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蚌埠G5教研联盟期中调研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历史试卷共四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之一、它虽然在历史长河中存在时间短暂,但对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它(
)A.延续了前代的辉煌 B.统一度量衡 C.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D.统一了货币2.中国民间自古有给小孩佩戴“长命锁”的风俗,这寄托了家族对子孙后代的期盼。下图是一枚银质的“长命锁”,它反映了A.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就 B.白银逐渐成为主要货币C.古代手工业技术世界领先 D.科举制对百姓生活的影响3.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曰:“何谓为明君暗君?”征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以此为标准,能说明唐太宗是明君的是(
)A.轻徭薄赋,以德化民 B.广纳贤才,知人善任C.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D.整顿吏治,注重文教4.明皇李隆基“以姚崇、宋璟为相,廓清武后则天以来之积弊,励精图治,至民夜不闭户,道不拾遗,遂达臻全盛”。这里明皇所创造的治世是指(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光武中兴5.唐三彩是盛唐气象的一个缩影,它延续了秦汉以来彩塑的写实风格,又创造性地运用了低温铅釉的绚丽、斑斓色彩和略带夸张的手法。这折射出唐朝注重(
)A.传承与创新 B.交流与传播C.改进与推广 D.开放与互鉴6.唐朝洛阳设有南市、北市和西市,尤以南市最盛,“其内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四壁有四百余店,货贿山积”。这说明,当时洛阳(
)A.商业贸易繁荣 B.城市布局对称 C.市民文化兴盛 D.政治制度完备7.唐朝时期,拔河在宫廷和民间都大受追捧,一些妇女也喜好,参与人数规模空前,竞争气氛极其浓烈。这体现出唐朝(
)A.开放的社会风气 B.开明的民族政策C.多彩的文学艺术 D.频繁的中外交流8.下面地图反映的历史时期是A.春秋战国 B.南北朝 C.五代十国 D.辽宋夏金9.阅读下面材料,杜甫诗中所描绘的“世乱”的影响是(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杜甫《无家别》(节选)A.使唐室内地空虚 B.引发了黄巢起义C.使唐朝由盛转衰 D.导致了唐朝灭亡10.小王同学学习宋朝的笔记中记有“开封大相国寺、勾栏、蹴鞠、端午节”等关键词,由此可知,小王同学学习的主题是(
)A.宋代经济的发展 B.宋元时期的文学C.繁华的都市生活 D.城市的自由自治11.宋代以武举来选拔武将。但据张希清先生研究,北宋武举共开科取士28榜,取士868人,还不及一榜文举取士之多。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 B.社会阶层的流动加强C.民族政权并立的格局 D.印刷术取得重大突破12.北宋王安石变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A.解决财政困难,加强军事力量 B.消除割据势力,强化中央集权C.打击官僚地主,抑制土地兼并 D.减轻农民负担,发展农业生产13.图为宣化辽代墓葬中发现的壁画《备茶图》,尽管辽地并不产茶,但壁画中描绘的茶具与烹茶程序,皆体现出唐宋茶法在辽地的影响。这一发现最能证明宋辽时期A.农业生产的发展 B.海外贸易的兴盛C.民族矛盾的缓和 D.民族文化的交融14.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诉衷情》中写道:“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反映了他的满腔悲愤。其中词中的“胡”指的是A.匈奴 B.女真 C.契丹 D.党项15.“……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岳飞、辛弃疾在各自的词中表达的共同情感是(
)A.豪迈的报国之情 B.浓郁的思乡之情C.飘逸的山水之情 D.凄婉的惜别之情16.观察下表,表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唐宋明清河南151621江苏781749A.科举制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C.河南地区经济发展停滞 D.江苏地区迁入人口最多17.北宋太宗曾派人分4批出使海外;南宋高宗在上谕中说,市舶收入有利于解决国家费用,应招引外商来华,发展贸易;南宋还优待招商有成效的官吏与商人。由此可知A.宋代重农抑商政策瓦解 B.南宋完成经济重心南移C.宋代政府助力海外贸易 D.宋代海上丝绸之路鼎盛18.在马行街的夜市上,车马拥挤,人不能驻足。具有百余万人口的城市,大概会有上万、上十万或更多的市民到这里逛夜市。这种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A.南朝的建康 B.唐朝的长安 C.宋朝的东京 D.元朝的大都19.西夏崇宗在位时,建“国学”,学生300人,以习儒学为主。后来又建有宫学、太学,州县则普遍设立小学。这些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缓和宋夏矛盾 B.学习先进文化 C.推进北人南迁 D.完成国家统一20.“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历史记载浓缩了蒙古帝国从兴起到完成大一统的过程。其中“平西夏”这一过程是与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A.耶律阿保机 B.宋太宗 C.成吉思汗 D.忽必烈二、辨析改错题(15分)21.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1)唐朝时,文成公主远嫁突厥,带去中原许多农作物和技术,促进了民族交往交融。(2)玄奘第6次东渡日本方才成功,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3)宋时由新罗传入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大大提高了水稻产量。(4)随着商业的发展,北宋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5)1279年,由鲜卑族建立的元朝完成了统一、再次实现全国范围的大一统。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2题14分,第23题15分,共29分)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趋势图——摘自傅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589—960年间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高峰的原因。材料二
隋唐时重新建立起大一统的国家并且使之更为完善,接下来100年间的和平与繁荣使唐时国力大大超过了汉朝,同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这一进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唐朝在制度和文化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并分析这种突破性进展对唐朝发展有何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国家兴盛所需要具备的因素。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宋朝建立初期,宋太祖将政权、财权和兵权全部收归中央,以分化事权的办法分割相权,任命文官代替武将出任地方长官,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结束了唐朝后期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有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政治的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积极影响。材料二时间史实1005年宋辽签订“盟约”。此后很长时间,宋辽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1044年宋夏达成和议。议和之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1127年金军对北宋发起强大攻势,攻破开封,北宋灭亡(2)据材料二指出“盟约”名称,并概括北宋与周边政权交往的形式。材料三
北宋商业繁荣,全国10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增加到46处,成都、建康、杭州都是著名的商业大都市。大城市的繁华打破了坊和市的界限,还出现了夜市,到五更之后早市又开张营业。“交子”代替铁钱在市场上流通,以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3)据材料三概括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四、活动与探究24.阅读地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1)图1所对应时代的时代特征:,图2所对应时代的时代特征:。玄奘到达了图1的哪一位置(填编号)(2)对比图1、图2,指出由唐到宋对外交通方面的变化,分析出现变化的原因。(3)综合以上探究,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对外交通发展的认识。
参考答案与解析1.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隋朝对中国历史最大的贡献是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也为隋唐时的繁荣奠定了基础,C项正确;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的混乱局面,并没有延续了前代的辉煌,排除A项;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D项。故选C项。2.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中国自古就有佩戴“长命锁”的风俗,一般为银质,寄托了家族对子孙后代的期盼。图中一枚刻着“状元第”的银质“长命锁”,表达了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可以在科举考试中高中状元,可见当时科举制对百姓社会的影响,故选D;ABC在材料中不能体现,并且不能体现图中的含义,排除。3.C【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唐太宗向魏征提出如何做明君,魏征认为明君要虚心纳谏,从善如流。C项正确;轻徭薄赋、以德化民的意思是重视民生,以德治民。而材料是君主要虚心纳谏、从善如流的意思,排除A项;广纳贤才、知人善任的意思是选取人才,而材料是君主要虚心纳谏、从善如流的意思,排除B项;整顿吏治、注重文教的意思是对官僚队伍的管理,重视教化,而材料是君主要虚心纳谏、从善如流的意思,排除D项。故选C项。4.C【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明皇李隆基,以姚崇、宋璟为相”,可知与唐玄宗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是武则天的孙子。他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C项正确;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出现的文景之冶,排除A项;贞观之治是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出现的治世,排除B项;光武之治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开创的局面,排除D项。故选C项。5.A【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它延续了秦汉以来彩塑的写实风格”可得出唐朝注重传承;根据题干材料“创造性地运用了低温铅釉的绚丽、斑斓色彩和略带夸张的手法”可得出唐朝注重创新。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唐朝的交流与传播,排除B项;材料既体现了传承也体现了创新,没有体现推广,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开放与互鉴,排除D项。故选A项。6.A【详解】据题干“其内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四壁有四百余店,货贿山积”可知,洛阳商铺众多,货物堆积。说明洛阳商业贸易繁荣,A项正确;题干“南市、北市和西市”不能说明城市布局对称,排除B项;题干重在强调商业的繁荣,与市民文化、政治制度无关,排除CD项。故选A项。7.A【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唐朝时期,拔河在宫廷和民间都大受追捧,一些妇女也喜好,参与人数规模空前,竞争气氛极其浓烈。”可知,唐朝社会风气开放,妇女可以参与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尚武风气盛行。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说明唐朝时形成了开放积极向上兼容并包的社会风气,A项正确;题干主要强调唐朝社会风气发放,未涉及开明的民族政策,排除B项;题干主要强调唐朝社会风气发放,未体现多彩的文学艺术,排除C项;题干主要强调唐朝社会风气发放,未阐释频繁的中外交流,排除D项。故选A项。8.C【详解】依据题干的图片“后周、后蜀,南唐”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灭亡后,定都于中原地区的有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杨吴、桀燕等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南吴(杨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马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由此可知,图片描述的是五代十国时期,C符合题意;春秋战国时期没有后唐,A不符合题意;南朝承自东晋,由汉族建立,有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四朝,均以建康为都;北朝承自十六国,由鲜卑族建立,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北齐取代东魏,北周取代西魏,北周灭北齐,南北朝时期没有图片上的国家,B不符合题意;辽宋夏金时期政权并立,没有题干上的后唐,后蜀等国,D不符合题意;故选C。9.C【详解】根据题干“杜甫《无家别》”可知与安史之乱有关。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C项正确;使唐室内地空虚,是安史之乱之前,排除项A;黄巢起义远在安史之乱之后,排除B项;朱温建立后梁,导致了唐朝灭亡,排除D项。故选C项。10.C【详解】根据材料“开封大相国寺、勾栏、蹴鞠、端午节”可知该同学最有可能是想要了解宋代繁华的都市生活。宋朝时期,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北宋都城开封有许多娱乐的场所--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瓦子又称“瓦肆”、“瓦舍”,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许多穷苦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有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踢球的,等等,令人眼花缭乱,C项正确;古代经济的发展情况最少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而题文信息中没有涉及,排除A项;宋元时期的文学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城市的自由自治应该指的是城市的管理,而题文中陈述的是市民的生活情况,排除D项。故选C项。11.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宋代武举开科28榜取士的人数不及一帮文举取士的人数,主要是因为宋代实行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A项正确;科举制促使社会阶层流动加强,但材料强调重文轻武政策,排除B项;北宋时,与辽、西夏并立,但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但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2.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王安石变法涉及经济、军事和教育领域。他们希望通过变法,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所以北宋王安石变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解决财政困难,加强军事力量,A项正确;王安石变法主要目的并不是强化中央集权,排除B项;王安石变法并没有抑制土地兼并,排除C项;减轻农民负担,发展农业生产是王安石变法目的之一,但不是核心目的,排除D项。故选A项。13.D【详解】根据题干“壁画中描绘的茶具与烹茶程序,皆体现出唐宋茶法在辽地的影响。”可知,材料体现的是少数民族地区出现汉族人饮茶的方法,反映了汉族与契丹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故D项正确;题干材料最能证明宋辽时期民族间文化的交融,未涉及农业生产、海外贸易和民族矛盾缓和的相关信息,因此,ABC项与材料题干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14.B【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陆游是南宋著名诗人,一生都非常关心民族的安危和国家的存亡,作《诉衷情》这首词时,已年近七十,身处故地,未忘国忧,烈士暮年,雄心不已,这种高亢的政治热情、永不衰竭的爱国精神形成了词作风骨凛然的崇高美,而当时对南宋构成威胁的只有女真族所建立的金政权,最后形成南宋与金对峙的局面,B项正确;匈奴没有和南宋对峙,排除A项;契丹建立的是辽,排除C项;党项建立的是西夏,排除D项。故选B项。15.A【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岳飞、辛弃疾的词中,都表达了豪迈的报国之情,A项正确;浓郁的思乡之情、飘逸的山水之情、凄婉的惜别之情,都与岳飞、辛弃疾在各自的词中表达的共同情感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16.B【详解】根据题干“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可知,该表涉及的数值是状元人数的变化,分析图表可知,从唐到清,河南的状元人数逐渐减少,江苏则逐渐增多,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从唐朝中期开始,至南宋最后完成,此后经济重心始终在南方,这说明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选项B符合题意;A项表格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表格中没有涉及迁入人口最多的地区,D排除。故选择B。17.C【详解】根据材料“北宋太宗曾派人分4批出使海外;南宋高宗在上谕中说,市舶收入有利于解决国家费用,应招引外商来华,发展贸易;南宋还优待招商有成效的官吏与商人”可以看出宋朝时期海外贸易的活跃是由政府政策的推动,是国家力量的支持,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封建社会一直实行重农抑商,排除;B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C项。18.C【详解】根据材料“在马行街的夜市上,车马拥挤,人不能驻足”可得出这反映的是市的交易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根据所学可得出这最早出现在宋代,因此最有可能是在其都城东京,C项正确;南朝的建康尚未出现夜市,排除A项;唐朝的长安推行严格的市坊制都,经商有严格的时间、空间限制,排除B项;元朝在时间上晚于宋朝,所以并不是最早出现夜市的,排除D项。故选C项。19.B【详解】据材料可知,西夏崇宗在位时,建“国学”,学生300人,以习儒学为主。后来又建有宫学、太学,州县则普遍设立小学。结合所学可知,西夏崇宗在位时这些做法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先进文化,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西夏崇宗在位时,建“国学”,学生300人,以习儒学为主。后来又建有宫学、太学,州县则普遍设立小学,并未体现与宋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强调西夏崇宗在位时主动学习汉文化,与北人南迁无关,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西夏崇宗在位时主动学习汉文化,是对先进文化的认可,而且其并未完成国家统一,排除D项。故选B项。20.C【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平西夏……”可知,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随后多次进攻西夏并最终将其灭亡,故C符合题意;耶律阿保机建立辽,故A不符合题意;宋太宗试图夺回幽云十六州,但失败,故B不符合题意;忽必烈建立元,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1.(1)错误;“突厥”改为“吐蕃”(2)错误;“玄奘”改为“鉴真”(3)错误;“新罗”改为“越南”(4)正确(5)错误;“鲜卑族”改为“蒙古族”【详解】(1)根据所学可知,唐朝时,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带去中原许多农作物和技术,促进了民族交往交融。故原题错误,将“突厥”改为“吐蕃”。(2)根据所学可知,鉴真第6次东渡日本方才成功,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故原题错误,将“玄奘”改为“鉴真”。(3)根据所学可知,宋时由越南传入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大大提高了水稻产量。故原题错误,将“新罗”改为“越南”。(4)根据所学可知,随着商业的发展,北宋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故原题正确。(5)根据所学可知,1279年,由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完成了统一、再次实现全国范围的大一统。故原题错误,将“鲜卑族”改为“蒙古族”。22.(1)隋唐时期,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等。(2)制度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科举制、三省六部制;文化上,唐诗繁荣等。推动了唐朝的全面发展,使唐朝出现兴盛局面。(3)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文化发展;制度创新等。(答出两点即可)【详解】(1)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公元589年,隋朝完成了全国统一,之后进入唐代,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一系列盛世局面,这一时期国家统一,政治稳定;而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皇帝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所以589—960年间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高峰的原因是隋唐时期,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等。(2)进展: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唐太宗时期,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唐太宗、武则天还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科举制,唐太宗增加科目,武则天设立殿试制度。文化:结合所学知识,唐代文化繁荣。影响:根据材料“而这一进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可以得出影响是推动了唐朝的全面发展,使唐朝出现兴盛局面。(3)因素:根据就是生产力。隋唐时期国家统一、政治稳定,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体现出因素有国家统一、政治稳定;唐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出现一系列盛世局面,体现出经济文化发展;唐代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体现出制度创新等。23.(1)特点:中央集权;皇权加强,相权削弱;重文轻武。(答出两点即可)积极影响:结束了唐朝后期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有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巩固统治。(2)名称:“澶渊之盟”。形式:和平交往;战争碰撞。(3)表现:大城市数量增加;出现了商业大都市;打破了坊和市的界限;经商打破时间限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答出4点)【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朝建立初期,宋太祖将政权、财权和兵权全部收归中央”可知,中央集权;根据材料一“以分化事权的办法分割相权”可知,皇权加强,相权削弱;结合北宋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积极影响:根据材料一“结束了唐朝后期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可知,结束了唐朝后期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根据材料一“有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可知,有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结合所学有利于巩固统治。(2)名称:根据材料二“宋辽签订‘盟约’。此后很长时间,宋辽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可知,“澶渊之盟”。形式:根据材料二“宋辽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宋夏达成和议。议和之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可知,和平交往;根据材料二“金军对北宋发起强大攻势,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可知,战争碰撞。(3)表现:根据材料三“北宋商业繁荣,全国10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增加到46处”可知,大城市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审计结果与企业决策的关系试题及答案
- 项目成功关键因素分析试题及答案
-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大型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试题及答案
- 项目成果汇报的技巧与方法考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夹胶手套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9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19.3坐标与图形的位置教学设计(新版)冀教版
- 资本市场动态发展的试题及答案
- 器乐教学课题申报书
- 学风建设 课题申报书
- 北京市朝阳区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 数学 含答案
- 运输公司安全管理制度
- 2025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下学期4月三模政治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届江苏省扬州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河北省唐山市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2025年一级注册计量师考试题库大全及答案
- 放疗皮肤反应分级护理
- 2025年03月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5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卫生院全国预防接种日宣传活动总结(8篇)
- 小学消防知识教育
- 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投标方案(专家团队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