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山矿区1号、2号矿体露天转井下开采初步设计
承钢矿业分公司黑山矿区
1号、2号矿体露天转井下开采工程
初步设计
第1卷说明书
中国中冶有限公司
2017年8月
(I)
黑山矿区1号、2号矿体露天转井下开采初步设计
目次
1总论...................................................1
1.1地理位置与交通......................................1
1.2企业性质及隶属关系..................................1
1.3设计依据和基础资料..................................1
1.4建设条件...........................................2
1.5建设规模、服务年限及产品方案.......................3
1.6主要设计原则.......................................3
1.7主要设计方案.......................................4
1.8矿山基建工程量及建设进度...........................10
1.9劳动定员与劳动生产率...............................10
1.10工程概算..........................................10
1.11财务评价..........................................11
1.1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2
1.13需要说明的问题与建议..............................14
2矿山地质.............................................14
2.1地质勘探概况及地质资料评述.........................14
2.2矿区地质特征.......................................16
2.3矿体地质特征......................................18
2.4矿石质量特征......................................21
2.5矿岩物理力学性质..................................22
(2)
黑山矿区1号、2号矿体露天转井下开采初步设计
2.6水文地质..........................................23
2.7矿产资源/储量.....................................26
2.8矿山地质工作......................................31
2.9地质和测量设备....................................32
3岩石力学.............................................32
3.1地质背景...........................................32
3.2岩石物理力学性质..................................37
3.3岩体结构..........................................41
3.4原岩应力..........................................43
3.5岩体稳定性评价....................................43
3.6矿区岩石力学特点及对矿山开采的影响................46
3.7说明..............................................50
4采矿..................................................51
4.1矿床开采范围和开采方法............................51
4.2矿山开采现状......................................52
4.3矿山年产量、服务年限和工作制度....................52
4.4矿床开拓..........................................58
4.5采矿方法..........................................65
4.6爆破材料及设施....................................78
4.7坑内运输..........................................79
4.8矿井通风与防尘....................................81
4.9矿井防排水........................................85
(3)
黑山矿区1号、2号矿体露天转井下开采初步设计
4.10井下破碎..........................................88
4.11井巷工程..........................................91
4.12矿山基建工程......................................93
4.13生产采掘进度计划.................................104
5提升与压气设备......................................106
5.1主井提升系统......................................106
5.2副井提升系统......................................113
5.3入风斜井提升系统.................................120
5.4排岩斜坡提升系统..................................121
5.5压气设施..........................................121
6采暖与通风...........................................123
6.1设计范围..........................................123
6.2设计依据..........................................123
6.3室外气象参数......................................123
6.4采暖..............................................123
6.5井口防冻..........................................124
6.6通风除尘..........................................125
7热力.................................................128
7.1设计范围..........................................128
7.2设计依据..........................................128
7.3热媒及热负荷......................................128
7.4热源..............................................128
(4)
黑山矿区1号、2号矿体露天转井下开采初步设计
7.5热力管网..........................................129
8电气.................................................129
8.1设计范围..........................................129
8.2设计依据..........................................129
8.3供配电............................................130
8.4电气传动..........................................142
8.5电气设备控制方式及自动化..........................142
8.6牵引网络.........................................143
8.7防雷及接地........................................144
8.8电气照明..........................................144
9自动化...............................................145
9.1设计范围..........................................145
9.2监测与控制........................................145
9.3计算机控制系统....................................145
10通讯与信号.........................................147
10.1通信部分.........................................147
10.2井下铁路信号调度系统.............................148
11给排水...............................................150
11.1设计范围.........................................150
11.2设计依据.........................................150
11.3用水量...........................................150
11.4水源.............................................150
(5)
黑山矿区1号、2号矿体露天转井下开采初步设计
11.5给水系统.........................................151
11.6排水.............................................152
12机修设施...........................................153
12.1设计范围.........................................153
12.2机修设施及面积...................................155
12.3仓储设施.........................................155
13土建................................................156
13.1设计范围.........................................156
13.2设计条件.........................................156
13.3主要设计依据.....................................157
13.4建筑设计.........................................157
13.5结构设计.........................................158
14总图运输............................................159
14.1设计依据.........................................159
14.2总体布置.........................................159
14.3平面及竖向布置...................................160
14.4生产运输及辅助运输...............................160
14.5排土场...........................................161
14.6消防和救护.......................................162
14.7绿化.............................................162
14.8主要工程量.......................................162
15能源利用与节能.....................................163
(6)
黑山矿区1号、2号矿体露天转井下开采初步设计
15.1能耗计算与分析...................................163
15.2节能措施.........................................163
16节水措施............................................164
16.1生产用水节水措施.................................164
16.2生活用水节水措施.................................164
17环境保护...........................................164
17.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及环境保护标准...................164
17.2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165
17.3环境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166
17.4生态变化及防范措施...............................167
17.5环境管理机构设置.................................168
17.6环境保护投资.....................................168
18劳动安全卫生......................................168
18.1设计依据与标准...................................168
18.2危害安全生产的因素分析...........................169
18.3矿山开采安全措施与评述...........................170
18.4工业卫生.........................................177
18.5安全与工业卫生专项投资...........................178
18.6安全卫生机构.....................................178
19工业消防...........................................179
19.1设计依据.........................................179
19.2地面建筑.........................................179
(7)
黑山矿区1号、2号矿体露天转井下开采初步设计
19.3消防给水.........................................179
19.4消防设施.........................................179
19.5建筑灭火器配置...................................179
19.6井下消防设施.....................................179
20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180
20.1组织机构及工作制度...............................180
20.2人力资源配置....................................180
20.3劳动生产率.......................................180
20.4职工培训.........................................180
20.5职工工资及福利...................................180
21工程概算...........................................184
21.1编制范围.........................................184
21.2概算总投资.......................................184
21.3编制依据.........................................186
22财务评价...........................................211
22.1评价依据.........................................211
22.2评价原则及范围...................................211
22.3财务评价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211
22.4成本费用计算及分析...............................213
22.5销售收入及税金计算...............................214
22.6利润总额.........................................214
22.7税金.............................................214
(8)
黑山矿区1号、2号矿体露天转井下开采初步设计
22.8财务评价报表.....................................214
22.9财务评价指标.....................................214
22.10不确定性分析...................................215
22.11财务评价结论....................................215
(9)
黑山矿区1号、2号矿体露天转井下开采初步设计
1总论
1.1地理位置与交通
黑山矿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31km处,属承德县高寺台镇王营村
2
管辖,面积1.58km0
地理坐标:东经117。51'39”-117°52'15"
北纬41°09'28"〜41°10'28"
矿山铁路专用线由承一隆线高寺台站接轨。公路可与市区、承钢集
团总部、承围公路等地相通,交通便利。
1.2企业性质及隶属关系
黑山矿区隶属承钢矿业分公司,承钢矿业分公司于2004年4月1
日由原承钢黑山铁矿和双大矿业公司合并成立,隶属新唐钢集团承德钢
铁集团有限公司,是承钢的主要原料基地。现有资产2.36亿元,年完成
内部利润1.95亿元。
至2005年12月末,矿业分公司现有在册员工2494人,工程技术人
员148人,其中高级职称的有24人,中级职称的49人,技术力量雄厚。
1.3设计依据和基础资料
(1)承钢矿业分公司黑山矿区1号、2号矿体露天转井下开采设计
合同;
(2)承钢矿业分公司黑山矿区1号、2号矿体露天转井下开采设计
技术协议;
(3)承钢矿业分公司黑山矿区1号、2号矿体露天转井下开采设计
招投标文件;
(4)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冶金矿山工程设计有关规范、规程
与规定;
(5)河北省承德县黑山铁矿区①、②号矿体0—28线(650m以下)
补充勘探地质报告;
(6)黑山铁矿提供的有关资料。
中冶京诚(秦皇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黑山矿区1号、2号矿体露天转井下开采初步设计
1.4建设条件
1.4.1铁矿资源条件
黑山矿区1号、2号矿体为矿体群,总计89个矿体,其中有81个
盲矿体。
矿体上部采用露天开采,目前已采至722m水平,根据露天开采设
计,最终将采至650m水平。
650m标高以下1号、2号矿体总体走向为北东65。左右,倾向南东,
倾角60。左右;矿体沿走向控制长度200〜500m,矿体总宽度200〜350m,
最大延深达200m标高。
经计算,开采范围内矿石总储量2190.51万3其中650m标高以下
。〜28线之间1873.02万t;650m标高以下0线以东及28线以西230.83
万t;650m标高以上境界外86.66万to
开采范围内矿石有用矿物主要为含钢钛磁铁矿、钛铁矿、含钢磁铁
矿,次有少量含钻黄铁矿、黄铜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绿泥石。矿石平均
品位TFe35.29%,V2O50.38%,TiO28.82%,S0.39%,P0.34%。1.4.2
外部运输条件
铁矿采出的矿石全部由580m平碉运出,出平碉后由28t电机车牵引
4m3矿车沿窄轨铁路运至选矿厂,距离约3km。580平胴口工业场地、斜
井工业场地、矿山总部、选厂之间有柏油公路相通。矿区公路与市区、
承钢集团总部、承围公路相通。
1.4.3外部供电
矿区现有35kV变电站位于采矿场南侧,只有一路35kV电源。本工
程需要两路电源供电,因此新建一路35kV电源线,引自纪营HOkV变
电站,供电距离约5km,该路电源作为正常工作电源,;第二路电源引自
上营HOkV变电站,将现有双塔山35kV变电站至矿区变电站的供电线
路改造为上营UOkV变电站至矿区变电站,供电距离约20km,需新增线
路5km,该路电源为备用电源。
中冶京诚(秦皇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2-
黑山矿区1号、2号矿体露天转井下开采初步设计
为增加矿区供电的可靠性,自矿区35kV变电站引出一回路6kV线
路至南台6kV配电室作为联络线,距离约5kmo
排岩斜坡提升机房变配电室需一路6kV电源,自矿区就近引接。
1.4.4水源
生产用水全部利用井下涌水。
580m中段以上矿坑正常涌水量为2668m3/d,580m中段以下矿坑正
常涌水量为10887m3/d,矿坑涌水经生产新水蓄水池简单沉淀处理后一
部分作为生产新水供采矿生产使用,多余部分供选矿车间。
生活水接自现有生活给水管网。
1.4.5矿山现有设施
黑山铁矿为生产矿山,矿山现有生产、辅助及生活福利设施可利用。
580m平胴系统的设施、炸药库继续使用,空压机站利用现有厂房改造,
分公司办公场所及设施利用现有,不建生活福利设施。
1.5建设规模、服务年限及产品方案
1.5.1建设规模
设计按矿山开采年下降速度、中段有效进路数和有效矿块数、新水
平提前准备时间、经济合理服务年限验证,黑山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生
产规模确定为100万t/a,技术上可行,生产上可靠,经济上合理。
1.5.2服务年限
根据设计编制的采掘进度计划,黑山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工程2008
年建成投产,可生产至2027年,生产期20a,其中稳产17a。
1.5.3矿山产品方案
矿山年产含钢钛磁铁矿石100万to
1.6主要设计原则
(1)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冶金矿山
设计有关规程规范,贯彻节能方针,节约用电、用水。
(2)优化技术方案,主要技术方案要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中冶京诚(秦皇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3-
黑山矿区1号、2号矿体露天转井下开采初步设计
(3)分期建设,分期投入资金,加快矿山建设速度,提高企业效
益。
(4)严格控制劳动定员,提高全矿劳动生产率。
(5)井下采矿和掘进采用电动铲运机等技术先进的无轨自行设备。
(6)在提升、通风、井下铁路运输等主要生产系统采用自动化控
制技术。
(7)矿山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8)尽可能减小露天转地下开采期间矿石产量的波动,努力实现平
稳过渡,提出具体措施,合理安排露天转地下开采生产采掘进度计划。
(9)注重安全和环保,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建设“绿色矿山”的观念。
(10)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减少工程投资。
1.7主要设计方案
1.7.1开采范围
开采范围为黑山矿区1号、2号矿体650m〜280m已探明的可采储量
及露天采场西部698m以下的边帮矿石。开采范围内矿石总储量2190.51
万to
1.7.2开拓工程
1.7.2.1580m中段以上开拓工程
580m中段以上采用平碉溜井辅助斜坡道开拓运输方案,利用矿山现
有的580m平胴运输系统运输矿岩,辅助斜坡道自580m平胴至上部640m
辅助中段及上部各分段,工作面采出的矿岩通过采区溜井下放至580m平
嗣,再由14t电机车牵引4m3曲轨侧卸式矿车(运输矿石)和In?翻斗
式矿车(运输岩石)运出平胴外。
580m中段以上露天开采境界外地质总矿量543.99万t,可服务
5a。
1.7.2.2580m中段以下开拓工程
主副竖井布置在580m中段矿体下盘围岩移动范围以外,井口标高
中冶京诚(秦皇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4-
黑山矿区1号、2号矿体露天转井下开采初步设计
均为580mo主井井深397m,井底标高183m,选用JKMD2.8x4(I)E
型多绳摩擦式提升机提升矿石,最低服务中段280m;副井井深355m,
井底标高225m,选用2JK-3/20A型单绳双筒提升机,最低服务中段280m。
580m中段平胴自矿体上盘围岩移动范围以外绕过矿体东端部围岩
移动区至矿体下盘,通过车场与主副竖井相通。辅助斜坡道沿矿体下盘
向下折返延深。
580m中段以下工作面采出的矿岩分别通过采区矿岩溜井下放至运
输中段水平,矿石通过采区溜井底部的振动出矿机装入4m3曲轨侧卸式
矿车,由14t电机车牵引至主溜井,翻卸下放到280nl中段以下进行破碎,
破碎后的矿石采用箕斗经主井提升至580m中段箕斗仓,再由箕斗仓底部
装矿设施装入580m中段平胴内的4m3曲轨侧卸式矿车,用14t电机车牵
引运出胴外;岩石通过采区溜井底部的振动出矿机装入In?翻斗式矿车,
由7t电机车牵引至副井车场,通过副井罐笼提升至580m中段平胴,由
14t电机车牵引运至碉外。
580m中段以下地质总矿量1762.12万3其中580m〜280m地质矿量
1646.52万t;280m以下地质矿量115.60万t。
本次设计开采580m〜280m之间的矿体,计算服务年限15a。
1.7.2.3中段高度及中段平面布置
580m中段以上只设580m一个运输中段,中段高120m;另设640m
辅助中段,辅助中段高60m。
580m中段以下最低开采水平为280m,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运输中
段高150m,辅助中段高75m。设430m、280m两个运输中段,505m、
355nl两个辅助中段。
1.7.2.4破碎
破碎机最大给料粒度为1000mm,选用一台C48x59复摆型颗式破碎
机,破碎能力可达350t/h。
1.7.3采矿方法
中冶京诚(秦皇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5-
黑山矿区1号、2号矿体露天转井下开采初步设计
1.7.3.1采矿方法选择
根据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厚矿体及8m以上中厚矿体选用无底柱分
段崩落采矿法,8m以下的矿脉选用浅孔留矿采矿法,无底柱分段崩落采
矿法占81%;浅孔留矿采矿法占19%。
1.7.3.2主要采掘设备的选择
(1)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
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掘进凿岩、掘进出磴、回采凿岩、回采出矿
等设备为主要采掘设备。掘进凿岩选用YT27型凿岩机,掘进出磴选用
WJ-2型2m3柴油铲运机。
回采凿岩和出矿设备经技术经济比较,且与建设单位讨论分析后确
定选用国产CTC14.1型风动凿岩台车配YGZ90型凿岩机凿岩,WJD-2
型2m3电动铲运机出矿。
(2)浅孔留矿采矿法
浅孔留矿采矿法浅孔凿岩选用YT27型凿岩机,回采出矿选用WJ-2
型2m3柴油铲运机。
1.7.4通风系统
矿山现有平碉通风系统的风井直径仅2m,不能满足地下生产回风需
要。经技术经济比较,为减少对矿山正常生产的影响,新掘一条回风井,
位置在矿体下盘原有平碉回风井附近,井筒中心坐标X=123565.000,
Y=106860.000,井口标高830m,井筒直径3.7m,井筒内设梯子间,作
为安全出口。井深250m,井底标高580m,可以满足580m以上中段开
采回风及580m中段以下基建施工的需要。580m中段以下中段生产时,
新掘回风井向下延深。
矿山现有平胴净断面13.43m2,能够满足井下生产进风的需要,
但平胴总长度达2.5km,与新建进风井相比,通风阻力较大,能耗
高,本次设计采用新建进风斜井方案,进风斜井布置在矿体上盘围
岩移动范围以外,井口中心坐标X=122849.000,Y=106976.000,井口
中冶京诚(秦皇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6-
黑山矿区1号、2号矿体露天转井下开采初步设计
标高724.5m,井底标高580m,斜井倾角25。,入坑方位N18。(出
口方位198°),斜井净断面13.46m2。斜井设提升设备,提升设备采
用JT-1200/1028型矿用提升绞车,可提升部分材料;斜井内设踏步、
扶手,作为地表到580m平碉的一个行人通道。
矿井通风采用多级机站通风系统。580m中段以上设3级机站,I级
机站设在580m中段通风天井联络道中,II级机站设在640m水平回风天
井联络道中,III级机站设在640m水平回风平巷中。
580m中段以下设4级机站,在生产中段的石门设I级机站,II级机
站设在中段通风联络道中,III级机站设在上中段回风联络道中,IV级机
站设在上中段回风平巷中。
1.7.5井下运输
(1)现有运输系统
矿山现有580m平碉至选矿厂采用架线式电机车运输系统,自平胴
端部装矿点至选矿厂卸载站5.5km,其中平碉内2.5km,平胴外3.0km,
运输系统年矿石运输能力达200多万t,
(2)580m中段以上
开采580m中段以上矿体时,利用并延伸矿山现有580m平碉运输系
统。工作面采出的矿岩通过矿块溜井下放至580m平胴,在溜井底部通过
振动给矿机分别装入4n?侧卸式矿车和In?翻斗式矿车。矿石由14t、
28t电机车牵引4m3侧卸式矿车运至选矿厂,岩石由14t电机车牵引1m3
翻斗式矿车运至废石场。
坑内人员、一般设备和材料采用14t电机车牵引PRC18型人车、
YPC3-7型平板车和YLC1-7型材料车运输,无轨采矿设备自行或用其他
自制车辆经580m平洞运至坑内工作面。
(3)580m中段以下
580m中段以下中段运输采用ZK14-7/550-5C型14t电机车牵引
YCC4-7型4n?侧卸式矿车运输矿石,ZK7-7/550-Z型7t电机车牵引In?
中冶京诚(秦皇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黑山矿区1号、2号矿体露天转井下开采初步设计
翻斗式矿车运输岩石,设备、材料采用YPC3-7型平板车和YLC1-7型材
料车运输,无轨采矿设备经580m平胴、斜坡道运至井下工作面。
580m中段以下各中段生产期间,继续利用580m平胴运输系统。
1.7.6压气设施
矿区最大耗气量49.37m3/min,选用5台HSD-250G型风冷螺杆空压
机。其中4台工作,1台备用,空压机站设在斜井井口工业场地。
1.7.7井下排水
580m中段矿井排水总量正常时2759m3/d,最大时22690m3/d;280m
中段矿井排水总量正常时10979n?/d,最大时33506m3/d。
经过对3个排水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在现有580m平胴附近
施工一条专用排水平胴,排水平胴内不敷设排水管。580m中段以上地下
涌水和采矿废水(合称地下水)通过排水平洞自流排出胴口;580m中段
以下采用集中排水方式,在280m中段井底车场布置水泵房和水仓,地下
水由水泵经副井排至580m排水平胴,再通过排水平胴自流排出胴口。
280m中段水泵房需设4台D580-70X5型多级离心泵。正常涌水时1
台工作,2台备用,1台检修。最大涌水时3台工作,1台检修。
沿副井敷设3条排水管路,排水管为(p377xll无缝钢管,正常水量
时1条工作,2条备用。最大水量时3条工作。
1.7.8电气与通讯
(1)供电
580m中段以上有功功率为1721.4kW;580m中段以下有功功率为
4518.0kW,其中一级负荷2400.8kW;
为满足露天转地下工程供电要求,对矿区现有北沟35kV变电站进行
改扩建。首先新建一路35kV户外进线设施和6kV配电室,设一台
4000kVA主变压器;开采580m中段以下矿体时增设一路35kV进线和母
联设施,增加一台4000kVA主变压器,形成具有2路供电电源的矿区35kV
变电站。
中冶京诚(秦皇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8-
黑山矿区1号、2号矿体露天转井下开采初步设计
改扩建后矿区35kV变电站采用两路电源,其中一路为新建,引自纪
营UOkV变电站,供电距离约5km,作为正常工作电源;第二路电源引
自上营HOkV变电站,将现有双塔山35kV变电站至本变电站的供电线
路改造为上营UOkV变电站至本变电站,供电距离约20km。其中新增线
路5km,作为备用电源。
(2)电气设备控制方式及自动化
采用比较成熟的先进控制技术对矿山电气设备进行监控。
1)多级通风系统采用计算机控制;
2)供配电系统控制保护均选用分布式微机测控保护装置;采用计
算机综合自动化系统对主要回路进行保护、测量、通讯、控制。
3)井下排水泵采用微机测控保护装置进行保护、测量、通讯、控制。
4)430m中段设井下铁路信号调度控制系统,实现操作人员在井下
调度室内对道岔和信号集中控制。监控设备可对列车运行位置和信号状
态进行监视。
(3)通信及信号
通信设施设生产调度通信系统;井下无线通信系统;电视监控系统。
信号设施设井下铁路信号调度系统。
1.7.9给排水
(1)生产用水
580m中段以上矿坑正常涌水量为2668m3/d,580m中段以下矿坑
正常涌水量为10887n?/d,在平胴口建20000?生产新水蓄水池,矿坑涌
水经简单沉淀处理后一部分作为生产新水供采矿生产使用,多余部分供
选矿车间。
(2)生活用水
生活水接自现有生活给水管网。
(3)消防用水
井下消防一次消防水量为216m3,室外消防一次消防水量为72m3。
中冶京诚(秦皇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9-
黑山矿区1号、2号矿体露天转井下开采初步设计
在斜井井口附近设一个300m3消防水池,储存井下及室外消防水量。
水池进水管接自现有给水管道。
1.7.10机修设施
(1)矿山设电机车及矿车检修碉室和无轨设备检修碉室,负责运输
设备的一、二级保养及小修工作。
(2)设综合仓库,建筑面积270m2。
(3)设桶装油库。
1.8矿山基建工程量及建设进度
3
基建井巷工程总基建工程量356935m(34093m)o
采用平胴溜井辅助斜坡道开采580m中段以上矿体,基建工程量
3
130194m(14033m)0
采用平胴盲竖井辅助斜坡道开采580m中段以下矿体,基建工程量
3
226741m(20059m)0
总建筑面积为1898.39肝(不含构筑物)。
580m中段以上井巷工程施工期1.5a,施工准备期3〜6个月,基建期
1.8a〜2a。580m中段以下井巷工程施工期3a,施工准备期3〜6个月,基
建期3.25a〜3.5a。
1.9劳动定员与劳动生产率
黑山铁矿是一个生产矿山,组织机构不变。根据生产规模和开采工
艺,按岗位和比例计算的采矿劳动定员为441人。其中580m中段以上
生产工人335人,开采580m中段以下时增加生产工人106人。
580m中段以上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为2985t矿/人a;
开采580m中段以下时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为2268t矿/人a。
1.10工程概算
黑山矿区1号、2号矿体露天转井下开采工程初步设计概算总投资
为23130.11万元,其中580m中段以上概算总投资为12579.18万元;580m
中段以下概算总投资为10550.93万元。
中冶京诚(秦皇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10-
黑山矿区1号、2号矿体露天转井下开采初步设计
1.11财务评价
项目财务评价扩展到矿山最终产品一铁精矿,项目利用选矿厂现有
固定资产4500万元。
矿山年采矿石量100万to选矿厂年处理原矿100万t,选矿比3.1t/t,
年产品位60.5%的精矿粉32.26万to
项目投入总资金为28925.84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22574.79万
元,(580m中段以上建设投资12023.86万元,580m中段以下建设投资
为10550.93万元)利用选矿厂固定资产价值为4500万元,流动资金
1851.05万元。
580m中段以上建设期为2年,生产期为5年;580m中段以下建设
期3年,生产期15年,计算期(含建设期)为22年。
投产后第1年矿石产量50万t(不包括副产矿石8.8万t),第2年一
第20年为100万t。
承钢品位为60.5%的铁精矿内部含税价格为500元/t(不含税价格为
442.5元/t),计价地点为黑山铁矿。
项目基准收益率(ic)按10%计算。
选矿加工费为42元/t(含分摊企业管理费,不含折旧)。
矿石年成本580m中段以上为4806万元,单位成本为48.06元/t;
开采580m中段以下时为6046万元,单位成本为60.46元/t。
计算年销售收入16129万元。
计算年利润总额为3748万元。详见表22-5。
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1.93%。净现值(ic=10%)为2201万元,投资
回收期9.38a(含建设期2年)。
平均投资利润率9.39%
平均投资利税率15.52%
财务评价结论:
黑山矿区1号、2号矿体露天转井下开采工程工程实施后,项目盈
中冶京诚(秦皇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11-
黑山矿区1号、2号矿体露天转井下开采初步设计
利能力强,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本项目财务可行,经济合理,
建议尽快建设。
1.1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
1矿山保有地质储量万t2277.35露天开采境界外
2设计范围内地质储量万t2190.51
3矿石平均地质品位TFe%35.29
4设计规模及产品方案
原矿:产量万t/a100
采出品位(TFe)%30.43
精矿:产量万t/a32.26
品位(TFe)%60.5
5服务年限a20
其中580m中段以上a5
6竖井及斜坡道
主井(①4.5m)m397
副井(①4.5m)m355
入风斜井(13.46m2)m342
回风井(①3.7m)m400
辅助斜坡道(13.85m2)m949580m中段以上
7采矿方法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占81%
矿石回采率(580m中段以上)%80.93
废石混入率(580m中段以上)%19.07
矿石回采率(580m中段以下)%80.89
废石混入率(580m中段以下)%19.11
浅孔留矿采矿法:占19%
矿石回采率(580m中段以上)%83.95
废石混入率(580m中段以上)%16.05
矿石回采率(580m中段以下)%84.24
废石混入率(580m中段以下)%15.76
中冶京诚(秦皇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12-
黑山矿区1号、2号矿体露天转井下开采初步设计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续表1)
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
中段高: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m120-150
浅孔留矿采矿法m60-75
8主要采掘设备
YT27型凿岩机n26
YGZ90型凿岩机台6
CTC14.1采矿凿岩台车台6
WJ-2型柴油铲运机台6
WJD-2型电动铲运机台8
9提升设备
主井:JKMD-2.8x4(I)E型台1配6.3m3箕斗
副井:2JK-3/20A型台1配3号双层罐笼
10基建工程量及基建进度
井卷工程量:m335693534093m
其中:580m中段以上m313019414033m
580m中段以下m322674120059m
总建筑面积m21898.39不含构筑物
基建进度:
580m中段以上a1.5
580m中段以下a3
11供电
装机容量:
580m中段以上kW3608
580m中段以下kW8097
一级负荷kW2400.8
年总耗电量:
580m中段以上万kW.h657
580m中段以下万kW.h1898
单位产品耗电量:
580m中段以上kW.h/t•原矿6.57
580m中段以下kW.h/t•原矿18.98
中冶京诚(秦皇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13-
黑山矿区1号、2号矿体露天转井下开采初步设计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续表2)
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
12设备总重量t728
13职工定员及劳动生产率
职工定员人441生产工人
其中:580m中段以上人335
开采580m中段以下时增加人106
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生产工人
580m中段以上V人a2985
580m中段以下t/人a2268
14概算总投资万元23130.11
其中:580m中段以上万元12579.18
580m中段以下万元10550.93
15财务指标
年销售收入万元16129计算年
年利润总额万元3748计算年
财务内部收益率%11.93
净现值万元2201ic=10%
投资回收期a9.38含建设期2年
平均投资利润率%9.39
平均投资利税率%15.52
1.13需要说明的问题与建议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相关建设项目环境
保护管理规定,该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2)本工程尚无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施工图设计前,应进行详细工
程地质勘察。
(3)建议对矿石中Co、Ni、S的回收利用进行研究。
2矿山地质
2.1地质勘探概况及地质资料评述
2.1.1地质勘探概况
中冶京诚(秦皇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黑山矿区1号、2号矿体露天转井下开采初步设计
黑山矿区地质工作从1925年北平地调所的地质调查开始,经过了东
北有色局于1952年〜1953年进行的概查与普查,在1954年4月,由冶
金工业部地质局东北分局104队进行了正规勘探工作,于1955年7月提
交了大庙黑山区地质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苏州平江中学2025年初三第一次联考英语试题文试题含答案
-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25年初三五校联谊期中考试试卷数学试题含解析
- 上海市徐汇区2025年初三TOP20三月联考(全国II卷)生物试题含解析
- 股权无偿转移合同范本大全
- BIM技术研究与开发合同
-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 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五章《发展与合作》表格教学设计
- Brand KPIs for pet supply online shop Zee.Dog in Brazil-外文版培训课件(2025.2)
- 山东省烟台市黄务中学六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教学设计 鲁教版五四制
- 2024年七月三角形分类教学中的多模态资源整合
-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及措施
- Liaison快速操作指南中文版说课材料
- 国家开放大学《人文英语3》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 中国晕厥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4 )
- 长途大客车总布置设计
- Q∕GDW 10799.6-2018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第6部分:光伏电站部分
- T∕CAAA 002-2018 燕麦 干草质量分级
- 方格网计算步骤及方法
- 课题评分表(共1页)
- 六年级趣味数学(课堂PPT)
- 询价单(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