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习题 含解析_第1页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习题 含解析_第2页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习题 含解析_第3页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习题 含解析_第4页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习题 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

专题1过关检测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

个正确选项)

1.根据报道,每到春季,我国沿海一些城市频繁出现大雾天气,常致

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

解析:需要学生了解物质分类和常见胶体。

答案:D

2.下列说法错误是()

A.物质分类方法应用广泛

B.纳米级粒子与胶体粒子尺寸大致相当

C.胶体属于介稳体系

D.区分胶体与溶液方法必须用丁达尔现象

解析: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特有性质,但不是区分胶体与溶液唯一方

法,其他如电泳、聚沉等方法也可以区分胶体和溶液。

答案:D

3.据科学家预测,月球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列e,每百吨|He核

聚变所释放出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能量。以下关于3He说

法正确是0

A.是“He同素异形体

B.比“He少一个电子

C.是“He同位素

D.比4He少一个质子

解析:3|de是4He同位素,比4He少一个中子。

答案:C

4.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作出了重大部

署,对婴幼儿奶粉进行了三聚氯胺全国专项监督检查,其结果让人震

惊。已知三聚氟胺分子式是C3N6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是()

A.三聚氯胺摩尔质量为126g

B.lmol三聚氧胺质量为126g

C.三聚氧胺中N质量分数为80%

D.lmol三聚氟胺有15个原子

解析:三聚氟胺摩尔质量为126g-moP^A错;1mol三聚氟胺质

量为126g,B正确;由分子式可知其N质量分数为

11TdA^X100%=66%,C错;1mol三聚氯胺有15mol原子,D

错。

答案:B

5.下列有关氧化物判断正确是()

A.凡是含氧化合物均可称为氧化物

B.依据性质不同氧化物只能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

C.酸性氧化物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D.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解析: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化合物,只含有两种元

素,如CO2、等,含氧化合物未必是氧化物如H2s。4、KMnO4

等,故A错;根据性质,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氧化物称为酸性氧化物,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氧化物称为碱性氧化物,而像NO、CO既不是

酸性氧化物又不是碱性氧化物,故B错,C正确;金属氧化物未必是碱性

氧化物,如Mb。?是酸性氧化物,而1\1电。2为特殊氧化物。

答案:c

6.容量瓶是用来配制一定物质量浓度溶液定量仪器,其上标有①

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这六项中

()

A.②④⑥

B.③⑤⑥

C.①②④

D.①③⑤

解析:容量瓶是细颈、梨形平底玻璃瓶,瓶口配有磨口玻璃塞或塑

料塞。容量瓶上标有温度(20°C)和容积,颈部有刻度线。

答案:D

7.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mol-L<NaCI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

容量瓶规格和称取NaCI质量分别是()

A.950mL,111.2g

B.500mL,117g

C.l000mL,117g

D.任意规格,111.2g

解析:实验室没有950mL容量瓶,应选用比950mL稍大规格容

量瓶(1000mL)。

答案:C

8.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A.摩尔既是物质数量单位又是物质质量单位

B.阿伏加德罗常数是12kg12C中含有碳原子数

C.lmol水分子中含有2mol氢原子和1mol氧原子

D.—个NO分子质量是8g,—1KNO2分子质量是5g,则氧原子

摩尔质量是(b-a)g-mol-1

解析:A项,摩尔是物质量单位,不是质量数量单位;B项,阿伏加德

罗常数是12g12C中含有碳原子数,而不是12kg;D项,由题意能求出

氧原子质量为(b-a)g,则氧原子摩尔质量是(6-8)%gmol”。

答案:C

第n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9.(8分)实验室有如下仪器:

①试管②烧杯③量筒④蒸发皿⑤锥形瓶

⑥温度计⑦蒸储烧瓶⑧分液漏斗

回答下列问题:

Q)可以直接加热有(填序号,下同);

(2)加热时必须垫上石棉网有;

(3)使用前必须查漏有;

(4)可作反应容器有。

答案:(1)①④⑵②⑤⑦⑶⑧⑷①②⑤⑦

10.(12分)草木灰中含有可溶性钾盐(主要成分是K2SO4X2CO3、

KCI)。某学生按下列操作提取草木灰中钾盐:①取草木灰加水溶解;②

过滤、取滤液;③蒸发滤液;④冷却结晶。

(1)在①②③④操作中需要用到玻璃棒是(填序号)。

(2)为检验草木灰中离子,取少量晶体溶于水,并把溶液分成四份,

完成以下实验报告(在横线上填写相关内容):

实验现

实验步骤实验结论

1:•取第一份溶液和适量稀盐酸加入下列装置

,澄

证明含有

II惟中,把澄清石灰水加入烧杯中

清石灰

a-0=碳酸根离

水变浑

n.取第二份溶液,分别滴加和_-证明含有

硫酸根离

m.取第三份溶液加入过量BaCb溶液,过滤,除

证明含有

去S024和再滴加AgNC)3溶液和稀硝有生成

氯离子

透过蓝

色钻玻

证明含有

IV.取第四份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璃

IC

火焰呈

⑶由草木灰提取钾盐并检验钾元素存在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是

()

(4)步骤HI所得结论,你认为是否正确(填"是"或"否");为什

么。

(5)写出步骤n有关现象离子方程式。

答案:(1)①②③

(2)1.有气泡产生口.稀盐酸氯化软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HL白色沉淀IV.紫

(3)D

⑷否加入氯化钢溶液,引入了C「

22+

(5)SO4+Ba—BaSO4l

11.(1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杂质不要求回收),把有关试

剂'操作方法序号写在相应括号内。

a.加适量盐酸,过滤b.加适量水,过滤蒸发c.加适量水,过滤

d.加热(高温或灼烧)e.加适量盐酸,蒸发f.冷却热饱和溶液,过滤

(1)碳酸钙中含有碳酸钠()

(2)氯化钾粉末中含有碳酸钾()

(3)氧化钙中含有碳酸钙()

(4)二氧化橘中含有少量炭粉()

(5)硝酸钾中混有少量食盐()

解析:(1)碳酸钙难溶于水,而碳酸钠易溶于水中,因此选用方法c。

(2)碳酸钾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将溶液加热蒸发,可以除去溶

液中过量HCI,即可以得到氯化钾固体。

(3)碳酸钙高温可以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逸

出后,剩下氧化钙,达到除杂目。

(4)二氧化镒和炭粉均不溶于水中,炭粉可以燃烧,所以选用方法d

在空气中将混合物加热,炭粉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二氧化镒分

离。

(5)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明显增大,而食盐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不大,因此可以采用结晶法除去杂质。即加入适量水,加热,使混合物完

全溶解,然后冷却,待晶体析出后过滤,留在滤纸上是硝酸钾。若要提高

硝酸钾纯度,可以将硝酸钾晶体再结晶1〜2次,结晶次数越多,纯度越

局°

答案:⑴c

(2)e

(3)d

⑷d

⑸f

12.(8分)用jX表示原子:

(1)中性原子中子数:2=。

(2)阳离子中子数:“X〃+共有x个电子,则N=。

(3)阴离子中子数:以77■共有x个电子,则N:。

(4)中性分子中子数:12(:1602分子中,2=。

⑸A?一原子核内有x个中子,其质量数为例则〃gA?-所含电子物

质量为mol°

解析:(1)中性原子:/V=/-Z。

(2)“X"+是由原子jX失去〃个电子形成,所以Z-〃=x,得

N=A-Z=A-{n+K=A-n-x°

⑶"X"一是由原子jX得到〃个电子形成,所以2+〃=%得

N=A-Z=A\x-ri)=A-x+n°

⑷中性分子:A/=(12-6)+Q6-8)x2=22。

(5)1molAz一含电子物质量为(/77-X+2)mol,则〃gA?一含电子物

质量为X(/77-X+2)=mol°

答案:⑴4Z

^A-x+n

(4)22

13.(12分)"探险队员"——盐酸,不小心走进了化学迷宫,不知

怎样走出来,因为迷宫有许多"吃人野兽"(即能与盐酸反应物质或者

是水溶液),盐酸必须避开它们,否则就无法通过。

(1)请你帮助它走出迷宫(请用图中物质前序号连接起来表示所走

路线)

(2)在能"吃掉"盐酸化学反应中,属于酸和碱中和反应有个,属

于氧化还原反应有个,其中能"吃掉"盐酸盐是,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

式:。

解析:盐酸可与、、、

Zn'Na2CO3'Fe2O3Ca(OH)2MgONaOH

反应。

答案:(1)③⑥⑩⑦⑪⑫

(2)21Na2c(W2co3+2HCI—CO21+H2O+2NaCI

专题2过关检测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

个正确选项)

1.氯气可用来消灭田鼠,为此将氯气通过软管灌入洞中,这是利用

了氯气下列性质中()

①黄绿色②密度比空气大③有毒④较易液化⑤溶解于

A.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⑤

答案:A

2.常用氯气给自来水消毒。某学生用自来水配制下列物质溶液,

不会产生明显药品变质是()

A.石蕊B.硝酸银

C.亚硫酸钠D.氯化铝

解析:。2溶于水,一部分会发生下列反

^:CI2+H2O-HCI+HCIO。HCIO可使石蕊氧化而褪色;HCI跟

AgNC>3反应:AgNC)3+HCI——AgCI1+HNO3;CI2^t

Na2so3:Na2sC)3+Cl2+H2O——2HCI+Na2so/CI2不能跟AlCb反应。

答案:D

3.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反应是()

A.2KMnO4-K2MnO4+MnO2+O21

B.2Na+CI2-2NaCI

C.Fe+CuS04—Cu+FeS04

D.Fe2O3+3CO—2Fe+3CO2

解析: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别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四种类型主要是从反应形式上来分。口选项反应,不符合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反应形式,又有化合价变化,故D正确。

答案:D

4.下列物质中不能与CO?反应是()

A.NazOz固体

B.Na2c。3溶液

C.NaOH溶液

D.BaCb溶液

析:21\1%。2+282—2Na2co3+O2,Na2CC)3+CO2+H2O—2NaHC

03、2NaOH+CO2——Na2cO3+H2O,故A、B、C均能与CO?反应°

不要误认为BaCl2+CO2+H2O=BaCO31+2HCI,因为在有HCI存在

条件下BaCC)3不可能存在。

答案:D

5.如下图所示装置可以用来发生、洗涤、干燥、收集(不考虑尾气

处理)气体。该装置可用于()

A.锌和盐酸生成氢气

B.二氧化镒和浓盐酸生成氯气

C.碳酸钙和盐酸生成二氧化碳

D.KCIO3和MnC)2生成氧气

解析:B、C、D三个选项要制取气体密度都比空气大,不能使用向

下排空气法收集。而且,制取Cl2、O2需要加热。A制取Hz一般在启

普发生器中完成,但此装置也可以完成制取反应,也用向下排空气法

收集。

答案:A

6.下图为反应Fe+CuS04~=FeSC)4+Cu中电子转移关系图,则图

中元素甲、乙分别表示()

A.FeCuB.CuS

C.FeOD.FeS

解析:该反应中Fe失电子作还原剂,CuSO4中Cu元素得电子作氧

化剂,故甲为Fe,乙为C/+,元素甲、乙分别表示Fe'Cu0

答案:A

7.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且加入适量NaOH溶

液或少量稀硫酸时,都能产生白色沉淀是()

A.CU2+、Ba2+、Nog'CP

B.Mg2+、Na+、纤I'SQ2^

2+

C.Ba'Mg2+、NOj'CL

3+2+2

D.Fe'Ba、N。]、SO4

解析:先考虑各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B项中

2+22+2

Mg+C03--MgCO31,D项中Ba+S04—BaSO41,因此B、

D两项中离子不能共存,应排除;A、C两项中离子可以大量共存。再考

2+

虑是否符合附加条件:A项中CU+2OH'—CU(OH)21,CU(0H)2为

蓝色沉淀,不符合题意;C项中

2+2+2

Mg+2OH—Mg(OH)21,Ba+S04—BaSO4J,Mg(0H)2和

BaSCU都是白色沉淀,符合题意。

答案:C

8.某自来水厂消毒池进行升级改造,将原来用Cl2消毒改为用

为自来水消毒,变得更加安全、高效。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

得CIC)2:KCIO3+H2c2O4+H2SO42cle)21+K2SO4+CO21+H2CX未

配平)。下列说法正确是()

A.KCIO3在反应中失去电子

B.CI02是氧化产物

C.H2c2。4在反应中被氧化

D.lmolKCIO3参加反应有2mol电子转移

解析:KCIO3中氯由+5价变为+4价,化合价降低,1molKCIO3得

到1mol电子,被还原,CIO2是还原产物,故A、B、D错;H2c2O4中碳

元素由+3价升高为+4价,在反应中被氧化,C对。

答案:c

第n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9.(10分)已知盐酸参加下列三个反应:

®CaCO3+2HCI=CaCl2+CO2t+H2O

@Fe+2HCI-FeCI2+H2t

③MnC)2+4HCI(浓)AMnCl2+Cl21+2H2O

(1)判断上述三个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是,其中盐酸作还原剂

是。

(2)上述反应说明盐酸具有性,性,性。

解析:反应①为复分解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在该反应中盐

酸表现酸性;反应②为置换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在该反应中盐酸

作氧化剂,表现氧化性,同时生成盐FeCIz故盐酸也表现酸性;反应③属

于氧化还原反应,盐酸表现还原性和酸性。

答案:(1)②③③

(2)酸氧化还原

10.(13分)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⑴写出下列物质电离方程式:

Fe2(SC)4)3,

NaHCO3;

(2)写出下列反应离子方程式:

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

氢氧化钢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3)写出与下列离子方程式相对应化学方程式:

+

H+OH—H20,

2+

CO3-+2H=CO2t+H20。

答案:(l)Fe2(SC>4)3—2Fe3++3Sc)24NaHCC)3=Na++HCog

+2+

(2)CaCO3+2H—Ca+CO21+H20

2++2

Ba+2OH-+2H+So4=BaSO4l+2H2O

⑶HCI+NaOH—NaCI+KONa2co3+2HCI—2NaCI+CCM

+叱0(其他合理答案也可得分)

11.(13分)如图装置中:

加热试管内白色固体A(A焰色反应为黄色),生成白色固体B并放

出气体C和D,这些气体通过甲瓶浓硫酸后,C被吸收;D进入乙瓶跟另

一淡黄色固体E反应生成白色固体B和气体F;丙瓶中NaOH溶液用

来吸收剩余气体D。

(1)写出以下物质化学式:

A;C;F。

(2)写出以下物质名称:

B;D;E。

(3)实验结束时正确操作是,目是。

A.先将导管从液体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

B.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液体中移出

(4)写出试管中及丙瓶中反应化学方程式:

试管中。

丙瓶中。

解析:由题给信息可知白色固体A为NaHCCH浓硫酸吸收

NaHCCb分解产生比。9),乙中淡黄色固体E为Na2O2。

答案:⑴NaHCO3H2。。2

(2)碳酸钠二氧化碳过氧化钠

(3)A防止倒吸

(4)2NaHCO3—Na2CO3+CO21+H20

2NaOH+CO2=Na2CO3+H2O

12.(16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装置

(夹持及加热仪器已略)。

(1)制备氯气选用药品为固体二氧化镒和浓盐酸,则相关化学反应

方程式为:。

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作用是;同时装置B亦是安全瓶,监测实验进

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现象

(2)装置C实验目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I、H、

m依次放入。

abCd

干燥有干燥有湿润有湿润有

I

色布条色布条色布条色布条

无水氯

n碱石灰硅胶浓硫酸

化钙

湿润有湿润有干燥有干燥有

m

色布条色布条色布条色布条

(3)设计装置D、E目是比较氯、浸、碘单质氧化性强弱。当向D

中缓缓通入少量氯气时,可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色,说明。

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才辰荡。观察到现象

是。

⑷装置F中用足量NaOH溶液吸收余氯,试写出相应化学方程

式:。

解析:本题考查氯气制备、净化及氯气性质等知识。由题中所列

装置,若C发生堵塞,则B中气压增大,会使长颈漏斗液面上升,形成水

柱。当检验氯气漂白性时,由于氯气通过B装置时仍然含有水蒸气所

以只能先验证湿润氯气有无漂白性,再除去氯气中水蒸气,然后再通过

干燥有色布条,来验证干燥氯气有无漂白性。

答案:(l)MnC)2+4HCI(浓)4MnCl2+Cl21+2H2O除去Cl2中

HCIB中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水柱

⑵d

(3)黄氯气氧化性强于漠E中溶液分为两层,上层(苯层)为紫

红色

(4)2NaOH+CI2—NaCI+NaCIO+H2O

专题3过关检测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

个正确选项)

1.下列有关金属元素特征叙述正确是()

A.金属元素原子只有还原性,金属离子只有氧化性

B.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正价

C.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化合价都相同

D.金属元素单质在常温下都形成金属晶体

解析:A项有些金属离子也有还原性如Fe2+,C项可以表现不同化

合价如FeCI2'FeCI3,D项Hg不可以。

答案:B

2.向含有CU(NO3)2'Zn(NO3)2'Fe(NO3)3'AgNO3各0.1mol

混合溶液中加入0.1mol铁粉,充分搅拌后,Fe溶解溶液中不存在

飞3+,同时析出0.1molAg。下列结论错误是()

A.氧化性:Zf|2+>Cu2+>Fe3+>Ag+

B.Fe3+氧化性大于Cu2+

C.溶液中C/+与Fe2+物质量比为1:2

D.lmolFe可还原2molFe3+

解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银还原性较差,一旦失去电子变成银

离子其氧化性较强。铁粉先跟银离子反应,然后再与三价铁离子反应,

由反应方程式或电子守恒得,银离子、三价铁离子完全反应后铁粉没

有剩余,B、C选项正确。一个Fe失两个电子,一个Fe3+得一个电子,

所以1molFe可还原2molFe3+°

答案,A

3.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一组离子是()

A.Fe2+、Al3+'CIO-、CP

B.K+'Cu2+'OH-'N03

C.N、Na+、Br、SQ24

D.Mg2+、H+、Sio2;'SQ24

解析:A中Fe?*和CICT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B中有

氢氧化铜沉淀生成;D中会产生硅酸沉淀。

答案:C

4.将物质X逐渐加入(或通入)Y溶液中,其生成沉淀量与加入X物

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符合图示情况是()

ABCD

XCO2HCINaOHAICI3

YNaOH

Ca(OH)2NaAIO2AICI3

解析:A项中Ca(OH)2+CO2-CaCO31+H2O'

CaCO3+CO2+H2O—Ca(HCO3)2;B项中

NaAIO2+HCI+H2O—A1(OH)31+NaCI、

AI(OH)3+3HCI=AICI3+3H2O;C项中

AICI3+3NaOH=AI(OH)31+3NaCI'

AI(OH)3+NaOH=NaAIO2+2H2O;D项中

3++

AI+4OH-A1O22H2O、3AIO5+AF++6H20TAi(OHb]。

由所给图示可知,达到沉淀最大量时,"(X):77(沉淀)=3:1;沉淀溶

解时—X):77(沉淀)=1:1。

答案:C

5.下列笑于硅酸盐叙述中,正确是()

①硅酸盐很多都难溶于水②硅酸盐是构成地壳岩石最主要成

分③可溶性硅酸盐中最常见是NmSiO%它水溶液俗称水玻璃

A.①②B.②③C.③D.①②③

答案:D

6.用铝粉和氧化铁粉末配成铝热剂,分成两等份:一份在高温下恰

好完全反应,再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aL;另一份直接放入足量

烧碱溶液中充分反应,在同条件下生成氢气5L,体积比a.•。为()

A.1:1B.2:3C.3:2D.28:9

解析:此题涉及反应有2AI+Fe2C)3当2Fe+Al2C)3、

Fe+H2SO4—FeSO4+H21;2AI+2NaOH+2H2O-2NaAIO2+3H2

T。可以认为等物质量Fe、Al分别与稀硫酸、烧碱反应所生成H2

体积为a:5,即为2:3。

答案:B

7.下列有关金属铝及其化合物叙述正确是()

A.铝在常温下不能与氧气反应

B.铝不能与氯气反应

C.铝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碱

D.氧化铝只能与酸反应,不能与碱反应

解析:铝在常温下能被氧气氧化,表面形成一层致密氧化膜;在点

燃或高温条件下能与氯气反应;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与酸、碱均能反

应。

答案:C

8.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是()

NaOH(aq)

①AI25―^^NaAIO2(aq)-AI(OH)3

②S°,点燃鳖H2sO4

NH3,CO2

③饱和NaCI(aq)-NaHCO3^>Na2CO3

④F2O3史口*FeCl3(aq)A无水FeCI3

⑤MgS(aq)型落Mg(OH)2型MgO

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⑤

解析:在提供物质转化关系中,②中S在。2中燃烧产物应为so2z

故②错;④中飞。3溶液在加热时会促进F/水

解:FeCl3+3H2OLFe(OH)3+3HCI,最终得不到无水FeCb,要实现这

个过程,需将FeCh溶液在HCI氛围中加热蒸干,才能得到无水FeCI3z

故④错。

答案:A

第n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9.(12分)A、B、C是单质,其中A是金属,各种物质间转化关系如

图:

根据图示转化关系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化学式。

A,B,乙,丁°

(2)写出下列变化化学方程式。

①A与NaOH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②甲与NaOH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3)将一定量A加入到NaOH溶液中,产生C在标准状况下体积

为3.36L,则消耗A物质量为,转移电子物质量为。

解析:常见金属单质中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气体只有AI,所

以A是AI,乙是NaAIO2,C是也甲是AI化合物,可和NaOH溶液反

应产生NaAIC)2,可能是Al2c)3,则丙是H2QB是。20根据

NaAIO2+CO2+2H2O=NaHCO3+AI(OH)31得丁是AI(OH)3。

答案XDAIChNaAIO2Al(OHb

⑵①2Al+2NaOH+2H2O—2NaAIC)2+3H21

②AI2O3+2OIT—2Alo2+H20

(3)0.1mol0.3mol

10.(12分)硅单质和碳单质及相应氧化物、氢化物、盐在性质上

有很多相似地方。如它们最高价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碱反

应生成盐和水,都能和碱性氧化物(如CaO)反应生成盐等;它们氢化物

都能燃烧生成对应氧化物和水。把河沙(主要成分是SiC>2)跟镁粉按一

定质量比(稍大于15:2由混合均匀,装入试管中加入大约1分钟后发

生剧烈反应,生成一种白色固体化合物和一种硅化物。待生成混合物

冷却后放入盛有稀硫酸烧杯中,立即产生气泡并伴有爆炸声,产生气体

是一种能在空气中自燃气态氢化物。

(1)写出河沙与镁粉在加热条件下化学方程式:,该反应是(填"放

热"或"吸热")反应。

(2)生成混合物放入稀硫酸中,产生气体是(填化学式)。

⑶写出产生爆炸声化学方程式:。

解析:/?7(SiO2):/?7(Mg)>15:24,则/?(SiO2):n(Mg)>l:4»SiO2

与Mg反应生成硅化物必定是MgzSi,则还要生成MgO。5。2与Mg

混合物仅被加热1分钟后就剧烈反应,这说明反应放热。MgO与

Mg2Si混合物中加入稀硫酸后生成气态氢化物是SibkSiFU在空气中

自燃产物是SiC>2和H20。

答案:⑴SiO2+4Mg=MgzSi+2Mg0放热

(2)SiH4

(3)SiH4+2O2=SiO2+2H2O

11.(12分)如下图所示。已知单质I可作为半导体材料,单质G是

密度最小气体,化合物H是无色无味有毒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化合

物E极易溶于水形成无氧酸,该无氧酸在常温时能够与氧化物A起反

应。

请填空:

(1)氧化物A化学式是。

(2)化合物E化学式是。

(3)反应①化学方程式是。

⑷反应④化学方程式是。

解析:本题所给条件单质I是半导体材料,H是有毒无色无味气体,

能在空气中燃烧,可初步得出I为Si,H为CO,A为Si。2再根据E性质,

判断出E为HF,G为HzF为。2等。

答案:(l)SiO2

(2)HF

(3)SiO2+2C=Si+2COt

(4)2F2+2H2O=4HF+O2

12.(1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成员捡到一块矿石,观察外观发现该矿

石坚硬且呈红褐色,投入水中没有任何变化,再向水中加浓盐酸至过量,

矿石部分溶解,并有大量无色气体生成。学生猜测该矿石可能由

CaCO3、SiO2、飞2。3三种成分组成,试设计实验证明CaCCX以外两

种成分。

仅限选择仪器和试齐I」:烧杯、试管'玻璃棒、滴管、药匙、漏斗、

漏斗架;2盐酸、2mol-L1NaOH溶液、2%KSCN溶液。

(1)将实验方案用以下流程示意图表示,试写出每步所用试剂名称

或化学式。

试剂I;试剂口;试剂m。

⑵如果猜测是成立,试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

象与结论。

解析:Fe2C>3可溶于盐酸,在溶液中存在Fe3+,可用SCM检验其存

在,从而说明矿石中含Fe2O3;SiC>2不溶于盐酸,作为残渣被滤出。为进

一步确认,加入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再加盐酸,如果生成白色胶状

沉淀,且沉淀不溶于过量盐酸,则说明矿石中含SiO2。

答案:⑴2%KSCN溶液2mOIL“NaOH溶液2moi[i盐酸

取①操作得到溶液少许置于洁净试溶液变为血红色,说明原矿

管中,并滴加几滴2%KSCN溶液石中含有Fe2O3

取①操作得到残余固体适量置于烧残余固体完全溶解于2

11

③杯中,加入足量2mol-L_NaOH溶mol-L-NaOH溶液中,并

液,充分搅拌得无色溶液

④取③操作得到无色溶液少许置于洁有白色胶状沉淀生成且不

净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入2溶于过量盐酸,说明原矿石

盐酸至过量

moll1中含有SiO2

专题4过关检测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

个正确选项)

L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是()

属于大气污染物

A.CO2

B.酸雨是pH小于7雨水

C.CO2'NO?或SC)2都会导致酸雨形成

D.大气中CC>2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解析:CC>2不是大气污染物,A错;酸雨pH<5.6,所以pH大于5.6

而小于7雨水不是酸雨,B错;CO2不是导致酸雨形成原因,C错;D项属

于化学常识考查,正确。

答案:D

2.下列反应起了氮固定作用是()

AN2和FL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

B.NH3经催化氧化生成NO

C.NO与O2反应生成NO2

D.由NH3制碳钱或硫钱

解析:氮固定是指将氮元素由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

答案:A

3.浓硫酸能跟木炭反应,说明浓硫酸具有()

A.酸性B.吸水性

C.脱水性D.氧化性

解析:C+2H2so,浓)ACC)2+2SO2t+2出。浓硫酸只体现了氧

化性。

答案:D

4.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是0

A.Na2O2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B.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AI2O3制备AI

C.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

D实验室用NH4cl和CaQH”制备NH3

解析:首先写出各应用中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再根据元素化合价

是否变化判断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A项主要发生反

应:2Na2O2+2CC)2——2Na2co3+。2,其中0元素由-1价变成0价和

-2价;B项发生反应:2Al2C)3(熔融)H4AI+3O21,AI元素由+3价变成

催化剂

0价,0元素由-2价变成0价;C项发生反应:N2+3H2'高温u压、2NH3,N

元素由0价变成-3价,H元素由0价变成+1价;D项发生反

JvZ:2NH4CI+Ca(OH)2^CaCl2+2NH31+2为。元素化合价未发生

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D

5.将等物质量SO2气体和CI2同时作用于湿润红色布条,则布条颜

色()

A.变白色B.变无色

C.不变色D.先褪色后又复原

解析:SO2+CI2+2H2O——H2so4+2HCI,而H2s。4和HCI都不具

有漂白性。

答案:C

6.从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大量制取硝酸铜最宜采用方

法是()

A.Cu+AgN03—CU(NO3)2

B.CU+HNC)3(稀)一CU(NC)3)2

C.CU+HNC)3(浓)-CU(NO3)2

空气)1Tze,*、

D.Cu-LCuO,(稀ku(NO3)2

解析:A项原料不廉价,B、C有污染性气体产生。

答案:D

7.如下图所示,锥形瓶内盛有气体X,滴管内盛有液体Y。若挤压胶

头滴管,使液体Y滴入锥形瓶中,振荡,过一会儿,可见小气球a鼓胀起

来。气体X和液体Y不可能是()

XY

A

NH3H2O

NaOH

Bso2

溶液

6

mol-L-1

Cco2

H2SO4

溶液

6

mol-L-1

DHCI

N32SO4

溶液

解析:气球鼓胀,说明锥形瓶内压强变小,即挤入液体Y能溶解X或

能与X发生反应,A中NH3溶于水,B中S02与NaOH溶液反应,D中

NazSCU溶液中含水,HCI也可以在其中完全溶解,A、B、D均都满足

要求,只有C中CO?不与H2so4溶液反应,也很少溶解,C符合题意。

答案:C

8.关于SO2叙述,正确是0

A.它可使石蕊溶液褪色

B.它与水作用生成H2SO4

C.它能与BaC1溶液反应生成BaSC>3沉淀

D.等物质量。2和SO2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不褪色

解析:A项,变红;B项,生成H2SC)3;C项,S02与BaCb溶液不反应。

答案:D

9往2支分别装有浅绿色Fe(NC>3)2和FeSCU溶液试管中分别逐

滴加入稀盐酸时,溶液颜色变化应该是()

A.前者基本没有改变,后者变黄色

B.前者变黄色,后者也变黄色

C.前者变黄色,后者基本没有改变

D.前者、后者都没改变

解析:Nc)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会把Fe2+氧化成Fe3+,显

黄色而稀硫酸不能将Fe2+氧化。

答案:C

10.工业上将氨气和空气混合气体通过伯一错合金网发生氨氧化

反应,若有标准状况下I/L氨气完全反应,并转移〃个电子,则阿伏加德

罗常数(%)可表示为()

A11.2/1R51/

「22.4122.4。

Un-~SV~

解析:NH3被催化氧化转化为NO,转移电子数为5,由题意可得5/

L/22.4L-mo|Tx4=〃解之得N^=22An/5K故答案为D。

答案:D

11.对下列事实解释错误是0

A.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B.浓硫酸和浓盐酸混合可制得氯化氢,说明浓硫酸是一种难挥发

C.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硫酸不反应

D.反应+H2so4能进行,说明CuS既不溶

CUSO4+H2S=CUS1

于水,也不溶于硫酸

解析:Al与浓硫酸发生"钝化",不是不反应,而是A1被浓硫酸氧

化成致密氧化物薄膜。

答案:C

12.(2015课标全国1,8)以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正确

是()

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质子数均为10NA

B.2L0.5亚硫酸溶液中含有FT数为2%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电子数为0.2"

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2充分反应,产物分子数为

解析:D2O摩尔质量为20g,mo巴则18gD2O和18gH2O物质

量不同,所含质子数不同,A项错误;亚硫酸为弱酸,水溶液中不完全电

失2Xb

I1

2Na2O2+2H20—4NaOH+()2f

离,故B项错误;由一府短一}可知,生成0.1mol氧气时

转移电子为0.2。(项正确;NO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但常温下,

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之间转化存在化学平衡,故产物分子数小于

2〃,D项错误。

答案:C

第n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13.(10分)国外正在研究用Na2s。3吸收法作为治理SO2污染一

种新方法:①用Na2SC)3水溶液吸收SC>2;②加热吸收液,使之重新生成

Na2SC>3,同时得到含高浓度SO?水蒸气。写出上述两步反应化学方程

式:

(1);

⑵。

解析:Na2SC)3性质类似于CaCC)3,NaHSO3性质类似于

Ca(HCO3)2。

答案:⑴Na2sO3+H2O+SO2—2NaHSC)3

(2)2NaHSO3—Na2SO3+H2O+SO21

14.(10分)小刚同学探究二氧化硫分别与BaQ溶液、Ba(OH)2

溶液反应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少量SO2通入到Ba(OH)2溶液中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过量SO2通人到Ba(OH)2溶液中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2)小刚同学将SO2通入到BaCb溶液中,出现了异常现象,看到了

明显白色沉淀,为探究该白色沉淀成分,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

所得悬浊液I四吗白色沉淀I型空"

观察现象,并判断

则操作①名称为,试剂A化学式为。实验表明,小刚加入试剂A后,

白色沉淀未见溶解,则该白色沉淀成分是

(填化学式),产生该白色沉淀原因是。

解析:⑴少量SO2通入Ba(0H)2溶液时生成正盐,过量S5通入

Ba(0H)2溶液时生成酸式盐。

(2)白色沉淀应为BaSCU,因为BaS03溶于盐酸,所以试剂A应用

盐酸,不溶解进一步说明是BaSCU不能用HN03或H2SO4,因为HNO3

20

将+4价硫氧化为+6价硫产生So?一而H2s。4会提供SO4

答案:(1)SC)2+Ba2++2OH—BaSC>31+H20

SO2+OH-HSQ3

⑵过滤HCI(填H2so4或HN03均不正确)BaSCU

SO2溶于水生成H2so3,H2SC)3被。2氧化为H2so4,H2so4与

Ba?*生成BaS04

15.(10分)现代生产硝酸重要方法是氨催化氧化法。

(1)(4分)第一阶段:氨氧化成N0,化学方程式为;若没有催化剂,氨

只能在纯氧中燃烧生成Nz有关化学方程式为。

(2)(2分)第二阶段:NO氧化成NO2NO2被水或稀硝酸吸收生成

硝酸。若用水吸收NOz化学方程式为。

⑶(4分)从吸收塔出来尾气中尚含有少量未被吸收,为消除它们

对大气污染,可用烧碱溶液吸收,制得重要化工原料NaNOz其化学方

程式为。

催化剂―

案:Q)4NH3+5O2==^==4NO+6H2O4NH3+3O2型2N2+6H2O(2)3N

O2+H2O-2HNO3+NO(3)NO、

NO2NO+NO2+2NaOH—2NaNO2+H2O

16.(10分)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一氧化氮,某校学生实验

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

去),B为用塑料网包裹石灰石,内装块状碳酸钙固体;E为一个空蒸储烧

瓶;F是用于鼓入空气双连打气球。

⑴实验时,先将B装置下移,使碳酸钙与稀硝酸接触产生气体,当C

处产生白色沉淀时,立刻将B装置上提,使之与稀硝酸分离。该组学生

设计此步操作目为。

(2)将A中铜丝放入稀硝酸中,给装置A微微加热,在装置A中产

生无色气体,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⑶装置E中开始时出现浅红棕色气体,用F向E中鼓入空气后,

可观察到烧瓶E内气体颜色加深,产生上述现象原因是。

(4)一段时间后,C中白色沉淀溶解,其原因是。

⑸装置D作用是。

解析:CaCC)3与HNC)3反应,生成COz排出装置中空气,A为制NO

装置,E为向下排空气法收集NO,C中为澄清石灰水,CO2与之反应生

成CaCC)3,而用F鼓入空气后,NO变为NOz进入到C中后,生成HNO3z

使白色沉淀溶解,D为尾气处理装置。

答案:(1)产生二氧化碳,排出装置中空气

(2)3CU+8HNC)3(稀―3CU(NO3)2+2NOt+4H2O

(3)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未能排尽烧瓶中空气,少量NO与空气

中氧气反应生成少量红棕色N02;鼓入空气后,NO与氧气反应,生成大

量红棕色NO2

(4)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使白色碳酸钙沉淀溶解

⑸吸收尾气防止污染大气

课时训练1物质分类与转化

1.四川攀枝花肖家湾煤矿曾发生矿难。此矿难为一起瓦斯爆炸事

故,已知瓦斯主要成分为甲烷(CH8。下列各组物质可与甲烷归为一类

是()

A.H2'02'N2

B.CO2'C2H6'Cgo

C.C2H6'C3H8'C4H10

D.乙醇、空气、汽油

解析:C2H6、C3H8、C4H10和甲烷都是化合物(有机物)。

答案:C

2."长征二号"F遥九火箭使用偏二甲月井(C2H8N。和四氧化二氮

(N2O4)作为推进剂,三子级则使用效能更高液氢和液氧。下列有关说

法正确是()

A.偏二甲阴和四氧化二氮都是氮氧化物

B.液氢和液氧都是化合物

C.液氧是一种单质

D.四氧化二氮中氧原子与氮原子个数比是1:2

解析:偏二甲肿不是氮氧化物,A错;液氢和液氧都是单质,B错,C正

确;四氧化二氮中氧原子与氮原子个数比是2:1,D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