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快乐的家园教学设计及反思学校授课教师课时授课班级授课地点教具设计思路本课以“快乐的家园”为主题,引导学生认识家,学会用数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设计注重联系实际,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旨在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模型思想。通过认识家、数数和加减法应用,学生将提升对数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增强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学会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良好的问题解决习惯。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一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数数能力,能够从1数到100,认识10以内的数字,并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基本概念。他们对家庭环境有一定了解,能够描述家庭成员和家中的物品。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一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他们的学习能力以形象思维为主,通过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新知识。学习风格上,大部分学生喜欢通过游戏和互动活动来学习,对色彩鲜艳、生动有趣的教具和教材更感兴趣。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部分学生可能对数数和加减法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刻,难以将抽象的数学符号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此外,学生在描述家庭成员和家中的物品时,可能存在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上的困难。对于这些学生,需要通过多次练习和具体实例的引导,帮助他们逐步克服这些挑战。教学资源-教学课件
-家庭图片卡片
-数字卡片
-加减法操作卡片
-教学黑板或白板
-彩色粉笔或马克笔
-沙包或小物品作为教具
-彩色笔或蜡笔
-互动式教学软件
-电子白板或智能教学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老师微笑着走进教室,用亲切的语气问候学生:“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一个特别的地方,你们猜猜是什么地方呢?”
2.学生们纷纷猜测,老师点头鼓励:“很好,大家都很聪明。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快乐的家园’,让我们一起看看,你们对家园有什么样的印象。”
二、新课讲授
1.认识家
(1)老师展示家庭图片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请看这些图片,你们能看到哪些家庭成员?他们在做什么呢?”
(2)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家是我们温暖的港湾,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兄弟姐妹,还有许多可爱的宠物。”
(3)老师提问:“你们家有哪些成员?他们在家里都做些什么?”
(4)学生分享,老师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比如,我家里有3个大人,2个小孩,我们一共有5个人。”
2.数数与加减法
(1)老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数数:“同学们,请看这些数字卡片,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2)学生跟随老师数数,老师强调:“在数数的时候,我们要从1开始,一个一个地数,不要漏掉任何一个。”
(3)老师出示加减法操作卡片,引导学生进行加减法练习:“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卡片,我们一起来做一道题目:3+2等于多少?”
(4)学生独立完成,老师点评:“很好,你们都做得很好。现在,我们来换一个题目:4-1等于多少?”
3.解决实际问题
(1)老师创设情境:“有一天,小明在家里玩,他家里有3个苹果,又来了2个朋友,他们一共要分苹果,请同学们帮忙算一算。”
(2)学生独立完成,老师点评:“同学们,你们真聪明,很快就找到了答案。现在,请你们再想一个类似的情境,用数学知识来解决。”
(3)学生分享,老师总结:“通过刚才的练习,我们知道了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三、巩固练习
1.老师出示家庭图片,让学生描述家庭成员和家中的物品。
2.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代表分享。
3.老师点评,鼓励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
四、总结与反思
1.老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快乐的家园’,大家知道了家是我们温暖的港湾,我们要珍惜家庭,爱护家人。”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老师点评:“同学们,你们说得很好,希望你们能够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3.老师引导学生反思:“在今天的课堂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
4.学生分享,老师总结:“遇到困难并不可怕,我们要学会面对困难,勇于挑战。”
五、作业布置
1.老师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回家后,和家人一起数一数家里的物品,然后用数学语言描述出来。”
2.学生认真听讲,老师鼓励:“希望你们能够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学生学习效果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感增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数字的认识更加深刻,能够熟练地数数,并能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中的物品数量。例如,学生在描述家庭成员时,能够准确地使用数字,如“我们家里有3个大人,2个小孩”。
2.加减法应用能力提升:学生在课堂练习中,通过实际操作和情境模拟,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运用。例如,在解决“小明家里有3个苹果,又来了2个朋友,他们一共要分苹果”的问题时,学生能够迅速计算出答案。
3.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培养:通过观察家庭图片和实际操作,学生能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理解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例如,在描述家中的物品时,学生能够区分不同形状和大小。
4.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在课堂活动中,通过分组讨论和情境模拟,锻炼了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例如,在解决“小明家里有3个苹果,又来了2个朋友,他们一共要分苹果”的问题时,学生需要思考如何合理分配。
5.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增强:学生在课堂分享和讨论中,能够用清晰、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同学进行有效沟通。例如,在描述家庭成员和家中物品时,学生能够用完整的句子进行表述。
6.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了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例如,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能够主动运用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的实用性。
7.团队合作能力得到锻炼:在小组讨论和活动中,学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例如,在描述家庭成员和家中物品时,学生需要与组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描述。
8.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思考和探索,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解决“小明家里有3个苹果,又来了2个朋友,他们一共要分苹果”的问题时,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并找到解决方案。
9.学习习惯和态度得到改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数学学习充满信心。例如,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课后认真完成作业。
10.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体验到了合作、分享、尊重等情感态度价值观。例如,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学会了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反思改进措施反思改进措施(一)教学特色创新
1.创设情境教学:在“快乐的家园”这一主题中,我尝试通过创设家庭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数学知识,这样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多元化教学手段:我使用了数字卡片、家庭图片等多元化教学手段,旨在通过视觉和触觉的结合,让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参与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反思改进措施(二)存在主要问题
1.教学互动不足:在课堂讨论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这可能是因为问题设计不够吸引人,或者我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学生个体差异关注不够:在教学过程中,我意识到不同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存在差异,但我没有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教学评价单一:评价主要依赖于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缺乏对学生在日常生活应用数学知识的评价。
反思改进措施(三)
1.增强课堂互动: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计划在课堂上设计更多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同时,我会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2.个性化教学: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我计划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帮助理解困难的学生巩固知识。同时,我会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3.多维度教学评价:我将引入更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质量、小组合作、日常生活应用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此外,我还会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内容逻辑关系①本文重点知识点:
a.认识家庭成员
b.家庭物品数量的数数
c.加减法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②关键词:
a.家庭
b.成员
c.数数
d.加法
e.减法
f.实际情境
③重点句:
a.“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看看家里有多少个成员。”
b.“3个苹果加上2个朋友,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c.“通过数数和计算,我们可以知道答案。”课堂小结,当堂检测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快乐的家园”,我们一起探索了家的概念,认识了家庭成员,学会了用数数和加减法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体会到了数学的实用性,也感受到了家庭的重要性。
1.我们了解了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兄弟姐妹、爷爷奶奶等,以及他们在家庭中的作用。
2.我们学会了数数,能够从1数到100,并且能够用数数来描述家庭中的物品数量。
3.我们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并且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加减法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当堂检测:
为了检测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我们将进行以下检测:
1.数数练习:
-请学生闭上眼睛,老师说出一个数字,学生要尽快说出下一个数字,直到数到100。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指导。
2.家庭成员描述:
-请学生描述自己家庭中的成员,包括他们的名字和关系。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随机抽取学生进行描述,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3.加减法应用题:
-老师出示题目:“小明家里有5个苹果,他吃了2个,还剩下多少个?”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指导,并给予个别学生帮助。
4.家庭物品数量计算:
-老师出示家庭图片,请学生数出图片中的物品数量,并计算出总数。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指导。
检测结束后,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肯定他们的进步,同时也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这次检测,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老师也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课后作业1.家庭成员数数练习
-作业内容:请学生数一数自己家里有多少个成员,包括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等,并写下他们的名字。
-答案示例:我家有4个成员,分别是爸爸、妈妈、我和弟弟。
2.家庭物品数量统计
-作业内容:请学生统计自己家中不同种类物品的数量,如玩具、书籍、衣服等,并记录下来。
-答案示例:我家有5个玩具,10本书,8件衣服。
3.家庭成员加减法应用
-作业内容:请学生根据家庭成员的数量,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如父母加孩子等于家庭成员总数。
-答案示例:爸爸和妈妈是2个人,我和弟弟是2个人,所以家里一共有4个人。
4.家庭物品分配问题
-作业内容:假设家里有10个苹果,现在要分给爸爸、妈妈、我和弟弟,请学生设计一个分配方案,并说明理由。
-答案示例:爸爸分3个,妈妈分3个,我分2个,弟弟分2个。因为爸爸和妈妈工作辛苦,所以我分得少一些。
5.家庭成员年龄加减法
-作业内容:假设爸爸今年40岁,妈妈今年35岁,请学生计算5年后他们各自的年龄,并计算他们结婚多少年了。
-答案示例:5年后爸爸45岁,妈妈40岁。他们结婚5年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本课题申报书
- 临床课题申报书模板
- Module 8 Sports Life Unit 1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外研版九年级英语上册
- 微生物检验师职业发展的必要素养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主题回顾试题及答案
- 注册会计师考生自我检查的重要性与方法试题及答案
- 通过考核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微生物检验结果解释的试题与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五厘多层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持续完善2025年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历史人物赵一曼的家书
- 前列腺癌2024治疗指南
- DL-T 5148-2021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条件-PDF解密
- 2023年广西铝业集团校园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4-2029年中国形象设计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4中国绿色甲醇产业研究与前景展望-云道资本
- 15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环评
- 500字作文标准稿纸A4打印模板-直接打印
- 山东春季高考(职教高考)语文历年考试真题题库汇总(含答案)
- 儿童康复家庭指导培训课件
- 初中迎国测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