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17《壶口瀑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八下17《壶口瀑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八下17《壶口瀑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八下17《壶口瀑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八下17《壶口瀑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下17《壶口瀑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八下17《壶口瀑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壶口瀑布》是梁衡的游记散文,通过对黄河壶口瀑布不同季节、不同角度的描写,展现自然之壮美,并借景抒情,挖掘黄河精神的文化内涵。文章语言生动,修辞丰富,是培养语言赏析能力、文化理解的优质文本。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磅礴"震耳欲聋”“怒不可遏"等词语,赏析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学习作者通过多角度观察、动态与静态结合描写景物的方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分析文章“由景及理”的写作思路,探究作者对黄河精神的深层思考。通过对比不同季节壶口瀑布的特点,培养逻辑分析与归纳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壶口瀑布的雄浑之美,体会语言中蕴含的情感与哲思。尝试运用文中的描写手法,仿写一段自然景观。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精神象征"的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联系历史与现实,探讨自然景观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赏析语言特色,理解黄河精神的象征意义。

难点:由自然之景感悟生命哲理,联系文化背景深化理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任务:播放壶口瀑布视频片段,提问:

为什么叫“壶口”?看完你有什么感受?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①听写词语,重点字词注音

1.告诫——jiè

2.推搡——tuīsǎng

3.霎时——shà

4.驰骋——chíchěng

5.漩涡——xuánwō

6.寒噤——jìn

7.迂回——yū

8.出轧——chūzhá(注:此处“轧"取工业加工义,读zhá)(钢板)从轧钢机里出来

9.汩汩——gǔgǔ

10.潺潺——chánchán

11.打旋——dǎxuán这里指水回旋流动

12.湿漉漉——shīlùlù

13.震耳欲聋——zhèněryùlóng

14.前呼后拥——qiánhūhòuyōng

15.刹那——chànà

16.怒不可遏——nùbùkěè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这里形容水势不可阻挡的样子。

17.磅礴——pángbó形容气势盛大、宏伟壮阔。

多音字:

“轧”:“出轧"中特指金属加工(如轧钢),读zhá;若指碾压(如轧马路)则读yà。

“旋”:在“打旋"中表示回旋动作,读xuán;表“短暂时间”或“旋风"时读xuàn(如“旋风”)。

②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游记的三要素包括几方面?

A所至(游踪)

B所见(风貌)

C所感(感想)

③本文是一篇游记,作者写了壶口瀑布的哪些内容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速读课文,梳理内容.

两次游览经历:

①雨季壶口有什么特点?

描写黄河水势汹涌、奔腾咆哮的震撼景象。雨季壶口瀑布的特点是不太像瀑布,而像一锅沸水,水势浩大,涛声如雷,令人害怕。突出其“险"急”“壮"。

如关键词句:“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②枯水季壶口有什么特点?

枯水季节的壶口瀑布真的是瀑布,景观丰富多样,有雄浑壮阔,有陡峭奇绝,有多姿多彩。展现瀑布“刚柔并济"的特点,从水流转向对河底巨石的刻画,引申对黄河精神的思考。

如关键词句:“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寸寸地剁去。

③圈划关键词句,填写表格。

观察角度

雨季特点

枯水季特点

视觉

听觉

感受

3.提问引导:简要回答作者为何两次描写壶口瀑布?视角变化有何作用?

简要回答:

1.两次描写的原因

通过雨季的狂暴可怕与枯水季的磅礴厚重对比,展现黄河“刚柔并济”的特质,为后文升华“民族精神"作铺垫。

2.视角变化的作用:

多角度写景,远观突出整体壮阔,近察细描纹理质感,增强画面真实感;

从客观观察转向主观感悟,自然引出文化思考;分写不同季节,总括精神内涵,使主题升华更深刻。

三、细读赏析

活动1:品语言之美(小组合作)

任务:选择一句描写瀑布的精彩语句,从修辞、用词、情感等角度批注,小组分享。

示例:

①“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赏析:比喻+叠词,突出水流湍急、气势磅礴,表达震撼之情。

②“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动词连用、拟人)

③“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夸张、感官描写)

④“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哲理句,“刹那”与“伟大"的辩证思考)

活动2:悟哲理之深(追问探究)

①从“水”→“石"→“人”,作者是如何层层递进揭示黄河民族精神的?

②为什么作者说“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

③文中“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蕴含什么哲理?

点拨:联系中华民族在困境中奋起抗争的历史,理解“柔与刚"的辩证关系。

象征意义升华:

由“自然景观”到“民族精神":

壶口瀑布的坚韧、包容、力量象征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百折不回的精神。

关键词句:“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

四、思维拓展

辩论活动:

辩题:“壶口瀑布的壮美更在于自然力量,还是文化象征?"

要求:结合文本与课外资料(如李白《将进酒》、光未然《黄河颂》),分组讨论后陈述观点。

五、文化探究

1.资料补充:展示黄河在历史、文学中的象征意义(大禹治水、抗日烽火等)。

2.讨论:作为新时代少年,如何理解“黄河精神”在当下的意义?

六、作业设计

1.基础作业:仿写文中修辞句,描写一段自然景观(如暴雨、日出)。

2.实践作业:以“壶口瀑布导游词"形式,介绍其自然特点与文化价值。

3.拓展阅读:对比阅读《壶口瀑布》与刘白羽《长江三峡》,分析语言风格异同。

板书设计

壶口瀑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