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战国时期,法家三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君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详。”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A.尚法存礼 B.尊法敬天 C.外儒内法 D.儒法合一2.周公认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并反复告诫成王和其他大贵族,“天不可信”“天命不于常”,要通过“疾敬德”“勤用明德”来保住天命。这反映了()A.封建贵族的诉求 B.礼乐文化的内涵C.儒家思想受推崇 D.道法自然的观念3.1978年,曾侯乙编钟出土于湖北随州,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的一套编钟。全套编钟共65件,为铜木结构,在其中下层横梁各有三个佩剑铜人,是青铜人像中难得的佳作。编钟共有铭文3755字,内容为编号、记事、标音及乐律理念,被中外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对此解读有误的是()A.蕴含了先秦时期的礼乐文化B.见证了先秦时期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C.体现了先秦时期贵族阶层的审美文化D.反映了先秦时期中原地区文化的先进性4.《源氏物语》是由日本平安时代女作家紫式部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物语”是日本的文学体裁。《源氏物语》引用了数量相当可观的中国诗词,书中仅引用的白居易的诗歌就多达90多处。而白居易最重要的作品《长恨歌》几乎贯穿于整个小说中。下列关于该书叙述正确的是()①《源氏物语》是一部日本古典文学杰作②主要描写了居楼族和般度族为了争夺王位而进行的战争③《源氏物语》是研究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参考依据④《源氏物语》取材于中国故事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5.某史书讲述某一历史人物时提及:“习华言,易华服,读儒书,从儒教,以博中国人之信用,其教始能推行。”他是()A.传教士 B.皇帝 C.士大夫 D.旅行家6.汉谟拉比时期,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系列司法机关,有公社法院、寺庙法院和最高法院,其法官都由国王委派,法官必须严格地依法判决。据此可知,汉谟拉比()A.重视法律建设 B.实行专制统治C.维护奴隶利益 D.主张同态复仇7.《一千零一夜》这部作品集结了阿拉伯、波斯和印度的故事,如《阿拉丁和神灯》和《辛巴达船长》。《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帝国时期的文学瑰宝。据此可知,阿拉伯人()A.以发展多元文化为旨归 B.推动了东西方文明交流C.积极推广伊斯兰教文化 D.吸收了不同地区的文化8.一位法学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活的意大利法……已经越过了阿尔卑斯山。”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古罗马法已经成为欧洲各国的法律B.古罗马法推动了西欧近现代法制建设C.意大利是近代最早颁布宪法的国家D.意大利法是近现代西欧法律的翻版9.下列人物中,在西方被认为是“史学之父”的是()A.希罗多德 B.修昔底德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10.教会文学是中世纪欧洲的正统文学,主要内容是赞美上帝的权威和歌颂圣徒的德行。骑士文学在11世纪流行,大都是骑士们行侠仗义、建功立业和爱情至上的故事。这一时期骑士文学的流行反映出当时()A.人们对世俗生活的追求 B.王权的不断强化C.人文主义精神广泛传播 D.天主教会的衰落11.下图为腓尼基字母的演化历程。据此可知()A.古代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B.对外扩张是文字传播的主要方式C.文字的发展推动文明进程D.字母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12.下表所示为古代越南地区发生的部分重要事件。这可用来说明()11070年,李圣宗在京师升龙(今河内)创建文庙以祀孔子21076年,李仁宗在升龙建立国子监,以作为皇太子及文职官员学习儒学的处所A.儒家学说在越南获得独尊地位B.中华文化圈在隋唐时期已经形成C.传统儒家文化对越南影响较大D.越南受教育的社会阶层不断扩大13.古代埃及人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古巴比伦人发明了太阴历,中国夏朝人使用的历法是《夏小正》,干支纪日法是商朝历法的最大成就,是世界上延续至今的最长的纪日方法。以下同时使用太阳历和太阴历的美洲人是()A.玛雅人 B.阿兹特克人 C.印加人 D.班图人14.古代印度是世界历史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征服当地土著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的中亚入侵者是()A.苏美尔人 B.日耳曼人 C.蒙古人 D.雅利安人15.古代汉服上衣下裳,宽袖长袍,穿开裆裤;古代胡服则夹领、小袖、紧身,穿满档裤。战国时赵武灵王倡胡服骑射,引进胡服,但胡服没有进入民众的日常生活;五胡内迁后,胡服为广大汉人所喜爱,并逐渐普及。这一典型事例最能说明()A.胡服因美观而受人追捧 B.喜新厌旧是人们的天性C.政府提倡违背民间意愿 D.民族交融丰富人民生活16.古印欧人在迁徙的过程中,不断以各种形式与当地居民相互融合,演变为新的种族人群。下列不属于这种情况的是()A.赫梯人 B.匈奴人 C.希腊人 D.雅利安人二、材料分析题(共40分)其中17题12分,18题16分,19题12分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起源于民间,句子长短不一,适于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材料二:北宋苏轼开创一代词风,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界。……当时有人将苏轼的词与柳永的词作比较,说“柳词只能让十七的女孩子手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而苏词就必须关西大汉手执铁板,唱‘大江东去’”。材料三:生活于两宋之交的女词人李清照,词风委婉含蓄,清新淡雅,……南宋词人辛弃疾词风慷慨激昂,豪迈悲凉,充满忧国忧民的爱国豪情。请回答:(1)宋词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材料中所述的宋人分别属于哪个派别?试比较两派风格有何不同?(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词繁荣的原因。(3)中国文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特色,词是宋代文学的代表,请问在战国时期、汉代、唐朝、元朝、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学成就是什么?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阿拉伯人通过将实力雄厚的部落结为联盟,加强了统治。在进行统治时,阿拉伯人并不拘泥于民族,而是以伊斯兰教为纽带把各个民族维系在一起,通过这种方式,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建立了合作机制。这样一来,实现了由通过军事征服的“征服时代”向从事经济活动的“经济时代”转型。……阿拉伯帝国的中心从与地中海相连的地区向与印度洋相连的地区转移,印度洋被纳入阿拉伯帝国的版图,同时,阿拉伯帝国的经济活动中心也从干燥的地中海,转移到干燥地带和湿润地带的连接处,并进入将东非、西亚、印度、东南亚、中国南部连在一起的印度洋,阿拉伯帝国转型成为陆地和海洋的大商业帝国。——摘编自(日)宫崎正胜《大国霸权:5000年世界海陆空争霸》材料二古代中国与阿拉伯作为亚洲两大异质文明的载体,通过贸易上的相互弥补,器物文明层面的彼此借鉴,宗教文化方面的交流融通,发掘和吸纳有益养分,满足各自所需,从而推动了社会发展和进步,也对世界文明作出巨大贡献。——摘编自王铁铮《历史上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交往及其影响》(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帝国统治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兴起和发展原因。(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古代中国和阿拉伯推动了社会发展和进步,也对世界文明作出巨大贡献。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魏晋统治者为了扩充军队,增补劳动力,通过强制和招引,迫使匈奴、羯、氐、羌、鲜卑5个少数民族向南迁徙,史称“五胡内迁”。“五胡内迁”加速了各族社会的文明开化,不但各“胡”族大量吸收了汉族的农业文明,而且以自己的草原文明影响着汉人,从而给中华文明注入了新的活力。自西晋末年至南北朝时期,又出现了罕见的“北人”南下的现象。当时,一度存在多个相互敌对的政权,每个政权的内部又存在多个敌对势力,“胜者为王败者寇”,大批被流放贬逐的“流人”被迫迁往偏远地区。——摘编自李春光《中国历史上的人口流动(三)》材料二从公元2世纪中叶起,罗马皇帝为了获得兵源税款,允许大量的日耳曼人进入帝国领土,并把他们迁移到帝国境内人口稀少的地区。日耳曼人的整个部落,都带着妻子儿女和全部家当,登上征途。4至6世纪的大迁徙运动,日耳曼人占据罗马帝国的领土,以征服者的姿态,建立王国定居于此。日耳曼人的大迁徙给欧洲社会带来的绝不仅仅是野蛮对文明的征服。他们建立的各王国,尽管大小不等,但都是在摧毁罗马当地奴隶主政权后建立起来的,他们本身所固有的一些传统,恰恰构成了建立西欧封建社会所必需的因素。——摘编自张淑清《日耳量人大迁徙及其深远影响》(1)根据材料一,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流动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胡内迁”和日耳曼人迁徙共同的积极影响。三、论述题(共12分)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早期华人移民材料一西班牙人在菲律宾的殖民统治与马尼拉大帆船贸易,都离不开中国人特别是16世纪活跃在东南亚海域的早期华人移民的参与。早期华人移民以闽南人为主体,多为从漳州月港随中国商船到菲律宾的华商及其雇佣者,这一群体在西班牙史料文献中被称为Sangley(生理人)。早期华人移民在菲律宾活动概况材料二17世纪开始,在马尼拉大帆船工作的亚洲人成为主流,占比保持在60%~80%。据1637年时任菲律宾检察官马尔·法尔贡写给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四世的报告显示,当年共有160名生理人水手、50名木匠和锯工、14名敛缝工人和30名工匠在商船上服务。学者欧罗佩萨从档案馆搜集整理出的3360人的船员名单中,有1435人标明是chino(中国人),名字虽全部为西班牙语,也未发现他们生于中国或中国城市的身份资料细节,但是一些船员的姓氏如Cao、Xie、Tang、Dan等非常具有中国人的特征。材料三在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延续的250年间,约有10万人在菲律宾登船踏上移民美洲的旅途。1692年之后,在墨西哥城主广场亚洲商户聚集经营地形成一个大型市场,西班牙人为其冠上了中国人在马尼拉的聚集区——八连的名号。在西班牙学者马丁梳理的相关原始档案资料中,特别注明申请者身份为“chino”的如表5所列。17世纪申请在墨西哥城售卖中国商品的chino名单(部分)——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晨光、【西】jesúsPaniaguaPérez《船员·商人·理发师:美洲早期华人移民的身份考证(1565~1700年)》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人口迁徙与文化交融”的角度,评述早期华人移民的历史。(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正确,条理清晰。)

答案解析部分1.A2.B3.D4.B5.A6.A7.D8.B9.A10.A11.C12.C13.C14.D15.D16.B17.(1)豪放派有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有柳永和李清照。主要不同:前者风格豪放激愤,气势雄伟;后者风格.委婉含蓄,细腻感人。(2)两宋城市工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市民阶层的扩大及其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有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两宋社会矛盾的尖锐,文学家更能用词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3)楚辞、汉赋、唐诗、元曲、明清小说。18.(1)主要特点:统治方式多元(与实力雄厚的部落结为联盟,加强统治;以伊斯兰教为纽带提高各民族的凝聚力);统治中心由地中海向印度洋转移;由军事征服向陆地和海洋商业帝国转变。原因:①国家统一,政局相对稳定②工商业发达,经济繁荣③地处亚非欧交界地区,位置优越④兼收并蓄,融合东西方优秀文化⑤正确处理了民族之间关系。(2)交流推动进步:①中国先进的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西欧文化的发展(纲要下)②中国的中医药知识随炼丹术传入阿拉伯地区③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④阿拉伯使者、商人多次进入长安⑤阿拉伯商人定居在广州、泉水州等港口城市,并带来伊斯兰教(纲要上)。19.(1)表现:五胡内迁;“北人”南迁;“流人”被迫迁往偏远地区。原因:魏晋统治者为了扩充军队,增补劳动力,加强对少数民族的控制;八王之乱;灾荒连年;政权争斗,相互倾轧。(答出两点即可)(2)影响:加速了民族融合;推动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文化交流与社会生活变迁。20.评述:早期华人移民,是明清之际以闽南人为主体的自主移民海外群体。他们先移民至菲律宾,后沿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航线移民到西属美洲殖民地,马尼拉和墨西哥是其移民的主要集散地。继麦哲伦环球航行后,西班牙人携开采的美洲白银在菲律宾建立殖民地。16世纪中期,明政府开放闽南海禁,沿海商民海外贸易合法化,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南方丝织、制瓷等部门的生产能力大幅提高,思想界也出现了提倡个性自由、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的倾向。中国和西班牙共同创造了早期全球化时代的标志性产物——丝银贸易,早期华人移民应运而生。无论在菲律宾还是在美洲,早期华人移民凭借其掌握的工艺技术和经商能力谋生,主要从事与大帆船贸易有关的航海、贸易及周边行业,如以经商、理发为代表的服务业等。早期华商的商贸活动丰富了菲律宾人的生活,促进了马尼拉地区的发展,为维系大帆船贸易提供了物质条件与社会基础。菲律宾也由此成为丝银贸易中转站与著名的国际贸易枢纽。早期华人移民较深入地参与了大帆船贸易,为墨西哥等拉美地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商税收入,促进了当地经济繁荣与对外贸易的扩大。早期华人移民涌入美洲,缓解了当地因黑奴和印第安人大批死亡导致的劳动力短缺状况。他们在政治、经济、社会结构、风土人情、饮食习惯、文化习俗等领域都为拉美多元文化发展打上了深深的中华文化烙印。综上所述,早期华人移民的历史,展现了中国人的超强生存能力与独特智慧,是外来移民融入异域社会与异质文化的典例。早期华人移民的历史,扩大了中华文化在东南亚和拉美等地区的传播与影响力,是中菲、中拉人民传统友谊的历史见证,彰显出文明共生、文明互鉴、文明交流对人类历史发展与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

试题分析部分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总分:86分分值分布客观题(占比)48.0(55.8%)主观题(占比)38.0(44.2%)题量分布客观题(占比)16(80.0%)主观题(占比)4(20.0%)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大题题型题目量(占比)分值(占比)材料分析题(共40分)其中17题12分,18题16分,19题12分3(15.0%)26.0(30.2%)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6(80.0%)48.0(55.8%)论述题(共12分)1(5.0%)12.0(14.0%)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序号难易度占比1普通(15.0%)2容易(85.0%)4、试卷知识点分析序号知识点(认知水平)分值(占比)对应题号1古代希腊文明3.0(3.5%)92东晋南朝时期的江南开发12.0(14.0%)193宋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