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市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_第1页
高州市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_第2页
高州市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_第3页
高州市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_第4页
高州市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工程管理)高州市山

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

设实施方案

广东省高州市山洪灾害

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

审定:冯殷林、吴天杰、苏仲球

审核:陈平、梁庚海、黄强、周志超、陈洪波

编写:方舟、刘家福、齐向阳、杨宗章、

卢明开、吕剑贤

图纸:吕剑贤、张毅

参加人员:邓智勇、黄源、李国盛、周怀新

广东省水文局茂名分局(乙级水文证乙字第190906号)

广东省高州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室(丙级192560-sb)

广东省高州市人民政府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办公室

-O一一年一月

目录

前言1

1基本概况2

自然情况2

1.2经济社会情况8

1.3历史山洪灾害损失及成因8

L4山洪灾害防御现状状

2编制依据12

3建设目标与任务12

3.1目标12

3.2任务13

4现状调查与评估13

4.1山洪灾害普查13

4.2危险区的划定17

5预警指标的确定22

6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建设23

6.1雨量水情监测23

6.2监测预警平台37

6.3预报预警系统统

7责任制组织体系57

7.1组织指挥机构57

7.2分工与职责58

8预案编制59

8.1工作内容容

8.2要求59

9宣传培训演练60

9.1宣传60

9.2培训61

9.3演练62

10投资概算62

10.1费用组成62

10.2投资估算63

11建设与运行管理68

刖昌

高州是粤西地区山区县级市,位于鉴江流域中游,东与阳春,

南与电白县、茂南区,西与化州市、广西北流市、北与信宜市接

壤。根据高州市2010年鉴的统计资料,全市共有23个镇,5

个街道办事处,现有486个行政村(包括居委会),总人数168.9

万人,其中受山洪灾害威胁的行政村276个,受威胁人口134.4

万人。

市境东西全长67km,南北宽55公里,总面积3276.4平方

公里。其中山地面积950km2,占全市总面积的30%,丘陵面积

1876.4km2,占56.4%,平原区面积450km2,占13.6%,地势

从东北向南倾斜。由于云雾山脉、云开山脉、大榕山脉等山脉伸

入境内,形成七条由东北走向西南的小山脉,将全市分割成东北

低山高丘区,中部和西北部为中丘陵区,西南和南部是低丘平原

区,历史上高州常受雨、洪、风的袭击,洪涝、旱、风等自然灾

害严重。据记载,历史上发生山洪灾害22次,死亡人数229

人,直接经济损失约37.77亿元。近年发生的较大的山洪灾

害有:2004年云炉河的7-19暴雨洪水,2010年曹江河的

921特大暴雨洪水泥石流,均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高州市山洪灾害主要分布在曹江、大井河、云炉河、云潭河、

新洞河以及部分病险水库、山塘下游等地。高州市的山洪灾害

防治区总面积2826km2,分为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其中

重点防治区包括:曹江流域,大井河流域,新胴河流域,云潭

河流域,云炉河流域,总面积1565km2;一般防治区包括:鉴

江沿河小流域,陵江流域,谢鸡河流域,南塘河流域,泗水河

流域,沙田河流域,总面积1261km2;非防治区主要位于高州

南部的石鼓镇、分界镇等,总面积450km2。

1基本概况

1.1自然情况

1.1.1河流分布情况

本市河流众多,主要河道为鉴江干流,从北部潭头镇入境直

穿中部至高州城再拐向西南石鼓镇祥山东流入化州市,主河道长

达85km,属于鉴江支流的境内较大河流有沙田河、南塘河、大

井河、曹江。鉴江过境支流有陵江,从我市西北的荷花镇入境,

流经荷花、石板镇后流入化州宝坪镇至化州城汇入鉴江。发源于

我市境内直接流出外县的河流有云潭河、泗水河,是属于袂花江

水系的支流(见图1高州市小流域图X

主要河流概况如下:

L鉴江

鉴江是粤西沿海最大的河流,发源于信宜市东镇里五大山,

由北向南流经信宜、高州、化州三市至湛江吴川市黄坡注入南海。

干流全长231km,总落差220米,平均坡降0.374%。。流域总

面积9464km2,多年平均径流量约为87亿m3,年平均流量

276m3/s,在市境内的流域面积为2673km2,约占全流域的

28.2%。流域北部和东部为高山地区,西部中部为丘陵台地,相

对高度在海拔500米以下,高州城区以下沿岸较为平坦。

鉴江高州境内自上而下建有大坡山、旺罗、秧地坡、红荔等

4个梯级拦河坝。集水区内有高州水库大型蓄水工程,引水工程

较大的灌溉渠道有石骨水库的东、西干渠,秧地坡渠等。

鉴江高州境内主要一级支流有大井河、南塘河、曹江河、沙

田河、陵江等。

2、大井河

大井河是鉴江中游左岸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586km2,主

河道长88km,平均坡度1.69%。河内集雨区包括深镇镇、古丁

镇、平山镇、东岸镇、大井镇等,在大井镇汇入鉴江。其上游支

河主要有黄塘水、古丁河。1957年在其下游兴建了高州水库良

德库区,控制集雨面积497km2,有效库容6.6亿,建成坝后

电站装机上游已建成电站有大跳电站(

20000kWo2000kW\

石山电站(1600kW1良坪电站等。

流域上游为山丘区,河床坡陡,流域面积大,雨季径流集中,

洪峰流量较大,洪水暴涨暴落。下游为丘陵区,两岸为冲积农田。

解放前,大井河两岸没有堤围。解放后,在大井河的鉴江交接段

附近修起了简单的堤围,堤坝高程较低。自高州水库建成后,良

德库区大坝坝后以下堤围,主要是阻挡鉴江洪水倒灌和高州水库

良德区泄洪和行洪的作用,由于部分堤围还未闭合,堤围低矮单

薄,还没有充分发挥其防洪作用。

3、曹江

曹江发源于我市东北部海拔1141m的鸡笼头,流经马贵镇、

大坡镇、长坡镇、曹江镇后于六罗合丫口处汇入鉴江,全长

100km,集雨面积874km2,总落差1016m,平均坡降1.02%;

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090mm,多年平均迳流深

1200mm,主要支流有云炉河、新洞河。1958年在其中下游石

骨处建起高州水库石骨库区,控制集雨面积252km2,有效库容

4.9亿m3。水库上游为山区,水力资源相当丰富,已建成电站有

厚元(900kW)、石填(1200kW)马贵(2000kW)三角湾

(7500kW)、格苍(2800kW)等,在建电站有白马电站

(3300kW\金湾电站(4800kW)等。解放后,从长坡镇到合

丫口处两岸均修起了简易堤围,堤长14km,标准较低,远未满

足曹江行洪的要求。每遇大水,两岸必浸。其中原因之一为高州

水库建成后,下游河川径流量骤减,加上水土流失严重,造成河

床不断淤高,河滩地被乱占形成河障,因此,每遭遇较大洪水,

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4、南塘河

南塘河发源于石板公茹坳,流经石板镇、南塘镇于周村池岸

汇入鉴江,控制集雨面积123km2,河长21.5km,平均比降

,总落差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多

0.11%24mo1816.5mm,

年平均径流深890mm,是我市境内降水量较少地区。

1962年上游建成安t同水系水库(包括安洞水库、甘帐水库),

控制集雨面积15km2,总库容达978亿m3,1972年以大塘至

池岸河口疏浚河道4.8km,两岸筑堤共长10km,防护1400多

亩农田,可抵御十年一遇洪水。

5、沙田河

沙田河发源于荷塘镇海拔335m的马蹄岭,向南流经荷塘

镇、沙田镇、镇江镇,于江口合丫流入鉴江,河长35km,集雨

面积283km2,河床比降0.099%,总落差34.9m,流域上游为

低丘,下游是平原。据统计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854mm,多年

平均径流深为920mm,属市内峰雨偏少地区。

1958年以来,上游建成中型龙湾水库,小I型高坡、四方

田、长滩等水库,和一批小口型水库、山塘。下游支河建有南山

水库、新米t同水库等。

1967年至1985年,在下游两岸筑河堤长15.83km,防护面

积3110亩,可抵御10年一遇洪水。1997年在左岸增建成宫岭、

坡尾、南蔡三座电排站,装机容量共320kW,因无人管理已作

废。

6、陵江

陵江是鉴江二级支流,发源于广西北流市的勾髻顶西南,从

广西河口流入我市荷花镇,流经石板沙河后流出化州市宝坪镇,

至化州城汇入鉴江。陵江在我市内出境处以上集雨面积为

2,境内河长平均比降,总落差

219km21km,0.062%13.1mo

7、泗水河

泗水河发源于谢鸡红花鸭仔嶂,流经泗水镇、分界镇后汇入

茂名市梅江,在吴川市汇入鉴江出海。泗水河在我市境内集雨面

积125km2,河长35km,总落差30m,平均坡降0.085%。多

年平均雨量为1709mm,多年平均径流深910mm。

8、云潭河

云潭河发源于海拔1335m的大轿顶一侧,流经云潭镇后在

高坎汇出电白县黄岭河,再汇入袂花江出海。境内控制集雨面积

102km2,河长15km,总落差705m,平均坡降4.7%,境内多

年平均降雨量以珍珠站为代表,为2203mm,多年平均径流深

为1420mm。

9、新洞河

新胴河发源于我市东部新胴镇流洞村民委员会海拨686.2m

的石人岭,流经新t同镇、曹江镇,于曹江镇帅堂坪汇入曹江。集

雨面积126km2,河长40km,总落差66m,平均坡降0.165%。

10、云炉河

云炉河发源于我市东部新t同镇高良村民委员会海拨1335m

的大轿顶,流经新t同镇、长坡镇,于长坡镇坡田洞村民委员会汇

入曹江。集雨面积153km2河长31km,总落差481m,平均坡降

1.55%。

11、谢鸡河

谢鸡河发源于我市东部谢鸡镇官庄村民委员海拨790m会

官庄岭,流经谢鸡镇、曹江镇,于曹江镇溪朗村民委员会汇入鉴

江。集雨面积140km2,河长30km,总落差74m,平均坡降

0.247%。

1.1.2区域内的气象、水文条件,暴雨洪水特性

高州市境内现有自动雨量水位监测站点47个,其中茂名水

文分局27个,高州市气象局20个。水文站包括高州、大拜、石

骨、良德四个水文站,高州水文站设在鉴江干流高州城区下游,

大拜、石骨水文站设在鉴江支流曹江中、下游,良德水文站设在

鉴江支流大井河下游;重要水位站包括潭头水位站等,资料系列

均较长,完整观测资料达30年以上。主要水文气象特征值分区

简述如下:

1、雨量

鉴江流域内统计年限长的雨量站有高州站、马贵站等。以高

州站40年的统计资料为代表,多年平均降雨量1711mm,最大

降雨量为2005年的2598.4mm,最小年降雨量为1986年的

1119.3mm,两者相差2.32倍;丘陵以荷塘、泗水坪站为代表,

据荷塘站35年统计,多年平均降雨量1854mm,最大年降雨量

为1973年的2795.3mm,最小年降雨量为1980年的

1172.7mm,两者相差2.38倍,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

降雨在地域内分配不均,主要是市境内的地形变化复杂,有

七条小山脉伸入域内,形成东北高西南低的倾斜地形。当南海台

风或暖流侵入境内时,由于地势抬升作用,造成大量降水,形成

以干河口、厚元的暴雨中心带,多年平均降水量达2500mm以

上,其他地区降雨分布则从东北向西南递减。多年平均降水量变

幅在1700-1800mm之间,最大24小时暴雨:马贵站2010年

9月21日降雨量为706毫米,省防总办公室定为1000年一遇,

干河口站1969年7月28日降雨量为428.3mm,相当于100

年一遇。

2、气温

本市以高州气象站资料为代表,多年年平均气温22.8℃,极

端最高气温38.7℃(2003年7月23日),年无霜日平均为361

天,多年年平均日照1843.6小时。

3、台风

我市地处亚热带季风区,受南海海洋性气候影响,是台风活

动侵袭经过的地区之一。我市夏秋季节主要的灾害性天气是强台

风带来的狂风暴雨。丘陵山区山洪暴发,平原低洼地区积水成灾,

据统计,解放前(以清光绪二十六年即1864年至1949)对我

市造成严重影响的台风有17次。另据高州市三防办的统计资料,

1959年至2009年共51年间,对我市造成较大影响的大约有

30次。

1.13区域内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与地层岩性、水土流失等情

高州市位于粤西沿海的鉴江中游,位处东经110°36'至110°

2225",北纬21。42'34"~22。18'49",东邻阳春市,南接电白

县、茂南区,西靠化州市、广西北流市,北接信宜市。市境东西

全长67km,南北宽55公里,总面积3276.4平方公里。其中山

地面积950km2,占全市总面积的30%,丘陵面积1876.4km2,

占56.4%,平原区面积450km2,占13.6%,地势从东北向南倾

斜。由于云雾山脉、云开山脉、大榕山脉等山脉伸入境内,形成

七条由东北走向西南的小山脉,将全市分割成东北低山高丘区,

中部和西北部为中丘陵区,西南和南部是低丘平原区,境内最局)

点是马贵镇棉被顶,海拔高程是1627.3米,最低点是石鼓镇祥

山鉴江河床,海拔高程为11.5米。我市自然地质土壤分布较复

杂,大致是东北部以花岗岩、片麻岩及其风化物是其岩层母质,

部分是页岩,中部和西北部中丘陵区,以砂页岩及其风化物分布

于该区及低丘平原区交接处;西南和南部是低丘、平原区,浅海

沉积物和河流冲积物是岩层主要结构,以沙页岩为主,呈褐红色,

并有部分白云岩。南部及西南部鉴江干流两岸耕作土河流冲积土

为主,其余的耕作土多是谷底冲积,或由山丘坡地土壤积聚而成。

本市山区地表植被覆盖良好,较少出现水土流失现象。中部

丘陵地区,历来崩塌,以粉红色页岩风化土为主,夹杂有部分砾

石、石英砂岩等,草木难生长。近年来随着种植速生枝的发展,

我市开始大面积的开山种速生枝,地不论肥瘦、山不论高矮,坡

不论陡缓,大干快上,造成了山坡植被的一层层剥落,导致了新

的水土流失现象,冲填了坑沟,淤高了河床,局部在雨季形成了

小泥石流现象。

1.2经济社会情况

1.2.1区域内行政区划情况、人口数量及分布情况

高州是粤西地区山区县级市,全市面积3276.4km2,位于鉴

江流域中游,东与阳春、南与电白县、茂南区、西与化州市、广

西北流市、北与信宜市接壤。根据2010年市统计局的统计资料,

全市共有23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现有486个行政村(包括

居委会),总人数168.9万人,其中受山洪灾害威胁的行政村276

个,受威胁人口134.4万人。

1.2.2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预测

根据高州市第"十一”个五年经济建设发展规划的要求「十

一五”期间,高州市社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7%。到2010年,

工业生产总值和工农业生产总值分别达到399亿元和292亿元;

城区社会生产总值达283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66亿元,分别

占全市社会生产总值和工农业总产值的70.1%和56.8%。

13历史山洪灾害损失及成因

1.3.1流域内历史山洪灾害情况

由于我市位处鉴江中游,地势丘陵起伏,常受雨、洪、风的

袭击,洪涝、旱、风等自然灾害严重。据历史记载,高州每年4

至9月份,受台风影响,往往出现突发性暴雨、大暴雨或特大暴

雨,局部地区丰水年降雨量超过3000毫米,汛期的雨量占全年

的80%,在暴雨中心,日雨量有时达200至500量米,最高甚

至700毫米以上,常常酿成水灾。因此,历史上,鉴江沿河两岸

洪涝灾害频繁。

1914年闰5月,鉴江大水,高州沿江村落被扫一空,高州

城水位达33.85米,推算流量4060m7so

1976年9月20日,受19号11级台风影响,高州4天雨

量达400毫米以上,23日,鉴江水位超警戒水位2.5米,化州

站实测流量4850m3/s,高州站实测为2450m3/s,沿江江堤多

处缺口、漫顶,高州境内10万人口被洪水围困。

1981年10月8日,茂名普降大雨,高州鉴江水位31.8米,

超警戒水位1.3米,流量2490m3/s,受灾人口15万,倒塌房屋

7000多间,600多条村受洪水围困,冲崩堤围800多处,受损

河堤11公里。

1987年6月4~6日,高州3天降雨525.7量米,其中5

日一天降雨270.1毫米,高州水文站实测最大洪峰流量

3270m3/s,高州城区普遍受淹达3.5~5米,下游缺堤的堤段达

22公里,受灾范围达27个镇,3482条自然村,83407户,36.98

万人,倒塌民屋120085间。受浸农田面积40.12万亩,受毁桥

梁185座,公路4250段53.46公里。

2010年9月21日,马贵站降雨量706量米,致使马贵镇

大西村、甘冲村、深水村、六塘村、马贵村、呈洞村和大坡镇白

马村、大坡村及大坡中学、大坡一中、周敬小学等村庄和学校

2000多人受困,古丁镇朗八村山塘洪水漫顶,部分泥砖房倒塌,

深镇镇仙人洞村几个电站被浸,多处出现山体滑坡,马贵镇出现

大量的泥石流,马贵、大坡、古丁等镇的电力、通讯、交通先后

中断,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据统计,全市受灾人口16.7万人,

死亡73人,失踪1人,直接经济损失21.77亿元。

1.3.2山洪灾害的成因、特点和分布

1、山洪灾害的成因

降雨是滑坡、泥石流形成的激发因素,同时又是山洪、泥石

流的水源条件。当强降水出现时,地表径流加大,强降雨对地表

的猛烈冲击又将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和增加地下水的流量、流速,

使山体岩石重力、水压力增大,从而形成山洪、滑坡与泥石流等

灾害。

特殊的地形地貌是山洪灾害发生的基础条件,境内地形复

杂,有山地、丘陵。

人为不合理利用土地,是导致泥石流产生的根本原因,上述

自然条件中,陡峻的地形,强大的暴雨和大量松散物质的补给,

是产生山洪灾害的主要条件,而人类不合理利用坡面,加速上述

条件的形成和发展。

水利工程渠道质量差,渗漏严重,使发生地上部土壤长期处

于浸润状态,为重力侵蚀创造条件。

2、山洪灾害的特点

(1)多发性、突发性。2004年7月和2005年8月新t同镇

出现暴雨,都发生山洪灾害,据统计这两次降雨过程造成了30

多处崩塌、滑坡与泥石流灾害,具有明显的多发性。山洪灾害一

般出现在强降雨发生后的1~3小时,同时由于暴雨本身具有明

显的突发性,并且最大一小时降水多发生在夜间,从而导致了新

洞镇山洪灾害具有明显的多发性与突发性。

(2)群发性、伴生性。高州市新洞镇高良村委会牛塘岭属

大型地质灾害,存在滑坡,不稳定,危害程度重大,危险性大的

特点,还有平山镇福芳村委会冲尾的山体滑坡、马贵镇厚元村委

会金河村的古滑坡体的山体滑坡隐患,遇上降雨强度大的暴雨,

极易在短时间内引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从而形成暴雨

—山洪一滑坡一塌陷一泥石流等灾害链,各种灾害相伴发生,使

损害进一步扩大,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时段比较集中,引发的山洪灾害比较广。1997年7月

1日凌晨2时至3日20时,全市普降暴雨,这次强降水导致了大

范围的山洪爆发,破坏力非常大,造成的损失相当惨重。全市倒

损房屋95间,234间房屋成危房,5人被洪水冲走,冲毁山塘2

座,永久性水陂5座,临时性水陂281座,渠道决口502处,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15.75万元。

3、山洪灾害分布

高州市山洪灾害主要分布在鉴江沿江小流域及其一级支流

域大井河、泗水河、陵江、沙田河、南塘河、曹江河、云潭河等

地,以及部分病险水库、山塘下游。

1.4山洪灾害防御现状

防灾非工程措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存在问题主要是在防灾知识、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还不够。

居住偏远山区的群众对于预警也难及时获得信息。群众自我防灾

能力差。山洪灾害防御缺乏有效的监测预报预警设施和手段,尤

其是山区的雨量监测点少,雨情汛情信息传递速度慢。缺乏针对

山洪灾害多发区域的专项降雨预报系统。已建雨情自动站由于水

文局与气象局各自筹建(水文雨量站27个(单要素),自动气象

站20个(四要素X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能力与山洪灾害防御需要

还有较大差距等。

全市现有水库127宗,其中大型1宗,中型2宗,小(一)

型27宗,小(二)型97宗,山塘505宗。但部分蓄水工程设

计标准偏低,溢洪道或泄洪涵洞堵塞、开裂难以发挥泄洪作用;

电动启闭闸门损坏;坝体渗漏,输水涵管堵塞、开裂;一库多种

险情并存。有的水库还没有通电、没有通讯设备、没有建造管理

屋,通往水库的道路还没有完善,造成防汛物资很难到达水库;

水库管理体制尚未理顺,责、权、利不明确,影响水库安全运行。

全市水闸数量众多,现有水闸318宗,但多为设计标准低,

其中为数不少的水闸,其闸体混凝土出现裂缝,闸底板下沉,闸

墙淘空,渗径不足,闸后护坦严重冲深,潜在隐患危及工程安全。

全市堤围工程20宗,捍卫耕地面积62.29万亩,重要堤围

鉴江大堤自北向西南横贯市境内,从潭头镇的根竹围起至石鼓镇

的白沙止,全长147.02公里,主要捍卫沿江的潭头镇、大井镇、

南塘镇、曹江镇、高州城区、沙田镇、镇江镇、石鼓镇,部分工

程未达到设计能力,流经本市的主要大河鉴江河防洪体系不够完

善,其他一级支流的江堤堤防标准普遍偏低,抗灾能力较弱。

2编制依据

L《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

2、《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大纲》

3、《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大纲》

4、《山洪灾害防治县级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技术要求》

5、《广东省信息系统工程建设设计指导书》

6、《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

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31号)

7、《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

8、《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9、《降水量观测规范》SL21-90

10、《水文情报预报规范》SL250-2001

11、《水文仪器总技术条件》GB9359-88

12、《水位观测标准》GBJ138-90

13、《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规范》SL61-2003

14、《水文数据固态存储收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SL/T149-95

15、《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设备遥测终端机》SL/T180-1996

3建设目标与任务

3.1目标

引发山洪地质灾害的往往都是突发性短时强降水,因此仅有

雨情实况监测是不足够的,必须对未来若干小时内的定量降水进

行预报,才能做好山洪暴发早期预警。因此,建立有针对性的雨

情预报预警系统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在全市范围开展山洪

灾害防治,开展以建设雨情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完善防御预案、

强化群测群防体系、宣传防御知识、提高全民防灾避灾意识等非

工程措施为主的建设,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改变我市山洪灾害日

趋严重的局面,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

好又快发展。

3.2任务

1、在全市受山洪灾害危害的镇(街道1村委会和自然村,

开展以完善防御预案、强化群测群防体系、宣传防御知识、提高

全民防灾避灾意识等非工程措施为主要内容的建设。

2、以市防御山洪灾害指挥部(三防指挥部)为中心,建设

雨量、水雨情监测、信息汇集与预报预警平台,全面提升监测预

防现代化水平。

3、在全市范围28个镇(街道)开展和重点实施雨量、水雨

情监测、山洪灾害、群测群防组织体系建设。

4现状调查与评估

4.1山洪灾害普查

1、普查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原则。保障人民群众

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普查不遗漏原则。要调查所有受山洪灾害威胁的小流

域,对所有居住点进行逐点调查、评估。

2、工作内容

在高州市三防办的组织实施下,普查全市所有小流域自然和

经济社会基本情况、人口分布情况、山洪灾害类型、历史山洪灾

害情况、受山洪灾害威胁的人口及主要经济设施分布情况。

在普查过程中,充分利用国土、水文、气象等部门已有资料,

根据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和相关规范、规程,对山洪灾害影响区进

行普查,确定威胁范围和程度。

普查成果按照《山洪灾害防治县级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技术要

求》中有关表格进行并填写《广东省2010年实施县山洪灾害基

本情况汇总表》和《高州市山洪灾害基本情况分小流域统计表》

(详见表L1-1X

表1广东省2010年实施县山洪灾害基本情况汇总表

防治区镇区域内村、

防治区人口

(街道)自然村

(万人)

(个)(个)

防治防治区

受防治区防治区域内山

防治区域域内历

市总人受山山威胁区内重域内年洪灾害发生次

序总面积区域鉴江受山史最大

号名□洪灾洪要基础设施平均降数及累计死亡

(km2)面积一级洪灾降雨量

称(万人)总人总害威总灾或企业雨量人数、直接经

(km2)流域害威或强度

□数胁镇数害(mm)济损失

个数胁人(mm)

(街威

道)月办

三角湾电

站、省道山洪灾害次数

2010年

高S280线、22次,死亡人

9月21

13276.4168.9282611168.9134.42828486276S371线、县1863.4数229人,直

市道X633接经济损失约

706mm

线、X62937.77亿元。

线。

表1-1高州市山洪灾害基本情况分小流域统计表

序防治区小防治区乡镇防治区村、自然村威胁区内重要基础防治区年防治区历史防治区山洪灾害发

防治区人口(万人)

号流域名称(个)(个)设施或企业平均降雨最大降雨量或生次数及累计死亡

受山洪灾量(mm)强度(mm)人数、直接经济损失

总人总受山洪灾害威胁乡总受山洪灾害

害威胁人

□数镇名称数威胁村名称

潭头、东岸、大井、凤村、高灯堡

1鉴江25.07.5670宝光平田瓷土矿17604141次13人,17.1亿元

曹江、宝光、南塘村等

古丁、平山、深镇、深镇坪、良坪白花电站、南山电

2大井河19.06.7510117803362次15人,1亿元

东岸、长坡村等站

马贵、大坡、长坡、白鸡、林邓、大荣水泥厂、金湾

3曹江20.26.14105212031014次105人,16亿元

曹江格苍村等电站、平云山电站

樟坑、滩头村南塘蓝田石场、南

4南塘河6.32.01南塘211816320

等塘彭村石场

荷塘、沙田、镇江、曹岭、古电坡坡心村煤气站、沙

5沙田河12.23.64541854315

石鼓村等田永乐瓷土矿

草塘、高给村

6陵江10.03.02荷花、石板3618103082次次人,2.3亿元

7泗水河9.12.02根子、泗水19浮山村等17093081次5人,0.1亿元

高坡、平水尾白水河电站、集源

8云潭河4.81.61云潭142203366

村等电站

丁坑、上坑村

9新堀河6.72.13新炯、谢鸡、曹江21龙胜电站18202901次1人,0.3亿元

牛塘岭、钢铁高联电站、三丰电

10云炉河7.92.52新炯、长坡252050450

村等站、大新电站

大池塘、下路

11谢鸡河6.21.52谢鸡、曹江191750256

坑村等

4.2危险区的划定

高州市全市总面积3276平方公里,人口167.8万人,耕地

60.8万亩。山洪灾害防治区(包括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总

面积2792km2,占全市面积的86.2%,受山洪灾害威胁的行政

村276个,受威胁人口134.4万人。重点防治区包括:曹江流域、

大井河流域、新胴河流域、云潭河流域和云炉河流域,总面积

1565km2,占全市面积47.8%,人口58.6万人,占全市人口

34.9%,耕地17.35万亩,占全市耕地28.5%;一般防治区包括:

鉴江沿河小流域、陵江流域、谢鸡河流域、南塘河流域、泗水河

流域和沙田河流域,总面积1227m2,占全市面积37.5%,人口

75.8万人,占全市人口45.2%,耕地27.63万亩,占全市耕地

45.4%;非防治区主要位于高州南部的石鼓镇、分界镇等,总面

积484km2,占全市面积14.7%,人口33.4万人,占全市人口

19.9%,耕地15.82万亩,占全市耕地26%。

根据普查的结果,划定山洪灾害防治区内的危险区、安全区。

危险区主要根据六类危险地区以及结合山区、沿江沿河等地带划

分,包括小型水库、地质灾害防治点、易涝区、重点堤防、重点

矿山、水电站、重点村庄和沿江沿河两边区域等。并点绘《高州

市山洪灾害防治区、危险区分布示意图》、《2010年高州市山洪

灾害防治区、重点区、安全区划分示范图》和填写《高州市危险

区基本情况表》(详见图2、图3及表2、表2-1X

表2广东省高州市2010年实施县危险区统计表

划定的危险区危险区内

序号县名称备注

个数人口(人)房屋(间)

1高州市601168931380369间学校

表2-1高州市危险区基本情况表

威胁人数

序号危险地点房屋(间)备注

(A)

1宝光红花变电站227258

2曹江镇丁坑村丁坑318321

3曹江镇丁坑村上坑331353

4曹江镇里村东岸胴416450

5曹江镇溪田村周屋516517

6曹江镇银堂村白兰212215

7曹江镇周坡村周坡150198

8长坡镇长坡周洞村白鸡170188

9长坡镇低寨村第二组276250

10长坡镇黄羌坡村塘面122138

11长坡镇林邓村水铜180213

12长坡镇林邓村塘堤112121

13长坡镇林邓村桃子坪170208

14长坡镇土域村羊古塘230260

15长坡镇西坑大荣水泥厂160198

16长坡镇中和村风梢林126142

17长坡镇周炯村大树根244253

18大井镇大陂山村大旺庙235254

19大井镇大井村农场七队138250

20大井镇大沙村荣山180217

21大井镇东光村沙采唐124126

22大井镇东光村石山185229

23大井镇东光村石头咀119142

24大井镇六祥村光岭126133

25大井镇六祥村桃坑106113

26大井镇木广胴村坑尾126158

27大井镇木广胴村坑尾120140

28大井镇木广洞村双合田317350

29大井镇木广洞村小学750120学校

30大井镇青洞村菠萝根106158

31大井镇青洞村大座山225260

32大井镇青胴大座山小学250342学校

33大井镇青山村上降122133

威胁人数

序号危险地点房屋(间)备注

(A)

34大井镇沙地村旺冲115130

35大井镇上坪村天冲187215

36东岸镇甘川村黄榄挖232262

37东岸镇礼堀村洞头156210

38东岸镇六修村六修120142

39东岸镇六修村六修小学48117学校

40东岸镇射塘村岐一157213

41东岸镇射塘村射塘176214

42东岸镇石陂村良坑146177

43东岸镇石陂村木礼118150

44东岸镇石陂村山甲109123

45东岸镇石陂村生鸡涌128193

46东岸镇双利村白花塘127130

47分界镇新坡村上里119115

48根子镇浮山村浮山小学20058学校

49荷花镇荷花居委木头塘134148

50荷花镇下俗村苍地112127

51荷花镇薪水村通丈136192

52荷塘镇东冲村北冲尾110121

53荷塘镇东冲村东冲小学480122学校

54荷塘镇六双村六双219228

55荷塘镇伦道村陈坑126157

5621002350

57马贵镇河木洞村19802135

58马贵镇山心村22962575

59马贵镇厚元村17672036

60马贵镇埋洞村21562521

61马贵镇周坑村22252536

62马贵镇大西村19212175

63马贵镇深水村21172361

64马贵镇马贵村21452378

65马贵镇朗练村19522121

66马贵镇马坑村21912375

67马贵镇六塘村32863961

威胁人数

序号危险地点房屋(间)备注

(A)

68马贵镇龙坑村19272326

69马贵镇马贵居委会18262074

7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