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地下水的类型及其特征课件_第1页
任务地下水的类型及其特征课件_第2页
任务地下水的类型及其特征课件_第3页
任务地下水的类型及其特征课件_第4页
任务地下水的类型及其特征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任务1地下水的类型及其特征任务引入什么是潜水?什么是承压水?有什么特征?教学目标1.掌握地下水的存在状态及分类;2.掌握地下水的形成条件;3.掌握地下水的类型及特征。知识目标1.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2.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与安全意识;3.具有集体与团队合作精神,能进行沟通和协作。素质目标1.能区分潜水和承压水;2.能区分地下水类型及其特征。能力目标目录地下水定义1地下水来源2地下水的存在状态及分类3地下水的形成条件4地下水的类型及特征5一、地下水定义一、地下水定义地下水——埋藏在地表下土中孔隙、岩石孔隙和裂隙、岩石空洞中的水,称为地下水。二、地下水来源二、地下水来源地下水的水源:主要来自地表水,天然补给包括雨水、河道流水、湖泊与水库等。其他人为因素如超量灌溉、渠道渗漏或人工补注等。补给方式:地下水主要有降水入渗、灌溉水入渗、地表水入渗补给,越流补给和人工补给。在一定条件下,还有侧向补给。地下水的排泄:主要有泉、潜水蒸发、向地表水体排泄、越流排泄和人工排泄。泉是地下水天然排泄的主要方式。三、地下水的存在状态及分类三、地下水的存在状态及分类地下水一般有两种存在状态,一种是渗透于地下泥沙岩石缝隙之中,另一种是形成地下河流。四、地下水的形成条件四、地下水的形成条件1.地质条件:地下水的形成,必须具有一定的岩石条件和地质构造条件。2.气候条件:气候条件对地下水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如大气降水、地表径流、蒸发等方面的变化将影响到地下水的水量。3.地貌条件:在不同的地貌部位对地下水的形成关系密切。一般在平原、山前区易于储存地下水,形成良好的含水层;在山区一般很难储存大量的地下水。4.人为因素:大量抽取地下水,会引起地下水位大幅下降;修建水库,可促使地下水位上升。世界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在华北平原形成2021年经过治理的河北邢台狗头泉第一座地下水库—河北石家庄南宫地下水库(1977)大连旅顺龙河地下水库(1999)山东日照傅疃河地下水库(2022.6)五、地下水的类型及特征五、地下水的类型及特征1.按埋藏条件分类上层滞水:局部隔水层上的重力水。潜水: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的重力水。承压水: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重力水。2.按含水层性质分类(1)孔隙水:在孔隙含水层中储存和运动的地下水称孔隙水。

冲积物中的地下水

洪积物中的地下水(2)裂隙水:埋藏于基岩裂隙中的地下水称基岩裂隙水。

面状裂隙水

层状裂隙水

脉状裂隙水(3)岩溶水:储存和运动于可溶性岩石中的地下水称为岩溶水。五、地下水的类型及特征3.上层滞水:当包气带存在局部隔水层时,在局部隔水层上积聚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称为上层滞水。在雨季由于上层滞水水位的上升,能使土、石强度降低,造成道路翻浆和导致路基稳定性的破坏。毛细水:由于地下潜水位上升,毛细水上升高度增大,常导致冻胀、翻浆现象发生,在路基设计中应充分重视。五、地下水的类型及特征4.潜水:饱和带中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1)潜水的主要特征①潜水具有自由水面,为无压水。在重力作用下可以由水位高处向水位低处渗流,形成潜水径流。②潜水的分布区和补给区基本是一致的。在一般情况下,大气降水、地表水可通过包气带入渗直接补给潜水。③潜水的动态(如水位、水量、水温、水质等随时间的变化)随季节不同而有明显变化。如雨季降水多,潜水补给充沛,使潜水面上升,含水层厚度增大,水量增加,埋藏深度变浅,而在枯水季相反。④在潜水含水层之上因无连续隔水层覆盖,一般埋藏较浅,因此容易受到污染。潜水与地表水的关系图五、地下水的类型及特征4.潜水(1)潜水等水位线图用途①确定任一点的潜水流向:潜水沿垂直等水位线方向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如A流向B,C流向D。②确定沿潜水流动方向上两点间水力坡度(I):即两点潜水位高度差与两点间水平距离之比,如IAB,ICD。水力坡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该两点间潜水的平均流速。③确定任一点潜水埋藏深度。图中D点潜水埋藏深度h=102m-100m=2m。④确定潜水与地表水之间的补给关系。图中河流两岸潜水均补给河水。五、地下水的类型及特征5.承压水(1)承压水定义承压水是充满于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含水层中具有水头压力的地下水。它的运动受到上下隔水层的约束和水压的作用。打井穿过上面的隔水层时,承压水就可向上涌出来。(2)承压水分类承压盆地承压斜地任务小结1地下水主要来源地表水,天然补给包括雨水、河道流水、湖泊与水库等。补给方式主要有降水入渗、地表水入渗,越流补给等。地下水排泄主要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