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密码111
湖北省洪湖东分块蓄滞洪区蓄洪工程
腰口隔堤施工第5标段
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
审核:
审批:
二0一九年一月
1
密码111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3
一、编制依据.....................................................................3
二、编制原则.....................................................................3
三、总体方案.....................................................................4
四、工程概况....................................................................6
五、工程控制重点、难点及措施...................................................19
第二章施工总体布置..................................................................32
一、施工总平面布置依据.........................................................32
二、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32
三、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与管理.....................................................32
四、总体施工安排................................................................33
五、施工工区划分................................................................33
六、平面布置....................................................................34
七、临时施工用地计划...........................................................42
八、施工总平面布置图...........................................................43
第三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44
一、项目组织机构...............................................................44
二、工程施工测量................................................................48
三、施工导流和水流控制.........................................................52
四、施工期交通运输方案.........................................................59
五、土方开挖....................................................................62
六、土方填筑....................................................................70
七、堤基及基础工程.............................................................81
八、钢筋混凝土工程.............................................................95
九、土工布.....................................................................114
十、浆砌石施工.................................................................116
H■一、钢闸门及启闭机的安装....................................................121
十二、防汛应急措施.............................................................126
十三、环境保护目标及措施......................................................131
第四章质量体系与措施...............................................................135
一、质量保证措施...............................................................135
二、工程创优良计划方案........................................................152
第五章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与措施......................................................155
一、安全生产保障措施..........................................................155
第六章文明施工管理体系与措施......................................................167
2
密码111
I-mF1^1j'••••••••■•(■■•((■■•••>■••*■■••■■••(■•••(■■(•■•**(•■■••(■■•(>■■••■■••(■■••■■■((■■•((■■••••••••••(•••167
三、环境保护制度、措施及经费................................................183
第七章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197
一、影响进度的关键因素及保证措施............................................197
二、施工进度计划及人、材、机安排...........................................209
三、劳动力安排.............................................................210
四、机械设备配备和材料投入.................................................214
五、冬雨季施工.............................................................219
六、其它保证措施...........................................................222
七、建立施工进度的控制系统.................................................222
第八章资源配置计划.............................................................224
一、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原则...............................................224
二、高峰期的土方运输强度...................................................225
三、挖掘机台数的确定.......................................................225
四、资金使用和劳动力安排计划...............................................227
五、材料投入的保证措施.....................................................231
附件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234
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234
附件二:拟投入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236
拟投入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236
附件三:拟投入本标段的劳动力计划表.............................................238
拟投入本标段的劳动力计划表.................................................238
附件四:计划开工日期、完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239
计划开工日期、完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239
附件五:施工总平面图...........................................................240
施工总平面图...............................................................240
附件六:临时用地表.............................................................241
临时用地表.................................................................241
3
密码111
第一章项目概况
一、编制依据
1、招标文件:
《湖北省洪湖东分块蓄滞洪区蓄洪工程腰口隔堤施工第5标段
招标文件》。
2、施工图纸:
《湖北省洪湖东分块蓄滞洪区蓄洪工程腰口隔堤施工第5标段
招标图》。
3、与本工程有关的规程、规范、标准和强制性条文、规定等。
4、本单位目前的专业技术水平、机械装备情况,已承建的类似
工程施工经验,施工人员及综合生产水平能力。
三、编制原则
遵照“安全第一”的原则。
接受招标文件条款的原则。
创优的原则。制定质量优良目标,严格执行各项施工保证措施,
确保工程质量达到招标文件要求。
确保工期的原则。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实行网络控制,搞好工序
衔接,确保实现工期目标。
4
密码111
科学配置的原则。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制定施工所需的劳动力、
材料及施工机具的投入计划,确保工程施工最合理的平面布置方案。
按施工的原则。严格执行有关的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按图施工。
实行经济核算,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四、总体方案
1、施工准备
项目部进场后,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充分熟悉设计图纸和有关文件
资料,并学习施工规程、规范,请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交底,进一步了
解和掌握设计意图。深化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预算及用款计划,
落实工程所需资金;编制施工设备、材料、生活物资计划,组织订货、
催货、发运。做好砂、石料、钢筋、商品混凝土、土工织物等的供方
评估,拟定采购计划。做好进场材料的检、试验工作。制定内部各项
管理制度及岗位责任制。组织测量人员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租赁和
搭设施工临时房建,建立施工供水、供电系统,修建施工临时道路,
砂碎石料堆场,砂浆拌和站以及施工必须的工厂。
2、技术准备
(1)在开工前及时收集各种技术资料,包括建筑红线图、地上、
地下管线图、施工图、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预算、材料工本分析
表和成本分析表等。
(2)组织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进行施工图会审及技术交底
工作,讨论施工方案及施工布置,安排出分段分期的施工计划目标和
措施。
5
密码111
(3)与监理工程师进行交接工作,并作好控制点交接桩记录。
3、现场准备
(1)施工现场测量:及时对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控制点进行复核,
并将复核结果上报监理工程师,经监理工程师批复后使用。组织测量
人员进行导线点和水准点的加密和保护工作。保证相邻导线点互相通
视,作好桩点记录,并将测量结果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复后使用。利用
已知桩点进行原地面测量,并绘制成纵、横断面图,将测量结果上报
监理工程师批复,并作为以后工程计量支付的依据。
(2)“三通一平”准备:按照施工总体布置的要求,做好路通、
水通、电通和场地平整。
(3)临时设施的准备:临时设施包括现场施工人员的办公、生
活用的临时房屋建筑和施工生产辅助企业及各类仓库。临时设施应按
施工总布置的位置定位建造。
4、材料准备。根据材料需用量计划,确定材料来源,与砂料场、
商品混凝土等材料供应商签定材料供应合同;同时进场尽快修建好各
类材料堆场,按施工进度要求组织材料进场,做好材料前期储备工作。
5、机械设备准备
施工机械设备是保证施工进度的关键,根据机械设备计划,提前
准备,配套落实,按计划进场,确保施工的连续性。进场前要检验设
备的性能状态,进场后及时进行查对和试运转,并加强保养维护。
6、劳动力准备
(1)组建具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专业劳务队伍。根据施工进
6
密码111
度计划和工程情况编制劳动力计划,落实施工队伍,分级签定劳务合
同。
(2)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等
方面的教育。组织技术交底,落实生产技术责任制,建立健全岗位责
任制。
(3)贯彻“持证上岗”制度,对施工中所需的特殊工种和新技
术工种,按计划组织岗前培训,合格后上岗。
7、物资准备
材料制品、施工机具和设备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物资基础。这
些物资的准备工作必须在开工之前完成,根据各种物资的需用量计
划,分别落实货源,提前订货,安排运输和储备,以满足连续施工的
需要。
五、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湖北省洪湖东分块蓄滞洪区蓄洪工程腰口隔堤施
工第5标段。
2、建设地点:湖北省洪湖市。
3、建筑规模:腰口隔堤工程等级为2级,工程项目为新建堤防
工程和新建穿堤建筑物工程,堤防及穿堤建筑物级别均为2级。
4、建设内容:新建腰口隔堤桩号12+500-15+900、软基处理、
穿堤涵闸、机电及金属结构安装、水环保等工程。
5、工期:计划开工日期:2018年12月28日,计划完工日期:
2022年12月27日,总工期为1460日历天。具体开工日期以总监理
7
密码111
工程师签发的开工通知为准。
6、质量目标:满足设计要求,达到合格等级。
7、项目概况
湖北省洪湖东分块蓄滞洪区位于长江中游干流北岸,湖北省洪湖
市境内,是洪湖分蓄洪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江中下游整体防洪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处理城陵矶地区超额洪水,保障荆江大堤、武汉
市防洪安全的一项重要工程设施。
湖北省洪湖东分块蓄滞洪区由腰口隔堤、洪湖监利长江干堤、东
荆河堤及洪湖主隔堤一起形成封闭圈。蓄洪区总面积877.49km2,设
计蓄洪水位30.48m,扣除安全区(台)占用面积后的蓄洪面积为
837.01km2,蓄洪容积61.40亿n?。根据2014年年鉴资料,蓄滞洪区
内现有总人口29.41万人,耕地面积40.3万亩。《长江流域综合规
划(2012〜2030年)》、《全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规划》将洪湖东
分块蓄滞洪区确定为重要蓄滞洪区。
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中下游防洪能力有较大的提高,特别是荆
江河段防洪形势有了根本性的改善,但长江中下游河道安全泄量与长
江洪水峰高量大的矛盾仍然存在。三峡工程建成后,遇1954年大洪
水,中下游干流仍将维持较高水位,还有大量的超额洪量需要妥善安
排。初步的研究成果表明,至2020年或2030年左右,长江上游按照
规划建设进程,溪洛渡、向家坝以及干支流其他水利枢纽陆续建成后,
虽然城陵矶附近超额洪量进一步减少,防洪形势将有进一步好转,但
遇1954年洪水超额洪量仍在100亿淀以上。因此,即使三峡工程建
8
密码111
成后,蓄滞洪区仍是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中下
游的防洪仍然需要依靠综合措施。而城陵矶附近100亿淀蓄滞洪区的
建设不仅在三峡工程建成之初显得尤为紧迫,就是在将来长江上游规
划的水库陆续建成之后也是非常必要的。洪湖东分块蓄滞洪区蓄洪工
程主要工程及规模包括:新建腰口隔堤25.574km,新建套口进洪闸,
设计进洪流量8000m3/s;新建补元退洪闸,设计退洪流量2000m3/s;
还建腰口泵站(设计流量llOm'/s)和高潭口二站(设计流量90m7s);
新建内荆河和南套沟节制闸,设计流量分别为460nl3/s和80ID3/S;新
建新滩口泵站保护工程;腰口隔堤内外水系恢复工程;加固洪湖主隔
堤12.509km;加固东荆河堤42.236km。
洪湖东分块蓄滞洪区腰口隔堤堤线起于牛埠头长江干堤鄂江左
484+660处,堤线走向位于500kV高压线下游约80m处,走向WN,
基本平行500kV高压线,跨内荆河在桩号3+800处(过内荆河北第
一线塔)折向也经上黄家河村北,至桩号7+905处折向WN,经应家
墩、五艾村,跨南套沟,经沙咀村委会,跨沙咀河,至桩号17+825
处折向WWN,在农科村跨高汉河和省道黄观线,至董家台桩号22+025
处折向WN,最后止于十八家村附近洪湖主隔堤10+321。腰口隔堤堤
线全长25.574km。
(1)水文气象
1)气象
长江流域具有显著的季风气候特征。流域内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夏季盛行偏南风,流域内温高、湿重、多雨。冬季盛行偏北风,寒冷
9
密码111
而干燥。季风的进退及冬、夏季风的交替,直接影响流域内气候和降
水,正常年份,随着夏季风的来临,长江流域各地先后进入雨季,一
般是先江南后江北、先下游后上游,雨季有所错开,不致出现大范围
的洪灾;当夏季风来临时间、强度发生异常时,上游与中游暴雨洪水
发生遭遇,就会出现范围较大的洪涝灾害。长江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
量1087mm,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总的趋势是由东南向西
北递减,山区多于平原,迎风坡多于背风坡。以鄱阳湖水系年降水量
1648mm为最大,金沙江水系715mm为最小。降水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
主要集中在夏季风活跃的几个月中,连续最大4个月降水量占年降水
量的比例,上游约为60%〜80%。中游约为60%。根据洪湖气象站实测
资料分析,洪湖分蓄洪区多年平均气温为16.6t,1月平均气温
3.8。(2,7月平均气温为28.9C,极端最低气温为-13.2寸,极端最高
气温为39.6℃o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357.9mm,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
6~7月降水量占多年平均降水量的32.3%,多年平均降雨天数132d;
多年平均风速为2.7m/s,全年盛行风向为NNE。
2)水文基本资料
洪湖分蓄洪区所在的宜昌至螺山河段水文资料较丰富,长江干流
有宜昌、沙市、新厂、监利、螺山等水文站和石矶头水位站,荆江三
口有新江口、沙道观、弥陀寺、康家岗、管家铺水文站,洞庭湖水系
有湘潭、桃江、桃源、石门(三江口)、七里山水文站。另外还有新
堤大闸水文站,东荆河潜江(陶朱埠)水文站,内荆河新滩口水文站,
10
密码111
总干渠有福田寺(王老河)水文站。各站水文资料均按规范要求测验、
整编,满足工程设计要求。主要水文站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工程区附近水文测站基本情况表
长江沙市水文站1991〜至今2.208
新厂水文站1954〜至今1954〜19901.800
螺山水文站1953.5〜至今1953〜至今2.025
龙口水位站1953.4〜1985
石矶头水位站1985〜至今1.854
汉口水文站1952〜至今1952〜至今2.088
内荆河新滩口水文站1957〜至今1.861
福田寺1.994
总干渠水文站1956〜至今
(王老河)
1.843
东荆河潜江水文站1950年〜至今2.074m
3)设计暴雨
根据新滩口(坪坊)雨量站实测资料系列,统计出其历年最大
一、三日暴雨进行频率分析,推求其设计点暴雨成果见下表。10年
一遇一日设计暴雨为129.9mm,三日设计暴雨224.3mm。
设计点暴雨成果表
统计参数P(%)
站名暴雨历时
均值CvCs51020
1日96.40.263.5Cv143.0129.9115.6
新滩口(坪坊)
3日149.00.383.5Cv257.7224.3189.1
11
密码111
4)特征水位
A.设计洪水位
a长江干流。根据《长江流域防洪规划》,长江中下游主要控制
站防洪设计水位为:沙市45.00m(冻结吴淞),城陵矶(莲花塘)
34.40m(冻结吴淞),汉口29.73m(冻结吴淞)。洪湖分蓄洪区附
近各站设计洪水位及历年最高水位见下表。
各站设计洪水位成果表
最高水位出现
站名设计洪水位(m)历史最高水位(m)备注
时间
监利(姚圻脑)37.2838.201998
城陵矶(莲花塘)34.4035.801998
螺山34.0134.951998
腰口泵站33.06—一冻结吴淞
套口进洪闸32.5633.381998
补元退洪闸31.4531.991998
汉口29.7329.731954
注:洪湖东分块蓄滞洪区蓄洪工程设计蓄洪水位为30.48%
b东荆河
根据汉江干流综合规划报告》,东荆河设计防洪水面线采用以下
两种情况的外包线:第一种情况:以陶朱埠分流5000m7s,相遇汉口
水位28.28m(冻结吴淞、东荆河出口三合垸水位30.0田)。此种情况
相当于东荆河上游发生1964年洪水,出口遭遇长江1931年洪水位;
第二种情况:以陶朱埠分流3500m3/s,相遇汉口水位29.73m(冻结
吴淞、东荆河出口三合垸水位31.48m),相当于1954年洪水情况。
东荆河堤的设计洪水位,由以上两种情况推算的水面线取外包线
12
密码111
确定,其中汉南至白庙堤段堤防已按上述设计洪水位进行除险加固。
东荆河堤设计洪水位成果见下表。
东荆河堤设计洪水位成果表
水位
潜江新沟咀白庙中革岭杨林尾三合垸高潭口〜胡家湾
控制点
水位冻结吴淞42.2639.0434.6233.7232.5831.4832.5
(ID)
黄海高程40.1936.9832.5631.6630.5229.4230.48
注:东荆河高潭口至胡家湾为洪湖分蓄洪区堤段,分蓄洪区设计
蓄洪水位32.5m
c南套沟
南套沟节制闸非分蓄洪运行时开闸过流,蓄洪期间关闸挡洪。设
计流量为80m'/s,闸址处相应水位22.68m;分蓄洪时,蓄洪区内设
计水位30.48m。
B.分期施工水位
a下内荆河
下内荆河设有对坪坊站(新滩口水文站),该站分期水位成果见
下表。此外,考虑到下内荆河进出口均有闸控制,枯期河道多关闸节
制出流,本次枯期设计水位河道全程按照平水考虑。新滩口泵站保护
堤节制闸、内荆河节制闸闸位于下内荆河上,其分期洪水位均采用下
表成果。南套沟节制闸所在的南港河无实测资料,考虑到该河道也与
下内荆河相通,枯期水位与下内荆河差别不大,南套沟节制闸分期洪
水位也采用下表成果。
下内荆分期设计洪水位设计成果单位:m
密码111
P(%)
日期均值CvCs/Cv
51020
11〜4月20.830.053.022.4722.0921.64
11~3月20.310.063.022.4121.9221.34
b东荆河
高潭口二站外江(东荆河)分期水位以根据其上游的潜江站实测
资料进行分析,按照推求水面线的方法确定。
根据洪水分期和施工组织设计,选11月〜次年4月、11月〜次
年3月作为施工期,根据潜江站实测水位资料,求得其施工期设计
洪水位详见下表。
东荆河潜江站施工期设计水位
施工期P=10%P=20%
11~3月31.1730.40
11〜4月31.2230.47
根据东荆河潜江站施工期设计水位和潜江站水位流量关系,推算
该河段分期流量见下表。
东荆河潜江站施工期设计洪水成果表流量:m3/s
施工期P=10%P=20%
11〜3月367219
11〜4月379230
东荆河下游河道较为复杂,属于水网型河道,根据2008年10月
新测量的东荆河纵横断面资料,按河网水力计算原则,采用Hec-ras
14
密码111
程序推算东荆河下游施工期设计洪水位,详见下表。
东荆河施工期设计水位成果表
11〜3月11~4月
位置
10%20%10%20%
高潭口25.8724.9325.9625.02
黄家口坝上25.624.9325.6625.01
黄家口坝下24.1323.0624.6123.56
南套沟23.4722.5124.1823.25
鸭耳河(唐咀)23.1322.3223.9823.13
汉阳沟22.9422.1823.8323.07
胡家湾22.9322.1823.8323.07
注:高潭口二站下游黄家口橡胶坝正常蓄水位24.93m,现已建
成,11-3月20%河道天然水位低于橡胶坝正常蓄水位,施工洪水位取
橡胶坝正常蓄水位24.93m。
(2)地形、地质条件
1)地质构造
工程区属江汉断陷盆地,第三纪经历的强烈下降过程沉积了巨厚
的河湖相沉积物。第四纪以来,新构造运动的总趋势仍以下降为主,
但具有震荡性和间歇性。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
—2015),洪湖分蓄洪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
特征周期0.35s,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区。
2)水文地质
区内沟渠、水塘众多,地表水丰富,长江为区内地表水和地下水
的最低排泄基准面。
地下水为浅表孔隙潜水含水层。孔隙潜水含水层赋存于全新统上部粉
细砂、砂壤土层中。含水层厚度变化大,埋藏较浅,分布不稳定,渗
15
密码111
透系数k=iX103〜iX10'cm/s,具中等透水性。地下水埋深依地形而
异,一般在0.5m〜2.5m之间。河水与地下水水力联系紧密。枯水季节,
区内地下水位略高于河水位,地下水补给河水。而洪水季节,河水位
高于地下水位,河水补给地下水。根据对区内地表水、地下水质分析
成果可知:地表水、地下水的矿化度均Vlg/L,属淡水,地表水水化
学类型为HC()3-CL-Mg型水,地下水为HCO'-Ca型水;地表水、地下水
侵蚀性C02〈15ml/L,对混凝土和混凝土内的钢筋不具腐蚀性,对钢
结构具弱腐蚀性。
3)腰口隔堤工程地质条件
A.堤基地质结构
堤基均为一般粘性土,厚度大于10m。表层为一般粘性土,厚度
小于5m,下部为淤泥质土或粉细砂。表层为一般粘性土,厚度大于5m、
下部为淤泥质土或粉细砂。上部为淤泥质土,其表层一般粘性土小于
1m。由一般粘性土、淤泥质土(或粉细砂)组成,呈互层状分布,结
构复杂。腰口隔堤堤基地质结构详见下表:
腰口隔堤堤基土体地质结构
结构类型亚类岩性组合特征桩号长度(km)比例
堤基均为一
均一结构般粘性土,0+989〜1+367、
0.6092.4%
(1)厚度大于2+395〜2+626
10mo
1+367〜1+628(261m)、
3+535〜4+226(691m)、
表层为一般粘性土,5+400〜5+841(441m)、
双层结构厚度小于5m,下部7+686.8〜8+106
III5.148220.1%
(II)为淤泥质土或粉细(419.2m)、
砂。11+007〜11+579(572m)、
20+382〜21+116(734m)、
21+656〜23+686
16
密码111
(2030m);
1+628-2+131(503m)、
表层为一般粘性土,3+213〜3+535(322m)、
厚度大于5叭下部4+226〜5+400(1174m)、
II2为淤泥质土或粉细5+841~6+880(1039m).3.943m15.4%
砂。8+356〜8+547(191m)、
17+712〜17+886(174m)、
21+116-21+656(540m);
2+131〜2+395(264m)、
2+626〜3+213(587m)、
上部为淤泥质土,其7+379.5〜7+686
表层一般粘性土小(307.3m)、
II34.160316.3%
于8+106〜8+356(250m)、
1m,8+547〜9+144(597m)、
10+740〜11+007(267m)、
23+686〜25+574(1888m)
桩号0+000〜0+98
(989m)、
6+880〜7+379.5
由一般粘性土、淤泥
(499.5m)、
多层结构质土(或粉细砂)组
9+144〜10+740(1596m)、11.713545.8%
III成,呈互层状分布,
11+579〜17+712
结构复杂。
(6133m)、
17+886〜20+382
(2496m),
B.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堤基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①软土沉降变形问题;②堤基
抗滑稳定问题;③局部堤段因存在粉细砂透镜体,有可能存在堤基渗
透破坏问题。
C.腰口隔堤线路堤基工程地质条件分段与评价
根据初步设计阶段拟建隔堤轴线工程地质条件,以堤基地质结构
17
密码111
类型为分段依据,结合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将堤基划分为四种类型工
程地质段,具体如下:
a.类段:主要为I类堤基,上部粘性土厚度大,砂层或淤泥质土
不存在或埋深大,无渗透变形或沉降变形问题,工程地质条件好。
b.类段:主要为H2类堤基,上部粘性土有一定厚度,下部为淤
泥质土,主要存在沉降变形问题,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c.类段:主要为Hl、H3类、IH类堤基,上部粘性土厚度不大,
下部为淤泥质土,或互层状。存在沉降变形问题,工程地质条件较差。
d.类段:主要为ni、W3类、in类堤基,堤基淤泥质土和砂性
土埋深浅,存在渗透变形和沉降变形问题,工程地质条件差。
本标段具体情况如下:
腰口隔堤线路工程地质分段及评价表
堤基堤段长
序号堤段桩号堤基地质结构工程地质简评
分段度(km)
多层结构HI,地表为al-lQ42粉质
粘土⑦,厚0.302.20m,呈不连续
分布,地表多处有淤泥质粘土⑨出
露;其下主要为淤泥质粘土⑨、淤
泥质粉质壤土⑩,厚7.60〜
存在沉降变形、
13.00m,不连续夹有粉质粘土夹
抗滑稳定问题,
层,厚0.60~6.40m;底部主要为
局部可能存在
23C11+579〜17+7126.133al-lQ41粘土(11)和粉砂层(14)。桩号
渗透破坏问题,
14+742-15+000有淤泥透镜体分
堤基工程地质
布,厚度3.60m,地面以下埋深
条件较差。
10.00m。桩16+204〜16+328段有
粉砂透镜体分布,厚2.20m,地面
以下埋深6.90m。桩号17+228〜
17+457段有粉砂透镜体分布,厚
1.60m,地面以下埋深5.50m。
(3)土料场
18
密码111
东荆河外滩土料场,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
(SL251-2015)均质堤坝土料质量标准,东荆河外滩土料除天然含水
量偏高外,其余指标均能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
根据地勘报告相关资料显示,河道清淤深度最大为7.90m,最小
为1.62m,平均为4.65m。河道清淤深度大于3.5m段,取料深度按3.5m
计,河道清淤深度小于3.5m的按实际开挖深度取料。料场储量约为
3849.5万方,满足设计用量要求。
料场位于仙桃市杨林尾镇东荆河左支右岸联合大垸东荆河外滩
上,地面高程为23.10〜28.78m。分布有较多虾塘及芦苇林,少部分
为旱地。
场区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上部冲积层(alQr)组成,第四系人工
填土层(rQ)分布于东荆河堤上。料场区地表有较多虾塘、沟渠纵横。
勘探期虾塘水深0.5〜2.0m。料场区勘探范围内地下水不丰富,主要
为上层滞水,分布于表层人工填土、粉质粘土及粉质壤土孔隙中,受
大气降水补给,随季节性变化明显,无统一含水面,水量不丰富,以
井泉方式排泄,勘探期地下水位埋深0.8〜1.5m。料场距工程区20〜
50km,东荆河右支右岸有公路可到料场附近,进入料场需修进场公路
及桥梁。料场区内坑塘、沟渠较多,料场运输条件较差。
本项目料场范围及交通道路示意图如下:
19
密码111
(4)场内外交通条件
洪湖东分块蓄滞洪区距洪湖市城区约20km,经过分蓄洪区的主要
交通有汉南至洪湖和仙桃至洪湖的省道。水路有长江、内荆河等,内
荆河经新滩口船闸可与长江常年通航,新滩口船闸净宽12m,为300t
级。沿长江各乡镇均有水运码头,其中燕窝、大沙和龙口有汽渡码头,
溯江而上可到岳阳、荆州,顺流而下可至武汉。交通十分方便,外购
设备和材料通过水陆运输均可直达施工现场。蓄洪区内有两条地方公
路,一条为新滩口f燕窝f大沙f龙口f老湾乌林-*新堤;另一条
为新滩口沿内荆河北,经大同湖农场后跨内荆河向南接龙口、老湾。
多数为混凝土路面,路面宽8nl左右。另有众多简易公路。可作为场内
施工道路各分项工程到附近中心城市公路运输距离见下表。
各建筑物至附近中心城市公路运输距离单位:km
项目武汉荆州洪湖荆门
20
密码111
隔堤115〜135170〜19518〜32250〜275
六、工程控制重点、难点及措施
1、本工程土方工程量大、任务重,须合理组织,科学管理,不
断提高施工效率。
针对措施为:
(1)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合理安排,根据项目特点和现场实
际情况,制订详细的工程进度计划,明确工作重点和控制目标。
(2)确保人员、设备、材料和资金的投入,过程中根据进度实
际情况及时增加投入,保证工程进度控制节点的顺利完成。
(3)依据不同作业特点通过合理划分施工区,统筹安排各施工
班组;相互之间有交叉作业影响的,严格按照施工先后顺序来避免相
互干扰。本工程以河道施工为主线,其余工作为辅线,在不影响主线
施工的情况下进行平行、穿插施工。
(4)立即全面细致踏勘工程全线,先以具备施工条件的地方为
突破点,组织施工机械和人员进场,尽早进行开工建设;对存在矛盾
的地方及时的与业主联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保证施工的连
续性,做到不影响工期。
2、土方填筑
针对措施为:(1)涵洞回填土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
以后进行,建筑物顶部土方回填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以后
进行回填,如果混凝土的养护条件不正常,按监理人的指示延长养护
时间。
21
密码111
(2)填土、压实后在轴线每15m取样一组进行试验,取样深度在
碾压面下0.3mo
(3)堤身粘土与涵闸接触部位,必须用钢丝刷等工具将混凝土
表面的乳皮、粉尘、泥土及粘附的砂浆等清理干净,回填粘土前,应
在混凝土表面洒水,保持接触面湿润,回填时必须做到随涂刷浓泥浆
随铺土、随压实。刷浆厚度3〜5mm。
(4)堤身粘土碾压时行车方向应平行于堤轴线,分段碾压时,
相邻两段交接带碾迹应重叠,与碾压方向平行的交接带,碾迹重叠宽
度不小于0.5m,与碾压方向垂直的交接带,碾迹重叠长度不小于3.0m,
上、下分段和碾迹位置应错开。相邻两段有显著高差而形成横向接缝
时,要求结合面的边坡不陡于1:5.0,高差大于2m时应挖结合槽,槽
深0.25m,底宽0.5m,结合槽一般位于轴线上游侧且平行于堤轴线。
(5)堤身及反压台下的坑塘应先清除塘底淤泥,然后按照堤身
填筑要求进行填筑。
(6)与涵闸接触处的粘土在水平宽度1m范围内应用铁底木夯或
木锤人工夯实。采用蛙夯、手扶式电动打夯机等机具碾压时,应在铺
士前将碾压形成水平光面适当洒水刨毛处理,以利层间结合,并采用
套打法夯实。
(7)凡发生水平层脱开、垂直裂缝、龟裂、“弹簧土”、松土
层或剪力破坏等,应予以挖除重新填土压实,发现有漏压、虚土层和
架空现象应及时处理。
22
密码111
(8)为减少横向接缝,填筑段长度不宜小于100m,垂直堤轴线
方向的各种接缝,应以斜面连接,斜面坡度不小于1:5,碾压时应跨
缝搭接碾压,其搭接宽度不小于3.0m。为防止雨水渗入松土层,填筑
面应略向堤外侧倾斜,以利雨水排出。
(9)填土施工中,取土、运土、铺填、压实等各道工序应连续
进行。雨前应及时压完已填土层。下雨前应采取覆盖、压光面等措施,
以防雨水下渗;雨后应将填筑面含水量调整至合格范围才能复工,雨
后复工前,坡面不允许践踏,禁止车辆通行。
(10)堤身填筑应严格控制加载速率,加载速率应遵循设计文件
要求或监理人指示。如堤身两侧设有平台,两者应按设计断面同步分
层填筑,严禁先堤身后平台。
(11)压实层不应出现漏压和虚浮层、平松料、弹簧料和光面等
不良现象。
(12)土堤的填筑标准应符合规范规定,粘性土压实度不小于
0.93,堤身填筑土渗透系数不大于1X10%m/s。用于填筑的土料不得
含有杂草、树根等有机物及砖瓦块石,不得含有腐殖土、淤泥土、杂
质土、冻土块、膨胀土、分散性粘土等特殊土料不宜用于堤身填筑;
地面起伏不平时,应按水平分层由低处开始逐层填筑,不得顺坡铺填;
堤防横断面上的地面坡度陡于1:5时,应将地面坡度削至缓于1:5;
控制其含水率接近最优含水率,填筑土料含水率与最优含水率允许偏
差小于±3%。
23
密码111
(13)填筑时应分层碾压密实。由于新建堤防堤基大部分堤段存
在软土地基,填筑时应严格控制填筑施工速率。加载速率应遵循设计
文件要求或监理人指示。如堤身两侧设有平台,两者应按设计断面同
步分层填筑,严禁先堤身后平台。堤身及反压台下的坑塘应先清除塘
底淤泥,然后按照堤身填筑要求进行填筑。
3、二期混凝土施工
本工程二期混凝土较多,有工作门槽二期混凝土、检修门槽二期
混凝土等。
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事业单位服务合同管理流程
- 大型活动食堂餐饮服务租赁合同
- 万科物业租户合同管理协议2025
- 河南省洛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度江西省南昌中学(三经路校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 江苏省淮安市2025届高三11月第一次调研测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 精细专利代理人合作协议
- 初中数学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1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 第9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
- 英语Unit 3 This is Miss Li教案及反思
-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全册教案
- 自愿离婚的协议范本5篇
- 商业运营服务合作协议
- 员工心理健康关怀与支持措施试题及答案
- 2025书画艺术品交易合同范本
-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25)解读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考试范围:第7~9章) (含解析)
- 安全生产“反三违”学习培训
- 学生心理健康一生一策档案表
- 网球裁判考试试题及答案
- 能源储备体系建设-深度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