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立德树人_第1页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立德树人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立德树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浸染,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其人文性决定了语文要发挥学科优势,在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把立德树人融入语文日常教育实践中,要引导学生转向爱、善、智慧。高中语文教材中有无数的德育因素,语文教师要善于解读文本,善于从教材中挖掘德育因素。例如荀子的《劝学》,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第二、三段,谈学习的意义、作用。第四段谈学习的方法:积累、坚持、专一。我们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热爱学习,学会学习,进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再如苏轼的《赤壁赋》中,写苏轼在夜游赤壁的过程中,情感经历“乐——愀然——喜”的变化过程,作者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其实正是作者贬谪黄州后思想乐观与悲观的两个方面,而最终积极乐观的一面占据主导。联系作者《自题金山画像》中的诗句“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平生到处漂泊,功业只是连续遭贬,但是他能做到积极乐观的心态占据主导,为当地百姓造福,同时创作了许多佳作,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又如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面对保守派在“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等多方面对自己的指责,一一予以批驳,接着用盘庚迁都遭到百姓相怨的事例,表明自己同盘庚一样“不为怨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的坚定决心。王安石被列宁称为“中國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我们要学习他这种做事不为阻力所动,坚持到底的态度和精神。又如郁达夫由于生活在战乱年代,他笔下的《故都的秋》是清、静、悲凉的,但是作者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故都的秋三分之一的零头,可见郁达夫对故都的秋的满腔热爱。我们同学生活在和平幸福的新时代,更应该热爱我们的家乡,热爱我们的祖国。又如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作为悼词,恩格斯从马克思理论贡献和实践贡献两个方面,写出马克思的逝世对人类造成的不可估量的损失。通过敌人驱逐、诽谤、诅咒他,人民尊敬、爱戴、悼念他,两种态度的对比写出马克思的阶级立场和崇高地位。同时,作为马克思的革命战友,恩格斯在这篇悼词中流露出了不可抑制的悲伤之情,充分体现二人的战斗友谊。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伟大友谊,找到自己的人生知己。总之,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责任。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