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备考语文复习之默写(提优)_第1页
2025年高考备考语文复习之默写(提优)_第2页
2025年高考备考语文复习之默写(提优)_第3页
2025年高考备考语文复习之默写(提优)_第4页
2025年高考备考语文复习之默写(提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5年高考备考语文复习之默写一.默写(共25小题)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两句提到了谢灵运,反映了谢灵运及其山水诗对后世的巨大影响。(2)韩愈《师说》指出,古代超出一般人的圣人,“”,而现在远不如圣人的一般人,“”,所以圣人与一般人的差距越来越大。(3)“柳”在古诗词中常被用来表达离别之情,如“”“”。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两句与孔子“思而不学则殆”的观点相近。(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3)中国古代诗人惯于用颜色修饰意象,进而表达自己的情感,而青色又是古典诗词中最常见的颜色之一,如《短歌行》中的“”和《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都不约而同提到了这种颜色。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向游客介绍三星堆遗址时,解说员引用了《蜀道难》中“,”两句,来说明很久以前蜀地就建立了国家。(2)小刚立于泰山之顶等待日出,当看到天空出现奇幻变化时,他不由吟诵出姚鼐《登泰山记》中关于日出前景象的句子“,”。(3)魏晋名士,风流倜傥,雅好长啸。其实“啸”只是一种形式,倨傲狂放才是它的灵魂。“啸”兴盛于魏晋,如“”;唐宋时期,文人的啸已经不多了,但仍能听到一丝余音,如“”。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节选)中总领全文的一句是“”。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中总结全文的一句是“”。(2)《诗经》中用芦苇和白露写景起兴,烘托气氛,引出“所谓伊人,在水之湄”的咏叹的两句是“,”。(3)古代诗文运用顶真手法,即采用上下句同字(词)相连的方式,可达到一气呵成的效果。如“,”。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北宋繁荣的经济主要体现在它发达的商品经济,如《望海潮》中描写的“,”,人们都在竞相攀比,盛赞杭州的富庶繁华。(2)互文是古诗词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如《离骚》中的“,”两句,前后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展现出屈原的勤勉修德。(3)中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被命名为“羲和号”,羲和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在《蜀道难》中,“,”两句也借用太阳神的典故,赋予蜀道以浪漫的奇险色彩。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凝视清明澄澈的天宇中的皎皎孤月,神思飞跃,连发“?”两问。思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2)《劝学》中以“劣马”为例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的句子是:“,。”(3)“春风”是古代诗歌的重要意象,可以用来表达很多情感。如“,”。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蜀道难》中运用夸张、间接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两句是:“,。”(2)荀子在《劝学》中,“”明确指出蚯蚓能以泥土、地下水为食的原因。“”指出了螃蟹心意浮躁的表现。(3)互文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修辞方法,通过上下文意的互相交错、渗透、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比如“,”。8.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①《荀子•劝学》中“,”两句,与王之涣《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所表达意思相近。②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评价将军向宠品行和才能的两句是“,”。③鼓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宫廷宴集、庙堂祭祀及战争等多种仪典和活动中,鼓也常出现在古诗词中,如“,”。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两句指出人们早已忘却亡国的耻辱。(2)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君主应该选拔有才能的人,听取好的意见的两句是:“,。”(3)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祥瑞动物,相传能飞行,擅变化,会呼风唤雨,常常被古代诗人写入诗词中,如:“,。”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劝学》中提到,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但做事专一;螃蟹又有腿又有钳,却“”,原因是“”。(2)陶渊明《饮酒》中“,”与《归去来兮辞》中“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寓意相似。(3)2024年是甲辰龙年,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在古诗文中俯拾即是,如“,”。11.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1)慨当以慷,。何以解忧?。(曹操《短歌行》)(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生乎吾后,,。(韩愈《师说》)(4)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①《阿房宫赋》在运用六组排比尽情揭露秦王朝的奢侈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后,笔锋一转,让“”的“天下之人”同“”的“独夫”进行较量,结果阿房宫变成了一片焦土。②逆境中往往蕴涵着无限的希望。正如宋代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所写:“,。”不论前路多么难行,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③“天下”观是中国古人对世界格局的独特认识,在古诗词中常常见到“天下”这个词语,比如,”。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猿猴以其独特性博得诗人的青睐,常出现在古代诗歌中,如李白《蜀道难》中的“”和杜甫《登高》中的“”。(2)《归园田居》中陶渊明运用鸟作比的方式表达对田园生活向往的句子是,。(3)“云”具有随风飘荡、游止不定的特点,古典诗词中常用“云”这个意象来表现游子漂泊流离、无所依附,如“,”。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①《诗经•邶风•静女》中,用“,”两句描写了女子跋涉郊野亲自采来茅草赠予恋人,美好而与众不同。②曹操《短歌行》中,“,”两句仿用《管子》中“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表现了作者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的愿望。③《<论语>十二章》中,孔子阐释君子应勤勉做事而谨慎言谈,并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以匡正自己的句子是“,”。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归有光《项脊轩志》中“,”写自己在轩中读书时卧时起,时而吟唱,时而静坐的情景。(2)李白《蜀道难》中,“,”两句写激流飞瀑,冲击山崖,更显蜀道之艰险。(3)古诗词中常出现“梦”字,或营造一种梦幻瑰丽的意境,或给人一种恍然若梦的感觉,都给人一种如梦如幻的审美感受,比如“,”。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在《登高》中用“,”两句,时空结合,写出了自己离家之远和客居之久,表达了暮年的漂泊之苦。(2)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两句描绘出对比鲜明的两幅画面,再现了琅琊山明暗交替的朝暮景致。(3)《赤壁赋》中“,”两句生动地表现了作者任由小船飘荡于广阔江面时的潇洒惬意。1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①同样是描写赤壁附近的长江水,苏轼在《赤壁赋》中用“”一句描写月出之后雾气笼罩江水的景象,而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句中,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出白浪滔天的景象。②荀子在《劝学》中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一观点与韩愈《师说》中的“,”两句所表达的含意相似。③心系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家国情怀是华夏儿女的精神原乡,因而“山河”一词作为家国的代名词频繁出现在古诗词中,如“,”。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过秦论》谈到秦始皇采取的一系列举措,文化上用“”来愚化百姓,军事上以“”的方式铸成十二个金人,来削弱天下的百姓。(2)刘克庄《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与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都表达了对人才选拔尺度的关切。(3)“微”字有丰富的内涵,有时形容轻微、微小,如《石钟山记》中“”;有时形容语言含蓄精妙,如《屈原列传》中“”;有时表示否定的意思,如《岳阳楼记》中“微斯人,吾谁与归”。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两句写出洞庭湖的明净广阔,以及词人泛舟湖上的悠然自得。(2)小汪泛舟西湖之上,微风拂动衣襟,他开心地说:“这就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说的‘,’啊!”(3)美术课上,老师给了同学“,”两句古诗,让大家根据诗句的意象画一幅画,小刚同学一挥而就,活灵活现的黄鹂展露于笔端。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冰雪”常被当代人打造成梦幻般的乐园,而它在古诗词中也用来比喻明洁的内心,如宋代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的“,”。(2)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用“,”两句,高度概括了屈原被猜疑、被诽谤的不幸遭遇。(3)林飞创作了一幅《白鹭图》,想在上面题两句带“鹭”的古诗(词),朋友推荐了古人的名句,比如“,”。21.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1)《扬州慢》中,姜夔化用杜牧曾经描写扬州繁华的句子:“,波心荡,。”(2)杂言古体诗《蜀道难》中描写急流冲击山崖,使大右滚动而下,山谷间响起雷鸣声的句子是:“,。”(3)有人问郭氏种树的经验,他开宗明义地说:“,能顺木之天,。”(4)《归去来兮辞》中作者在领略到自然万物之美后,发出“,”的生命感叹。2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在《赤壁赋》中引用曹操《短歌行》里的诗句“,”触发对人生的哲思。(2)“鹿”音同“禄”,世人常将其作为“长寿安康、仕途美好”的象征;“鹿”幽居山林,生活习性恬淡安静,文人也常借其表达隐逸情怀,如“,”。(3)云,既具有自然的物质属性,又被诗人们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体现了深刻的人文精神和深厚的文化意蕴,例如:“,。”23.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1)隐逸情怀多见于中国古诗文中,黄庭坚在《登快阁》一诗中即用“,”两句写出了自己愿意永诀机心,归隐家乡的人生选择。(2)杜甫用“心迹喜双清”表现品格之美。同样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用“”一句表明自己是一个光明坦荡、内外如一的大丈夫;王昌龄用“一片冰心在玉壶”自况,同样张孝祥用“”一句表明自己心地统洁、肝胆照人的品质。(3)古代散文常以理取胜。如《石钟山记》中的“,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传递出求实精神,发人深思;柳宗元从橐驼“能顺木之天,”等不违背生长规律的养树之道领会到养人之道,耐人寻味。(4)当你登临送目,感叹祖国河山壮美、英雄人才涌现时,可借用古人的诗词“,”来抒发自己的情感。2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是湖光春色的乐景带给登楼者的喜悦,与淫雨、阴风、浊浪等哀景给人带来的“,”的悲伤情绪形成对比。(2)《古文观止》对苏轼《赤壁赋》中的两句做了这样的点评:“知终无可奈何也,故借此意于悲风之中。”据此推断,它点评的句子是“,”。(3)古诗词中常以照镜抒写年华易老之悲,如“,”。2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要求:书写规范,字迹清晰。(1)鸟在杜甫的诗中多次出现,但表达的感情有所不同:“舍南舍北皆春水,”反映的是在美好的环境中生活的闲适和没有朋友交往的孤寂;“风急天高猿啸哀,”引发的是无家可归,前途渺茫的哀伤。(2)比喻是诗歌中常用的手法,白居易用“,幽咽泉流冰下难”描写琵琶女弹琵琶的婉转流畅和沉抑滞涩的乐音,李贺用“,芙蓉泣露香兰笑”描摹李凭弹箜篌清脆华丽的旋律,张孝祥则用“”描写明月之下广阔平静的洞庭湖面的形态。(3)在苏轼与长子苏迈亲自探查弄清了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后,感慨道:“事不目见耳闻,,可乎?”启示我们要注重实际探究,不要人云亦云。(4)郭橐驼向询问者讲了自己种树的操作要领和做法:“凡植木之性,,其培欲平,,其筑欲密。

2025年高考备考语文复习之默写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默写(共25小题)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谢公宿处今尚在”“脚著谢公屐”两句提到了谢灵运,反映了谢灵运及其山水诗对后世的巨大影响。(2)韩愈《师说》指出,古代超出一般人的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而现在远不如圣人的一般人,“而耻学于师”,所以圣人与一般人的差距越来越大。(3)“柳”在古诗词中常被用来表达离别之情,如“杨柳岸”“杨柳堆烟”。【答案】(1)谢公宿处今尚在脚著谢公屐(2)犹且从师而问焉而耻学于师(3)杨柳岸杨柳堆烟【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解答】故答案为:(1)谢公宿处今尚在脚著谢公屐(重点字:屐)(2)犹且从师而问焉而耻学于师(重点字:耻)(3)杨柳岸杨柳堆烟(重点字:堆)【点评】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两句与孔子“思而不学则殆”的观点相近。(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3)中国古代诗人惯于用颜色修饰意象,进而表达自己的情感,而青色又是古典诗词中最常见的颜色之一,如《短歌行》中的“青青子衿”和《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身登青云梯”都不约而同提到了这种颜色。【答案】(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3)青青子衿身登青云梯【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解答】故答案为:(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重点字:须、臾)(2)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重点字:豪、杰)(3)青青子衿身登青云梯(重点字:衿)【点评】《劝学》名句辑录:(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向游客介绍三星堆遗址时,解说员引用了《蜀道难》中“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两句,来说明很久以前蜀地就建立了国家。(2)小刚立于泰山之顶等待日出,当看到天空出现奇幻变化时,他不由吟诵出姚鼐《登泰山记》中关于日出前景象的句子“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3)魏晋名士,风流倜傥,雅好长啸。其实“啸”只是一种形式,倨傲狂放才是它的灵魂。“啸”兴盛于魏晋,如“登东皋以舒啸”;唐宋时期,文人的啸已经不多了,但仍能听到一丝余音,如“扣舷独啸”。【答案】(1)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2)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3)登东皋以舒啸扣舷独啸【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解答】故答案为:(1)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重点字:丛、凫)(2)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重点字:臾)(3)登东皋以舒啸扣舷独啸(重点字:皋)【点评】《蜀道难》名句辑录:(1)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4)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5)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6)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节选)中总领全文的一句是“学不可以已”。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中总结全文的一句是“盖余之勤且艰若此”。(2)《诗经》中用芦苇和白露写景起兴,烘托气氛,引出“所谓伊人,在水之湄”的咏叹的两句是“蒹葭萋萋,白露未晞”。(3)古代诗文运用顶真手法,即采用上下句同字(词)相连的方式,可达到一气呵成的效果。如“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答案】(1)学不可以已盖余之勤且艰若此(2)蒹葭萋萋白露未晞(3)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或: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古诗文默写能力。首先要熟悉课标要求的必背篇目并积极课外积累,根据题中情境提示补写诗文句,不多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解答】故答案为:(1)学不可以已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重点字:已)(2)蒹葭萋萋白露未晞(重点字:晞)(3)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重点字:浸)或: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重点字:涩)【点评】《劝学》名句辑录:1.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句常用成语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韩愈在《师说》篇中指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与《劝学》篇中指出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是相同的。3.只要坚持就会成功。正如《荀子•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北宋繁荣的经济主要体现在它发达的商品经济,如《望海潮》中描写的“市列珠玑,户盈罗绮”,人们都在竞相攀比,盛赞杭州的富庶繁华。(2)互文是古诗词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如《离骚》中的“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两句,前后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展现出屈原的勤勉修德。(3)中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被命名为“羲和号”,羲和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在《蜀道难》中,“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两句也借用太阳神的典故,赋予蜀道以浪漫的奇险色彩。【答案】(1)市列珠玑户盈罗绮(2)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尤其要注意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解答】故答案为:(1)市列珠玑户盈罗绮(重点字:绮)(2)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重点字:搴、阰)(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重点字:折)【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凝视清明澄澈的天宇中的皎皎孤月,神思飞跃,连发“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两问。思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2)《劝学》中以“劣马”为例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驽马十驾,功在不舍。”(3)“春风”是古代诗歌的重要意象,可以用来表达很多情感。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答案】(1)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2)驽马十驾功在不舍(3)示例一: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示例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示例三: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尤其要注意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解答】故答案为:(1)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重点字:初)(2)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重点字:驽)(3)示例一: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重点字:荠)示例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重点字:羌)示例三: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重点字:照)【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蜀道难》中运用夸张、间接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两句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2)荀子在《劝学》中,“用心一也”明确指出蚯蚓能以泥土、地下水为食的原因。“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指出了螃蟹心意浮躁的表现。(3)互文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修辞方法,通过上下文意的互相交错、渗透、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比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答案】(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2)用心一也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解答】故答案为:(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重点字:猱)(2)用心一也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重点字:鳝)(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重点字:征)【点评】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8.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①《荀子•劝学》中“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两句,与王之涣《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所表达意思相近。②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评价将军向宠品行和才能的两句是“性行淑均,晓畅军事”。③鼓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宫廷宴集、庙堂祭祀及战争等多种仪典和活动中,鼓也常出现在古诗词中,如“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答案】(1)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2)性行淑均晓畅军事(3)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解答】故答案为:(1)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重点字:跂)(2)性行淑均晓畅军事(重点字:淑)(3)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重点字:祠)【点评】《出师表》名句辑录:1.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2.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3.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4.《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哪两句一致: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5.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两句指出人们早已忘却亡国的耻辱。(2)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君主应该选拔有才能的人,听取好的意见的两句是:“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3)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祥瑞动物,相传能飞行,擅变化,会呼风唤雨,常常被古代诗人写入诗词中,如:“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答案】(1)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2)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3)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解答】故答案为:(1)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重点字:祠)(2)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重点字:简)(3)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重点字:潜)【点评】《谏太宗十思疏》名句辑录:1.《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2.《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所谓取天下易守天下难的缘由是: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3.《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说“知其不可”中的“其”指代的内容是: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4.《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用“求木”“欲流”引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结论。5.《谏太宗十思疏》开篇作者运用了排喻的手法,首先举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劝学》中提到,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但做事专一;螃蟹又有腿又有钳,却“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原因是“用心躁也”。(2)陶渊明《饮酒》中“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与《归去来兮辞》中“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寓意相似。(3)2024年是甲辰龙年,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在古诗文中俯拾即是,如“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答案】(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3)积水成渊蛟龙生焉(长桥卧波未云何龙/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解答】故答案为:(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重点字:鳝)(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重点字:夕)(3)积水成渊蛟龙生焉(长桥卧波未云何龙/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重点字:渊)【点评】《劝学》名句辑录:1.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句常用成语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韩愈在《师说》篇中指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与《劝学》篇中指出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是相同的。3.只要坚持就会成功。正如《荀子•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4.荀子在《劝学》中,以走路为喻体,从反面设喻强调积累重要性的句子是:“(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11.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1)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4)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答案】(1)忧思难忘唯有杜康(2)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3)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4)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解答】故答案为:(1)忧思难忘唯有杜康(重点字:唯)(2)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重点字:豪)(3)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重点字:闻)(4)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重点字:孰)【点评】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①《阿房宫赋》在运用六组排比尽情揭露秦王朝的奢侈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后,笔锋一转,让“不敢言而敢怒”的“天下之人”同“日益骄固”的“独夫”进行较量,结果阿房宫变成了一片焦土。②逆境中往往蕴涵着无限的希望。正如宋代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所写:“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论前路多么难行,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③“天下”观是中国古人对世界格局的独特认识,在古诗词中常常见到“天下”这个词语,比如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答案】(1)不敢言而敢怒日益骄固(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解答】故答案为:(1)不敢言而敢怒日益骄固(重点字:骄)(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重点字:疑)(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重点字:哺)【点评】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猿猴以其独特性博得诗人的青睐,常出现在古代诗歌中,如李白《蜀道难》中的“猿猱欲度愁攀援”和杜甫《登高》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2)《归园田居》中陶渊明运用鸟作比的方式表达对田园生活向往的句子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3)“云”具有随风飘荡、游止不定的特点,古典诗词中常用“云”这个意象来表现游子漂泊流离、无所依附,如“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答案】(1)猿猱欲度愁攀援风急天高猿啸哀(2)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3)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解答】故答案为:(1)猿猱欲度愁攀援风急天高猿啸哀(重点字:攀)(2)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重点字:羁)(3)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重点字:浦)【点评】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①《诗经•邶风•静女》中,用“自牧归荑,洵美且异”两句描写了女子跋涉郊野亲自采来茅草赠予恋人,美好而与众不同。②曹操《短歌行》中,“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两句仿用《管子》中“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表现了作者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的愿望。③《<论语>十二章》中,孔子阐释君子应勤勉做事而谨慎言谈,并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以匡正自己的句子是“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答案】(1)自牧归荑洵美且异(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3)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解答】故答案为:(1)自牧归荑洵美且异(重点字:荑)(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重点字:厌)(3)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重点字:慎)【点评】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归有光《项脊轩志》中“偃仰啸歌,冥然兀坐”写自己在轩中读书时卧时起,时而吟唱,时而静坐的情景。(2)李白《蜀道难》中,“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两句写激流飞瀑,冲击山崖,更显蜀道之艰险。(3)古诗词中常出现“梦”字,或营造一种梦幻瑰丽的意境,或给人一种恍然若梦的感觉,都给人一种如梦如幻的审美感受,比如“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答案】(1)偃仰啸歌冥然兀坐(2)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3)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解答】故答案为:(1)偃仰啸歌冥然兀坐(重点字:冥)(2)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重点字:壑)(3)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重点字:度)【点评】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在《登高》中用“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时空结合,写出了自己离家之远和客居之久,表达了暮年的漂泊之苦。(2)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两句描绘出对比鲜明的两幅画面,再现了琅琊山明暗交替的朝暮景致。(3)《赤壁赋》中“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两句生动地表现了作者任由小船飘荡于广阔江面时的潇洒惬意。【答案】(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古诗文默写能力。首先要熟悉课标要求的必背篇目并积极课外积累,根据题中情境提示补写诗文句,不多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解答】故答案为:(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重点字:作)(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重点字:暝)(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重点字:凌)【点评】《登高》名句辑录: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3.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4.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1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①同样是描写赤壁附近的长江水,苏轼在《赤壁赋》中用“白露横江”一句描写月出之后雾气笼罩江水的景象,而在《念奴娇•赤壁怀古》“卷起千堆雪”一句中,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出白浪滔天的景象。②荀子在《劝学》中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一观点与韩愈《师说》中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两句所表达的含意相似。③心系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家国情怀是华夏儿女的精神原乡,因而“山河”一词作为家国的代名词频繁出现在古诗词中,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答案】①白露横江卷起千堆雪②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③示例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示例二: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示例三: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尤其要注意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解答】故答案为:①白露横江卷起千堆雪(重点字:露)②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重点字:贤)③示例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重点字:深)示例二: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重点字:絮、萍)示例三: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重点字:潼)【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过秦论》谈到秦始皇采取的一系列举措,文化上用“焚百家之言”来愚化百姓,军事上以“销锋镝”的方式铸成十二个金人,来削弱天下的百姓。(2)刘克庄《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与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都表达了对人才选拔尺度的关切。(3)“微”字有丰富的内涵,有时形容轻微、微小,如《石钟山记》中“微风鼓浪(微波入焉)”;有时形容语言含蓄精妙,如《屈原列传》中“其辞微”;有时表示否定的意思,如《岳阳楼记》中“微斯人,吾谁与归”。【答案】(1)焚百家之言销锋镝(2)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3)微风鼓浪(微波入焉)其辞微【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解答】故答案为:(1)焚百家之言销锋镝(重点字:镝)(2)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重点字:宽)(3)微风鼓浪(微波入焉)其辞微(重点字:辞)【点评】《过秦论》名句辑录:1.贾谊在《过秦论》中用排比句式描写秦始皇用武力统一并统治天下的语句是: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2.《过秦论》中最能表现秦始皇统一天下势不可挡的句子是: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3.最能揭示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奴役天下百姓,造成人民起来反抗的一句是:执敲扑而鞭笞天下。4.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外采取了一系列文治武攻之举措。在南方: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在北方: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5.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文中“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两句写出洞庭湖的明净广阔,以及词人泛舟湖上的悠然自得。(2)小汪泛舟西湖之上,微风拂动衣襟,他开心地说:“这就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说的‘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啊!”(3)美术课上,老师给了同学“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句古诗,让大家根据诗句的意象画一幅画,小刚同学一挥而就,活灵活现的黄鹂展露于笔端。【答案】(1)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2)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解答】故答案为:(1)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重点字:鉴、琼)(2)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重点字:遥、飏)(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重点字:鹂、鹭)【点评】《归去来兮辞》名句辑录: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起笔二句“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2.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两句写诗人问道于行人,恨晨光微弱,不见前路,表现作者归心似箭。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5.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冰雪”常被当代人打造成梦幻般的乐园,而它在古诗词中也用来比喻明洁的内心,如宋代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的“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2)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两句,高度概括了屈原被猜疑、被诽谤的不幸遭遇。(3)林飞创作了一幅《白鹭图》,想在上面题两句带“鹭”的古诗(词),朋友推荐了古人的名句,比如“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答案】(1)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3)彩舟云淡星河鹭起(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解答】故答案为:(1)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重点字:肺)(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重点字:谤)(3)彩舟云淡星河鹭起(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重点字:彩)【点评】《念奴娇•过洞庭》名句辑录:1.《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借明亮的月光和灿烂的银河,说自己“表里俱澄澈”的两个句子是:素月分辉,明河共影。2.《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写招待客人时,自己舀尽西江的水,用北斗星做酒器的两个句子是:尽挹西江,细斟北斗。3.《念奴娇•过洞庭》中,点出了在这秋草无色,秋水无波,美玉一般的空灵画面上,湖上的一叶扁舟分外突出,真似仙境的句子是: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4.《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敲击船沿、仰天长啸,抒发出自己的满腔豪情,似乎忘却时间的句子是: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5.苏轼《西江月》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也有类似的句子是: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21.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1)《扬州慢》中,姜夔化用杜牧曾经描写扬州繁华的句子:“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2)杂言古体诗《蜀道难》中描写急流冲击山崖,使大右滚动而下,山谷间响起雷鸣声的句子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3)有人问郭氏种树的经验,他开宗明义地说:“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4)《归去来兮辞》中作者在领略到自然万物之美后,发出“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生命感叹。【答案】(1)二十四桥仍在冷月无声(2)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3)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以致其性焉尔(4)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解答】故答案为:(1)二十四桥仍在冷月无声(重点字:冷)(2)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重点字:豗、砯、壑)(3)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以致其性焉尔(重点字:橐、孳)(4)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重点字:涓)【点评】《蜀道难》名句辑录:(1)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4)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5)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6)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2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在《赤壁赋》中引用曹操《短歌行》里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触发对人生的哲思。(2)“鹿”音同“禄”,世人常将其作为“长寿安康、仕途美好”的象征;“鹿”幽居山林,生活习性恬淡安静,文人也常借其表达隐逸情怀,如“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3)云,既具有自然的物质属性,又被诗人们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体现了深刻的人文精神和深厚的文化意蕴,例如:“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答案】(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2)示例一: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示例二: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3)示例一: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示例二: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示例三:纤云弄巧飞星传恨示例四: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尤其要注意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解答】故答案为:(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重点字:鹊)(2)示例一: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重点字:崖)示例二: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重点字:麋)(3)示例一: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重点字:堤)示例二: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重点字:澹)示例三: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重点字:纤)示例四: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重点字:凝)【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23.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1)隐逸情怀多见于中国古诗文中,黄庭坚在《登快阁》一诗中即用“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两句写出了自己愿意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