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省淮北市五校联考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安徽省淮北市五校联考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安徽省淮北市五校联考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安徽省淮北市五校联考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安徽省淮北市五校联考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安徽省淮北市五校联考中考历史二模试卷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分)都江堰的修建,根据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利用水位差,通过鱼嘴实现“四六分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实现了“水旱从人”。这说明都江堰的修建()A.加强了南北地区的联系 B.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C.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D.展示了商鞅变法的成果2.(2分)如表中秦汉时期实行的措施发挥的共同作用是()秦朝在各郡设立监察御史,监察郡内官员。在县设置郡监,监察各县官员西汉建立刺史制度,刺史代表中央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在郡设置督邮,代表太守监察县、乡,宣达教令,兼司狱讼、捕亡等事A.打击了地主豪强势力 B.完善了官员选拔制度C.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3.(2分)《魏书•高祖纪》记载(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这一措施促进了()A.中外交流 B.江南开发 C.民族交融 D.城市繁荣4.(2分)以下诗句分别出自杜甫诗《忆昔》和《无家别》:“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两诗描绘的景象显著不同,主要由于()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宦官专权 D.黄巢起义5.(2分)宋代城市和乡村之间存在大量规模化人口聚居地——市镇,如湖州乌墩镇、新市镇,“井邑之盛,赋入之多,县道所不及也”。这表明宋代()A.商品经济的发展 B.人口流动受到限制 C.城市职能的减弱 D.政府财政开支增加6.(2分)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在抨击明朝的一项统治政策时,认为它束缚思想、扼杀创造力,称其危害“等于焚书”。他抨击的是()A.设立“三司” B.丞相制度 C.八股取士 D.大都督府7.(2分)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先后创办了近20家军事企业,其创办的民用企业总数在40家以上,创办的新式学校培养了大批科技、军事、翻译人才。据此可知,洋务运动()A.改变了中国积弱积贫的状态 B.逐步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C.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D.动摇了封建专制统治的地位8.(2分)1937年9月25日,漫画家蔡若虹的漫画《我们没有了家》(部分如图所示)在《救亡漫画》上发表,引起较大反响。这一漫画()A.强调了“攘外必先安内”原则 B.呼吁人民同心合力保卫中华C.谴责了日本侵略者挑起战争 D.抒发了青年报国无门的无奈9.(2分)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1984年我国出现企业创业高潮的原因是()A.企业实行公私合营顺利完成 B.开放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C.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的扩大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成10.(2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台湾是中国的台湾。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解决。”这重点强调我国实现两岸统一要()A.坚持“一国两制”方针 B.贯彻区域自治原则C.反对“台独”分裂势力 D.反对外部势力干涉11.(2分)“博洛尼亚大学处于意大利北部,11世纪时此处过往商旅络绎不绝,商业纠纷时有发生,诉讼案件不断,所以该校一直以法学著称,学校内还形成了‘法科大学’;此后该校还经常与市政当局和其他市民接触,成立了市民团体。”这段材料意在强调中世纪的大学()A.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B.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支持C.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出现 D.具有较大的自治和管理权12.(2分)“《拿破仑法典》是一只船,它把法国革命的行政和社会的原则输送出去,远达伊利里亚(亚得里亚海东岸地区)和波兰”。这反映了该法典()A.维护了欧洲的封建统治 B.吸收了欧洲传统文化C.传播了大革命胜利成果 D.践行了法国启蒙思想13.(2分)如图所示的军事行动()A.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B.使得意大利无条件投降C.使二战的规模空前扩大 D.标志着欧洲战事的结束14.(2分)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实行印巴分治;1952年,纳赛尔领导埃及革命,推翻了英国扶持的封建王朝;1959年,古巴人民通过武装斗争,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这些史实反映了二战后亚非拉国家()A.民族独立与解放运动高涨 B.社会主义制度广泛建立C.力求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 D.加强区域一体化的进程15.(2分)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在线课堂等深入百姓生活。人们可以搭建“空中课堂”,居家学习。还可以通过无接触配送收到自己订的外卖和购买的生活用品。这说明()A.科技促进经济飞速发展 B.科技推动社会全面进步C.科技改变人类生活方式 D.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二、辨析改错(8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目标是前进的动力。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16.(2分)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在政治上主张“以德治国”。判断:______。改正:______。17.(2分)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他率领起义军于1644年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判断:______。改正:______。18.(2分)1905年8月,孙中山成立兴中会,确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和奋斗目标。判断:______。改正:______。19.(2分)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判断:______。改正:______。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0.(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图表所示雄伟壮美的井冈红旗雕塑有三层寓意:一是像一块屹立不倒的巨石,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井冈山奠基;二是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寓意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从井冈山燎原;三是像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暗示中国革命从井冈山走向胜利。(1)(3分)根据材料一,指出“井冈红旗”雕塑离意的历史依据。材料二图表所示《长征组歌》是一部大型声乐套曲,被誉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整个组歌分为《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辉》《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大会师》10个部分。1965年首演。(2)(3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征组歌》反映的时代背景。(3)(4分)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概括中国革命的成功之道。21.(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750-1914年间,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19世纪末,欧洲势力控制了大部分亚洲和几乎整个非洲地区……三个历史进程——革命、工业化及帝国主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欧洲人……何以逐渐地控制了世界。——编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1)(3分)根据材料一,分析“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的因素。材料二:二战以来美国和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所占比例的变化示意图。(2)(3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中变化发生的原因及其对国际局势的影响。(3)(4分)综合上述材料,基于世界历史进程,概括推动欧洲发展的重要因素。四、活动与探究(12分)2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材料: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近代以来,随着清王朝被推翻和共和政体的建立。中华民国政府开始致力于外交上的建设和寻求外交上的平等地位……中国共产党到在1945年中共七大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外交目标是维护世界和亚太地区的和平,在本国独立的基础上坚决支持周边国家实现民族独主的立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根据世界体系的动态变化、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三个世界”、“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下的国际关系理念,“新型国际关系理论”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国际关系思想。——摘编自唐诗《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历程及基本经验研究》(1)(4分)根据材料,列出2个中国古代追求和传承和平、和睦、和谐理念的外交史实。(2)(4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政府和中共七大提出外交目标的历史背景。(3)(4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中国外交历程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120字左右)

2025年安徽省淮北市五校联考中考历史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BDCAACCBCDACAAC二、辨析改错(8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目标是前进的动力。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16.判断:×。改正:“以德治国”改为“无为而治”。17.判断:×。改正:元朝改为明朝。18.判断:×。改正:兴中会改为同盟会。19.判断:正确。改正:正确。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0.(1)历史依据: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队伍到达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部分队伍和湘南的工民武装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两军会师之后,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影响下,1928﹣1930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地创建了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形成了燎原之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中国共产党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它为大革命失败后继续坚持革命斗争,促进革命的发展与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并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2)时代背景:国共十年内战。(3)成功之道:结合国情,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1.(1)因素:建立了殖民体系;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两次工业革命。(2)原因:美国自身实力相对削弱;欧洲一体化出现经济实力逐步增强。影响: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削弱了美国的霸权地位。(3)因素:政治革命、科技创新、殖民扩张、国际合作。四、活动与探究(12分)22.(1)外交史实: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2)背景: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政体;列强侵略导致中国丧失主权(如不平等条约),政府寻求外交平等,争取国际承认。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共主张维护亚太和平;反对殖民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