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术语》(讨论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根据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的立项申请,并在“2023年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各分技术委员会年会”证,该项目论证结果为预研项目,《铜及铜合金术语》国家标准由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牵头、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宁波长振铜业有限公司、江西耐乐铜业有限公司、浙江天宁合金材料有限公司、宁波兴敖达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灿根智能有限公司、江西广信新材料有限公司、宁波金田同业有限公司、金龙精密铜材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芜湖楚江合金铜材有限公司、广东龙丰精密铜管有限公司、桂林漓佳金属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开展标准预研工作。1.2立项目的和意义《铜及铜合金术语》标准是对铜及铜合金材料、生产、产品、检测、工艺等方面术语进行定义的基础性标准。标准规定了材料、未加工产品、加工产品、生产方法和热处理方法的术语及定义,适用于铜及铜合金材料和产品。标准规范并统一铜加工行业对铜及铜合金相关名词术语的定义和理解,标准的修定和实施,对于规范铜及铜合金术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铜加工技术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撑;同时促进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国内标准的国际化进程,提升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GB11086-2013《铜及铜合金术语》是参考采用国际标准ISO197-1:1983《铜及铜合金术语和定义第1部分:材料》、ISO197-2:1983《铜及铜合金术语和定义第2部分:未加工产品(精炼型材)》、ISO197-3:1983《铜及铜合金术语和定义第3部分:加工产品》、ISO197-4:1983《铜及铜合金术语和定义第4部分:铸件》、ISO197-5:1980《铜及铜合金术语和定义第5部分:加工和处理方法》,并根据当时铜及铜合金技术的发展进行的修订的,至今已实施十一年多。随着我国铜加工行业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不断涌现,部分术语和定义已不适用,如冰铜、黑铜、阳极铜、箔材等,需要对术语标准进行修订、完善,以规范并统一对铜及铜合金相关名词术语的理解。标准的修定和实施,可以对于规范铜及铜合金术语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为铜加工领域提供基础性支撑。1.3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成员所作的工作(1)项目编制组标准预研任务确定后,由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组织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确定了标准的起草单位和主要起草人,拟定该标准制定的工作计划、进度和要求,共同开展标准修订预研工作。具体分工为: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总负责,信息收集、资料汇总及标准执笔;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宁波长振铜业有限公司、江西耐乐铜业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浙江天宁合金材料有限公司、宁波兴敖达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广东龙丰精密铜管有限公司、珠海唯其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补充铜及铜合金术语及标准信息、讨论确定标准及编制说明的相关内容。(2)编制单位技术基础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是综合性有色金属加工企业,拥有铜及铜合金高精度电子带、大管大棒、弥散强化无氧铜、宽厚板等多条生产线,产品涉及铜及铜合金板、带、箔、管、棒、型材,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通讯、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轨道交通等领域。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实验室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认可的实验室、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重金属加工材质检站、河南省铜镁材料和加工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中铝集团高性能铜板带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有色行业铜及铜合金材料与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司先后从德国、美国、法国、日本、英国、意大利等十二个国家引进了100多台(套)先进的无损探伤和理化检测设备,为有色金属产品的研制和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科研技术研发队伍,具备丰富的生产技术经验、技术能力和标准编写能力。铜合金材料与生产技术成熟,产品质量稳定、满足市场需求,有良好的技术基础和能力。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11月08日,注册资金45000万元,隶属于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鑫科铜业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高精度电子铜带的加工企业,主导产品为高精度锡磷青铜、白铜、黄铜、框架材料、电镀材、热镀材等系列带材。产品畅销国内外,目前是世界连接器制造商泰科电子、莫仕等国际一流企业的战略合作商,产品出口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安徽鑫科铜业有限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安徽省铜合金材料加工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博士后工作站。鑫科自成立以来,不断加大技术研发和投入,承担并完成多项国家和安徽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拥有112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主导和参与起草国家、行业及团体标准38项,其中国标23项,行标14项,团体标准1项。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是海亮集团核心产业全资子公司。自2001年成立以来,公司一直致力于优质铜产品、导体新材料、铝基新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2008年1月1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002203),是全球铜管棒加工行业的标杆和领袖级企业。截至2023年底,公司总资产达404.05亿元,实现总营业收入755.89亿元,利润总额13.74亿元。目前公司在浙江、上海、安徽、广东、越南、泰国、重庆、成都、山东、甘肃、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亚洲、美洲、欧洲地区拥有22大生产基地,在国内外积累了大批优质稳定的客户,与132个国家或地区的近万家客户建立了长期业务关系,与多家行业品牌企业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公司已牵头起草制定和计划起草制定的国家行业标准共59项(其中国家标准31项),公司在国家行业标准编制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可以保证该标准顺利编制完成。宁波长振铜业有限公司是生产环保型高精密铜棒、型、线材的专业制造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汽车配件、水暖制冷、气体阀门、通信器材等行业。公司建有省级院士工作站、全国再生黄铜技术中心和浙江省技术中心。技术中心设有检测实验室和工艺实验室,有一支经验丰富的技术专业团队。公司拥有授权专利35项,公司主持制定、参与制订国标/行标/团标17项,有标准制定工作的基础。江西耐乐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浙江星鹏铜材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自2003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高档铜产品(空调与制冷设备用无缝铜管、无缝内螺纹铜管、磁控管、超低氧无缝电缆管、无氧铜热管用铜合金管材等)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公司产品可以分为光壁铜管、内螺纹铜管、直条管三大系列,具有数百种规格产品,广泛用于空调和冰箱制冷、建筑水管、汽车工业、电子通讯、交通运输、五金机械、电力等行业。公司拥有超大熔量工频感应水平连铸炉、三辊行星轧机、动态测控联合拉拔机、高频感应电磁解码在线热处理机和涡流探伤仪、数控多功能材料试验机、“斯派克”光谱仪、红外固体数字氧分析仪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设备和检测仪器100多台套。拥有当今国际最新型的ACR铸轧无缝铜管生产线二条,形成了年产28850吨第5代节能型内螺纹铜盘管生产能力,具备了从微量元素到铜管综合机械性能、晶粒度、导电性、清洁度、传热性能等综合测试与研究开发一体的能力。公司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健康与安全三个体系的认证。截止目前,公司申请并取得授权专利15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20项;起草国家标准8项,行业标准7项;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奖1项,鹰潭市科技进步奖3项。浙江天宁合金材料有限公司,前身是金华华泰铜业有限公司,创建于2002年5月,2014年2月更名为“浙江天宁合金材料有限公司”。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公司拥有上引熔炼炉、工频感应熔炼炉、中频炉,日本宇部兴产1800UST、2500UST卧式双动挤压机,连续挤压机,全自动连续液压拉拔机、长行程高速冷轧管机、真空光亮退火炉、铜加工设备,是专业生产铜及铜合金管、棒、排、线、型材的铜加工企业,综合产能30000吨/年以上。配备有先进的检测设备,德国在线涡流探伤系统、直读光谱仪,日本氧分析仪,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金相分析仪等检测设备,可以满足公司产品性能检测要求。与西北大学联合成立了“西北大学-浙江天宁合金材料有限公司研究所”,并与中南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高校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拥有专业技术研发团队。公司先后取得国家专利33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1项,授权实用新型22项,已发布了参与和主持制订的19项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宁波兴敖达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始建于1992年,现有员工150人。公司主要产品有铋黄铜、硅黄铜、锡黄铜、硅铋黄铜等无铅易切削铜合金以及紫铜、碲铜、铁青铜、锡青铜、黄铜类合金材料近百个牌号,产品广泛应用于气门芯、电子接插件、气割、焊枪、水暖、阀门、卫厨、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尤其是碲铜材料为新能源行业的绿色环保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关键材料保障。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公司先后添置了近40台(套)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检测仪器,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专业研发团队,完成“特种碲铜合金材料应用技术研究”宁波市科技创新重大专项项目及宁波市科技创新项目3项。在产学研合作方面与中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紧密合作关系,为铜及铜合金材料的研制和生产提供了可靠保证。主持和参与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12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5项,其中国际专利2项。浙江灿根智能有限公司江西广信新材料有限公司宁波金田同业有限公司金龙精密铜材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芜湖楚江合金铜材有限公司广东龙丰精密铜管有限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5条精密铜管生产线,年产能12万吨,是金龙精密铜管集团旗下最大的全资子公司。公司建有“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精密铜管(龙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精密铜管(高性能高精度铜及铜合金)院士工作站”、“珠海市精密铜管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珠海市市级重点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企业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能源四标一体化综合管理体系”、“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六标管理体系运行管理。龙丰公司生产包括无缝内螺纹铜管、电缆用无缝铜管、高精度薄壁铜管、热管用铜及铜合金管、热交换器用无缝翅片管、铜及铜合金毛细管等管材产品,产品主要应用于空调与制冷设备、5G通信电子设备、通讯电缆、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汽车工业等行业,公司无缝内螺纹铜管产品的升级也为空调产品的能效升级提供了重要保证。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拥有铜管材加工领域核心专利42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公司近年来积极参与标准起草工作,已参与了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桂林漓佳金属有限公司1.4主要工作过程铜及铜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导热性能、耐腐蚀性、可加工性好、强度高、耐磨性好等特点,被管饭应用于电子、HKHT、汽车、船舶及海洋工程、化工、机械等领域,制造电线、电缆、电极、发动机、涡轮叶片、IGBT模块、海水管路系统、冷却器、散热器、轴承、齿轮、仪器仪表等零部件。目前我国在用的《铜及铜合金术语》(GB/T11086-2013)国家标准是2013年发布实施,标准参考采用ISO197标准制定。《铜及铜合金术语》标准是对铜及铜合金材料、生产、产品、检测、工艺等方面术语进行定义的基础性标准。标准规定了材料、未加工产品、加工产品、生产方法和热处理方法的术语及定义。标准的发布实施,有效的规范并统一铜加工行业对铜及铜合金相关名词术语的定义和理解,对于规范铜及铜合金术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铜加工技术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撑;同时促进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国内标准的国际化进程,提升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经查阅,国外铜及铜合金术语标准主要为ISO标准和ASTM标准。国际标准ISO197-1:1983《铜及铜合金术语和定义第1部分:材料》、ISO197-2:1983《铜及铜合金术语和定义第2部分:未加工产品(精炼型材)》、ISO197-3:1983《铜及铜合金术语和定义第3部分:加工产品》、ISO197-4:1983《铜及铜合金术语和定义第4部分:铸件》、ISO197-5:1980《铜及铜合金术语和定义第5部分:加工和处理方法》均已实施近40多年,其内容以不能满足目前我国铜加工产品的要求;ASTMB846《铜及铜合金术语》包含了铜及铜合金材料、加工产品、铸造产品、试验方法、加工和处理方法方法等方面的相关术语,虽然涵盖范围较广,包含了铜及铜合金材料、加工产品、铸造产品、试验方法、加工和处理方法等方面的相关术语,涉及内容相对较全,但部分术语与我国标准存在差异。此修订在GB/T11086-2013《铜及铜合金术语》基础上,参考上述国外标准,结合我国铜及铜合金发展现状、材料与加工工艺技术特点,对术语标准进行修订、完善,规范并统一对铜及铜合金相关名词术语的理解。标准编制组开展了铜及铜合金相关术语标准及现行技术的文献调研和国内铜加工企业进行调研,查阅了国内外大量的标准资料,与国内企业技术与标准化人员进行交流、征求其意见等。根据调研资料和征求意见情况,编制组形成了《铜及铜合金术语》(预研草案)及编制说明。二、编制原则2.1编制原则1)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则进行起草,并符合TCS2009《中国标准编写模板》国家标准的电子文本要求。2)查阅国内铜及铜合金材料相关标准和国外铜及铜合金术语相关标准。3)参考ISO197《铜及铜合金术语和定义》、ASTMB846-2019《铜及铜合金术语》标准。4)结合我国结合铜及铜合金加工工艺特点、技术发展现状。2.2、编制依据本次修订在GB/T11086-2013《铜及铜合金术语》基础上,结合我国结合铜及铜合金加工工艺特点、技术发展现状,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197.1~.5《铜及铜合金术语和定义》,参考美国标准ASTMB846-2019《铜及铜合金术语》。ISO197-1:1983铜及铜合金术语和定义第1部分:材料ISO197-2:1983铜及铜合金术语和定义第2部分:未加工产品(精炼型材)ISO197-3:1983铜及铜合金术语和定义第3部分:加工产品ISO197-4:1983铜及铜合金术语和定义第4部分:铸件ISO197-5:1980铜及铜合金术语和定义第5部分:加工和处理方法ASTMB846-2019铜及铜合金术语标准的主要内容及确定依据(或说明)3.1主要修订内容本标准与GB/T11086-201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更改了中间合金、中厚板的定义(见2.1.7、4.7.2,2013年版的2.1.7、4.7.2);更改了再生铜及铜合金的定义(见2.11,2013年版的2.11)对冰铜、黑铜、阳极铜含铜量范围进行再确定(见2.2,2013年版的2.2);增加了韧铜、铸锭、连铸带的术语和定义(见2.4.3、3.14、3.15);更改“棒材rod”为“棒材rod/bar”(见4.2,2013年版的4.2);更改了板带材和箔材的厚度界限,箔材厚度不大于0.15mm更改为小于0.10mm(见4.7、4.8、4.9,2017年版的4.7、4.8、4.9);增加了波纹管、条材、热轧卷材的术语和定义(见4.5.7、4.15、4.16);增加了锻件的分类;(见4.11)增加了纵剪、剪切/锯切的术语和定义(见5.3.10、5.3.11);增加了热处理、时效、自然时效、淬火、氢脆术语(见6.16、6.17)。增加了理化检测相关术语(见第7章)。3.2主要内容确定依据3.2.1标准章节对原标准章节进行了修改,根据实际需要,增加了“7理化检测”的术语定义。表1标准章节原标准章节修改内容本标准章节1、范围增加了理化检测常用的术语定义1、范围2、材料2、材料3、未加工产品3、未加工产品4、加工产品4、加工产品5、生产方法5、生产方法6、热处理方法6、热处理方法-7、理化检测3.2.2一般术语(1)更改中间合金的术语定义。“作为添加剂加入熔融金属中,用以调节或控制化学成分的合金。”修改为“由一种或多种元素而特别配制而成,作为添加剂加入熔融金属中,用以调节或控制化学成分的合金。”科学技术委员会审定出版的《材料科学技术名词》中凝固与铸造技术章节,关于中间合金的定义为“为便于熔炼,在合金中加入一种或多种元素而特别配制的合金。”中间合金(添加剂)在铜熔炼与铸造过程中的主要作用除调节和控制合金的化学成分外,还可以改善合金性能、细化晶粒、变质处理和净化处理和脱氧脱硫等。通常在实际生产中,对用于调整化学成分的为中间合金,对于细化晶粒的添加剂为细化剂,净化处理的的添加剂为净化剂,脱氧脱硫的为脱氧剂。综上,“中间合金”的术语定义修改为“由一种或多种元素而特别配制而成,作为添加剂加入熔融金属中,用以调节或控制化学成分的合金。”(2)更改了再生铜及铜合金的术语定义。“直接或完全利用含铜废料,生产出的铜及铜合金产品。”修改为“直接或完全利用再生铜及铜合金原料、含铜废料,生产出的铜及铜合金产品。”2023年我国铜加工材产量为2085万吨,再生铜产量达到350万吨,再生铜已成为铜产业绿色循环发展的重要方式和低碳转型的重要路径之一。GB/T38470-2023《再生铜合金原料》和GB/T38471-2023《再生铜原料》两项标准于2023年发布实施,明确再生铜及铜合金原料为可直接生产利用即直接投炉熔化,同时解决了再生铜及铜合金原料与铜及铜合金废料的区分问题。再生铜及铜合金的术语定义修改为“直接或完全利用再生铜及铜合金原料、含铜废料,生产出的铜及铜合金产品。”3.2.3铜及铜合金分类关于铜及铜合金分类,GB/T11086-88与ISO标准基本一致,ISO标准与我国标准中习惯采用的关于铜及铜合金的分类方法差别较大。为能适用于我国铜加工产品生产,GB/T11086-2013标准依据我国铜及铜合金分类方法进行了修改。本次修订仍按我国的铜及铜合金分类进行编制,修改后与原本标准及ISO标准不同之处具体见表2。表2铜及铜合金分类ISO197/1-1983GB/T11086-2013本标准非精炼铜未精炼铜未精炼铜精铜无氧铜精炼铜精炼铜脱氧铜韧铜铜纯铜铜纯铜无氧铜无氧铜脱氧铜脱氧铜-韧铜微合金化铜微合金化铜弥散强化铜弥散强化铜高铜高铜铜合金铜锌合金(黄铜)铜合金黄铜(铜锌合金)黄铜(铜锌合金)铜锡合金(青铜)青铜青铜铜铝合金特种合金铜镍锌合金(锌白铜)白铜白铜铜镍合金3.2.4未精炼铜(1)对黑铜含铜量范围进行再确定,铜含量由“不小于80%”修改为“不小于85%”。YS/T632-2020《黑铜》标准中,黑铜的牌号由2007年版标准的“Cu95.00、Cu90.00、Cu85.00、Cu80.00”四个牌号修订为2020年版的“Cu95.00、Cu90.00、Cu85.00”三个牌号,YS/T632-2020标准中最低品级的黑铜牌号为Cu85.00对应的铜含量下限为85%。因此术语中黑铜含铜量的下限修改为“85%”。(2)对阳极铜含铜量范围进行再确定,铜含量由“不低于99.1%”修改为“不低于98.5%”。YS/T1083-2015《阳极铜》标准中,阳极铜按化学成分分为一级品、二级品、三级品,铜含量控制范围分别为一级品“99.20≤Cu<99.50”、二级品“98.80≤Cu<99.20”、三级品“98.50≤Cu<98.80”,其中三级品铜含量最低为98.50%。因此术语中阳极铜含铜量的下限修改为“98.50%”。3.2.5铜及铜合金根据我国铜及铜合金材料的发展,在实际生产和交流中,“韧铜”被广泛的应用,位于国际接轨、消除科技研发、生产和交流障碍,本次修订增加“韧铜”的术语,其定义按ISO197.1中的韧铜的定义如下:韧铜toughpitchcopper:任何精炼形状的铸造铜,含有一定量的氧化亚铜形式的氧。3.2.6未加工产品未加工产品包括通过精炼、熔铸方法生产的共进一步加工的产品,如铸件、铸锭、重熔锭、线锭、扁锭、圆锭、阴极铜等。主要进行了以下修改:增加“铸锭”术语定义。我国铜及铜合金铸锭包括圆锭、扁锭、线锭和重熔锭,用于后续进一步加工或重熔,如热轧、热挤压、热锻、轧制等。而ISO197.2-1983《铜及铜合金术语第2部分未加工产品(精炼型材)》中术语“铸锭”仅适用于重熔,与我国的实际情况不一致。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ISO197.2的“铸锭”命名为“重熔锭”(GB/T11086中3.13),增加“铸锭”的术语定义如下:铸锭ingot:用于铜及铜合金后续加工或重熔的具有铸造组织的未加工产品。增加“连铸带”术语定义。铜连铸带材的生产工艺不断进步,水平连铸技术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方法,通过水平连续铸造方式,生产出长度可控的带坯,后续直接冷轧成板、带或型材,减少了能耗与废料产生。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新兴产业的发展,铜连铸带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同时环保政策的推动也促使企业采用更加节能、环保的生产工艺。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增加“连铸带”术语定义:连铸带continuouscastingstrip:通过连续铸造生产出的具有一定长度和截面的带材,通常用于轧制板材、带材或型材。3.2.7加工产品(1)对棒材的英文“rod”修改为“rod/bar”。棒材按横截面形状有圆形、椭圆形、正方形、矩形、等边三角形和正多边形。在ASTM标准中圆棒英文为“rod”,截面为方棒、矩形棒或其他简单规则形状的棒材的英文为“bar”。(2)参照美国标准ASTMB846、管材标准和实际需求,增加条材术语定义:波纹管corrugatedtube:名义上壁厚均匀、有规则的纵向波纹形状、波纹之间有圆角或尖角的管材,称为,如图3所示。(修改ASTMB846,待讨论,是否增加波纹管示意图)参照美国标准ASTMB846,将板材分为薄板和中厚板,并规定厚度不大于5mm的板材为薄板,厚度大于5mm且宽度大于300mm的板材为中厚板,对厚度大于5mm且宽度不大于300mm的板材归于条材(bar)。ISO197.3-1983和ASTMB846-19a,对板带材和箔材的厚度界定范围进行修改,规定板带材厚度大于0.10mm、箔材厚度不大于0.10mm,以适合我国铜加工发展发展需要,同时与国际接轨。根据锻件实际情况增加了锻件的分类。a)横截面呈完整圆形、无中心同心区的扁平锻件,称为锻环(forgingring)b)横截面呈完成圆形、扁平的实心锻件,称为锻饼(forgingcake);参照美国标准ASTMB846和条材标准,增加条材术语定义:条材bar:截面实心矩形,或具有两个平行平面、圆形或其他简单规则形状边棱的截面,宽度不大于300mm,厚度大于5mm,以直材或卷材供货,边缘是轧制、拉伸或挤压的精制边。(7)参照美国标准ASTMB846和实际需求,增加了热轧卷材的术语定义:热轧卷材hot-rolledcoil:通过热轧成卷状的平轧产品。3.2.8生产方法根据产品标准和实际生产的需要,加工方法中增加了纵剪、剪切/锯切的术语定义。(1)纵剪slitting:利用旋转的剪刃将带材切成两个或多个规格的卷材的过程。(2)剪切/锯切shearing/sawing:通过闸刀或锯片对金属进行分割的过程。本标准中“5.3.3应变硬化strainhardening:冷加工改变金属或合金的组织结构,使金属或合金的强度和硬度升高,通常塑性降低。”为采标ISO197.5-1983《铜及铜合金术语和定义第5部分:加工和处理方法》。ASTMB846-19中的定义为:应变硬化strainhardening:通过冷加工使组织永久变形,强度和硬度增加,延展性降低。二者描述不完全一致,但本质是一样的。3.2.9热处理方法铜合金热处理是借助于热作用改变其内部组织结构,以获得所要求的机械性能、工艺性能等。由于铜合金没有同素异构转变,因此其热处理与钢不同。铜及铜合金最常见的热处理工艺可分为均匀化退火、基于回复和再结晶过程的退火、固溶处理(淬火)及时效(回火)。依据目前铜及铜合金常用的热处理方法,结合新制定的《铜及铜合金状态表示方法》中热处理状态的相关规定,同时参考GB/T7232-2023《金属热处理工艺术语》和ASTMB846-2019a《铜及铜合金术语》、ISO197.5-1980等标准,增加了热处理、时效、自然时效、淬火、氢脆的术语与定义,以便于理解和准确应用。(1)参照美国标准ASTMB846-2019a标准,增加热处理术语定义。热处理thermaltreatment:可控制的加热;在最高温度-冷却循环所需的时间应能满足性能和晶粒组织要求。“热处理thermaltreatment”是指通过加热和冷却等方式对材料进行处理,以改变其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质的过程。这里的热处理可以应用金属、塑料等于各种材料,以改善其性能。GB/T7232-2023《金属热处理工艺术语》中3.1.1“热处理heattreatment:采用适当方式对金属材料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以获得预期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工艺。”由此,热处理“heattreatment”是“thermaltreatment”的具体应用,通常用于金属材料。(2)参照ISO197.5-1980、GB/T11086-1989和实际情况,增加时效、自然时效和人工时效的术语定义。时效过程是过饱和固溶体的分解过程,又分为自然时效和人工时效。定义如下:时效ageing:从过饱和固溶体中析出第二相使合金强化的热处理。自然时效naturalageing:在室温下可溶组分从过饱和固溶体中自发析出使合金强化的处理。人工时效(沉淀热处理)artificialageing(precipitationheattreatment):在室温以上对合金进行热处理,通过从过饱和固溶体中沉淀可溶性成分来产生强化。对于“人工时效(沉淀热处理)”的定义不同标准又不同的描述,具体为:ISO197.5-1983中“人工时效(沉淀热处理)artificialageing(precipitationheattreatment)”定义为:在室温以上对合金进行热处理,通过从过饱和固溶体中沉淀可溶性成分来产生强化。原标准中“沉淀热处理precipitationheattreatment”的定义为ASTM846-2019中“沉淀热处理”的定义,即“金属中的组元从过饱和固溶体中沉淀析出,使合金产生诸如强化、硬化、导电率提高等性能改变的一种热处理,这种热处理有时也称为‘时效硬化’或‘沉淀硬化’。”GBT7232-2023《金属热处理术语》中“4.5.2时效ageing”注明,在室温下进行的时效成为自然时效;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的时效称为人工时效。综上分析,人工时效(沉淀热处理)的定义采用ISO197.5-1983中“2.10人工时效(沉淀热处理”的定义。参照ISO197.5-1980和实际情况,增加淬火的术语定义。淬火quenching:通过与固体、液体或气体接触,以足够快的速度将金属或合金从高温冷却的过程,以将部分或全部可溶性成分保留在固溶体中。淬火(固溶处理)是将合金在高温时所具有的状态以过冷、过饱和状态固定至室温,或使基体转变成晶体结构与高温状态不同的亚稳状态的热处理作业。淬火后合金得到的是眼稳定的过饱和固溶体,因此存在想稳定状态自发分解的趋势,有些合金在室温即可分解,但大多数合金需加热到一定温度才能分解。这种室温保持或加热一是过饱和固溶体分解的热处理成为时效(或回火)。淬火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高浓度的过饱和固溶体,为时效处理做准备。依据GB/T23606-2009标准和实际需要,增加氢脆的术语定义。氢脆hydrogenbrittleness:氢脆是指铜制品在高温下暴露于氢的还原性气氛中时,由于氧化亚铜与还原性气体氢的反应致使晶界开裂而引起塑性降低的现象。铜材料制备过程中,氢原子渗入铜材料内部,导致材料内部压力增大,从而降低金属的稳定性和强度。氢脆通常表现为延迟断裂现象和脆断现象,严重影响产品质量,为更好的质量控制和深刻准确了解,增加此术语定义。3.2.10理化检测检测可准确了解铜合金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以及微观结构等关键指标,从而判断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这有助于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避免因材料不合格而导致的生产事故和质量问题。同时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性能上的变化或异常,为生产和使用提供预警,确保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材料研发过程中,通过对不同成分、结构和性能的铜合金进行检测,可以深入了解其内在规律和特性,为合金的改性、优化和创新提供科学依据,这有助于拓展铜合金的应用领域,提升其在高科技领域的应用价值。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我国铜加工行业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不断涌现,对铜及铜合金产品提出了更高、更新的需求和技术要求。目前铜检测方法标准包括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工艺性能、物理性能等,为规范并统一对铜及铜合金检测相关名词术语的理解,参照享有方法标准和实际情况,增加理化检测术语定义章节,对常用检测术语定义进行规范,帮助生产科研和应用人员准确地进行材料分析和质量控制。(1)熔炼分析Smeltinganalysis熔炼分析是指铜及铜合金在熔炼浇注前和浇注过程中采取样锭,然后进一步制成试样并对其进行的化学成分分析,分析结果表示同一熔次的平均化学成分。(2)成品分析Finishedproductanalysis成品分析是指在铸造产品或经过加工的成品铜材上采取试样,然后对其进行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物理和化学性能等分析。(3)个样samplingunit从一批产品中选出的单个铸造未加工产品、加工产品或铸造产品。(4)总样grosssample从一批产品中取出的全部个样形成的总体样品。(5)样坯roughspecimen从检验批中取出的一件或几件产品。(6)试样testpieces由总样或样坯制得的用于检测的样品。(1)~(6)术语定义参加标准YS/T668-2020《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取样方法》。(7)晶界grainboundary对于多晶材料,从一个结晶方向至另一个结晶方向过渡的很窄的区域,从而将相邻的晶粒分离。(8)晶粒grain晶界所包围的整个区域。即是二维面上所观察到的原始晶界范围内的面积,或是三维物体上原始晶界面内所包围的体积。对于有孪晶界面材料,孪晶界面不予考虑。(9)孪晶Twingrains两个晶体(或一个晶体的两部分)沿一个公共晶面(即特定取向关系)构成镜面对称的位向关系,这两个晶体就称为"孪晶",此公共晶面就称孪晶面。(10)晶粒度grainsize晶粒大小的量度。铜及铜合金晶粒度通常采用“公称直径(dn)”来表示“晶粒平均直径”。(7)~(10)术语定义参加标准YS/T347-2020《铜及铜合金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11)残余应力residualstress由于塑性变形或铸造而留在物体中的应力。(12)应力腐蚀破裂stresscorrosioncrack应力腐蚀裂纹——金属在腐蚀和残余应力或外加应力的共同作用下破裂而引起的自发损坏。(13)断裂fracture当试样发生完全分离时的现象。(14)抗拉强度(Rm)tensilestrength相应最大力(Fm)对应的应力。(15)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p)proofstrength,plasticextension塑性延伸率等于规定的引伸计标距(Le)百分率时对应的应力。(16)断后伸长率percentageextensionafterfracture断后标距(Lu)的残余伸长(Lu—L0)与原始标距L0之比的百分率。(17)拉伸试验tensiontest确定下列一项或多项的测试: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断面收缩率。(18)截面减缩率percentagereductionofarea断裂后试样横截面积的最大缩减量与原始横截面积之比,以%表示。(11)~(18)术语定义参照标准GB/T34505-2017《铜及铜合金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19)弯曲试验bendtest将适合的试样以预定的半径弯曲一个预定的角度,用于表明延展性或弯曲性能的试验。试验方法见GB/T232《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YS/T1773《铜及铜合金带箔材弯曲试验方法》。(20)布氏硬度试验brinellhardnesstest在规定的载荷下,将规定直径的碳化钨球压入试样中,以测定相对较厚截面的金属硬度的试验。这种试验很少用于铜和铜基合金。试验方法见GBT231.1-2002《金属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21)洛氏硬度试验rockwellhardnesstest在预定的试验条件下,通过测定压头压入试样的深度来测量硬度的试验。试验方法见GBT230.1-2018《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22)维氏硬度试验vickershardnesstest在规定的载荷下,将规定角度的压头压入试样表面,通过测定试样表面压痕对角线长度来测量硬度的试验。试验方法见GBT4340.1《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23)扩口试验expansiontest通过将锥形顶芯插入试样的开口端来确定管的膨胀能力和揭示表面缺陷的试验。试验方法见GB/T242。(24)压扁试验flatteningtest退火管材压扁到规定尺寸时的试验,以表明其延展性和无机械缺陷。试验方法见GB/T246。(25)冲杯试验cuptest使用圆柱形冲头将金属冲出杯形的试验,测试板材或带材的延展性。试验方法见GB/T5125。(26)杯突试验cuppingtest使用端部为球形的冲头,将金属压入压模内,直至出现穿透裂缝的试验。评价板材或带材塑性变形性能的试验方法。试验方法见YS/T1450。(27)水压试验hydrostatictest在水压作用下,检验管材和管道的稳定性和抗泄漏性的试验。试验方法见GB/T241。(28)气压试验pneumatictest在水中通过对管材加内部施气压来证明管材或管道具有抗泄漏能力的试验。试验方法见GB/T241。标准中涉及专利的情况本标准不涉及专利。预期达到的社会效益等情况5.1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目前我国在用的GB/T11086-2013《铜及铜合金术语》国家标准是2013年发布实施,标准修改采用ISO197.1~4:1983、ISO197.5:1980标准制定。本标准修改采用的ISO标准均已实施40多年,其内容已不能适用于目前的铜加工领域,与现有的技术、产品、工艺等脱节。而且,按照原有标准结构,现行铜及铜合金标准中常用术语如:氢脆、纵剪、剪切、锯切等分析、检测等术语无处安放。波纹管、条材、热轧卷材随着我国铜加工行业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不断涌现,部分术语和定义已不适用,如冰铜、黑铜、阳极铜、箔材等,需要对术语标准进行修订、完善,以规范并统一对铜及铜合金相关名词术语的理解。5.2标准的先进性、创新性、标准实施后预期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我国在用的《铜及铜合金术语》国家标准是2013年发布实施,标准参考采用ISO197.1~4:1983、ISO197.5:1980标准制定。国外铜及铜合金术语标准主要为ISO标准和ASTN标准,其中ISO标准标龄40多年。ISO197-1:1983《铜及铜合金术语和定义第1部分:材料》ISO197-2:1983《铜及铜合金术语和定义第2部分:未加工产品(精炼型材)》ISO197-3:1983《铜及铜合金术语和定义第3部分:加工产品》ISO197-4:1983《铜及铜合金术语和定义第4部分:铸件》ISO197-5:1980《铜及铜合金术语和定义第5部分:加工和处理方法》ASTMB846-2019《铜及铜合金术语》美标ASTMB846-2019《铜及铜合金术语》包含了铜及铜合金材料、加工产品、铸造产品、试验方法、加工和处理方法方法等方面的相关术语,涵盖范围较广,但部分术语与我国标准存在差异。本标准是对铜及铜合金材料、生产、产品、检测、工艺等方面术语进行定义的基础性标准。标准的修定和实施,可以对于规范铜及铜合金术语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为铜加工领域提供基础性支撑。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情况本标准是在GB/T11086-2013《铜及铜合金术语》基础上,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197.1~.5《铜及铜合金术语和定义》,同时参考美国标准ASTMB846-2019《铜及铜合金术语》,结合我国结合铜及铜合金加工工艺特点、技术发展现状进行编制。本标准与ISO197-1:1983、ISO197-2:1983、ISO197-3:1983、ISO197-4:1983、ISO197-5:1980相比,主要差异如下:a)变动了ISO标准的标准结构,将一些术语的表述变动为适用于我国标准的表述;b)增加了基体金属元素、易切削合金、再生铜及铜合金的术语定义;c)修改了中间合金的定义;e)增加了阳极铜的术语定义,对冰铜、粗铜、黑铜的定义进行了修改;f)删除了精炼铜中的电解铜、无氧铜、脱氧铜、韧铜的术语定义;g)对铜及铜合金的分类进行了变动,去掉了未精炼铜、铜合金的术语定义,增加了纯铜、无氧铜、脱氧铜、韧铜、微合金化铜、弥散铜、高铜合金的术语定义;h)对黄铜(铜锌合金)、青铜、白铜(铜镍合金)的术语定义进行了变动,删除了特殊铜合金的术语定义;i)将铸件部分归入未加工产品中;j)增加了石膏模铸件、铸锭、连铸带的术语定义;k)增加了无缝管材、焊接管材、盘管、内螺纹管、翅片管、塑覆铜管、薄板、中厚板、条材和热轧卷材的术语定义;l)对管材、棒材、线材的定义进行了修改;m)将精炼方法归入生产方法中;n)生产方法中增加了铸造、连续铸造、半连续铸造、砂模铸造、金属模铸造(硬模铸造)、离心铸造、压模铸造、低压铸造、熔模铸造、石膏模铸造;o)生产方法中增加了拉拔、挤压、轧制、焊接、锻造、连续挤压、纵剪、剪切、锯切的术语定义;p)对热加工、冷加工的术语定义进行了修改;q)在热处理中删除了固溶处理和人工时效(完全热处理)的术语。增加了再结晶退火、软化退火、亚稳热处理、淬火硬化、回火、调质处理、有序强化、在线余热淬火、氢脆的术语及定义。r)对退火、沉淀热处理的术语定义进行了修改。s)增加理化检测相关术语定义。本标准章条编号与ISO197/1~/4:1983和ISO197/5:1980章条编号对照见表3。有对比可知,本标准比ISO197对铜及铜合金术语更全面、更适合我国铜及铜合金实际情况,标准规范并统一铜加工行业对铜及铜合金相关名词术语的定义和理解,对于规范铜及铜合金术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铜加工技术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撑;同时促进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国内标准的国际化进程,提升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表3本标准章条编号与ISO197章条编号及标题对照本标准国际标准IS0197.1~.5章条编号章条标题对应章条编号对应章条标题1范围ISO197/1-1983,1Scopeandfieldofapplication范围和适用领域2材料ISO197/1-1983Copperandcopperalloys-Termsanddefinitions-Part1:Materials2.1一般术语和定义ISO197/1-1983,2一般术语和定义2.1.1ISO197/1-1983,2.1alloy合金2.1.2基体金属元素basicmetallicelement-2.1.3合金元素alloyingelementISO197/1-1983,2.2alloyingelement合金元素2.1.4杂质impurityISO197/1-1983,2.3impurity杂质2.1.5加工(变形)合金wroughtalloyISO197/1-1983,2.4wroughtalloy加工(变形)合金2.1.6铸造合金castingalloyISO197/1-1983,2.5castingalloy铸造合金2.1.7中间合金masteralloyISO197/1-1983,2.6masteralloy中间合金2.1.8可热处理(强化)合金heat-treatablealloyISO197/1-1983,2.7heat-treatablealloy可热处理合金2.1.9不可热处理(强化)合金non-heat-treatablealloyISO197/1-1983,2.8non-heat-treatablealloy不可热处理合金2.1.10易切削合金free-cuttingalloy--2.1.11再生铜及铜合金--2.2未精炼铜ISO197/1-1983,4.1Unrefinedcopper未精炼铜2.2.1冰铜coppermatteISO197.1/1-1983,4.1.1coppermatte冰铜2.2.2黑铜blackcopperISO197/1-1983,4.1.2blackcopper黑铜2.2.3粗铜blistercopperISO197/1-1983,4.1.3blistercopper粗铜2.2.4沉淀铜cementcopperISO197/1-1983,4.1.4cementcopper沉淀铜2.2.5阳极铜anodecopper-2.3精炼铜ISO197/1-1983,3.2Refinedcopper精炼铜2.3.1精炼铜refinedcopperISO197/1-1983,3.2Refinedcopper精炼铜2.4铜及铜合金ISO197/1-1983,3Copperalloys铜合金2.4.1纯铜purecopper-2.4.2无氧铜oxygen-freecopperISO197/1-1983,无氧铜2.4.3韧铜toughpitchcopperISO197/1-1983,toughpitchcopper韧铜2.4.4脱氧铜deoxidizedcopperISO197/1-1983,脱氧铜2.4.5微合金化铜micro-alloyingofcopper-2.4.6弥散强化铜dispersionstrengthenedcopper-2.4.7高铜合金highcopperalloys-2.4.8黄铜(铜-锌合金)brasses(copper-zinca11oys)ISO197/1-1983,4.3.1铜锌合金(黄铜)2.4.9青铜bronzes-2.4.10白铜(铜-镍合金)cupronickel(copper-nickelalloys)ISO197/1-1983,4.3.4copper-nickelalloys铜镍合金
表3(续)本标准国际标准IS0197.1~.5章条编号章条标题对应章条编号对应章条标题3未加工产品ISO197/2-19833.1未加工产品unwroughtproductsISO197/2-1983,2.1unwroughtproducts未加工产品3.2阴极铜cathodecopperISO197/2-1983,2.2cathodecopper阴极铜3.3铸件castingISO197/4-1983,2.1Casting铸件3.4砂模铸件sandcastingISO197/4-1983,2.2sandcasting砂模铸件3.5金属模铸件permanentmouldcasting;chillcastingISO197/4-1983,2.3permanentmouldcasting;chillcasting金属模铸件3.6压模铸件pressurediecasting;diecastingISO197/4-1983,2.4pressurediecasting;diecasting3.7离心铸件centrifugalcastingISO197/4-1983,2.5centrifugalcasting离心铸件3.8石膏模铸plastermouldcasting-3.9连续铸件continuouscastingISO197/4-1983,2.6continuouscasting连续铸件3.10线锭wirebarISO197/2-1983,2.3wirebar线锭3.11扁锭cake(slab)ISO197/2-1983,2.4cake扁锭3.12圆锭bi1letISO197/2-1983,2.5bi1let圆锭3.13重熔铸锭ingotbar-3.14铸锭ingotISO197/2-1983,2.6ingot铸锭3.15连铸带continuouscastingstrip-4加工产品ISO197/3-19834.1加工产品wroughtproductsISO197/3-1983,2.1wrought加工材4.2棒材rod/barISO197/3-1983,2.2rod/bar棒材4.3线材wireISO197/3-1983,2.3wire线材4.4线坯drawingstockISO197/3-1983,2.4线坯(线棒)4.5管材tubeISO197/3-1983,2.5tube管材4.5.1~4.5.7无缝管材、焊接管材、盘管、内螺纹管、翅片管、塑覆铜管、波纹管-4.6型材profileISO197/3-1983,2.6profile型材4.6.1空心型材hollowprofileISO197/3-1983,2.6a)Hollowprofile空心型材4.6.2实心型材solidprofileISO197/3-1983,2.6b)Solidprofile实心型材4.7板材sheetandplateISO197/3-1983,2.7sheet板材4.7.1薄板sheet-4.7.2中厚板plate-4.8带材stripISO197/3-1983,2.8strip带材4.9箔材foilISO197/3-1983,2.9foil箔材4.10锻坯forgingstockISO197/3-1983,2.10forgingstock锻坯4.11锻件forgingISO197/3-1983,2.11forging锻件4.12冲压坯blankISO197/3-1983,2.12blank冲压坯4.13圆冲压坯circleISO197/3-1983,2.13circle圆冲压坯4.14冲挤坯slugISO197/3-1983,2.14slug冲挤坯4.15条材bar-4.16热轧卷材hot-rolledcoil-表3(续)本标准国际标准IS0197章条编号章条标题对应章条编号对应章条标题5生产方法-5.1精炼方法ISO197/1-1983,4.2.2Methodofrefining精炼方法5.1.1化学精炼chemicalrefiningISO197/1-1983,chemicalrefining5.1.2电解精electro1yticrefiningISO197/1-1983,5.1.3电解沉积electro-winningISO197/1-1983,electro-winning5.1.4火法精炼firerefiningISO197/1-1983,firerefining5.2铸造方法-5.2.1铸造casting-5.2.2连续铸造continouscasting-5.2.3半连续铸造semi-continuouscasting-5.2.4砂模铸造sandcasting-5.2.5金属模铸造(硬模铸造)permanentmouldcasting(chillcasting)-5.2.6离心铸造centrifugalcasting-5.2.7压模铸造pressurediecasting;diecasting-5.2.8低压铸造lowpressurecasting-5.2.9熔模铸造investmentcasting-5.2.10石膏型铸造plastermouldcasting-5.3加工方法ISO197/5-19805.3.1热加工hotworkingISO197/5-1980,2.1hotworking热加工5.3.2冷加工coldworkingISO197/5-1980,2.2coldworking冷加工5.3.3应变硬化strainhardeningISO197/5-1980,2.3strainhardening应变硬化5.3.4拉拔drawing-5.3.5挤压extrusion-5.3.6轧制rolling-5.3.7焊接welding-5.3.8锻造forging-5.3.9连续挤压continuousextrusion-5.3.10纵剪slitting-5.3.11剪切/锯切shearing/sawing-6热处理ISO197/5-19806.1-6.2状态temperISO197/5-1980,2.6temper状态6.3退火annealingISO197/5-1980,2.4annealing退火6.4不完全退火partialannealingISO197/5-1980,2.5partialannealing不完全退火6.5再结晶退火-6.6软化退火softannealing-6.7均匀化homogenizingISO197/5-1980,2.7homogenizing均匀化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邵阳市新邵县2025届四下数学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房产最高额担保合同
- 宽城满族自治县2025年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度企业单位借款合同范例
-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 餐饮服务外包合同范本多条款
- 科研仪器设备采购合同
- 物资供应合同
- 傣族民间舞的风格特点
- 三年级上册4、水生植物教案
- 电商行业10万字PRD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模拟试卷(一)(统编版含答案解析)
- 防溺水工作布置教师会议上校长讲话:全力防溺水守护学生生命“生命线”
-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市茅竹镇中心学校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中监测八年级下册《物理》试卷(含答案)
- GB/T 26354-2025旅游信息咨询服务
- 交互式影像中叙事与视觉表达的融合及其观众体验研究
- SL631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第1部分:土石方工程
- 情绪的管理课件
- 重难点05 涉及二次函数的图形变化类问题与二次函数有关的创新类问题(2种命题预测+77种题型汇-总+专题训练+3种解题方法)(解析版)
- 江苏省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精神分裂症个案护理汇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