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武威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模拟题带答案2023年一、常识判断(共10题)1.甘肃武威历史悠久,以下哪个历史事件与武威密切相关()A.张骞出使西域B.郑和下西洋C.文成公主入藏D.岳飞抗金答案:A。张骞出使西域时经过武威,促进了武威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郑和下西洋主要是在海上进行的外交和贸易活动,与武威无关;文成公主入藏主要路线是经过青海等地,和武威关联不大;岳飞抗金主要是在中原及南方地区,与武威没有直接联系。2.武威是“五凉古都”,以下不属于“五凉”政权的是()A.前凉B.北凉C.西凉D.南凉答案:D。“五凉”指的是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南凉虽然也属于十六国时期的凉政权,但它的统治中心不在武威。前凉、北凉、西凉都曾以武威为都城。3.下列关于武威的文化遗产,说法错误的是()A.雷台汉墓出土了著名的“马踏飞燕”B.天梯山石窟是中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C.文庙是全国三大孔庙之一D.海藏寺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寺庙答案:D。海藏寺是一座佛教寺院,但并非藏传佛教的重要寺庙,它属于汉传佛教寺院。雷台汉墓出土的“马踏飞燕”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珍品;天梯山石窟被誉为“中国石窟鼻祖”,是中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武威文庙是全国三大孔庙之一。4.武威市的主要气候类型是()A.温带大陆性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高原山地气候答案:A。武威地处内陆,远离海洋,降水较少,气候干燥,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等地区。5.以下关于武威的地理特征,正确的是()A.位于黄河以西B.地处青藏高原边缘C.是长江流域的一部分D.地势南高北低答案:A。武威位于黄河以西,属于河西走廊东段。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蒙新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并非单纯的青藏高原边缘;武威属于内陆河流水系,不在长江流域;武威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6.武威的特色农产品有很多,以下哪种农产品不属于武威()A.民勤蜜瓜B.古浪枸杞C.靖远羊羔肉D.凉州皇冠梨答案:C。靖远羊羔肉是甘肃白银靖远县的特色农产品,并非武威的。民勤蜜瓜、古浪枸杞、凉州皇冠梨都是武威的特色农产品。7.武威有众多的历史名人,下列哪位不是武威人()A.金日磾B.贾诩C.李白D.牛鉴答案:C。李白出生于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金日磾是西汉时期匈奴休屠王太子,武威人;贾诩是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武威姑臧人;牛鉴是清朝嘉庆十九年进士,武威人。8.下列关于武威旅游景点的描述,错误的是()A.沙漠公园是我国最早的沙漠公园B.天祝三峡国家森林公园风景秀丽C.白塔寺是藏传佛教凉州四寺之一D.红崖山水库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湖答案:D。红崖山水库是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并非亚洲最大的人工湖。沙漠公园是我国最早的沙漠公园;天祝三峡国家森林公园有丰富的自然景观;白塔寺是藏传佛教凉州四寺之一。9.武威的市花是()A.月季B.牡丹C.丁香D.菊花答案:A。武威的市花是月季。牡丹是洛阳等城市的市花;丁香是哈尔滨等城市的市花;菊花是开封等城市的市花。10.以下哪个节日是武威地区少数民族重要的节日()A.泼水节B.开斋节C.火把节D.那达慕大会答案:B。开斋节是回族等穆斯林民族的重要节日,武威有一定数量的回族等穆斯林少数民族。泼水节是傣族的节日;火把节是彝族等民族的节日;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节日。二、言语理解与表达(共15题)11.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潮流________。武威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正以崭新的姿态________在西部大地上。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浩浩荡荡屹立B.波澜壮阔矗立C.气势磅礴耸立D.汹涌澎湃挺立答案:A。“浩浩荡荡”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可用来形容时代潮流;“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这里说城市“屹立”在大地上,形象地体现了城市的稳固和坚定。“波澜壮阔”多形容水面辽阔,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宏大,一般不用于形容潮流;“矗立”重点在直,一般用于物,不用于人;“耸立”强调高而直地立着,多用于山峰等;“挺立”多指人或物直立不屈,不符合语境。所以选A。12.武威的文化底蕴深厚,它像一座________的宝库,等待着我们去________、去发掘。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琳琅满目探索B.丰富多彩探寻C.浩如烟海探究D.博大精深探寻答案:D。“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用来形容武威文化底蕴深厚的宝库很合适;“探寻”指勘探、找寻,有深入寻找的意思,“探寻宝库”搭配恰当。“琳琅满目”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一般不直接形容宝库;“丰富多彩”侧重于内容丰富多样,不如“博大精深”能体现文化的深度;“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不适合形容宝库。所以选D。13.近年来,武威市不断加强文化建设,一系列文化活动________,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精神生活。A.层出不穷B.接二连三C.络绎不绝D.连绵不断答案:A。“层出不穷”指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强调活动不断涌现,符合语境。“接二连三”形容一个接着一个,接连不断,但更侧重于强调连续性,没有“层出不穷”那种不断有新事物出现的意思;“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一般用于形容人或交通工具;“连绵不断”形容连续不止,从不中断,多形容山脉、雨雪等。所以选A。14.武威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________,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A.相得益彰B.相辅相成C.珠联璧合D.交相辉映答案:A。“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这里说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相互配合,让彼此的优势更突出,符合语境。“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但没有突出彼此优势更明显的意思;“珠联璧合”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结合在一起,一般用于形容优秀的人或事物的结合;“交相辉映”指各种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多用于形容光彩、景色等。所以选A。15.武威的美食文化独具特色,每一种美食都________着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和人文情怀。A.承载B.承受C.承担D.装载答案:A。“承载”指承受支撑物体,也可用于抽象事物,这里说美食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和人文情怀,使用恰当。“承受”主要指接受、经受,一般用于承受压力、痛苦等;“承担”指担负、担当,常与责任、任务等搭配;“装载”一般用于具体的物品装载到交通工具等上面。所以选A。16.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武威的知名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________这座城市。A.关注B.关心C.关怀D.关切答案:A。“关注”指关心重视,这里说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武威这座城市,符合语境。“关心”常指把人或事物常放在心上,重视和爱护;“关怀”指关心他人的幸福,多用于上对下;“关切”指亲切地关心,程度较重。所以选A。17.武威的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________地保护好它们。A.责无旁贷B.义不容辞C.当仁不让D.在所不辞答案:B。“义不容辞”指道义上不允许推辞,强调从道义角度应该去做,这里说保护文化遗产是我们道义上应该做的,符合语境。“责无旁贷”侧重于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在所不辞”表示决不推辞,多用于冒险、付出等。所以选B。1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文化活动,使武威的知名度又提高了不少。B.武威的自然风光非常美丽,是一个旅游的好地方。C.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D.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答案:B。A项,“通过……使”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可删去“通过”或“使”;C项,“防止不再发生”否定不当,应删去“不”;D项,“品质”不能“浮现”,可将“品质”改为“形象”。所以选B。1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武威有很多著名的景点,如雷台汉墓、天梯山石窟、文庙……等。B.“你觉得武威的美食怎么样?”妈妈问我。C.我喜欢吃武威的三套车,特别是行面、卤肉、冰糖圆枣茯茶。D.他说:“我最喜欢的城市就是武威”!答案:B。A项,“……”和“等”不能同时使用,可删去“……”或“等”;C项,“行面、卤肉、冰糖圆枣茯茶”是“三套车”的具体内容,应用引号;D项,感叹号应放在引号内。所以选B。2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武威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它见证了古代丝绸之路的繁华②承载着无数的故事和传说③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④在岁月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⑤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A.②①④③⑤B.①②⑤③④C.③①②④⑤D.④①③②⑤答案:A。②句“承载着无数的故事和传说”承接前文“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应为首句;①句“它见证了古代丝绸之路的繁华”中的“它”指代前文的“历史文化”,应接在②后;④句“在岁月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进一步阐述历史文化的特点,接在①后;③句“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对武威历史文化的高度评价,接在④后;⑤句“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是结果,应放在最后。所以选A。21.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武威,你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西部大地上。”A.比喻、拟人B.比喻、夸张C.排比、拟人D.排比、夸张答案:A。“你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将武威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西部大地上”把武威比作明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所以选A。2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篷勃瞻仰按步就班B.懊悔帐蓬一愁莫展C.辐射秘诀焕然一新D.葱笼矫健穿流不息答案:C。A项,“篷勃”应写作“蓬勃”,“按步就班”应写作“按部就班”;B项,“帐蓬”应写作“帐篷”,“一愁莫展”应写作“一筹莫展”;D项,“葱笼”应写作“葱茏”,“穿流不息”应写作“川流不息”。所以选C。2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粗犷(kuàng)教诲(huì)联袂(mèi)B.静谧(mì)炽热(zhì)追溯(sù)C.胆怯(qiè)星宿(xiù)模样(mú)D.提防(tí)倔强(jué)氛围(fēn)答案:C。A项,“粗犷”的“犷”应读“guǎng”;B项,“炽热”的“炽”应读“chì”;D项,“提防”的“提”应读“dī”。所以选C。24.下列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B.参差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C.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的事物好到了极点。D.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也可形容事情突然中断。答案:D。“戛然而止”只能形容声音突然终止,不能形容事情突然中断。A、B、C项解释均正确。所以选D。25.请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词语,使句子完整。武威的秋天,金黄的田野________着丰收的喜悦,火红的枫叶________着生命的热情,洁白的云朵________着天空的宁静。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洋溢燃烧渲染B.散发闪耀烘托C.弥漫释放点缀D.充满展现营造答案:A。“洋溢”指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搭配恰当;“燃烧”能形象地体现枫叶火红所展现出的生命热情;“渲染”有烘托、衬托的意思,“渲染着天空的宁静”符合语境。“散发”一般与气味等搭配;“闪耀”多形容光芒;“弥漫”通常用于烟雾、气味等;“释放”与“热情”搭配不如“燃烧”生动;“点缀”强调装饰;“展现”和“营造”在语境中不如“洋溢”“燃烧”“渲染”贴切。所以选A。三、判断推理(共15题)26.所有热爱历史文化的人都喜欢去武威旅游,小李喜欢去武威旅游,所以小李热爱历史文化。以下哪项推理方式与上述推理方式最为相似()A.所有的教师都有教师资格证,小张有教师资格证,所以小张是教师。B.所有的医生都需要学习医学知识,小王学习医学知识,所以小王是医生。C.所有的学生都要参加考试,小赵参加考试,所以小赵是学生。D.以上选项都正确。答案:D。题干的推理形式为:热爱历史文化→喜欢去武威旅游,小李喜欢去武威旅游,所以小李热爱历史文化,这是“肯后推肯前”的推理形式。A项推理形式为:教师→有教师资格证,小张有教师资格证,所以小张是教师;B项推理形式为:医生→学习医学知识,小王学习医学知识,所以小王是医生;C项推理形式为:学生→参加考试,小赵参加考试,所以小赵是学生,均是“肯后推肯前”的推理形式,与题干相似。所以选D。27.甲、乙、丙、丁四人讨论武威的旅游景点。甲说:“雷台汉墓和天梯山石窟至少去一个。”乙说:“如果不去雷台汉墓,那么就去天梯山石窟。”丙说:“我只去其中一个。”丁说:“我两个都去。”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的说法错误,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说法错误B.乙的说法错误C.丙的说法错误D.丁的说法错误答案:D。甲说的“雷台汉墓和天梯山石窟至少去一个”可以翻译为“雷台汉墓或天梯山石窟”;乙说的“如果不去雷台汉墓,那么就去天梯山石窟”翻译为“¬雷台汉墓→天梯山石窟”,根据鲁滨逊定律,等价于“雷台汉墓或天梯山石窟”,所以甲和乙的说法是一致的。丙说只去其中一个,丁说两个都去,丙和丁的说法相互矛盾,必有一真一假。因为四人中只有一人说法错误,所以错误的说法在丙和丁之中,那么甲和乙的说法是正确的,即“雷台汉墓或天梯山石窟”为真,这就意味着不可能两个都不去,所以丁的说法错误。所以选D。28.以下是关于武威美食的一些描述:(1)如果吃三套车,那么就不吃沙米面条。(2)吃沙米面条或者吃羊肉垫卷子。(3)如果不吃三套车,那么吃沙米面条。已知吃了羊肉垫卷子,由此可以推出()A.吃了沙米面条B.没吃沙米面条C.吃了三套车D.没吃三套车答案:D。由条件(2)“吃沙米面条或者吃羊肉垫卷子”和已知“吃了羊肉垫卷子”,根据“或关系”的特性,一真即真,无法确定是否吃了沙米面条。对条件(1)和(3)进行翻译:(1)吃三套车→¬吃沙米面条;(3)¬吃三套车→吃沙米面条。由(3)逆否可得“¬吃沙米面条→吃三套车”,结合(1)就构成了“二难推理”,无论吃不吃沙米面条,都能推出吃三套车或者不吃三套车,即必然吃三套车或者必然不吃三套车。再结合条件(2),如果吃沙米面条,根据(1)就不吃三套车;如果不吃沙米面条,根据(3)的逆否也不吃三套车,所以一定没吃三套车。所以选D。29.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本题不涉及图形,仅为题目形式示例)①武威的美食②武威的旅游景点③武威的历史文化④武威的民俗风情⑤武威的现代建筑⑥武威的自然风光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⑤,②④⑥C.①④⑥,②③⑤D.以上分类均不正确答案:D。题目所给内容并非图形,无法按照图形分类的方式进行分类,这些内容都属于武威不同方面的特色,不存在符合选项要求的分类方式。所以选D。30.有学者认为,武威旅游业的发展得益于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该学者的观点()A.近年来,武威加强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旅游服务质量。B.周边城市也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旅游业发展不如武威。C.武威的自然风光也很美丽,吸引了很多游客。D.随着交通的改善,武威的可达性大大提高。答案:B。学者的观点是武威旅游业的发展得益于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B项指出周边城市也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旅游业发展不如武威,说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并不是武威旅游业发展的唯一原因,甚至可能不是主要原因,直接削弱了学者的观点。A项说的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质量提升,C项说的是自然风光,D项说的是交通改善,这些都只是可能促进武威旅游业发展的其他因素,但并不能直接削弱历史文化资源对旅游业发展的作用。所以选B。31.某旅行社推出了两条武威旅游线路,A线路和B线路。选择A线路的游客比选择B线路的游客多。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解释上述现象()A.A线路的价格比B线路便宜。B.A线路包含的景点更受游客欢迎。C.B线路的行程安排比较紧凑。D.以上选项都有可能。答案:D。A项,价格便宜通常会吸引更多游客,所以A线路价格比B线路便宜可以解释为什么选择A线路的游客多;B项,A线路包含的景点更受游客欢迎,那么游客自然更倾向于选择A线路;C项,B线路行程安排紧凑可能会让一些游客觉得太累而不愿意选择,从而导致选择A线路的游客增多。所以以上选项都有可能解释这一现象。所以选D。32.以下关于武威的一些陈述:(1)武威是历史文化名城。(2)武威有很多著名的旅游景点。(3)武威的美食很有特色。从这三个陈述中可以推出的结论是()A.武威是一个值得旅游的城市。B.武威的经济发展很好。C.武威的教育水平很高。D.以上结论都无法推出。答案:A。陈述(1)表明武威是历史文化名城,陈述(2)说明武威有很多著名旅游景点,陈述(3)指出武威美食很有特色,综合这些信息可以推断出武威是一个值得旅游的城市。而题干中并没有关于武威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的相关内容,无法得出B、C选项的结论。所以选A。33.已知:(1)如果小李去武威旅游,那么小张也去。(2)如果小张去武威旅游,那么小赵也去。(3)小赵没去武威旅游。由此可以推出()A.小李去武威旅游了B.小李没去武威旅游C.小张去武威旅游了D.以上都不对答案:B。对条件进行翻译:(1)小李去→小张去;(2)小张去→小赵去。由(3)小赵没去,根据(2)的逆否命题“¬小赵去→¬小张去”,可以推出小张没去;再根据(1)的逆否命题“¬小张去→¬小李去”,可以推出小李没去。所以选B。34.某公司组织员工去武威旅游,有三种交通工具可供选择:飞机、火车、汽车。员工们的选择情况如下:(1)选择飞机的员工比选择火车的员工多。(2)选择火车的员工比选择汽车的员工多。(3)选择汽车的员工人数不是最少的。由此可以推出()A.选择飞机的员工最多B.选择火车的员工最多C.选择汽车的员工最多D.无法确定哪种交通工具选择的员工最多答案:A。由(1)可知飞机>火车,由(2)可知火车>汽车,再结合(3)汽车不是最少的,所以三种交通工具选择人数的顺序为飞机>火车>汽车,即选择飞机的员工最多。所以选A。35.以下是关于武威文化活动的一些判断:判断一:如果举办文化节,那么会吸引很多游客。判断二:如果吸引很多游客,那么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判断三:没有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由此可以推出()A.举办了文化节B.没举办文化节C.吸引了很多游客D.以上都不对答案:B。对判断进行翻译:判断一:举办文化节→吸引很多游客;判断二:吸引很多游客→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由判断三“没有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根据判断二的逆否命题“¬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吸引很多游客”,可以推出没有吸引很多游客;再根据判断一的逆否命题“¬吸引很多游客→¬举办文化节”,可以推出没举办文化节。所以选B。36.有甲、乙、丙、丁四位游客,他们来自不同的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已知:(1)甲不是来自北京。(2)乙不是来自上海。(3)丙来自广州。(4)丁不是来自深圳。如果甲来自上海,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乙来自北京,丁来自深圳B.乙来自深圳,丁来自北京C.乙来自北京,丁来自广州D.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B。已知丙来自广州,甲来自上海。因为乙不是来自上海,丙来自广州,所以乙只能来自北京或深圳,又因为丁不是来自深圳,所以乙来自深圳,那么丁就来自北京。所以选B。37.以下关于武威旅游市场的一些观点:观点一:旅游市场竞争激烈会促使旅游企业提高服务质量。观点二:提高服务质量会吸引更多游客。观点三:吸引更多游客会增加旅游收入。由此可以推出()A.旅游市场竞争激烈会增加旅游收入。B.提高服务质量是增加旅游收入的唯一途径。C.吸引更多游客是旅游市场竞争激烈的必然结果。D.以上观点都不正确。答案:A。根据观点一旅游市场竞争激烈会促使旅游企业提高服务质量,观点二提高服务质量会吸引更多游客,观点三吸引更多游客会增加旅游收入,通过递推可以得出旅游市场竞争激烈会增加旅游收入。B项,增加旅游收入可能还有其他途径,不是唯一途径;C项,旅游市场竞争激烈不一定必然能吸引更多游客,只是可能促使企业提高服务质量进而吸引游客。所以选A。38.某旅游团在武威旅游时,导游说:“要么去雷台汉墓,要么去天梯山石窟。”游客甲说:“我不同意。”那么游客甲的意思是()A.既去雷台汉墓又去天梯山石窟。B.既不去雷台汉墓也不去天梯山石窟。C.要么既去雷台汉墓又去天梯山石窟,要么既不去雷台汉墓也不去天梯山石窟。D.以上都不对。答案:C。导游说的“要么去雷台汉墓,要么去天梯山石窟”意思是只能去一个地方。游客甲不同意,那么甲的意思就是要么两个地方都去,要么两个地方都不去。所以选C。39.已知:(1)如果小王去武威旅游,那么小李也去。(2)如果小李去武威旅游,那么小赵和小张也去。(3)小赵没去武威旅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小王去武威旅游了B.小李去武威旅游了C.小张去武威旅游了D.小王没去武威旅游答案:D。对条件进行翻译:(1)小王去→小李去;(2)小李去→小赵去且小张去。由(3)小赵没去,根据“且关系”一假则假,可知“小赵去且小张去”为假,根据(2)的逆否命题“¬(小赵去且小张去)→¬小李去”,可以推出小李没去;再根据(1)的逆否命题“¬小李去→¬小王去”,可以推出小王没去。所以选D。40.以下关于武威旅游的陈述:陈述一:有些游客喜欢武威的历史文化景点。陈述二:有些游客喜欢武威的自然风光景点。由此可以推出()A.有些游客既喜欢历史文化景点又喜欢自然风光景点。B.所有游客都喜欢武威的景点。C.喜欢历史文化景点的游客一定不喜欢自然风光景点。D.以上结论都无法推出。答案:D。陈述一表明有些游客喜欢历史文化景点,陈述二表明有些游客喜欢自然风光景点,但这两个“有些”并不能必然推出有些游客既喜欢历史文化景点又喜欢自然风光景点,也不能得出所有游客都喜欢武威的景点,更不能得出喜欢历史文化景点的游客一定不喜欢自然风光景点。所以选D。四、资料分析(共10题)根据以下资料,回答4145题。2022年,武威市接待游客总人数为1500万人次,同比增长10%;旅游综合收入达到80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国内游客人数为1480万人次,同比增长11%;国内旅游收入为78亿元,同比增长13%。入境游客人数为20万人次,同比下降20%;入境旅游收入为2亿元,同比下降15%。从旅游客源地来看,省内游客占比40%,省外游客占比60%。在省外游客中,来自东部地区的游客占比30%,中部地区的游客占比25%,西部地区的游客占比45%。41.2021年武威市接待游客总人数约为()万人次。A.1364B.1400C.1450D.1500答案:A。已知2022年接待游客总人数为1500万人次,同比增长10%,设2021年接待游客总人数为x万人次,则可列方程:\(x(1+10\%)=1500\),解得\(x=1500\div1.1\approx1364\)万人次。所以选A。42.2022年国内旅游收入占旅游综合收入的比重约为()A.95%B.92%C.90%D.88%答案:A。2022年国内旅游收入为78亿元,旅游综合收入为80亿元,国内旅游收入占旅游综合收入的比重为\(78\div80\times100\%=97.5\%\approx95\%\)。所以选A。43.2022年入境游客人数比2021年减少了()万人次。A.4B.5C.6D.7答案:B。已知2022年入境游客人数为20万人次,同比下降20%,设2021年入境游客人数为y万人次,则可列方程:\(y(120\%)=20\),解得\(y=20\div0.8=25\)万人次,所以2022年比2021年减少了\(2520=5\)万人次。所以选B。44.2022年来自省外东部地区的游客人数约为()万人次。A.270B.280C.290D.300答案:A。2022年接待游客总人数为1500万人次,省外游客占比60%,则省外游客人数为\(1500\times60\%=900\)万人次,来自东部地区的游客占省外游客的30%,所以来自省外东部地区的游客人数为\(900\times30\%=270\)万人次。所以选A。4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2022年旅游综合收入的同比增长率低于国内旅游收入的同比增长率。B.2022年省内游客人数多于省外游客人数。C.2022年入境旅游收入的同比下降率低于入境游客人数的同比下降率。D.以上说法都正确。答案:A。A项,2022年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12%,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3%,旅游综合收入的同比增长率低于国内旅游收入的同比增长率,该项正确;B项,省内游客占比40%,省外游客占比60%,所以省外游客人数多于省内游客人数,该项错误;C项,入境旅游收入同比下降15%,入境游客人数同比下降20%,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财务经理录用合同
- 芜湖高新区度展厅装修合同项目竞争性谈判公告
- 仪器设备租赁合同示范文本
- 销售合同书转让协议
- 透析中低血压休克紧急处理
- 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与班级共成长 单元作业设计(无答案)
- 1家的意味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 Brand KPIs for ready-made-food DAucy in Brazil-外文版培训课件(2025.2)
- 实验活动 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 藏族民间舞蹈的动作组合
-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初级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题库含答案
- 化工企业安全演练计划
- 2025年03月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直属联系单位(60名)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北师大版中考生物必背考点复习提纲
- 小学创建“五好”学校关工委实施方案
- 2022可调节负荷并网运行与控制技术规范+第4部分-数据模型与存储
-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解读与培训
- 2025-2030中国内联pH传感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创伤现场急救课件
- T-BSRS 128-2024 核医学放射性废液快速处理技术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