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建设和谐文化的几个问题
科技文化教研室李延文
1关于建设和谐文化的几个问题和谐文化的提出及其背景和谐文化的现实需要和谐文化的内涵建设和谐文化的战略意义建设和谐文化的目标和任务建设和谐文化应该注意的问题2关于建设和谐文化的几个问题和谐文化的提出及其背景和谐文化的现实需要和谐文化的内涵建设和谐文化的战略意义建设和谐文化的目标和任务建设和谐文化应该注意的问题3一、和谐文化的提出及其背景45一、和谐文化的提出及其背景67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8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收入分配的差距表现在社会收入分配的各个方面,且自改革开放以来,呈越拉越大的态势。
表现为:城乡差距,行业差距,区域差距,层次差距等等。9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城乡差距:上世纪80年代中叶为1.8:190年代中叶扩大为2.5:12003年扩大为3.23:12005年3.22:12006年3.28:12007年3.33:12021年3.31:1实际差距约为5~6:110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按国际通行的基尼系数来衡量:
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是0.47,在亚洲仅次于菲律宾,并超过了所有的欧洲国家。而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81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仅为0.29;2000年就冲破了0.4的国际警戒线。11关于建设和谐文化的几个问题和谐文化的提出及其背景和谐文化的现实需要和谐文化的内涵建设和谐文化的战略意义建设和谐文化的目标和任务建设和谐文化应该注意的问题12二、和谐文化的现实需要1、高度协作化的现代社会,需要一种文化理念来营造和谐有序、更具人本意识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气氛,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2、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需要一种文化理念来合理配置自然资源和社会公共资源,保证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开展。3、张扬个性与组织合作的双重性,需要一种新的文化理念指导下的组织制度来协调个体与群体的关系。4、和谐世界的建立,需要一种文化理念来包容多样的文化个性促进人类文明的持续创新。13二、和谐文化的现实需要和谐文化是顺应时代所需的新生事物,它的诞生既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也有未来文明的呼唤。人类的历史是人类文化的开展史,人类文化的开展史就是人类关系的开展史。在人类历史中,“和〞一直是人类关系及其人际互动中的一种理想状态,也是古今中外有识之士的共同理想和追求。14二、和谐文化的现实需要“和〞是一种尊重人性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表现了人与人之间和睦相邻、和谐互动的状态;“和〞也是一种人类文化,它反映了人类和平、人际和睦以及世间万物和谐共处的价值观念,表达为各种文化意识形态和行为活动。即和谐文化。15二、和谐文化的现实需要人类社会的一切困惑和开展难题归根结底在于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需要“和谐〞的文化。因此,人们必将选择充分尊重人性、包容差异与个性、无偏见,且崇尚和平、和睦、和谐理念的文化概念来处理人类的各种关系,也只有这样的文化概念才可以跨文化、跨民族、跨国界而通行世界。可以预见,和谐文化将极有可能成为21世纪全球性的主流文化而引领和谐世界的构建。16关于建设和谐文化的几个问题和谐文化的提出及其背景和谐文化的现实需要和谐文化的内涵建设和谐文化的战略意义建设和谐文化的目标和任务建设和谐文化应该注意的问题17三、和谐文化的内涵
1、和谐文化的概念2、和谐文化的价值取向3、和谐是人类思想的共同关注点4、和谐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18三、和谐文化的内涵1、和谐文化的概念和谐文化是指反映一切人类和平、和睦及其自然关系、社会关系和谐的价值观念、文化形态和行为标准的总称。♀19三、和谐文化的内涵2、和谐文化的价值取向——
崇尚和谐追求和谐20三、和谐文化的内涵2、和谐文化的价值取向——崇尚和谐、追求和谐和谐文化的价值取向是追求人类和平、人际和睦、世间万物和谐共处的价值观念,和谐文化尤其重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和谐。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组成局部,人际关系是生态关系的组成局部,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有利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促进全社会的可持续开展。21三、和谐文化的内涵22三、和谐文化的内涵3、和谐是人类思想的共同关注点和谐思想作为辩证法的宇宙观在古希腊时就已经产生。在古希腊,“和谐〞一词一开始就是作为辩证法的宇宙观和美学的用语被提出来的。古希腊哲学中的“和谐〞(希腊harmonia)一词,是用以解释天体运动规律和灵魂机制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最早发现音调和琴弦的长度间存在数的比例关系,认为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统一,进而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日、月、地、行星彼此间距离也存在数的比例关系,在运行中发出不同的音调,构成整个宇宙的和谐。被列宁誉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的赫拉克利特认为,音乐中各种上下音调的结合造成和谐,在?论自然?中,他提出“美在于和谐,和谐在于对立的统一〞,进而产生了萌芽状态的对立统一学说。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也接受这种“天体和谐说〞。此后欧洲还出现过其它的和谐哲学学说,开普勒写成了?宇宙和谐论?,探讨宇宙之所以成为一个和谐整体的原因。黑格尔认为,“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不是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和谐的本质就是对立统一。23三、和谐文化的内涵3、和谐是人类思想的共同关注点中国人早在古代已经产生了和谐思想。周太史史伯提出了“和同〞之辨,说:“夫和实生物,同那么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假设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意为不同东西的和合才能产生出事物,而相同东西简单相加,那么事将无成。史伯认识到事物都是多样性的统一。春秋时晏婴进一步发挥了史伯的和同思想。认为五味相和,“济其不及,以泄其过〞,方能成为美羹,“假设以水济水,谁能食之?假设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左传·昭公二十年?〕。晏婴不仅成认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且提出“相反相济〞的对立面的统一的思想。24三、和谐文化的内涵4、和谐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具有“和谐〞思想,并不等于构成了和谐文化。和谐文化作为一种文化价值体系,主要是由“和谐〞这一文化的核心理念在整个价值体系中的地位决定的。既然和谐思想不是中国独有的,为什么把和谐看作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本特点或者说精髓呢?25三、和谐文化的内涵26三、和谐文化的内涵4、和谐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张岱年先生指出:“统而言之,从古代到1949年以前,中国文化有什么特点?西方文化从希腊以来有什么特点?〞“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统一的关系,西方文化,从希腊一直到近代,比较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和斗争的关系。这也是比较而言的〞。27三、和谐文化的内涵4、和谐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第一: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多元文化的共同理念。
中华民族文化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文化,或者说是以儒、释、道为主体的多元文化组合。
和谐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高境界的高度概括,也是和谐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28三、和谐文化的内涵29三、和谐文化的内涵4、和谐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传?30三、和谐文化的内涵4、和谐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周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这个智慧可用一言以蔽之——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内容是儒学,而?周易?为儒学的“五经〞之首,“十三经〞之首,所以说:贯穿在?周易?中的“和〞的理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主导价值观。31三、和谐文化的内涵怎样把握?周易?中关于“和〞的精髓?首先,我们来观察一下太极图。32
太:初始、宗源、无上。极:最端之位、结构之元。太极的字面含义:最高级、最标准、最完美之义;太极的真实含义:事物存在与运动的机理,以旋机为运动形式,以圆融为运动品质。太极图是图式最简单、内涵最丰富、造型最完美的图案,古今中外没有哪个图案有如此深刻的内涵,它可以概括宇宙、生命、物质、能量、运动、结构等内容,可以揭示宇宙、生命、物质的起源。
33关于太极图的含义,可归纳为七项:结构规那么璇玑均衡圆融变易方向34三、和谐文化的内涵怎样把握?周易?中关于“和〞的精髓?太极图告诉我们:负阴抱阳相互包容矛盾对立运动转化最完美的统一、和谐35三、和谐文化的内涵怎样把握?周易?中关于“和〞的精髓?其次,人与人、社会、自然相处,必然有矛盾,但和谐是第一位的。和谐不能坐享其成,而是要通过不断的调节变易,需要人不断的努力才能到达。这就是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宋代著名理学家张载归纳: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36三、和谐文化的内涵怎样把握?周易?中关于“和〞的精髓?其三,?周易?的六十四卦,从“乾〞、“坤〞一直到“既济〞、“未济〞。构成一个循环往复、永不停止的运动变化的完整系统〔整体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3738三、和谐文化的内涵怎样把握?周易?中关于“和〞的精髓?其三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易系辞上?3940卦辞: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彖辞: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卦辞:小往大来,吉,亨。彖辞: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4142三、和谐文化的内涵43三、和谐文化的内涵怎样把握?周易?中关于“和〞的精髓?首先,太极图表达出一种最完美的统一与和谐。其次,人与人、社会、自然相处,必然有矛盾,但和谐是第一位的。和谐不能坐享其成,而是要通过不断的调节变易,需要人不断的努力才能到达。这就是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其三,?周易?的六十四卦,从“乾〞、“坤〞一直到“既济〞、“未济〞。构成一个循环往复、永不停止的运动变化的完整系统〔整体观〕。其四,?周易?中“和〞的理念,影响中国几千年,融汇到中华民族成员的灵魂中,反映在中华民族成员生活的方方面面。
44三、和谐文化的内涵4、和谐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第一: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多元文化的共同理念。文化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三方面的内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三方面关系上,都致力于追求一种和谐。鉴于儒释道对和谐的共同认识,专家把中国文化概括为:忧乐圆融和合文化“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核心,灵魂。45三、和谐文化的内涵4、和谐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第一: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多元文化的共同理念。第二:和谐思想是中国文化价值观的最高准那么。第三:和谐思想造就了中国人崇尚和谐、爱好和平的文化传统。“和谐〞是中华民族文化最具东方智慧的标志性理念,是中华文化的特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核心、灵魂。46关于建设和谐文化的几个问题和谐文化的提出及其背景和谐文化的现实需要和谐文化的内涵建设和谐文化的战略意义建设和谐文化的目标和任务建设和谐文化应该注意的问题47四、建设和谐文化的战略意义和谐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文化根底。建设和谐文化,可以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和谐文化建设的成败,对于能否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具有根底性意义。48四、建设和谐文化的战略意义1有利于稳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根底。2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开展。3有利于化解矛盾、凝聚人心。4有利于我国在风云变幻的世界局势中处于主动地位,在剧烈的国际竞争中实现和平开展。49关于建设和谐文化的几个问题和谐文化的提出及其背景和谐文化的现实需要和谐文化的内涵建设和谐文化的战略意义建设和谐文化的目标和任务建设和谐文化应该注意的问题50五、建设和谐文化的目标和任务
1、建设和谐文化的目标
2、建设和谐文化的任务51五、建设和谐文化的目标和任务1建设和谐文化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建设和谐文化的实践中,应积极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培育和谐精神;树立和谐理念;养成和谐思维;营造和谐气氛。52五、建设和谐文化的目标和任务2建设和谐文化的任务第一,促进人的全面开展。第二,大力倡导和谐精神。第三,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第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五,坚持不懈地进行共同理想教育。第六,坚持不懈地开展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第七,坚持不懈地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53五、建设和谐文化的目标和任务
和谐文化建设终极目标是形成良好和睦的人际关系和天人关系,处理这种关系的主体是人,能否处理好这些关系还是在人。由此可知,建设和谐文化的关键是人。是做人的工作,又是靠人做工作。所以,建设和谐文化的目标任务的实现和落实,就需要每个中华民族成员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54五、建设和谐文化的目标和任务这就要求我们:用和谐的价值观支配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去处理与外界、与他人和自己内心的各种关系,调适各种矛盾冲突。用一种沉着、坦然和淡定去面对自己所遭遇的一切。怎样才能做到呢?修身。55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大学?56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那么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那么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那么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礼记·中庸?57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58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59五、建设和谐文化的目标和任务2建设和谐文化的任务怎样修身?我认为应把握三个字:
信。恕。达。60五、建设和谐文化的目标和任务信信指诚信、信誉。对个人而言,它是一个人立身做人的根底和根本。对于家庭、国家而言,也是立家、立国的根底和根本。61五、建设和谐文化的目标和任务信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62五、建设和谐文化的目标和任务信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63五、建设和谐文化的目标和任务
信信指诚信、信誉。64五、建设和谐文化的目标和任务
恕恕是指以仁爱的心待人,用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恕就是一种宽容之心,谅解之情,忍让之度。
65五、建设和谐文化的目标和任务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66五、建设和谐文化的目标和任务
安徽桐城六尺巷67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文端68五、建设和谐文化的目标和任务恕桐城籍作家兼经学家姚永朴的?旧闻随笔?和?桐城县志略?中均有所记述。大意是:清初,张文端〔即宰相张英〕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诗遂撤让三尺,吴氏感其义,亦退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69五、建设和谐文化的目标和任务
达
达,这里是指自我心理调适的一种人生态度——达观、旷达。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对自己工作、学习、生活中的不顺心、不如意乃至挫折、失败,能想得开还是想不开?是坦然面对、泰然处之,还是辗转反侧、寝食不安、郁闷成疾?不同的态度会带来大不相同的结果。70五、建设和谐文化的目标和任务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71五、建设和谐文化的目标和任务苏东坡一生潦倒、困顿。从21岁考中进士,到66岁病逝,其间44年仕途生涯,绝大局部时间是被外放〔做外官〕,最远被流放到海南的儋州。72五、建设和谐文化的目标和任务73五、建设和谐文化的目标和任务苏轼在任上做了许多对人民有益的事,受到人们的拥戴。“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苏轼逝世,朝野震动。“浙西淮南、京东河北之民,相与哭于市。〞“其君子,相与吊于家;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李方叔写道:“道大难容,才高为累。皇天后土,鉴平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千古英灵之气。识于不识,谁不尽伤;闻所未闻,吾将安放?〞祭文一出,“世间人无贤愚皆诵之。〞74“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寓居定惠院之东?“人间何者非梦幻,南方万里真良图。〞——?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食荔枝?“人间胜迹略已遍,匡庐南岭并西湖。〞——?赠昙秀?75“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纵笔?“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Brand KPIs for ready-made-food Du darfst in Germany-外文版培训课件(2025.2)
- 绿地物业服务合同x
- 2025年员工聘用合同协议书(范本)示例
- 2025办公室租赁合同样本
- 《隔音排水沥青路面》课件
- 《面试技巧与策略》课件
- 《智能客服系统发展概况》课件
- 2025设备租赁合同简易样本
- 《掌握高效学习之道:课件指引之路》
- 高中二年级 第一学期7.5数学归纳法的应用教案配套
- 经腋窝无充气完全腔镜甲状腺手术拉钩
- 镇江看守所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第三次)
-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标准
- 医院患者诊疗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工作机制制定应急预案XX医院患者诊疗信息安全风险应急预案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生毕业论文——基于Web的医院预约挂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T∕AOPA 0018-2021 直升机临时起降场选址与建设规范
- 高考英语高频688词汇(核心版本)
- 涪陵榨菜集团盈利能力分析工商管理专业
- 35kv配电系统继电保护方案设计(共33页)
- 中国收藏家协会个人会员入会申请表
- 医院处方笺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