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融行业风险控制与合规解决方案TOC\o"1-2"\h\u11658第一章风险控制与合规概述 2121951.1风险控制与合规的定义 249721.1.1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291531.1.2合规的重要性 34582第二章风险识别与评估 3131801.1.3风险识别的定义 3282501.1.4风险识别的方法 3296461.1.5风险识别的技巧 4170151.1.6风险评估的定义 4301751.1.7风险评估的流程 420931.1.8风险评估的指标 527551第三章内部控制体系 5210971.1.9概述 525831.1.10内部控制环境的构成 51521.1.11内部控制流程的构成 6244221.1.12内部控制制度的构成 6274471.1.13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原则 7167751.1.14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步骤 7148481.1.15内部控制体系的实施策略 725675第四章合规管理 7226491.1.16合规管理组织架构的构建原则 8225791.1.17合规管理组织架构的组成 8255761.1.18合规管理流程 82701.1.19合规管理方法 81533第五章信用风险控制 9190741.1.20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的分类 924771.1.21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的选择与应用 9209731.1.22完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 1092401.1.23优化信用风险识别与评估方法 10144021.1.24加强担保管理 10310911.1.25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109160第六章市场风险控制 1026174第七章流动性风险控制 12309561.1.26流动性风险概述 1259831.1.27流动性风险识别 12190751.1.28流动性风险评估 1240491.1.29流动性风险控制策略 13177051.1.30流动性风险控制工具 1328935第八章操作风险控制 14139961.1.31概述 14172071.1.32定性评估方法 1465501.1.33定量评估方法 1495101.1.34综合评估方法 1436771.1.35风险防范策略 15182231.1.36风险应对策略 15140201.1.37风险监控与报告 15295891.1.38风险处置与救援 1519812第九章法律风险与合规风险控制 15139251.1.39法律风险识别 15252201.1.40合规风险识别 1624221.1.41法律风险防范与应对 16124501.1.42合规风险防范与应对 1619780第十章风险控制与合规的未来发展趋势 17200651.1.43大数据在风险控制与合规中的应用 17239861.1.44云计算在风险控制与合规中的应用 17288491.1.45人工智能在风险控制与合规中的应用 17189551.1.46挑战 18182851.1.47机遇 18第一章风险控制与合规概述1.1风险控制与合规的定义风险控制,是指在金融机构的运营过程中,通过识别、评估、监控和应对各种潜在风险,以降低风险对金融机构资产、声誉、合规性和业务连续性的负面影响。风险控制旨在保证金融机构在面临不确定性时,能够有效管理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合规,是指金融机构在业务运营过程中,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内部规章制度以及道德准则的行为。合规旨在保证金融机构在经营活动中,遵循社会公共利益,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投资者权益。第二节金融行业风险控制与合规的重要性1.1.1风险控制的重要性(1)维护金融市场稳定:金融行业风险控制能够降低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避免金融市场波动对实体经济产生不利影响。(2)提高金融机构竞争力:有效的风险控制有助于金融机构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提高盈利能力。(3)保障投资者权益:风险控制有助于保证投资者在金融市场的投资安全,增强投资者信心。(4)降低金融机构运营成本:通过风险控制,金融机构可以减少因风险事件导致的损失,降低运营成本。1.1.2合规的重要性(1)遵循法律法规:合规有助于金融机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避免因违法行为而产生的法律风险。(2)维护市场秩序:合规有助于维护金融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促进市场健康发展。(3)保障投资者权益:合规保证金融机构在业务运营中遵循道德准则,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4)提高金融机构声誉:合规有助于提升金融机构的社会形象和声誉,增强市场信任。(5)促进业务创新与发展:合规为金融机构提供创新和发展的基础,有助于拓展业务范围,提高市场竞争力。在金融行业,风险控制与合规相辅相成,共同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金融机构应高度重视风险控制与合规工作,不断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和合规意识,以应对日益复杂的金融市场环境。第二章风险识别与评估第一节风险识别的方法与技巧1.1.3风险识别的定义风险识别是金融行业风险控制与合规管理的基础环节,它是指金融机构在业务运营过程中,发觉和识别潜在风险的过程。风险识别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后续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1.1.4风险识别的方法(1)文献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是指通过对国内外金融风险相关文献的整理、归纳和分析,提炼出金融风险的关键特征,从而识别潜在风险的方法。(2)实证分析法实证分析法是指运用统计学、概率论等数学工具,对金融市场的历史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找出风险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的方法。(3)专家访谈法专家访谈法是指邀请具有丰富金融行业经验和风险控制知识的专家,针对特定业务进行深入访谈,从而识别潜在风险的方法。(4)流程分析法流程分析法是指通过对金融业务流程的梳理,找出可能存在风险的环节,进而识别风险的方法。(5)财务分析法财务分析法是指通过对金融机构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识别财务指标异常情况,从而发觉潜在风险的方法。1.1.5风险识别的技巧(1)建立风险识别指标体系金融机构应根据业务特点,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识别指标体系,包括风险因素、风险指标和风险阈值等。(2)加强信息收集与处理金融机构应注重信息收集,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提高风险识别的时效性。同时采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提高风险识别的准确性。(3)培养专业人才金融机构应加强对风险识别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风险识别能力。第二节风险评估的流程与指标1.1.6风险评估的定义风险评估是指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量化分析,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为风险控制提供依据。1.1.7风险评估的流程(1)确定评估对象金融机构应根据业务需求和风险控制目标,确定风险评估的对象。(2)收集数据收集与评估对象相关的各类数据,包括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3)构建评估模型根据风险类型和业务特点,选择合适的评估模型,如定量模型、定性模型等。(4)计算风险值运用评估模型,计算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5)分析评估结果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识别风险等级,为风险控制提供依据。(6)撰写评估报告撰写风险评估报告,内容包括评估对象、评估过程、评估结果及风险控制建议等。1.1.8风险评估的指标(1)风险可能性指标风险可能性指标包括历史发生频率、专家评分等。(2)风险影响程度指标风险影响程度指标包括财务损失、声誉损失、合规风险等。(3)风险等级指标风险等级指标根据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综合判断,可分为高风险、中等风险和低风险等。(4)风险控制能力指标风险控制能力指标包括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制度、风险控制措施等。第三章内部控制体系第一节内部控制体系的构成1.1.9概述内部控制体系是金融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有效性,防范和降低风险而建立的一种管理机制。内部控制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内部控制环境(2)内部控制流程(3)内部控制制度(4)内部控制监督1.1.10内部控制环境的构成内部控制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企业文化建设: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强化合规意识,培养员工职业道德。(2)组织架构:建立健全的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职责,保证决策高效、合理。(3)权力制衡:实现权力的合理分配,防止权力滥用,降低道德风险。(4)人力资源政策: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政策,保证员工素质和能力的提升。1.1.11内部控制流程的构成内部控制流程是企业为实现内部控制目标而制定的具体操作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业务流程:对各项业务进行梳理,明确业务流程,保证业务操作的合规性。(2)风险识别与评估:识别和评估企业面临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3)控制活动: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4)信息与沟通:建立健全的信息沟通机制,保证信息在企业内部及时、准确地传递。1.1.12内部控制制度的构成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为实现内部控制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基本制度:包括公司章程、财务管理制度等,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基本遵循。(2)业务制度:针对具体业务制定的规章制度,如信贷管理制度、投资管理制度等。(3)程序性制度:明确企业内部各项业务操作程序的规章制度,如审批程序、报告程序等。第二节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与实施1.1.13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原则(1)合规性原则:内部控制体系设计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保证企业经营的合规性。(2)实用性原则:内部控制体系应结合企业实际,注重实用性,避免过度复杂。(3)动态调整原则:内部控制体系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根据企业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4)成本效益原则:在保证内部控制效果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1.1.14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步骤(1)确定内部控制目标:明确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为内部控制体系设计提供方向。(2)识别风险点:对企业各项业务进行风险识别,确定风险点。(3)制定控制措施:针对识别出的风险点,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4)制定规章制度:根据控制措施,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5)设计内部控制流程:结合企业实际,设计内部控制流程。1.1.15内部控制体系的实施策略(1)加强组织领导:企业高层领导应重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加强对内部控制工作的组织领导。(2)培训与宣传:开展内部控制培训,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重视程度。(3)落实责任:明确各部门和员工的内部控制责任,保证内部控制措施得到有效执行。(4)监督与考核: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监督与考核机制,对内部控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5)持续改进:根据内部控制监督与考核结果,及时调整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第四章合规管理合规管理是金融行业风险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以下将从合规管理的组织架构和流程与方法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节合规管理的组织架构1.1.16合规管理组织架构的构建原则(1)独立性原则:合规管理组织架构应独立于业务部门,保证合规管理决策的客观性和公正性。(2)权威性原则:合规管理组织架构应具有权威性,对业务部门具有监督和指导职责,保证合规要求得到有效执行。(3)分工明确原则:合规管理组织架构应明确各部门职责,实现合规管理工作的有效协同。1.1.17合规管理组织架构的组成(1)合规委员会:合规委员会是企业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制定合规政策、审批合规计划、监督合规工作等。(2)合规管理部门:合规管理部门是企业合规管理的核心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合规工作,对合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监测和报告。(3)业务部门合规岗位:业务部门合规岗位负责本部门合规管理工作,保证业务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度。(4)内部审计部门:内部审计部门负责对合规管理工作进行审计,评估合规管理的有效性。第二节合规管理的流程与方法1.1.18合规管理流程(1)合规风险识别:通过系统梳理企业业务流程,识别合规风险点。(2)合规风险评估:对识别出的合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3)合规风险应对:针对不同等级的合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4)合规风险监测:对合规风险进行持续监测,保证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5)合规风险报告:定期向上级报告合规风险情况,包括风险识别、评估、应对和监测情况。1.1.19合规管理方法(1)制定合规政策:明确企业合规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为合规工作提供指导。(2)制定合规手册:梳理企业业务流程中的合规要求,形成合规手册,指导员工遵守。(3)培训与宣传:加强员工合规意识,定期开展合规培训,提高员工合规能力。(4)内部审计:对合规管理工作进行审计,评估合规管理的有效性。(5)合规违规处理:对违反合规要求的员工进行严肃处理,保证合规要求得到有效执行。(6)持续改进:根据合规风险监测和审计结果,不断完善合规管理措施,提高合规管理水平。第五章信用风险控制第一节信用风险评估模型信用风险是金融行业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对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和社会经济稳定具有重要影响。信用风险评估模型是识别、度量、预测和控制信用风险的重要工具。1.1.20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的分类(1)传统信用风险评估模型:主要包括专家评分模型、Z评分模型、财务比率分析模型等。(2)现代信用风险评估模型:主要包括逻辑回归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决策树模型等。(3)基于大数据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主要包括关联规则挖掘、聚类分析、深度学习等。1.1.21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的选择与应用(1)选择合适的评估模型:根据金融机构的具体业务特点、数据来源和风险偏好,选择适合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2)模型验证与优化:对选定的评估模型进行验证,保证其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和稳健性。同时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对模型进行优化和调整。(3)模型应用:将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应用于金融机构的信贷审批、风险监控、资产配置等环节,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第二节信用风险防范措施信用风险防范是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以下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信用风险防范措施:1.1.22完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1)制定严格的信贷政策:明确信贷审批标准、额度、期限、担保方式等,保证信贷业务的合规性和安全性。(2)建立风险监控体系:对信贷业务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觉和处理潜在风险。(3)强化内部审计:对信贷业务进行定期审计,保证业务合规性和风险控制的有效性。1.1.23优化信用风险识别与评估方法(1)引入先进的风险评估技术: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高信用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2)加强客户信用评级:对客户进行全面的信用评级,识别高风险客户,降低信用风险。1.1.24加强担保管理(1)严格担保条件:对担保物进行严格审查,保证担保物的价值和可靠性。(2)加强担保合同管理:保证担保合同合法、合规,防范合同纠纷。1.1.25提高风险应对能力(1)建立风险应对机制:对潜在风险进行预警,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2)加强风险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对信用风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通过以上措施,金融机构可以有效地控制信用风险,保障金融业务的稳健发展。第六章市场风险控制第一节市场风险评估方法市场风险是金融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它涉及到由于市场因素变化导致的资产价值波动。为了有效管理市场风险,首先需要对其进行准确的评估。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市场风险评估方法:(1)历史模拟法:该方法通过分析历史市场数据,模拟在不同市场条件下的资产价值变化,从而评估市场风险。历史模拟法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但缺点是假设未来市场趋势与历史相似,这可能不完全准确。(2)方差协方差法:该方法基于资产收益率的方差和协方差矩阵来计算市场风险。它能够反映资产间的相关性,但需要假设资产收益率呈正态分布,这在实际市场中往往不成立。(3)蒙特卡洛模拟法:蒙特卡洛模拟法通过构建概率模型,模拟大量随机市场情景,从而评估市场风险。此方法能够处理复杂的金融工具和模型,但计算成本较高。(4)压力测试:压力测试通过设定极端市场条件,测试金融机构在极端情况下的风险承受能力。这种方法有助于识别和评估极端市场事件对资产价值的影响。(5)情景分析:情景分析通过构建特定市场情景,评估这些情景对资产价值的影响。它有助于理解不同市场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但需要依赖专家经验和判断。(6)价值在风险(VaR)模型:VaR模型通过计算在特定置信水平下,未来一段时间内资产价值的最大可能损失。VaR模型提供了简洁的风险度量,但需要准确预测市场变化和资产收益率。第二节市场风险控制策略在评估市场风险之后,金融机构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以降低风险暴露和可能造成的损失。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市场风险控制策略:(1)分散投资:通过在不同资产类别、行业和地区进行投资,分散风险,减少单一市场因素对整体投资组合的影响。(2)对冲策略:利用衍生品如期货、期权和掉期合约等工具,对冲特定市场风险,如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3)限额管理:设定风险限额,包括头寸限额、风险价值限额和止损限额等,以控制单个交易或投资组合的市场风险。(4)风险监控:定期监控市场风险指标,如市场波动性、相关性变化和流动性状况,以及时调整风险控制措施。(5)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立高效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以实时收集、处理和分析市场数据,支持风险决策。(6)内部审计和合规:通过内部审计和合规程序,保证市场风险控制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通过上述策略的实施,金融机构能够在市场波动中保持稳健的运营,降低市场风险带来的潜在损失。第七章流动性风险控制第一节流动性风险识别与评估1.1.26流动性风险概述流动性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在面临大量资金需求时,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取或偿还资金,从而导致业务中断、损失扩大甚至破产的风险。流动性风险是金融行业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对其进行有效识别与评估,是流动性风险控制的基础。1.1.27流动性风险识别(1)资产负债表的识别金融机构应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识别可能存在的流动性风险。具体包括:(1)资产方的识别:关注长期投资、贷款、债券等资产占比,以及资产质量、到期期限等指标。(2)负债方的识别:关注存款、短期借款、债券等负债占比,以及负债期限、成本等指标。(2)业务模式的识别金融机构应关注自身业务模式可能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如:(1)高度依赖同业拆借、回购等短期资金来源。(2)业务周期性波动较大,可能导致资金需求不稳定。(3)市场环境的识别金融机构应关注市场环境变化可能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如:(1)市场利率波动。(2)信用市场紧张。(3)金融市场恐慌情绪。1.1.28流动性风险评估(1)风险量化评估金融机构应对流动性风险进行量化评估,包括:(1)流动性覆盖率:衡量金融机构在面临资金压力时,优质流动性资产与总负债的比例。(2)净稳定资金比率:衡量金融机构在面临资金压力时,稳定资金来源与稳定资金需求的匹配程度。(2)风险定性评估金融机构应对流动性风险进行定性评估,包括:(1)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评估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程度。(2)流动性风险偏好:评估金融机构对流动性风险的容忍程度。第二节流动性风险控制措施1.1.29流动性风险控制策略(1)建立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金融机构应制定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包括:(1)明确流动性风险管理目标。(2)建立流动性风险监测、评估和报告机制。(3)制定流动性风险应对策略。(2)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金融机构应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降低流动性风险,具体措施包括:(1)提高优质流动性资产占比。(2)降低短期负债占比。(3)调整资产和负债的期限结构。1.1.30流动性风险控制工具(1)资金调度金融机构应通过资金调度,实现流动性风险的动态管理,具体措施包括:(1)建立资金头寸管理机制。(2)优化资金调度策略。(2)融资工具金融机构应运用各类融资工具,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具体措施包括:(1)发行债券、股票等融资工具。(2)参与同业拆借、回购等市场。(3)流动性缓冲金融机构应设立流动性缓冲,以应对突发性资金需求,具体措施包括:(1)保持一定比例的优质流动性资产。(2)建立应急资金池。通过上述措施,金融机构可以有效识别、评估和控制流动性风险,保证业务稳健发展。第八章操作风险控制第一节操作风险评估方法1.1.31概述操作风险评估是金融行业风险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识别、评估、监控和应对操作风险。操作风险评估方法主要包括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两大类,二者在实际操作中相互补充,共同为金融机构提供全面的风险管理依据。1.1.32定性评估方法(1)专家评分法:通过对风险因素进行量化评分,评估操作风险的大小。该方法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评分标准和专家团队。(2)风险矩阵法:将风险因素按照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进行分类,构建风险矩阵,评估操作风险的大小。(3)因果分析法:通过分析风险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识别风险源头,评估操作风险。1.1.33定量评估方法(1)损失分布法:通过对历史损失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损失分布模型,预测未来操作风险损失。(2)风险价值法(VaR):根据市场波动性和历史数据,计算一定置信水平下的最大损失。(3)压力测试法:通过对金融系统在极端市场条件下的表现进行模拟,评估操作风险。1.1.34综合评估方法(1)风险指标法:结合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结果,构建风险指标体系,全面评估操作风险。(2)动态风险评估法:根据风险因素的变化,动态调整评估结果,实现实时监控。第二节操作风险控制策略1.1.35风险防范策略(1)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职责,强化风险防范意识。(2)加强风险识别与评估:定期开展操作风险评估,及时发觉潜在风险,制定应对措施。(3)优化业务流程:简化业务流程,提高操作效率,降低操作风险。1.1.36风险应对策略(1)风险分散:通过业务多元化、地域分布等方式,分散操作风险。(2)风险转移:通过购买保险、签订合同等方式,将风险转移至第三方。(3)风险补偿:对高风险业务进行风险补偿,降低操作风险损失。1.1.37风险监控与报告(1)建立风险监控体系:实时监控风险指标,发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2)定期开展风险报告:向上级管理部门报告操作风险状况,提高风险管理透明度。(3)加强风险文化建设:培养员工的风险意识,营造良好的风险管理氛围。1.1.38风险处置与救援(1)制定风险处置预案:针对不同类型的操作风险,制定相应的处置措施。(2)建立风险救援机制:在风险事件发生时,迅速启动救援程序,降低损失。(3)加强风险事后评估:对风险事件进行事后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完善风险管理。第九章法律风险与合规风险控制第一节法律风险与合规风险的识别1.1.39法律风险识别(1)法律法规变化:密切关注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及地方政策的变化,分析对金融业务的影响。(2)业务合同审查:对金融业务合同进行审查,保证合同内容符合法律法规要求,防范合同纠纷。(3)内部管理规范:梳理内部管理制度,保证管理制度与法律法规相衔接,避免违规操作。(4)资产负债审查:对金融企业的资产负债进行审查,识别潜在的法律风险。1.1.40合规风险识别(1)合规政策制定: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制定合规政策,明确合规要求。(2)合规培训与宣传:开展合规培训,提高员工合规意识,保证业务开展符合合规要求。(3)合规监测与报告:建立合规监测机制,定期对业务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发觉合规风险及时报告。(4)合规风险数据库:建立合规风险数据库,收集、分析合规风险信息,为风险防范提供数据支持。第二节法律风险与合规风险的防范与应对1.1.41法律风险防范与应对(1)建立法律风险管理体系:设立专门的法律风险管理部门,负责法律风险识别、评估、防范和应对。(2)强化法律法规培训:定期开展法律法规培训,提高员工法律素养,增强法律风险意识。(3)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制定合同管理制度,规范合同签订、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环节,降低合同纠纷风险。(4)加强法律顾问作用:充分发挥法律顾问的专业优势,为金融企业提供法律咨询、风险评估等服务。1.1.42合规风险防范与应对(1)建立合规风险管理体系:设立合规管理部门,负责合规风险识别、评估、防范和应对。(2)制定合规风险管理策略: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合规风险管理策略,保证合规要求得到有效落实。(3)加强合规监测与检查:开展定期和不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德阳市重点名校2025年初三3月份月考试卷英语试题含答案
- 直播平台主播合作合同
-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2025届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物流行业短途运输合同范本
- 孝感市八校联谊2024-2025学年中考英语试题考前模拟题含答案
- 江西省赣州市犹县2025年数学三下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2025年初三中考热身练习试题英语试题试卷含答案
- 订购粮食合同范本
- 一手房车位买卖合同样本
- 房屋按揭贷款合同模板
- GB/T 44143-2024科技人才评价规范
- 2024年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第13届“玉燕杯”小学数学六年级竞赛试卷
- 名人-魏源-人物介绍
- “小小科学家”广东省少年儿童科学教育体验活动+生物试题4
- 小学语文《习作一形形色色的人》说课稿附板书课件
- 南明区第一实验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含听力音频)
- 《面点基本功》课件-冠顶饺
- 2024年江苏苏州风景园林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 视频监控维保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标)
- 矿山生态修复施工组织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