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峨眉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考试地理试卷_第1页
四川省乐山市峨眉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考试地理试卷_第2页
四川省乐山市峨眉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考试地理试卷_第3页
四川省乐山市峨眉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考试地理试卷_第4页
四川省乐山市峨眉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考试地理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峨眉二中级高二下3月考考试地理科试题一、单选题()德国慕尼黑大学某教授把中国首先分成东部和西部,再分成南部和北部,形成四大综合区,并命名为1.我国四大综合区()A.区域间有明确区际边界B.区域划分依据主要是自然景观差异C.区域内部只存在整体性D.区域间优势互补体现区域的动态性2.我国四大综合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的是()A.金色中国区应扩大绿洲农业的规模B.黄色中国区农作物以水稻为主C.银色中国区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D.绿色中国区适宜发展立体农业【答案】1.B2.D【解析】【1题详解】结合图中信息可知,我国四大综合区并没有明确的区域边界,A错误;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慕尼黑大学某教授把中国分为四大综合区,分别命名为金色中国,银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其划分的主要依据在于不同区域内部自然景观差异,西北地区主要是以戈壁荒漠为主,因此被称为金色中国,北方地区主要是以黄土和黑土为主,因此被称为黄色中国,青藏高原地区海拔较高,冰川广布,被称为银色中国,而南BC错误;区域之间的优势互补体现区域的开放性和联系性,D错误。故选B。【2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西北地区(金色中国)容易出现荒漠化问题,不适宜扩大绿洲农业的规模,A错误;黄色B第1页/共12页CD正确。故选D。【点睛】具有一定面积的地区被称为区域,区域内部具有整体性和相似性、区域之间具有差异性和开放性。青田县地处浙江中南部,全境以低山丘陵为主。当地农民在层叠的梯田里种稻养鱼已有上千年历史,水稻为田鱼提供庇荫和有机食物,田鱼为耕田除草、松土增肥、吞噬害虫。2005年该县“稻鱼共生”传统农业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首批“世界农业文化遗产”。近年来,当地依托“稻鱼共生系统”推出了研学营地、展馆之村、精品民宿等品牌创建,推动区域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完成下面小题。3.历史时期,为保证该农业系统稳定产出,最重要的措施是()A.加强水利建设B.精选稻鱼品种C.保障农田肥力D.扩大水田规模4.近年来,该地农业发展效益显著提升,是因为()A.产品迎合现代消费需求B.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C.区位优势带来丰富客源D.产业增加带来规模效益【答案】3.A4.A【解析】【3题详解】历史时期,该地农业种稻养鱼,对水资源需求大。青田县以低山丘陵为主,农田位于山坡上,水分易流失,加之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旱涝灾害多,自然条件不能稳定满足水稻、田鱼对水源的需求,产出波动大。因此要加强农田保水、蓄水引水灌溉等水利建设,减少水旱灾害对该地农业的影响,实现稳定产出,A正确。精选稻鱼品种、保障农田肥力以及扩大水田规模等均不能有效应对旱涝灾害,不是保证该农业系统稳定产出最重要的措施,BCD错。故选A。【4题详解】该地农业模式产出稻谷和田鱼原生态、品质高,迎合现今消费市场对生态农产品的需求,价格较高;同时,推出的研学营地、展馆和民宿等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民俗文化体验、学习教育等精神文化需求,客源丰富,经济效益好,A正确。生产条件改善、客源丰富以及规模效益等对农业效益提升有一定作用,均不是最主要、最核心的原因,排除BCD。故选A。科技、饮食偏好等,有时候也需要考虑自然灾害的影响。都江堰位于岷江由山谷河道进入成都平原的地方,为无坝引水工程。岷江江心所筑分水堰称为鱼嘴,将江水一分为二:西边称为外江,宽而浅;东边为窄而深的内江,流入宝瓶口。在洪水期,内、外江水量分配比例合理,并且当内江水量超过宝瓶口进水能力时,水和沙会自动从飞沙堰排出,大大提高了防洪抗第2页/共12页旱效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李冰父子采用火烧岩石的方法使岩石爆裂,凿穿玉垒山,开通宝瓶口,引水入成都平原。以上处理岩石的方法所蕴含的原理类似于()A.高纬度峡湾地貌形成过程B.花岗岩石蛋地貌形成过程C.河流中鹅卵石的形成过程D.西北新月形沙丘形成过程6.都江堰工程千年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有效地处理了泥沙问题。进入成都平原的泥沙量较小的原因是()A.飞沙堰将泥沙阻挡在内江一侧B.内江位于凹岸,表层水流入,含沙量小C.内江流速快,泥沙搬运能力强D.在宝瓶口处流速减慢,泥沙在内江沉积【答案】5B6.B【解析】【5题详解】火烧岩石,用冷水浇,热胀冷缩让岩石崩解破裂,这一过程体现的原理,类似于物理风化作用,高纬度峡AB磨蚀作用,C错误;新月形沙丘的形成是风力沉积作用,D错误,本题选B。【6题详解】读图可知,外江位于凸岸,内江位于凹岸,根据弯道环流原理,表层水流向凹岸,底层水流向凸岸,泥沙ABCDB。【点睛】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都江堰市西侧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该大型水利工程现存依旧在灌溉田畴,是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其以年代久、无坝引水为特征,是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这项工程主要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水流量(宝瓶口与飞沙堰)等问题,消除了水患。第3页/共12页瑞士是一个地处阿尔卑斯山区的内陆国,钟表制造、精密仪器、精密机床、金融业、旅游业和会展等产业发达,其工业制成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瑞士选择发展钟表制造、精密仪器、精密机床等产业的原因是()A.协调性强B.节约资源C.能源密集D.产业链长8.瑞士工业制成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主要原因是()A.技术先进B.附加值高C.生产量大D.品牌效应【答案】7.B8.A【解析】【7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钟表制造、精密仪器、精密机床等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所需的资源少,瑞士国土BCAD选B。【8题详解】瑞士工业制成品多是技术密集型工业产品,瑞士生产工艺和技术先进,产品质量高,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AB人口较少,难以组织大规模生产,生产量不大,C错误;仅是品牌效应,没有高质量的性能做保障,不可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D错误。故选A。【点睛】机械、化工医药、纺织、食品和钟表五大工业是瑞士的基础工业,在这些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小而精”和服务,有利于保持和提高瑞士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瑞士工业产品虽小,但却极精、“精”首先表现在产品的“精”“大而全”或“小而全”的战略,保证了技术和产品的优势地位。第三,“精”也表现在追求产品的高附加值上。第4页/共12页读“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9.甲、乙两地区森林主要生态功能差异是()A.甲绿化美化、保持水土,乙吸烟除尘、保护生态B.甲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乙防风固沙、保护农田C.甲保护草原、杜绝沙尘,乙减少地震、防治滑坡D.甲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10.丙、丁两处都存在土壤侵蚀,丙地危害较为严重,其理由并不包括()A.地形起伏大,土层薄B.河流下游城市密集,经济发达C.土地生产能力高D.处于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答案】9.D10.D【解析】【9题详解】图中甲地区的森林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位于农耕区和畜牧区之间,主要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乙地区森林主要分布在西南横断山区,位于河流的上游地区,主要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森林没有减少地震发生的功能,城市植树造林可以起到绿化美化的作用,D正确,ABC错误。故选D。【10题详解】丙地地处东南丘陵地区,与丁地华北平原相比,地形起伏大,土层薄,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东南丘陵河流下游城市密集,经济发达,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南方地区水热充足,以水稻种植为主,土地生产能力高,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丙地不属于各种地理要素的过渡地带,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水土流失所带来的影响远比北方严重的原因:从经济角度看: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水热条件更好,单位土地的生物生长量和产值更高,每寸土地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更大。从生态角度看: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多为石质山地,土层薄,一旦表土蚀去,容易形成石漠化,而且恢复起来更难。从社会角度看: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人口稠密,并且在江河下游地区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水土流失对社会影响更大,造成的损失也更大。第5页/共12页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下图为武汉都市圈空间结构演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促进武汉都市圈空间结构演化的主要因素是()A.城市规模B.农业基础C.产业结构D.交通运输12.武汉都市圈范围的大小主要取决于()A.区域经济水平B.周围城市数量C.武汉地理位置D.武汉辐射能力【答案】D12.D【解析】【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从1950年到1980年主要沿河流分布,2022年的协调发展区也是主要沿河流和交通运输线分布,交通便利,且“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对交通运输的要求高,D正确;城市规模不同,其在都市圈内的作用不同,但与空间结构演化关系不大,A错误;都市圈的空间结构演化与农业基础和城市产业结构无关,BC错误;故选D。【12题详解】市的辐射能力越强,都市圈范围越大,D正确;区域经济水平、周围城市数量和武汉地理位置对都市圈范围有一定影响,但是不起决定性作用,ABC错误。故选D。【点睛】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都市圈作为城市化的高阶形态,已经成为承载发展要素、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空间载体,并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都市圈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形成的圈层经济区,随着城市空间不断扩展和经济功能外溢输出,通过各种人流、物流、经济流、信息流等方式,实现中心城市与区域的一体化。第6页/共12页四川省绵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我国唯一的科技城,是我国重要的国防科研和电子工业生产基地,自然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但其工业产业结构多样化指数低,工业产业结构单一。下图为2008~2020年绵阳市产业结构统计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3.绵阳市工业产业结构单一的主要原因是()A.矿产资源枯竭B.缺少科技人才C.重点发展电子产业D.区域环境污染严重14.提高绵阳市工业产业结构多样化指数,可以()A.禁止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B.降低农业生产投入C.以优势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D.改善城市规模结构【答案】13.C14.C【解析】【13题详解】材料可知,绵阳市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我国唯一的科技城,是我国重要的国防科研和电子工业生产基地。是国民计划经济的城市产物,历史原因重点发展电子产业,故C正确,和矿产资源、科技人才和环境污染无关,故ABD错,本题选C。【14题详解】绵阳市自然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但其工业产业结构多样化指数低,工业产业结构单一,应以优势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带动新兴产业,C正确。禁止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无益于产业结AB改善环境质量,与产业结构关系不大,D错误,本题选C。【点睛】城市转型路径:延长产业链,提升原有资源的利用价值,开发新的资源,培育新的主导产业。依托原有产业基础发展下游产业,建立起关联与配套的产业群,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完善配套服务,促使集聚效益的产生。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发展新兴产业,建立替代产业群。珠江三角洲地区某侨乡村,现存大量古建筑和水上碉楼。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随着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快速推进,该村人口持续外流,村落逐渐空心化。近10年来,该村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回流人口第7页/共12页明显增多,成为乡村振兴的成功范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导致该村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人口持续外流的主要原因是()A.前往海外寻亲访友B.被城市就业机会吸引C.人口已超合理容量D.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16.近10年来,该村发展迅速的特色产业最可能是()A.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B.公共卫生和文化教育C.旅游服务和文化创意D.先进制造和科技研发【答案】15.B16.C【解析】【15题详解】20世纪80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业化快速推进,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增加,对珠三角周边乡镇的人口产生持续性的拉力,使附近村落的人口大量涌入珠三角城市群,目的是获得更多就业机会及收入报酬,B正确;前往海外寻亲访友是短暂性的人口流动,并非持续性外流,A错误;人口超过合理容量主要表现为环境恶化,资源不足,材料中并未体现,C错误;该地由于劳动力外流导致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人口老龄化加剧是人口外流产生的结果而不是原因,D错误。故选B。【16题详解】随着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产业也在进行不断地转型升级,由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型产业转型。由材料可知,该侨乡村现存大量古建筑和水上碉楼,可推测近10年来该地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政治因素包括政策、战争、国家政治变革和政治中心改变等。其中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二、综合题(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为该区自沟壑底部到丘陵顶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图。长期的坡面耕作打破了生态平衡。1999年以来,该区域实施了大规模退耕第8页/共12页还林还草工程,大范围坡耕地转为林草地,在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的同时,坡面林地土壤也出现了明显干燥化趋势,给林木正常生长带来潜在威胁。(1)据图2分析该区自然植被空间分异的原因。(2)说明该区坡面林地土壤干燥化过程。【答案】(1)该地位于黄土高原地区,沟壑纵横,地势起伏大,水热变化大;谷地蒸发量小,土壤含水率高,土壤肥沃,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坡面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蒸发量大,植被以疏林草原为主;坡顶海拔高,水热条件差,植被以低矮的灌木丛和草本植被为主。(2)退耕还林还草导致该地植被覆盖率增加,森林大量吸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资源短缺;坡面含水量下降,林地稀疏,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增多,使蒸发加剧,土壤变干,森林退化,含蓄水源能力降低,加剧土壤的干燥化。【解析】【分析】本题以黄土高原中的某一小区域为背景,考查了影响植被和土壤的因素,对地理现象的分析能有一定要求。【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影响植被分布的因素应从气候、土壤等方面分析。读图该区域谷底为落叶阔叶林,坡地为疏林草原,顶部为灌木和草本,落叶林到疏林草原主要是水分的差异,谷底海拔低,蒸发量小,水热相对丰富,故适合落叶林的生长;坡地土壤含水量低,蒸发量大,森林减少,草地增加;丘陵顶部,水热不足,分布有耐寒和耐旱的灌木丛以及草本。【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该地土壤干燥化从退耕还林还草之后才出现的,所以首先应从坡耕地变为林草地入手,一方面植被吸收消耗大量水分,导致土壤含水量下降;另一方面山坡陡,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较低,蒸发量大,不利于森林的生长,森林退化;森林的郁闭度较低,加剧蒸发,所以使林地干燥化。【点睛】第9页/共12页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图1中甲地为雨养农业(无人工灌溉,仅靠自然降水作为水分来源的农业生产)区。图2为图1中甲地某年土壤盐分变化图,土壤电导率值越大盐分越高。材料二:长江三峡水库的建成蓄水,河口土壤的水盐变化深受气象、水文等因素制约,土壤盐分过高,会对低耐盐作物造成危害。(1)分析甲地该年6月土壤盐分偏高的原因。(2)试从水循环角度说出降低甲地土壤盐分的措施。【答案】(1)①甲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不稳定,该年6月,副高势力较强,降水偏少,蒸发较强,盐碱化加剧;②上游水库建成蓄水后,使得6月甲地(入海口处)径流量减少,海水倒灌(入侵)带来大量盐分。(2【解析】【分析】本题以长江三峡水库建成蓄水后的环境变化为材料,设置2道小题,涉及地理环境整体性、水循环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地位于长江入海口处,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风不稳定,该年6月份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较少,蒸发旺盛,盐碱化加剧;三峡水库建成蓄水之后,下游径流量减小,河流入海口处海水入侵,带来大量盐分,盐碱化加剧。【小问2详解】降低甲地土壤盐分的措施:引水灌溉,将土壤表层的盐分淋洗下去;开挖沟渠排水,促进土壤盐分的排出;雨季人工降雨,增强土壤淋溶作用;覆盖地膜、植被覆盖、建防晒网、建大棚等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第10页/共12页等。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昆山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邻上海。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昆山市承接上海溢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奠定了乡镇工业的基础。上海的“星期天工程师"奔波两地,对昆山市经济发展起了助推作用。随着上海地铁11年超过850万人次的上海游客到昆山市休闲旅游。材料二图1为昆山市位置示意图,图2为近代以来上海支柱工业变化示意图,图3为2021年昆山市和上海市三次产业结构统计图。(1)概括近代以来上海工业演变的过程,并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后上海发展高新技术工业的比较优势。(2)与上海相比,说出2021年昆山市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并分析上海对昆山辐射功能的具体表现。(3)从区域关联的角度,简述昆山市和上海协同发展的措施。【答案】(1)过程:由轻纺工业向综合性工业、高新技术工业演变;比较优势:工业基础好;人才密集,科技发达;国家优惠政策。(2)特征:产业结构表现为第二产业比重最高(第二产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