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本试卷共6页,23题,总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18分)1.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归省(xǐng)两栖(xī)沉淀(diàn)金吾不禁(jìn)B.冗杂(rǒng)欺侮(wǔ)缄默(jiān)情趣盎然(àng)C.行辈(háng)斡旋(wò)幽悄(qiǎo)草长莺飞(yíng)D.亢奋(kàng)蓦然(mù)龟裂(jūn)风雪载途(zà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雾霭怠慢枯躁人情世故 B.迁徙羁绊晦暗消声匿迹C.追溯震憾渺远海枯石烂 D.褶皱静穆怅惘豁然开朗3.下面四个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樱花在春风中轻盈飞舞,点缀在枝头,宛若天边的云霞,令游客叹为观止。B.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利用AI功能,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终于不甚了然。C.这支曲子,旋律急促,气势宏伟,当推向高潮时,又戛然而止,令人回味。D.舞台剧《红楼梦》演员们倾情演出,努力把每个细节都处理得天衣无缝。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后生的舞姿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活跃、存在和强盛。B.祖父在路上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为我表述雪夜驰马等进京赶考的掌故。C.根据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使农民们推测出安排农事的时间。D.大约在5000万年前,印度北移并与亚洲相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5.根据语境,下列句子语序恰当的一项是()每一个大陆都有自己的恐龙化石。①大约经历了一亿年,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②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③然而,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④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夏天短而且冷,最后成为冰天雪地。A.③④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6.下列关于《经典常谈》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共305篇。B.“六书”是古人造字的六种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C.《战国策》是西汉刘向编订的史书,着重记录了战国时期策士们的策略和游说言论。D.司马迁撰写的编年体史书《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7.请根据情境,默写古诗文名句。“一切景语皆情语”。古诗文中所有的景物都寄托着诗人的情思。《关雎》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水鸟和鸣起兴,引发对善良美好女子的爱慕之情。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藤蔓的柔美,表现赏景时快乐的心情。《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展现了桃花源安宁和平的生活环境,抒发了陶渊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二、阅读(共42分)(一)(共6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乙】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王勃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8.甲乙两诗都是送别诗,甲诗“______”一词点明了送别的地点;乙诗用“______”意象点明送别时间。9.甲诗中的“风烟”和乙诗中的“乱烟”都是对烟雾的描写,其作用有何不同?10.甲乙两诗的划线句分别表达了怎样的离别之情?请结合诗意谈谈你的看法。(二)(13分)阅读下列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选自魏学湃《核舟记》)【乙】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年十五,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其市人。久之,有儒生莫后光见之,喟然曰:“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盖进乎技矣。”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①。华堂旅会②,闲亭③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宁南④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宁南以为相见之晚,使参机密。宁南死,敬亭丧失其资略尽,贫困如故时,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敬亭既在军中久,其豪猾大侠、杀人亡命、流离遇合、破家失国之事,无不身亲见之,且五方土音,乡欲好尚,习见习闻,每发一声,使人闻之,或如刀剑铁骑,飒然浮空,或如风号雨泣,鸟悲兽骇,有非莫生之言可尽者矣。(选自黄宗羲《柳敬亭传》),有删改)【注】①缙绅间:指达官贵人之中。②华堂:豪华大厅。旅会:盛大的集会。旅,众。③闲亭:指悠闲的亭阁。④宁南:左良玉,字昆山,明末山东临清人。先率军在宁东与清军作战,升总兵官。南明福王时晋封为宁南侯。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佛印绝类弥勒()(2)神情与苏黄不属()(3)争延之使奏其技()(4)敬亭既在军中久()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2)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13.甲乙两文都介绍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甲文介绍的是微雕,乙文介绍的是______。甲乙两文文体不同,表达方式也不同。甲文主要运用______表达方式,乙文主要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都赞美了传统技艺的高超。14.请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划线句分别运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传统技艺的精妙?(三)(8分)阅读下面组合文本,完成下面小题。【甲】大雁归来(节选)利奥波德①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②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向南飞行2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大雁到了目的地,时而在宽阔的水面上闲荡,时而跑到刚刚收割的玉米地里捡食玉米粒。大雁知道,从黎明到夜幕降临,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猎枪。③3月的大雁则不同。尽管它们在冬天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可能受到枪击,但却是休战时刻。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在我们的沼泽上空做了几次试探性的盘旋之后,它们白色的尾部朝着远方的山丘,终于慢慢扇动着黑色的翅膀,静静地向池塘滑翔下来。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我们的大雁又回来了。【乙】孙绍振谈古典诗歌分析基础:意象篇(节选)①面对一个诗歌文本个案,应该从“意象”开始,在最简单、平常的意象背后往往有最为深邃奥秘的情意。意象,就是意和象的矛盾统一体。象是看得见的,意是看不见的,意在象中,意为象主。“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一系列的意象,都是带着后面点出的“断肠人”的情绪色彩的。中国文论讲究情景交融,在中国古典诗话中也有许多智慧的表述,后来被王国维总结为“一切景语皆情语”。②古人所谓意象尽管有种种不同的用法,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必须呈现为象。那种纯概念的说理,直抒胸臆的抒情,都不能构成意象。因此可以说,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是象,是物象。③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主观的色彩。因此可以说,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④例如,“梅”这个词表示一种客观的事物,它有形状有颜色,具备某种象。当诗人将它写入作品之中,并融入自己的人格情趣、美学理想时,它就成为诗歌的意象。由于古代诗人反复地运用,“梅”这一意象已经固定地带上了清高芳洁、傲雪凌霜的意趣。【丙】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5.“江春入旧年”一句点出时间是春季。小语同学从“归雁洛阳边”也能推测出是春季。请根据甲文,说说小语同学推测的依据是什么。16.请结合乙文分析,丙文中的“雁”能不能成为诗歌的意象?17.小文同学在默写诗歌时,常常会把《次北固山下》中“雁”写成“燕”,请你结合材料,向小文同学分析两者不能混淆的原因。(四)(共15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大漠的美景方霄①大漠之中,不只有与风沙为伴的艰辛,也有着令人魂牵梦绕的美景。其中最让我陶醉不已、回味无穷的,是躺在沙丘上沐浴斜阳的悠然时光,让人身在大漠,却恍若置身世外桃源。②我曾为工作来到位于内蒙古的巴丹吉林沙漠。离住处不远,就是一大片连绵起伏的沙丘。我酷爱大自然,在可以自由活动的傍晚,总爱背上水壶走进沙丘之中,面朝夕阳,或盘腿而坐,或四仰八叉斜躺于沙丘之上,摒除一切杂念,静静地享受夕阳徐徐沉入沙海的美妙景象。③一个仲夏周六的傍晚,我走进大漠沙丘之中。此时已是夕阳西斜,太阳渐渐收敛了它那刺眼灼人的光芒,变得温和起来。那颗白色的光球,慢慢地在表面泛起了淡淡的红润。这红润随着夕阳西沉而逐渐加深,像一颗硕大的橙子飘浮在遥远的天边,把橙色的光辉抛向天宇、洒向大地。流动的光线与云彩和大漠相互辉映,形成了梦幻般的奇妙景色。④蓝莹莹的长天与金灿灿的大漠夹拥着暖橙色的夕阳,多情的彩云在其间曼妙舞……朋友,试想一下,当这幅铺天盖地、壮丽无比的图画以排山倒海之势向你袭来的时候,会是一种怎样的感觉?我刹那间就惊呆了!视觉受到强烈的冲击,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不由自主地感叹:世界上最高明的画家,不在人世间,而是大自然。人的想象与再现,终究敌不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⑤眼前的美还在继续着、变幻着。在我惊叹不已之时,突然间,目力所及的远方,平地矗立起灰黄色的烟柱,旋转着急速升高,直冲云霄,仿佛擎天之柱,傲立于天地之间。周围风平沙静,怎么会突然冒出这么大的烟柱呢?后来请教“老戈壁”才得知,这在沙漠中是常有的自然现象。由于大漠受热不均,有时会形成气旋,卷起地表沙尘形成这种“烟柱”。此时的“烟柱”在我的眼里,更像是天公手握的神奇画笔,把眼前的美景描绘得更加壮丽多彩。⑥旋即,我又想到王维《使至塞上》所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孤烟”,就一定是边关烽火台施放的烽烟吗?有没有可能是我眼前的“龙卷沙尘”呢?烽烟是边防传递敌情发出的信号,在遇外敌入侵时点燃。如果当时有敌情,王维又怎能有欣赏“长河落日圆”的闲情呢?如果点燃的是“平安烟”,沿线烽火也应相继点燃,又何来“孤烟”呢?当然,这只是我有感于眼前所见,一时思绪纷飞而生出的猜测。彼时彼刻、彼情彼景,想到我或许正跨越千年时光,与心中无比崇敬的先贤在“孤烟”上视线相接,那份激动与遐思确实难以抑制。⑦眼前景色的奇异变化,把我从思古之幽情中拉回到现实。随着夕阳越来越贴近地面原本一片金色的沙丘出现了晦明不一的强烈反差。沙丘的背面因照不到阳光被阴影覆盖而连绵起伏的沙丘脊线却在夕阳映照下更加金光闪闪,就像一波连一波的金色波浪,源源不断地向着夕阳奔涌而去。眼前闪耀着金光的沙丘脊线,一下子有了鲜活而流动的美,恰似细浪在瀚海之中轻歌曼舞。⑧在我的惊讶中,已呈红色的夕阳开始亲吻大地,缓缓投入大地的怀抱,沙丘脊线的金辉也逐渐暗淡。随着夕阳的最后一抹红沉入地平线,夜幕升起来了。夜色逐渐变得深沉广阔,覆盖了巴丹吉林沙漠。大漠由前一刻的绚烂热烈,转为安然宁静。温柔的月光洒落地面,大漠泛起了淡淡银色。放眼远眺,西边远方还存留着几抹彩霞,此刻在眼前夜色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瑰丽灿烂……⑨戈壁大漠气候有个特点,太阳下山后地表温度会骤然下降。漠风渐起,带来了些许凉意。我起身四顾,仿佛不知身在何处,“沉醉不知归路”。少顷,回过神来,一个疑问慢慢从心头浮现:如此绝美的大漠日落之景,为何少有古代的文人墨客将其光影变幻的过程较为完整地呈现?虽然不乏一言胜万语的千古绝唱,但终究只是画了龙的眼睛,而未能画出龙的全貌。⑩思来想去,可能是古时技术有限、条件艰苦,横穿沙漠九死一生,古人匆忙赶路之余,未必有静卧沙丘沐斜阳的闲情逸趣,也就不能全程观得大漠日落辉煌灿烂的奇景。而今,巴丹吉林沙漠的旅游线路已经开通,旺季里游览者络绎不绝,观看大漠日落的诸般客观条件早已齐备。即便如此,如果只是抱着“到此一游”的心态走马观花、匆匆而过,依然难以领略巴丹吉林沙漠日落全景的妙处。想要真正感受大漠之美,还须全身心投入这片沙海,细细品味。⑪我相信,大漠的美景也一定不会辜负那些顶艳阳、踏黄沙而来的人们。一双双善于发现美的眼,一颗颗不畏艰辛寻美的心,必将在大漠斜阳之下,得到珍贵而丰厚的回报。(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5月20日,有删改)18.作者随着大漠美景的变化,心情也随之变化。请结合文章填写下面空格。大漠沙丘之中,夕阳西斜,太阳表面的红晕逐渐加深,我感到无比享受。当流动的光线与云彩和大漠相互辉映,形成了梦幻般的奇妙景色时,我无比______。而当“我”看到灰黄色烟柱直冲云霄这一自然现象时,心中的______难以抑制。沙丘脊线逐渐暗淡,温柔的月光洒向地面,“我”有些______,仿佛不知身在何处了。19.第①段中加点词语“世外桃源”,用在此处是否恰当?为什么?20.文章第⑥段提及王维的诗,有什么作用?21.结合全文内容,你认为到大漠寻美的人,会得到哪些丰厚的回报?22.文章发表后,作者收到了很多读者来信。其中有读者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方老师,您对那些打算大漠寻美的人最想说的是什么?”请你以作者的口吻给读者回言,并说明理由。三、写作(共60分)23.作文读完方霄的《大漠的美景》,请你写一则读后感,题目自拟。要求:(1)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本试卷共6页,23题,总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18分)【1题答案】【答案】B【2题答案】【答案】D【3题答案】【答案】B【4题答案】【答案】D【5题答案】【答案】C【6题答案】【答案】D【7题答案】【答案】①.关关雎鸠②.在河之洲③.青树翠蔓④.蒙络摇缀⑤.阡陌交通⑥.鸡犬相闻二、阅读(共42分)(一)(共6分)【8~10题答案】【答案】8①.城阙②.夜月9.甲诗中“风烟”描绘了三秦大地笼罩在风烟之中的景象,营造出雄浑壮阔的氛围,为下文的离别增添了豪迈之感;乙诗中“乱烟”渲染了一种朦胧、迷茫的氛围,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寂寞、凄凉之情。10.甲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坚定信念,即使友人远在天涯,也如同近在身边,体现出一种豁达、乐观的离别之情;乙诗“江山此夜寒”,一个“寒”字,既写出了夜晚江山的寒冷,更烘托出诗人内心因友人离去而产生的孤寂、凄凉之感。(二)(13分)【11~14题答案】【答案】11.①.像②.类似③.邀请④.已经12.(1)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2)你还没有开口说话,各种喜怒哀乐的感情就先表现出来了,使听众的感情不能控制自己。13.①.说书②.说明14.甲文通过对核舟上人物的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如“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微雕技艺的精妙;乙文通过侧面描写,如“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借人们对柳敬亭说书技艺的称赞,表现其说书技艺的高超。(三)(8分)【15~17题答案】【答案】15.甲文提到大雁11月份南飞,3月归来。丙诗中诗人看到大雁,想要托大雁传书至洛阳,由此可推测此时是春季,因为只有春季大雁才会从南方飞回北方,经过诗人所在之地。16.丙文中的“雁”能成为诗歌的意象。“雁”这一物象,在古代诗歌中常被用来寄托游子的思乡之情。在丙诗中,诗人王湾看到归雁,想到要借大雁传递家书,融入了自己的思乡之情,所以“雁”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成为了诗歌的意象。17.“雁”和“燕”在诗歌中的含义和出现的季节不同。“雁”在古代诗歌中常与思乡、传递书信等情感和行为相关,且多在春秋季节出现,丙诗中诗人借归雁传递乡书,符合“雁”的这一意象内涵;“燕”多在春天出现,常用来表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与丙诗所表达的思乡之情不符,所以两者不能混淆。(四)(共15分)【18~22题答案】【答案】18.①.惊讶②.激动与遐思③.沉醉19.恰当。“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在这里形容作者躺在沙丘上沐浴斜阳时,远离尘世喧嚣,沉浸在美妙景色中的悠然状态,突出了大漠美景给作者带来的宁静、美好的感受,所以使用恰当。20.①丰富文章内容,增加文化底蕴,使文章更具可读性;②由眼前的“烟柱”联想到王维诗中的“孤烟”,引发对“孤烟”真实所指的猜测,表现出作者丰富的想象力;③将眼前奇景与古人诗句相联系,表达出作者跨越时空与先贤对话的激动心情。21.①能欣赏到壮丽奇幻的大漠美景,如夕阳西沉时绚丽的色彩变化、“龙卷沙尘”的奇特景象等,获得视觉上的享受;②能在欣赏美景的过程中,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思考,如对王维诗句的联想,感受跨越时空的情感交流,获得心灵的触动;③能让全身心投入大漠的人在领略美景的过程中,忘却烦恼,放松心情,享受宁静与美好,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22.示例:我最想说的是,去大漠寻美,不要走马观花,一定要全身心投入。因为大漠的美不仅在于其景色的壮丽,更在于它能让你产生丰富的联想和内心的触动。只有全身心投入,你才能真正领略到大漠日落全景的妙处,感受到大漠之美带来的珍贵而丰厚的回报,收获视觉的享受和心灵的满足。理由是文章中提到,古时人们因条件艰苦难以全程观赏大漠日落,而现在即便条件具备,若只是“到此一游”的心态也难以领略其美,所以全身心投入是感受大漠之美的关键。三、写作(共60分)【23题答案】【答案】例文:沙海行吟,心向远方——读《大漠的美景》有感翻开方霄的《大漠的美景》,仿佛踏入了一片广袤无垠的沙海,文字间裹挟着西北的朔风,将我卷入了那片雄浑壮阔又充满诗意的天地。这不仅是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餐厅服务员技能培训资料
- 2025批量办公用品买卖合同样本
- 2025设备更新借款合同范本
- 2025汽车租赁合同生效条件有哪些
- 2025短期劳动合同电子版模板
- 2025劳动合同的法定条件
- 2025年的北京市房屋租赁合同
- 2025标准技术转让合同
- 2025年北京市租房合同范本
- 2025纸箱购销合同范本
- 2024年北京市垂杨柳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胸痛课件教学课件
- 风管补漏施工方案
- 2024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单元测试(含解析)
- 林业安全生产知识培训
- 生产车间厂房及配套设施施工组织设计
- 【中职专用】《旅游心理学》(高教第二版)高考模拟卷7(解析版)
-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 2025届北京市海淀区北京57中高二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社工站2024年度工作总结与2025年项目计划
- 初级制图员职业鉴定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