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模)鹰潭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详解)_第1页
(二模)鹰潭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详解)_第2页
(二模)鹰潭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详解)_第3页
(二模)鹰潭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详解)_第4页
(二模)鹰潭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鹰潭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说明:1.卷面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2025.04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中性笔或铅笔将学校名称、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等信息填涂在试卷和答题卡上.3.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48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52分)。第Ⅰ卷(选择题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考古工作者曾在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商墓”发掘出一件文物“双面人形青铜神器”。这个背铜面具有着显著区别于河南股墟文物的独特风格,但与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神似。据此可知()A.南方同属中华文明母体B.巴蜀文化传播广泛C.|商文化对南方影响较小D.南北文化交流频繁2.下图所示是东汉时期不同地域隐逸士人数量变化概况。这一变化反映了东汉中后期()A.一士人对政治的失望—B.一道教势力影响广泛C儒学地位出现动摇D.区域文化差异增大3.十六国时,后赵开国皇帝羯族人石勒任用汉族士人张宾为谋主:政治上,推行九品中正制:经济上,劝课农桑,核定户口,征收田租户调:文化教育上,兴办太学。后赵的上述举措()A.助推华夏认同观念的产生B.加快了北方民族交融的步伐C.奠定了其统一北方的基础D.发展并创新了中原典章制度4.宋代对债务的清偿,强调官为理索,严禁债权人私自强牵债务人财物和以身代当。《宋刑统》中明确规定:凡“违法积利,契外制夺,及非出怠之债者,官为理”。凡“依令合理者,或欠负公私财物,乃违约乖期不偿者”,则以刑罚相加。凡不经官面私自强财物及身代当者,要追究债权人的法律责任。这表明,在宋朝()A.官府对私人债务纠纷“一切从严追理”B.严禁暴力清偿旨在维护债务人的利益C.民间债务纠纷已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D.体现了政府对于民间借贷的干预规范5.李贽曾提出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也,黄宗羲也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则倡导“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这些思想反映了明清时期()A.儒家思想正统地位丧失B.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政治变革C.封建制度日益走向衰落D.西方启蒙思想开始传入中国6.洋务企业经营过程中,李鸿章热衷于官督商办:张之润虽认为官商“权限必须分明”,但强调“国家所宜与商民公之者利,所不能听商民专之者权”,企业“利可归重股东:权则股东须有限制”。这反映洋务派()A.经济理念仍而于传统B.顺应了近代化潮流C.践行了“中体西用”.主张D.强调规范管理企业7.1912年,民国政府与清王室达成妥协,一方面清帝宣布逊位,另一方面民国政府给予清王室优待,允许其继续居留于紫禁城。这一现象()A.是革命不彻底的表现B.是革命派努力的结果C.迫于外国公使的压力D.带有“光荣革命”的色彩8.下图为现珍藏在江西省弋阳县档案馆内编号为002844的股票。该股票的发行()抬头印有“闯新锁省苏维埃银行”,中间印有“壹圆股票”字样(当时母段,可折稻谷25公斤),两旁印有“水银行股息周年六厘计算,每年年终结账,营业盈余除开支费用及股息外,所有纯净红利照股分派,次年一月凭柔领取”字样。A.表明根据地注重保护工商业发展B.助推民族企业管理方式的创新C.印证革命统一战线的影响力提升D.仰赖于苏维埃政权的政府信用9.某同学在整理现代中国三个时间段(1954——1958年、1959——1963年、2001—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变化示意图的笔记时,由于标识不清,图与时间阶段无法一一对应。对以下三幅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第2页(共6页)A.自然灾害严重是导致图甲时期经济负增长的主因B.图乙时期中国加入WTO促进经济快速稳定发展C.图丙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经济高速发展D.图丙时期改革开放推动了经济高速发展10.2024年7月23日,巴勒斯坦14个政治派别在北京签署《北京宣言》,承诺结束分裂,这一宜言给战火中的巴勒斯坦人民带来和平的希望,面对全球和平事业何去何从这一时代之问、世界之困,中国始终在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之道。中国的解决之道()A.契合了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B.促进了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C.彰显了在国际中的主导地位D.突显了求同存异的政治智慧11.波斯帝国在亚述帝国道路交通体系的基础上继续完善驿站网络,交通工具和食品供应网络、防卫设施等一应俱全。除陆路通道外,大流士曾经下令开凿连接红海和尼罗河的运河,建立水上交通系统,这些举措旨在()A.提升国家治理效率B.完善水陆交通体系C.建立区域性大帝国D.加强区域文化交流12.随着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11世纪的欧洲社会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多方面获得进步……正如有史学家所说的“11→12世纪的西欧已经进入它的青春期”,材料中的“进步”表现为()A.教权削弱和王权开始加强B..民族国家和民主理性思想C.市民崛起和城市自治运动D.经济发展和工厂制度出现13.伏尔泰在1764年出版的《哲学辞典》里写道:“中国文人的宗教是值得倾慕的。他们的宗教中没有迷信和荒谬神话,也没有那种冒犯理性与自然、能让修士给出上千种不同解释的;教条。”伏尔泰的这一认识()A.基于以欧洲为中心的视角考察3.体现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C.表明理性思考有利」社会进步D、简在学习中国的制度文化14.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一文中称:“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对这段话的解读不准确的是()A.体现出实事求是的作风B.表明恢复市场作用的必要性C.基于余粮收集制的反思D.否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价值15.如表为1821—1903年巴西五种主要出口商品在出口总值中所占比重情况统计表(%)。表中数据变化表明巴西经济()棉花蔗糖咖啡橡胶可可1821—182325.823.118.70一1871—187316.612.350.20一1901—19032.62.455.722.52.5A.产业结构不断优化B.殖民影响持续存在C.发展水平日益提升D.自主发展能力增强16.2015年,欧盟通过了各成员国按照配额收留16万难民的方案,然而,很多成员国百般推诿,截至2017年,斯洛伐克只象征性地收留了16名难民,捷克收留了12名难民,波兰和匈牙利则连一名摊派的难民也没有接纳。这一态势的出现意味着,此时欧盟()A.种族歧视观念盛行B.社保体系不堪重负C.解体趋势愈发明显D.政治威信遭到挑战第Ⅱ卷(非选择题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哪吒的原型最早可追溯到古印度佛教中的“那吒”,是佛教中的护法神,为北方毗沙仍天王的第三子,属夜又神体系。早期佛经描述其形象凶恶忿怒,三头八臂,手持日月法器,腰缠迦龙,职责是降服邪魔、护卫佛法。其形象传入中国后,民间传说加“口”字旁,逐渐固定为“哪吒”,寓意“叱咤鬼神”之力。作为中国传统神话中的标志性人物,历经千年演变,到清代形成了我们今天热知的孩童形象,期间融合了多元文化,宗教思想与社会价值观,是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学艺术发展的缩影。不同时期文艺作品中的哪吒形象唐朝《开元传信记》收:“毗沙门天王第三子哪吒,护持佛法,拥护国土。手持金刚杵,足踏夜又鬼。”宋元《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记哪吒为道教神概:“中坛元帅哪吒,玉帝驾前大罗仙……割肉刻骨还父。莲花化身现法相。”明朝《封神演义》第12田描写哪吒自印:“牵坊!我骨的已交还与你、我与你无相干碍,你为何往翠屏山鞭打我的金身,火烧我的行官?今日拿你,报一歡之恨!”清朝京剧《哪吒闹海》戏文:“俺本是陈塘关总兵子、七岁敢把龙王欣.乾坤图打碎水晶股。混天绞困住老龙皮!”(1)根据材料,概括文艺作品中从唐至清哪吒形象的演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哪吒形象演变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作品中哪吒形象的演变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的史料价值。(6分)第4页(共6页)18..阅读10个材料一:全民族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在华北地区大肆发行伪钞伪币,扰乱我国的金融.为此,1940年4月,中共中央北方局指示各根据地要“彻底取缔伪钞”。同年5月13日,“为粉碎敌寇‘以战养战’之经济侵略阴谋”,山东根据地要求大量发行根据地的主要货币———北海币,以“杜绝伪钞与伪币的行使”,并将禁绝伪钞视为“经济战争中极其重要的战斗任务”。中共中央将“禁伪”工作与排除法币、建立北海币独立货币市场等结合起来,在思想上加强宣传、在行政上严肃法令、在经济上迂回驱逐,以保障民生、稳定金融为核心的反伪钞斗争全面展开,使得根据地金融政策得以扎根基层,法币和伪币最终被排除出根据地。1945年,全省完成统一使用北海币的目标。———摘编自钟钦武、郑成林《“禁伪”:山东抗日根据地货币斗争再探》材料二:美国在1944年牵头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美元与黄金按固定比例挂钩、其他国家货币再与关元挂钩,将关元作为黄金的补充,以弥补国际清偿力的不足。然而,布雷顿森林体系创建十多年后,已经显示出越来越不稳定的迹象。随着牙买加体系的建立,美国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战略目标最终实现。首先,根据黄金与货币脱钩以及废除黄金官价的规定,黄金不再是国际货币单位,黄金的定值和储备等本位货币功能随之消失,并被彻底排除在国际货币体系之外,因此,《牙买加协定》无疑正式确认了黄金—美元本位制的解体,国际货币体系事实上形成以脱离黄金约束的关元作为核心的运转机制。其次,牙买加会议及其协定的另一个重要结果就是确认将浮动汇率作为国际货币制度的核心规则,从而为美国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努力画上了句号。——摘编自舒建中《试论美国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山东抗日根据地货币斗争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比较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的不同。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牙买加体系的影响。(8分)、19.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对于工人阶级来说,成立“工人议会”和“工联”,为争取9小时工作日而斗争,使他们的生活确实有所改善。1832年改革中,工人阶级的“一无所获”加强了他们的集体受剥夺感,促进了他们的阶级意识觉醒,最终导致标志着英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宪章运动”的爆发。1867年和1884—1885年的两次议会改革,虽然最终没有实现普选权,但资产阶级通过在政治上对工人阶级的逐渐赋权,逐步钝化了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并将之整合进资本主义政治体制中去,最终使本可以成为无产阶级革命先锋的英国工人阶级,成了工人运动改良主义的榜样。———摘编自王可因、郝宇青《政治权利与阶级意识———19世纪英国议会改革对工人运动改良主义的影响》材料二:马克思和恩格斯经常深入社会搞调查研究。1880年4月,马克思起草了《工人调查表》,,详细了解工人的劳动环境、劳动强度、工作时间、工资生活以及劳资关系状况,从中探索资本主义的罪恶和剩余价值的秘密。马克思的《资本论》参考了1500多种书籍和档案文件,包括大量的英国调查委员会和工厂巡视员所整理的调查报告、经济资料。恩格斯用了21个月的时间,通过亲身观察和亲身接触,直接研究了英国的无产阶级,研究了他们的痛苦和要求。———据邓立勋《马克思主义与调查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英国工人运动兴起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开展社会调查研究的意义。(6分)第5页(共6页)20.近代以来建立的博物馆(院),是征集、收藏、展示、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馆名概况大英博物馆成立于1753年,其宗旨是面向所有“好学求知者”免费开放.18至19世纪中叶,伴随英帝国扩张和掠夺,世界各地大量珍贵文物运抵伦敦,如古埃及馆中有10万多件古埃及文物,东方文物馆的中国文物多达23000余件.珍品如山.19世纪期间,博物馆的参观人数大幅增加,有各个年龄段和所有社会阶层的观众.20世纪时博物馆公共服务领域获得大规模发展,一战后还创建了研究实验室,职责是报告收藏品的状况并协助修复和保存它们.中国故宫博物院1925年,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昔日帝王宫殿向公众开放。抗日战争时期,故宫文物历经艰难,辗转迁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博物院进行了建筑维修整治、管理机构调整文物整理充实等多项工作,使她成为中国最大的古代艺术博物馆,并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1世纪以来博物院还打造“数字故客”,通过数字文物库、故宫游戏、纪录片等多种方式讲述故宫故事.故宫,正努力朝着国际一流博物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典范、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引领者、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华会客厅的方向迈进.———据张文彬《世界博物馆》等整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鹰潭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答案一、选择题:1--5AABDC6--10ADDBD11--16ACADBD1【答案】A【解析】江西出土的青铜面具和巴蜀地区的三星堆相似而不像中原风格,说明长江流域的文化有别于黄河流域,但他们都是中华文明多元的一部分,所以A项正确;江西出土的文物和三星堆文物很像,从材料信息并不能确定是谁影响谁,B项错误;这个青铜器未受中原的商文化影响,是孤证,不代表整个南方不受商文化影响,C项错误;材料只能看到巴蜀和江西的交流,看不出南北交流,D项错误。2、【答案】A【解析】由材料“东汉时期不同地域隐逸士人数量变化”可知,隐逸士人通常指的是那些选择远离官场、隐居不仕的知识分子,结合所学,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朝政腐败,社会动荡,许多士人对政治感到失望,选择隐居不仕,以保持自己的气节和道德操守,故选A项;虽然道教在东汉时期有所发展,但图表中隐逸士人数量的增加并不能直接反映道教势力的广泛影响,且隐逸与道教信仰之间并无必然联系,排除B项;东汉时期,儒学仍然是社会的主流思想,排除C项;图表显示的是不同地域隐逸士人数量的变化,而非文化差异,排除D项。3、【答案】B【解析】石勒任用汉族谋士张宾,全面吸收中原文明成果,密切了北方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快了北方民族交融的步伐,故B项正确。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北方各族已经产生了华夏认同的观念,排除A项;后赵没有统一过北方,C师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体现后赵学习中原制度,没有体现发展与创新,排除D项。4、【答案】D【解析】据材料“强调官为理索,严禁债权人私自强牵债务人财政,可知,宋朝政府高度重视对民间借贷的规范管理,通过法律手段来干预债务纠纷,保护债务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故选D项;据材料“违法积利,契外制夺,及非出息之债者,官为理”可知,官府并非对所有债务纠纷都“从严追理”,而是根据法律规定进行合理处理,排除A项;材料中提到严禁暴力清偿,这一规定既保护了债务人的利益,也维护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并非仅仅旨在维护债务人的利益,排除B项;材料仅提到宋朝对债务清偿有法律规定,并不能说明民间债务纠纷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法律体系,排除C项。5、【答案】C【解析】李贽对传统经典的批判,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质疑,以及顾炎武对权力下放的主张,都表明了他们对现行封建制度的失望和对变革的渴望,反映了封建制度日益走向衰落,故选C项;虽然这些思想家对传统儒家思想提出了批评和挑战,但儒家思想在明清时期仍然占据正统地位,排除A项;这些思想家的思想反映了对当时封建统治的批评和对理想政治秩序的追求,他们仍属于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排除B项;李贽、黄宗羲和顾炎武的思想主要还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问题,而非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排除D项。16、【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对民用企业,李鸿章热衷于官督商办,张之洞主张“国家所宜与商民公之者利,所不能听商民专之者权”,即以“官督”至上,说明他们的经济理念仍囿于传统,不敢放权,用传统观念去经营现代企业,故选A项;“近代”是相对于传统封建社会而言,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它将引起社会生产力、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观念和心理等各个方面的变化,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题中洋务派的“官督商办”理念仍囿于传统,实际上没有顺应近代化潮流,排除B项;“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主张以中国伦常经史之学为原本,以西方科技之术为应用,“官督商办”理念并不是在践行“中体西用”主张,排除C项;此项说的是对企业的规范管理问题,而题干描述的是企业的“官督商办”理念,排除D项。7【答案】D【解析】据题干可知,辛亥革命之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和平的方式(清帝宣布逊位、给予清王室优待、允许其继续居留于紫禁城)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这与英国“光荣革命”结束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相类似,故选D项;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主要体现为其并没有结束封建专制统治,仅仅是赶跑了一个皇帝而已,这与题干所述无关,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清帝逊位主要是迫于袁世凯的压力,与“革命派的努力”关系不大,排除B项;清帝逊位与外国公使压力的关系也不大,排除C项。8、【答案】D【解析】据材料“闽浙赣省苏维埃银行”及所学可知,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根据地股票的设计和成功发行是一种金融创新,根据地建设者们创造性地把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的股票应用于苏区的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之中,利用经济的方法扩大苏区的政治影响力,而这种股票的发行是建立在民众对苏维埃政权的肯定及对其信用的认可基础上的,故选D项;材料只体现了根据地银行发行股票的现象,与保护工商业无关,排除A项;苏维埃政府发行股票是与根据地经济、政治发展有关,不会“助推民族企业管理方式的创新”,排除B项;1927年革命统一战线破裂,与“苏维埃银行”存在时间不符,排除C项。9、【答案】B【解析】根据三幅图可以判断,图乙是2001—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增长率持续增长,2001年加入WTO积极融入全球化是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原因之一,故选B项;甲是1959—1963年,1959—1961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增长率大幅下降,出现三年经济困难,主要原因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左”倾错误,排除A项;丙是1954—1958年,这一时期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增长率上升,原因是1954—1956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导,“一化三改造”开展,排除C项;1958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增长率大幅上升,原因是“大跃进”运动开始,工农业产量提高,排除D项。10、【答案】D【解析】据材料信息,在这次《北京宣言》的签署过程中,中国积极斡旋,推动了巴勒斯坦各政治派别之间的和解。这正是求同存异、寻求共识的体现,也是中国外交智慧的展现,故选D项;巴勒斯坦并不是中国的邻国,从而无法得出“契合了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的结论,排除A项;全球治理体系是指国际社会各行为主体通过平等协商、2合作对话、确立共识等方式,制定具有约束力的国际规制,以解决地区性和全球性问题与挑战,维护正常的国际秩序的体系框架,这次《北京宣言》的签署,更多的是关于巴勒斯坦内部的和平问题,而不是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排除B项;C项的表述有点过于强调中国的地位了。虽然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有很大的影响力,但我们一直秉持着和平、合作、共赢的外交政策,不会刻意去追求所谓的“主导地位”,排除C项。11、【答案】A【解析】波斯帝国完善驿站网络、建立水上交通系统等举措,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帝国境内的联系和沟通,方便信息传递、人员往来和物资运输等,从而提升国家治理的效率,更好地对庞大的帝国进行管理和统治,故选A项;“完善水陆交通体系”是题干中这些举措的内容本身,而不是目的,波斯帝国进行这些建设是有更深层次的政治等方面的考虑,排除B项;波斯帝国在进行这些举措时已经是一个区域性大帝国了,这些举措是为了巩固帝国统治,而不是建立帝国,排除C项;交通体系的完善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强区域文化交流,但这是其客观影响,并非波斯帝国统治者采取这些举措的主要目的,排除D项。12、【答案】C【解析】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提到11—12世纪欧洲社会出现很多变化,西欧已经进入到它的青春期,这是因为这一时期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逐渐崛起,城市自治运动开展,故选C项;随着王权的加强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教会权力被削弱,教会法日趋衰落,而宗教改革运动兴起于16世纪初,排除A项;民主理性思想盛行于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B项;工厂制度诞生于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60年代以后),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D项。13、【答案】A【解析】据材料“他们的宗教中没有迷信和荒谬神话,也没有那种冒犯理性与自然”可知,伏尔泰赞美中国文化的理性特质,反映了当时他对自身文化的反思和批评,他用欧洲的标准来评判中国文化,并从中寻找能够支持自己论点的证据,这是基于以欧洲为中心的视角考察中国文化,故选A项;材料只涉及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赞扬与借鉴,没有涉及中国借鉴西方文化,“交流互鉴”说法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伏尔泰赞赏中国文化中的理性元素,但这并不能直接论证理性思考的价值,无法直接得出“理性思考有利于社会进步”,排除C项;“中国文人的宗教是值得倾慕的”表明伏尔泰赞赏中国宗教文化,而不是旨在学习中国的制度文化,排除D项14、【答案】D【解析】据材料《十月革命四周年》可知时空为1921年,再据“列宁”、“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尤其是余粮收集制)弊端日益显现,列宁看到其局限性,对其进行了反思,“否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价值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说明列宁能够正确客观看待苏俄计划(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符合实事求是的作风,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据材料“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结合所学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货币、排斥市场,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后来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恢复市场的作用,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据材料“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并结合所学可知,余粮收3集制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说明列宁说的这段话是基于余粮收集制的反思,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5、【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巴西在1821到1903年主要出口商品多是农产品、原材料,这与巴西被殖民时期及独立后相当长时间内发展种植园经济,经济结构单一,成为列强经济附庸有关,故选B项;从表格可知,其主要出口商品仍是农产品、原材料,经济结构单一,看不出不断优化,排除A项;在1821到1903年,其主要出口商品一直是原材料,经济水平较低,排除C项;从这一时间段内其主要出口农产品和原材料可知,其经济依赖国际市场,自主发展会受国际市场的制约,排除D项。16、【答案】D【解析】欧盟通过了难民收留方案,但很多成员国却百般推诿,甚至几乎没有按照配额接收难民。这表明欧盟在制定政策后无法有效地让成员国执行,其政策的权威性和政治威信遭到了成员国的挑战,故选D项;这些国家拒绝接收难民更多是出于经济、社会稳定和政治等多方面的综合考虑,而不是单纯的种族歧视,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德国等部分国家接收了一定数量的难民,这表明至少在部分国家看来,社保体系还是有能力应对难民带来的压力的,并非整个欧盟的社保体系都已经不堪重负,排除B项;欧盟仍然在经济、政治等诸多领域发挥着合作的功能,这只是歌盟内部在难民政策执行上出现的矛盾,不能就此判定解体趋势明显,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17、【答案】(14分)(1)、形象演变:唐代哪吒作为佛教护法神形象;宋元发生道教化转型;明代强化了伦理冲突(父权制度的反叛者);清代世俗化、英雄化。(每点1分,共4分)原因:佛教本土化;理学的影响;封建专制制度的加强;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队伍的壮大;市民文化的发展和市民审美趣味的变化。(每点2分,答到2点即4分)(2)史料价值:文学艺术作品属于二手史料,哪吒形象的演变对研究中国历史与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唐代哪吒仍为佛教护法神形象,可用于研究唐代佛教传播与丝绸之路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宋元哪吒实现道教化转型,反映了三教合流的态势,可用于研究宋元时期理学的形成发展;明代哪吒“剔骨还父”的情节突显了儒家孝道困境,暗含对父权制度的反叛,对于研究明代个体意识的觉醒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清代哪吒形象以京剧为载体,突出了反抗强权的精神,对于研究清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影响力的增强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文艺作品还带有作者个人鲜明的主观意识,运用其研究历史时需与其他史料相印证,辨别其真伪。(每点2分,答到3点6分)【解析】(1)根据材料“护持佛法,拥护国土”可知,唐代哪吒作为佛教护法神形象;根据材料“《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记哪吒为道教神祇”可知,宋元发生道教化转型;根据材料“我骨肉已交还与你,我与你无相干碍……今日拿你,报一鞭之恨!”可知,明代强化了伦理冲突;根据材料“京剧《哪吒闹海》”“七岁敢把龙王欺。乾坤圈打碎水晶殿,混天绫困住老龙皮”可知,清代世俗化、英雄化。演变原因:结合所学儒、佛、道发展的史实可知,反映了三教合流的态势,可知宋元时期理学的形成发展的影响;反映出佛教本土化;明代哪吒“剔骨还父”的情节突显了4儒家孝道困境,暗含对父权制度的反叛,体现了对封建制度的抗争,反映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衰落;结合所学清代文化发展的特点可知,商品经济的发展;适应了市民文化的发展和市民审美趣味的变化。(2)本题属于史料价值类题目,需要明确史料类型及总的价值,分析史料内容进而评估史料价值和局限。结合所学可知,从史料类型看属于二手史料,其中哪吒形象的演变对研究中国历史与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根据材料可知,唐代哪吒仍为佛教护法神形象,结合所学可知,反映出佛教本土化进程中的文化调适,可用于研究唐代佛教传播与丝绸之路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根据材料可知,宋元哪吒实现道教化转型,出现“割肉刻骨还父”情节,结合所学儒、佛、道发展的史实可知,反映了三教合流的态势,可用于研究宋元时期理学的形成发展;根据材料可知,明代哪吒“剔骨还父”的情节突显了儒家孝道困境,暗含对父权制度的反叛,结合所学心学的背景和李贽的思想可知,这对于研究明代心学思想对程朱理学的冲击以及个体意识的觉醒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根据材料可知,清代哪吒形象以京剧为载体,突出了反抗强权的精神,结合所学清代文化发展的特点可知,适应了市民文化的发展和市民审美趣味的变化,对于研究清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影响力的增强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哪吒形象的演变为研究中国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不仅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宗教文化的多元性、包容性与社会价值观的变迁,还体现了文学艺术形式的演变。但是,作为二手史料,文艺作品还带有作者个人鲜明的主观意识,运用其研究历史时需与其他史料相印证,辨别其真伪。18、【答案】(14分)(1)特点:目标明确且具针对性;与抗日救亡及民主革命任务结合;以保障民生、稳定金融为核心;手段多种;成就显著。(6分,答出三点即可)(2)不同: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牙买加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的浮动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均黄金挂钩,牙买加体系中黄金被排除在国际货币体系之外。(每点2分,答到2点即4分)影响:积极影响:降低了对单一货币(美元)的依赖,促进了国际货币格局的多极化发展;汇率制度的灵活性增强,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各国应对经济波动和外部冲击的能力。消极影响:使美国更加灵活地操控货币政策,为美国的经济护张提供了便利;黄金逐渐失去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作用,削弱了其调节国际收支平衡的能力,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世界经济的混乱。(每点2分,积极、消极影响各任答1点即可,共4分)【解析】(1)根据材料“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中共中央北方局指示各根据地要‘彻底取缔伪钞’。”可知,目标明确且具针对性;根据材料“并将禁绝伪钞视为‘经济战争中极其重要的战斗任务’。”及所学可知,与抗日救亡及民主革命任务深度结合;根据材料“以保障民生、稳定金融为核心的反伪钞斗争全面展开”可知,以保障民生、稳定金融为核心;根据材料“在思想上加强宣传、在行政上严肃法令、在经济上迂回驱逐”可知,手段多种;根据材料“使得根据地金融政策得以扎根基层,法币和伪币最终被排除出根据地。”“全省完成统一使用北海币的目标”可知,成就显著。(2)第一小问不同,据材料一“规定美元与黄金按固定比例挂钩、其他国家货币再与美元挂钩”与材料二“确认将浮动汇率作为国际货币制度的核心规则”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牙买加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的浮动汇率制;据材料一“规定美元与黄金按固定比例挂钩、其他国家货币再与美元挂钩”与材料二“黄金不再是国际货币单位,……并被彻底排除在国际货币体系之外”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与黄金挂钩,牙买加体系中黄金被排除在国际货币体系之外。第二小问影响,5结合所学知识,汇率制度的灵活性增强,各国能够根据国内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自主选择汇率制度,使各国在调节汇率和国际收支方面拥有更多手段,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各国应对经济波动和外部冲击的能力,适应了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多样性需求。储备多元化:国际储备货币的多元化,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储备选择,降低了对单一货币(美元)的依赖,有助于分散储备风险,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货币格局的多极化发展据材料二“《牙买加协定》……国际货币体系事实上形成以脱离黄金约束的美元作为核心的运转机制”“确认将浮动汇率作为国际货币制度的核心规则”可知加强了美元作为核心货币的地位,使美国可以更加灵活地操控货币政策,为美国的经济扩张和统治地位提供了便利;黄金逐渐失去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作用,削弱了其调节国际收支平衡的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世界经济的混乱。19、【答案】(12分)(1)背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逐渐显现;工人阶级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恶劣,阶级矛盾激化;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觉醒;英国国家权力重心下移。(每点2分,任答3点,共6分)(2)意义:深化了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或马克思主义);树立了重视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的工作方法;有利于提高无产阶级的阶级觉悟;有利于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每点2分,任答3点,共6分)【解析】(1)第一小问背景,据材料一“对于工人阶级来说……使他们的生活确实有所改善”并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逐渐显现;工人阶级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恶劣,阶级矛盾激化;据材料一“资产阶级通过在政治上对工人阶级的逐渐赋权”可知,英国国家权力重心下移。据材料一“促进了他们的阶级意识觉醒”可知,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觉醒。(2)第二小问意义,据材料一“从中探索资本主义的罪恶和剩余价值的秘密”可知深化了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或马克思主义);据材料一“马克思的《资本论》参考了1500多种书籍和档案文件,包括大量的英国调查委员会和工厂巡视员所整理的调查报告、经济资料”可知树立了重视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的工作方法;据材料一“通过亲身观察和亲身接触,直接研究了英国的无产阶级,研究了他们的痛苦和要求”可知有利于提高无产阶级的阶级觉悟;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