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学基础知识郑毛祥时间年月课件_第1页
热学基础知识郑毛祥时间年月课件_第2页
热学基础知识郑毛祥时间年月课件_第3页
热学基础知识郑毛祥时间年月课件_第4页
热学基础知识郑毛祥时间年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郑毛祥

时间:2021年11月热学基础知识

CompositionofcommunicationpowersupplysystemCONTENTS目录温度物质的三相点气化、蒸发、沸腾和冷凝123压力4热量5

物质的三相点三相点各种物质具有一定的三相点参数,这是由其物质性质所决定的。

固相液相和气相

气化、蒸发、沸腾和冷凝

物质从固态直接转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汽化:物体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根据气化过程的机理不同,气化可分为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蒸发:是指液体表面发生汽化现象。沸腾: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汽化的现象。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冷凝(或凝结),也称液化。气体凝结是有条件的,即蒸气必须放出热量后才能凝结,也就是说周围环境温度应低于凝结温度,蒸气才能放热凝结。

气化、蒸发、沸腾和冷凝

敞口容器的液体受热后,一部分气体分子逸出进入空间,另一部分气体分子和上部空间的空气分子互相碰撞,失去能量回到液体中,但是单位时间内,跑出的分子总是多于回来的分子,结果容器内液体慢慢被蒸发掉。对于封闭的容器,由于容器密闭,上部的气体分子因蒸发将越来越多,密度增加,碰撞机会也增多,直到上部空间不再增加气体分子为止。或者说在同一时间里,从液体飞出的气体分子数等于回到液体的分子数,达到动平衡,蒸气的密度不再改变。因此,在一定温度下,气体与产生它的液体处于平衡状态时,这种蒸气称为饱和蒸气。饱和蒸气:过热蒸气与过热度

气化、蒸发、沸腾和冷凝

蒸气实际温度高于它的压力所对应的饱和温度,称为过热蒸气。蒸气的实际温度与饱和温度的差值,称为蒸气的过热度。液体实际温度低于它的压力所对应的饱和温度,称为过冷液体。液体的实际温度与饱和温度的差值,称为液体的过冷度。过冷液体与过冷度

温度与湿度

温度——表明物体冷热程度测量温度的标尺就称为温标。常用的温标有两种:1.华氏(OF);2.摄氏(℃)。华氏与摄氏的换算关系为:(℃)=5/9(OF-32);(OF)=9/5℃+32。绝对温度/标(K):水的三相点(0.010C)定为273.16K,每个等分与摄氏度一样大小。K=0C

+273饱和蒸气或饱和液体的温度称为饱和温度。

气化、蒸发、沸腾和冷凝

湿度---空气中所含水蒸气量的多少绝对湿度—每m3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量(Kg)相对湿度—空气中实际含有的水蒸气量与同温同压下能容纳的水蒸气的最大量之比,用百分比表示。相对湿度总是和温度相关的,交换机房最适宜的温湿度为220C-240C,45%-55%。含湿量—每Kg干空气所含有的水蒸气量(g)ф=Z/Zb×100%湿度的表示方法

气化、蒸发、沸腾和冷凝

相对湿度根据干球温度和干湿球温度的差值便可查得相对湿度。干球温度与湿球温度空气越干燥,吸收水分能力越强,吸收的热量越多,湿球温度计读数越低。

t越大。

湿度:空气中水蒸汽的含量

1.含湿量g/kg(水蒸气/干空气)

2.相对湿度φ=0—100%(饱和程度)3.绝对湿度kg/M3(水蒸气/空气)

气化、蒸发、沸腾和冷凝

气象预报所播报的气温,就是干球温度。(不能显示出空气的含湿量)干球温度湿球温度注:空气中所含水蒸气越少(即离开饱和状态越远),则湿球温度就越低,干湿球的温差就越大。反之,干湿球温差越小,就说明空气越潮湿。露点温度空气中的含湿量在不变的情况下,空气被冷却而变成饱和时的温度。(空气中相对湿度越大,露点温度越高,物体表面就容易结露)

制冷技术常用概念

压力: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垂直作用力,也称压强。常用单位有:千克力(kgf/cm2)、毫米汞柱(mmHg)或毫米水柱(mmH2O)、大气压(atm)、巴(bar)等。压力单位换算大气压公斤巴磅帕斯卡毫米汞柱atmKg/cm2barPSIPammHg11.0331.01314.71013257600.9710.9814.22980007360.981.02114.51057500.0680.070.06916894.851.71133.321

气化、蒸发、沸腾和冷凝

在制冷技术中常碰到大气压力、绝对压力、表压力、真空度等参数,绝对压力等于表压力和大气压力之和。1.绝对压力:设备内部或某处的真实压力。2.表压力:设备内部或某处绝对压力与当地大气压力之差。3.真空度:设备内部或某处小于当地大气压力的数值。饱和蒸气的压力叫做饱和压力。P绝=P表+B

气化、蒸发、沸腾和冷凝

单位:卡(cal)或千卡也叫大卡(kcal)1kcal即1kg纯水温度上升或下降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在国际单位制(SI)中,热量经常用焦耳(J)表示。1J=0.2389cal热量:物体吸热或放热多少

气化、蒸发、沸腾和冷凝

显热与潜热:1.显热:物体原有状态不发生变化,而使温度发生变化的热称为显热。2.潜热:使物体原有状态发生变化而温度不发生变化的热称为潜热。潜热是物体状态变化时所用的热的总称,按其状态不同可分为汽化热、凝结热、熔解热、凝固热、升华热。总热:

就相当于显热量与潜热量相加之和.

制冷技术常用概念

冷量单位千瓦(kw)—国际单位制,把制冷量统一到功率相同单位,是现在制冷界努力的方向。大卡(kcal/h)--习惯使用单位,与kw的换算关系为:1万大卡=11.6千瓦冷吨(RT)—1吨00C的冰在24小时内变成00C的水所吸收的热量。日本冷吨:1000千克水;美国冷吨:2000磅水。1冷吨=3.517kw匹(HP)—又称马力、匹马力,即表示输入功率,也经常表示制冷量。表示功率时:

1HP=0.735kw1HP=0.746kw---英制马力表示制冷量时,实际含义为消耗1hp功率所产生的制冷量

1HP------2.8KW英热单位(BTU/h)—BTU就是将一磅的水温度升高(降低)一华氏度所加进(排除)的热量.

制冷量的换算千瓦万大卡冷吨蒲式尔kw万Kcal/hRTKbtu/h10.0860.2843.41311.613.33.5170.3112

制冷技术常用概念在实际的设备性能评价中,功率消耗还包括了风机、冷凝器等辅助设备。由于所取的单位不统一,EER值会有较大差异。从低温热源吸收的热量,以Q0(Kw)表示制冷量与消耗的功率之比能效比(EER-EnergyandEfficiencyRate)制冷系数(COP)制冷量得到的冷(热)量与付出的能量之比。对于制冷机,是制冷量与消耗功率之比即COP;对于制热设备,则是制热量与消耗功率之比。

热力学的基本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物质吸收了热量膨胀,对外界作功把一部份能量传给了外界,热能转化为机械能。Q=W能量是可以转换的,可以传递的,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热力学第二定律:物质从高温物体吸收热量只能部分作功转化为机械能,剩余部分热量传给低温物体。意义: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