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常见不良反应与护理_第1页
输血常见不良反应与护理_第2页
输血常见不良反应与护理_第3页
输血常见不良反应与护理_第4页
输血常见不良反应与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输血常见不良反应与护理演讲人:日期:目录02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及处理01输血不良反应概述03其他输血不良反应及应对04输血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05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01输血不良反应概述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因输入血液或其制品或所用输注用具而产生的不良反应。输血不良反应的类型很多,有些只出现发热、皮疹等轻微症状,有些则可能危及患者生命。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输入血液的质量、患者个体差异、输血技术等多种因素有关。输血不良反应的定义输血不良反应的分类急性输血反应包括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反应等,一般发生在输血后几分钟至几小时内。延迟性输血反应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包括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输血后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一般发生在输血后几天至几周内。是一种严重的输血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急性呼吸困难、肺水肿等,多发生在输血后1-6小时内。123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免疫性机制输血后,患者体内产生针对输入血液成分的免疫反应,导致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030201非免疫性机制包括物理、化学、细菌污染等因素,如血液在储存过程中被破坏、输注时速度过快等,都可能引起输血不良反应。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输入含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主要是T细胞)的血液制品,可能导致患者体内发生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02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及处理发热反应症状输血后15分钟至2小时内出现畏寒、寒战和高热,体温可迅速上升至39℃-40℃,同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皮肤潮红等症状。发热反应处理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路,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冰敷、温水擦浴等;遵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和抗过敏药物;严重者可考虑更换血液制品。发热反应输血后出现皮肤瘙痒、局限性或全身性皮肤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过敏反应症状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路,给予氧气吸入;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如地塞米松、扑尔敏等;严重者需进行抗休克治疗,如补充血容量、应用升压药等。过敏反应处理过敏反应溶血反应溶血反应处理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路,采集患者血样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给予抗休克治疗,如补充血容量、应用升压药等;应用碱性药物以保护肾脏功能;严重溶血需进行换血治疗。溶血反应症状输血后出现寒战、高热、腰背酸痛、血红蛋白尿、低血压、心率加快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肾衰竭和死亡。03其他输血不良反应及应对指输血过量或速度过快,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出现急性心衰和急性肺水肿等严重症状。心慌、气促、咳嗽、咳血性泡沫痰、肺内湿啰音等。控制输血速度和输血量,尤其对患者有心功能不全、老年人和儿童等,应特别警惕。立即停止输血,取端坐位,双腿下垂,吸氧,强心利尿等。循环超负荷循环超负荷定义临床表现预防措施急救措施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指发生在输血后的一种急性、弥漫性肺损伤,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定义输血后突发呼吸困难、严重肺水肿、低氧血症等。立即停止输血,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临床表现严格筛选供血者,避免使用含有高血浆成分的血液制品,对有过敏史的患者应特别关注。预防措施01020403急救措施传播疾病传播疾病定义指通过输血途径传播的疾病,如肝炎、艾滋病、梅毒等。预防措施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输血;严格筛选供血者,进行血液检测,确保血液安全。传播途径通过针头、血液制品等直接传播,也可通过未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等间接传播。感染处理一旦发现输血后感染疾病,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追查感染源,并对患者进行相应治疗。04输血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01020304输血前核对输血前评估输血前备血输血前预防用药核对患者信息、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等,确保输血安全。评估患者身体状况、输血目的和输血剂量,制定输血计划。遵医嘱给予抗过敏、预防发热等药物,预防输血反应。准备好血液制品,如全血、红细胞、血小板等,确保血液新鲜、无变质。输血前的准备工作生命体征监测输血速度监测输血反应监测输血器具监测密切监测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根据患者病情、年龄和输血目的调整输血速度,避免输血过快或过慢。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输血反应,如发热、寒战、皮疹等,及时报告医生。确保输血器具无菌、无渗漏,避免感染或污染血液。输血过程中的监测生命体征监测输血后继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平稳度过输血期。输血效果评估评估患者输血后的效果,如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等,以便调整后续治疗方案。输血部位护理保持输血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感染或出血。输血后饮食调整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适当调整患者饮食,促进身体康复。输血后的护理05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典型案例分析案例一患者A,因手术过程中失血过多,紧急输血后出现发热反应。经及时抗过敏、解热治疗后,症状缓解,未对手术及后续治疗产生严重影响。案例二患者B,在输血过程中出现寒战、高热、腰痛等症状,疑为细菌污染引起的输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测,最终治愈出院。案例三患者C,输血后出现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紧急采取抗过敏治疗措施,包括更换输血器、使用抗过敏药物等,症状迅速缓解。护理经验总结加强输血前核对输血前应严格核对患者信息、血型、交叉配血结果等,确保输血安全。密切观察患者反应输血过程中应密切观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