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应用基础项目化教程 课件 1.1.2 探寻我国计算机的发展_第1页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项目化教程 课件 1.1.2 探寻我国计算机的发展_第2页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项目化教程 课件 1.1.2 探寻我国计算机的发展_第3页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项目化教程 课件 1.1.2 探寻我国计算机的发展_第4页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项目化教程 课件 1.1.2 探寻我国计算机的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任务2探寻我国计算机的发展学习单元一

走进计算机和信息模块一

寻觅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课堂引入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奠基人是谁??

华罗庚,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任务介绍/01.我国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ThebirthofChina'sfirstcomputer02.我国计算机的发展史DevelopmenthistoryofcomputerinChina03.我国计算机的主要成就MainachievementsofcomputerinChinaPART01我国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ThebirthofChina'sfirstcomputer

1956年,周总理亲自主持制定的《1956—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简称《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把计算机列为发展科学技术的重点之一,并在1957年筹建中国第一个计算技术研究所。我国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1958年8月1日,该计算机完成了四条指令的运行;

1958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小型电子管通用计算机103机(八一型),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我国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

起初该机的运算速度仅有每秒30次;103机体积庞大,占地达40平方米;十分精密,在它的机体内有近四千个半导体二极管和八百个电子管。PART02我国计算机的发展史DevelopmenthistoryofcomputerinChina我国计算机的发展史011958年8月1日我国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机器在738厂开始少量生产,命名为103型计算机(即DJS-1型)。021958年5月我国开始了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104机)研制。03夏培肃院士领导的科研小组首次自行设计并于1960年4月研制成功一台小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107机。041964年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大型通用数字电子管计算机119机研制成功。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研制(1958-1964年)我国计算机的发展史1965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109乙机;两年后又推出109丙机,在我国两弹试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用户誉为“功勋机”。哈军工(国防科大前身)于1965年2月成功推出了441B晶体管计算机并小批量生产了40多台。华北计算所先后研制成功108机、108乙机(DJS-6)、121机(DJS-21)和320机(DJS-8)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研制(1965-1972年)441B109乙我国计算机的发展史1973年,北京大学与北京有线电厂等单位合作研制成功运算速度每秒100万次的大型通用计算机,1974年清华大学等单位联合设计,研制成功DJS-130小型计算机,以后又推DJS-140小型机,形成了100系列产品。以华北计算所为主要基地,组织全国57个单位联合进行DJS-200系列计算机设计,同时也设计开发DJS-180系列超级小型机。70年代后期,电子部32所和国防科大分别研制成功655机和151机,速度都在百万次级。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研制DJS-130我国计算机的发展史我国不少单位也开始采用Z80,X86和6502芯片研制微机。以联想微机为代表的国产微机已占领一大半国内市场。PC兼容机长城100DJS-0520A和首套PC兼容汉字操作系统CCDOS诞生。1980年初1983年底90年代以来第四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研制PART03我国计算机的主要成就MainachievementsofcomputerinChina我国计算机的成就1958年01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制岀我国第一台小型电子管通用计算机;少批量生产时命名为103型计算机。1965年02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109乙型计算机)。两年之后推出109丙型计算机,该机在“两弹”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74年03清华大学等多个单位联合设计、研制出采用集成电路的DJS-130小型计算机,运算速度达到100万次/秒。1977年04清华大学、安徽无线电厂和电子部6所联合设计、研制出我国第一台,8位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DJS-050;1983年05国防科技大学研制出“银河-I”巨型机,峰值速度超过1亿次/秒,这是我国高速计算机研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992年06国防科技大学研制出“银河-II”并行巨型机,浮点运算峰值速度达4亿次/秒。1997年07国防科技大学“银河-III”并行巨型机研制成功,釆用可扩展分布共享存储并行处理体系结构,由130多个处理节点组成,浮点运算峰值速度达130亿次/秒。2004年08中科院计算研究所、曙光公司、上海超级计算中心联合设计、研制出“曙光4000A"高性能计算机,运算速度达到10万亿次/秒,使中国成为继美、日之后第三个跨越了10万亿次/机研发与应用的国家。2009年09国防科技大学研制出“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其峰值运算速度达到千万亿次/秒。在2010年11月发布的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中,“天河一号”排名世界第一。2016年10由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神威•太湖之光”成为世界上第一台突破10亿亿次/秒的超级计算机,创造了速度、持续性、功耗比三项指标世界第一的纪录。我国计算机的成就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