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语言表达与运用》解题思路解析题库试题_第1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语言表达与运用》解题思路解析题库试题_第2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语言表达与运用》解题思路解析题库试题_第3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语言表达与运用》解题思路解析题库试题_第4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语言表达与运用》解题思路解析题库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语言表达与运用》解题思路解析题库试题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也形成了崇高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1.下列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B.中华民族精神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C.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D.中华民族精神不包括勤劳勇敢、自强不息。2.下列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描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B.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团结统一,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C.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勤劳勇敢,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D.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自强不息,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乎?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覆其巢,民苟有财,何往而不为?”“是故诸侯虽有善政,民不厌之;惟仁者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殷,约事夏,非利也,为仁也。昔者鲁缪公行仁政,境内之民,莫不归之,为其所归,有如归市。五家之居,既免乎丧,然后处仁行义;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于其有也,求以共之,是亦义也。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弑其君,覆其巢(杀)B.是故诸侯虽有善政,民不厌之(满足)C.为仁也(为了)D.是故汤事殷,约事夏(侍奉)4.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是故诸侯/虽有善政,民/不厌之B.是故诸侯/虽有善政,民/不/厌之C.是故诸侯/虽有善政,民/不厌/之D.是故诸侯/虽有善政,民不/厌之三、古诗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5.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写出了诗人登高远望的情景。B.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想要穷尽千里的愿望。C.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D.这首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6.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B.这首诗描绘了黄河入海的壮观景象。C.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D.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四、词语辨析(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①吾欲之南海,何如?②吾得兄事之。B.①愿为小相焉。②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C.①今以钟磬置水中。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D.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②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②吾欲之南海,何如?B.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②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C.①吾欲之南海,何如?②今以钟磬置水中。D.①愿为小相焉。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①愿为小相焉。②吾欲之南海,何如?B.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②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C.①吾欲之南海,何如?②今以钟磬置水中。D.①愿为小相焉。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①愿为小相焉。②吾欲之南海,何如?B.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②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C.①吾欲之南海,何如?②今以钟磬置水中。D.①愿为小相焉。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①愿为小相焉。②吾欲之南海,何如?B.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②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C.①吾欲之南海,何如?②今以钟磬置水中。D.①愿为小相焉。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①愿为小相焉。②吾欲之南海,何如?B.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②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C.①吾欲之南海,何如?②今以钟磬置水中。D.①愿为小相焉。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五、句子翻译(每小题3分,共15分)1.愿为小相焉。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4.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六、文学常识(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作品,不属于《史记》的是()A.《鸿门宴》B.《赤壁之战》C.《垓下之战》D.《滕王阁序》2.下列作品,不属于《诗经》的是()A.《关雎》B.《伐檀》C.《离骚》D.《诗经》3.下列作品,不属于《楚辞》的是()A.《离骚》B.《九歌》C.《史记》D.《天问》4.下列作品,不属于《庄子》的是()A.《逍遥游》B.《齐物论》C.《庄子》D.《养生主》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现代文阅读1.D解析:根据原文“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可知,选项A、B、C都是正确的描述。而选项D“中华民族精神不包括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与原文描述不符,故选D。2.A解析:根据原文“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可知,选项A正确地概括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选项B、C、D虽然都包含在中华民族精神中,但不是核心,故选A。二、文言文阅读3.D解析:根据原文“是故诸侯虽有善政,民不厌之;惟仁者能以大事小。”可知,选项A、B、C都是正确的解释。而选项D“是故汤事殷,约事夏(侍奉)”与原文意思不符,故选D。4.C解析:根据文言文的断句规则,正确的断句应该是“是故诸侯/虽有善政,民/不厌之”。选项C符合这个断句规则,故选C。三、古诗文阅读5.C解析: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而不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选项A、B、D都是对这首诗的正确赏析,但不是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故选C。6.A解析: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描绘了黄河入海的壮观景象,表达了诗人想要穷尽千里的愿望。选项B、C、D都与原文描述不符,故选A。四、词语辨析1.D解析:选项A、B、C中的加点词都是表示目的或原因的连词,而选项D中的加点词“故”表示因此,意义和用法不同,故选D。2.D解析:选项A、B、C中的加点词都是表示原因或目的的连词,而选项D中的加点词“故”表示因此,意义和用法不同,故选D。3.D解析:选项A、B、C中的加点词都是表示原因或目的的连词,而选项D中的加点词“故”表示因此,意义和用法不同,故选D。4.D解析:选项A、B、C中的加点词都是表示原因或目的的连词,而选项D中的加点词“故”表示因此,意义和用法不同,故选D。5.D解析:选项A、B、C中的加点词都是表示原因或目的的连词,而选项D中的加点词“故”表示因此,意义和用法不同,故选D。6.D解析:选项A、B、C中的加点词都是表示原因或目的的连词,而选项D中的加点词“故”表示因此,意义和用法不同,故选D。五、句子翻译1.愿为小相焉。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愿意做一个小小的相国”。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4.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希望陛下把讨伐敌人、恢复国家重任托付给我”。六、文学常识1.D解析:选项A、B、C都是《史记》中的篇章,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