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地理学生版-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_第1页
人教版必修二地理学生版-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_第2页
人教版必修二地理学生版-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_第3页
人教版必修二地理学生版-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_第4页
人教版必修二地理学生版-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22页,共=sectionpages99页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层作业【三层刷题,基础+提升+真题,步步高升】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图中各层大气说法正确的是(

)A.a层集中大气主要的水汽和固体杂质 B.b层大气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C.c层中的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D.d层电离层能够反射无线电长波2.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为原因主要有(

)①工业发展,燃烧化石燃料②使用制冷剂,产生臭氧层空洞③围湖造田,水域面积缩小④乱砍滥伐,导致森林面积减少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咸海是位于中亚的威水湖,原为世界第4大湖。上世纪四十年代咸海地区大力建设防风固沙林、修建灌溉水利工程。目前,咸海面积已经比1960年衰退了90%以上。下图示意咸海流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近几十年咸海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深居内陆,降水量小 B.在咸海周边围湖造田C.全球变暖,蒸发加剧 D.修建了大量水利工程4.咸海面积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湖泊附近昼夜温差变小 B.河口三角洲向湖中心推进C.湖泊周围风沙活动减弱 D.湖床裸露,湿地面积扩大最新数据显示,南极夏季海冰面积已连续三年跌破200万平方公里的临界值,这种情况是有观测记录以来首次出现。南极洲的海冰可能已经发生“临界转变”。对此,科学家们再次发出全球变暖警告——南极海冰正在逐渐消失。下图为2022年2月南极洲马蹄岛的冰川融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南极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

)A.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 B.冰川融水增多,南极洲的淡水资源减少C.海平面下降,海岸侵蚀变弱 D.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6.监测南极附近海冰面积变化主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C.遥感技术 D.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海洋酸化是指由于海洋吸收、释放大气中过量二氧化碳使海水逐渐变酸。研究表明海洋酸化会减少海洋生物的钙化量,降低其生长速率,影响海气碳循环及环境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海洋酸化直接导致(

)A.贝类生物数量减少 B.近岸海洋污染减轻C.极地海冰大量融化 D.沿海陆地酸雨加重8.从全球范围看,引发海洋酸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水土流失加剧 B.燃烧化石燃料 C.大量砍伐森林 D.海洋生物死亡9.海洋酸化影响海气环境的变化,主要过程为(

)A.海洋二氧化碳吸收减少——大气二氧化碳增加——海洋表层水温上升B.海洋二氧化碳吸收减少——海洋表层水温上升——大气二氧化碳增加C.海洋表层水温上升——海洋二氧化碳吸收减少——大气二氧化碳增加D.海洋表层水温上升——大气二氧化碳增加——海洋二氧化碳吸收减少澳大利亚科幻电影《极地寒流》展示了未来的某个时间,因为人类过度的活动,澳大利亚附近上空的臭氧层出现漏洞,臭氧层上方的冷空气倾泻而下,造成近地面出现极端低温,人类面临灭绝的风险,从而展开自救的故事。完成下面小题。10.臭氧层出现漏洞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酸性气体的过度排放 B.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C.氟氯烃化合物的过度排放 D.森林的过度砍伐11.臭氧层出现漏洞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A.引起全球气候变暖 B.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C.人类得皮肤病的概率增加 D.酸雨出现的概率增加下图为人类社会与环境相关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生态破坏所属环节是(

)A.① B.② C.③ D.④13.下列不属于③④环节的是(

)A.全球气候变暖 B.台风造成重大损失 C.伦敦烟雾事件 D.湖泊水体富营养化二、综合题14.读图,完成相关任务。

(1)说出土壤污染物质的主要来源。(2)土壤具有容纳污染物质的能力和自我净化的能力,为什么还会被污染?(3)描述土壤污染的主要过程,说一说土壤污染可能产生的危害有哪些。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鄂尔多斯高原位于草原与荒漠过渡带,区内北部有库布齐沙漠,南部有毛乌素沙地,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生态过程均相当复杂,对区内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极为敏感。下表为1989~2005年鄂尔多斯高原荒漠化土地变化统计表。未荒漠化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渍化水域工矿区面积变化(h㎡)-84870.0572210.28-1834.4214874.99-368.55-12.28变化率-1.180.36-0.060.97-0.08-0.03注:表中水蚀荒漠化是指半干旱与半湿润地区发生的以流水动力侵蚀为主造成的荒漠化。(1)指出表中鄂尔多斯高原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2)分析造成鄂尔多斯高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3)请为鄂尔多斯高原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治理措施。一、单选题碳中和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完成下面小题。1.我国计划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计划应对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A.酸雨问题 B.臭氧层破坏问题C.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D.森林破坏问题2.下列公众行为有利于促进碳中和的是(

)A.尽量开私家车出行 B.拒食野生动物C.尽量无纸化办公 D.尽量使用一次性餐具我国野生亚洲象目前仅分布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普洱市和临沧市三个州市,其生存环境面临破碎化的威胁。然而在几千年前,我国野生亚洲象的分布与现在相比有很大差异。图为我国野生亚洲象分布范围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商周时期野生亚洲象分布最北界可达(

)A.黑龙江省 B.云南省 C.重庆市 D.河南省4.野生亚洲象生存环境破碎化后造成的影响主要有(

)①食物种类减少②人象冲突增加③生物多样性增加④种群间基因交流受阻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5.影响我国亚洲象分布范围逐渐南退的主要自然原因可能是(

)A.不同朝代战乱 B.森林面积锐减 C.全球气候变化 D.人口城市扩张读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6.按属性划分,受②影响最小的是(

)A.公园 B.城镇 C.农田 D.沼泽7.下列现象属于箭头③范畴的是(

)A.暴雨 B.台风 C.地震 D.沙尘暴8.在甲、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图中序号出现一般次序为(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③①④ D.②①④③下图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过程关系简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9.图中数字序号的含义正确的是A.①生产产出②资源③环境④经济过程B.①经济过程②生产产出③环境④资源C.①资源②经济过程③生产产出④环境D.①生产产出②经济过程③资源④环境10.下列措施能改善生态环境的是①使用矿物能源,节约生产成本②积极推进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农业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等工作③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④加快国土绿化进程,增加森林面积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1.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A.发展生产力 B.防治灾害,整治生态环境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D.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二、综合题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海草是生活于热带和温带浅水海域的单子叶沉水植物,一般分布在低潮带及潮下带,6米深的范围为海草分布最多的主要区域。海草床、红树林、珊瑚礁是三大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作为其中最为脆弱的生态系统,海草床尤其需要引起全社会的注意。资料显示,海南岛东北部高隆湾海草床已严重退化,原成片分布的海草床逐渐呈斑块化及零星化。目前人们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海草床修复,以恢复其生态服务功能。下图示意高隆湾位置及海况。

(1)指出海草的生态作用。(2)分析高隆湾海草床严重退化的主要原因。(3)指出高隆湾海草床适宜修复区需要具备的条件。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磷是湖泊富营养化最主要的形成因子之一,湖泊水体中的磷会以多种方式汇集到水底沉积物中,沉积物表层也会向水体释放磷,从而造成湖水的第二次污染。太湖长期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每年藻类大量繁殖,给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用水带来严重影响。左图示意太湖水体中鳞的空间分布,右图示意太湖沉积物表层中磷的空间分布。(1)指出太湖水体与水底沉积物表层中磷的空间分布的相同点。(2)简要说明污水中的磷进入湖泊水体后的主要去向。(3)简要分析影响沉积物向湖水释放磷的环境条件。(4)简要说明减轻湖泊水体磷含量的主要措施。(2021·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板块边界的类型及其海底宏观地形分别是(

)A.生长边界海岭 B.消亡边界海沟C.消亡边界海岭 D.生长边界海沟2.以马尔代夫为代表的低地岛国最忧虑的全球性问题主要有(

)①臭氧层破坏②渔业资源枯竭③森林面积减少④两极冰川消融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3.(2024·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主要的森林碳汇和碳排放国,2021年该国可再生能源仅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1.7%。交通运输业是该国主要的碳排放行业,物流配送成本高,碳排放量较大。近年该国制定碳减排“国家自主贡献”计划,推动能源结构转型,承诺到2060年实现碳净零排放。材料二

下图为东南亚部分地区略图。(1)简述该国森林碳汇量大的气候原因。(2)从岛间运输角度,简析该国物流配送碳排放量较大的原因。(3)从资源禀赋角度,说明该国能源结构的形成与转型的原因。4.(2023·北京·高考真题)某校中学生赴蛇鱼川流域进行野外研学。左图为该流域示意图,右图为某同学撰写的考察报告。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任务一、寻访中华蜜蜂谷(1)阐述该流域发展养蜂产业的优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