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桂枝香·金陵怀古》【素养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内容,抓住意象,体会意境特点,把握感情。2、品味本词的语言,掌握艺术手法。3.理解王安石作为一个政治家的高瞻远瞩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心。4.体会诗人蕴含于词中的深沉爱国之情,培养学生正确的爱国观念,这正是一脉相传的中国精神,红色精神。【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歌语言美、意境美,欣赏诗文中呈现的壮丽画卷。2.了解诗人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发掘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在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座城市,它见证了无数王朝的兴衰,承载着千年的文化底蕴,它便是金陵城——南京。一座金陵城,千古叹与讽,当杜牧写下“烟笼寒水月笼沙”时,他凝视的不仅是六朝金粉的波光,更是历史长河中的兴衰明镜,南京始终以诗歌为经纬,编织着中国文人最炽热的情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二、解题①桂枝香:词牌名。又名“疏帘淡月”,首见于王安石此作。②金陵:南京怀古词的结构是:临古地、思古人、忆古事、抒情志三、知人论世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升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罢相。年后,被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即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祜元年(1086),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为太傅。绍圣元年(1094),获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四、背景介绍此词可能是王安石出知江宁府时所作。公元1067年(宋英宗治平四年),王安石第一次任江宁知府,写有不少咏史吊古之作;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之后王安石被罢相,第二次出任江宁知府。王安石写这首词的时候,已经看到了这个国家繁华之下隐藏的弊病,心中也已经有了想要改革变法的念头,所以当他看到金陵城一派繁华的景象时,不只是想到了六朝旧事的悲愤往事,还有对当时人们被这种繁华蒙蔽的现状表现出了担忧。他觉得一味地哀叹是没有意义的,麻木不仁也是不可取的,只有奋起变革,才能避免重蹈六朝灭亡的悲剧。五、初读感知1.教师范读,在听的过程中,请学生注意轻重、节奏与韵脚。2.学生旁若无人,放声诵读,读准字音,读通文意,读出自己的体会。3.通过多种方式的诵读,使学生读出音韵之美,把握词的情感基调,就能顺利进入赏读研读环节。六、翻译(1)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译文:登山临水,举目望远,故都金陵正是深秋,天气已变得飒爽清凉。点明了地点和季节,“晚秋”与“初肃”相对,瑟瑟秋风,万物凋零,呈现出一种“悲秋"的氛围。此时此景,登高远眺,则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这就为下阕的怀古作铺垫。(2)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译文:奔腾千里的长江澄澈得像一匹长长的白绢,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千里”二字,上承首句“登临送目”,下启“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的大全景扫描,景象开阔高远,一幅金陵锦绣江山图展现眼前。(3)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译文:船只在夕阳下往来穿梭,酒楼外斜插的酒旗随着西风飘扬。“残阳”“西风”,点出时下是黄昏时节,具有典型的秋日景物特点。“归帆”“酒旗”是暗写在秋日黄昏里匆匆来往的行旅之人。(4)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译文:华丽的画船如同在淡云中浮游,江中洲上的白鹭时而停歇时而飞起,这清丽的景色就是丹青妙笔也难描画。“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动静相生。把整幅金陵秋景图展现得活灵活现,美不胜收,难以尽述,因此总赞一句“画图难足”来结束上阕。上阕写金陵之景。下阕抒怀古之情。(5)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译文:遥想当年,达官贵人争着过豪华的生活,可叹在朱雀门外结绮阁楼,亡国的悲剧连续发生。由登临所见过渡到登临所想,“繁华竞逐”涵盖了千古兴亡的故事,揭露了金陵的繁华表面掩盖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念”字作转折,今昔对比,时空交错,虚实相生,对历史和现实,表达出深沉的抑郁和沉重的叹息。化用典故,这是亡国悲剧的缩影,嘲讽中深含叹惋,但其后的统治阶级不以此为鉴,挥霍无度、沉溺酒色,覆亡相继;遗恨之余,嗟叹不已。(6)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译文:自古多少人在此登高怀古,无不对历代荣辱喟叹感伤。这两句直接抒情,凭吊古迹,追述往事,抒不满之情。(7)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译文:六朝的风云变化全都随着流水消逝,唯有江上的烟波与草上凝结的露珠常在。借“寒烟”“衰草”寄惆怅心情。(8)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译文:如今的商女,还不知亡国的悲恨,时时放声歌唱《玉树后庭花》。词人不似杜牧那样去责怪商女无知,而是指桑骂槐,歌妓们至今还唱着亡国之音,正是因为当权者沉湎酒色、醉生梦死,才使得这些靡靡之音充斥在金陵的市井之上。暗含空叹兴亡荣辱其实没有意义,只有奋起变革,有所作为,才可以避免重蹈覆辙之意。化用典故,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七、深入研读(1)这首词的上片着重写景,勒了一幅壮丽的金陵晚秋图。登临送目,王安石看到了什么?明确:这首词的上片着重写景,运用比喻、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色彩对比、虚实结合等手法(手法),通过对长江、翠峰、船只、残阳、酒旗、彩舟、星河、白鹭等景物(意象)的描绘,描绘了金陵一带壮美的江山和风帆来往、酒旗飘扬的繁荣景象(景象),勾勒了一幅壮丽而又略带萧瑟的金陵晚秋图(意境)。(2)下片的重点在哪个字上?明确:叹。千古以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只能感慨朝代兴亡,但王安石却在本词中表现出一个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他居安思危,非常希望宋朝的统治者能够励精图治,实现富国强兵。王安石摆脱了个人荣辱的小圈子,虽然第二次被罢相,但仍然把眼光放在国家前途上,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表现出了对国家、对民族的无比热爱之情。(3)面对过去的历史,千古以来的文人骚客是如何做的?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只知感叹朝代的兴亡,未能跳出荣辱的小圈子,站不到应有的高度(变法),很难从六朝相继覆灭中引出历史教训。千古以来人们登高凭吊,不过都是空乏兴亡感慨。八、课堂小结上阕写登高远望之景,虽为深秋,但“天气初肃”,色彩绚丽,风光秀美,画面开阔,气势恢宏;下阕追古思今,叙议结合,运用典故,写出了六朝的衰亡,借古讽今,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透露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九、布置作业理解性默写1.《桂枝香》一词中写“夕阳西下,阳光洒满江面,远远望去,帆影点点,近处,酒店的青旗正迎着西风飘扬”的句子是“归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启东市2025年高三下北师大版英语试题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下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 南通市崇川区启秀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第三次联考(四川版)英语试题试卷含答案
- 内蒙古鄂尔多斯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 长沙二手房交易合同示范文本
- 业绩合作协议范本
- 花园洋房买卖合同书
- 变电站防雷接地安装工程合同
- 山东省聊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 (三诊)绵阳市高中2022级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 历史试卷A卷(含答案)
- 麻醉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 JJF 2221-2025导热系数瞬态测定仪校准规范
- 山东省高中名校2025届高三4月校际联合检测大联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 公司两班倒管理制度
- 2025年武汉数学四调试题及答案
- 绿化养护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中国纺织文化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正式版)HGT 6313-2024 化工园区智慧化评价导则
- 实际控制人股东会决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