDPE 于E,连接AE5 分 CDPA CDAD ADPAA CDPAD AQCD AQPAD PAAD AQPD QPD CD
21、PDD 平面 平面 为的中点 D1 C1 B1 A1 P D C B A 因为PCDABCD平平,所以ABCDPE平,所以PAE就是PA与平面ABCD所 成的角6 分 因为1PE,10AE,所以 10 10 10 1 tan AE PE PAE 7 分 所以PA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的正切值为 10 10 8 分 ()解:当2a时,DABPC 1 /平平 9 分 当2a时,四边形DDCC 11 是一个正方形,所以 0 1 45DCC,而 0 45PDC,所 以 0 1 90PDC,所以PDDC 1 10 分 而PDPC ,DC1与PC在同一个平面内,所以DCPC 1 / 11 分 而DCABD
22、C 111 平,所以DCABPC 11 /平,所以DABPC 1 /平平 12 分 方法二:()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棱长aAA 1 ,则有 ), 0 , 0(aD,) 1, 1 , 0(aP,), 2 , 3(aB,), 2 , 0(aC 2 分 于是(0, 1, 1)PD ,(3,1, 1)PB ,(0,1, 1)PC ,所以 0PD PB ,0PD PC 3 分 所以PD垂直于平面PBC内的两条相交直线PC和BC,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 得PBCPD平平 4 分 (), 0 , 3(aA,所以(3, 1, 1)PA ,而平面ABCD的一个法向量为 1 (0,0,1)n 5 分 所以
23、 1 111 cos, 1111 1 PD n 6 分 所以PA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 11 11 7 分 所以PA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的正切值为 10 10 8 分 ()0 , 2 , 3( 1 B,所以)0 , 0 , 3(DA,), 2 , 0( 1 aAB设平面DAB1的法向量为 D1 C1 B1 A1 P D C B A z x y ),( 2 zyxn ,则有 02 03 21 2 azynAB xnDA ,令2z,可得平面DAB1的一个法向量为 )2 , 0( 2 an 10 分 若要使得DABPC 1 /平平,则要 2 nPC ,即02 2 anPC,解得2a11
24、分 所以当2a时,DABPC 1 /平平 38、(广东省惠州市 2008 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如图,PABCD 是正四棱锥, 1111 ABCDABC D是正方体, 其中2,6ABPA 头 头 头 头头 头 头头 头 头头 头 头 头头 wxckt wxckt 头 头头 头 头头 头 头 头头 头 头头 头 头 (1)求证: 11 PAB D; (2)求平面 PAD 与平面 11 BDD B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 (3)求 1 B到平面 PAD 的距离 头 头 头 头头 头 头头 头 头头 头 头 头头 wxckt wxckt 头 头头 头 头头 头 头 头头 头 头头 头 头 解法一:以
25、 11B A为x轴, 11D A为y轴,AA1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1 分 (1)设 E 是 BD 的中点,PABCD 是正四棱锥,ABCDPE 2 分 又2,6ABPA, 2PE )4 , 1 , 1 (P 3 分 11 ( 2,2,0),(1,1,2)B DAP 4 分 11 0B DAP 即 11 PAB D5 分 (2)设平面 PAD 的法向量是( , , )mx y z ,6 分 (0,2,0),(1,1,2)ADAP 7 分 02, 0zxy 取1z得( 2,0,1)m ,8 分 又平面 11 BDD B的法向量是(1,1,0)n 9 分 10 cos, 5 m n m n m
26、n 10 cos 5 10 分 (3) 1 ( 2,0,2)B A 11 分 CB A S CB A S 1 B到平面 PAD 的距离 16 5 5 B A m d m 14 分 解法二: (1)设AC与BD交点为O,连PO;PABCD是正四棱锥,PO面ABCD,1 分 AO为PA在平面ABCD上的射影, 又ABCD为正方形,AOBD,3 分 由三垂线定理知PABD,而BDB1D1; 11 PAB D5 分 (2)由题意知平面 PAD 与平面 11 BDD B所成的锐二面角为二面角 A-PD-B;6 分 AO面 PBD,过 O 作 OE 垂直 PD 于 E,连 AE, 则由三垂线定理知AEO
27、为二面角 A-PD-B 的平面角; 8 分 可以计算得, 10 cos 5 10 分 (3)设 B1C1与 BC 的中点分别为 M、N;则 1 B到平面 PAD 的距离为 M 到平面 PAD 的距离; 由 VM-PAD=VP-ADM求得5 5 6 d。 39、(广东省揭阳市 2008 年高中毕业班高考调研测试)在三棱锥SABC中, 90SABSACACB ,1,3,2 2ACBCSB. (1) 求三棱锥SABC的体积; (2) 证明:BCSC; (3) 求异面直线 SB 和 AC 所成角的余弦值。 (1)解:90SABSACACB ,SAAB SAAC且ABACA, SA 平面ABC- -2
28、分 在Rt ACB中, 22 2ABBCAC, Rt SAB中, 22 842SASBAB 113 13 222 ABC SAC BC , 1133 2 3323 SABCABC VSSA .-4 分 F E D CB A S (-3 ,1,0) (0,0,2) z y x C(0,1,0) B A(0,0,0) S (2)证法 1:由(1)知 SA=2, 在Rt SAC中, 22 4 15SCSAAC -6 分 222 358BCSCSB,BCSC-8 分 证法 2:由(1)知SA 平面ABC,BC 面ABC, BCSA,BCAC,ACASA,BC 面SAC 又SC 面SAC,BCSC (3
29、) 解法 1:分别取 AB、SA、 BC 的中点 D、E、F, 连结 ED、DF、EF、AF,则/,/DEBS DFAC, EDF(或其邻补角)就是异面直线 SB 和 AC 所成的角-10 分 111 2, 222 DESBDFAC 在Rt ACF中, 13 , 22 FCBC 22 37 1 42 AFACFC, 在Rt EAF中, 22 711 1 42 EFEAAF 在DEF 中,由余弦定理得 222 111 2 44 cos 1 2 22 2 DEDFEF EDF DE DF 2 4 异面直线 SB 和 AC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2 4 -14 分 解法 2:以点 A 为坐标原点,AC
30、 所在的直线为 y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 则可得点 A(0,0,0),C(0,1,0),B(3,1,0) ( 3, 1,2),(0,1,0)BSAC 设异面直线 SB 和 AC 所成的角为 则 12 cos| 4| |8 BS AC BSAC 异面直线 SB 和 AC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2 4 。 40、(广东省汕头市潮阳一中 2008 年高三模拟)如图,棱柱 ABCDA1B1C1D1的所有 棱长都等于 2,ABC=60,平面 AA1C1C平面 ABCD,A1AC=60。 ()证明:BDAA1; ()求二面角 DA1AC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在直线 CC1上是否存在点 P,使 BP/
31、平面 DA1C1?若存在,求出点 P 的位置;若 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连接 BD 交 AC 于 O,则 BDAC, 连接 A1O 在AA1O 中,AA1=2,AO=1, A1AO=60 A1O2=AA12+AO22AA1Aocos60=3 AO2+A1O2=A12 A1OAO,由于平面 AA1C1C 平面 ABCD, 所以 A1O底面 ABCD 以 OB、OC、OA1所在直线为 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A(0,1,0) ,B(3,0,0) ,C(0,1,0) ,D(3,0,0) , A1(0,0,3) 2 分 ()由于)0 , 0 , 32(BD )3, 1
32、, 0( 1 AA 则00301)32(0 1 BDAA BDAA14 分 ()由于 OB平面 AA1C1C 平面 AA1C1C 的法向量)0 , 0 , 1 ( 1 n 设 2 n平面 AA1D 则),( 2 2 12 zyxn ADn AAn 设 得到) 1, 3, 1 ( 03 03 2 n yx zy 取6 分 5 5 | ,cos 21 21 21 nn nn nn 所以二面角 DA1AC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是 5 5 8 分 ()假设在直线 CC1上存在点 P,使 BP/平面 DA1C1 设),(, 1 zyxPCCCP 则)3, 1 , 0(), 1,(zyx 得)3,1 , 3(
33、)3,1 , 0(BPP9 分 设 113 CDAn平面 则 13 113 DAn CAn 设),( 3333 zyxn 得到) 1, 0 , 1 ( 033 02 3 33 3 n zx y 不妨取10 分 又因为/BP平面 DA1C1 则 3 n10330得即BP 即点 P 在 C1C 的延长线上且使 C1C=CP12 分 法二:在 A1作 A1OAC 于点 O,由于平面 AA1C1C平面 ABCD,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知,A1O平面 ABCD, 又底面为菱形,所以 ACBD BDAA OAAAA OAABD ACOA OABD ACBD 1 11 1 1 1 0 平面 平面 由于 4 分
34、 ()在AA1O 中,A1A=2,A1AO=60 AO=AA1cos60=1 所以 O 是 AC 的中点,由于底面 ABCD 为菱形,所以 O 也是 BD 中点 由()可知 DO平面 AA1C 过 O 作 OEAA1于 E 点,连接 OE,则 AA1DE 则DEO 为二面角 DAA1C 的平面角 6 分 在菱形 ABCD 中,AB=2,ABC=60 AC=AB=BC=2 AO=1,DO=3 22 AOAB 在 RtAEO 中,OE=OAsinEAO= 2 3 DE= 2 15 3 4 3 22 ODOE cosDEO= 5 5 DE OE 二面角 DA1AC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是 5 5 8 分
35、 ()存在这样的点 P 连接 B1C,因为 A1B1/AB/DC 四边形 A1B1CD 为平行四边形。 A1D/B1C 在 C1C 的延长线上取点 P,使 C1C=CP,连接 BP10 分 因 B1B/CC1,12 分 BB1/CP 四边形 BB1CP 为平行四边形 则 BP/B1C BP/A1D BP/平面 DA1C1 41、(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 2008 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如图,已知正四棱柱 ABCDA1B1C1D1 中,底面边长 AB2,侧棱 BB1的长为 4,过点 B 作 B1C 的垂线交侧棱 CC1于点 E,交 B1C 于点 F, (1)求证:A1C平面 BDE; (2)求 A1B
36、 与平面 BDE 所成角的正弦值。 (3)设 F 是 CC1上的动点(不包括端点 C),求证:DBF 是锐角三角形。 (1)证明:由正四棱柱性质知 A1B1平面 BCC1B1,A1A平面 ABCD, 所以 B1C、AC 分别是 A1C 在平面 CC1B1B、平面 ABCD 上的射影 B1CBE, ACBD, A1CBE , A1CBD, (2 分) A1C平面 BDE (4 分)。 (直接指出根据三垂线定理得“A1CBE , A1CBD” 而推出结论的不扣分) (2)解:以 DA、DC、DD1所在直线分别为 x、y、z 轴,建立坐标系,则 1(2,0,4) A, (0,2,0)C,(2,2,0
37、)B, 1 ( 2,2, 4)AC , 1 (0,2, 4)AB (6 分) 11 11 11 30 cos, 6 AC AB AC AB ACAB (7 分) EC1 B1 A1 C B A 设 A1C平面 BDEK, 由(1)可知,A1BK 为 A1B 与平面 BDE 所成角,(8 分) 111 30 sincos, 6 ABKAC AB (9 分) (3)证明:设点 F 的坐标为(0, 2, z)(00 22(4) 2(4) DFBFDBzz DFBFz z DFB 为锐角, (13 分) 即不论点 F 为 CC1上 C 点除外的任意一点, DFB 总是锐角三角形.(14 分) 说明:
38、若没有说明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而只证明一个角是锐角,或只证明底角是锐角的“以 偏概全”情况应扣 2 分) 42、(广东省韶关市 2008 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如图,在三棱拄 111 ABCABC中, AB 侧面 11 BBC C,已知 1 1, 3 BCBCC ()求证: 1 C BABC 平面; ()试在棱 1 CC(不包含端点 1 ,)C C上确定一点E的位置, 使得 1 EAEB; () 在()的条件下,求二面角 11 AEBA的平面角的正 切值. 证()因为AB 侧面 11 BBC C,故 1 ABBC 在 1 BC CA中, 111 1,2, 3 BCCCBBBCC 由余弦定理有 2
39、2 1111 2cos142 2 cos3 3 BCBCCCBC CCBCC z y x EC1 B1 A1 C B A 故有 222 111 BCBCCCC BBC 而 BCABB 且,AB BC 平面ABC 1 C BABC 平面 ()由 11 ,EAEB ABEB ABAEA AB AEABE平面 从而 1 B EABE 平面 且BEABE 平面 故 1 BEB E 不妨设 CEx,则 1 2C Ex,则 22 1BExx 又 11 2 3 BC C 则 22 1 1B Exx 在 1 Rt BEBA中有 22 114xxxx 从而1x (舍负) 故E为 1 CC的中点时, 1 EAEB
40、 法二:以B为原点 1 ,BC BC BA 为, ,x y z轴,设CEx,则 1 1 (0,0,0),(1),( 1, 3,0), (0,0,2) 2 BEx BA 由 1 EAEB得 1 0EA EB 即 1313 (1,2)(2, 3,0)0 2222 1133 (1)(2)30 2222 xxxx xxxx 化简整理得 2 320 xx 1x 或 2x 当2x 时E与 1 C重合不满足题意 当1x 时E为 1 CC的中点 故E为 1 CC的中点使 1 EAEB ()取 1 EB的中点D, 1 AE的中点F, 1 BB的中点N, 1 AB的中点M 连DF则 11 /DFAB,连DN则/D
41、NBE,连MN则 11 /MNAB 连MF则/MFBE,且MNDF为矩形,/MDAE 又 1111 ,ABEB BEEB 故MDF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EC1 B1 A1 C B A N M F D EC1 B1 A1 C B A 在Rt DFMA中, 11 12 ( 22 DFABBCE为正三角形) 111 222 MFBECE 1 2 2 tan 22 2 MDF 法二:由已知 1111 ,EAEB B AEB , 所以二面角 11 AEBA的平面角的大小为向量 11 B A 与EA 的夹角 因为 11 (0,0,2)B ABA 31 (,2) 22 EA 故 11 11 22 costa
42、n 23 EA B A EAB A 43、(广东省深圳市 2008 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如图 所示的几何体ABCDE中,DA平面EAB,CBDA, 2EADAABCB, EAAB,M是EC的中点 ()求证:DMEB; ()求二面角M BDA 的余弦值 解: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并设22EADAABCB,则 () 3 1,1, 2 DM ,( 2, 2,0)EB , 所以0DM EB ,从而得 DMEB; ()设 1 ( , )nx y z 是平面BDM的 法向量,则由 1 nDM , 1 nDB 及 3 1,1, 2 DM ,(0, 2,2)DB M C E D A B F
43、FE E D D C CB B A A 得 1 1 3 0 2 220 nDMxyz nDByz 可以取 1 (1, 2, 2)n 显然, 2 (1,0,0)n 为平面ABD的法向量 设二面角MBDA的平面角为,则此二面角的余弦值 12 12 12 |1 cos|cos,| 3| | nn nn nn 44、(广东省四校联合体第一次联考)如图,三棱柱 ABCA1B1C1中,AA1面 ABC,BCAC,BC=AC=2,AA1=3,D 为 AC 的中点. (1)求证:AB1/面 BDC1; (2)求二面角 C1BDC 的余弦值; (3)在侧棱 AA1上是否存在点 P,使得 CP面 BDC1?并证明
44、你的结论. (1)连接 B1C,交 BC1于点 O,则 O 为 B1C 的中点, D 为 AC 中点 ODB1A 又 B1A平面 BDC1,OD平面 BDC1 B1A平面 BDC1 (2)AA1面 ABC,BCAC,AA1CC1 CC1面 ABC 则 BC平面 AC1,CC1AC 如图建系 则 C1(3,0,0) B(0,0,2) D(0,1,0) C(0,0,0) )2 , 0 , 3(BC)0 , 1 , 3(DC 11 设平面 C1DB 的法向量为)z , y , x(n 则)3 , 6, 2(n 又平面 BDC 的法向量为)0 , 0 , 3(CC1 二面角 C1BDC 的余弦值:co
45、s 7 2 |n|CC| nCC n,CC 1 1 1 ()设 P(h,2,0) 则)0 , 2 , h(CP 若 CP面 BDC1 则n/CP 即(h,2,0)=(2,-6,3) 此时 不存在 在侧棱 AA1上不存在点 P,使得 CP面 BDC1 45、(广东省五校 2008 年高三上期末联考)已知梯形 ABCD 中,ADBC,ABC G F D E C B A =BAD = 2 ,AB=BC=2AD=4,E、F 分别是 AB、CD 上的点,EFBC,AE = x,G 是 BC 的中 点。沿 EF 将梯形 ABCD 翻折,使平面 AEFD平面 EBCF (如图) . (1) 当 x=2 时,
46、求证:BDEG ; (2) 若以 F、B、C、D 为顶点的三棱锥的体积记为 f(x),求 f(x)的最大值; (3) 当 f(x)取得最大值时,求二面角 D-BF-C 的余弦值. 解:(1) (法一)平面AEFD 平面EBCF,AEEF,AE面平面 EBCF,AEEF,AEBE,又 BEEF,故可如图建立空间坐标系 E- xyz。 1 分 则 A(0,0,2) ,B(2,0,0) ,G(2,2,0) ,D(0,2,2) , E(0,0,0)2 分 BD (2,2,2) ,EG (2,2,0)3 分 BD EG (2,2,2)A(2,2,0)0,BDEG 4 分 (法二)作 DHEF 于 H,连 BH,GH,1 分 由平面AEFD 平面EBCF知:DH平面 EBCF, 而 EG平面 EBCF,故 EGDH。 又四边形 BGHE 为正方形,EGBH, BHDHH,故 EG平面 DBH, 3 分 而 BD平面 DBH, EGBD。 4 分 (或者直接利用三垂线定理得出结果) (2)AD面 BFC, 所以 ( )f x VA-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一学生学习计划
- 好玩的游戏幼儿园户外小班教案
- 公司季度工作计划合集7篇
- 500ta多晶硅、16kta三氯氢硅新建可行性研究报告-图文
- 竞聘卫生演讲稿范文合集7篇
- 国庆阅兵观后感
- 小学五年级教学工作计划大全
- 学生年度学习计划
- 小松机械制造(山东)有限公司HD系列重卡生产项目环评报告表
- 交通安全保证书模板集锦10篇
- 校园自动售货机投标书模板
- Word使用技巧培训课件下载两篇
- 加强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社会秩序
- 初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完美版)课件两篇
- 报价单(报价单模板)
- 2023教学工作检查评估总结
- 铜排设计技术规范
- 英国文学史及选读复习要点总结
-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
- 整改回复书样板后边附带图片
- 中小学校园人车分流方案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